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5396A -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5396A
CN111785396A CN202010777765.1A CN202010777765A CN111785396A CN 111785396 A CN111785396 A CN 111785396A CN 202010777765 A CN202010777765 A CN 202010777765A CN 111785396 A CN111785396 A CN 111785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tecti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detected
diagn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77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立刚
李自军
王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e Cultur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e Cultur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e Cultur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e Cultur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77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5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其中***包括多个医生端、服务器和多个用户端。医生端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从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用户端根据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可见,医生给出检测方案,最终得到患者的生理参数,患者可以使用院外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无需往返医院做检测,提高了整个就诊的效率。

Description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领域,具体涉及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型医院,患者的集中给医院尤其是大城市的医院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而季节性流感、其他流行病疫情爆发期间,医院容易聚集大量潜在发病者等候检查,往往促进了疾病传播,这不仅容易给一些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会产生更多的患者,造成医疗资源的枯竭。
另外,由于医院就诊患者众多,患者问诊、检查等都需要排队,特别是检查项目较多时,可能需频繁往返医院排队做检查,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变。
当前互联网医生问诊已经出现,实现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交互,但是交互方式聚焦在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问诊层面,患者的生理指标,与问诊过程是割裂的,需要患者预先采集,然后把设备读数告诉远程的医生,因此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可见,现有的就诊方式效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旨在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医生端、用户端通信;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上传的生理参数;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医生端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用于触发用户端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医生端、检测装置通信;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至少一项生理参数;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医生端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检测装置的用户;
第二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
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中,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待检测生理参数,用于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时间,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采集管理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向用户标识关联且与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检测指令,以控制该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且与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
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中,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所述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将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供医生参考;所述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的疾病,用户所患疾病是否已经治愈,升级病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转诊,开药以及检测方案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中,所述第一诊断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给与用户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户端,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检测装置通信;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至少一项生理参数;所述检测装置和/或用户端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第一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将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上传给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待检测生理参数,用于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时间,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用于控制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一实施例的所述用户端中,第一采集管理模块根据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方案,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通过提醒模块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第四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
至少一个生理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生理参数;
提醒模块,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第三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第四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指令,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者响应于所述检测指令,通过生理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生理参数;通过第四通信模块将生理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服务器;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用于控制检测装置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根据第五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医生端,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医生的输入;
输出模块,用于显示可视化信息;
第三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
第二诊断管理模块,用于在第三通信模块接收到服务器输出的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后,通过输出模块显示所述诊疗方案;在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确认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将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或者,在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调整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调整所述诊疗方案,并将调整后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将所述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第三通信模块输出给服务器;其中,所述诊疗方案由服务器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
一实施例的所述医生端中,还包括数据运用模块;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挂号***或通过服务器开启挂号***;或者,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转诊,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转诊***或通过服务器开启转诊***;或者,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开药,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开药***或通过服务器开启开药***。
根据第六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家庭分诊***,包括多个医生端、服务器和多个用户端;所述医生端、服务器和用户端网络连接;
医生端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服务器用于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用户端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其中,用户端收集的生理参数由与用户端网络连接的检测装置生成,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根据第七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家庭分诊***,包括服务器、医生端以及检测装置,所述医生端通过服务器与检测装置网络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医生端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关联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
服务器用于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将检测指令输出给用户标识关联的检测装置,或者将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输出给用户标识关联的检测装置;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并通过网络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指令,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根据第八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家庭分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医生端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服务器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
用户端根据接收的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其中,用户端收集的生理参数由与用户端网络连接的检测装置生成,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服务器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根据第九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其中家庭分诊***包括多个医生端、服务器和多个用户端。医生端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从接收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用户端根据接收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可见,医生给出检测方案,最终得到患者的生理参数,患者可以使用院外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无需往返医院做检测,提高了整个就诊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一实施例的通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中,医生端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中,用户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中,从确定目标诊疗方案到发出检测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中,从检测生理参数到确定目标诊疗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中,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当前已有患者通过佩戴便携式血压计、体温计等检测装置来监控血压、体温等,但是当前这些检测装置都是孤立存在的,只能起到提醒患者就医的作用。而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家庭分诊***,可在家庭中布置检测患者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根据医生设置的目标诊疗方案,对家庭端的检测装置发出检测指令,提醒用户进行相应的生理参数检测,进而将患者生理参数传输给医生,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医生和患者的互动,形成了诊断的闭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分诊***有至少两种组建形式。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家庭分诊***包括:至少一个医生端(医生终端)30,服务器20以及多个用户端(用户终端)10,三者通过网络连接。例如,三者可以两两通信,医生端30和用户端10也可以通过服务器20进行通信。另一种如图3所示,家庭分诊***包括:多个检测装置40、服务器20以及至少一个医生端30,医生端30和服务器20网络连接,服务器20用于与多个检测装置40网络连接;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一种或多种生理参数。下面将以两个实施例分别对这两种组建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医生端30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20。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用户端10的用户。例如,用户标识可以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如患者),便于医生端管理用户。目标诊疗方案可以由医生输入到医生端30,也可以由服务器20生成一诊疗方案,再经医生确认或修改后得到目标诊疗方案。医生端30第一次确定目标诊疗方案后,开启诊疗过程;在目标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疾病已经治愈的信息时,结束诊疗过程。
服务器20用于从接收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
用户端10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20。其中,用户端10收集的生理参数由与该用户端10网络连接的检测装置40生成。
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一种或多种生理参数,例如:检测体温、血压、血糖、血氧、心率等。检测装置40可以是血压检测器、心电图检测器、智能手环等。有多种方式启动检测装置40,例如用户(患者)手动启动、检测装置40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启动、检测装置40定时启动、检测装置40监控到用户预设生理参数达到预设条件后启动等等。检测装置40检测到用户的生理参数后,输出给用户端10的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
服务器20接收用户端10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存储,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30,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的情况。例如,服务器20可以在得到检测方案中涉及的所有生理参数的数值以后,集中将这些生理参数的数值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30,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当然,医生端30也可以主动从服务器20中调取用户标识的的生理参数(的数值)。医生可以根据生理参数,给出治疗建议,例如,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转诊,开药以及调整检测方案等。可见,患者不必局限在医院内做检测,可使用布置在家庭或社区医院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实现了远程诊断和检测,提高了整个就诊的效率。
具体的,用户端10包括提示模块、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提醒模块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例如,通过发出提示音、指示灯发光、振动等形式来提醒用户。第一通信模块110用于将用户端10连接到广域网络,以与服务器20和医生端30通信连接。用户端10可以是连接到家庭的固定宽带终端,如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路由器(智能路由器);也可以是能连接到蜂窝网络和/或广域网络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各类电脑(平板电脑、PC、笔记本电脑等)、电视、可穿戴式设备等。用户端10还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与一个或多个检测装置40通信连接(网络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110包括用于与服务器20、医生端30通信连接的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用于与检测装置40通信连接的近距离通信模块,采用近距离通信模块与检测装置40网络连接。近距离通信模块,即,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的模块,如蓝牙、WLAN(Wi re l ess Loca l Area Networks)等。网络通信模块和/或近距离通信模块还可连接有音视频交互装置50,例如手机、各类电脑、智能穿戴式设备、电视等能进行音频和/或视频交互的装置,以便于患者跟医生之间的沟通、问诊等。用户端1将检测装置40与服务器20连接起来,实现了检测指令的下发和生理参数的上传,还能提醒用户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提高了用户就诊的效率。
服务器20可以是部署在医院的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等、也可以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服务器2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40、存储模块(图中未示出)、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和数据分析模块220。第二通信模块240用于与医生端30、用户端10进行网络通信。第二通信模块240接收第一通信模块110上传的生理参数之后,将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例如存储用户端10上传的患者的生理参数,存储医生端30下达的诊疗方案等。存储模块可采用各类存储器。服务器20将用户端10与医生端30连接起来,将医生端30输出的目标诊疗方案处理之后下发给用户端10,将生理参数反馈给对应的医生端30,提高了医生诊断的效率、用户就诊的效率。
医生端30如图4所示,包括第三通信模块310、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数据运用模块330、输入模块340、输出模块350和存储模块360。第三通信模块310用于与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240通信。输入模块340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可以采用鼠标、键盘、轨迹球、触控屏等。输出模块350用于显示可视化信息,例如可以采用显示器等。换而言之,输入模块340和输出模块350为人机交互装置。存储模块360用于存储数据。医生端30可以是智能手机、各类电脑(平板电脑、PC、笔记本电脑等)、电视、可穿戴式设备等。医生端30通过与服务器20、用户端10的通信,医生只需给出诊疗方案,即可接收到患者的生理参数,线上操作非常方便,医生诊断的效率提高,也就提高了用户就诊的效率。
由于家庭分诊需要涉及到多种生理参数的检测,也就是涉及到多种检测装置40,不仅有固定在家庭中的,也有可穿戴设备,还可能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音视频通话,因此应该确保上述多种设备对应统一的用户标识,这样在医生端30才能把同一个用户的信息统一管理起来,也包括能够正确地向特定用户的检测装置40发送指令。
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11、用户通过用户端10进行注册,例如,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与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的交互,在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上注册账号,通过注册账号确定了该用户在医生端30的唯一用户标识。
步骤S12、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与一个或者多个检测装置40的交互,将用户标识与一个或者多个检测装置40进行绑定,检测装置40具有唯一标识自身的设备标识,即建立设备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通过绑定,确定一个特定的检测装置是属于哪个用户的。
步骤S13、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将检测装置40注册到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例如,将用户标识及其对应的设备标识发送给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使得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知道检测装置40与用户的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用户、检测装置和家庭分诊***的联系,后续若医生端30向用户端10的指定检测装置40发出控制指令,需要指定该检测装置40的设备标识。检测装置40采集到生理参数后,通过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向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上报数据,需要携带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
上述的步骤存在一定先后次序依赖,但并不是每次执行都执行前面的步骤。例如,只要执行过步骤S11的用户注册步骤,后续每次执行步骤S12进行装置绑定,就不需要再次执行步骤S11。
如图6所示,用户端10、服务器和医生端30的交互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7所示,医生端30的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根据医生对输入模块340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0将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输出给服务器20。由医生根据当前诊疗方案以及根据前一次的诊疗方案或生理参数等,选定本次诊疗内容,例如检测血压、检测心电图和检测体温等。诊疗内容对应检测方案,当然,医生也可以直接确定检测方案。
步骤2、服务器20的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40接收医生端30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接收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40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10输出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检测指令和检测方案用于触发用户端10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具体的,目标诊疗方案中包括检测指令,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检测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目标诊疗方案中包括检测内容,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根据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案的对应关系生成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可以以控制脚本的形式在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中进行管理,控制脚本包括:待检测生理参数,用于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时间,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例如,以下是控制脚本中包含的关键元素:
Figure BDA0002619098980000111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提取出检测方案后,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对于检测方案中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检测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使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控制该可穿戴设备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可穿戴设备检测的生理参数。如果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对于检测方案中的非可穿戴设备,由于无法直接检测,故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对应的检测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使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提醒模块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或者,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对应的检测指令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使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控制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控制脚本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
用户标识或用户端10还关联有外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可以在注册账号时一并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的标识发送给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以建立用户标识或用户端10与外部移动终端的关联关系。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还用于根据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例如,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则将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输出给与用户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外部移动终端根据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如此,便于用户从手机上获得需要检测的通知。
步骤3、用户端10根据接收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20。具体的,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接收到检测指令后,若该检测指令对应的是需要可穿戴设备进行检测,则控制可穿戴设备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可穿戴设备检测的生理参数;若该检测指令对应的是需要非可穿戴设备进行检测,则可以通过提醒模块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对应的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也可以控制检测指令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也可以针对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管理的多个检测装置40,设置一个提醒装置。提醒装置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例如发出声音提醒、指示灯提醒、文字提醒或振动提醒等。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或近距离通信模块与提醒装置通信连接。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收到多个检测指令需要利用多个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时,可以均通过该提醒装置统一进行提醒。
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接收到检测方案后,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向检测方案中对应的可穿戴设备发出检测指令,以控制可穿戴设备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可穿戴设备检测的生理参数。对于检测方案中的非可穿戴设备,如果达到触发检测的时机,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可以通过提醒模块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对应的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对于检测方案中的非可穿戴设备,如果达到触发检测的时机,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也可以控制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收到多个检测指令需要利用多个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时,可以均通过提醒装置统一进行提醒。
可见,可以通过用户端10提醒用户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例如:以声音、闪光、或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需要做检测了,或者以语音方式播放检测指导。也可以通过检测装置40提醒用户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例如:以声音、闪光、或振动等方式,提醒用户需要做检测了,或者以语音方式播放检测指导。还可以通过专门设置的提醒装置提醒用户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提醒模块或提醒装置提醒用户进行检测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播放一段音频指引、指示灯特殊节奏闪烁、将检测装置40开机、或提醒模块振动等等,来刺激用户的听觉、视觉或触觉,都能提醒用户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
用户标识或用户端10还关联有外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可以在注册账号时一并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的标识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以建立用户标识或用户端10与外部移动终端的关联关系。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例如,如果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将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输出给与用户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外部移动终端根据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如此,便于用户从手机上获得需要检测的通知。
用户从手机、用户端10和/或检测装置40中看到或听到提醒,启动对应的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得到生理参数。
请一并参阅图8,检测装置40将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发送给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
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管理与其通信连接的各个检测装置40,例如,对检测装置40检测的生理参数进行处理,具体的,可以将各个检测装置40检测的生理参数的格式统一,将各个检测装置40检测的同一患者(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汇总,形成预设格式的数据包等。当然,如果检测方案中只需检测一种生理参数,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则可对其统一格式,或者不作处理。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还将处理过的生理参数或未处理的生理参数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0上传给服务器20。
步骤4、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30。
数据分析模块220根据用户端10上传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将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对应的医生端30,供医生参考。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的疾病,用户所患疾病是否已经治愈,升级病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转诊,开药以及检测方案中的至少一种,其可以以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分析模块220得到的诊疗方案还设置有第一标签,第一标签表示诊疗方案是数据分析模块220建议的,不是最终的诊疗方案。例如,根据生理参数的数值与正常的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得到异常的生理参数及其偏离正常生理指标的程度,根据异常的生理参数以及预设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关联关系,得到异常生理参数关联的疾病,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到患者所患的疾病以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若没有超标的生理参数,则说明关联的疾病已治愈或者没有患该疾病。若无法得到关联的疾病,则做出需进一步检测的建议。
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在第三通信模块310接收到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的诊疗方案后,通过输出模块350显示。医生看到诊疗方案后,可以综合生理参数进行判断,认为可行,则可直接确认,例如通过输入模块340输入确认指令。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在输入模块340接收到用于确认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将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相当于服务器20提供的诊疗建议经过医生的确认,变为诊疗结果。医生认为服务器20推荐的诊疗方案需要修改,则可通过输入模块340进行修改。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在输入模块340接收到用于调整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调整诊疗方案,并将调整后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还将目标诊疗方案的第一标签修改为第二标签,第二标签表示诊疗方案是经过了医生确定的,为本轮检测的最终诊疗方案。
医生也可能认为当前的诊疗方案不好确认,其可通过输入模块340输入查询指令,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根据查询指令从服务器20的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中查询患者的历史生理参数、历史诊疗方案等历史信息。医生可根据这些历史信息来确认或修改诊疗方案。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还将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0输出给服务器20,以做存档、提供给用户端10。当然,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也可以将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0直接输出给用户端10。
对于不同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生理参数,对于的目标诊疗方案很可能是不同的。本发明除了根据目标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检测提醒,还与第三方***连接。例如,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医生端30连接有挂号***,则医生端30的数据运用模块330用于根据目标诊疗方案开启挂号***,若挂号***与服务器20连接,则数据运用模块330根据目标诊疗方案通过服务器20开启挂号***。之后由医生操作直接给患者挂号,即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便于医生管理各个患者。又例如,目标诊疗方案包括:转诊;医生端30连接有转诊***,则数据运用模块330用于根据目标诊疗方案开启转诊***;若转诊***与服务器20连接,则数据运用模块330根据目标诊疗方案通过服务器20开启转诊***。之后由医生操作直接给患者申请转诊,非常方便。又例如,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开药;医生端30连接有开药***,则数据运用模块330用于根据目标诊疗方案开启开药***;若开药***与服务器20连接,则数据运用模块330根据目标诊疗方案通过服务器20开启开药***。医生开药后,患者只需要过来取即可,甚至快递给患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例如,目标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疾病已经治愈的信息;则数据运用模块330用于根据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0向用户端10发送治愈通知,并结束诊疗过程。由于目标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的疾病,用户所患疾病是否已经治愈,升级病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转诊,开药以及检测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故医生端30得到目标诊疗方案后,通过服务器20发送给用户端10,或者直接发送给用户端10,以告知患者。目标诊疗方案包括:检测方案,可能是新的检测方案,也可能是维持原有的检测方案(针对慢性病之类的持续检测);包括检测方案则说明需要继续检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则开启下一轮循环,如图6所示,直到结束诊疗过程。
可见,图6、图7和图8构成了目标诊疗方案→检测指令→生理参数→新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循环,直到结束诊疗过程,不仅实现了在线诊疗,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管理,而且患者可以利用布置在家庭或社区医院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减少了往返医院、排队的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效率。
一种应用场景中,用户端10采用手机,用户端管理有血压检测器、心电图检测器和智能手环等检测装置。这些检测装置小巧便携,可设置在家庭中,用户根据提醒按时检测即可,无需往返医院,非常方便。
一种应用场景中,医生端30的数据运用模块330和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以及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例如,在处理器中设置一程序来实现数据运用模块330的功能,在处理器中设置另一程序来实现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的功能。在具体实施时,医生端30和服务器20可以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由处理器与服务器20连接,实现处理流程。也可以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医生端上部署浏览器,在处理器上运行浏览器,将数据运用模块330和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都部署于服务器,通过浏览器与服务器的连接,执行数据运用模块330和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的功能。如此设置,降低了对医生端30的硬件要求,便于推广。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没有用户端10,由服务器20直接与检测装置40连接;图2所示实施例的第一采集管理模块120设置在服务器20中(图3的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其他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家庭分诊***包括多个检测装置40、服务器20和多个医生端30。
医生端30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20。用户标识关联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40。医生端30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医生端30相同,故不赘述。
服务器20用于从接收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生理参数进行存储,并通过网络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30。其中,服务器20收集的生理参数由用户标识关联的检测装置40生成。
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40如图9所示,其包括第四通信模块410、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至少一个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和提醒模块440。对于可穿戴式的检测装置40,其可以没有提醒模块440。第四通信模块410用于与服务器20通信。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用于检测生理参数,例如体温、血压、心率等。提醒模块440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来提醒用户检测对应的生理参数,其可以与用户端的提醒模块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设置提醒装置来提醒用户。提醒模块440可以播放一段音频指引来提醒用户检测生理参数,也可以通过指示灯特殊节奏闪烁来提醒用户检测生理参数,也可以将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开机来提醒用户检测生理参数等等。
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用于根据第四通信模块410接收的检测指令,通过提醒模块440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对于可穿戴式的检测装置40,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响应于所述检测指令,控制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直接检测生理参数。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检测完生理参数后,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还用于通过第四通信模块410将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服务器20。检测装置40收到检测指令后,直接提醒用户检测或者直接检测生理参数,非常方便,提高了用户就诊的效率。
同样的,由于家庭分诊需要涉及到多种生理参数的检测,也就是涉及到多种检测装置40,不仅有固定在家庭中的,也有可穿戴设备,还可能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音视频通话,因此应该确保上述多种设备对应统一的用户标识,这样在医生端30才能把同一个用户的信息统一管理起来,也包括能够正确地向特定用户的检测装置40发送指令。
用户可通过检测装置40进行注册,例如,检测装置40通过与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的交互,在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上注册账号,通过注册账号确定了该用户在医生端30的唯一用户标识。其具体过程同上述实施例用户端10的操作,故不做赘述。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医生端30与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的交互进行账号的注册,换而言之,医生可以通过操作分配一个账号作为用户的用户标识。例如,医生端30通过与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的交互,在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上注册账号,通过注册账号确定了该用户在医生端30的唯一用户标识。医生端30通过与一个或者多个检测装置40的交互,将用户标识与一个或者多个检测装置40进行绑定,检测装置40具有唯一标识自身的设备标识,即建立设备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通过绑定,确定一个特定的检测装置是属于哪个用户的。医生端30将检测装置40注册到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用户、检测装置和家庭分诊***的联系。
如图6所示,服务器和医生端30的交互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医生端30的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根据医生对输入模块340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0将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输出给服务器20。
步骤2、服务器20的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医生端30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接收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
步骤3、服务器20的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根据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具体的,若该检测指令对应的是需要可穿戴设备进行检测,则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控制可穿戴设备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可穿戴设备检测的生理参数;即,检测装置40的第四通信模块410接收到检测指令后,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响应于所述检测指令,控制生理参数检测模块430直接检测生理参数,并将检测得到的生理参数通过第四通信模块410上传给服务器20。若该检测指令对应的是需要非可穿戴设备进行检测,则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可以控制检测指令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即,第四通信模块410接收的检测指令后,第三采集管理模块420该检测指令,通过提醒模块440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通过第四通信模块410将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服务器20。也可以针对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管理的多个检测装置40,设置一个提醒装置。提醒装置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例如声音提醒、指示灯提醒、文字提醒或振动提醒等。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提醒装置通信连接。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收到多个检测指令需要利用多个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时,可以均通过该提醒装置统一进行提醒。
目标诊疗方案中包括检测内容,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根据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案的对应关系生成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可以以控制脚本的形式在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中进行管理。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提取出检测方案后,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向检测方案中对应的可穿戴设备发出检测指令,以控制可穿戴设备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可穿戴设备检测的生理参数。对于检测方案中对应的非可穿戴设备,如果达到触发检测的时机,则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可以通过与服务器20连接的提醒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对应的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对于检测方案中的非可穿戴设备,如果达到触发检测的时机,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也可以控制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收集该检测装置检测的生理参数。
用户标识或检测装置40还关联有外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可以在注册账号时一并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的标识发送给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以建立用户标识或检测装置40与外部移动终端的关联关系。如果达到触发检测的时机,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还可以控制用户标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例如将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传输给所述外部移动终端,从而控制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当然,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将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输出给与用户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外部移动终端根据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如此,便于用户从手机上获得需要检测的通知。
用户从手机、提醒装置和/或检测装置40中看到或听到提醒,启动对应的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得到生理参数。
检测装置40将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发送给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
步骤4、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对检测装置40检测的生理参数进行处理,具体的,可以将各个检测装置40检测的生理参数的格式统一,将各个检测装置40检测的同一患者(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汇总,形成预设格式的数据包等。当然,如果检测方案中只需检测一种生理参数,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则可对其统一格式,或者不作处理。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210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30。
数据分析模块220根据用户端10上传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将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对应的医生端30,供医生参考。
第二诊断管理模块320在第三通信模块310接收到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的诊疗方案后,通过输出模块350显示。医生看到诊疗方案后,可以综合生理参数进行判断,通过确认或修改,得到最终的目标诊疗方案,具体过程同上一实施例,故不做赘述。
音视频交互装置50,例如手机、各类电脑、智能穿戴式设备、电视等能进行音频和/或视频交互的装置,也可以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与服务器20通信连接,其采集的生理参数为用户的视频、音频等,便于患者接收医生发出的指引信息,便于患者跟医生之间的沟通、问诊。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装置40中设置第二采集管理模块230,便于管理检测装置40中的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和提醒模块等。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家庭分诊***,可以使得患者(潜在患者)无需事事都要去医院检查,有效分担医院现场检查的工作、设备负担,降低患者进一步交差感染的机率。而且家庭分诊是受医生控制的检测,相比于传统的个体自发的家庭健康检测,检测的针对性、结果的可信度更强,可以作为专业诊断的依据。当然,检测装置可以部署在家庭,也可以部署在社区医院、社康门诊等分支医疗机构等,能分散大型医院的人流量,减少排队时间。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4)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医生端、用户端通信;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上传的生理参数;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医生端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用于触发用户端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医生端、检测装置通信;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至少一项生理参数;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
第一诊断管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医生端输出的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从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检测装置的用户;
第二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待检测生理参数,用于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时间,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采集管理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启动对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向用户标识关联且与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检测指令,以控制该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且与检测方案对应的检测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采用该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控制用户标识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的生理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所述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将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供医生参考;所述诊疗方案包括:用户所患的疾病,用户所患疾病是否已经治愈,升级病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转诊,开药以及检测方案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诊断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输出给与用户关联的外部移动终端,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6.一种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检测装置通信;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至少一项生理参数;所述检测装置和/或用户端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第一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将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上传给服务器;其中,所述检测方案包括:待检测生理参数,用于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时间,检测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用于控制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端,其特征在于,第一采集管理模块根据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方案,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方案,判断是否达到了触发检测的时机,如果达到,则通过提醒模块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8.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
至少一个生理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生理参数;
提醒模块,用于发出人体听觉、视觉或触觉可感知的信号以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第三采集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第四通信模块接收的检测指令,通过提醒模块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者响应于所述检测指令,通过生理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生理参数;通过第四通信模块将生理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服务器;所述检测指令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直接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用于控制检测装置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
9.一种医生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医生的输入;
输出模块,用于显示可视化信息;
第三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通信;
第二诊断管理模块,用于在第三通信模块接收到服务器输出的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后,通过输出模块显示所述诊疗方案;在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确认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将所述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或者,在输入模块接收到用于调整用户标识的诊疗方案的指令后,调整所述诊疗方案,并将调整后的诊疗方案作为目标诊疗方案;将所述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第三通信模块输出给服务器;其中,所述诊疗方案由服务器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生理参数的数值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生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生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运用模块;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测,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挂号***或通过服务器开启挂号***;或者,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转诊,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转诊***或通过服务器开启转诊***;或者,
所述目标诊疗方案包括开药,所述数据运用模块用于开启开药***或通过服务器开启开药***。
11.一种家庭分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医生端、服务器和多个用户端;所述医生端、服务器和用户端网络连接;
医生端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服务器用于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用户端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其中,用户端收集的生理参数由与用户端网络连接的检测装置生成,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12.一种家庭分诊***,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医生端以及检测装置,所述医生端通过服务器与检测装置网络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医生端用于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关联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
服务器用于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将检测指令输出给用户标识关联的检测装置,或者将检测方案中的检测指令输出给用户标识关联的检测装置;接收检测装置上传的生理参数,并通过网络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检测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检测指令,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或提示用户对待检测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生理参数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13.一种家庭分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医生端根据医生的操作确定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并将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通过网络输出给服务器;所述用户标识用于标识使用所述用户端的用户;
服务器从接收的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中提取出用于反映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端输出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
用户端根据接收的所述检测指令或检测方案启动对用户的待检测生理参数的收集流程,并将收集的所述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上传给服务器;其中,用户端收集的生理参数由与用户端网络连接的检测装置生成,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
服务器接收用户端上传的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并将用户标识的生理参数反馈给确定该用户标识的目标诊疗方案的医生端。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77765.1A 2020-08-05 2020-08-05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Pending CN111785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7765.1A CN111785396A (zh) 2020-08-05 2020-08-05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7765.1A CN111785396A (zh) 2020-08-05 2020-08-05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396A true CN111785396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7765.1A Pending CN111785396A (zh) 2020-08-05 2020-08-05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539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312A (zh) * 2011-03-15 2011-09-14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管理监控***
CN103514357A (zh) * 2012-12-31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健康监护方法及其监护***
CN103870713A (zh) * 2014-04-04 2014-06-18 李骍 一种家庭云医疗***和方法
CN104601688A (zh) * 2015-01-08 2015-05-06 深圳南粤汉方医疗结构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远程医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312A (zh) * 2011-03-15 2011-09-14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管理监控***
CN103514357A (zh) * 2012-12-31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健康监护方法及其监护***
CN103870713A (zh) * 2014-04-04 2014-06-18 李骍 一种家庭云医疗***和方法
CN104601688A (zh) * 2015-01-08 2015-05-06 深圳南粤汉方医疗结构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远程医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8969B2 (en) Platform independent realtime medical data display system
US8130093B2 (en) Repeater providing data exchange with a medical device for remote patient car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808946B (zh)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移动医疗***
US20020120310A1 (en) Medical device systems implemented network system for remote patient management
US20080167534A1 (en)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30183923A1 (en) Field nurse notification
US20150363565A1 (en) Monitor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using mobile terminal
EP2015670B1 (en) Mobile healthcare data
KR102218674B1 (ko) 건강관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1863252A (zh) 健康监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U20212458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patient encounter records
JP2003186995A (ja) 問診方法
CN104867083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医疗***
JP201612242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70354383A1 (en)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a medical sensor evaluation
CN104867082A (zh) 一种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
US20190198171A1 (en) Interactive physiology monitoring and sharing system
CN111063413A (zh) 基于用药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85687A2 (en) Medical record retrieval system based on sensor information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20170123172A (ko) 증상 검색을 통한 맞춤형 질병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US20190038217A1 (en) Diabetes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me
KR101505398B1 (ko) 환자감시장치와 연동된 스마트폰기반 환자 진료 시스템
CN111785396A (zh)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
KR20150000538A (ko) 네트워크를 통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501185B (zh) 以健康資訊為基礎的雲端分群系統以及分群建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806, Shenzhen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pplicant after: See the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806, Shenzhen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pplicant before: See cultur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