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7761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7761B
CN111667761B CN202010515121.5A CN202010515121A CN111667761B CN 111667761 B CN111667761 B CN 111667761B CN 202010515121 A CN202010515121 A CN 202010515121A CN 111667761 B CN111667761 B CN 111667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screen body
optical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51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7761A (zh
Inventor
马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51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7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7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7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屏体;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光学补偿膜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覆盖外接于所述光学补偿膜远离屏体一侧的功能模组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其中,经所述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经所述光学补偿膜后发生全反射以减少到达所述屏体的反射光。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减少到达屏体的反射光,从而降低显示装置mura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模组的各项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其中,显示模组在显示时的亮度均匀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显示模组在显示时,屏下传感器会对入射光进行反射,而部分反射光又会照射到屏体对应传感器位置处的薄膜晶体管上,进而导致被照射到的薄膜晶体管特性发生偏移,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一侧在对应传感器位置处出现mura(即亮度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减少到达屏体的反射光,从而降低显示装置mura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屏体;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光学补偿膜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覆盖外接于所述光学补偿膜远离屏体一侧的功能模组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其中,经所述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经所述光学补偿膜后发生全反射以减少到达所述屏体的反射光。
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层光学膜,且沿远离所述屏体的方向,所述多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依次增大;其中,经由所述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在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发生全反射。
其中,所述光学膜的层数等于二,次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最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2。
其中,所述光学膜的层数大于等于三,相邻的多组光学膜之间的折射率的比值相同。
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之间的交界面包括凹凸不平的区域。
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内设置有散射粒子。
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的至少部分周侧表面设置有吸光层。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支撑膜,贴附于所述屏体的所述非显示面一侧;复合胶带,位于所述支撑膜背离所述屏体一侧,且所述复合胶带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或,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位于所述支撑膜与所述复合胶带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膜的折射率小于与所述支撑膜直接接触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
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有光学补偿膜,经外接于屏体的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经光学补偿膜后发生全反射以减少到达屏体的反射光,从而减少反射光对对应功能模组位置处的屏体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影响,提高对应功能模组位置处屏体部分与屏体其他位置的发光均一性,减弱屏体显示面mura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学传感器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光学补偿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显示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10包括屏体100和光学补偿膜104。
具体地,屏体1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1000和非显示面1002;屏体1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薄膜晶体管层、发光层、封装层、触控层等;其中,该衬底可以是柔性衬底,其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PI等,触控层远离衬底一侧可以称之为显示面1000,衬底远离触控层一侧可以称之为非显示面1002。光学补偿膜104位于屏体100的非显示面1002一侧,光学补偿膜104在屏体100上的投影覆盖外接于光学补偿膜104远离屏体100一侧的功能模组(图未示)在屏体100上的投影,即该功能模组位于光学补偿膜104远离屏体100一侧。该功能模组可以为指纹传感器、摄像头等。
如图2所示,图2为功能模组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当入射光(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照射至功能模组后,一部分入射光被功能模组吸收后用于指纹识别或图像采集,另一部分入射光被功能模组的表面反射。由于功能模组表面的非平整性,会导致漫反射的发生。经功能模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会从各个方向向上传播。其中,经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经光学补偿膜104后发生全反射,使得到达屏体100的反射光减少,从而减少反射光对对应功能模组位置处的屏体100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影响,提高对应功能模组位置处屏体部分与屏体其他位置的发光均一性,减弱屏体100的显示面1000出现mura现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光学补偿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光学补偿膜10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层光学膜1040,且沿远离屏体100的方向(即图3中实线箭头所示方向),多层光学膜1040的折射率依次增大。该光学膜1040一般为无色透明高透过率薄膜,其材质可以为有机物,例如,聚酰亚胺PI(折射率1.6左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折射率1.655)、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折射率1.646)等;当然,该光学膜1040的材质也可为无机物,例如,氮化硅SiNx(折射率2.1),二氧化硅SiO2(折射率为1.5)等。该光学膜1040的层数可以大于等于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当当前多层光学膜1040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增加光学膜1040的层数以实现对反射光的全反射以及偏折效果。
以图3中为例,图3中示意画出了5层光学膜1040,当然,实际情况下光学膜1040的层数可以小于5层或大于5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图3中5层光学膜1040的折射率具有以下关系:n1<n2<n3<n4<n5。由于光学膜1040的折射率在靠近屏体100方向上逐渐减小,导致反射光(即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在由下至上传播过程中逐渐偏离传播方向,小角度的反射光传播方向可以偏离功能模组对应的屏体100的区域,大角度的反射光在传播时可以发生全反射效应,从而削弱到达至屏体100的光线,降低屏体100显示面1000一侧出现mura现象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光学膜1040的层数为两层时,次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最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2;当次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最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的比值等于1.5时,入射角大于等于arcsin2/3的反射光能够在两层光学膜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由于功能模组表面的漫反射,绝大部分反射光的的入射角均大于arcsin2/3,此时只有极少部分反射光能够被光学补偿膜层折射至屏体的非显示面;当次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最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的比值等于2时,入射角大于等于30度的反射光能够在两层光学膜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几乎不存在反射光能够被光学补偿膜层折射至屏体的非显示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为了降低工艺制备难度,上述光学膜1040的层数大于等于三,相邻的多组光学膜1040之间的折射率的比值相同。以图3中光学补偿膜104为例,图3中5层光学膜1040的折射率的比值K之间满足如下条件:n2/n1=n3/n2=n4/n3=n5/n4=K,其中K大于1小于1.5。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获得上述比值K:假设光学补偿膜104具有N层光学膜1040,在沿远离屏体的方向上,光学膜1040分别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N层且光学膜1040的折射率呈等比增大,N大于等于3,相邻的多组光学膜1040之间的大折射率光学膜与小折射率光学膜的比值均为K。预设反射光的在第2层与第1层交界面处的临界角为θ,初始入射角为α的反射光经过第N-1层光学膜1040后入射角变为θ,该反射光在第N-1层与第N层之间的交界面发生全反射,入射角α、临界值θ、折射率的比值K、以及光学膜1040的层数N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529844640000051
由此可以获得初始入射角α=arc(sinθ*K-(N-1))。
当反射光传播至最靠近屏体100的光学膜1040与次靠近屏体100的光学膜1040之间的界面时,如图3所示,只需要初始入射角α≥arc(sinθ*K-(N-1)),即可保证所有入射角大于等于arc(sinθ*K-(N-1))的能够在第1层和第2层光学膜1040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
根据初始入射角α以及光学膜1040的层数N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确定出所要选择的相邻光学膜1040之间的折射率的比值K,通过该比值K来从现有光学材料中选择合适材质的光学膜1040。具体地,当N大于等于3小于5时,K大于1.3小于1.5,K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当N大于等于5时,K大于1小于等于1.3,K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
在某些情况下,经功能模组反射的部分光线进入光学补偿膜104的入射角较大,例如,为90°左右,为了降低该部分大角度光线对屏体100的影响,光学补偿膜104中的至少部分光学膜1040之间的交界面包括凹凸不平的区域,上述凹凸不平的区域可以通过蚀刻等方式形成,凸起或凹陷可以为三角形、弧形等。当大角度的反射光(例如,90°等)到达该凹凸不平的区域时,能够改变角度使得其在入射至最后几层光学膜1040的时候能够全反射。较佳的,该具有凹凸不平的区域的交界面可以位于相对远离屏体100的光学膜1040上。
或者,上述光学补偿膜104中的至少部分光学膜1040内也可设置有散射粒子。当大角度的反射光(例如,90°等)遇到散射粒子时,其角度发生偏折,使得其在入射至最后几层光学膜1040的时候可能能够全反射。该散射粒子可以为球形等,其粒径可以在1nm至40nm范围内,该散射粒子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二氧化锆、白炭黑、三氧化二铝微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较佳地,该散射粒子可以位于相对远离屏体100的光学膜1040内。
此外,为了降低经光学补偿膜104反射或折射的光线从光学补偿膜104的周侧射出或再反射至功能模组,上述光学补偿膜104的至少部分周侧表面设置有吸光层,光学补偿膜104的周侧表面即为与屏体100表面垂直的光学补偿膜104的表面。该吸光层可以为黑矩阵或油墨层等。较佳地,上述光学补偿膜104的全部周侧表面设置有吸光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内可以同时设置有凹凸表面、散射粒子和吸光层中的至少两种。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还包括支撑膜106和复合胶带108;其中,支撑膜106贴附于屏体100的非显示面1002一侧;复合胶带108位于支撑膜106背离屏体100一侧,且复合胶带108对应功能模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A。在本实施例中,复合胶带108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结构,例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胶层、泡棉、支撑层(例如,PI等)、金属层(例如,铜箔等),胶层相对金属层靠近支撑膜106。由于复合胶带108的遮光性,为了使入射光能够到达功能模组,复合胶带108对应功能模组的位置处需要设置第一开口A,该第一开口A的尺寸可以大于等于功能模组的感光区尺寸。此外,对于经光学补偿膜104全反射回的部分光线可以被该复合胶带108吸收,从而降低全反射光线对显示模组10内其他元件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补偿膜104的尺寸大于第一开口A的尺寸,光学补偿膜104的至少部分光学膜位于支撑膜106与复合胶带108之间;例如,光学补偿膜104中的所有光学膜可以位于支撑膜106与复合胶带108之间;又例如,光学补偿膜104中的部分光学膜位于支撑膜106与复合胶带108之间,而剩余光学膜可以与支撑膜106同层设置。该设计方式结构简单,且工艺上易于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后续复合胶带108的贴附,对于位于支撑膜106与复合胶带108之间的光学膜而言,其***还可设置有透明的平坦化层,该平坦化层可以填充复合胶带108与支撑膜106之间的间隙,以使得复合胶带108的贴附较为平整。或者,光学补偿膜104可以完全覆盖支撑膜10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补偿膜104的设置位置也可为其他。例如,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显示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光学补偿膜104a的至少部分光学膜设置于复合胶带108a的第一开口A1内;例如,光学补偿膜104a的所有光学膜均位于第一开口A1内部。此时光学补偿膜104a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第一开口A1的深度。该设计方式结构简单,工艺上易于实现,且该设计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显示模组10a的厚度。
另外,对于图1和图4中的结构而言,与支撑膜106或106a直接接触的光学膜的折射率大于支撑膜106或106a的折射率。此时支撑膜106或106a可以作为光学补偿膜104或104a中的一部分,即为光学补偿膜104或104a中最靠近屏体100或100a的光学膜。该设计方式可以在实现使部分反射光全反射的同时,降低光学补偿膜104或104a的厚度,进而达到降低显示模组10或10a厚度的目的。
另外,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显示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补偿膜104b也可位于支撑膜106b内部,即支撑膜106b对应功能模组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A2,光学补偿膜104b设置于第二开口A2内。该设计方式可以在实现使部分反射光全反射的同时,降低显示模组10或10a的厚度。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补偿膜104b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第二开口A2的深度,以降低对后续复合胶带108b贴附时的影响。
对于上述几个实施例中的光学补偿膜,当其材质为有机物时,可以通过涂布等方式形成;当其材质为无机物时,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式形成。另外,光学补偿膜可以先在屏体外部预先制备,然后通过裁剪、贴附的方式设置于其需要设置的位置;或者,光学补偿膜也可在需要设置的位置上直接通过上述涂布或CVD等方式直接形成。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200,具体地,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200可以应用于手机终端、仿生电子、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及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例如,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od、智能手表等数码设备。
此外,如图6所示,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功能模组202,位于光学补偿膜2000远离屏体2002一侧,该功能模组可以是指纹传感器、摄像头等。
当入射光照射至功能模组202后,一部分入射光被功能模组202吸收后用于指纹识别或图像采集,另一部分入射光被功能模组202的表面反射。由于功能模组202表面的非平整性,会导致漫反射的发生。经功能模组202表面反射的反射光会从各个方向向上传播。其中,经功能模组202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经光学补偿膜2000后发生全反射以减少到达屏体2002的反射光,从而减少反射光对功能模组202位置处的屏体2002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影响,提高对应功能模组位置处屏体部分与屏体其他位置的发光均一性,减弱屏体2000的显示面出现mura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体;
光学补偿膜,位于所述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光学补偿膜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覆盖外接于所述光学补偿膜远离屏体一侧的功能模组在所述屏体上的投影;其中,经所述功能模组反射的反射光从各个方向向上传播,至少部分反射光经所述光学补偿膜后发生全反射以减少到达所述屏体的反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补偿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层光学膜,且沿远离所述屏体的方向,所述多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依次增大;其中,经由所述功能模组反射的至少部分反射光在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发生全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的层数等于二,次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与最靠近所述屏体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的比值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的层数大于等于三,相邻的多组光学膜之间的折射率的比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之间的交界面包括凹凸不平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内设置有散射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补偿膜的至少部分周侧表面设置有吸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支撑膜,贴附于所述屏体的所述非显示面一侧;
复合胶带,位于所述支撑膜背离所述屏体一侧,且所述复合胶带对应所述功能模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
其中,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或,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所述光学补偿膜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光学膜位于所述支撑膜与所述复合胶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膜的折射率小于与所述支撑膜直接接触的所述光学膜的折射率。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0515121.5A 2020-06-08 2020-06-08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67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5121.5A CN111667761B (zh) 2020-06-08 2020-06-08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5121.5A CN111667761B (zh) 2020-06-08 2020-06-08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7761A CN111667761A (zh) 2020-09-15
CN111667761B true CN111667761B (zh) 2022-07-05

Family

ID=7238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5121.5A Active CN111667761B (zh) 2020-06-08 2020-06-08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77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2196B (zh) * 2020-10-15 2024-04-3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1809A (ja) * 1999-02-24 2000-09-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26866B (zh) * 2006-08-17 2010-12-29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28028C (zh) * 2007-01-04 2008-10-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02289101A (zh) * 2011-06-13 2011-12-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2521388U (zh) * 2012-02-03 2012-11-07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N103715231B (zh) * 2013-12-31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4849793A (zh) * 2014-02-19 2015-08-1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屏导光板及电子纸显示屏
CN107967874B (zh) * 2016-10-19 2020-04-2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CN208027038U (zh) * 2018-04-24 2018-10-3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KR102658176B1 (ko) * 2018-04-24 2024-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9445164B (zh) * 2018-09-30 2022-06-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163706B2 (ja) * 2018-10-05 2022-11-01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ミラー
CN110223601A (zh) * 2019-06-26 2019-09-10 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67732B (zh) * 2019-10-31 2022-04-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991323B (zh) * 2019-11-29 2022-11-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7761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8574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80224583A1 (en) Optical structu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320267A1 (e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apparatus
TWI607233B (zh) 光學膜結構與顯示器結構
US20160178812A1 (en)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assembly applying the same
US20210271844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US20230137477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10168569B2 (en) Display device, adhesive-layer-including light-diffusion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ght-diffusion member
US10818695B2 (en) Anti-reflectiv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64446B2 (en) Light emitting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120850A1 (zh) 背光模块
JP2014164025A (ja) 光拡散部材、光拡散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06814497B (zh) 一种半透半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127442A1 (zh) 背光模组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193367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732A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66776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7907243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7955465B2 (en) Display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element
CN110021611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544182B2 (ja)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494468U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93408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TWI755076B (zh) 電子裝置
CN114388711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