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408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408A
CN112039408A CN202010412313.3A CN202010412313A CN112039408A CN 112039408 A CN112039408 A CN 112039408A CN 202010412313 A CN202010412313 A CN 202010412313A CN 112039408 A CN112039408 A CN 112039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ower conversion
potential side
switching eleme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23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9408B (zh
Inventor
安部达也
杉浦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39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9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08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herein the PWM mode is adapted on the running conditions of the motor, e.g.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7Devices for sensing current,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groun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 H02M7/539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wave form or frequency by pulse-width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6/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ynchronous motors or other dynamo-electric motors using electronic commutation dependent on the rotor position; Electronic commutators therefor
    • H02P6/3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H05K1/0298Multilay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15Non-print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9Electro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66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431Detail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431Detail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2201/10507Involving several components
    • H05K2201/10545Related components mou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其包括:电力转换电路(120、220),其转换供应的电力;电流检测电路(137、138、139、237、238、239),其检测电流;控制电路(170,176,270,276),其控制电力转换电路的操作;以及多层基板(30),其设置有电力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多层基板包括印刷布线,并且印刷布线包括将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的传输图案(Prh、Prg)。电力转换电路的通断变动单元进行变动。传输图案的整体在垂直于多层基板的板表面的方向上布置在与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其用于转换供应的电力以输出经转换的电力。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供应的DC(直流)电力转换为AC(交流)电力以输出该AC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这种类型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逆变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检测流经逆变器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基于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检测值来控制逆变器电路的操作。
专利文献1:JP 2016-36244 A
发明内容
如果将逆变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设置在一个公共多层基板上,则可以使装置小型化。各个电路的部件和印刷布线图案被密集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布线图案包括用于将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的传输图案。由传输图案传输的检测信号可能由于密集布置而产生由逆变器电路的影响所引起的噪声。在控制电路中使用的电流检测值的精度可能劣化。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装置小型化的同时降低在电流检测值中产生的噪声的电力转换装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电力转换电路,其被配置成转换供应的电力以输出经转换的电力;电流检测电路,其被配置成检测流经电力转换电路的电流;控制电路,其被配置成基于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值来控制电力转换电路的操作;以及多层基板,其设置有电力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多层基板包括印刷布线。印刷布线包括将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的传输图案。电力转换电路的通断变动单元进行变动以接通和关断电流。传输图案的整体在垂直于多层基板的板表面的方向上布置在与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装置,电力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设置在一个基板上,并且使用多层基板作为基板。出于该原因,电路的印刷布线图案可以被布置为当从多层基板的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彼此交叠。这使得可以使装置小型化。随着上述小型化,电力转换电路中的用于大电流的布线图案和控制电路中的用于控制的布线图案被密集地布置。在上述装置中,采取措施以减少由于密集布置而导致的电流检测的精度的劣化。
在电力转换电路中,存在进行变动使得电流被接通-关断的部分(通断变动单元)和恒定电流一直流动的部分(非变动单元部分)。在上述密集布置的情况下,作为噪声对策防止用于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的传输图案与通断变动单元在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交叠会是有效的。在着眼于噪声对策的装置中,包含在印刷布线中的整个传输图案布置在与通断变动单元在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不同的位置处。出于该原因,可以抑制由通断变动单元的影响引起的噪声出现在在传输图案中传输的检测信号中。因此,可以在减小装置尺寸的同时抑制电流检测精度的劣化。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做出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2是应用于图1所示转向***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应用于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的逆变器在从电机侧观看的情况下的底视图;
图5是应用于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的逆变器在从电机的对面侧观看的情况下的顶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逆变器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布线的布置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断变动单元中的电流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9是图4的放大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布线中的传输图案的形状和布置的图;以及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印刷布线中的输出图案和传输图案的布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多个实施方式。顺便提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分配给每个实施方式中的相应的部件,并且因此可以省略重复的描述。当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仅描述了配置的一部分时,以上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配置可以应用于该配置的其他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80和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ECU)10。驱动装置1应用于用于辅助车辆的转向操作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EPS)8。图1示出了包括EPS 8的转向***90的整体配置。转向***90包括作为转向构件的方向盘91、转向轴92、小齿轮96、齿条轴97、轮98、EPS 8等。
方向盘91连接至转向轴92。转向轴92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向扭矩的扭矩传感器94。扭矩传感器94具有针对每个***设置的两个扭矩检测单元941和942。扭矩检测单元941、942的检测值被输出至微型计算机170、270,微型计算机170、270是相应的微型计算机(参见图3)。小齿轮96设置在转向轴92的端部处。小齿轮96与齿条轴97啮合。一对轮98通过拉杆等连接至齿条轴97的两端。
驾驶员旋转方向盘91时,连接至方向盘91的转向轴92被旋转。转向轴92的旋转运动通过小齿轮96转换成齿条轴97的线性运动。一对轮98被转向至与齿条轴97的位移量相对应的角度。
EPS 8包括驱动装置1和作为动力传送部分的减速齿轮89,该减速齿轮89用于降低电机80的转速并且将该转速传送至转向轴92。转向轴92是EPS 8的驱动目标。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80是三相无刷电机。电机80输出转向所需的部分或全部扭矩,并且由从电池199和299供应的电力驱动,以使减速齿轮89向前旋转和向后旋转。
电机80具有作为绕组集的第一绕组180和第二绕组280。绕组180和280具有等同的电特性,并且在公共定子840上以彼此偏移30°的电角度被抵消缠绕(cancel-wound)。响应于以上配置,绕组180和280被控制以用相位
Figure BDA0002493723030000041
偏移30°的相电流激励。
下文中,与第一绕组180的激励控制有关的配置的组合被称为第一***L1。与第二绕组280的激励控制有关的配置的组合被称为第二***L2。第一***L1的配置主要以100’s编号,第二***L2的配置主要以200’s编号,并且对***L1和L2中彼此基本类似的配置进行编号,使得最后两位数字相同,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对那些配置的描述。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1具有沿轴向方向集成地设置在电机80的一侧的ECU 10,这是所谓的“机电集成型”或者“机械/电子集成型”。ECU10相对于电机80设置在减速齿轮89的另一侧。ECU 10与旋转轴870的中心线Ax同轴地布置。对于机电集成型,可以将ECU 10和电机80有效地安置在具有有限安装空间的车辆中。下文中,当适当地简称为“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时,意指电机80的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
电机80包括:定子840、转子860、旋转轴870和容纳定子840、转子860、旋转轴870等的壳体830。定子840被固定至壳体830,并且绕组180和280围绕定子840缠绕。转子860设置在定子840的径向内侧并且相对于定子840可旋转。
旋转轴870固定到转子860中,并与转子860一体地旋转。壳体830借助于轴承835和836来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870。旋转轴870在ECU 10侧的端部从壳体830朝ECU 10侧突出。作为检测目标的磁体875设置在旋转轴870在ECU 10侧的端部处。
壳体830具有圆筒形外壳834、设置在外壳834的一端处的后框架端837以及设置在外壳834的另一端处的前框架端838。
在后框架端837中设置有开口837a,通过该开口837a***并布置旋转轴870。在后框架端837中提供有引线***孔839。连接至绕组180和280的各相的引线285***到引线***孔839中。引线285从引线***孔839引出至ECU 10。引线285***通过电机线连接部186和286(参见图4和图5)并且通过焊料等连接至基板30。
ECU 10包括基板30和安装在基板30上的各种电子部件。基板30由通过基板连接部155和255***的螺栓259(参见图2)固定至后框架端837的与电机80相反的表面。螺栓259由导电材料制成。基板30的在电机80侧的表面被定义为电机表面301,而基板30的在与电机80相反侧的表面被定义为盖表面302。盖460形成为大体上有底圆筒形状,并且在径向上固定在后框架端837外。设置盖460以便覆盖基板30,并且保护ECU 10免受外部冲击,以及防止灰尘、水等进入ECU 10。在盖460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开口461。
连接器350具有连接器端子,例如:第一电力供应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一信号端子、第二电力供应端子、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第一电力供应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从基板30的电机表面301侧***,并且电连接至第一电力供应端子连接部151、第一接地端子连接部152和第一信号端子连接部153(参见图4和图5)。第二电力供应端子、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从基板30的电机表面301侧***,并且电连接至第二电力供应端子连接部251、第二接地端子连接部252和第二信号端子连接部253(参见图4和图5)。
图3示出了驱动装置1的电路配置。ECU 10包括与第一绕组180对应地设置的第一逆变器120、第一电机继电器127至129、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第一电容器134以及第一线圈135。ECU 10还包括与第二绕组280对应地设置的第二逆变器220、第二电机继电器227至229、第二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第二电容器234以及第二线圈235。
向第一***L1的第一逆变器120等供应来自第一电池199的电力。向第二***L2的第二逆变器220等供应来自第二电池299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地(ground)也被第一***L1和第二***L2分离。第一微型计算机170控制第一绕组180的激励,并且第二微型计算机270控制第二绕组280的激励。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完全冗余的配置彼此独立地提供第一***L1和第二***L2。
第一逆变器120是三相逆变器,并且第一开关元件121至126以桥的方式连接。开关元件121至123连接至高电位侧以形成上臂H。开关元件124至126连接至低电位侧以形成下臂L。成对的U相开关元件121和124的连接点连接至第一U相线圈181的一端。成对的V相开关元件122和125的连接点连接至第一V相线圈182的一端。成对的W相开关元件123和126的连接点连接至第一W相线圈183的一端。线圈181至183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在开关元件124至126的低电位侧分别设置有分流电阻器137至139,该分流电阻器(shunt resistor)137至139是用于检测在线圈181至183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元件。高电位侧(high potentialside)可以被称为高电势侧(high electric potential side),低电位侧(low potentialside)可以被称为低电势侧(low electric potential side)。
第二逆变器220具有与第一逆变器120相同的配置。换句话说,开关元件221至223连接至高电位侧以形成上臂H。开关元件224至226连接至低电位侧以形成下臂L。各UVW相的上臂电路和下臂电路的输出点连接至各UVW相线圈。在开关元件224至226的低电位侧设置有分流电阻器237至239,该分流电阻器137至139是用于检测在线圈281至283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元件。
这些分流电阻137至139以及237至239对应于对流经各相的臂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电路。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值被输入到微计算机170和270。微型计算机170和270对应于基于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值来控制逆变器120和220的操作的控制电路。
第一电机继电器127至129设置在第一逆变器120与第一绕组180之间,并且被设置成使得第一逆变器120与第一绕组180可以彼此断开连接和彼此连接。U相电机继电器127设置在开关元件121和124的连接点与U相线圈181之间。V相电机继电器128设置在开关元件122和125的连接点与V相线圈182之间。W相电机继电器129设置在开关元件123和126的连接点与W相线圈183之间。第二电机继电器227至229具有与第一电机继电器127至129相同的配置,并且被设置用于各UVW相。
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彼此串联连接——使得寄生二极管的方向彼此相反——并且设置在第一电池199与第一逆变器120之间。第二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彼此串联连接——使得寄生二极管的方向彼此相反——并且设置在第二电池299与第二逆变器220之间。这防止了电流反向流动,并且如果电池199和299被反向不正确地连接,则保护ECU10。
前置驱动器(pre-driver)176基于来自第一微型计算机170的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第一开关元件121至126、第一电机继电器127至129以及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被控制以根据驱动信号接通和断开。第二***L2的前置驱动器276以与第一***L1的前置驱动器176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工作。换句话说,第二开关元件221至226、第二电机继电器227至229以及第二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由前置驱动器276进行通断控制。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在图3中省略了到电机继电器和电力供应继电器的控制线。
第一电容器134与第一逆变器120并联连接,并且第二电容器234与第二逆变器220并联连接。例如,电容器134和234由铝电解电容器形成。第一线圈135设置在第一电池199与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之间,并且第二线圈235设置在第二电池299与第二电力供应继电器231之间。
第一电容器134和第一线圈135以及第二电容器234和第二线圈235各自形成滤波器电路。那些滤波器电路降低从共享电池199和299的其他装置传输的噪声。另外,滤波器电路降低从驱动装置1传输到共享电池199和299的其他装置的噪声。另外,电容器134和234存储电荷,从而辅助对逆变器120和220的电力供应。
***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连接第一***地G1和第二***地G2。第一机电连接电容器142连接第一***地G1和电机80的壳体830。第二机电连接电容器242连接第二***地G2和壳体830。电容器41、142和242由例如陶瓷电容器形成。
在图4中示出基板30的电机表面301,并且在图5中示出盖表面302。为了描述,将盖表面302的布置颠倒,并且在纸面的左侧示出第一***L1,而在右侧示出第二***L2。
如图4所示,开关元件121至126和221至226以及分流电阻器137至139和237至239安装在基板30的电机表面301上。电机继电器127至129和227至229以及电力供应继电器131、132、231和232安装在电机表面301上。此外,集成IC 175和275以及旋转角传感器29(传感器元件)安装在电机表面301上。集成IC 175包括前置驱动器176,并且集成IC 275包括前置驱动器276。旋转角传感器29检测由设置在旋转轴870上的磁体875引起的磁场的变化,并且输出与旋转轴870的旋转角对应的检测信号。
如图5所示,电容器134和234以及线圈135和235安装在基板30的盖表面302上。此外,***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机电连接电容器142和242(参见图3)以及微计算机170和270安装在盖表面302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基板30由缝隙305电分离成两片。与第一***L1相关的部分安装在在一个区域中的电机表面301和盖表面302上。与第二***L2相关的部分安装在在另一区域中的电机表面301和盖表面302上。
旋转角传感器29布置在基板30的面向后框架端837的开口837a的区域中。基板30的面向后框架端837的开口837a的区域对应于开口面向区域。旋转角传感器29跨缝隙305安装在电机表面301上。***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跨缝隙305安装在盖表面302上,并连接第一***地G1和第二***地G2。
第一机电连接电容器142连接第一***L1的接地图案P13(参见图5)和壳体连接图案157。第二机电连接电容器242连接第二***L2的接地图案P23(参见图5)和壳体连接图案257。壳体830连接至车辆地。换句话说,电容器41、142和242都是用于在各个地之间连接的电容器。此外,可以想到,***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连接在***L1和L2的电力***电路的地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装置1应用于EPS 8,并且在短时间内供应大电流,使得会产生开关噪声和振铃噪声。上述噪声N主要在ECU 10的电路中产生,并且所产生的噪声可能通过连接器350和电机80传播至车辆侧。因此,基板30的地和壳体830通过使用螺栓彼此电连接,以形成从电机80朝向ECU 10的噪声反馈路径。结果,在ECU 10的电路中产生的噪声被反馈至噪声源,并且抑制了噪声传播至车辆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多层基板被用作基板30。在基板30中形成多个布线层、多个绝缘层34、表面抗蚀剂层37、过孔等。在布线层中设置有导电布线。具有电绝缘性质的绝缘层34布置在相邻的布线层之间。
布线层包括表面层31和32以及内部层33。表面层31和32是所有布线层的最外层。内部层33是位于整个布线层内部的层。在图6的示例中,内部层33包括四层(即,多层)。表面层31和32覆盖有表面抗蚀剂层37。覆盖表面层31的表面抗蚀剂层37形成电机表面301。覆盖表面层32的表面抗蚀剂层37形成盖表面302。
过孔包括贯通过孔(未示出)以及内过孔35a和36a。贯通过孔被成形为穿透通过所有表面层31、32和内部层33。所有表面层31、32和内部层33可以被称为所有布线层。内过孔35a被成形为延伸跨过表面层31和32中的一个以及与这一个表面层相邻的一个内部层33。内过孔36a被成形为延伸跨过除过表面层31和32之外的所有内部层33。内过孔35a通过激光加工提供,而内过孔36a通过钻孔提供。
贯通过孔和内过孔36a的内表面镀有作为导电构件的镀层36。镀层36成形为圆筒形以在内部提供空间。非导电构件(未示出)被封装在内过孔36a的圆筒内。另一方面,导电构件被埋置在每个内过孔35a中。该导电构件具有实心形状,并且在以下描述中被称为实心过孔35。实心过孔35和镀层36电连接在任意布线层中形成的布线图案。镀层36和实心过孔35的材料的具体示例包括铜。
在布线层中形成的布线图案的一部分用作用于连接图3中所示的电子部件的布线。布线图案包括接地图案P13和P23以及电力供应图案P11、P12、P21和P22。另外,布线图案包括传输图案Prh和Prg、输出图案P124和P125等,这将在后面参照图7进行描述。这些图案被设置在第一***L1和第二***L2中的每一个中。
(接地图案的细节)
接地图案P13和P23提供地G1和G2的一部分,并且电连接至接地端子连接部152和252。接地图案P13和P23在盖表面302侧的表面层32中电连接至机电连接电容器142和242以及***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各个接地图案P13和P23在电机表面301侧的表面层31中电连接至电容器134和234以及分流电阻器137至139和237至239的低电位侧端子。
图4和图5中所示的接地图案P13和P23是设置在所有布线层中的接地图案的一部分,并且在附图中省略了其他接地图案。接地图案P13和P23设置在内部层33上。
同一***的设置在不同布线层中的接地图案通过多个实心过孔35和镀层36彼此连接。例如,在图6中,内部层33的接地图案P13和设置在表面层31上的接地图案P13通过多个实心过孔35和镀层36彼此连接。例如,在图4和图5中,连接至分流电阻器137至239的低电位侧端子的表面层31的接地图案(未示出)和内部层33的接地图案P13和P23通过多个实心过孔35彼此连接。
当从垂直于基板30的板表面的方向观看时,第一***L1的接地图案P13成形为包括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开关元件121至126以及分流电阻器137至139的全部。垂直于基板30的板表面的方向可以称为板表面垂直方向。类似地,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第二***L2的接地图案P23成形为包括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开关元件221至226以及分流电阻器237至239的全部。换句话说,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所有部件诸如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开关元件221至226以及分流电阻器237至239都与接地图案P13和P23交叠。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设置在盖表面302上的线圈135和235以及电容器134和234也与接地图案P13和P23完全交叠。在表面层31和32上设置的部件中与接地图案P13和P23交叠的部件组被称为接地图案交叠部件。连接至接地图案交叠部件的实心过孔35也与接地图案P13和P23交叠。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连接至分流电阻器237至239的实心过孔35和连接至电力供应继电器131的实心过孔35也与接地图案P13和P23完全交叠。
(电力供应图案的细节)
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连接至逆变器120和220的高电位侧以供应电力。各***的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在电机表面301侧的表面层31中电连接至电容器134和234以及电力供应继电器132和232的高电位侧端子。各***的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电连接至开关元件121至123以及221至223的高电位侧端子。
图4和图5中所示的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是设置在所有布线层的每一个中的电力供应图案的一部分,并且在附图中省略了其他电力供应图案。图示的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21设置在盖表面302侧的表面层32上。图示的电力供应图案P12和P22设置在电机表面301侧的表面层31上。
设置在不同布线层中的同一***的电力供应图案通过多个实心过孔35和镀层36彼此连接。例如,在图4和图5中,与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231连接的表面层31的电力供应图案P12和P22以及表面层32的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21通过多个实心过孔35和镀层36彼此连接。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设置在表面层32上的第一***L1的电力供应图案P11成形为包括电力供应端子连接部151和线圈135的全部。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设置在表面层32上的第二***L2的电力供应图案P21被类似地成形为包括电力供应端子连接部251和线圈235的全部。换句话说,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电力供应端子连接部151和251以及线圈135和235的全部与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21交叠。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设置在表面层31上的第一***L1的电力供应图案P12成形为包括开关元件121至123以及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的全部。以相同的方式,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设置在表面层31上的第二***L2的电力供应图案P22成形为包括开关元件221至223以及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的全部。换句话说,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开关元件121至223和电力供应继电器131至232与电力供应图案P12和P22完全交叠。
在设置在表面层31上的元件之中,与电力供应图案P12和P22交叠的部件组被称为电力供应图案交叠部件。连接至电力供应图案交叠部件的实心过孔35也与电力供应图案P12和P22交叠。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连接至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231的实心过孔35也与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交叠。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第一***L1的接地图案P13成形为包括第一***L1的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12的全部。以相同的方式,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第二***L2的接地图案P23成形为包括第二***L2的电力供应图案P21和P22的全部。换句话说,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电力供应图案P11至P22的全部与接地图案P13和P23交叠(overlap)。
在多个布线层之中,当电机表面301侧的表面层31被定义为“第一层”并且与第一层相邻定位的内部层33被定义为“第二层”时,每个图案的面积(area)具有以下大小关系。在第一***L1中,作为设置在第二层中的接地图案P13的第二层接地图案部分的面积大于作为设置在第一层中的电力供应图案P12的第一层电力供应图案部分的面积。
当在盖表面302侧的表面层32被定义为“第一层”时,作为设置在第二层中的接地图案P13的第二层接地图案部分的面积大于作为设置在第一层中的电力供应图案P11的第一层电力供应图案部分的面积。
旋转角传感器29布置在基板30的面向开口837a的区域(开口面向区域)中,通过该开口837a,旋转轴870被***并布置。基板30的面向开口837a的区域可以被称为开口面向区域,通过该开口837a,旋转轴870被***并布置。电力供应图案和接地图案布置在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不与旋转角传感器29交叠的位置处。
(通断变动单元的细节)
将构成逆变器120、220的电路称为“电力转换电路”。电力转换电路被划分成“通断变动单元(on-off fluctuation unit)”、“电力供应单元”和“输出单元”,这将在下面描述。此外,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电力供应图案P12被划分成上部线P121、上部图案P122以及中点图案(midpoint pattern)P123。接地图案P13被划分成下部线P131和下部图案P132、P133。
通断变动单元是电力转换电路的进行变动使得切换电流的通和断的部分。通断变动单元包括构成上臂H的开关元件121至123和221至223、构成下臂L的开关元件124至126和224至226、分流电阻器137至239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布线。
通断变动单元的布线包括上部图案P122、中点图案P123以及下部图案P132和P133。换句话说,图7中由斜线指示的图案对应于通断变动单元。下部图案P132可以被称为第一下部图案并且下部图案P133可以被称为第二下部图案。
上部线P121是电力供应线的高电位侧部分。下部线P131是电力供应线的低电位侧部分并且连接至地。多个上臂H被分支并且连接至上部线P121。多个下臂L被分支并连接至下部线P131。
上部图案P122被成形为从上部线P121分支并延伸,并且连接上部线P121和开关元件121。上部图案P122的一端连接至上部线P121。上部图案P1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开关元件121的漏极端子D连接的连接盘(land)Lhd。
中点图案P123连接上臂H的开关元件121和下臂L的开关元件124。在中点图案P123的一端处设置有与开关元件121的源极端子S连接的开关连接盘部Lhs。中点图案P12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开关元件124的漏极端子连接的开关连接盘部Lld。
下部图案P132和P133通过分流电阻器137连接开关元件124和下部线P131。下部图案P132被成形为从下部线P131分支并延伸,并且连接下部线P131和分流电阻器137。下部图案P132的一端连接至下部线P131。下部图案P13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分流电阻器137的低电位侧端子连接的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下部图案P133的一端设置有与分流电阻器137的高电位侧端子连接的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下部图案P13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开关元件124的源极端子连接的连接盘Lls。
输出图案P124将开关元件121和124的中点连接至电机继电器127。输出图案P124的一端连接至中点图案P123的开关连接盘部Lld。输出图案P12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电机继电器127的源极端子连接的连接盘Los。输出图案P125连接电机继电器127和电机线连接部286。输出图案P125的一端设置有与电机继电器127的漏极端子连接的连接盘Lod。
图8是示出流经上部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下部MOS和电机继电器MOS中的每一个的电流的时间变化的图。上部MOS是上臂H的开关元件121(对应于上部开关元件)。下部MOS是下臂L的开关元件124(对应于下部开关元件)。电机继电器MOS是电机继电器127。如附图中示出的,在电机驱动周期期间,上部MOS和下部MOS交替地接通和关断。因此,流经上部MOS的电流和流经下部MOS的电流进行变动,使得接通时段和关断时段周期性地彼此切换。
在通断变动单元的上部图案P122和中点图案P123中,电流以与上部MOS中电流相同的方式变动。在上述通断变动单元中的下部图案P132、分流电阻器137和下部图案P133中,电流以与下部MOS中电流相同的方式变动。
另一方面,电机继电器MOS在电机驱动周期期间恒定接通,除非在电机80等中发生异常。在电机继电器MOS中,流经上部MOS的电流和流过下部MOS的电流交替地流过。出于该原因,当上部MOS和下部MOS中的电流进行通断变动时,如图8的下部部分所示,在电机继电器MOS中流过恒定电流。在输出图案P124和P125中,恒定电流以与电机继电器MOS中电流相同的方式流动。输出图案P124和P125以及电机继电器MOS是从通断变动单元输出的电流流过的部分,并且对应于“输出单元”。
上部线P121和下部线P131是用于向通断变动单元供应电力的部分,并且对应于“电力供应单元”。在电力供应单元中,电流不像在通断变动单元中变动的那样变动。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通断变动单元布置在电力供应单元与输出单元之间。更具体地,通断变动单元中的三个相的下臂L的一部分(包括分流电阻器)布置在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22与电机继电器127至229之间。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上述部件的布置。基板30被分为第一***L1的区域和第二***L2的区域。那些区域的边界是线性的,例如,线性缝隙305是隔室的边界。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在与边界线(缝隙305)垂直的方向,电力供应单元、通断变动单元和输出单元按顺序排列。电力供应单元被布置在比输出单元更靠近边界线的一侧处。输出单元被布置成比电力供应部更靠近外周边缘。
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分流电阻器137至239被布置在下臂L的开关元件124至226与输出单元之间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更具体地,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分流电阻器137至239被布置在上臂H的开关元件121至223与下臂L的开关元件124至226之间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
(传输图案的细节)
传输图案Prh和Prg将由分流电阻器137至239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70和270。传输图案Prh将分流电阻器137的高电位侧上的电位作为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70和270。传输图案Prg将分流电阻器137的低电位侧上的电位作为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70、270。
传输图案Prh的一端连接至下部图案P133,并且传输图案Prg的一端连接至下部图案P132。在图7中,传输图案Prh的一端连接至下部图案P133的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传输图案Prg的一端连接至下部图案P132的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
如图9所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上部MOS、下部MOS、电机继电器MOS和分流电阻器137至239具有矩形形状。这些部件沿与各矩形的一侧平行的方向安装。在图9的示例中,矩形的一侧平行于基板30的边界直线(缝隙305)。
下部MOS面向上部MOS的一侧称为第一侧H1,下部MOS与第一侧H1正交的一侧称为第二侧H2。与下部MOS对应的分流电阻器237布置在面向第二侧H2的位置处。此外,分流电阻器237布置在沿着第一侧H1延伸的虚拟线A1与沿着平行于第一侧H1的侧延伸的虚拟线A2之间的区域中。
在图9的示例中,整个分流电阻器237布置在虚拟线A1与A2之间的区域中,但是分流电阻器237可以部分布置在该区域中。然而,优选的是,分流电阻器237布置在与虚拟线B1与B2之间的区域不同的位置处。虚拟线B1沿着第二侧H2延伸,并且虚拟线B2沿着平行于第二侧H2的侧延伸。
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与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的排列(aligned)方向与电流流经分流电阻器237的方向一致,也称为检测电流方向。分流电阻器237被布置为使得检测电流方向与下部MOS和上部MOS排列的方向相交(例如正交)。分流电阻器237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与上部MOS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相交(例如正交)。
传输图案Prh从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延伸的方向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例如正交)。传输图案Prg从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延伸的方向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例如正交)。传输图案Prh和Prg延伸的方向与边界直线(缝隙305)相交(例如正交)。
上部MOS和与下部MOS对应的电机继电器MOS布置在虚拟线B1与B2之间的区域中。上部MOS和电机继电器MOS可以完全布置在虚拟线B1与B2之间的区域中,或者可以部分地布置在该区域中。
传输图案Prh和Prg布置在基板30的表面层与内部层二者上。位于表面层上的传输图案Prh和Prg以及位于内部层上的传输图案Prh和Prg通过实心过孔351彼此连接(参见图9)。传输图案Prh和Prg位于表面层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比位于内部层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短。
在表面层的传输图案Prh和Prg以及内部层的传输图案Prh和Prg中的每一个中,这些传输图案整体被布置在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与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位置处。换句话说,传输图案Prh、Prg被布置为在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看时不与通断变动单元交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传输图案Prh、Prg被布置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看时不与通断变动单元交叠。
在表面层的传输图案Prh和Prg以及内部层的传输图案Prh和Prg中的每一个中,这些传输图案的整体也被布置在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与输出单元不同的位置处。换句话说,传输图案Prh、Prg也被布置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看时不与输出单元交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传输图案Prh、Prg被布置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看时不与输出单元交叠。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力转换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设置在一个基板30上,并且使用多层基板作为基板30。出于该原因,电路的印刷布线图案可以被布置为当从基板30的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彼此交叠。这使得可以使装置小型化。然而,随着尺寸以上述方式被减小,控制布线图案诸如传输图案Prh和Prg以及电力布线图案被密集地布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采取措施来防止由于密集布置而导致的电流检测的精度的劣化。
在电力转换电路中,存在通断变动单元和恒定电流一直流经的部分(非变动单元)。非变动单元的具体示例包括电力供应单元例如上部线P121和下部线P131、输出单元例如输出图案P124和P125以及电机继电器MOS。在密集布置的情况下,作为噪声对策防止传输图案Prh和Prg与通断变动单元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交叠是有效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包括在印刷布线中的传输图案Prh和Prg整体被布置在与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位置处。出于该原因,可以抑制由通断变动单元的影响引起的噪声出现在在传输图案Prh和Prg中传输的检测信号中。因此,可以在减小电力转换装置的尺寸的同时抑制电流检测的精度的劣化。
电流沿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和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排列的方向流经分流电阻器。由于在电流流过的检测电流方向(检测电流方向)周围并且沿着该检测电流方向的周边产生磁通量,所以在平行于该检测电流方向延伸的图案中可能出现噪声。鉴于以上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从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延伸的方向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以相同的方式,传输图案Prg从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延伸的方向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这使得可以促进在传输图案Prh和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流电阻器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与上部MOS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相交(参见图9)。这使得可以促进在传输图案Prh和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上部MOS、下部MOS、电机继电器MOS和分流电阻器137至239具有矩形形状。下部MOS面向上部MOS的一侧被定义为第一侧H1,并且下部MOS与第一侧H1正交的一侧被定义为第二侧H2。分流电阻器布置在面向第二侧H2的位置处。这使得可以促进在传输图案Prh和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图案P124的一端连接至开关连接盘部Lld。与输出图案P124的一端连接至中点图案P123的情况相比,根据以上配置可以提高传输图案Prh和Prg的布局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和Prg位于基板30的表面层31和32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比位于内部层33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短。包括在通断变动单元中的电子部件被表面安装。出于该原因,传输图案Prh和Prg位于内部层33中的部分比位于表面层31和32中的部分较不易受到通断变动单元的影响。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促进在传输图案Prh和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电路将电力供应至呈现车辆的转向力的EPS 8的电机80。由于用于EPS 8的电机80具有瞬时流过大电流的特性,因此很可能会出现发射噪声。出于该原因,适当地呈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抑制发射噪声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L1中,对应于第一层电力供应图案部分的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12以及对应于第二层接地图案部分的接地图案P13被布置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彼此交叠。出于该原因,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由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12以及接地图案P13形成的环减小。出于该原因,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由电力供应图案P11和P12以及接地图案P13形成的环减小。
以相同的方式,在第二***L2中,对应于第一层电力供应图案部分的电力供应图案P21和P22以及对应于第二层接地图案部分的接地图案P23被布置为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彼此交叠。出于该原因,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由电力供应图案P21和P22以及接地图案P23形成的环减小。
因此,在每个***中,可以抑制两个环形图案用作天线。出于该原因,可以抑制由逆变器电路的开关产生的噪声作为发射噪声而被发射,该发射噪声为电磁波。除了上述开关噪声之外,由在两个图案中流动的大电流引起的电磁波噪声也通过环的减小而被抑制。
在电力布线图案P11至P23的布线中,为了减少由大电流流动引起的发热,可以优选地增加布线的厚度以降低阻抗。当布线被加厚时,由于基板制造限制,布线宽度和布线间隙可能变大,并且不能形成精细的布线。出于该原因,可能不适合对需要高密度布局的控制布线图案P18和P19进行布线。因此,当将电力转换电路和控制电路二者都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以实现小型化时,电力布线图案和控制布线图案混合在同一基板上。因此,阻抗的减小和布线的小型化两者可能都需要。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层基板用作基板30,多层基板上设置有电力布线图案P11至P23以及控制布线图案P18和P19两者。布置在多层基板的不同层中的电力布线图案通过设置在过孔35a中的实心导电构件(实心过孔35)彼此电连接。
这使得可以使多层的电力布线图案具有与单层的厚布线的阻抗相等的阻抗。另外,由于过孔是实心过孔,因此与膜过孔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减小阻抗。换句话说,可以在不加厚电力布线图案的情况下降低阻抗,并且可以减少由流经电力布线图案的大电流引起的发热。另外,由于可以抑制电力布线图案的厚度增加,所以可以减小控制布线图案P18和P19的布线宽度和布线间隙,并且可以实现精细布线。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1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和Prg的形状如下改变。
传输图案Prh和Prg包括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以及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成形为一端连接至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或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的线性延伸。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延伸的方向是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的方向。附图中的箭头Ia指示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与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的排列方向,并且指示电流流经分流电阻器的方向(检测电流方向)。
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成形为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的方向从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的另一端改变并且线性延伸的线性延伸。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延伸的方向是平行于检测电流方向的方向。
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为当从基板30的板面垂直方向看时与另一图案P13a的至少一部分交叠。另一图案P13a是与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印刷布线(参见图10)。在图10的情况下,另一图案P13a是不发生电流的通断变动的接地图案,例如通断变动单元。
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描述的,噪声可能发生在传输图案Prh和Prg平行于检测电流方向延伸的部分中。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另一图案P13a叠加在易于发生噪声的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上。由于该原因,另一图案P13a在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上呈现噪声屏蔽效果。这使得可以促进在传输模式Prh和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改进的实施方式)
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成形为一端连接至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或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的线性延伸。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延伸的方向可以是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的方向。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可以成形为一端连接至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或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延伸。在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中,从分流电阻器延伸的部分可以平行于第一图案部分Prh1和Prg1延伸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图案部分Prh2和Prg2的延伸方向在与上述另一图案P13a交叠的位置处改变,以沿平行于检测电流方向的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可以促进在传输图案Prh、Prg中产生的噪声的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输出图案P124从通断变动单元的开关连接盘部Lld分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输出图案P124从中点图案P123除开关连接盘部Lld和Lhs之外的部分分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和Prg从通断变动单元的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和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分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g从下部图案P132除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之外的部分分支。此外,传输图案Prh从下部图案P133除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之外的部分分支。
(其他实施方式)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多个实施方式,但是,特别地,如果组合中没有问题,则不仅每个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明确示出的配置的组合而且多个实施方式的配置都可以被部分地组合,即使没有明确示出该组合。在以下描述中还公开了在多个实施方式和修改示例中描述的配置的未指定组合。
在以上实施方式的每一个中,传输图案Prh、Prg的另一端都连接至微型计算机170、270。另一方面,传输图案Prh和Prg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集成IC 175和IC 275。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集成IC 175和IC 275将电流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70和270,其中电流检测信号被放大并消除噪声。在这种情况下,微计算机170和270以及集成IC 175和IC 275对应于控制电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传输图案Prh和Prg整体布置在与输出图案P124和P125以及电机继电器127不同的位置处。另一方面,传输图案Prh和Prg中的一些可以布置为不与输出图案P124和P125以及电机继电器127交叠。
在图7的示例中,输出图案P124的一端连接至下部MOS的开关连接盘部Lld。另一方面,输出图案P124的一端可以连接至上部MOS的开关连接盘部Lhs。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实心过孔351与接地图案P13和P23交叠。另一方面,当从板表面垂直方向观看时,实心过孔351可以布置在与接地图案P13和P23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流检测电路由分流电阻器提供。相反地,电流检测电路可以由检测响应于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电流传感器提供。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从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延伸的方向与检测电流方向相交。另一方面,传输图案Prh从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延伸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检测电流方向。以相同的方式,传输图案Prg从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延伸的方向可以平行于检测电流方向。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流电阻器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与上部MOS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相交。另一方面,分流电阻器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可以平行于上部MOS和下部MOS排列的方向。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流电阻器布置在面向下部MOS的第二侧H2的位置处,但是也可布置在面向下部MOS的第一侧H1的位置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传输图案Prh和Prg位于基板30的表面层31和32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比位于内部层33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短,另一方面,基板30的位于表面层31和32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可以比基板30的位于内部层33上的部分的布线长度长。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开口837a设置在后框架端837中,并且旋转轴870***穿过该开口837a。附接至旋转轴870的端部的磁体875从开口837a中露出并且面向旋转角传感器29。另一方面,可以去除开口837a,并且后框架端837的一部分可以介于旋转角传感器29与磁体875之间。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希望将旋转角传感器29设置在旋转轴870的中心线Ax上。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装置包括EPS 8的电机80,电机80作为电力供应目标。另一方面,另一电机诸如用于车辆行驶的电机可以是电力供应目标。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构成逆变器120和220的电路应用于设置在基板30上的电力转换电路,但是也可以应用升压电路。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中的构成第一***L1的部件和构成第二***L2的部件安装在单个基板30上。另一方面,第一***L1的部件和第二***L2的部件可以分别安装在多个基板上。第一***L1的部件包括第一逆变器120、第一电机继电器127至129、第一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第一电容器134、第一线圈135等。第二***L2的部件包括第二逆变器220、第二电机继电器227至229、第二电力供应继电器231和232、第二电容器234和第二线圈235。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121至126、电机继电器127至129以及电力供应继电器131、132都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另一方面,可以使用IGBT、半导体闸流管等。电力供应继电器131和132可以是机械继电器。第二***L2可以是IGBT、半导体闸流管或机械继电器,而不是与第一***L1相同方式的MOSFET。
尽管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但是可以去除***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尽管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机电连接电容器142和242,但是可以去除那些机电连接电容器142和24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将用于每个***的接地图案或用于每个***的电力供应图案划分并设置在由缝隙305分开的每个区域中。
***间接地连接电容器41安装在基板30上,并且电连接每个***的地。这使得可以在基板30上形成用于将通过电机绕组180和280等传播至其他***侧的噪声反馈至主***的路径。机电连接电容器142和242将壳体连接图案156、157、256和257连接至基板30的接地图案。这使得可以形成用于将传播至电机80侧的噪声反馈至包括逆变器120和220的ECU10的低阻抗路径。因此,能够减少噪声传播到驱动装置1的外部诸如车辆。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对两个***的电力转换电路中的每个提供控制电路,并且控制电路也被配置在两个***中。另一方面,控制电路可以对于两个***的电力转换电路是公共的,并且控制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单个***。此外,包括电力转换电路的所有电路可以被配置为一个***。
逆变器120对应于电力转换电路。逆变器220对应于电力转换电路。分流电阻器137、138、139、237、238和239中的每一个对应于电流检测电路。微型计算机170和270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控制电路。
虽然已经例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各种实施方式、配置和各方面,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配置和各方面不限于以上描述的那些。例如,根据在不同实施方式、配置和各方面中公开的技术元素的适当组合获得的实施方式、配置和各方面也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配置和各方面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电力转换电路(120、220),其被配置成转换供应的电力以输出经转换的电力;
电流检测电路(137、138、139、237、238、239),其被配置成检测流经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电流;
控制电路(170、176、270、276),其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电流值来控制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操作;以及
多层基板(30),其设置有所述电力转换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
其中:
所述多层基板包括印刷布线;
所述印刷布线包括将由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的传输图案(Prh、Prg);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的通断变动单元进行变动以接通和关断电流;以及
所述传输图案的整体在垂直于所述多层基板的板表面的方向上布置在与所述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包括:连接至作为电力供应线的高电位侧的上部线(P121)的上臂(H)以及连接至作为所述电力供应线的低电位侧的下部线(P131)的下臂(L);
所述印刷布线包括上部图案(P122)、下部图案(P132、P133)和中点图案(P123);
所述上部图案(P122)将设置在所述上臂上的上部开关元件(121、122、123、221、222、223)连接至所述上部线;
所述下部图案(P132、P133)将设置在所述下臂上的下部开关元件(124、125、126、224、225、226)连接至所述下部线;
所述中点图案(P123)将所述上部开关元件连接至所述下部开关元件;以及
所述通断变动单元包括所述上部图案、所述下部图案、所述上部开关元件、所述下部开关元件以及所述中点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具有高电位侧和低电位侧的分流电阻器;
所述下部图案包括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和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所述分流电阻器的所述高电位侧安装在所述高电位侧连接盘部(Lrh)上,所述分流电阻器的所述低电位侧安装在所述低电位侧连接盘部(Lrg)上;以及
传输图案从所述高电位侧连接盘部或所述低电位侧连接盘部延伸的方向与所述高电位侧连接盘部和所述低电位侧连接盘部排列的检测电流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传输图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Prh1、Prg1)和第二图案部分(Prh2、Prg2);
所述第一图案部分(Prh1、Prg1)线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电位侧连接盘部或者所述低电位侧连接盘部;
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延伸的方向与所述检测电流方向相交;
所述第二图案部分(Prh2、Prg2)线性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延伸方向从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另一端改变;以及
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为与作为与所述通断变动单元不同的印刷布线的不同图案(P13a)的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所述多层基板的板表面的方向上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下部开关元件排列的方向与所述上部开关元件和所述下部开关元件排列的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分流电阻器、所述上部开关元件和所述下部开关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多层基板的所述板表面的方向上均具有矩形形状;
所述下部开关元件的第一侧(H1)面向所述上部开关元件;
所述下部开关元件的第二侧(H2)垂直于所述第一侧;以及
所述分流电阻器布置在面向所述第二侧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印刷布线包括输出由所述电力转换电路转换的电力的输出图案(P124);
所述中点图案包括其上安装所述上部开关元件或所述下部开关元件的开关连接盘部(LhS、Lld);以及
所述输出图案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连接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多层基板具有表面层(31)和内部层(33);
位于所述表面层(31)上的所述传输图案的布线长度比位于所述内部层(33)上的所述传输图案的布线长度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向施加车辆的转向力的电机(80)供应电力。
CN202010412313.3A 2019-05-17 2020-05-15 电力转换装置 Active CN112039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3616 2019-05-17
JP2019093616A JP7287107B2 (ja) 2019-05-17 2019-05-17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408A true CN112039408A (zh) 2020-12-04
CN112039408B CN112039408B (zh) 2024-03-26

Family

ID=7301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2313.3A Active CN112039408B (zh) 2019-05-17 2020-05-15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8766B2 (zh)
JP (1) JP7287107B2 (zh)
CN (1) CN112039408B (zh)
DE (1) DE102020206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16127A (ko) * 2020-03-17 2021-09-2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동 조향 장치의 파워팩
JPWO2022102211A1 (zh) 2020-11-12 2022-05-19
WO2022113673A1 (ja) * 2020-11-26 2022-06-0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モータ駆動回路
JP2022127324A (ja) * 2021-02-19 2022-08-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22144211A (ja) * 2021-03-18 2022-10-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装置
US20240088759A1 (en) * 2021-04-28 2024-03-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layer circuit board, drive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unit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JP2024076170A (ja) * 2022-11-24 2024-06-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位置検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668A (en) * 1996-06-10 1999-04-06 Fuji Electric Company, Ltd. Noise-cut filter for power converter
JP2005124119A (ja) * 2003-02-05 2005-05-12 Hitachi Metals Ltd 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回路及びアンテナ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機
JP2011089903A (ja) * 2009-10-23 2011-05-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流検出装置
US20140368145A1 (en) * 2013-06-12 2014-12-18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JP201610092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US20170373567A1 (en) * 2016-06-23 2017-12-28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53654A1 (en) * 2016-08-17 2018-02-22 Fuji Electric Co., Ltd. Signal relay board for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s
US20180062533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Fuji Electric Co., Ltd. Power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3573B2 (ja) * 2011-05-13 2013-08-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027945B2 (ja) 2013-06-05 2016-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JP6582568B2 (ja) * 2014-07-31 2019-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093671B (zh) 2015-09-18 2021-07-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一体型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972686B2 (ja) * 2017-06-15 2021-11-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半導体装置
JP7067339B2 (ja) * 2018-07-25 2022-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147683B2 (ja) * 2019-05-17 2022-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668A (en) * 1996-06-10 1999-04-06 Fuji Electric Company, Ltd. Noise-cut filter for power converter
JP2005124119A (ja) * 2003-02-05 2005-05-12 Hitachi Metals Ltd 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回路及びアンテナ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機
JP2011089903A (ja) * 2009-10-23 2011-05-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流検出装置
US20140368145A1 (en) * 2013-06-12 2014-12-18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JP2016100929A (ja) * 2014-11-19 2016-05-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US20170373567A1 (en) * 2016-06-23 2017-12-28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53654A1 (en) * 2016-08-17 2018-02-22 Fuji Electric Co., Ltd. Signal relay board for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s
US20180062533A1 (en) * 2016-09-01 2018-03-01 Fuji Electric Co., Ltd. Power conve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7107B2 (ja) 2023-06-06
US20200366168A1 (en) 2020-11-19
US11398766B2 (en) 2022-07-26
JP2020188660A (ja) 2020-11-19
DE102020206083A1 (de) 2020-11-19
CN112039408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39408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7404196B (zh) 驱动设备以及使用该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CN107416014B (zh) 驱动设备和使用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JP7400860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829746B2 (en) Controller for an electric motor
CN112039350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12039407B (zh) 冗余电路装置
JP2018061363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モータシステム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2039406B (zh) 电力转换装置
US10834856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CN110654452A (zh) 电路板、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12039293B (zh) 驱动装置
CN114466781B (zh) 电子控制装置
CN115206911A (zh) 电路基板
CN117121366A (zh) 多层电路基板、驱动控制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用电动机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