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1548B -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1548B
CN111651548B CN202010515125.3A CN202010515125A CN111651548B CN 111651548 B CN111651548 B CN 111651548B CN 202010515125 A CN202010515125 A CN 202010515125A CN 111651548 B CN111651548 B CN 111651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nalysis
buffer
superposition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51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1548A (zh
Inventor
熊友谊
熊爱武
熊四明
王勇
张文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k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k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k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k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51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1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1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6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将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传输至不同的预先搭建的分析分路以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且通过设立两路分析分路,构建分析互通的通道大大提高了两类数据的交互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Description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历史文化遗产相对于虚拟的文化遗产,其具备一定的空间属性,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特征划分的保护范围与建设用地之间具备明显的空间关系,将建设用地与文化遗产用户进行区分,也是为了对特定空间的地物特征进行保护。也可以说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划分是一个地理空间问题,目前在地理信息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针对地图数据的区域划分规划保护工作中,当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时存在区域分析耗费时间长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析的方法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通过搭建独立的分析分路进而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根据叠加传输路径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缓冲区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包括:
若存在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缓冲区数据;
对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
在对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缓冲区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叠加数据发送至缓冲区数据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
进一步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包括:
若存在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叠加数据;
对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缓冲分析结果;
在对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缓冲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叠加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缓冲区数据发送至叠加数据分路进行叠加分析。
进一步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包括:
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
根据叠加数据以及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根据位置关系确定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叠加区域的分析类型;
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特性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范围,根据分析类型以及环境影响范围确定对应的叠加分析程序;叠加分析程序包括融合分析程序、合并分析程序、相交分析程序以及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程序中的任意一种;
对边界数据以及叠加数据执行叠加分析程序输出相应的叠加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根据叠加数据以及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
将叠加数据中的规划线分解为规划点数据;
获取边界数据的保护线数据或依据保护线数据形成的保护辐射区数据;
将保护线数据或保护辐射区数据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保护点数据;
根据保护点数据调取对应的坐标保护区间;
判断规划点数据与坐标保护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包括:
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
提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叠加区域中不同对象属性和地理位置信息得到保护叠加区域的对象分布图;
根据缓冲区数据和对象分布图得到缓冲区与对应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
对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拓扑分区确定保护敏感区;
根据保护敏感区生成对应的保护等级范围。
进一步的,规划数据包括通过实地采集的坐标数据或逐点绘制的坐标数据;
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包括:
实时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
对应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之后,包括:
根据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生成保护区隐患地图,并对保护区隐患地图进行显示;
对应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得到安全位置参数范围;
实时获取规划位置坐标信息,并判断规划位置坐标信息是否处于安全位置参数范围内,如果是,则在相应位置设置绿色标识;如果否,则发送提醒信息至相应的移动端进行提醒。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分类模块:用于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叠加传输路径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缓冲区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分析模块:用于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将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传输至不同的预先搭建的分析分路以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且通过设立两路分析分路,构建分析互通的通道大大提高了两类数据的交互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规划显示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叠加数据分路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进行叠加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叠加数据与边界数据的位置确认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区分析报告的显示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的加载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的显示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目前在地理信息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针对地图数据的区域划分规划保护工作中,当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时存在区域分析耗费时间长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通过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将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传输至不同的预先搭建的分析分路以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的具体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可以由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设备执行,该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设备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或后台服务器等。
下述以后台服务器为执行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的设备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和图2,该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具体包括:
S101: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上述规划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实时现场采集的定位坐标点数据,可以是在***上操作点击的定点坐标以及操作勾画的划线数据,也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存储于一配置文件中的坐标数据;上述规划数据均是针对于特点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也即是通过输入精确坐标构建叠加对象和缓冲区对象,或通过鼠标在地图上勾画叠加对象和缓冲区对象。比如,用户需要基于一古庙以及古街道进行保护区规划,可以先对周围的文化遗址地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规划显示示意图;图中包括有规划叠加区域、缓冲区域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并且图3中还显示有分析结果点,分析结果点即是区域之间的交叠点。
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规划数据,对应的规划数据会被标记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例如,在定义规划数据的时候,通过人工在软件上操作的话,先选中“叠加分析”控件,继而点击地图图层上的位置数据作为规划数据,当到某个地图区域时,不清楚该点是否适合进行叠加,可以选择“缓冲区分析”控件,在这个地图区域的位置上通过“点”“线”“面”的选择方式选择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位置数据。之后继续进行叠加区域的选择,定义叠加位置数据。上述的每一次操作均会形成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上述数据统称为规划数据。
本实施例中,对叠加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是为了对新增保护范围、控制线等进行规划性操作,缓冲区分析是为了得到规划区域与现有规划区域中存在的空间关系,基于上述空间关系设置不同的等级边界,缓冲区分析属于预判辅助性操作。
S102: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具体的是,获取规划数据相应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定义不同的分路传输路径。即使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得加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传输路径。
S103:根据叠加传输路径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缓冲区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本步骤主要是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对应的叠加数据分路以及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缓冲区数据分路,因为缓冲区分析以及叠加分析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所以两者处于不同的分析分路处,需要依据不同的传输路径对数据进行传输。通过设置两条不同的分析分路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进而使得用户减少分析耗时。
S104: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
在本步骤主要是为了实现具体的叠加分析以及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包括五种分析类型,视觉信息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叠加、栅格图层叠加。上述五种叠加分析类型表示了叠加数据包含数据类型,通过对叠加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主要是为了对新增保护范围、控制线等进行规划性操作。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分为以下类型:1、基于点要素的缓冲区,通常以点为圆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2、基于线要素的缓冲区,通常是以线为中心轴线,距中心轴线一定距离的平行条带多边形。3、基于面要素多边形边界的缓冲区,向外或向内扩展一定距离以生成新的多边形。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到规划区域与现有规划区域中存在的空间关系,基于上述空间关系设置不同的等级边界,进而确认不同的保护边界。
更为优选的,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叠加数据分路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包括:
S1041a:若存在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缓冲区数据;
S1041b:对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
S1041c: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缓冲区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叠加数据发送至缓冲区数据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
上述主要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指令,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均是预先规划并标识有操作类型的位置数据。示例说明,在叠加分析分路进行的时候,正常叠加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主路对规划数据分析后确定进行叠加分析或是缓冲区分析,将相应的分析对象传输至分析分路。当非纯叠加数据或是非纯缓冲区数据出现时,即既有叠加数据又有缓冲区数据存在时且欲进行叠加分析操作的规划数据出现时,则将判断是否也将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本质上,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的区别除了事先定义的标签和作用不同,其均是位置数据。因此,也是可以实现对缓冲区数据的叠加分析以及实现对叠加数据的缓冲区分析。
更为优选的,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包括:
S1042a:若存在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叠加数据;
S1042b:对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缓冲分析结果;
S1042c: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叠加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缓冲区数据发送至叠加数据分路进行叠加分析。
上述主要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指令,如上,当为非纯缓冲区数据时,需要对其中的叠加数据判断是否进行对应的缓冲区分析。若规划数据中是在叠加操作的过程中选中了缓冲区分析功能控件以了解该位置区域建立保护区或规划建筑区是否合适,则将导致叠加操作背景下存在有缓冲区数据,叠加分路中就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将缓冲区作为叠加区域进行叠加分析,或者直接调用使用者事先设置好的参数将缓冲区作为叠加区域进行叠加分析。在叠加分析完成后,呈现方式可以是在分析结果数据的基础上在地图上划分出叠加区域,并询问使用者是否叠加分析完成后进行缓冲区分析,或调用使用者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判断若需要缓冲区分析的话,则将叠加数据分配至缓冲区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同理,在缓冲区分路分析时,判断分配过来的叠加数据是否需要缓冲区分析。在本实施例中,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能够实现共存以及互相转换的效果,且能够实现两者同时并路分析,提高分析效率。
更为优选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叠加数据分路进行叠加分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包括:
S1043a: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
S1043b:根据叠加数据以及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S1043c:根据位置关系确定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叠加区域的分析类型;
S1043d: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特性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范围,根据分析类型以及环境影响范围确定对应的叠加分析程序;叠加分析程序包括融合分析程序、合并分析程序、相交分析程序以及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程序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叠加分析程序包括Dissolve融合分析、Merge合并分析、Intersect相交分析、Union合并分析、Assign data by location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
S1043e:对边界数据以及叠加数据执行叠加分析程序输出相应的叠加分析结果。
上述步骤实现的是将规划数据叠加至历史文化空间地图数据当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规划数据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线(本体、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出示分析报告以辅助规划审批。分析规划数据与保护三线之间的空间关系实质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的交叉点,具体如下。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叠加数据与边界数据的位置确认流程图,如图7所示,根据叠加数据以及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
S31:将叠加数据中的规划线分解为规划点数据;
S32:获取边界数据的保护线数据或依据保护线数据形成的保护辐射区数据;
S33:将保护线数据或保护辐射区数据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保护点数据;
S34:根据保护点数据调取对应的坐标保护区间;
S35:判断规划点数据与坐标保护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现步骤为:分解规划线为规划点数据;获取保护三线的保护线数据或保护线形成的保护辐射区数据,同样将保护线数据和保护辐射区数据进行分解,形成若干的保护点数据;调取保护点数据的坐标保护区间,将判断规划点数据与坐标保护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当规划点数据位于坐标保护区间时,则定义为该规划点数据为敏感点数据或风险点数据,以重颜色标识;但规划点数据超出坐标保护区间的保护范围时,则定义安全规划点数据,支持新建规划。
上述得到的分析报告包括基本信息以及空间分析结果。基本信息有名称、地址、分析类型、空间实体对象、分析时间、人员、审核人、审核日期、分析结果文字描述;而空间分析结果则为分析结果示意图、空间分析拓扑关系明细,也即是分析范围、三线与叠加数据交叉点数量与坐标。通过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各历史文化遗产的已编制保护区的信息,包括研究范围、文物本体线、核心保护范围线、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线、环境协调区线结合已输入的坐标信息绘制现状保护区划专题图。可对比分析已有的控制性规划,进行冲突检测,出示分析报告,辅助规划审批,同时也为各工程项目提供清晰的法定的控制范围线,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准确性。
叠加分析结果示例以及存储示例程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529849590000101
更为优选的,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包括:
S1044a: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
S1044b:提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叠加区域中不同对象属性和地理位置信息得到保护叠加区域的对象分布图;
S1044c:根据缓冲区数据和对象分布图得到缓冲区与对应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
S1044d:对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拓扑分区确定保护敏感区;
S1044e:根据保护敏感区生成对应的保护等级范围。
将规划数据作为缓冲对象,设置缓冲半径,进行缓冲区分析,分析规划数据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线(本体、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之间的空间关系。缓冲区分析是为了得出规划区域在与现有规划区域中存在的空间关系,进而设立等级边界。
分析新建缓冲区对象与新建叠加规划保护区之间的空间关系,缓冲区分析报告包括:分析报告基本信息:历史文化遗产名称、地址、分析类型、空间实体对象、分析时间、人员、审核人、审核日期、分析结果文字描述。分析报告空间信息包括有:分析结果示意图、空间分析拓扑关系明细(分析范围、三线与叠加数据交叉点数量与坐标)。
针对各面属性类历史文化遗产(历史镇区、历史文化名街、村落、古驿道),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的功能,进行叠加分析。根据不同的类型历史遗产要素(点要素)的等级设计相应缓冲区,依据这些分析的数据做出评价,提出能够保护上述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的保护等级边界建议。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区分析报告的显示示意图,通过缓冲区分析出示如图9所示的分析报告,辅助规划审批;同时对各类保护规划编制单位划定的保护等级范围线做出分析评估。
更为优选的,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根据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生成保护区隐患地图,并对保护区隐患地图进行显示;
根据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得到安全位置参数范围;
实时获取规划位置坐标信息,并判断规划位置坐标信息是否处于安全位置参数范围内,如果是,则在相应位置设置绿色标识;如果否,则发送提醒信息至相应的移动端进行提醒。
也即是可以基于上述方案搭建实时分析服务器,实时接收规划数据,可同步进行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实现实时的信息采集和实时入库;提升信息采集以及分析效果。并且在保护区实时分析服务器中生成点、线、面三层缓冲区分析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数据和保护区隐患地图;通过生成保护区隐患地图能够给用户更为直观的感受,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保护区隐患地图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位置安全库中设定的安全位置参数范围,匹配当前位置的坐标信息是否位于该安全位置参数范围内,若是则通过绿色标识表示位置安全,若否则以红色标识表示位置处于保护区内或不安全位置,通过安装的服务软件将提醒信息发送至移动端上,大大方便用户使用,使得用户在采集的同时能够直接了解到规划与现有保护区的空间关系,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快速调整,减少无用功的处理。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的加载流程图,如图10所示,在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之前,还包括:
S100a:响应于用户触发的调取指令,获取对应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图数据。
也即是输入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地图数据,包括历史镇区、历史文化名街、村落和古驿道等。根据用户操作生成特定区域的文化遗产空间地图数据调取指令,响应于该调取指令,获取该特定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地图数据的存储特定路径,并执行调取操作,即将其加载入Geoprocessing模块(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的示例性程序如下:
Figure BDA0002529849590000121
Figure BDA0002529849590000131
对应的加载程序示例如下:
public Map<String,Object>SelectModelBySchoolIdJSONResult(TempUsertempUser,String clsSchoolId,List list)throws Exception{
Map<String,Object>resultMap=new HashMap<String,Object>();
String resultSemester=HttpTool.requestGet(USER.getGetSelectModelBySchoolIdJSONResult()+“?”+“clsSchoolId=”+clsSchoolId,null);
List schools=(List)JSONObject.parse(strSchoolList);
public static String requestGet(String url,Map<String,String>headers)
throws IOException{
return requestGet(null,url,headers,DEFAULT_CHARSET,false,
DEFAULT_CONNECTION_TIMEOUT,DEFAULT_SOCKET_TIMEOUT);
}
S100b:加载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
加载该特定区域内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地图数据中的boundary.shp数据,即边界数据,具体的程序示例如下:
Figure BDA0002529849590000132
S100c:根据边界数据在地图数据处渲染形成对应的图层,将图层叠加到地图数据处得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其仅仅表示加载显示效果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本体包括历史镇区、历史文化名街、村落、古驿道,保护范围包含重点保护规划区域(高压线路区、铁路疏通区等)、地下保护资源等。建筑控制地带指的是行政规划控制保护建筑地带(国家行政、军事地带,其他不可建筑侵犯控制地带等)。具体步骤包括:Geoprocessing模块下发shp数据查找命令,通过该特定路径对应的存储空间调用boundary.shp数据,并且加载该shp数据于地图数据中,根据不同的边界数据通过渲染形成第一图层、第二图层、第三图层等,一起叠加到地图数据基础图层上,当不需要某项边界数据时,可选择去除。上述为基础的地图数据,基于上述基础数据,用户可以针对于该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实时现场采集的定位坐标点坐标、***上操作点击的定点坐标、操作勾画的划线数据),确定分析对象。
本实施例中输入规划数据,主路分析判断规划数据进行的操作,分别调入对应的叠加分路和缓冲区分路。纯叠加标识和叠加作用的位置仅在叠加分路进行叠加分析操作,纯缓冲区数据的同理。若是在叠加操作的过程中选中了缓冲区分析功能控件以了解该位置区域建立保护区或规划建筑区是否合适,则将导致叠加操作背景下存在有缓冲区数据,叠加分路中就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将缓冲区作为叠加区域进行叠加分析或者直接调用使用者事先设置好的参数将缓冲区作为叠加区域进行叠加分析。在叠加分析完成后,呈现方式可以是在分析结果数据的基础上在地图上划分出相应的叠加区域,并询问使用者是否在叠加分析完成后进行缓冲区分析,或调用使用者事先设定好的程序,判断若需要缓冲区分析的话,则将叠加数据分配至缓冲区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同理,缓冲区分路时,判断分配过来的叠加数据是不是真的要缓冲区分析。本实施例中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在可以实现共存以及互相转换的效果。
目前在地理信息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当中,针对地图数据的区域划分规划保护工作中,没有并路同时进行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的,而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并路同时分析的方案,通过搭建独立的分析分路,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的同时进行。并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的地图数据分析对象,采用兼容性强,可调整人性化的智能化的分析方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帮助。在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技术实现方面,提供了进行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以适配双路并时,虽然比起一路分析的会多花费分析时间,但相对于两者分立进行数据处理的方式来说,本申请的方案处理所花费时间较少,且能够呈现更为完善的分析内容。
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搭建,本方案能够实现同时进行两路分析操作,叠加分析执行的效果为增加有效保护区,规范保护控制线范围建立;缓冲区分析执行效果为发现历史文化遗产地域风险区,建立保护线范围,分级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将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传输至不同的预先搭建的分析分路以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且通过设立两路分析分路,构建分析互通的通道大大提高了两类数据的交互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分类模块22:用于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传输模块23:用于根据叠加传输路径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缓冲区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分析模块24:用于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并将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传输至不同的预先搭建的分析分路以实现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同时进行;且通过设立两路分析分路,构建分析互通的通道大大提高了两类数据的交互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划分以及保护等级的评定提供数据支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该电子设备中处理器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中的接收模块21、分类模块22、传输模块23和分析模块24)。存储器3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输入装置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31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该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包括:
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得到的规划数据;
对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根据叠加传输路径将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缓冲区传输路径将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在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中,第二计算机***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第二计算机***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对所述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所述叠加数据和所述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叠加传输路径将所述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所述缓冲区传输路径将所述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在所述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所述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其中,包括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所述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以及所述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叠加区域的分析类型,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特性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范围,根据所述分析类型以及所述环境影响范围确定对应的叠加分析程序;所述叠加分析程序包括融合分析程序、合并分析程序、相交分析程序以及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程序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边界数据以及所述叠加数据执行所述叠加分析程序输出相应的叠加分析结果,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所述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提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叠加区域中不同对象属性和地理位置信息得到所述保护叠加区域的对象分布图,根据所述缓冲区数据和所述对象分布图得到缓冲区与对应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拓扑分区确定保护敏感区,根据所述保护敏感区生成对应的保护等级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包括:
若存在对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缓冲区数据;
对所述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
在所述对所述叠加数据以及缓冲区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叠加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缓冲区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叠加数据发送至缓冲区数据分路进行缓冲区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包括:
若存在对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指令,则调取对应的叠加数据;
对所述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缓冲分析结果;
在所述对所述缓冲区数据以及叠加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缓冲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反馈指令确定是否进行叠加分析,如果是,则将相应的缓冲区数据发送至叠加数据分路进行叠加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以及所述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
将所述叠加数据中的规划线分解为规划点数据;
获取所述边界数据的保护线数据或依据保护线数据形成的保护辐射区数据;
将所述保护线数据或保护辐射区数据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保护点数据;
根据所述保护点数据调取对应的坐标保护区间;
判断所述规划点数据与所述坐标保护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数据包括通过实地采集的坐标数据或逐点绘制的坐标数据;
所述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包括:
实时接收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地图数据所进行的规划数据;
对应的,在所述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所述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生成保护区隐患地图,并对所述保护区隐患地图进行显示;
对应的,在所述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所述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叠加分析结果以及缓冲分析结果得到安全位置参数范围;
实时获取规划位置坐标信息,并判断所述规划位置坐标信息是否处于所述安全位置参数范围内,如果是,则在相应位置设置绿色标识;如果否,则发送提醒信息至相应的移动端进行提醒。
6.一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规划数据;
分类模块:用于对所述规划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叠加数据和缓冲区数据,根据所述叠加数据和所述缓冲区数据确定叠加传输路径和缓冲区传输路径;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叠加传输路径将所述叠加数据传输至叠加数据分路,根据所述缓冲区传输路径将所述缓冲区数据传输至缓冲区数据分路;
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叠加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叠加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叠加分析结果,在所述缓冲区数据分路触发对所述缓冲区数据的分析指令得到对应的缓冲分析结果,其中,包括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所述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根据所述叠加数据以及所述边界数据得到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叠加区域的分析类型,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特性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影响范围,根据所述分析类型以及所述环境影响范围确定对应的叠加分析程序;所述叠加分析程序包括融合分析程序、合并分析程序、相交分析程序以及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程序中的任意一种,对所述边界数据以及所述叠加数据执行所述叠加分析程序输出相应的叠加分析结果,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边界数据,所述边界数据包括本体数据、保护范围数据和建筑控制地点数据,提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叠加区域中不同对象属性和地理位置信息得到所述保护叠加区域的对象分布图,根据所述缓冲区数据和所述对象分布图得到缓冲区与对应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拓扑分区确定保护敏感区,根据所述保护敏感区生成对应的保护等级范围。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8.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
CN202010515125.3A 2020-06-08 2020-06-08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651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5125.3A CN1116515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5125.3A CN1116515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548A CN111651548A (zh) 2020-09-11
CN111651548B true CN111651548B (zh) 2023-05-23

Family

ID=7234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5125.3A Active CN1116515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154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965A (zh) * 2015-09-22 2015-12-0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历史文化信息数据的管理方法、管理***、及服务端
CN105719219A (zh) * 2016-01-28 2016-06-29 鲁鹏 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划划分方法
CN106780738A (zh) * 2017-01-23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的路径站址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733B (zh) * 2018-03-29 2020-08-25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地图的教育大数据分析方法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965A (zh) * 2015-09-22 2015-12-02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历史文化信息数据的管理方法、管理***、及服务端
CN105719219A (zh) * 2016-01-28 2016-06-29 鲁鹏 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划划分方法
CN106780738A (zh) * 2017-01-23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的路径站址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韶颖 ; 郑弘 ; 汤众 ; .基于GIS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管理信息***建设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8,(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548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a collaborative system using BIM and indoor positioning
Souza et al. 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as a support decision tool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itie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EP3933345A2 (en) Road event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0992619B1 (ko) 클라우드-컴퓨팅 환경상에서 모바일단말의 증강현실을 활용한 지하시설물 정보제공시스템 및 정보제공방법
CN103236163A (zh) 一种基于群智网络的交通拥堵规避提示***
CN103631776A (zh) 交通事故地点语义表述信息的自动记录与定位方法
CN113050472B (zh) 基于管网预警分析技术的智慧污水零直排动态监管***
Shekargoftar et al.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gas utility pipeline using BIM, GIS, and AR
CN101562823A (zh) 矢量地图切割方法、呈现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地理***
CN110826930A (zh) 一种安保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4737A (zh) 一种油田勘探开发生产c/s技术架构***
CN104899198A (zh) 基于gis地图的事件时空数据分析方法
CN112365246A (zh) 一种基于ai+gis+bim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
KR102150280B1 (ko) 도시 하천 관리를 위한 연계 플랫폼
CN111651548B (zh) 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地图数据的分路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806894A (zh)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数据的电网bim规划方法
CN112907157A (zh) 一种基于气象预警的电网风险可视化方法及***
CN103886521A (zh) 一种基于gis 的智能巡检测试终端及测试方法
Nedkov et al. Enabling obstacle avoidance for Google maps’ navigation service
CN110610244A (zh) 供水管线隐患排查一体化作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6450764A (zh) 一种地理信息***及数据处理方法
JP7397116B2 (ja) マップクエリ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5268488A (zh) 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起降点自动生成方法及***
CN114090147A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
KR102337104B1 (ko)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지하개발 빌딩정보모델링(bim)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