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9308A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9308A
CN111919308A CN201980022991.4A CN201980022991A CN111919308A CN 111919308 A CN111919308 A CN 111919308A CN 201980022991 A CN201980022991 A CN 201980022991A CN 111919308 A CN111919308 A CN 111919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opening edge
gasket
shap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2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谷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9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2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电池,具备圆筒形状的电极体和收容电极体的电池罐,电池罐(100)具有筒部(120)、封闭筒部(120)的一方的端部的底壁(130)、以及与筒部(120)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缘(110),筒部(120)的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电极体和收容电极体的电池罐的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电池罐(外装壳体)的形状,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如下形状:从提高散热效率的方面考虑,将外装壳体外侧的截面形状设为六边形,另一方面,从抑制由内部压力的上升引起的电池单元的变形,使电极组与外装壳体面接触的方面考虑,将外装壳体内侧的截面形状设为圆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77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实现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在电池罐内,增大电极体所占据的空间。然而,如果仅增大电极体所占据的空间,则无法对于正负极活性物质量确保充分的电解液,有时无法实现高能量密度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具备圆筒形状的电极体和***述电极体的电池罐,所述电池罐具有筒部、封闭所述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底壁、以及与所述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缘,所述筒部的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变得容易。
虽然将本发明的新的特征记述在所附的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中,但关于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内容这两者,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特征,一并通过对照附图而得到的以下的详细的说明,来进一步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是在该电池中,表示电池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在该电池中,表示与电池罐的筒部的轴垂直的面的截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4A是具备盖的该电池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4B是盖的立体图(a)及其背面图(b)。
图5是该电池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是表示准备工序(A)、封口工序(B)及密封工序(C)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具备圆筒形状的电极体和收容电极体的电池罐,电池罐具有筒部、使筒部的一方的端部封闭的底壁、以及与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缘。筒部的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
在此,角部分是指,在与筒部的轴垂直的面中的筒部内侧壁的截面形状(内周形状)中,通过至少2个邻接的直线状的边而形成于2条边的交叉位置(顶点)附近的空间。各边不需要是数学上严格的直线,也可以具有若干的曲率。在内周形状实质上仅由直线的边构成的情况下,内周形状成为多边形状,多边形的各顶点附近的区域构成角部分。但是,也可以在内周形状中包含曲线部分(例如圆弧),内周形状也可以是曲线部分与直线部分的组合。
在角部分存在即使在筒部收容圆筒形状的电极体,也不会被电极体占据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中,能够在该空间确保电解液,能够抑制电解液的枯竭。由此,即使在电池罐内高密度地配置电极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兼顾电极体的容积增加和电解液的确保,能够实现伴随液体不足的寿命耐性优异的电池。
在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的情况下,多边形状不限于正多边形。但是,从在内周方向上消除电解液的供给不均的观点出发,优选能够保持电解液的角部分在内周方向上均等地配置。因此,筒部的内周形状优选为正多边形。
在将圆筒状的电极体收容于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的筒部的情况下,能够收容的电极体的最大外径与构成多边形状的多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的长度一致或在其以上。因此,通过使电极体的外径与内切圆的直径的长度实质上相同,能够最大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在从多边形除去内切圆的部分(角部分),能够保持电解液。
此外,电极体的外径与内切圆的直径的长度实质上相同是指,考虑电池制造上的公差等,电极体的外径与内切圆的直径的长度在±100μm的范围内相等。
电池罐的筒部的高度方向(轴向)(以下,也称为Z方向。)中,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的位置可以是筒部的任意高度的范围,但优选在筒部的高度方向的全部中,在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另外,在内周方向上设置有角部分的位置可以在筒部的高度方向上不同,但优选与筒部的高度方向无关而相同。
另外,与内周形状同样地,在筒部的外侧壁的截面形状(外周形状)具有角部分的情况下,表面积增加,由此散热性变好。另外,在筒部的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在角部分在外周方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用于电池的定位等。
在内周形状具有正多边形的形状的情况下,构成正多边形的边的数量越小,越能够将更多的电解液保持在角部分。从在角部分确保充分的电解液的观点出发,内周形状例如可以是边的数量为24以下的正多边形,也可以是20以下、16以下。
然而,另一方面,构成正多边形的边的数量越小,则用于对电池罐的开口缘进行封口的电池罐的加工变得越难。从容易进行电池罐的加工的观点出发,内周形状可以是边的数量为12以上的正多边形。
电池罐的筒部的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另一方面,开口缘的内侧壁的截面形状(内周形状)从封口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圆形。
以往,作为对电池罐的开口缘进行封口的方法,在开口缘与筒部之间设置内径比开口缘的筒的内径及筒部的内径(最小内径)小的缩径部之后,在缩径部上隔着垫圈配置封口板,以夹入垫圈及封口板的方式从Z方向按压金属罐的开口缘,进行铆接加工。在该情况下,缩径部存在于在Z方向上比封口板靠内侧的位置。然而,在该方法中,缩径部的内侧的空间成为无法配置电极体的死区,难以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另一方面,由于能够在该死区内保持电解液,因此电解液的枯竭的问题没有明显化。
与此相对,研究电池罐的封口方法,采用不设置缩径部的封口方法,由此能够提高圆筒形状的电极体的高度,能够提高能量密度。然而,随着电池罐内的电极体所占据的空间变大,相对于正负极活性物质量保持电解液的空间不足,导致电解液枯竭的问题明显化。
另一方面,在设置缩径部的情况下,难以对具有角部分的多边形状的电池罐进行缩径加工。另外,在缩径加工时,在角部分容易蓄积应变应力,在角部分,电池罐的强度容易降低。在这一点上,在通过缩径加工进行封口时,为了保持更多的电解液,具有角部分的内周形状的电池罐(特别是内周形状为边的数量比12少的多边形的情况下)难以采用。
然而,在采用不设置缩径部的封口方法的情况下,抑制上述电池罐的强度降低的问题的发生。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不设置以往的缩径部的封口方法和设置有用于保持电解液的角部分的电池罐组合,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且由于液体不足而寿命耐性优异的电池。
具体而言,在非限定性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具备以将开口缘的开口封口的方式固定于开口缘的封口体。
封口体具有封口板和配置在封口板的周缘部的垫圈。垫圈在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与开口缘之间在开口的径向上被压缩。具体而言,开口缘具有将垫圈按压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按压部。垫圈在开口的径向上被按压部压缩,通过垫圈的反弹力确保封口体与开口缘之间的密闭性。
即,电池罐的开口缘不是在电池罐的轴向上(Z方向),而是在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下,也称为XY方向。)按压垫圈。在该情况下,开口缘按压垫圈的力在XY方向具有比Z方向大的标量分量。
电池罐的开口缘也可以具有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作为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在该情况下,至少通过突起部在径向上压缩垫圈。这样的突起部能够通过使开口缘向内侧缩径而形成。突起部可以沿着开口的周向间歇地形成多个,也可以沿着开口的周向连续地形成。连续地形成的突起部能够形成沿着开口的周向的环状的槽部。突起部能够将垫圈或其侧壁部向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更强地按压。因此,更可靠地确保封口体与开口缘之间的密闭性。
垫圈的形状没有限定,例如具有配置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电极体侧(内侧)的内侧环部和覆盖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侧壁部。在该情况下,侧壁部在径向上被压缩。垫圈优选还具有配置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外侧的外侧环部。更具体而言,垫圈优选具有夹入封口板的周缘部的外侧环部和内侧环部、以及以将外侧环部和内侧环部相连的方式覆盖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侧壁部。
在间歇地形成多个突起部的情况下,优选在相对于开口的中心在角度上等价的位置设置多个(至少2个部位,优选为4个部位以上)的突起部。
在电池罐的高度方向上,突起部的位置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中心位置优选实质上相同。通过使突起部的位置与端面的中心位置齐平,从而在电池罐的开口缘形成突起部时,抑制封口板的变形。另外,施加于垫圈或其侧壁部的压力也不易偏移。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垫圈的变形,并且能够提高垫圈的压缩率,能够提高罐内部的密闭性。
在此,突起部的位置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中心位置实质上相同是指,在电池罐的高度方向上,突起部的位置与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中心位置的偏离量为电池罐的高度L的2%以下。
也可以在封口板的周缘部的端面的中心位置,以与电池罐的开口缘具有的突起部对应的方式形成凹槽。通过设置凹槽,在电池罐的开口缘形成突起部时,更显著地抑制封口板的变形,也容易减少对垫圈或其侧壁部施加的压力的偏倚。在电池罐的高度方向上,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突起部的位置的偏离量只要为电池罐的高度L的2%以下即可。
在电池罐的高度方向上,垫圈或与其内侧环部接触的最低位置(Z方向最内侧的位置)处的开口缘的外径可以比筒部的外径小。在该情况下,优选从Z方向覆盖垫圈或其外侧环部,并且设置从XY方向覆盖电池罐的开口缘的外周面的环状的盖。通过使用盖,能够保护封口板的周缘部和电池罐的开口缘。此时,如果将盖接合于开口缘,则能够将封口体更牢固地固定于电池罐。盖的厚度设计成盖的外径与筒部的外径大致相同即可。
封口板和垫圈优选通过嵌入成型等一体成型。根据一体成型,容易实现封口板与垫圈相互熔接的状态。通过将封口板和垫圈一体成型,能够将封口体作为一个部件进行处理,电池的制造变得容易。
根据上述结构,不需要为了密闭电池罐内而在Z方向上按压垫圈,因此不需要在电池罐中设置介于垫圈或其内侧环部与电极体之间的缩径部。因此,缩短封口体与电极体的最短距离,容易提高罐内部的能量密度。具体而言,能够使封口体与电极体的最短距离为例如2mm以下,优选为1.5mm以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池10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示意图。
电池10具有筒型,具备筒型有底的电池罐100、收容于罐内的圆筒型的电极体200、以及将电池罐100的开口封口的封口体300。
电池罐100具有:筒部120,其收容电极体200;底壁130,其封闭筒部120的一方的端部;以及开口缘110,其与筒部120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续。开口缘110的开口被封口体300封闭。
图2是表示电池10中的电池罐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在电池罐100中,筒部120的内周形状为多边形(正十六边形),同样地,筒部120的外周形状也为与内周形状对应的多边形(正十六边形)。另一方面,开口缘110的内周形状及外周形状被加工成圆形。
图3是电池10的与筒部120的轴垂直的面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使电极体200(斜线部分)的容积最大的情况下,电极体200的外径与构成筒部120的内周形状的正十六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大致相等。即使在该情况下,在正十六边形的各顶点附近(角部)也存在不能由电极体200占据的区域S。能够在该区域S保持电解液。
返回图1,封口体300具有封口板310和配置于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垫圈320。封口板310为圆盘状,具有防爆功能。具体而言,封口板310具备用于确保构造强度的厚壁的周缘部311及中央区域312和发挥防爆功能的薄壁部313。薄壁部313设置于周缘部311与中央区域312之间的区域。在中央区域312的内侧面连接有从构成电极体200的正极或负极导出的引线210的端部。因此,封口板310具有一方的端子功能。
当电池罐100的内压上升时,封口板310朝向外方***,例如在周缘部311与薄壁部313的边界部集中由张力引起的应力,从该边界部产生断裂。其结果,电池罐100的内压被释放,确保电池10的安全性。
封口板3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图示例中,周缘部311的厚度比中央区域312大。厚的周缘部311能够以更大的面积承受从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向开口的径向施加的压力,应力的分散变得容易。
在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的中心位置,以与开口缘110所具有的突起部111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凹槽3111。
垫圈320具有外侧环部321和内侧环部322以及将外侧环部321和内侧环部322相连的侧壁部323。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被侧壁部323覆盖。通过外侧环部321和内侧环部322夹入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将垫圈320固定于封口板310。
外侧环部321、内侧环部322以及侧壁部323是一体化的成型体。垫圈320例如能够通过嵌入成型而与封口板310一体成型。
为了确保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与封口体300之间的密闭性,需要使开口缘11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按压垫圈320的侧壁部323,将侧壁部323在开口的径向上压缩。在此,在开口缘110沿着开口的周向形成有向内侧缩径的突起部111,突起部111相对于端面311T按压侧壁部323。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具有端面110T。
在垫圈320的侧壁部323,也可以在与突起部111对应的位置预先设置凹部3231。通过在垫圈320设置凹部3231,能够抑制侧壁部323被压缩时的垫圈320的过度变形。
在电池罐100的高度方向上,突起部111的位置与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的中心位置实质上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封口板310与垫圈320的变形,且容易提高侧壁部323的压缩率,更显著地确保封口体300与开口缘110之间的密闭性。
在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中,具有端面110T的最端部也可以朝向与电池罐100的轴向(Z方向)成小于5°的角度的方向。由此,不会对垫圈320施加过度的应力,垫圈320的密闭性的确保变得更加容易。
在电池10的电池罐100的高度方向上,与垫圈320的内侧环部322接触的最低位置处的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的外径比筒部120的外径小。另外,外侧环部321比开口缘110的端面110T向电池罐100的轴向(Z方向)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以覆盖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与垫圈320的外侧环部321的方式设置保护构件。
图4A是具备盖400作为保护构件的电池10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B是盖400的立体图(a)及其背面图(b)。
环状的盖400从Z方向覆盖垫圈320的外侧环部321,并且从XY方向覆盖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的外周面。盖4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计成使盖400的外径与筒部120的外径例如实质上相同。也可以在盖400与开口缘110的外周面之间夹设接合材料410。盖400的外径或最大外径与筒部120的外径或最大外径之差例如只要为筒部120的外径D的20%以下即可,差可以为10%以下,也可以为5%以下或2%以下。
在盖400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能够使盖400具有极性与封口板310不同的另一方的端子功能。在使盖400具有端子功能的情况下,优选通过焊接将盖400与开口缘110接合。另外,盖400是附属部件,形状的自由度大,能够根据各种用途来设计形状。
在图1及图4所示的电池10中,电池罐100不具有介于垫圈320或内侧环部322与电极体200之间的缩径部。因此,封口体300与电极体200的最短距离例如能够减少至1mm以下。
接着,参照图5对电池1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1)准备工序
如图5(A)所示,首先,准备将电极体200收容于筒部120的电池罐100和封口体300。如图2所示,电池罐100使用筒部的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的对象。但是,在将电极体200***罐内之前,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与图2不同,形成得比电极体200的直径充分大。另外,未形成突起部111。在将电极体200收容于罐内之后,开口缘110缩径,开口缘110的外径比筒部120小。
封口体300能够通过将垫圈320与封口板310一起嵌入成型来准备。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厚度大于中央区域312,且在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凹槽3111。同样地,在与垫圈320的凹槽31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3231。
垫圈320的材质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全氟烷氧基烷烃(PFA)、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胺(PA)等。
(2)封口工序
接着,如图5(B)所示,将封口体300配置于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的内侧。封口体300的定位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4所示,在垫圈320的上端部设置朝向开口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即可。凸部可以设置为凸缘状,也可以沿着开口的周向间歇地设置为突起状。或者,也可以在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的内侧设置台阶部,将封口体300在台阶部定位。
(3)密封工序
接着,如图5(C)所示,以将电池罐100的开口缘110的与凹槽3111及凹部3231对应的位置向内侧压入的方式进行开槽。由此,在开口缘110形成有向内侧缩径的突起部111,突起部111将垫圈320的侧壁部323按压于封口板310的周缘部311的端面311T。其结果,垫圈320的侧壁部323在开口的径向上被压缩,利用垫圈320的反弹力实现封口体300与开口缘110之间的密闭性。
接着,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例示性地说明电极体200的结构。
圆筒型的电极体200是卷绕型,构成为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卷绕成涡旋状。在正极和负极的一方连接有引线210。引线210通过焊接等与封口板310的中央区域312的内侧面连接。在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方连接另一引线,另一引线通过焊接等与电池罐100的内表面连接。
(负极)
负极具有带状的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使用金属膜、金属箔等。负极集电体的材料优选为从由铜、镍、钛及它们的合金以及不锈钢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负极集电体的厚度例如优选为5~30μm。
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根据需要包含粘结剂和导电剂。负极活性物质层也可以是通过气相法(例如蒸镀)形成的堆积膜。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可举出Li金属、与Li进行电化学反应的金属或合金、碳材料(例如石墨)、硅合金、硅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例如钛酸锂)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例如优选为1~300μm。
(正极)
正极具有带状的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集电体使用金属膜、金属箔(不锈钢箔、铝箔或铝合金箔)等。
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根据需要含有导电剂。正极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如LiCoO2、LiNiO2那样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例如优选为1~300μm。
各活性物质层中所含的导电剂使用石墨、炭黑等。导电剂的量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例如为0~20质量份。活性物质层中所含的粘结剂使用氟树脂、丙烯酸树脂、橡胶粒子等。粘结剂的量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例如为0.5~15质量份。
(隔膜)
作为隔膜,优选使用树脂制的微多孔膜或无纺布。作为隔膜的材料(树脂),优选聚烯烃、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等。隔膜的厚度例如为8~30μm。
(电解质)
电解质可以使用溶解有锂盐的非水溶剂。作为锂盐,可举出LiClO4、LiBF4、LiPF6、LiCF3SO3、LiCF3CO2、酰亚胺盐类等。作为非水溶剂,可举出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丁酯等环状碳酸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等链状碳酸酯、γ-丁内酯、γ-戊内酯等环状羧酸酯等。
在上述中,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无论是一次电池还是二次电池,能够在使用任意液状的电解质的电池中,在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在角部分确保充分的电解液,抑制电解液的枯竭。
(电池罐的形状与电解液保持量的关系)
将电池罐的筒部120的内周形状设为正n多边形。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不设置缩径部的封口方法,例如在直径21mm、高度70mm的锂离子电池中,通过使带状的正极和负极的宽度比设置缩径部的情况长0.5mm以上,能够使电极体200的宽度(圆筒的高度)比设置缩径部的情况长0.5mm以上。或者,通过使带状的正极和负极的宽度比设置缩径部的情况长0.9mm以上,能够使电极体200的宽度(圆筒的高度)比设置缩径部的情况长0.9mm以上。然而,通过增大电极体200的容积,在电池罐内能够保持电解液的空间减少。
将电池罐的筒部120的最小内径设为2r。r相当于构成筒部120的内周形状的正n多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在使电极体200的宽度(圆筒的高度)增大Δh、实现高能量密度化的情况下,由此减少的电解液的保持空间C1由πr2·Δh表示。
另一方面,考虑通过使筒部120的内周形状为正n多边形而增加的电解液的保持空间。将电极体200的宽度(圆筒的高度)设为H。正n多边形的面积Sn由Sn=nr2tan(π/n)表示。因此,增加的电解液的保持空间C2最大,由
C2={n r2tan(π/n)-πr2}·H
来表示。
若C2≥C1,则相对于电极体200的宽度(圆筒的高度)的增加量Δh,能够确保与以前相同或其以上的电解液。若对上述式进行变形,则用于确保充分的电解液的条件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1]
(n/π)tan(π/n)-1≥Δh/H
在上述例子的锂离子电池中,在H=66mm的情况下,为了使Δh=0.5mm,代入上述数学式1,将n≤20即筒部120的内周形状形成为正二十边形即可。同样地,例如,在Δh=0.9mm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数学式1,如果筒部120的内周形状为正十六边形(n≤16),则能够大致维持以往的电解液量。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电池适合作为要求高能量密度的用途、例如便携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源使用。
关于本发明的当前时间点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是限定性地解释这样的公开。通过阅读上述公开,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无疑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变。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解释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际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包含所有的变形和改变。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100:电池罐、110:开口缘、110T:端面、111:突起部、120:筒部、130:底壁、200:电极体、210:引线、300:封口体、310:封口板、311:周缘部、311T:端面、3111:凹槽、312:中央区域、313:薄壁部、320:垫圈、321:外侧环部、322:内侧环部、323:侧壁部、3231:凹部、400:盖、410:接合材料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具备:
圆筒形状的电极体;以及
***述电极体的电池罐,其中,
所述电池罐具有筒部、封闭所述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底壁、以及与所述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缘,
所述筒部的内周形状具有角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筒部的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
构成所述多边形状的多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与所述电极体的外径实质上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筒部的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
所述多边形状是边的数量为24以下的正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筒部的内周形状为多边形状,
所述多边形状是边的数量为12以上的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开口缘的内周形状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在所述开口缘与所述筒部之间不具有内径小于所述开口缘的内径及所述筒部的最小内径的缩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还具备封口体,所述封口体以将所述开口缘的开口封口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开口缘,
所述封口体具有封口板和配置在所述封口板的周缘部的垫圈,
所述垫圈在所述周缘部的端面与所述开口缘之间在所述开口的径向上被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垫圈具有至少配置在所述周缘部的所述电极体侧的内侧环部和覆盖所述周缘部的端面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被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开口缘具有向所述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垫圈通过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径向上被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开口缘的外径比所述筒部的外径小。
CN201980022991.4A 2018-04-06 2019-04-03 电池 Pending CN1119193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4195 2018-04-06
JP2018-074195 2018-04-06
PCT/JP2019/014857 WO2019194239A1 (ja) 2018-04-06 2019-04-03 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9308A true CN111919308A (zh) 2020-11-10

Family

ID=6810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2991.4A Pending CN111919308A (zh) 2018-04-06 2019-04-03 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5566A1 (zh)
JP (1) JP7312743B2 (zh)
CN (1) CN111919308A (zh)
WO (1) WO2019194239A1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6370A (ja) * 1994-05-30 1995-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JPH09266012A (ja) * 1996-03-29 1997-10-07 Nikkiso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組電池
JPH10199495A (ja) * 1997-01-09 1998-07-31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密閉型電池の密閉構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ガスケット
JP2000294201A (ja) * 1999-04-02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角薄形電池
JP2001110372A (ja) * 1999-10-05 2001-04-20 Toshiba Battery Co Ltd 密閉形電池
US6399237B1 (en) * 1999-07-08 2002-06-04 Alcatel Sealed storage cell with an aluminum terminal
CN1503394A (zh) * 2002-11-21 2004-06-09 ���µ�����ҵ��ʽ���� 碱性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770500A (zh) * 2004-10-28 2006-05-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JP2006221988A (ja) * 2005-02-10 2006-08-24 Fdk Energy Co Ltd 円筒形密閉電池用ガスケットと電池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1180748A (zh) * 2005-06-22 2008-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罐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87803A (ja) * 2007-10-01 2009-04-23 Panasonic Corp 電気化学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201717321U (zh) * 2009-12-15 2011-01-19 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 高容量扣式锂电池
JP2012164522A (ja) * 2011-02-07 2012-08-30 Fdk Energy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用電池缶、および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CN102709496A (zh) * 2012-01-12 2012-10-0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04285314A (zh) * 2013-02-26 2015-01-14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和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CN104781154A (zh) * 2012-11-14 2015-07-15 希赛瓶盖***日本有限公司 合成树脂制盖、封闭装置以及装饮料的封闭装置
CN104885253A (zh) * 2013-03-25 2015-09-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圆筒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431179A (zh) * 2015-03-27 2017-12-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3184A (en) * 1970-12-11 1973-03-27 Gates Rubber Co Compression cell closure
JPS57152763U (zh) * 1981-03-20 1982-09-25
JPS58131557U (ja) * 1982-03-01 1983-09-05 片岡 高博 転がらない電池
JPS63207048A (ja) * 1987-02-24 1988-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
JPH0714601A (ja) * 1993-06-24 1995-01-17 Sony Corp 2次電池
JP3923259B2 (ja) * 2000-08-22 2007-05-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6092761A (ja) * 2004-09-21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US20080102366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Anglin David L End cap seal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KR20150055216A (ko) * 2013-11-12 2015-05-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및 그 케이스 제조방법
CN107658393A (zh) * 2017-09-29 2018-02-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蜂窝结构堆积的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6370A (ja) * 1994-05-30 1995-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JPH09266012A (ja) * 1996-03-29 1997-10-07 Nikkiso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組電池
JPH10199495A (ja) * 1997-01-09 1998-07-31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密閉型電池の密閉構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ガスケット
JP2000294201A (ja) * 1999-04-02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角薄形電池
US6399237B1 (en) * 1999-07-08 2002-06-04 Alcatel Sealed storage cell with an aluminum terminal
JP2001110372A (ja) * 1999-10-05 2001-04-20 Toshiba Battery Co Ltd 密閉形電池
CN1503394A (zh) * 2002-11-21 2004-06-09 ���µ�����ҵ��ʽ���� 碱性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770500A (zh) * 2004-10-28 2006-05-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JP2006221988A (ja) * 2005-02-10 2006-08-24 Fdk Energy Co Ltd 円筒形密閉電池用ガスケットと電池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1180748A (zh) * 2005-06-22 2008-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罐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87803A (ja) * 2007-10-01 2009-04-23 Panasonic Corp 電気化学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201717321U (zh) * 2009-12-15 2011-01-19 武汉力兴(火炬)电源有限公司 高容量扣式锂电池
JP2012164522A (ja) * 2011-02-07 2012-08-30 Fdk Energy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用電池缶、および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CN102709496A (zh) * 2012-01-12 2012-10-03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04781154A (zh) * 2012-11-14 2015-07-15 希赛瓶盖***日本有限公司 合成树脂制盖、封闭装置以及装饮料的封闭装置
CN104285314A (zh) * 2013-02-26 2015-01-14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和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CN104885253A (zh) * 2013-03-25 2015-09-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圆筒型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431179A (zh) * 2015-03-27 2017-12-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94239A1 (ja) 2021-04-08
JP7312743B2 (ja) 2023-07-21
WO2019194239A1 (ja) 2019-10-10
US20210175566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7176A (zh) 电池
CN111937186B (zh) 电池以及电池模块
CN113169348B (zh) 电池
JP2023072009A (ja) 電池
US20230065382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JP6299243B2 (ja) 蓄電素子及び安全弁
CN111902960B (zh) 电池
JP7312743B2 (ja) 電池
CN113169347B (zh) 电池
CN113243059B (zh) 电池
CN113243058B (zh) 电池
CN111954940A (zh) 电池
US2023012608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8040187A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