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0943A -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0943A
CN111640943A CN202010526574.8A CN202010526574A CN111640943A CN 111640943 A CN111640943 A CN 111640943A CN 202010526574 A CN202010526574 A CN 202010526574A CN 111640943 A CN111640943 A CN 111640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zif
zno
lithium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65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0943B (zh
Inventor
刘桂华
王星博
吴飞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5265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0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0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0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0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0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碳基材料浸润到醋酸锌的乙醇溶液(第一溶液)中,在350‑500℃的条件下空烧热解后,再将其浸入到醋酸锌和六亚甲基四胺的水溶液(第二溶液)中,搅拌后,将体系在温度为50‑95℃下保温6‑8h,得到ZnO/C;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备的ZnO/C放入水热釜,将苯并咪唑放入釜底,两者不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150‑200℃加热6‑18h,最终得到ZIF‑7/C。本发明得到的材料用于作为锂硫电池中正极与隔膜之间的夹层。本发明得到的薄膜夹层材料可以显著提高锂硫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在军用设备、移动电源、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使用,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再次受到了锂电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锂硫电池是一种以硫元素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的二次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g)和能量密度(2600Wh/kg),且其正极活性材料硫无毒、原料丰富、成本低,使得锂硫电池成为电化学储能及转换领域的研究热点。
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中间产物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溶解而引起的穿梭效应会造成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的降低,是制约锂硫电池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一方面,穿梭效应会造成正极活性物质的不可逆损失,导致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多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不仅会使会使电解液粘度变大,电荷迁移速率降低,还会使负极锂发生副反应反,产生枝晶,形成的固体硫化锂附着在表面,从而使电池内阻变大。此外,在电池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会发生反复的膨胀收缩,导致电极材料结构发生塌陷,引起电池容量迅速衰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量研究致力于硫正极材料的改性,如利用碳材料作为限硫载体。尽管这些硫基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穿梭效应,但这种方法涉及制造工艺复杂,还会减少正极的实际硫负荷。在正极和隔膜之间设置“阻挡层”对多硫化物进行限制和捕捉,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是抑制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规则有序、可修饰性良好等优点,作为锂硫电池夹层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
当前,应用于锂硫电池夹层材料的MOFs主要为ZIF-8、ZIF-67、MIL-125(Ti)等少数材料,其他MOFs研究较少,而且为了增加导电性,一般会将MOFs进行碳化,这不可避免会破环MOFs材料的活性金属位点和多孔结构,降低其对多硫化物的束缚能力。因此,亟需根据MOFs材料的特点,开发应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新型MOFs基夹层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水热法在碳基底材料上制备氧化锌纳米棒,然后通过气相转化法合成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ZIF-7sheet相对于常规的ZIF-7材料活性中心位点暴露更加充分,孔道利用率更高,该薄膜材料对多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限制硫在嵌入锂离子后的体积膨胀效应,同时该薄膜材料还具有催化作用,有利于多硫化物转化反应,促进了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ZIF-7sheet薄膜夹层材料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锂硫电池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碳基材料上氧化锌纳米棒(ZnO/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碳基材料浸润到第一溶液中3-4次,然后取出,在350-500℃的条件下空烧热解2-4小时;之后,再将其浸没入第二溶液中,搅拌后,将体系在温度为50-95℃下保温6-8h,取出碳基材料,依次用乙醇与水洗涤,烘干,得到ZnO/C;
其中,第一溶液为溶有醋酸锌的无水乙醇,每0.006-0.01g醋酸锌加30-50ml无水乙醇;第二溶液为含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5-1%醋酸锌和质量百分比0.2-0.8%的六亚甲基四胺的水溶液;
所述的碳基材料为碳布、碳纤维、碳纸、碳纳米管薄膜或碳毡。
第二步:ZIF-7sheet/C夹层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ZnO/C悬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而苯并咪唑置于釜底,二者不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在150-200℃加热6-18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下;最终得到ZIF-7/C。
其中,每1.2-2.5g ZnO/C添加1-3g苯并咪唑;
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应用,用于作为锂硫电池中正极与隔膜之间的夹层。
上述用于锂硫电池ZIF-7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均通过商购获得,所用的设备和工艺均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制备的ZIF-7sheet薄膜材料是ZIF-7材料首次作为锂硫电池的夹层使用。测试表明,该材料可以明显提升锂硫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
(2)ZIF-7sheet相对于常规的ZIF-7材料活性中心位点暴露更加充分,孔道利用率更高,该薄膜材料对多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限制硫在嵌入锂离子后的体积膨胀效应,同时该薄膜材料还具有催化作用,有利于多硫化物转化反应,促进了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ZIF-7sheet薄膜夹层材料可以显著提高锂硫电池性能,其可逆容量可达到1572mAh/g,且循环性能稳定。
(3)本发明的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布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布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
图4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5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
图7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ZIF-7sheet薄膜/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段倍率曲线。
图8为对比例1所制得的ZnO/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9为对比例1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0为对比例1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
图11为对比例2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2为对比例2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ZIF-7片状(ZIF-7sheet)薄膜夹层材料的称代中,ZIF的含义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7为行业习惯顺序号。
实施例1:
碳布(CC)上ZIF-7sheet薄膜材料的合成及其锂硫电池应用:
第一步:ZnO/C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0.006g醋酸锌溶于30ml的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30min,将碳布(厚度为0.31mm的WOS1009)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浸润3次(每次都充分浸湿碳布,然后放入烘箱待其烘干,再进行下一次浸润),立刻放入管式炉,在350℃下自然降温。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6%的醋酸锌和0.4%的六亚甲基四胺溶解在水溶液中,然后通过在室温下的搅拌下制备混合溶液,然后在95℃下,将碳布浸入该混合溶液中,水浴6h,取出碳布后,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烘干,得到ZnO/CC复合材料。
第二步:ZIF-7/C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2g ZnO/CC和苯并咪唑分别悬置在水热反应釜中,其中,苯并咪唑的质量为2g(碳布(7.063cm2)不与苯并咪唑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将样品在190℃加热11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下。最终将获取的ZIF-7/CC通过裁片机裁切成直径19mm的圆片作为锂硫电池用夹层。采用的电池壳型号为CR2032,组装顺序为,正极片(RGO/S),本实施例得到的夹层放在正极之上,之后放入商业隔膜,垫片,弹簧片,负极壳。
图1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ZIF-7特征峰。
图2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在扫描图片中,更为直观的显示了本发明设计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片状薄膜结构。
图3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由该图可见,在0.1C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498mAh/g。
图2中所展示的扫描图像可以看到是定向的层状的结构,这种结构活性位点暴露充分,孔道利用率高。其一维通道很多,片与片之间的空隙为硫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缓冲;其次,该材料对于多硫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这一点也在图3的充放电曲线中得到了证实,因为S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而在加入此夹层材料之后,放电容量高达1489mAh/g。
实施例2:
碳纤维(CF)上ZIF-7sheet薄膜材料的合成及其锂硫电池应用:
第一步:ZnO/CF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0.008g醋酸锌溶于40ml的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60min,将碳纤维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浸润4次,每次都浸湿碳布,立刻放入管式炉,之后在400℃下自然降温。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8%的醋酸锌和0.6%的六亚甲基四胺溶解在水溶液中,然后通过在室温下的搅拌下制备混合溶液,然后在85℃下,将碳纤维浸入该混合溶液中,水浴8h,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烘干。
第二步:ZIF-7/CF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2.2g ZnO/CF和苯并咪唑放置在水热反应釜中,其中苯并咪唑的质量为3g(碳纤维面积为7.063cm2,基底不与苯并咪唑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将样品在180℃加热12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下。最终将获取的ZIF-7/CF通过裁片机裁切成直径19mm的圆片作为锂硫电池用夹层。采用的电池壳型号为CR2032,组装顺序为,正极片(RGO/S),本实施例得到的夹层放在正极之上,之后放入商业隔膜,垫片,弹簧片,负极壳。
图4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ZIF-7特征峰。
图5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在扫描图片中,更为直观的显示了本发明设计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层片结构。
图6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由该图可见,在0.1C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465mAh/g。
图7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倍率数据。由该图可见,在0.1C、0.2C、0.3C、0.5C、1C、2C、5C、0.1C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00mAh/g、1151.9mAh/g、1037.58mAh/g、937mAh/g、872mAh/g、805.7mAh/g、656mAh/g、1108.9mAh/g,进一步证明了该材料的优越性能。
对比例1:
碳布(CC)上ZIF-7sheet薄膜材料的合成及其锂硫电池应用:
第一步:ZnO/C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0.006g醋酸锌溶于30ml的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30min,将规格为WOS1009,厚度为0.31mm的碳布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浸没3次,立刻放入管式炉,在350℃下自然降温。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6%的醋酸锌和0.4%的六亚甲基四胺溶解在水溶液中,然后通过在室温下的搅拌下制备混合溶液,然后在95℃下,将碳布浸入该混合溶液中,水浴6h,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烘干。
第二步:ZIF-7/C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2g ZnO/CC和苯并咪唑分别悬置在水热反应釜中,其中苯并咪唑的质量为5g碳布(7.063cm2)等基底不与苯并咪唑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将样品在190℃加热11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下。最终将获取的ZIF-7/CC通过裁片机裁切成直径19mm的圆片作为锂硫电池用夹层。采用的电池壳型号为CR2032,组装顺序为,正极片(RGO/S)此专利发表内容作为夹层放在正极之上,之后放入商业隔膜,垫片,弹簧片,负极壳。
图8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nO/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在扫描图片中,可以发现,浸没之后的ZnO棒容易脱落。
图9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布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在扫描图片中,可以发现,在5g苯并咪唑的情况下,失去了层与层之间空隙的结构。
图10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充放电曲线。由该图可见,在0.1C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仅有925mAh/g。
对比例2:
碳纤维(CF)上ZIF-7sheet薄膜材料的合成及其锂硫电池应用:
第一步:ZnO/CF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0.008g醋酸锌溶于40ml的乙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60min,将碳纤维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浸润4次,之后在400℃下自然降温。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8%的醋酸锌和0.6%的六亚甲基四胺溶解在水溶液中,然后通过在室温下的搅拌下制备混合溶液,然后在85℃下,将碳纤维浸入该混合溶液中,水浴8h,用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烘干。
第二步:ZIF-7sheet/CF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2.2g ZnO/CF和苯并咪唑放置在水热反应釜中,其中苯并咪唑的质量为3g(碳纤维7.063cm2等基底不与苯并咪唑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烘箱中,将样品在180℃加热4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下。最终将获取的ZIF-7/CF通过裁片机裁切成直径19mm的圆片作为锂硫电池用夹层。
图11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在扫描图片中,可以发现,在8h的反应时间下,ZIF-7并未完全转化。
图12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ZIF-7/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夹层的电化学循环曲线。由该图可见,在0.1C电流密度下,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仅有929mAh/g,除此之外当其跑完100圈时,其容量为527mAh/g,衰减及其迅速。
实施例中的步骤均为得到ZIF-7/C的优选步骤,从SEM扫描图可以看到,实施例得到的ZIF-7片的形貌最为规则,ZIF-7薄膜也最为完整,而最重要的是实施例所得到的电化学结果,在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489mAh/g,在目前的文献报道中属于较高水平,正是由于ZIF-7@CC作为了锂硫电池正极与隔膜之间的夹层,才得到如此优异的结果。
本发明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Claims (3)

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碳基材料上氧化锌纳米棒(ZnO/C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碳基材料浸润到第一溶液中3-4次,然后取出,在350-500℃的条件下空烧热解2-4小时;之后,再将其浸入第二溶液中,搅拌后,将体系在温度为50-95℃下保温6-8h,取出碳基材料,依次用乙醇与水洗涤,烘干,得到ZnO/C;
其中,第一溶液为溶有醋酸锌的无水乙醇,每0.006-0.01g醋酸锌加30-50ml无水乙醇;第二溶液为含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5-1%醋酸锌和质量百分比0.2-0.8%的六亚甲基四胺的水溶液;
第二步:ZIF-7sheet/C夹层材料的制备:
将第一步制备的ZnO/C放入水热釜中,苯并咪唑放入釜底,ZnO/C不与苯并咪唑接触;然后将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50-200℃加热6-1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ZIF-7/C;
其中,每1.2-2.5g ZnO/C添加1-3g苯并咪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碳基材料为碳布、碳纤维、碳纸、碳纳米管薄膜或碳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应用,其特征为用于作为锂硫电池中正极与隔膜之间的夹层。
CN202010526574.8A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1640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6574.8A CN111640943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6574.8A CN111640943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0943A true CN111640943A (zh) 2020-09-08
CN111640943B CN111640943B (zh) 2023-01-24

Family

ID=7233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6574.8A Active CN111640943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094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021A (zh) * 2020-12-25 2021-04-2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808膜基功能性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52033A (zh) * 2021-03-03 2021-06-11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电池
CN112993203A (zh) * 2021-03-24 2021-06-18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22153A (zh) * 2021-05-19 2021-09-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侧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82217A (zh) * 2021-06-08 2021-11-02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ZnO/碳复合间层的制备方法
CN113708005A (zh) * 2021-08-16 2021-11-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嵌锂mof/石墨烯复合修饰的功能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13764817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容器
CN114348991A (zh) * 2022-01-24 2022-04-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二维钒基金属有机框架系列膜基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68699A (zh) * 2022-05-13 2022-07-22 昆明学院 一种Si NWs@ZIF-8核壳结构的生长方法
CN117899668A (zh) * 2024-03-15 2024-04-19 内蒙古森鼎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6029A (zh) * 2013-07-25 2013-11-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耐高温氧化锌纳米棒支撑的三明治结构含锌金属有机骨架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08899A (zh) * 2013-11-15 2014-07-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有机材料钢筋砼结构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US20150056536A1 (en) * 2010-09-27 2015-02-26 Uchicago Argonne, Llc Non-platinum group metal electrocatalysts us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CN104393220A (zh) * 2014-12-03 2015-03-04 中南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89815A (zh) * 2016-01-15 2016-04-13 中南大学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用夹层及全固态锂硫电池
CN107198891A (zh) * 2017-06-20 2017-09-26 浙江工业大学 超疏水金属有机骨架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7224554A (ja) * 2016-06-17 2017-12-2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金属有機構造体ベースのセパレータを具備する二次電池
CN108806998A (zh) * 2018-07-18 2018-11-13 江苏大学 溶剂热法合成基于ZIF-8的三元复合ZnO/ZnCo2O4/NiO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42439A (zh) * 2018-12-24 2019-05-10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多孔夹层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873158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60065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锂硫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11068A (zh) * 2019-09-12 2019-12-24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56536A1 (en) * 2010-09-27 2015-02-26 Uchicago Argonne, Llc Non-platinum group metal electrocatalysts using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CN103406029A (zh) * 2013-07-25 2013-11-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耐高温氧化锌纳米棒支撑的三明治结构含锌金属有机骨架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08899A (zh) * 2013-11-15 2014-07-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有机材料钢筋砼结构杂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93220A (zh) * 2014-12-03 2015-03-04 中南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89815A (zh) * 2016-01-15 2016-04-13 中南大学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用夹层及全固态锂硫电池
JP2017224554A (ja) * 2016-06-17 2017-12-2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金属有機構造体ベースのセパレータを具備する二次電池
CN107198891A (zh) * 2017-06-20 2017-09-26 浙江工业大学 超疏水金属有机骨架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73158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806998A (zh) * 2018-07-18 2018-11-13 江苏大学 溶剂热法合成基于ZIF-8的三元复合ZnO/ZnCo2O4/NiO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42439A (zh) * 2018-12-24 2019-05-10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多孔夹层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60065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锂硫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611068A (zh) * 2019-09-12 2019-12-24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I NIAN, ET AL,: "Bottom-up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bas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tubular membranes consisting of nanosheets by vapor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o-based gel for H2/CO2 separat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ZHAOXU GUANG, ET AL: "Engineering a light-weight, thin and dual-functional interlayer as "polysulfides sieve" capable of synergistic adsorp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021A (zh) * 2020-12-25 2021-04-2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808膜基功能性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52033A (zh) * 2021-03-03 2021-06-11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电池
CN112993203A (zh) * 2021-03-24 2021-06-18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22153B (zh) * 2021-05-19 2022-07-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侧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22153A (zh) * 2021-05-19 2021-09-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侧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82217A (zh) * 2021-06-08 2021-11-02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ZnO/碳复合间层的制备方法
CN113708005A (zh) * 2021-08-16 2021-11-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嵌锂mof/石墨烯复合修饰的功能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13708005B (zh) * 2021-08-16 2022-10-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嵌锂mof/石墨烯复合修饰的功能隔膜及制备方法
CN113764817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容器
CN114348991A (zh) * 2022-01-24 2022-04-1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二维钒基金属有机框架系列膜基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68699A (zh) * 2022-05-13 2022-07-22 昆明学院 一种Si NWs@ZIF-8核壳结构的生长方法
CN114768699B (zh) * 2022-05-13 2023-04-25 昆明学院 一种Si NWs@ZIF-8核壳结构的生长方法
CN117899668A (zh) * 2024-03-15 2024-04-19 内蒙古森鼎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99668B (zh) * 2024-03-15 2024-05-14 内蒙古森鼎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0943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0943B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zif-7片状薄膜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085822A (zh) 一种f-n-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88021B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of-808膜基功能性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499617B (zh) 一种n和s共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及钾离子电池
CN106299344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钛酸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4557A (zh) 一种生物质废料制备的硬碳材料及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CN109003827B (zh) 一种海绵状石墨烯/镍钴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48654A (zh) 一种生物质废料菇娘果叶制备硬碳材料的方法及钠离子电池
CN114628675A (zh) 一种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6660B (zh) 四氧化三钴负载于碳纳米片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1613792A (zh) 一种含镍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应用和存放方法
CN111186861A (zh) 钠离子电池层状铬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1750A (zh) 一种铜掺杂氧化钴多孔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储能应用
CN106848254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12290025B (zh) 一种基于碳化海带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114975957A (zh) 一种硫/葡萄糖介孔碳球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056A (zh) 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碳的制备方法
CN113224296A (zh) 一种基于蒽醌类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71792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褶皱二硫化钼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92224A (zh) NiPS3纳米片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钠离子电池
CN117476902B (zh) 一种超低温高循环稳定性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
KR102239076B1 (ko) 이산화탄소로부터 그래핀과 탄소나노섬유의 복합소재의 제조방법
CN109003832B (zh) 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镍钴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iu et al. Biomass-Derived Three-Dimensionally Connect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ramework for Long-Lif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CN115881969A (zh) 一种硼氮掺杂多孔碳基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