CN112044233B -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4233B
CN112044233B CN201910484015.2A CN201910484015A CN112044233B CN 112044233 B CN112044233 B CN 112044233B CN 201910484015 A CN201910484015 A CN 201910484015A CN 112044233 B CN112044233 B CN 112044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activated carbon
suction
tower
roller fee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40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4233A (zh
Inventor
李俊杰
魏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40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4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4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4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4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4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根据在活性炭解析塔冷却段内活性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的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以及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流量,精确计算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和***从热量平衡角度能够快速、准确计算***的大量辊式给料机下料流速,为活性炭***的精准运行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 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式给料机活性炭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属于活性炭处理烟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具有多污染物协同高效净化的优势,适应烧结烟气组分复杂(SO2、NOx、粉尘、O2、水蒸气、重金属)、温度波动大(110-180℃)的特点,已经成功应用到烧结烟气净化***中。
活性炭烟气净化***设置有吸附***、解析***、制酸***等多个子***,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单元后净化,活性炭颗粒(9*12mm柱状)在吸附单元和解析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吸附污染物->加温解析活化(使污染物逸出)->冷却->吸附污染物”的循环利用。吸附***是活性炭对烧结烟气中污染物进行吸附的过程,解吸***是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再生,保证活性炭恢复活性。
现有技术中的解吸塔结构主要由同管簇的不锈钢列管组成,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加热段、SRG段、冷却段三部分,正常运转过程中,活性炭走管内,空气走管外,管内通入氮气。加热段是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进行高温加热至400℃左右,保证吸附的污染物从活性炭中再生释放处出来,冷却段是将再生之后的400℃高温活性炭进行冷却到50℃左右,其中解析之后的活性炭采取风冷间接换热形式,冷却风采用空气,下进上出。
解析塔工作过程中,加热段涉及的化学反应最复杂,条件最恶劣,而冷却段仅仅涉及到热量交换,无化学反应,目的是将解析之后400℃左右的活性炭冷却至目标温度50℃左右,因此冷却段列管中温差比较大,如果解析气体下游管路存在堵塞或运行不畅情况,既有可能出现解析气体反窜到冷却段列管内,可能在冷却段中出现结露现象,并与解析塔内粉末状活性炭结合,造成冷却段列管流动不畅或者完全堵塞,这样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列管起始堵塞阶段,由于活性炭下料总量要求一定,势必造成未堵塞的列管中活性炭下料速度增加,活性炭与冷却气体接触时间减少,冷却段下料活性炭温度增加,温度较高的活性炭对后续的吸附***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堵塞的列管随着时间的延长很有可能腐蚀穿孔,使空气泄露到冷却段,造成解析塔列管内活性炭中氧气浓度增加,塔内具备燃烧条件,一旦控制不稳,将会造成燃烧失控,对解析塔塔体,对***运行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要严格控制吸附单元各床层下料量、下料速度,避免下料量误差大,对整个烟气净化***的稳定运行具有积极作用。
保持***高效和安全运行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烟气与活性炭层的均匀接触,且活性炭从上向下流动过程中不能有滞料现象发生,同时为保持解析***下料活性炭的均匀性,确保活性炭在塔内具备相同的下料速度,必须保证料流呈现整体流状态。基于此,工程上采用了长轴辊式给料机排料。针对吸附、解析***中长轴辊式给料机排料速率,其活性炭质量流量Q可采用下式计算:
Q=60*π*B*h*n*D*ρ*η;
式中,Q:辊式给料机排料流量,t/h;B:辊式给料机排料口宽度,m;h:辊式给料机开口高度,m;n:辊式给料机转速,r/min;D-辊式给料机辊式直径,m;ρ:活性炭堆积密度,t/m;η: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一般为0.7-0.9之间。
上述公式中,每一个参数都是常数,因此,可根据上述常数估算出理论的待测量辊式给料机的最大预估总排料流量Q。但在实际运行工程中,初始装填的9*12mm的柱状活性炭在吸附-解析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之间的摩擦或者活性炭与机械传动设备的摩擦,不可避免的造成颗粒粒径变小,尽管在解析之后有振动筛去除活性炭细颗粒***,但依旧不可避免活性炭粒径减小的趋势,这样势必会降低活性炭之间的孔隙率,改变了活性炭的堆积密度,因此按照上述公式估算活性炭下料量就会出现大的误差,并且随着活性炭循环次数增加或者活性炭厂家的更换,误差会更加明显。同时辊式给料机效率随着吸附塔顶部料位计读数调整,当料位降低时,排料效率值取小,当料位升高时,排料效率值取大。由于堆积密度ρ与排料效率η之间的波动性,造成了实际下料量的波动,对***的精准控制、脱硫脱硝效率造成了影响。实际运行中,要严格控制吸附单元各床层下料速度,若下料速度发生大的波动,或者不可抗拒因素成为固定床,***极有可能出现升温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吸附塔和活性炭解析塔中活性炭下料量误差大,造成了实际下料量的波动,进而对***的精准控制、脱硫脱硝效率造成了影响,同时下料速度发生大的波动,或者不可抗拒因素成为固定床,***极有可能出现升温的风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在不影响***循环的基础上,能对采用上述结构的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解析塔辊式给料机提供一种计算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方法及***进行在线准确测量,然后从辊式给料机当前流速计算出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效率与密度变化值,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吸附***的大量辊式给料机下料流速,为活性炭***的精准运行服务。
本发明首先在解析塔正常运行状态下,检测活性炭输送至解析塔冷却段进料口处的活性炭的温度和冷却段出料口处活性炭的温度;检测输送至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输出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内冷却介质的流量;然后再从热量平衡角度出发,对冷却段的活性炭的排料量进行精确计算,该方法克服了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排料效率η之间的波动性的影响,进而造成了实际下料量的波动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出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的进料口,活性炭在活性炭解析塔内依次经过加热段、SRG段以及冷却段,进行活化和解析,然后从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口排出,获得新鲜活性炭。
2)将新鲜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用于吸附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吸附塔排料口排出。
3)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进行活化和解析,如此循环。
4)在活性炭解析塔的冷却段内,经过加热段加热的活性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活性炭被冷却介质冷却,活性炭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依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的流量以及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和活性炭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计算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实时计算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再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作为优选,所述计算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具体为:选择一种冷却介质用于冷却解析塔内的活性炭,检测进入冷却段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输出冷却段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检测活性炭输入冷却段时的温度,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计算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作为优选,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1,℃。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2,℃。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时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1,℃。检测冷却介质排出冷却段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2,℃。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为q1,kg/h。计算单位时间内冷却段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kg/h。单位时间内冷却段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等于单位时间内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q1cp1(T2-T1)=qcp2(t1-t2)......式I;
其中:cp1为冷却介质比热容,J/(kg℃);cp2为活性炭比热容,J/(kg℃)。
根据式I可以得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
q=[q1cp1(T2-T1)]/[cp2(t1-t2)]......式II。
作为优选,步骤5)具体为:
5a)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通过式III和式II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
q=60*π*B*h*n*D*ρ*η……式III;
得出:
ρ*η=q/(60*π*B*h*n*D)=K。
其中:B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5b)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K,根据式IV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q=60*π*B*h*n*D*K=q*B*h*n*D/(B*h*n*D)……式IV。
其中:B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作为优选,活性炭吸附塔上设有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通过下式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x=60*π*B吸x*h吸x*n吸x*D吸x*K=q*B吸x*h吸x*n吸x*D吸x/(B*h*n*D)。
其中:q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B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作为优选,x为1-100,优选为2-80,更优选为2-60。
作为优选,设定在解析塔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为:
q’=[q1cp1(T2-T10]/[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通过式VI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作为优选,设定在解析塔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通过式VI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x’=60*π*B吸x*h吸x*n吸x*D吸x*K=q’*B吸x*h吸x*n吸x*D吸x/(B*h*n*D)。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1’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x’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
一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的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或用于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的计算***,该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包括活性炭解析塔、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吸附塔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活性炭解析塔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解析塔的底部设有解析塔辊式给料机。吸附塔辊式给料机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解析塔辊式给料机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根据活性炭的流向,活性炭解析塔从上至下还依次设有加热段、SRG段、冷却段。
所述冷却段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冷却段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冷却段的冷却介质入口位置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冷却段的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冷却介质入口或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流量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该***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装置设置在冷却段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置。
作为优选,该***还包括控制***。控制***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第四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相连,并实时根据公式II或公式VII计算活性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作为优选,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利用活性炭解析塔内冷却段的特性,活性炭与冷却介质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进行,经过加热段和SRG段后加热的活性炭在冷却段内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活性炭被冷却介质冷却后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本发明利用活性炭和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过程中的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的流量以及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和活性炭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通过实时计算得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然后进一步计算得出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然后再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现有技术中,初始装填的9*12mm的柱状活性炭在吸附-解析循环过程中,由于自身之间的摩擦或者活性炭与机械传动设备的摩擦,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活性炭颗粒粒径变小,尽管在解析之后有振动筛去除活性炭细颗粒***,但依旧不可避免活性炭粒径减小的趋势,这样势必会降低活性炭之间的孔隙率,改变了活性炭的堆积密度,因此直接根据辊式给料机测算活性炭的排料量来确定新鲜活性炭的下料量就会出现大的误差,并且随着活性炭循环次数增加或者活性炭厂家的更换,误差会更加明显。同时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随着吸附塔顶部料位计读数调整,当料位降低时,排料效率值取小,当料位升高时,排料效率值取大。由于堆积密度ρ与排料效率η之间的波动性,造成了实际下料量的波动,对***的精准控制、脱硫脱硝效率造成了影响。实际运行中,要严格控制吸附单元各床层下料速度,若下料速度发生大的波动,或者不可抗拒因素成为固定床,***极有可能出现升温的风险。
同时,由于活性炭吸附***包括有多个吸附单元,每个吸附单元可分为前、中、后三层或者n层,烟气错流通过,每层起到的作用不同。以吸附单元分为三层为例,前层主要进行脱硫、除尘和初步脱硝,热效应显著,需要快速排除,中层进一步脱硫除尘、脱硝,稍慢下料,后层深度脱硫除尘、进一步脱硝以及抑尘,最慢下料,因此为提高吸附单元脱硫脱硝除尘效率,提高***安全性,生产需要对吸附单元内每层的活性炭料流进行准确测量,从而输送准确量的活性炭进入吸附单元的每一层,保证脱硫、脱硝、除尘的效果,从而保证烟气经过吸附塔***后的污染物脱除效率。
在活性炭解析塔冷却段仅仅涉及到热量交换,无化学反应,目的是将解析之后400℃左右的活性炭冷却至目标温度50℃左右,因此冷却段列管前后(根据活性炭的流向)温差比较大,如果直接根据辊式给料机测算活性炭的排料量来确定新鲜活性炭的下料量就会出现大的误差,进一步容易导致活性炭下料出现间断层或运行不畅甚至堵塞的情况,如果解析气体下游管路存在堵塞或运行不畅情况,既有可能出现解析气体反窜到冷却段列管内,可能在冷却段中出现结露现象,并与解析塔内粉末状活性炭结合,造成冷却段列管流动不畅或者完全堵塞,这样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冷却段列管起始堵塞阶段,由于活性炭下料总量要求一定,势必造成其他未堵塞或下料出现间断层的列管中活性炭下料速度增加,下料速度增快列管中的活性炭与冷却气体接触时间减少,冷却不够充分,从而使得该类列管(活性炭下料速度增快的列管)中排出的活性炭温度增加,该部分活性炭对后续的吸附***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吸附塔内气体环境中氧含量较高,活性炭的温度较高,极易着火燃烧)。同时堵塞的冷却段列管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炭长时间积压,活性炭内的污染物渗出,很有可能腐蚀列管,导致列管穿孔。使空气从列管的穿孔位置泄露进入冷却段,造成解析塔冷却段列管内活性炭中氧气浓度增加,而解析塔塔内具备燃烧条件(尤其是加热段,一般具有400℃左右的温度),从穿孔列管进入冷却段的空气进入SRG段和加热段,空气中氧含量高,SRG段和加热段温度高,一旦控制不稳,将会造成解析塔燃烧失控,对解析塔塔体,对***运行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活性炭法烟气净化***内部的活性炭排料量进行准确测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本发明中,冷却介质一般均为流体(气体或液体),优选采用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检测较容易实现。本发明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的流量以及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时的温度和活性炭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即可准确计算得出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的活性炭的流量,即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实时排料量。然后根据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实时排料量计算某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在该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可视作一个常数),然后再计算出活性炭吸附***中每一个吸附单元的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冷却风进入解析塔冷却段位置处设置风量及温度检测装置、在冷却风出口靠近解析塔冷却段位置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和风量检测装置),为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可对冷却风进、出口位置进行保温。在活性炭进入冷却段位置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在活性炭排出冷却段位置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由于活性炭在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的位置处不存在堵塞的情况,因此可以准确检测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的活性炭温度。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在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的流量可准确测定、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的温度可准确测定以及活性炭在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的温度可准确测定的情况下能够准确计算出该时段流经冷却段的活性炭的流量,即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实时排料量。然后根据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实时排料量计算某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在该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可视作一个常数),然后再计算出活性炭吸附***中每一个吸附单元的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在活性炭解析塔实际解析、活化活性炭的过程中,在冷却段,活性炭与冷却介质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换热效率,因此,根据实际工艺经验,设定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经过换算:
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则,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其中:p为换热系数,根据实际工程经验,k取值为0.5-0.99,优选为0.6-0.98,更优选为0.7-0.95。
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x’=60*π*B吸x*h吸x*n吸x*D吸x*K=q’*B吸x*h吸x*n吸x*D吸x/(B*h*n*D)。
其中,x为活性炭吸附***中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数量,优选为1-100,再优选为2-80,更优选为2-60。
通过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精确计算出实际工况中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然后根据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实时排料量精确计算某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值(在该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值可视作一个常数),然后再精确计算出活性炭吸附***中每一个吸附单元的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在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的前提下,能够更加精准的计算得出符合实际工况的数据,提高了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活性炭对烟气的处理效果及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热量平衡原理,采用流量和温度检测较容易实现的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一般均为流体,如气体或液体),进一步为保证冷却介质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在冷却介质进、出冷却段时均设置了保温装置,同时通过选取活性炭温度容易检测且具有代表性位置的活性炭温度(活性炭进、出冷却段位置的活性炭的温度)计算得出理论的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q,进一步考虑***中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计算得出实际的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q’,然后经过换算获得该时段内实际的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最后计算得出实际情况中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在本发明中,首先通过热量平衡原理计算出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q,其中:
q=[q1cp1(T2-T1)]/[cp2(t1-t2)],或者,q’=[q1cp1(T2-T1)]/[p*cp2(t1-t2)]。
本发明计算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的方法中,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只与单位时间内进入冷却段内冷却介质的流量、冷却介质的比热容、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活性炭的比热容、活性炭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有关。只要选择的冷却介质确定,冷却介质的比热容也为定值。冷却介质为气体(或液体),为流体状态,可以准确检测出单位时间内进入冷却段内冷却介质的流量、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另外,只需检测出活性炭进入冷却段和排出冷却段时的温度即可通过热量平衡原理,准确计算出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直接检测活性炭的温度要比检测活性炭的流量要简单得多,而且温度的检测可以实现准确检测。
然后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获得的准确的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通过公式:
q=60*π*B*h*n*D*ρ*η;
可以反推出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只要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选择确定,解析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B、解析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h、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D均为定值,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n可以通过驱动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电机得出准确数值,因此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出该时段内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
再根据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通过公式:
q=60*π*B*h*n*D*K=q*B*h*n*D/B*h*n*D
在此公式中,活性炭解析塔的排料量q通过热量平衡原理准确获得,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选择确定,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B、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h、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D均为定值,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n可以通过驱动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电机得出准确数值;因此,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同理,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p为成熟的经验值,也为常数,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计算获得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和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一般地,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p为0.5-0.99,优选0.6-0.98,更优选为0.7-0.95。
一般工程应用中,活性炭吸附塔上设有多个辊式给料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各个辊式给料机的具体定值参数:具体某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B、具体某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h、具体某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D均为定值,具体某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转速n可以通过驱动该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电机得出准确数值;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计算获得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本发明能对采用本方案的活性炭烟气净化***的解析塔辊式给料机活性炭排料量进行在线准确测量,然后从辊式给料机当前时段排料量计算出辊式给料机的排料效率与密度变化值,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吸附***的大量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为活性炭***的精准运行服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和***通过检测进入冷却段和排出的活性炭的温度、进入冷却段和排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流经冷却段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出解析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进一步计算得出活性炭吸附塔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2:烟气净化***在运行过程中,活性炭粒度在机械磨损与自身磨损的过程中会逐渐变下,导致堆积密度发生变化,而圆辊排料效率为出厂参数,也为一个波动值,通过解析塔的热量衡算,反推得到两个变量的乘积,进而优化圆辊下料量计算公式;
3:通过优化的圆辊下料公式,达到精准控制吸附塔下料的目的,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长轴辊式给料机结构图;
图2为活性炭解析塔处理活性炭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计算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原理图;
图4为计算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工作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计算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方法中考虑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工作状态的的流程图;
图6为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解析塔的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结构图;
图7为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吸附塔的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结构图;
图8为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的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的控制示意图。
附图标记:1:活性炭解析塔;2:活性炭吸附塔;3:吸附塔辊式给料机;4:解析塔辊式给料机;101:加热段;102:SRG段;103:冷却段;50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2: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3: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4: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5:流量检测装置;6:保温装置;7:控制***;A:活性炭储存仓;B:辊式给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用于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该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包括活性炭解析塔1、活性炭吸附塔2。活性炭吸附塔2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吸附塔2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活性炭解析塔1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解析塔1的底部设有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解析塔1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2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根据活性炭的流向,活性炭解析塔1从上至下还依次设有加热段101、SRG段102、冷却段103。
所述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1。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2。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位置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3。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4。冷却介质入口或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流量检测装置505。
该***还包括保温装置6。保温装置6设置在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置。
该***还包括控制***7。控制***7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2、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3、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4、流量检测装置505相连,并实时根据公式II或公式VII计算活性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实施例1
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该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包括活性炭解析塔1、活性炭吸附塔2。活性炭吸附塔2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吸附塔2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活性炭解析塔1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解析塔1的底部设有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解析塔1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2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根据活性炭的流向,活性炭解析塔1从上至下还依次设有加热段101、SRG段102、冷却段103。
所述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1。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2。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位置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3。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4。冷却介质入口或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流量检测装置505。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在活性炭解析塔的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置有保温装置6。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重复实施例2,只是该***还包括控制***7。控制***7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2、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3、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4、流量检测装置505相连,并实时根据公式II或公式VII计算活性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并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q=[q1cp1(T2-T1)]/[cp2(t1-t2)]......式II;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并且,实时根据公式IV或公式VIII,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q=60*π*B*h*n*D*K=q*B*h*n*D/(B*h*n*D)……式IV;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实施例4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1的进料口,活性炭在活性炭解析塔1内依次经过加热段101、SRG段102以及冷却段103,进行活化和解析,然后从活性炭解析塔1的排料口排出,获得新鲜活性炭。
2)将新鲜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2用于吸附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吸附塔2排料口排出。
3)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1进行活化和解析,如此循环。
4)在活性炭解析塔1的冷却段103内,经过加热段101加热的活性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活性炭被冷却介质冷却,活性炭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依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103的流量以及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和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实时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再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具体为:选择一种冷却介质用于冷却解析塔1内的活性炭,检测进入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输出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检测活性炭输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实施例7
如图4所示,重复实施例6,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103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1,℃。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2,℃。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103时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1,℃。检测冷却介质排出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2,℃。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为q1,kg/h。计算单位时间内冷却段103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kg/h。单位时间内冷却段103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等于单位时间内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q1cp1(T2-T1)=qcp2(t1-t2)......式I;
其中:cp1为冷却介质比热容,J/(kg℃);cp2为活性炭比热容,J/(kg℃)。
根据式I可以得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
q=[q1cp1(T2-T1)]/[cp2(t1-t2)]......式II。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该方法还包括:
5a)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通过式III和式II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
q=60*π*B*h*n*D*ρ*η……式III;
得出:
ρ*η=q/(60*π*B*h*n*D)=K。
其中:B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5b)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K,根据式IV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q=60*π*B*h*n*D*K=q*B*h*n*D/(B*h*n*D)……式IV。
其中:B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活性炭吸附塔2上设有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通过下式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60=60*π*B吸60*h吸60*n吸60*D吸60*K=q*B吸60*h吸60*n吸x*D吸60/(B*h*n*D)。
其中:q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B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60为第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60为第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60为第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实施例9
如图5所示,重复实施例7,设定在解析塔1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为: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通过式VI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设定在解析塔(1)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
q’=[q1cp1(T2-T10]/[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活性炭吸附塔2上设有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通过下式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60’=60*π*B吸60*h吸60*n吸60*D吸60*K=q’*B吸60*h吸60*n吸60*D吸60/(B*h*n*D);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1’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60’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60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Claims (12)

1.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1)的进料口,活性炭在活性炭解析塔(1)内依次经过加热段(101)、SRG段(102)以及冷却段(103),进行活化和解析,然后从活性炭解析塔(1)的排料口排出,获得新鲜活性炭;
2)将新鲜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吸附塔(2)用于吸附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活性炭吸附塔(2)排料口排出;
3)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输送至活性炭解析塔(1)进行活化和解析,如此循环;
4)在活性炭解析塔(1)的冷却段(103)内,经过加热段(101)加热的活性炭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活性炭被冷却介质冷却,活性炭温度降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依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与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段(103)的流量以及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和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实时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再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具体为:选择一种冷却介质用于冷却解析塔(1)内的活性炭,检测进入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输出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检测活性炭输入冷却段(103)时的温度,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的温度;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计算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活性炭进入冷却段(103)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1,℃;检测活性炭排出冷却段(103)时活性炭的温度为t2,℃;检测冷却介质进入冷却段(103)时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1,℃;检测冷却介质排出冷却段(103)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为T2,℃;检测单位时间内流经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为q1,kg/h;计算单位时间内冷却段(103)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kg/h;单位时间内冷却段(103)的活性炭排料量为q等于单位时间内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依据热量平衡原理:
q1cp1(T2-T1)=qcp2(t1-t2)......式I;
其中:cp1为冷却介质比热容,J/(kg℃);cp2为活性炭比热容,J/(kg℃);
根据式I可以得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
q=[q1cp1(T2-T1)]/[cp2(t1-t2)]......式I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为:
5a)根据实时计算获得的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通过式III和式II计算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ρ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η的乘积K;
q=60*π*B*h*n*D*ρ*η……式III;
得出:
ρ*η=q/(60*π*B*h*n*D)=K;
其中:B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5b)根据该时段活性炭堆积密度与辊式给料机排料效率的乘积K,根据式IV计算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q=60*π*B*h*n*D*K=q*B*h*n*D/(B*h*n*D)……式IV;
其中:B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为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吸附塔(2)上设有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通过下式计算出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x=60*π*B吸x*h吸x*n吸x*D吸x*K=q*B吸x*h吸x*n吸x*D吸x/(B*h*n*D);
其中:q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B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1为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2为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B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的宽度,m;h 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开口的高度,m;n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转速,r/min;D吸x为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辊式直径,m;x为1-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2-8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2-6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在解析塔(1)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通过式VI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在解析塔(1)冷却段内,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为p,则式I转换为:
q1cp1(T2-T1)=p*q’cp2(t1-t2)......式VI;
式II转换为:
q’=[q1cp1(T2-T1)]/[p*cp2(t1-t2)]......式VII;
通过式V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
式IV转换为:
q’=60*π*B*h*n*D*K=q’*B*h*n*D/(B*h*n*D)……式VIII;
通过式VIII计算获得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每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q吸1’=60*π*B吸1*h吸1*n吸1*D吸1*K=q’*B吸1*h吸1*n吸1*D吸1/(B*h*n*D),
q吸2’=60*π*B吸2*h吸2*n吸2*D吸2*K=q’*B吸2*h吸2*n吸2*D吸2/(B*h*n*D),
……
q吸x’=60*π*B吸x*h吸x*n吸x*D吸x*K=q’*B吸x*h吸x*n吸x*D吸x/(B*h*n*D);
其中: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解析塔(1)辊式给料机的排料量;q’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1’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一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2’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二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q吸x’为考虑冷却介质与活性炭的换热效率,实际情况中第x个活性炭吸附塔(2)辊式给料机排料量。
11.使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用于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该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包括活性炭解析塔(1)、活性炭吸附塔(2);活性炭吸附塔(2)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吸附塔(2)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活性炭解析塔(1)的顶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解析塔(1)的底部设有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吸附塔辊式给料机(3)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解析塔(1)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解析塔辊式给料机(4)通过活性炭输送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2)的活性炭进料口相连;根据活性炭的流向,活性炭解析塔(1)从上至下还依次设有加热段(101)、SRG段(102)、冷却段(103);其特征在于: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01);冷却段(103)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02);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位置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装置(503);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第四温度检测装置(504);冷却介质入口或冷却介质出口位置设有流量检测装置(50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辊式给料机排料量计算***,其特征在于:该***还包括保温装置(6),保温装置(6)设置在冷却段(103)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置。
CN201910484015.2A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Active CN112044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015.2A CN112044233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4015.2A CN112044233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4233A CN112044233A (zh) 2020-12-08
CN112044233B true CN112044233B (zh) 2022-05-03

Family

ID=7360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4015.2A Active CN112044233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4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151B (zh) * 2021-01-13 2022-05-0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解析后卸料段高温活性炭熄灭冷却处理的方法和***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095A (en) * 1978-08-31 1980-04-08 Pall Corporation Heatless adsorbent fractionators with microprocessor cycle control and process
CN102580706A (zh) * 2012-02-29 2012-07-18 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型活性焦净化再生处理***及方法
US20140102178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buffer effect of an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CN108525463A (zh) * 2018-04-20 2018-09-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co2/ch4混合气体中co2的分离方法
CN108873954A (zh) * 2017-05-12 2018-11-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装置的物料控制方法及***
CN109603409A (zh) * 2019-01-02 2019-04-12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净化***及烟气净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7095A (en) * 1978-08-31 1980-04-08 Pall Corporation Heatless adsorbent fractionators with microprocessor cycle control and process
CN102580706A (zh) * 2012-02-29 2012-07-18 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型活性焦净化再生处理***及方法
US20140102178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buffer effect of an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CN108873954A (zh) * 2017-05-12 2018-11-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装置的物料控制方法及***
CN108525463A (zh) * 2018-04-20 2018-09-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co2/ch4混合气体中co2的分离方法
CN109603409A (zh) * 2019-01-02 2019-04-12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净化***及烟气净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4233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0952B2 (ja) 排ガス脱塩装置及び排ガス脱塩方法
CN112044233B (zh) 一种活性炭法烟气净化***中辊式给料机排料量的计算方法及***
CN109603409B (zh) 一种烟气净化***及烟气净化方法
CN111974371B (zh) 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及***
CN102421508A (zh) 集成式汞控制***
CN104874269B (zh) 同步实现在线监测烟气汞含量及脱汞的***和方法
CN105854598A (zh) 一种均匀喷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85854A (zh) 一种烟气净化吸收装置及活性炭脱硫脱硝***
CN108745331A (zh) 一种新型活性炭解析塔以及活性炭解析工艺
WO2010061920A1 (ja) 乾式排ガス処理装置用の再生塔
JP2020503449A (ja) ガス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操業方法
CN110523215A (zh) 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再生一体化装置
JP2014525834A (ja) プロセスガスの浄化を監視する方法
RU2762836C1 (ru) Многопроцессная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отходящего газ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CN210496453U (zh) 一种判断活性炭冷却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
CN112403453B (zh) 判断活性炭加热效果及预判解析塔工作状态的方法和***
CN113813749A (zh) 一种用于全厂废气碳捕集的节能智慧碳岛
CN109569184B (zh) 一种解析塔、烟气净化***及烟气净化方法
CN112403178B (zh) 一种具有气氛保护结构的活性炭吸附***及处理烟气的方法
CN113909120B (zh) 一种高安全性前置判断粉尘去除方法及***
CN211753673U (zh) 一种具有物料检测装置的活性炭吸附***
CN113909121B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粉尘去除方法及***
CN208894235U (zh) 一种新型活性炭解析塔
CN114712979B (zh) 一种快速判断烟气净化工艺中so2吸附效率的方法和***
CN114712982B (zh) 一种判断脱硫过程中活性炭温升的方法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