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9679B -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9679B
CN111729679B CN202010459261.5A CN202010459261A CN111729679B CN 111729679 B CN111729679 B CN 111729679B CN 202010459261 A CN202010459261 A CN 202010459261A CN 111729679 B CN111729679 B CN 111729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
porous carbon
hum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9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9679A (zh
Inventor
蔡卓弟
张智斌
徐勇军
刘丹
谭世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emical Societ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emical Societ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emical Societ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emical Society
Priority to CN202010459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9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9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9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9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9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B01J35/617
    • B01J35/618
    • B01J35/633
    • B01J35/635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082Decomposition and pyroly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082Decomposition and pyrolysis
    • B01J37/084Decomposition of carbon-containing compounds into 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10Heat treatment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e.g. ste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17/34Oxygen atoms
    • C07D317/36Alkylene carbonates; Substituted alkylene carbona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产物;(2)将步骤(1)的固体产物与活化剂混合,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3)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本发明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反应,含氮有机碱与胡敏素发生聚合,同时提供氮源,成功在碳化后形成的产物中掺杂氮,提供了活性位点,使得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得的氮掺杂多孔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在催化过程中对环氧氯丙烷的催化转化率达到50%以上,选择性>99%。

Description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今人文生活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化石能源的开发运用,这也导致了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急剧的人口扩张和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严重夫人环境污染,寻求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必然,非粮生物质取代不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今热议的话题。生物质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库,因其易获取、可再生而广受关注。
木质纤维素是一类由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生物质,这些碳水化合物经生物炼制可被转化为碳五糖或碳六糖,这些糖类经过酸催化反应生成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如乙酰丙酸,同时生成一种固体副产物—胡敏素。胡敏素不溶于常规溶剂中,极大的限制了其再次利用。由于胡敏素的碳含量高达60~80%,为了高效利用整个酸催化水解工业的经济价值,开发胡敏素的新用途,把胡敏素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是非常必要的。
为实现胡敏素高价值应用,现有技术将胡敏素与活化剂混合碳化后制得微孔碳材料。碳材料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还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然而,由于胡敏素自身聚合度较高,难以进行活性位点的掺杂,因此现有技术利用胡敏素制得的碳材料只能用作吸附材料,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胡敏素为原料,成功掺杂氮元素作为活性位点,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1)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产物;
(2)将步骤(1)的固体产物与活化剂混合,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
(3)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
进一步,所述含氮有机碱选自季铵碱,具体可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和/或四丙基氢氧化铵。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20~200℃。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时间为6~12 h。
进一步,所述胡敏素与含氮有机碱的用量比为1 g:(1~5)mL。
进一步,所述胡敏素由如下方法得到:将糖与稀酸混合,在150~200℃下反应5~8h;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副产物即得胡敏素。其中所述糖选自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稀酸浓度为0.05~0.1 mol/L,所述稀酸选自稀硫酸或稀盐酸。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活化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氯化锌和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活化剂与步骤(1)的固体产物质量比为(0.5~2):1。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00~120℃。通过干燥,将活化剂与步骤(1)的固体产物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水分去除,得到蓬松固体。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碳化温度为600~800℃。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碳化时间为1~2 h。
进一步,所述保护气氛选自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环氧氯丙烷溶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通入二氧化碳,在120~160℃下反应生成氯丙烯碳酸酯;所述催化剂为上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
进一步,所述溶剂、环氧氯丙烷和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用量比为(20~25)mL:(0.5~2)mL:(50~200)mg。
进一步,所述溶剂选自乙腈。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的压强为1~2 MP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含氮有机碱与胡敏素发生反应形成富氮聚合物,再在活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高温碳化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丰富的孔隙结构以及氮原子的引进提高了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同时提供了活性位点,使得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得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可有效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在催化过程中对环氧氯丙烷的催化转化率达到50%以上,选择性>99%。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胡敏素(a)和胡敏素基聚合物(b)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不同倍率下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EDS图像;
图4为胡敏素(a)、胡敏素基聚合物(b)、氮掺杂多孔碳材料(c)的XPS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胡敏素为碳源,利用含氮有机碱将其溶解并发生反应形成富氮聚合物,从而掺入氮元素,经过碳化后形成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产物。
具体地,取3 g胡敏素和30 mL去离子水加入50 mL的反应罐中,再加入10 mL质量浓度为25%的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密闭反应罐,程序升温至180℃,恒温保持12 h。反应完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离得到深褐色聚合物(胡敏素基聚合物),100℃下干燥后研磨得到深褐色粉末备用。
其中,所述胡敏素可以采用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乙酰丙酸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副产物。其收集方法为:将糖与稀酸混合,在150~200℃下反应5~8 h;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固体即胡敏素,液体经有机溶剂萃取、减压蒸馏得到乙酰丙酸。
例如,将葡萄糖与稀盐酸溶液混合配制,将混合溶液定溶于1 L容量瓶中,所述稀盐酸溶液浓度为0.1 mol/L,葡萄糖物质的量为1 mol/L,将定容的混合溶液加入反应罐中,在180℃下恒温反应6 h,冷却至室温,抽滤分离得到固体副产物胡敏素,滤液过有机溶剂萃取、减压蒸馏得到乙酰丙酸。将抽滤分离得到的固体副产物胡敏素进行水洗并在120℃下烘干至恒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方法产生的胡敏素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途径获得的胡敏素。
(2)将步骤(1)的固体产物与活化剂混合,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
具体地,取步骤(1)中得到的深褐色粉末3 g于烧杯中并加入3 g氢氧化钾和30 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上述溶液0.5 h并转移至烘箱100℃下干燥蒸发掉多余水分得到棕色蓬松固体,充分研磨得到棕色粉末。
将上述棕色粉末转移至带盖瓷舟,放入高温反应炉,通入100 mL/min的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升温速率为3℃/min,在700℃下煅烧2 h进行碳化。碳化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3)使用酸和水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
将步骤(2)碳化后地产物放入1 M盐酸溶液中浸泡24 h后,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至溶液呈中性,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放入烘箱100℃干燥后研磨备用。
对胡敏素、胡敏素基聚合物和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结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图1为胡敏素和胡敏素基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从图1可以看出,胡敏素为交联的球状聚合物,在经过与四丙基氢氧化铵水热反映后,胡敏素基聚合物呈块状形貌,这说明四丙基氢氧化铵与胡敏素发生反应。从图2可以看出胡敏素基聚合物在经过与氢氧化钾混合并高温碳化得到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呈蚁巢状多孔碳结构,具有大量的交联孔,这为其提供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
图3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EDS图像,其反映了胡敏素表面的C、O、N元素的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表面均匀分布了少量的N元素,这说明本发明中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确实有氮元素的存在。
图4为胡敏素、胡敏素基聚合物及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XPS全谱图,由图可知,三个样品都存在位处于284.4eV和532.5eV的两个特征峰,分别对应于C1s和O1s。不同于胡敏素的是,其他两个样品在399.5eV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特征峰,这归属于N1s。这说明,胡敏素与四丙基氢氧化铵水热反应后成功的引入了氮元素,即使在经过氢氧化钾活化后的HNPC-700依然检测到氮元素的存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1)中四丙基氢氧化铵的用量改为5 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1)中四丙基氢氧化铵的用量改为15 mL。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2)中碳化的温度改成60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2)中碳化的温度改成800℃。
对比例1
作为对照,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胡敏素基氮掺杂碳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不加入氢氧化钾进行活化造孔。即,本对比例直接将胡敏素基聚合物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最后使用酸和水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
空白对照组
作为空白对照组,本例提供一种胡敏素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与不添加有机碱成分。即,本空白对照组直接将胡敏素与氢氧化钾混合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最后使用酸和水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
对实施例1~5、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组所得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氮元素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组所得材料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氮元素含量
Figure 104606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5所得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均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较低的氮元素含量,其比表面积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相应的氮元素含量降低,这是因为氢氧化钾在碳化过程中的活化作用导致氮元素的流失。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来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环氧氯丙烷溶于溶剂中,加入上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作催化剂,通入二氧化碳,在120~160℃下反应生成氯丙烯碳酸酯。所述溶剂、环氧氯丙烷和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用量比为(20~25)mL:(0.5~2)mL:(50~200)mg。所述二氧化碳的压强为1~2 MPa。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称取上述实施例1~5任一实施例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或对比例1、空白对照组的材料100 mg作为催化剂,量取溶剂乙腈23 mL、环氧氯丙烷1 mL以及内标物甲苯1 mL于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进行换气排出反应釜中多余空气后通入1.6 MPa二氧化碳,通入循环冷凝水,程序设定转速为600 r/min并程序升温至140℃反应6h,待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混合液,经离心得到澄清反应液。
反应液经GC-MS检测,得到其中环氧氯丙烷浓度,并经过计算得到环氧氯丙烷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环氧氯丙烷转化率和选择性
转化率(%) 选择性(%)
实施例1 64.3 >99
实施例2 52.1 >99
实施例3 67.7 >99
实施例4 65.8 >99
实施例5 60.2 >99
对比例1 21.9 >99
空白对照组 5.7 >99
可见,本发明以胡敏素为碳源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能够有效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氯丙烷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氯丙烯碳酸酯,对环氧氯丙烷的催化转化率在50%以上,选择性>99%,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结合表1可知,环氧丙烷的转换率随氮元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例1虽然有着最高的氮元素含量,但因为其较低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量使得其催化活性较低导致转化率大大低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转化率。另外空白对照组虽然拥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但是由于其不存在氮元素使得其转化率仅有5.7%。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环氧氯丙烷溶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通入二氧化碳,在120~160℃下反应生成氯丙烯碳酸酯;所述催化剂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所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1)使用含氮有机碱将胡敏素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产物;
(2)将步骤(1)的固体产物与活化剂混合,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碳化;
(3)将碳化后的产物清洗至中性;
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20~200℃,所述水热反应时间为6~12 h;
所述含氮有机碱选自季铵碱,所述胡敏素与季铵碱的用量比为1 g:(1~5)mL;
步骤(2)中,所述活化剂与步骤(1)的固体产物质量比为(0.5~2):1;所述碳化温度为600~8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化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钾、氯化锌和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化时间为1~2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氯丙烯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氛选自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
CN202010459261.5A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1729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9261.5A CN11172967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9261.5A CN11172967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9679A CN111729679A (zh) 2020-10-02
CN111729679B true CN111729679B (zh) 2022-10-21

Family

ID=7264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9261.5A Active CN111729679B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9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4062B (zh) * 2022-10-11 2022-12-27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二氧化碳固体吸附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246A (zh) * 2013-11-18 2015-05-27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生物质碳微/纳米球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
CN107601499A (zh) * 2017-10-27 2018-01-19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胡敏素制备微孔活性炭的应用及方法
CN108404912A (zh) * 2018-03-09 2018-08-1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胡敏素基多孔碳负载单质铜催化剂的方法
CN108962625A (zh) * 2018-06-22 2018-12-0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以胡敏素为原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3775A (zh) * 2018-10-26 2019-03-1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利用胡敏素制备的多孔碳负载单质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246A (zh) * 2013-11-18 2015-05-27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生物质碳微/纳米球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
CN107601499A (zh) * 2017-10-27 2018-01-19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胡敏素制备微孔活性炭的应用及方法
CN108404912A (zh) * 2018-03-09 2018-08-1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胡敏素基多孔碳负载单质铜催化剂的方法
CN108962625A (zh) * 2018-06-22 2018-12-07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以胡敏素为原料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3775A (zh) * 2018-10-26 2019-03-1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利用胡敏素制备的多孔碳负载单质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9679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7802A (zh) 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1485990B (zh)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2309B (zh) 一种从纤维素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940313B (zh) 一种生物质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29679B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38591B (zh) 一种氮杂环卡宾/co2加合物功能化有机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669332A (zh) 一种离子型超高交联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100647A (zh) 一种富缺陷三维交联g-C3N4杂化二维Ti3C2MXene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Catalytic hydrothermal saccharification of rice straw using mesoporous silica-based solid acid catalysts
CN113912805A (zh) 一种催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的有机多孔聚合物
CN112717953B (zh) 一种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生物质水热转化的方法
CN112206808B (zh) 一种用于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7703A (zh) 金属碳基配位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合成2,5-呋喃二甲醇中的用途
CN113289604A (zh) 一种生物质焦掺杂锆镧镁铝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046381B (zh) 一种硫碳基固体酸催化剂
CN107890882B (zh) 一种浸渍-聚合法制备高酸密度固体催化剂的方法
CN111235326A (zh) 一种深度共熔溶剂-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水解的方法
CN107098802B (zh) 基于Beta沸石的2-烷基蒽醌制备方法
CN109456286A (zh) 一种酚羟基环氧化制备工艺
CN114570389A (zh) 一种磺酸基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4744A (zh) 一种基于炼铝灰渣-绿色碳基双载体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89692A (zh) 一种磁性生物质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126749B (zh) 一种多孔碱性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75157A (zh) 一种连续生产生物基呋喃化合物的方法
CN111681881B (zh)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