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9930A -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9930A
CN111749930A CN202010076004.3A CN202010076004A CN111749930A CN 111749930 A CN111749930 A CN 111749930A CN 202010076004 A CN202010076004 A CN 202010076004A CN 111749930 A CN111749930 A CN 111749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suction
cover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60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9930B (zh
Inventor
桥本靖志
浦野健司
野口真
佐藤润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49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9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9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9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5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28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for submerged use
    • F04D13/08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for submerged use the pump and drive motor are both submerg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5/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1Kind or type liquid, i.e. incompres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吸入罩具有在下部开口的状态下覆盖泵吸入口的前方的罩本体(31),罩本体(31)具有能够安装于泵吸入口的后部壁(33)、一对侧部壁(35)和上部壁(37),在两方的侧部壁(35)的下缘之间且在后部壁(33)的下缘与上部壁(37)的前端缘之间,形成有向下开口的罩吸入口(39),在后部壁(33)上形成有贯穿罩本体(31)的内部和罩本体的外部及横轴泵的外部的贯穿部(44),在将罩本体(31)安装于泵吸入口的状态下,贯穿部(44)的上部位于比罩吸入口(39)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横轴泵的吸入口的吸入罩、具备吸入罩的横轴泵、具有横轴泵的泵闸门以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图29和图30所示,在流水路中设置有开闭自如的闸门102,在闸门102设置有横轴泵103,在横轴泵103的泵吸入口104安装有吸入罩105。
该吸入罩105具有在下部开口的状态下覆盖泵吸入口104的前方的罩本体106。
罩本体106具有向下开口的罩吸入口111。另外,横轴泵103具备使叶轮112旋转的马达113。
由此,如图29所示,在使闸门102下降而关闭流水路的状态下,闸门102的下游侧118的水位高于上游侧119的水位WL1,横轴泵103没入上游侧119的水面117下的情况下,使横轴泵103以额定旋转速度动作,将从上游侧119流入的水强制排出到下游侧118。此时,横轴泵103在从罩吸入口111吸入的水中不混入空气的全量排水运转下运转。
然后,如图30所示,当上游侧的水位WL1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111的上端位置A时,在保持使横轴泵103以额定旋转速度动作的状态下,空气115混入到从罩吸入口111吸入的水中,成为气水混合流体并从横轴泵103向闸门102的下游侧118排出。此时,横轴泵103在空气115混入从罩吸入口111吸入的水中的气液混合排水运转下运转。
之后,罩本体106内的水位下降而成为泵吸入口104的中心B以下,若罩本体106内的水位进一步下降而叶轮112与水面的接触部分变得微小,则横轴泵103在以额定旋转速度动作的状态下,在不进行向闸门102的下游侧的排水的排水待命运转下运转。
图31的曲线G5表示横轴泵103的运转时间[秒]与吸入水位[m]的关系。另外,图31的曲线G6表示横轴泵103的运转时间[秒]与马达113的消耗电力[kW]的关系。
在如上述那样使横轴泵103以额定旋转速度动作的状态下,从图29所示那样的全量排水运转经过图30所示那样的气水混合排水运转切换到排水待命运转的情况下,相对于图31的曲线G5所示的吸入水位的变化,如曲线G6所示,虽然进行全量排水运转Z1及排水待命运转Z3时的横轴泵103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小,但进行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与进行全量排水运转Z1及排水待命运转Z3时的变动量相比大。
另外,关于这样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的主要原因考虑如下。即,如图30所示,在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从罩吸入口111与水一起断续地吸入到吸入罩105内的空气115在到达叶轮112之前上浮,逐渐集中在罩本体106内的上部而产生空气积存部116。而且,断续地重复以下的现象,即,在该空气积存部116大到某种程度的时刻,空气积存部116的空气115成为大气泡而一口气地流入叶轮112并被叶轮112粉碎得较小。因此,认为是施加于叶轮112的负荷的变动量大,伴随于此,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增大。
这样,若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大,则存在施加于马达113的负荷增大这样的问题。
为了抑制上述那样的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例如如图32所示,具有从罩本体106的上部壁110的前端缘向下地设置前部壁120,且在前部壁120形成有锯齿状的切口部121的吸入罩122。
由此,当上游侧的水位WL1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111的上端位置A时,空气混入从罩吸入口111吸入的水中,成为气水混合流体并从横轴泵103向闸门102的下游侧118排出。
通过使用图32所示那样的吸入罩122,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作为其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在进行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空气通过罩吸入口111和切口部121被吸入罩本体106内,因此空气的吸入量比较稳定,在罩本体106内的上部产生的空气积存部116较大地成长前,空气不会成为大的气泡而是在分散的状态下从罩本体106内的上部流入叶轮112。
另外,上述那样的吸入罩122记载于国际公开公报(WO2016/178387)中。
可是,在图32所示那样的吸入罩122中,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但即使使用这样的吸入罩122,也难以进一步降低气水混合排水运转中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的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以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入罩,是能够安装在配置于流水路内或水槽内的横轴泵的横向的泵吸入口的罩,其特征在于,
该吸入罩具有在下部开口的状态下覆盖泵吸入口的前方的罩本体,
罩本体具有:后部壁,能够安装于泵吸入口,且在安装于泵吸入口时在与泵轴心交叉的方向上从泵吸入口向外侧方伸出;一对侧部壁,从后部壁的两侧缘向泵轴心方向的上游侧延伸;以及上部壁,从后部壁的上缘向泵轴心方向的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延伸,且设置于两方的侧部壁的上缘之间,
在两方的侧部壁的下缘之间且在后部壁的下缘与上部壁的前端缘之间,形成有向下开口的罩吸入口,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时,在后部壁形成有贯穿部,该贯穿部贯穿罩本体的内部和罩本体的外部且横轴泵的外部,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的状态下,贯穿部的上部位于比罩吸入口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之后,在横轴泵没入流水路内或者水槽内的水面下的状态下,使横轴泵以恒定的旋转速度(例如额定旋转速度)动作而进行全量排水运转时,横轴泵的上游侧的水从吸入罩的罩吸入口被吸入到横轴泵内,从横轴泵内向下游侧排出。
然后,在横轴泵的上游侧的水位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之前先到达贯穿部的上部时,上游侧的水面上和罩本体内通过贯穿部连通,上游侧的水面上的空气通过贯穿部被吸入罩本体内,与从罩吸入口吸入罩本体内的水混合,成为气水混合流体。
该气水混合流体从罩本体内通过泵吸入口在横轴泵内流动,向横轴泵的下游侧排出。在这样的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马达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降低。其理由考虑如下。
在上述那样的气液混合排水运转时,由于贯穿部形成于罩本体的后部壁,因此贯穿部位于接近泵吸入口的位置。由此,从贯穿部流入罩本体内的空气在上浮而集中在罩本体内的上部以前,以保持小的气泡而分散的状态流入横轴泵的叶轮,被叶轮粉碎。
并且,从贯穿部吸入罩本体内的水的流动方向成为与从吸入罩的罩吸入口吸入罩本体内的水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从贯穿部吸入罩本体内的水的流速变低,也减轻了由涡流引起的空气的吸入。
由此,能够抑制在罩本体内的上部产生空气积存部,能够防止空气积存部的空气成为大的气泡而一口气流入叶轮。因此,施加于叶轮的负荷的变动量变小,伴随于此,降低了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减轻了施加于马达的负荷。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吸入罩中,贯穿部是贯穿孔或从后部壁的下缘向上方延伸的切口部。
由此,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之后,在横轴泵的上游侧的水位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之前先到达贯穿孔或切口部的上部时,上游侧的水面上与罩本体内经由贯穿孔或切口部连通,上游侧的水面上的空气通过贯穿孔或切口部被吸入到罩本体内,并与从罩吸入口吸入罩本体内的水混合,成为气水混合流体。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吸入罩中,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时,贯穿部的上端位于泵吸入口的中心位置以下的位置。
由此,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之后,在横轴泵的上游侧的水位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之前先到达贯穿部的上部时,上游侧的水面上与罩本体内经由贯穿部连通,上游侧的水面上的空气通过贯穿部而被吸入罩本体内,与从罩吸入口吸入罩本体内的水混合,成为气水混合流体。
此时,由于贯穿部的上端位于泵吸入口的中心位置以下,因此当横轴泵的上游侧的水位不下降到泵吸入口的中心位置以下时,不从全量排水运转转移到气水混合排水运转。由此,能够扩大保持为马达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小的全量排水运转的状态的水位的上下范围,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马达的负荷。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吸入罩中,在侧部壁设置有从罩本体向外侧方沿水平方向伸出的侧方凸缘部,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横轴泵的状态下,侧方凸缘部在流水路的流水方向上延伸。
由此,即使伴随水位的下降而在吸入罩的外侧方产生回旋流,该回旋流也会与侧方凸缘部碰撞而衰减,因此能够抑制空气吸入涡流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为,一种横轴泵,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罩安装于泵吸入口。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为,一种泵闸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技术方案5所述的横轴泵安装于流水路的门体。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为,一种泵闸门的运转方法,是用于使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泵闸门运转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门体将流水路关闭的状态下,使横轴泵与流水路内的水位无关地以恒定的旋转速度运转。
由此,在全量排水运转和气液混合排水运转的任一运转时,横轴泵都以恒定的旋转速度运转,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马达的控制。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减轻施加于马达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泵闸门的剖视图。
图2是泵闸门的立体图。
图3是泵闸门的截面立体图。
图4是安装在泵闸门的横轴泵上的吸入罩的剖视图,表示全量排水运转时。
图5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6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7是图4的X-X向视图。
图8是安装在泵闸门的横轴泵上的吸入罩的剖视图,表示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
图9是安装在泵闸门的横轴泵上的吸入罩的局部剖侧视图,表示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
图10是表示泵闸门的横轴泵的吸入水位和马达的消耗电力的曲线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13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14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16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17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吸入罩的剖视图。
图24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25是吸入罩的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泵闸门的图。
图27是将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横轴泵安装于壁体的流水路的俯视图。
图28是将横轴泵安装于壁体的流水路的剖视图。
图29是具备以往的吸入罩的泵闸门的剖视图,表示全量排水运转时。
图30是泵闸门的剖视图,表示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
图31是表示泵闸门的横轴泵的吸入水位和马达的消耗电力的曲线图。
图32是现有的另一吸入罩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附图标记1是设置于流水路2的泵闸门。流水路2具有作为吸入侧水路的一例的支流侧水路3和作为排出侧水路的一例的主流侧水路4。泵闸门1位于支流侧水路3与主流侧水路4的交界部,具有对流水路2进行开闭的门体10和使门体10升降的升降装置11。
在门体10上,在门体10的宽度方向W上并列设置有两台(多台)横轴泵12。如图1的虚线所示,在使门体10上升的开放状态下,水从支流侧水路3向主流侧水路4自然流下,另外,如图1的实线所示,当由于涨水而使主流侧水路4的水位比支水侧水路3的水位高时,在使门体10下降的闭锁状态下,使横轴泵12动作,从支流侧水路3向主流侧水路4强制地移送水。
横轴泵12以泵轴心15为水平方向安装于门体10,具有圆筒状的壳体16、设置于壳体16内的叶轮17、和使叶轮17旋转的马达18。壳体16在吸入侧端部具有圆形的泵吸入口19,在排出侧端部具有泵排出口20。
另外,在壳体16的吸入侧端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吸入侧凸缘21。另外,在壳体16的排出侧端部设置有具有作为开闭泵排出口20的阀的功能的摆动自如的关闭器22。
在横轴泵12的泵吸入口19安装有吸入罩30。吸入罩30具有以下部开口的状态覆盖泵吸入口19的前方的金属制的罩本体31。
如图4~图8所示,罩本体31具有:能够安装于泵吸入口19且从泵吸入口19在与泵轴心15垂直的方向(与泵轴心交叉的方向的一个例子)上向外侧方伸出的后部壁33;从后部壁33的两侧缘向泵轴心方向34的上游侧延伸的左右一对侧部壁35;以及从后部壁33的上缘向泵轴心方向34的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延伸,并设置于两方的侧部壁35的上缘之间的上部壁37。
在两方的侧部壁35的下缘之间且在后部壁33的下缘与上部壁37的上游侧前端缘之间,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四边形的罩吸入口39。
上部壁37在其上游侧前端缘具有前方凸缘部37a。前方凸缘部37a在将罩本体31安装于横轴泵12的状态下,向水平方向且上游侧延伸。
后部壁33是四边形的板,通过多个螺栓、螺母(省略图示)安装于横轴泵12的吸入侧凸缘21。在后部壁33上,在与泵吸入口19相同的位置形成有与泵吸入口19大致相同大小的圆形状的罩开口部42、和多个贯穿孔44(贯穿部的一例)。这些贯穿孔44贯穿罩本体31的内部和罩本体31的外部且壳体16的外部。
贯穿孔44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状,且位于罩开口部42的两侧方。在将罩本体31安装于泵吸入口19的状态下,贯穿孔44的上部位于比罩吸入口39的上端位置A靠上方的位置,并且贯穿孔44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罩吸入口39的上端位置A相当于上部壁37的上游侧前端缘37a的位置,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相当于泵轴心15的位置,罩吸入口39的上端位置A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
以下,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的实线所示,在使门体10下降而关闭流水路2,横轴泵12没入门体10的上游侧即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下的状态下,使横轴泵12以额定旋转速度(恒定的旋转速度的一例)动作而进行全量排水运转时,支流侧水路3的水从吸入罩30的罩吸入口39被吸入到横轴泵12内,推开关闭器22,从泵排出口20向门体10的下游侧即主流侧水路4排出。
之后,如图8和图9所示,在支流侧水路3的水位WL1下降而到达罩吸入口39的上端位置A之前先到达贯穿孔44的上部时,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上与罩本体31内经由贯穿孔44连通,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上的空气46通过贯穿孔44流入罩本体31内,与从罩吸入口39吸入罩本体31内的水混合,成为气水混合流体。
该气水混合流体从罩本体31内通过泵吸入口19在横轴泵12内流动,推开关闭器22,从泵排出口20向门体10的下游侧即主流侧水路4排出。在这样的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降低。其理由考虑如下。
在上述那样的气液混合排水运转时,如图8和图9所示,由于贯穿孔44形成于罩本体31的后部壁33,因此贯穿孔44位于泵吸入口19的附近。由此,从贯穿孔44流入罩本体31内的空气46在上浮而集中在罩本体31内的上部以前,以保持小的气泡而分散的状态流入叶轮17,被叶轮17粉碎。
并且,从贯穿孔44吸入罩本体31内的水的流动方向成为与从吸入罩30的罩吸入口39吸入罩本体31内的水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从贯穿孔44吸入罩本体31内的水的流速变低,抑制了涡流的产生。
由此,能够抑制在罩本体31内的上部产生空气积存部,能够防止空气积存部的空气成为大的气泡而一口气流入叶轮17。因此,施加于叶轮17的负荷的变动量变小,伴随于此,降低了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的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减轻施加于马达18的负荷。
另外,图10的曲线G1表示使横轴泵12以额定转速动作时的横轴泵12的运转时间[秒]与吸入水位[m]的关系。另外,图10的曲线G2表示横轴泵12的运转时间[秒]与马达18的消耗电力[kW]的关系。另外,吸入水位是指作为吸入侧的支流侧水路3的水位。
如图1所示,从横轴泵12没入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下的全量排水运转Z1的状态起,如图8和图9所示,当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逐渐下降而到达贯穿孔44的上部时,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上的空气46通过贯穿孔44被吸入到罩本体31内,切换为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
之后,在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进一步下降而成为罩吸入口39的上端位置A以下时,切换为排水待命运转Z3。此外,在排水待命运转Z3中,关闭器22闭锁,不进行从泵排出口20向主流侧水路4的排水。
根据图10的曲线G2,进行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时的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1比图31的曲线G6所示的现有的马达113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D低。
另外,由于贯穿孔44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将保持为全部排水运转Z1的状态的水位的上下范围确保得较宽的同时,使支流侧水路3的水位下降至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的下方,在从全量排水运转Z1转移到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时,也将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动量抑制得小。由此,能够在整个水位的范围内减轻施加于马达18的负荷。
图10的曲线图表示了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逐渐下降而从总量排水运转Z1经过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到达排水待命运转Z3时的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化,但与此相反地,表示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逐渐上升,从排水待命运转Z3经过气水混合排水运转Z2到达全量排水运转Z1时的马达18的消耗电力的变化也显示出同样的倾向。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两方的侧部壁35上分别设置有从罩本体31向外侧方向水平方向伸出的侧方凸缘部49。两侧方凸缘部49分别在将罩本体31安装于横轴泵12的状态下沿流水路2的流水方向5(前后方向)延伸。另外,侧方凸缘部49的前端部与上游侧前端缘37a的侧端部相连。
另外,在后部壁33设置有在罩本体31内从后部壁33向上游侧延伸的平板状的折流板50。
由此,即使随着支流侧水路3的水位WL1的下降,在吸入罩30的外侧方产生回旋流,该回旋流也会与侧方凸缘部49碰撞而衰减,因此能够抑制空气吸入涡流的产生。
另外,在支流侧水路3的水从罩本体31内通过罩开口部42流入横轴泵12的泵吸入口19时,水的回旋被折流板50阻碍,因此能够抑制在泵吸入口19的上游侧前方产生水中涡流。而且,通过对吸入侧的水的流动进行整流,能够提高泵效率。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4所示,后部壁33的上部角部不是直角形状,而是形成为圆弧形状。另外,上部壁37的下游侧后部的轮廓与后部壁33同样地形成为圆弧形状,上游侧前部形成为平板状并向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倾斜。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5~图17所示,后部壁33的上部形成为半圆形状。另外,上部壁37的下游侧后部的轮廓与后部壁33同样地形成为半圆形状,上游侧前部形成为平板状并向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倾斜。另外,贯穿孔44是越靠下方则越向门体10的宽度方向W扩大的三角形状。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形成了长方形状的贯穿孔44,但并不限定于长方形状,也可以形成上述第四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三角形状的贯穿孔44或圆形状的贯穿孔44。或者,也可以是描绘出与圆形的罩开口部42的周缘同样的曲线的圆弧形状的贯穿孔44。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贯穿孔44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但贯穿孔44的上端也可以位于与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相同的高度。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贯穿孔44具有上下多个分割孔44a~44c。其中,最上段的贯穿孔44a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最上段的贯穿孔44a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但最上段的贯穿孔44a也可以位于与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相同的高度。
(第六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贯穿部的一例,在后部壁33上形成有贯穿孔44,但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形成有从后部壁33的下缘向上方延伸的长方形状的切口部55(贯穿部的另一例)来代替贯穿孔44。另外,切口部55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在气水混合排水运转时,支流侧水路3的水面上的空气通过切口部55被吸入到罩本体31内,与从罩吸入口39吸入罩本体31内的水混合,成为气水混合流体。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形成了长方形状的切口部55,但并不限定于长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形状或圆形状的切口部55。或者,也可以是描绘出与圆形的罩开口部42的周缘同样的曲线的圆弧形状的切口部55。
(第七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贯穿孔44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但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贯穿孔44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被保持在气水混合排水运转的状态的水位的上下范围变大,但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最上段的贯穿孔44a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但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最上段的贯穿孔44a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切口部55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但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切口部55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十实施方式)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如图23~图25所示,在后部壁33形成有三角形的切口部55,切口部55的上端位于比泵吸入口19的中心位置B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后部壁33的上部角部不是直角形状,而是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且,上部壁37的下游侧后部的轮廓与后部壁33同样地形成为圆弧形状,上游侧前部形成为平板状并向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倾斜。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第十一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十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横轴泵12以泵轴心15为水平方向安装在门体10上,但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横轴泵12以吸入侧为下且排出侧为上的方式,将泵轴心15倾斜地安装在门体10上。
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关于如上述那样使泵轴心15倾斜的横轴泵12,也可以使用上述第一~第十实施方式的吸入罩30。
但是,在使泵轴心15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和为倾斜的方式中,在泵吸入口19、罩吸入口39和贯穿部(贯穿孔44、切口部55)之间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在设定、制作中需要注意。
(第十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横轴泵12安装于设置于流水路2的门体10,但在以下说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如图27、图28所示,横轴泵12安装于设置于流水路2的壁体60。
即,流水路2具有主流水路61和与主流水路61并列地形成的副流水路62。主流水路61在中途分支而与副流水路62的上游侧64连通,副流水路62的下游侧65与主流水路61合流。而且,壁体60设置于流水路2的副流水路62。
另外,在横轴泵12的泵吸入口19安装有吸入罩30。另外,在从主流水路61向副流水路62分支的分支部位与从副流水路62向主流水路61合流的合流部位之间,设置有对主流水路61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63。
由此,通常时,主流水路61的下游侧的水位低于上游侧的水位,在利用开闭机构63打开主流水路61的状态下横轴泵12停止,主流水路61的水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正常地流动。
例如在因大雨等的涨水而使主流水路61的下游侧的水位高于上游侧的水位的情况下,利用开闭机构63使主流水路61闭塞,并且使横轴泵12以额定旋转速度动作。由此,能够防止主流水路61的水从下游侧向上游侧逆流,并且壁体60的上游侧64的水通过横轴泵12流向壁体60的下游侧65,因此主流水路61的上游侧的水强制地经由副流水路62而向主流水路61的下游侧排出。
而且,由于在横轴泵12的泵吸入口19安装有吸入罩30,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以贯穿划分流水路2的门体10的方式设置有横轴泵12,在上述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以贯穿划分流水路2的壁体60的方式设置有横轴泵12。可是,横轴泵12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横轴泵12设置于水槽内。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横轴泵12的排出侧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抽水管,在抽水管的下游侧连接有水平方向的排出管,在排出管的下游侧设置有其他的水槽或流水路等。由此,水槽内的水被吸入到横轴泵12,从横轴泵12通过抽水管和排出管排出到其他的水槽或流水路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吸入罩30的后部壁33从泵吸入口19在与泵轴心15垂直的方向上向外侧方伸出,但也可以是接近垂直的方向。另外,前方凸缘部37a在将罩本体31安装于横轴泵12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但也可以是接近水平的方向。

Claims (7)

1.一种吸入罩,是能够安装在配置于流水路内或水槽内的横轴泵的横向的泵吸入口的罩,其特征在于,
该吸入罩具有在下部开口的状态下覆盖泵吸入口的前方的罩本体,
罩本体具有:后部壁,能够安装于泵吸入口,且在安装于泵吸入口时在与泵轴心交叉的方向上从泵吸入口向外侧方伸出;一对侧部壁,从后部壁的两侧缘向泵轴心方向的上游侧延伸;以及上部壁,从后部壁的上缘向泵轴心方向的上游侧以下降斜度延伸,且设置于两方的侧部壁的上缘之间,
在两方的侧部壁的下缘之间且在后部壁的下缘与上部壁的前端缘之间,形成有向下开口的罩吸入口,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时,在后部壁形成有贯穿部,该贯穿部贯穿罩本体的内部和罩本体的外部且横轴泵的外部,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的状态下,贯穿部的上部位于比罩吸入口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罩,其特征在于,
贯穿部是贯穿孔或从后部壁的下缘向上方延伸的切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罩,其特征在于,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泵吸入口时,贯穿部的上端位于泵吸入口的中心位置以下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罩,其特征在于,
在侧部壁设置有从罩本体向外侧方沿水平方向伸出的侧方凸缘部,
在将罩本体安装于横轴泵的状态下,侧方凸缘部在流水路的流水方向上延伸。
5.一种横轴泵,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罩安装于泵吸入口。
6.一种泵闸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轴泵安装于流水路的门体。
7.一种泵闸门的运转方法,是用于使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闸门运转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门体将流水路关闭的状态下,使横轴泵与流水路内的水位无关地以恒定的旋转速度运转。
CN202010076004.3A 2019-03-27 2020-01-23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Active CN111749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9546A JP7186119B2 (ja) 2019-03-27 2019-03-27 吸込カバー、横軸ポンプ、ポンプゲートおよびポンプゲートの運転方法
JP2019-059546 2019-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9930A true CN111749930A (zh) 2020-10-09
CN111749930B CN111749930B (zh) 2023-09-12

Family

ID=72642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6004.3A Active CN111749930B (zh) 2019-03-27 2020-01-23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86119B2 (zh)
KR (1) KR20200115062A (zh)
CN (1) CN111749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7410B2 (ja) * 2020-03-04 2023-02-03 株式会社石垣 横軸水中ポンプおよび横軸水中ポンプに用いられる吸込カバー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5898A (ja) * 2000-06-23 2002-05-31 Ebara Corp ポンプ渦防止装置
JP2004360503A (ja) * 2003-06-03 2004-12-24 Kubota Corp 横軸ポンプの吸込みカバー構造
JP2005290972A (ja) * 2004-03-12 2005-10-2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ポンプゲート及びポンプゲートの運転方法
JP2007032036A (ja) * 2005-07-25 2007-02-08 Ebara Corp 横軸ポンプ、ポンプゲート設備、排水機場
TW200718834A (en) * 2005-07-22 2007-05-16 Mizota Corp Submerged pump having vortex generation preventive device
JP2007255354A (ja) * 2006-03-24 2007-10-04 Kubota Corp ポンプ装置及びポンプゲート装置
CN10546504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横轴泵***及用于该***的横轴泵
CN107429701A (zh) * 2015-05-01 2017-12-01 株式会社石垣 横轴潜水泵及横轴潜水泵使用的吸入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1200U (zh) * 1989-10-18 1991-06-14
JP3576068B2 (ja) 2000-04-21 2004-10-13 株式会社ミゾタ 高速ゲートポンプ
JP2003065274A (ja) 2001-08-24 2003-03-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ポンプ及びポンプゲート
JP3998148B2 (ja) 2004-05-11 2007-10-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横軸ポンプの吸込みカバー構造
KR100758365B1 (ko) 2006-09-29 2007-09-14 구본철 스크린 일체형 수문 배수장치
KR20110000337U (ko) * 2009-07-06 2011-01-13 주식회사 우진산업 인양수문
KR101403502B1 (ko) 2013-12-18 2014-06-09 정근수 스크린 일체형 펌프 게이트 장치
JP7217410B2 (ja) 2020-03-04 2023-02-03 株式会社石垣 横軸水中ポンプおよび横軸水中ポンプに用いられる吸込カバー
KR102163908B1 (ko) 2020-04-28 2020-10-12 주식회사 신정기공 게이트펌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5898A (ja) * 2000-06-23 2002-05-31 Ebara Corp ポンプ渦防止装置
JP2004360503A (ja) * 2003-06-03 2004-12-24 Kubota Corp 横軸ポンプの吸込みカバー構造
JP2005290972A (ja) * 2004-03-12 2005-10-2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ポンプゲート及びポンプゲートの運転方法
TW200718834A (en) * 2005-07-22 2007-05-16 Mizota Corp Submerged pump having vortex generation preventive device
JP2007032036A (ja) * 2005-07-25 2007-02-08 Ebara Corp 横軸ポンプ、ポンプゲート設備、排水機場
JP2007255354A (ja) * 2006-03-24 2007-10-04 Kubota Corp ポンプ装置及びポンプゲート装置
CN10546504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横轴泵***及用于该***的横轴泵
CN107429701A (zh) * 2015-05-01 2017-12-01 株式会社石垣 横轴潜水泵及横轴潜水泵使用的吸入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59285A (ja) 2020-10-01
JP7186119B2 (ja) 2022-12-08
CN111749930B (zh) 2023-09-12
KR20200115062A (ko)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4669B2 (en) Relating to pumps
JP6504247B2 (ja) 横軸水中ポンプ、及び、横軸水中ポンプに用いられる吸込カバー
CN111749930A (zh) 吸入罩、横轴泵、泵闸门及泵闸门的运转方法
JP4566852B2 (ja) 横軸ポンプ、ポンプゲート設備、排水機場
JP4657845B2 (ja) 横軸ポンプ
JP2005069048A (ja) 立軸ポンプ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4463484B2 (ja) 立軸ポンプ
JP3998148B2 (ja) 横軸ポンプの吸込みカバー構造
KR101071088B1 (ko) 와류방지수단이 구비된 수문용 수중펌프
JP2004360503A (ja) 横軸ポンプの吸込みカバー構造
EP0501012B1 (en) Drainage pump
JP5227370B2 (ja) ドレンポンプ
JP4628029B2 (ja) ポンプゲート用水中ポンプの整流部材
JP7178194B2 (ja) 吸込カバー、横軸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ゲート
JP3603167B2 (ja) 貯留した水槽水で除砂、或いは洗浄する水槽設備
JP5322459B2 (ja) 先行待機運転ポンプ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45754Y2 (zh)
JPH08210289A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3003450A (ja) ポンプゲート
JP2010121480A (ja) 先行待機運転ポンプ
JPH08189662A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4044138A (ja) ポンプゲート
WO2019171774A1 (ja) 立軸ポンプ
JP4042375B2 (ja) 立軸ポンプの吸込水槽
JP3324125B2 (ja) 立軸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