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8891A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8891A
CN111878891A CN202010548456.7A CN202010548456A CN111878891A CN 111878891 A CN111878891 A CN 111878891A CN 202010548456 A CN202010548456 A CN 202010548456A CN 111878891 A CN111878891 A CN 111878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outdoor heat
adsorption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4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彬
宋强
刘景升
孟庆良
李银银
袁涛
阚荣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84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8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8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8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及该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配置成为可使冷媒在其中循环流动并且具有压缩机、主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节流机构的回路,在回路中还包括: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前者沿着空气流向位于后者的上游;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以及第一旁路四通阀,被置于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并且配置成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该空调***通过上述配置可显著降低室外换热器除霜频率,并且在顺向除霜时不需中断制热。

Description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制热模式的空调***,包括但不限于热泵式空调、多联机空调***等。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一般通过四通阀(共有四个不同端口)中的两个互通端口流入室内换热器;在室内换热器(充当冷凝器)中气体冷媒通过将热量传给室内空气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室内空气因此被加热升温;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离开室内换热器后流向膨胀阀并在其中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流入室外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并且在其中通过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然后通过四通阀中的另外两个互通端口流回压缩机的吸气端,从而形成一个制热循环;压缩机再将吸入的低温低压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冷媒并排出,以开始新的制热循环。空调***需要进行制热运行通常发生在冬季,环境空气的温度往往都很低,例如可能低于0℃。因此,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很容易结霜。如果不及时除去室外换热器的霜层,空调***的制热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空调***产生故障。现有技术的空调***已经发展出逆向除霜和顺向除霜两种不同的方式。
逆向除霜通常是指在除霜时通过对四通阀的相互连通端口的切换,将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先引入室外换热器,利用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来融化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的霜层。除霜时冷媒在空调***中的流向与制热时冷媒在空调***中的流向正好相反,因此称为“逆向除霜”。由于这种逆向除霜,空调***必须暂停制热,从而逆向除霜会影响用户的舒适度。
为了克服或缓和“逆向除霜”的不利影响,顺向除霜的方式也被开发出来。所谓“顺向除霜”是指在除霜时,通过旁路将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或液体冷媒引入需要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以除去该室外换热器上的霜层,但是不需要改变空调***中主要冷媒的流向,因此空调***通过另外的室外换热器仍然在制热模式下运行,而不用中断制热。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文献CN109237725A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顺向除霜方式。在CN109237725A所公开的空调中,设有两个室外换热器,每一个室外换热器都连接到一个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旁路。在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旁路上都设置一个除霜电磁阀。当需要顺向除霜时,空调的控制***就打开对应的除霜电磁阀以将高温气体冷媒或高温液体冷媒引入对应的室外换热器,从而在不中断空调制热的情况,实现对室外换热器的除霜。在必要的时候,该空调也可以进行逆向除霜。与高压液体冷媒旁路或高压气体冷媒旁路的管径相比,特别是与高压气体冷媒旁路的管径相比,除霜电磁阀内的管径要小得多,因此形成“电磁阀管路缩口”。当除霜电磁阀打开时,这种电磁阀管路缩口在除霜电磁阀上下游导致比较大的位置压差,进而会导致冷媒流量偏差无法调节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的顺向除霜配置会引起冷媒流量偏差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配置成为可使冷媒在其中循环流动并且具有压缩机、主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节流机构的回路,在所述回路中还包括: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沿着空气流向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上游;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以及第一旁路四通阀,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被置于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并且配置成当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叠加在一起,或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定位相距预定距离。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也配置为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并且在所述回路中设置有第二旁路四通阀,所述第二旁路四通阀与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被并联地置于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所述第二旁路四通阀配置成当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所述顺向除霜并使所述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每一个都连接到对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定位成在制热模式下时在所述回路中沿着所述冷媒的流向都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上游的液体管路中,并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低温冷媒旁路中,所述低温冷媒旁路在所述回路中分别从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的位置连通到所述压缩机的吸气侧管路。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都由外表面设有吸附剂涂层的翅片管式换热器构成。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配置为非吸附室外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分别处于所述回路的两个并联的支路上。
在上述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可连通所述回路中的排气管路,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可连通所述回路中的高压的液体管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空调***中的回路中,配置了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以及第一旁路四通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沿着空气流向被置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上游。在制热模式下,低温液体冷媒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后,通过吸收从其换热表面上流过的空气的热量而被蒸发成低温气体冷媒。同时,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通过吸附原理除去空气中的湿气或水蒸汽,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为降低。经过吸附处理的空气的露点温度远低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上形成霜层。这样就能显著延长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形成霜层的时间,进而降低空调***的除霜频率并且提高了制热时受调节空间(例如房间)的热舒适性。当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时,该空调***可控制第一旁路四通阀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加热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从而使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解吸再生,同时除去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的存在的霜层(即“顺向除霜”)。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进行解吸再生和除霜时,空调***通过第二室外换热器继续进行制热,因此制热模式不会中断。第一旁路四通阀由于其管路内径比较大,因此在其打开时也不会造成大的位置压差。另外,该空调***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控制主四通阀也可实施逆向除霜。
优选地,第二室外换热器为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并且在回路中设置有第二旁路四通阀,该第二旁路四通阀与第一旁路四通阀被并联地置于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第二旁路四通阀配置成当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这种配置可增强除去从其表面流过的空气中的水蒸汽,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可进一步降低除霜的频率。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吸附剂涂层可由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简称“MOF”)或硅胶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当上述任一种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该控制方法包括:测量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相对湿度以获得室外露点温度;测量每个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比较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室外露点温度;当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室外露点温度之差低于第一预定温度值时,控制对应的旁路四通阀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所述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在上述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5℃时,所述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一预定时间段,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5℃时,所述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二预定时间段,并且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
在上述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压力;基于每个所述出口压力确定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并且控制最低的所述冷媒饱和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值。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空气通过吸附室外换热器除湿时其露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空调***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的顺向除霜配置会引起冷媒流量偏差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1,该空调***1配置成为可使冷媒在其中循环流动并且具有压缩机11、主四通阀14、室内换热器31、和节流机构的回路,在该回路中还包括: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沿着空气流向位于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上游;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以及第一旁路四通阀42,第一旁路四通阀42被置于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中,并且配置成当空调***1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解吸再生。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空调***”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制热模式的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等。在本文中提及的“冷媒”包括但不限于R134a、R407C、R410A。本文中提及的“节流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毛细管、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吸附室外换热器”是指外表面上涂有固体吸附剂涂层的换热器,包括但不限于翅片管式换热器。固体吸附剂包括但不限于MOF和硅胶。
图1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1形成冷媒(图中未示出)可在其中循环流动的回路1a。在该实施例中,回路1a中主要包括压缩机11、主四通阀14、室内换热器31、节流机构、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和第一旁路四通阀42。在本发明空调***中,节流机构包括室内节流机构和室外节流机构,并且室内节流机构和室外节流机构均包括但不限于膨胀阀,例如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
如图1所示,在回路1a中的压缩机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压缩机,包括但不限于离心压缩机、涡旋压缩机、螺杆压缩机。这些压缩机根据需要可以是变频压缩机,也可以是定频压缩机。压缩机11具有排气端111和吸气端112。压缩机的排气端111通过排气管路141连接到主四通阀14的d端口,而压缩机11的吸气端112可通过吸气管路144连接到主四通阀14的s端口。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排气管路141上设有油分离器12和排气单向阀13。冷媒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从排气端111排出,并且先经过油分离器12以便从该冷媒中分离出其所携带的压缩机润滑油。分离出来的压缩机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121返回到压缩机的吸气端112。为了气化压缩机润滑油和其中的冷媒,在回油管路121上还设有节流毛细管(图中未标识)。离开油分离器12的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排气单向阀13流向主四通阀14。替代地,根据实际需求,在排气管路141中可不设置油分离器12和/或单向阀13。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吸气管路144上设有气液分离器15,并且压缩机11的吸气端112连接到气液分离器15上的气体管路连接端,以避免压缩机11吸入液体冷媒而产生液击现象。替代地,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取消气液分离器15。
如图1所示,主四通阀14具有四个端口,除了上述提及的d端口和s端口,还具有e端口和c端口。主四通阀14的e端口通过第一四通阀气体管路142连接到室内气体管路311的一端,而室内气体管路311的另一端连接到室内换热器31的一侧。可选地,在第一四通阀气体管路142与室内气体管路311之间布置有气体截止阀33。当空调***1运行时,该气体截止阀33处于常开状态。根据实际需要,例如当空调***1长时间不运行时或需要维修时,该气体截止阀33可被关闭。如图1所示,主四通阀14的c端口通过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分别连接到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s端口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第二室外气体管路211b。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31包括彼此并联的四个室内换热器单元: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替代、根据实际需要,室内换热器31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室内换热器单元。室内换热器31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器形式。如图1所示,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的第一侧分别连通到室内气体管路311。在第二侧上,第一室内换热器31a连接到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连通到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连通到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并且第四室内换热器31d连通到第四室内膨胀阀32d。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并联地连接到室内液体管路312。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室内液体管路312通过液体截止阀34连接到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当空调***1运行时,该液体截止阀34也处于常开状态。该液体截止阀34可与气体截止阀33相互配合以方便对空调***1进行维护。可选地,在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上可设置过冷器24。该过冷器24的一侧连接到室内液体管路312,而其另一侧通过气体支路241连接到连通气液分离器15的吸气管路144。过冷器24可利用自身小部分冷媒节流冷却其余冷媒,该小部分冷媒冷却主流路冷媒后获得热量并进入气液分离器15。例如,在制冷模式下,来自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的主流路冷媒可被分流出小部分冷媒,并且该小部分冷媒通过膨胀阀25节流后用来冷却主流路冷媒,经过该小部分冷媒冷却后过冷的主流路进入室内液体管路312。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通过高压储液器23与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连通。替代地,根据实际需要,可取消高压储液器23。如图1所示,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通过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连接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并且通过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连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在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设有第一室外膨胀阀22a,例如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在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设有第二室外膨胀阀22b,例如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通过第一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a连接到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e端口。第二室外换热器21b通过第二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b直接连接到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因此,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形成并联连接。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可为外表面涂有固体吸附剂涂层的翅片管式换热器,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为非吸附室外换热器,例如也是翅片管式换热器。固体吸附剂包括但不限于MOF和硅胶。沿着空气流入的方向,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位于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上游,因此环境空气首先流过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然后再从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外表面上流过。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叠加在一起,因此可共有一个风机(图中未示出),例如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替代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定位成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可各自配有风机;并且在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实施顺向除霜时,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风机可以不用停,反之亦然。
如图1所示,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的一端连接到高压的排气管路141,而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d端口。如图1所示,第一旁路四通阀42除了d端口之外,还具有e端口、s端口、和c端口。在本实施例中,c端口被封闭,不与任何管路连接。如上面所提及的,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e端口连接到第一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a,而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s端口连接到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
上述的空调***1通过对主四通阀14和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控制,可实现制冷、制热、顺向除霜、和逆向向除霜等不同的功能。
在制冷模式下,主四通阀14断电,其四个端口切换成d端口与c端口直接连通,而e端口与s端口直接连通;第一旁路四通阀42断电,因此其d端口与e端口和s端口都不连通,但是e端口与s端口是连通的。当空调***1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压缩机11将从吸气端112吸入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并从排气端11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沿着排气管路141依次流过油分离器12和单向阀13后进入主四通阀14。从d端口进入主四通阀1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c端口离开并沿着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流动。来自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然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s端口流入第一旁路四通阀42,并且从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e端口离开后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第二部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直接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21b。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然后分别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中将热量传给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外表面上流过的空气而被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因此,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都充当冷凝器,并且由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中的冷媒温度比较高,因此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表面上的吸附涂层不会发生吸附作用。离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在分别流过第一室外膨胀阀22a和第二室外膨胀阀22b(其在制冷模式下不起节流膨胀功能)后汇合到一起,并且沿着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流入高压储液器23。通过高压储液器23后,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沿着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进入过冷器24。在过冷器24中提高了过冷度的液体冷媒然后沿着室内液体管路312流动并流过液体截止阀34,然后分为四部分分别流向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通过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被节流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并分别流入到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中。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都充当蒸发器。因此,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分别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中通过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而室内空气得到冷却。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然后在室内气体管路311中汇合并经由气体截止阀33和第一四通阀气体管路142流向主四通阀14的e端口。由于在制冷模式下该e端口与s端口连通,因此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又从s端口进入吸气管路144。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通过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
在制热模式下,冷媒在空调***1中的流向与制冷循环时的流向正好相反。在制热模式下,主四通阀14处于通电状态,其d端口与e端口直接连通,而其c端口与s端口直接连通;第一旁路四通阀42断电,因此其d端口与e端口和s端口都不连通,但是e端口与s端口是连通的。当制热循环开始时,压缩机11也是将从吸气端112吸入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并从排气端111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沿着排气管路141依次流过油分离器12和单向阀13后从d端口进入主四通阀14。该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主四通阀14的e端口离开后依次流动通过第一四通阀气体管路142、气体截止阀33、和室内气体管路311。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都充当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中通过向室内空气传递热量而被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同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其通常发生室外气温比较低的时候,例如冬季)。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然后流过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其在制热模式下不产生节流膨胀功能)并在室内液体管路312中汇合。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然后依次流过液体截止阀34、过冷器24、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高压储液器23、和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接着,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分为两部分分别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并且通过第一室外膨胀阀22a和第二室外膨胀阀22b被节流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分别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
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都充当蒸发器。因此,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通过吸收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外表面流过的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同时,环境空气在流过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外表面时通过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被除去其中的水蒸气或湿气,而产生的吸附潜热也被传递给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内的冷媒。经过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表面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因此被大大减小,使得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内的冷媒温度远高于经过除湿的空气的露点温度。图2是显示空气通过吸附室外换热器除湿时其露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吸附剂涂层的吸附能力随着时间逐渐降低直到其达到饱和状态(即无法再吸附更多的水蒸汽)。如图2所示,例如,在环境空气温度为2℃、相对湿度为80%、流速为162m3/h的工况下,环境空气在除湿前的露点温度为-1℃,并且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内的蒸发温度为-5℃时,在大约20分钟内,经过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除湿的空气的露点温度降低到低于-5℃的温度,例如在开始的2分钟内,除湿后的空气的露点温度可达-20℃以下。这意味着在大约20分钟内,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外表面上不会产生结霜。替代地,当环境空气温度变为-7℃、相对湿度为80%时,在其它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外表面上不结霜可持续大约42分钟。替代地,当环境空气温度变为5℃、相对湿度为80%时,在其它工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外表面上不结霜可持续大约17分钟。因此,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能够显著延长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表面上形成霜层的时间,从而降低空调***1在制热时的除霜频率。由于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经过处理后(空气除湿)的空气进行换热,空气中水蒸气很少,导致空气露点降低,因此该第二室外换热器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结霜。
在制热模式下,离开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经由第二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b直接流入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而离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首先依次流过第一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a、和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e端口和s端口,然后再流入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与来自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汇合。汇合后的气体冷媒从主四通阀14的c端口流入,然后从主四通阀14的s端口离开并进入吸气管路144。最后,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经由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
当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吸附剂涂层达到饱和后,该吸附剂涂层就会丧失除湿能力,因此空调***1可实施顺向除霜以使该吸附剂涂层再生,从而恢复其吸附除湿能力。在顺向除霜模式下,主四通阀14的四个端口的连通配置同制热模式,即d端口与e端口直接连通,c端口与s端口直接连通;与在制热模式下不同的是第一旁路四通阀42需要通电,因此其d端口与e端口连通,但是e端口与s端口不连通。当顺向除霜模式开始后,来自压缩机11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排气端111排出到排气管路141中。依次流过油分离器12和单向阀13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在排气管路141上被分流出小部分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中以实施顺向除霜的功能,而剩余的大部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d端口进入主四通阀14以继续进行制热功能。换言之,当空调***1实施顺向除霜时,不会中断制热,因此可提高用户的制热舒适度。
如图1所示,在顺向除霜模式下,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中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经由d端口流入第一旁路四通阀42,并且从其e端口离开经由第一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a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由于该气体冷媒的温度远高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表面温度,因此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上的吸附剂涂层发生加热再生的热力过程,即吸附剂借助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内的气体冷媒的热量将其所吸附的水蒸汽解吸出来,从而恢复其吸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充当冷凝器,其内的气体冷媒被冷凝成液体冷媒,然后沿着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经由第一室外膨胀阀22a流向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
在顺向除霜模式下,进入主四通阀14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仍然从主四通阀14的e端口离开,依次流动通过第一四通阀气体管路142、气体截止阀33、和室内气体管路311。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同制热模式,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仍然都充当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中通过向室内空气传递热量而被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同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因此,在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实施顺向除霜时,空调***1继续提供制热功能。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然后流过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其不产生节流膨胀功能)并在室内液体管路312中汇合。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然后依次流过液体截止阀34、过冷器24、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高压储液器23、和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
接着,来自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与来自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汇合,然后通过第二室外膨胀阀22b被节流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并在其中被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因此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在这种情形下充当蒸发器。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离开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后依次流过第二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b和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从c端口流入主四通阀14,然后从主四通阀14的s端口离开并进入吸气管路144。最后,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经由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
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外表面结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空调***1还可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逆向除霜。在逆向除霜模式下,冷媒在空调***1内的流向类似在制冷模式下的流向。因此,在逆向除霜时,主四通阀14断电,并且其四个端口切换成d端口与c端口直接连通,而e端口与s端口直接连通;第一旁路四通阀42断电,其d端口与e端口和s端口都不连通,但是e端口与s端口连通。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在依次流经油分离器12、单向阀13和主四通阀14后,分为两部分分别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经由第一旁路四通阀4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以便利用高温的气体冷媒融化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外表面上的霜层。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充当了冷凝器。离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后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在分别经过第一室内膨胀阀32a、第二室内膨胀阀32b、第三室内膨胀阀32c、和第四室内膨胀阀32d的节流膨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这种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然后分别在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内通过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然后通过主四通阀14流向吸气管路144,最后被压缩机11吸入以开始新的循环。因此,在逆向除霜模式下,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而不是加热。换言之,在逆向除霜时,空调***的制热功能被中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制热舒适度。
通过在空调***1中配置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和第一旁路四通阀42,本发明的空调***1不仅能够实现顺向除霜的功能,从而显著延长室外换热器外表面的结霜时间和降低除霜频率,而且能够提高空调***1的制热舒适度。另外,通过在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上设置第一旁路四通阀42,还能够避免传统电磁阀在打开时所产生的大的位置压差的问题。
图3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空调***1的回路1b中设置有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一端连接到与高压储液器23连通的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上,而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d端口。通过该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和第一旁路四通阀42可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进行顺向除霜和解吸再生。在实施顺向除霜时,空调***1的主四通阀14的四个端口的连通配置同制热模式,即d端口与e端口直接连通,c端口与s端口直接连通;第一旁路四通阀42通电,因此其d端口与e端口连通,但是e端口与s端口不连通。当顺向除霜模式开始后,来自压缩机11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排气端111排出到排气管路141中。依次流过油分离器12和单向阀13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从d端口进入主四通阀14。从主四通阀14的e端口离开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然后会分别进入第一室内换热器31a、第二室内换热器31b、第三室内换热器31c、和第四室内换热器31d,通过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而被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同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因此空调***1可继续实施制热功能。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然后会沿着室内液体管路312和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流动。为了实施顺向除霜,在进入高压储液器23之前,小部分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会进入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并且经由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d端口和e端口流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中,以便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吸附剂涂层进行解吸再生,同时也除去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表面上的霜层。其余大部分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将进入高压储液器23,然后通过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流向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并与来自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的冷媒汇合到一起。经过第二室外膨胀阀22b节流膨胀后,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媒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21b以完成蒸发过程,产生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经由第二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b直接流入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该气体冷媒接着从主四通阀14的c端口流入,然后从主四通阀14的s端口离开并进入吸气管路144。最后,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经由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本实施例中未提及的部分可同上述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空调***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空调***1的回路1c中,除了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第二室外换热器为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例如外表面设有吸附剂涂层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吸附剂包括但不限于MOF和硅胶。如图4所示,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通过第一旁路四通阀42连接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并且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通过第二旁路四通阀43连接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第二旁路四通阀43也具有四个端口:d端口、e端口、s端口、和c端口,其中,c端口被封闭,d端口连接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e端口连接到第二室外换热器气体支路211b,而s端口连接到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如图4所示,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还连接到对应的第一电磁阀26a和第二电磁阀27a。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6a定位在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而第二电磁阀27a定位在从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位于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与第一电磁阀26a之间的位置延伸到吸气管路144的第一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a上。类似地,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也连接到对应的第一电磁阀26b和第二电磁阀27b。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6b定位在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而第二电磁阀27b定位在从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位于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与第一电磁阀26b之间的位置延伸到吸气管路144的第二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b上。
空调***1通过对回路1c上的主四通阀14、第一旁路四通阀42、第二旁路四通阀43、第一电磁阀26a、26b、和第二电磁阀27a、27b的组合控制,可分别实现制冷、制热、顺向除霜、和逆向向除霜等不同的功能。在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第一旁路四通阀42和第二旁路四通阀43均处于断电状态。主四通阀14在制冷和逆向除霜时为断电状态,在制热时为通电状态。在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第一电磁阀26a、26b均处于打开状态以允许冷媒从其中流过,而第二电磁阀27a、27b均处于关闭状态。当空调***1进行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时,冷媒在回路1c中的流向分别与上述实施例中冷媒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的流向基本相同。
为了在顺向除霜时,空调***1不会中断制热,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实施交替顺向除霜和解吸再生。
当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实施顺向除霜时,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继续参与正常的制热循环。因此,第一旁路四通阀42通电,d端口与e端口连通以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引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的第一电磁阀26a关闭,而第二电磁阀27a打开以将离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的冷媒通过第一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a引入到吸气管路144上,并与吸气管路144上的冷媒汇合后一起流入气液分离器15。在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参与制热循环的情况下,第二旁路四通阀43断电,其d端口与e端口和s端口均不连通,但是其e端口与s端口连通;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的第一电磁阀26b打开,而第二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b上的第二电磁阀27b关闭。因此,来自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流向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并且经由第二室外膨胀阀22b节流膨胀后先流过第一电磁阀26b再流入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冷媒在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内完成蒸发过程,然后离开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并且经由第二旁路四通阀43的s端口和e端口流向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该气体冷媒接着从主四通阀14的c端口流入,然后从主四通阀14的s端口离开并进入吸气管路144。最后,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经由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
当对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实施顺向除霜时,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继续参与正常的制热循环。因此,第二旁路四通阀43通电,其d端口与e端口连通以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引入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的第一电磁阀26b关闭,而第二电磁阀27b打开以将离开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的冷媒通过第二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b引入到吸气管路144上,并与吸气管路144上的冷媒汇合后一起流入气液分离器15。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参与制热循环的情况下,第一旁路四通阀42断电,其d端口与e端口和s端口均不连通,但是其e端口与s端口连通;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的第一电磁阀26a打开,而第一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a上的第二电磁阀27a关闭。因此,来自第一室外液体管路231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流向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并且经由第一室外膨胀阀22a节流膨胀后先流过第一电磁阀26a再流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冷媒在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内完成蒸发过程,然后离开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并且经由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s端口和e端口流向第二四通阀气体管路143。该气体冷媒接着从主四通阀14的c端口流入,然后从主四通阀14的s端口离开并进入吸气管路144。最后,该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在通过气液分离器15后经由吸气端112被吸入压缩机11,从而能够开始新的循环。
为了顺向除霜,在低压的液体管路上设置电磁阀进行冷媒流向切换不会产生大的位置压差,因为这些液体管路的管径也比较小,而且压力也不高。
图5是本发明空调***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类似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空调***1的回路1d中,除了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外,第二室外换热器为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例如外表面设有吸附剂涂层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吸附剂包括但不限于MOF和硅胶。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5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回路1d中,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取代了回路1c中的高温气体冷媒旁路41a。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室外液体管路232,而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旁路四通阀42的d端口和第二旁路四通阀43的d端口。类似于图4所示的回路1c,空调***1通过对回路1d上的主四通阀14、第一旁路四通阀42、第二旁路四通阀43、第一电磁阀26a、26b、和第二电磁阀27a、27b的组合控制,可分别实现制冷、制热、顺向除霜、和逆向向除霜等不同的功能。在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第一旁路四通阀42和第二旁路四通阀43均处于断电状态。主四通阀14在制冷和逆向除霜模式下为断电状态,在制热模式下为通电状态。在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第一电磁阀26a、26b均处于打开状态以允许冷媒从其中流过,而第二电磁阀27a、27b均处于关闭状态。当空调***1进行制冷、制热、和逆向除霜时,冷媒在回路1d中的流向分别与上述实施例中冷媒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逆向除霜模式下的流向基本相同。在顺向除霜时,空调***1不会中断制热,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也实施交替顺向除霜和解吸再生。当对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实施顺向除霜时,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继续参与正常的制热循环。因此,第一旁路四通阀42通电以将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高温液体冷媒经由第一旁路四通阀42引入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而第二旁路四通阀43断电。同时,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的第一电磁阀26a关闭,而第一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a上的第二电磁阀27a打开;相反地,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的第一电磁阀26b打开,而第二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b上的第二电磁阀27b关闭。当对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实施顺向除霜时,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继续参与正常的制热循环。因此,第一旁路四通阀42断电,而第二旁路四通阀43通电以将来自高温液体冷媒旁路41b的高温液体冷媒经由第二旁路四通阀43引入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21b’。同时,第二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b上的第一电磁阀26b关闭,而第二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b上的第二电磁阀27a打开;相反地,第一室外换热器液体支路212a上的第一电磁阀26a打开,而第一低温液体冷媒旁路44a上的第二电磁阀27a关闭。
图6是本发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为了控制上述空调***1的顺向除霜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解吸再生,本发明空调***1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S2、S3、和S4。除非有明确的相反说明,这些步骤没有特定执行顺序的要求。在步骤S1中,测量室外环球温度Tao和室外相对湿度Rho,以便获得室外露点温度Tdewo。在步骤S2中,测量每个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在步骤S3中,比较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与室外露点温度Tdewo。当T-Tdewo<第一预定温度值时,说明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吸附剂涂层的吸附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无法再继续吸附外界的水蒸汽,因此需要对该吸附室外换热器进行解吸再生,同时也除去该吸附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的霜层。第一预定温度值例如可以为2℃或其它合适的温度值。因此在步骤S4中,该控制方法控制对应该吸附室外换热器的旁路四通阀,例如第一旁路四通阀42或第二旁路四通阀43,使其通电,从而可将来自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高温液体冷媒引入该吸附室外换热器进行顺向除霜,通过高温的冷媒使吸附室外换热器外表面上的吸附剂释放出其所吸附的水蒸汽,实现再生。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发明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21a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b的出口压力;基于每个出口压力确定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并且控制最低的冷媒饱和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值。该第二预定温度值例如可以为0.5℃或其它合适的值。在顺向除霜时,吸附室外换热器上的吸附剂发生解吸,会释放相对温度较高的大量水蒸气。因此,控制每个室外换热器的出口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值,例如0.5℃,可以保证该室外换热器在一定时间段内不结霜。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空调***的控制方法还控制顺向除霜的除霜频率,以便尽量避免影响空调***的制热性能。当-5℃≤室外环境温度Tao≤5℃时,该控制方法控制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一预定时间段,例如30分钟或其它合适的时间段。当室外环境温度Tao<-5℃时,该控制方法控制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二预定时间段,并且第二预定时间段长于第一预定时间段,第二预定时间段例如可以为50分钟或其它合适的时间段。这是因为当室外环境温度Tao<-5℃时,其露点温度很可能低于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蒸发温度,因此在室外换热器上结霜的时间相对于-5℃≤室外环境温度Tao≤5℃时的情形要长。另外,本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必要的时候也控制该空调***进行逆向除霜。逆向除霜的具体控制方法可同现有技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配置成为可使冷媒在其中循环流动并且具有压缩机、主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节流机构的回路,在所述回路中还包括:
并联的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沿着空气流向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上游;
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以及
第一旁路四通阀,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被置于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并且配置成当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叠加在一起,或者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定位相距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也配置为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并且在所述回路中设置有第二旁路四通阀,所述第二旁路四通阀与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被并联地置于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或高温液体冷媒旁路中,所述第二旁路四通阀配置成当所述空调***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所述顺向除霜并使所述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每一个都连接到对应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定位成在制热模式下时在所述回路中沿着所述冷媒的流向都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上游的液体管路中,并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的低温冷媒旁路中,所述低温冷媒旁路在所述回路中分别从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的位置连通到所述压缩机的吸气侧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吸附室外换热器都由外表面设有吸附剂涂层的翅片管式换热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配置为非吸附室外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旁路四通阀分别处于所述回路的两个并联的支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可连通所述回路中的排气管路,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可连通所述回路中的高压的液体管路。
8.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在所述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测量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相对湿度以获得室外露点温度;
测量每个吸附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比较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室外露点温度;
当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室外露点温度之差低于第一预定温度值时,控制对应的旁路四通阀将来自所述高温气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气体冷媒或来自所述高温液体冷媒旁路的高温液体冷媒引入所述吸附室外换热器以实施顺向除霜并使所述吸附室外换热器解吸再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5℃≤所述室外环境温度≤5℃时,所述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一预定时间段,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5℃时,所述顺向除霜的间隔时间为第二预定时间段,并且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长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吸附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出口压力;
基于每个所述出口压力确定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并且
控制最低的所述冷媒饱和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值。
CN202010548456.7A 2020-06-16 2020-06-16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878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456.7A CN111878891A (zh) 2020-06-16 2020-06-16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456.7A CN111878891A (zh) 2020-06-16 2020-06-16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8891A true CN111878891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5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456.7A Pending CN111878891A (zh) 2020-06-16 2020-06-16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88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3659A (zh) * 2021-09-28 2022-01-04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1698A (ja) * 2008-05-26 2009-12-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US20150292789A1 (en) * 2012-11-29 2015-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5723168A (zh) * 2013-10-24 2016-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8224837A (zh) * 2017-12-19 2018-06-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488996A (zh) * 2018-03-20 2018-09-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73917A (zh) * 2019-06-21 2019-08-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8511A (zh) * 2019-09-16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制热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CN110686342A (zh) * 2019-10-14 2020-01-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N110762757A (zh) * 2019-11-06 2020-02-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01410A (zh) * 2017-10-12 2020-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1698A (ja) * 2008-05-26 2009-12-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US20150292789A1 (en) * 2012-11-29 2015-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5723168A (zh) * 2013-10-24 2016-06-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1201410A (zh) * 2017-10-12 2020-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8224837A (zh) * 2017-12-19 2018-06-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488996A (zh) * 2018-03-20 2018-09-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73917A (zh) * 2019-06-21 2019-08-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8511A (zh) * 2019-09-16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制热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CN110686342A (zh) * 2019-10-14 2020-01-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除霜支路的空调机组
CN110762757A (zh) * 2019-11-06 2020-02-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3659A (zh) * 2021-09-28 2022-01-04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64780T3 (es) Aparato de refrigeración y método para controlar el mismo
US7810342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833441B1 (ko) 냉동장치
JP5125116B2 (ja) 冷凍装置
CN103807997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50399B (zh) 一种空调装置
CN101889177A (zh) 调湿装置
CN110762757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US11448408B2 (en)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CN207936539U (zh) 一种热泵空调***
JP4948513B2 (ja) 空気調和機とその運転方法並びに空調システム
JP3750520B2 (ja) 冷凍装置
CN111878891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US11486591B2 (en) Air conditioner capable of performing dehumidifica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temperature of indoor air at a constant level
KR101151529B1 (ko) 냉매시스템
JP369813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H0420764A (ja) 空気調和機
JP4066485B2 (ja) 冷凍装置
CN213089945U (zh) 一种空调装置
JP201122671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1290281U (zh) 空调***
JPH10111034A (ja) 乾燥装置付き冷凍サイクル
CN108151352A (zh) 一种热泵空调***
JP7366874B2 (ja) 除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除湿システム
KR20110074069A (ko) 냉매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