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5696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5696A
CN111665696A CN201910830858.3A CN201910830858A CN111665696A CN 111665696 A CN111665696 A CN 111665696A CN 201910830858 A CN201910830858 A CN 201910830858A CN 111665696 A CN111665696 A CN 111665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cas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08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5696B (zh
Inventor
根本善太郎
宗野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6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5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产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当的突出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传送部,沿经过对记录媒体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的传送路径而传送该记录媒体;图像形成部,在所述形成区域中,对所述记录媒体形成所述图像;突出量设定部,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记录媒体突出的突出量,在第1情况下设定为第1突出量,在所述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得比第1情况更大的第2情况下设定为比第1突出量大的第2突出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执行所谓的无边框打印,已知有以使尺寸比纸张尺寸大的图像从纸张突出的方式进行打印的技术。在这种无边框打印中,若图像从纸张突出的突出量大,则即使纸张的位置偏移,纸张也包含在图像内,因此可防止纸张边框的空白。另一方面,若突出量大,则纸张上未容纳的不必要的图像部分大,因此形成图像的油墨或色调剂的消耗量或回收量多,从成本或寿命的观点来看并不理想。因此,提出有一种能够调整突出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装置,其在通过无边框复印模式将原稿图像记载于记录纸时,使用户设定相当于通过原稿图像的放大而从记录纸突出并成为非记录图像的大小的突出量,并根据用户设定的突出量来确定所述放大时的放大倍率。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装置,其在进行无边缘打印时,根据对通过被记录材料的前端位置或后端位置进行检测的通过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复数个色调剂像的突出量。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装置,其能够根据用户的指示来指定表示突出量的多少的复数个突出级别中的任一级别,并根据被指定的突出级别来设定自预先与该突出级别对应关联的各端部起的突出量的组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41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20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708668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装置中,关于通过以纸张为代表的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的所谓的偏斜而在记录媒体的角部附近产生空白的现象未进行研究,并未提出与偏斜对应的突出量的设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产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当的突出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方案1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送部,沿经过对记录媒体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的传送路径传送该记录媒体;
图像形成部,在所述形成区域中,对上述记录媒体形成上述图像;
突出量设定部,将上述图像从上述记录媒体突出的突出量,在第1情况下设定为第1突出量,在上述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得比第1情况更大的第2情况下,设定为比第1突出量大的第2突出量。
方案2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信息,若该所获取的信息表示相当于上述第1情况的记录媒体,则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1突出量,若该所获取的信息表示相当于上述第2情况的记录媒体,则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3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入部,该输入部由操作者来输入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通过上述输入部而输入的上述信息。
方案4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该记录媒体的大小作为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在该记录媒体的大小比上述第1情况小的上述第2情况下,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5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该记录媒体的沿上述传送方向的长度作为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在该长度比上述第1情况短的上述第2情况下,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6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该记录媒体的与上述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作为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在该宽度比上述第1情况窄的上述第2情况下,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7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记录媒体的角部形状作为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在该角部比上述第1情况钝的上述第2情况下,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8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该记录媒体的厚度作为与上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上述信息,在该记录媒体比上述第1情况厚的上述第2情况下,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9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4~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媒体测定部,该媒体测定部测定上述记录媒体而得到上述信息,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从上述媒体测定部获取上述信息。
方案10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斜率测定部,该斜率测定部测定上述记录媒体的相对于传送方向的斜率,
上述突出量设定部若通过上述斜率测定部测定出的斜率相当于上述第1情况,则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1突出量,若该测定出的斜率相当于上述第2情况,则将上述突出量设定为上述第2突出量。
方案1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方案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边缘检测部,该边缘检测部检测在上述记录媒体的边缘中沿上述传送方向延伸的边缘的位置,
上述斜率测定部使用上述边缘检测部来测定上述斜率。
方案12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传送步骤,沿经过对记录媒体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的传送路径而传送该记录媒体;图像形成步骤,在所述形成区域中,对所述记录媒体形成所述图像;及突出量设定步骤,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记录媒体突出的突出量,在第1情况下设定为第1突出量,在所述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得比第1情况更大的第2情况下设定为比第1突出量大的第2突出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产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当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与偏斜的要因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操作者未意识到偏斜或突出量,也能够得到必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作为偏斜的要因而显著的、与记录媒体的大小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与传送开始时产生的偏斜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与偏斜校正力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与成为偏斜的要因的方形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设定与偏斜校正力对应的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省去信息输入的麻烦。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根据实际产生的偏斜来设定突出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抑制组件数量或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在产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设定适当的突出量。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无边缘打印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存储有切纸的纸张托盘的图;
图4是表示偏斜的产生状况的图;
图5是表示圆角形状的切纸的偏斜的产生状况的图;
图6是表示切纸到达定位辊的状况的图;
图7是对偏斜的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对宽度窄的切纸的偏斜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9是对圆角形状的切纸的偏斜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切纸的挠曲的图;
图11是表示厚度厚的切纸的挠曲的图;
图12是表示被输入切纸的信息的托盘设定画面的图;
图13是示出控制分开使用突出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尺寸的测定机构的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偏斜量的测定机构的图;
图16是表示根据侧边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的方法的图;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偏斜量的测定机构的图;
图18是表示根据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的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形状的测定机构的图;
图20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圆角形状的切纸的测定例的图;
图2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厚度的测定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考以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所谓的串联式彩色打印机,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作为记录材料而使用切纸P。另外,作为记录材料,除了切纸P以外,还可以采用塑料纸或信封,在以下说明中,使用切纸P作为记录材料的代表而进行说明。
切纸P以堆叠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部设置的纸张托盘130上的状态而被存储。纸张托盘130内的切纸P通过旋出辊131及分离辊132从纸张托盘130一张张地被取出,并沿传送路径R向上方传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设置有双层的纸张托盘130。在各纸张托盘130上可以存储有不同尺寸的切纸P。并且,作为可存储于纸张托盘130上的切纸P的形状,除了角部切割成直角的普通形状以外,也有角部切割成圆形的圆角形状。在双层的纸张托盘130中,用户选择的纸张托盘130的切纸P使用于图像形成中。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例如具备与Y(黄色)、M(品红色)、C(蓝绿色)、K(黑色)这4色对应的4个图像引擎110Y、110M、110C、110K。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图像引擎110Y、……、110K通过所谓的电子照相方式来形成色调剂图像。在各图像引擎110Y、……、110K中,通过依次经过充电、曝光及显影各工序,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于各感光体鼓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工序通过从与4个图像引擎110Y、……、110K共用的1个曝光器112照射的曝光光而被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采用直接转印方式,并具备纸张传送带120。纸张传送带120缠绕在驱动辊121和从动辊122上,并通过驱动辊121的驱动力而经过各图像引擎110Y、……、110K并进行循环移动。在对置于从动辊122并其间夹持纸张传送带120的位置,设置有对基于纸张传送带120的切纸P的传送进行辅助的辅助辊123。纸张传送带120与旋出辊131的组合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传送部的一例。
在对置于各图像引擎110Y、……、110K并其间夹持纸张传送带120的各位置上,配备有转印辊111Y、111M、111C、111K。从纸张托盘130取出并沿传送路径R传送的切纸P在经过定位辊135之后,通过纸张传送带120而被传送,并在图像引擎110Y、……、110K与转印辊111Y、……、111K之间通过。由各图像引擎110Y、……、110K形成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通过各转印辊111Y、……、111K依次重叠转印于切纸P上。作为这种转印的结果,在切纸P上形成彩色图像。定位辊135使切纸P暂且停止,正当在图像引擎110Y、……、110K中的图像形成的时刻,将切纸P送入到纸张传送带120。
兼具图像引擎和转印辊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图像形成器的一例,图像引擎110Y、……、110K与转印辊111Y、……、111K之间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形成区域的一例。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具备定影器150,切纸P上的彩色图像通过定影器150并通过热和压力而被定影。通过定影器150被定影图像的切纸P通过送出辊133向框体上的装载托盘140送出。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表面具备显示面板160,其承担由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信息或指示的输入和从图像形成装置100向用户的信息显示。
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也具备:清洁器170,从纸张传送带120的上方,通过刮板来刮落色调剂或纸粉等无用的物质;及控制部180,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部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在切纸P的整个表面形成图像的所谓的无边缘打印的功能。通过图像引擎110Y、……、110K而形成尺寸超过切纸P的尺寸的色调剂图像,由此实现该无边缘打印。
图2是无边缘打印的说明图。
在无边缘打印正常时(A),切纸P的范围收纳于色调剂图像200的范围内,因此在切纸P的整个表面形成图像。以下,将色调剂图像200的范围超过切纸P的范围的部分的宽度称作突出量210。作为突出量210,也可以采用在切纸P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不同的量,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设为切纸P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突出量210相同而进行说明。正常时(A)的突出量210例如为2mm。
切纸P在从纸张托盘130被取出并在传送路径R上前进时,有时产生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的所谓的偏斜。在偏斜时(B),切纸P的角部部分如图中的箭头所示比正常时(A)更靠近外侧位移。在偏斜小的情况下,角部部分的位移也小,因此切纸P的整个表面包含于色调剂图像200的范围内,在偏斜大的情况下,有时在切纸P的角部部分产生超出色调剂图像200的范围的空白区域220。在防止产生这种空白区域220的应对时(C),使用比正常时(A)宽度更广的突出量230。应对时(C)的突出量230例如为3mm。然而,这种宽度广的突出量230导致色调剂消耗量的增大。并且,超出切纸P的范围的色调剂图像200的色调剂通过清洁器170从纸张传送带120被刮落,并通过省略图示的回收机构而被回收。宽度广的突出量230导致色调剂的回收量的增大,并缩短装置寿命。因此正常时(A)的突出量210和应对时(C)的突出量230根据偏斜的大小被分开使用。
在此,对偏斜的产生及校正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存储有切纸的纸张托盘的图。
在纸张托盘130上,作为能够移动的导向件而具备侧导向件136和顶端导向件137,以对应于多种尺寸的切纸P。切纸P的朝向通过侧导向件136而朝向传送方向。
图4是表示偏斜的产生状况的图。
切纸P的朝向通过与两侧的侧导向件136的接触而朝向传送方向,但有时在切纸P与侧导向件136之间产生一些间隙,切纸P有倾斜该间隙量的余地。如此,若切纸P倾斜,则有时切纸P向图中的箭头方向被取出时斜率增大而产生偏斜。并且,若比较切纸P的长度短且用虚线来表示的情况和切纸P的长度长且用实线来表示的情况,则即使切纸P与侧导向件136之间的间隙为相同的程度,长度短的切纸P也容易产生大的斜率。其结果,作为一般的趋势,与长度长的切纸P相比,长度短的切纸P产生更大的偏斜。
图5是表示圆角形状的切纸的偏斜的产生状况的图。
若比较切纸P的形状为圆角形状且用虚线来表示的情况和切纸P的形状为普通形状且用实线来表示的情况,则即使切纸P与侧导向件136之间的间隙为相同的程度,圆角形状的切纸P也容易产生大的斜率。其结果,作为一般的趋势,与普通形状的切纸P相比,圆角形状的切纸P产生更大的偏斜。
从纸张托盘130取出切纸P时产生的偏斜,在到达定位辊135时被校正,切纸P的朝向修正为沿传送方向的方向。
图6是表示切纸到达定位辊的状况的图。
定位辊135在与支承辊134之间夹持切纸P,并通过旋转而送出切纸P。支承辊134随着定位辊135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通过旋出辊131而从纸张托盘130旋出的切纸P,若到达定位辊135,则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而产生碰撞力。并且,切纸P在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之后,也通过旋出辊131而持续被推向定位辊135的方向。
切纸P的偏斜通过在与定位辊135的碰撞中产生的碰撞力而被校正。
图7是对偏斜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在图7中示出在切纸P上产生偏斜的传送时(A)和切纸P碰撞到定位辊135的校正时(B)。
在传送时(A)产生偏斜的切纸P以相对于图中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方向倾斜的状态朝向定位辊135。然后,在校正时(B),通过切纸P的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而产生碰撞力,通过该碰撞力,在切纸P上产生转矩T。切纸P通过该转矩T而被校正偏斜,切纸P的朝向修正为接近于传送方向。
在传送时(A)产生的偏斜小的情况下,在校正时(B),切纸P的朝向与传送方向对齐。另一方面,在传送时(A)产生的偏斜大的情况下,在校正时(B),即使切纸P的朝向被修正,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切纸P的斜率仍保持。若切纸P脱离定位辊135,则不会产生校正偏斜的作用,因此校正后仍保持的偏斜在随后的图像形成时也存在。
图8是对宽度窄的切纸的偏斜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在图8中示出切纸P的宽度比图7所示的切纸P的宽度窄的情况下的传送时(A)和校正时(B)的状况。
在宽度窄的切纸P的情况下,若在传送时(A)也产生偏斜,则切纸P以相对于图中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方向倾斜的状态朝向定位辊135。然后,在校正时(B),通过切纸P的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而产生碰撞力。然而,通过该碰撞力而产生的转矩T在切纸P的宽度窄时成为小的转矩T。其结果,在宽度窄的切纸P中偏斜的校正力变小,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切纸P的斜率在校正后也容易保持。即,作为一般的趋势,与宽度广的切纸P相比,宽度窄的切纸P在图像形成时具有大的偏斜。
图9是对圆角形状的切纸的偏斜校正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在图9中示出圆角形状的切纸P中的传送时(A)和校正时(B)的状况。
在圆角形状的切纸P的情况下,若在传送时(A)也产生偏斜,则切纸P以相对于图中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方向倾斜的状态朝向定位辊135。然后,在校正时(B),通过切纸P的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而产生碰撞力。此时,与定位辊135碰撞的切纸P的实质性宽度W变窄切纸P的圆角量,与图8所示的宽度窄的切纸P同样地,通过碰撞力而产生的转矩T成为小的转矩T。其结果,在圆角形状的切纸P中偏斜的校正力变小,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切纸P的斜率在校正后也容易保持。即,作为一般的趋势,与普通形状的切纸P相比,圆角形状的切纸P在图像形成时具有大的偏斜。
在图7~图9中说明的基于定位辊135与切纸P的碰撞的偏斜的校正,通过碰撞时切纸P挠曲而得以实现。
图10是表示切纸的挠曲的图。
在图10中用侧方图(A)及正面图(B)来示出在与定位辊135的碰撞中被校正偏斜的切纸P的状况。
在切纸P的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之后,在切纸P的后续部分也通过旋出辊131而持续旋出。因此,在切纸P中临时产生挠曲。在切纸P的偏斜在与定位辊135的碰撞中被校正的情况下,该挠曲吸收在前端侧和后续侧产生的切纸P的朝向的差异。其结果,顺利地进行偏斜的校正,切纸P的朝向修正为接近于图中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方向。
图11是表示厚度厚的切纸的挠曲的图。
在图11中,用侧方图(A)及正面图(B)来示出切纸P的厚度比图10所示的切纸P厚的情况下的挠曲的状况。
在切纸P的厚度厚的情况下,即使切纸P的前端与定位辊135碰撞,挠曲也小。因此,若在后续部分持续进行基于旋出辊131的旋出,则有时在偏斜的修正不充分的状态下切纸P的前端突入到定位辊135与支承辊134之间。其结果,在厚度厚的切纸P中偏斜的校正力变小,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切纸P的斜率在校正后也容易保持。即,作为一般的趋势,与厚度薄的切纸P相比,厚度厚的切纸P在图像形成时具有大的偏斜。
如以上说明,图像形成时具有的偏斜的大小根据切纸P的尺寸或形状等改变。关于对偏斜大小的影响的强度,按尺寸、形状、厚度的顺序强。
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与切纸P的尺寸、形状、厚度有关的信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被输入。
图12是表示切纸的信息被输入的托盘设定画面的图。
托盘设定画面161是显示于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60上的画面,通过用户触摸托盘设定画面161上的部位的操作而选择性地输入与切纸P的尺寸、形状、厚度有关的信息。显示托盘设定画面161的显示面板160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输入部的一例。
在托盘设定画面161的托盘选择栏162中,排列有用于选择与切纸P的信息对应关联的托盘的选择按钮165。
在托盘设定画面161的尺寸选择栏163中,作为切纸P的尺寸而排列有用于选择传送方向的长度和与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的组合的选择按钮166、167。并且,也排列有用于选择普通形状的切纸P的选择按钮166和用于选择圆角形状的切纸P的选择按钮167。即,在尺寸选择栏163中被输入切纸P的长度、宽度及方形这3个信息。
托盘设定画面161的基重选择栏164中,排列有用于选择作为表示切纸P的厚度的指标而通常使用的基重的选择按钮168。
通过用户在托盘设定画面161上操作各选择按钮165、166、167,168,切纸P的信息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并存储于图1所示的控制部180。在控制部180中,根据该切纸P的信息,如以下说明,分开使用图2所示的正常时(A)的突出量210和应对时(C)的突出量230。控制部180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突出量设定部的一例。
图13是表示控制分开使用突出量的流程图。
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100指示了所谓的执行作业的情况下,执行图13的流程所表示的控制。
若开始该控制,则控制部180确认用户所选择的用于图像形成的与纸张托盘130对应关联的切纸P的信息。控制部180在步骤S101中确认切纸P的长度(即,纸张长度),在长度为7英寸以下的情况下偏斜大,因此进入到步骤S105,将突出量设定为例如3mm。该突出量相当于图2所示的应对时(C)的宽度广的突出量230。
控制部180在步骤S101中切纸P的长度比7英寸长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2。控制部180在步骤S102中确认切纸P的宽度(即,纸张宽度),在宽度为5英寸以下的情况下偏斜大,因此进入到步骤S105,将突出量设定为宽度广的3mm。
控制部180在步骤S102中切纸P的宽度比5英寸广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3。控制部180在步骤S103中确认切纸P的形状,在形状为圆角形状的情况下偏斜大,因此进入到步骤S105,将突出量设定为宽度广的3mm。
控制部180在步骤S103中切纸P的形状为普通形状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4。控制部180在步骤S104中确认切纸P的基重,在基重为256gsm以上的厚的切纸P的情况下偏斜大,因此进入到步骤S105,将突出量设定为宽度广的3mm。
控制部180在步骤S104中基重小于256gsm的情况下偏斜小,因此进入到步骤S106,将突出量设定为2mm。该突出量相当于图2所示的正常时(A)的宽度窄的突出量210。
如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切纸P的信息而执行与偏斜的大小对应的突出量的分开使用。通过根据偏斜的大小而分开使用突出量,在产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设定适当的突出量。
另外,在此,对突出量的设定仅切换1个阶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突出量的设定也可以切换复数个阶段。在这种复数个阶段的切换中,作为一例,可以考虑如下控制:在切纸P的长度短的情况下以及宽度窄的情况下偏斜大,因此突出量例如设定为4mm,在切纸P的形状为圆角形状的情况下以及切纸P的厚度厚的情况下偏斜为中等程度,因此突出量例如设定为3mm,关于其他切纸P,由于偏斜小,因此突出量例如设定为2mm。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除了通过测定而获取切纸P的尺寸这一点以外,第2实施方式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着眼于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尺寸的测定机构的图。
在图14中示出纸张托盘130的下表面侧,作为一例,示出通过测定顶端导向件137的位置而测定切纸的长度的机构。图14中示出的测定机构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媒体测定部的一例。
顶端导向件137沿设置于纸张托盘130的底板的狭缝301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移动。用户使顶端导向件137根据存储于纸张托盘130的切纸的长度而移动。在顶端导向件137上,能够旋转地固定有向纸张托盘130的下表面侧突出的旋转部302。在该顶端导向件137的旋转部302中贯穿有以支点30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杆304。
在纸张托盘130的侧面设置有导轨305,移动板306沿该导轨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移动。在移动板306上能也够旋转地固定有向纸张托盘130的下面侧突出的旋转部307。而且,在移动板306的旋转部307也贯穿有旋转杆304。移动板306经由旋转杆304连结于顶端导向件137,若顶端导向件137移动,则移动板306也联动地移动。
在面对导轨305的位置设置有复数个光学传感器308。光学传感器308具有光源和受光元件在图中的进深方向面对的结构,若移动板306进入到这些光源与受光元件之间,则光被遮挡并检测出移动板306的位置。若移动板306的位置被检测,则移动板306进行联动的顶端导向件137的位置也被检测。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这种测定机构来检测顶端导向件137的位置,由此测定存储于纸张托盘130上的切纸的长度。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图14所示的测定机构相同的测定机构也检测出侧导向件136(参考图5)的位置,从而测定切纸的宽度。然后,根据通过这些测定而得到的切纸的长度和宽度,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与偏斜的大小对应的突出量的分开使用。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除了测定偏斜的大小(即,偏斜量)这一点以外,第3实施方式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着眼于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切纸P的偏斜在与定位辊135的碰撞时被校正,因此对通过了定位辊135的切纸P进行偏斜量的测定。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偏斜量的测定机构的图。
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侧边传感器310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侧边传感器310是设置于定位辊135与从动辊122之间的传感器阵列,关于通过定位辊135向图中的上方被传送的切纸P,以光学方式来检测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边缘的位置。基于侧边传感器310的检测值使用于色调剂图像的形成位置的调整等中,但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偏斜量的测定中也应用侧边传感器310,并抑制组件数量的增加。该侧边传感器310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斜率测定部的一例,并且也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边缘检测器的一例。
图16是表示根据侧边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的方法的图。
在图16中示出表示侧边传感器310的检测值的时间进程的图表,图表的横轴表示时间,图表的纵轴表示基于侧边传感器的边缘的检测位置。
求出比切纸P从定位辊135到从动辊122为止的时间短、且间隔开预先确定的特定的经过时间的2个时点T1、T2各自的检测位置的差分,由此测定偏斜量。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根据如此测定的偏斜量而分开使用突出量。即,在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切纸P的信息进行与偏斜量间接对应的分开使用,相对于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与偏斜量直接对应的分开使用,且分开使用的精度高。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除了偏斜量的测定方法不同这一点以外,第4实施方式是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方式,以下,着眼于与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偏斜量的测定机构的图。
在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对切纸P的通过进行检测的2个通过传感器311、312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通过传感器311、312是设置于定位辊135与从动辊122之间的反射式传感器,以二进制来检测通过定位辊135向图中的上方传送的切纸P的有无。这些2个通过传感器311、312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斜率测定部的一例。
图18是表示根据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测定切纸P的偏斜量的方法的图。
在图18中示出表示各通过传感器311、312的检测值的时间进程的图表,图表的横轴表示时间,图表的纵轴表示有无检测基于各通过传感器311、312的切纸P。
通过求出基于2个通过传感器311、312的切纸P的检测时刻的差分而测定偏斜量。在第4实施方式中,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如此测定的偏斜量而分开使用突出量。第4实施方式中进行与偏斜量直接对应的分开使用,由此分开使用的精度高。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除了通过测定而获取切纸的形状这一点以外,第5实施方式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着眼于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形状的测定机构的图。
在第5实施方式中,使用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侧边传感器310来测定切纸P的形状。
在图19中示出侧边传感器310的配备图(A)和基于侧边传感器310的检测值的图表(B)。图表(B)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基于侧边传感器310的边缘的检测位置和其检测位置的微分量。
在表示边缘的检测位置的微分量的图表上生成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绝对值表示角部形状的锐度,通过计算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绝对值而测定切纸P的形状。在图19所示例中,测定出切纸P的形状为普通形状。例如通过控制部180来进行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绝对值的计算。第5实施方式中的侧边传感器310和控制部180的组合相当于本发明中描述的媒体测定部的一例。
图20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圆角形状的切纸的测定例的图。
在图20中也示出侧边传感器310的配备图(A)和基于侧边传感器310的检测值的图表(B)。
在圆角形状的切纸P的情况下,基于侧边传感器310的边缘的检测位置平缓地发生变化,因此在表示边缘的检测位置的微分量的图表上生成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绝对值小。即,通过计算这种微分量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绝对值而测定出切纸P为圆角形状。
在第5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这种测定而得到的切纸P的形状的信息使用于突出量的分开使用中。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除了通过测定而获取切纸的厚度这一点以外,第6实施方式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着眼于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2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的切纸厚度的测定机构的图。
在第6实施方式中,使用旋出辊131中的驱动电流值来测定切纸的厚度。
如图21的状态图(A)所示,若切纸P的前端到达至定位辊135与支承辊134接触的位置,则切纸P的前端通过定位辊135和支承辊134而被阻止。其结果,在表示驱动电流值的图表(B)上生成驱动电流值的峰值。在厚度薄的切纸P的情况下,切纸P大幅挠曲,因此驱动电流值的峰值小。另一方面,如状态图(C)所示,在厚度厚的切纸P通过定位辊135和支承辊134被阻止的情况下,切纸P的挠曲小。因此,表示驱动电流值的图表(D)上生成大的峰值。如此,通过求出在旋出辊131的驱动电流值中生成的峰值而测定切纸P的厚度。例如通过控制部180来计算驱动电流值中生成的峰值。第6实施方式中的旋出辊131和控制部180的组合相当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媒体测定部的一例。
在第6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这种测定而得到的切纸P的厚度使用于突出量的分开使用中。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而示出彩色打印机,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单色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印机或复合机。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作为本发明中描述的图像形成器的一例,示出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引擎,但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图像形成器例如可以是用喷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器。
并且,本发明是以解决在“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一栏中记载的课题为目的而发明出来的,但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阻止以不解决该课题的形式向其他目的的引用,本发明结构如此被引用的方式也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以例示及说明为目的而提供的。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全面详尽地包括本发明,并且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方式。很显然,对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及变更是自知之明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而选择并说明的。由此,本技术领域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对假定为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定使用最优化的各种变形例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上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定义。
符号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110Y、110M、110C、110K-图像引擎,120-纸张传送带,130-纸张托盘,136-侧导向件,137-顶端导向件,131-旋出辊,132-分离辊,160-显示面板,161-托盘设定画面,180-控制部,210、230-突出量,310-侧边传感器,311、312-通过传感器。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送部,沿经过对记录媒体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的传送路径而传送该记录媒体;
图像形成部,在所述形成区域中,对所述记录媒体形成所述图像;
突出量设定部,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记录媒体突出的突出量,在第1情况下设定为第1突出量,在所述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得比第1情况更大的第2情况下设定为比第1突出量大的第2突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与所述记录媒体有关的信息,若该所获取的信息表示相当于所述第1情况的记录媒体,则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1突出量,若该所获取的信息表示相当于所述第2情况的记录媒体,则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入部,该输入部通过操作者而输入与所述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通过所述输入部而被输入的所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所述记录媒体的大小作为与该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在该记录媒体的大小比所述第1情况小的所述第2情况下,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所述记录媒体的沿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作为与该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在该长度比所述第1情况短的所述第2情况下,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所述记录媒体的与所述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作为与该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在该宽度比所述第1情况窄的所述第2情况下,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所述记录媒体的角部形状作为与该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在该角部比所述第1情况钝的所述第2情况下,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获取所述记录媒体的厚度作为与该记录媒体有关的所述信息,在该记录媒体比所述第1情况厚的所述第2情况下,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9.根据权利要求2、4至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媒体测定部,该媒体测定部测定所述记录媒体而得到所述信息,
所述突出量设定部从所述媒体测定部获取所述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斜率测定部,该斜率测定部测定所述记录媒体的相对于传送方向的斜率,
若通过所述斜率测定部测定出的斜率相当于所述第1情况,则所述突出量设定部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1突出量,若该测定出的斜率相当于所述第2情况,则将所述突出量设定为所述第2突出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边缘检测部,该边缘检测部检测在所述记录媒体的边缘中沿所述传送方向延伸的边缘的位置,
所述斜率测定部使用所述边缘检测部来测定所述斜率。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传送步骤,沿经过对记录媒体形成图像的形成区域的传送路径而传送该记录媒体;
图像形成步骤,在所述形成区域中,对所述记录媒体形成所述图像;及
突出量设定步骤,将所述图像从所述记录媒体突出的突出量,在第1情况下设定为第1突出量,在所述记录媒体相对于传送方向倾斜得比第1情况更大的第2情况下设定为比第1突出量大的第2突出量。
CN201910830858.3A 2019-03-05 2019-09-04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11665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9194 2019-03-05
JP2019039194A JP2020144175A (ja) 2019-03-05 2019-03-0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5696A true CN111665696A (zh) 2020-09-15
CN111665696B CN111665696B (zh) 2024-06-28

Family

ID=7233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0858.3A Active CN111665696B (zh) 2019-03-05 2019-09-04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0687B2 (zh)
JP (1) JP2020144175A (zh)
CN (1) CN1116656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1437A1 (en) * 2004-06-08 2005-12-08 Canon Kabushlki Kaisha Print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program,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dition decision device
JP2007152885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240720A (ja) * 2006-03-07 2007-09-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74553A (zh) * 2007-03-30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JP2011186215A (ja) * 2010-03-09 2011-09-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64957A (ja) * 2011-09-20 2013-04-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2408A (ja) * 2012-01-26 2013-08-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8668Y1 (zh) 1967-11-09 1972-04-03
JPH11301049A (ja) * 1998-03-27 1999-11-0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印字属性を変更して印字をおこなう方法、プリンタを制御する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JP4708668B2 (ja) 2001-09-17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04190A (ja) 2002-09-05 2004-04-02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69438B2 (ja) * 2004-08-12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6220991A (ja) 2005-02-10 2006-08-24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2860A (ja) * 2006-02-28 2007-09-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US8649052B2 (en) * 2010-06-11 2014-02-1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on paper registration using transfer surface mark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1437A1 (en) * 2004-06-08 2005-12-08 Canon Kabushlki Kaisha Print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program,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dition decision device
JP2007152885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240720A (ja) * 2006-03-07 2007-09-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74553A (zh) * 2007-03-30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JP2011186215A (ja) * 2010-03-09 2011-09-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64957A (ja) * 2011-09-20 2013-04-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2408A (ja) * 2012-01-26 2013-08-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60687B2 (en) 2021-03-30
US20200282748A1 (en) 2020-09-10
JP2020144175A (ja) 2020-09-10
CN111665696B (zh) 2024-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89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93246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348504B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74688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ading images on duplex document with variable start-of-reading timing
JP66240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76692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79285B2 (en) Documen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document detectors and pulse count detector
US11572242B2 (en) Sheet feeder apparatus
JP4152235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8977187B2 (en)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80111773A1 (en) Sheet position correction device
US79032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ment process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9193549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2191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16656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3761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06991A1 (en) Ejection sheet stacker
US104352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7804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81716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7487365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4663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executes a color registration correction process and a deviation correction process
JP46570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127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14869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