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0577A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0577A
CN111540577A CN202010080408.XA CN202010080408A CN111540577A CN 111540577 A CN111540577 A CN 111540577A CN 202010080408 A CN202010080408 A CN 202010080408A CN 111540577 A CN111540577 A CN 111540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flange
terminal electrode
winding core
flan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宗仁
川崎仁宽
大塚正人
北村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40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的线圈装置。线圈装置(1)具有:包含卷芯部(12)及设置于卷芯部(12)的X轴方向的端部的凸缘部(14m)的磁心(10);向卷芯部(12)卷绕第一线(31)及第二线(32)而成的线圈部(30);形成于凸缘部(14m)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且连接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的第一端子电极(41);形成于凸缘部(14m)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且连接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的第二端子电极(42)。凸缘部(14m)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在凸缘部(14m)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感器等中使用的线圈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绕组型共模扼流线圈。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绕组型共模扼流线圈具有包含绕组部(卷芯部)及设置于其轴向的端部的凸缘的鼓心,在绕组部的外周面卷绕有两条绕组线材。各绕组线材的绕组终端在绕组部的侧方,在各自接近的状态下向凸缘的安装面引出,且通过热压接等与形成于安装面的两个电极各自连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绕组型共模扼流线圈中,在各绕组终端的热压接时,由于该热,覆盖各绕组终端的绝缘皮膜熔化的情况下,可能在接近的各绕组终端间产生短路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1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的线圈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磁心,其包含卷芯部及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方向的端部的凸缘部;
线圈部,其通过在所述卷芯部卷绕第一线和第二线而成;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且连接有所述第一线的第一引出部;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侧,且连接有所述第二线的第二引出部,
所述凸缘部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宽度在所述凸缘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
本发明的线圈装置中,凸缘部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宽度在凸缘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因此,在沿着第一方向的宽度较短的凸缘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可将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在沿着第一方向充分地分离的状态下向各端子电极引出。因此,在凸缘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难以接触,能够防止各引出部间的短路不良的产生。
优选的是,所述卷芯部与所述凸缘部交叉的凹状角部中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或所述第二引出部立起处的第一凹状角部,与隔着所述卷芯部而位于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相反侧的第二凹状角部相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侧。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可将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沿着第一方向充分地分离,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的接触。
优选的是,在包含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区域,所述第一引出部及所述第二引出部各自在所述第一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如上所述,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沿着第一方向充分地分离,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的接触。
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位置形成有凸状的台阶部,所述第一引出部隔着所述台阶部在其一侧向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引出,并且所述第二引出部隔着所述台阶部在其另一侧向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引出。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在第一凹状角部,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经由台阶部隔离,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难以接触。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之间的绝缘,并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
所述台阶部也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凹状角部延伸。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在第一凹状角部的位置,可将台阶部形成至广大范围,能够经由台阶部有效地确保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之间的绝缘。
优选的是,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去往所述第一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一倾斜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不同的角度延伸的、去往所述第二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二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二倾斜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将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沿着第一倾斜部及第二倾斜部,向第一端子电极及第二端子电极容易地引出。
另外,通过第一倾斜部的第一引出部和通过第二倾斜部的第二引出部向分别不同的方向引出,因此,可使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充分地分开。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之间的绝缘。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倾斜部向所述卷芯部的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延伸。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将第一引出部在卷芯部的位于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以离开卷芯部的方式向第一端子电极引出。因此,可将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在沿着第二方向充分地分离的状态下向各端子电极引出,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的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卷芯部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离开所述卷芯部而向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引出,所述第二引出部在包含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区域,离开所述卷芯部而向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引出。在设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从沿着第二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引出,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的接触。
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隔开的壁部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突出。在设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引出部以绕过从凸缘部的内端面突出的壁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向第一倾斜部引出。因此,能够充分地分离第一引出部及第二引出部各自,并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与第二引出部的接触。
优选的是,在所述卷芯部的横截面,所述卷芯部的位于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在设为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容易将第一引出部从卷芯部的位于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第一端子电极引出。另外,通过使卷芯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可以该突出量确保卷芯部的横截面面积,能够使线圈装置的电感特性良好。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引出部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引出而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引出部以与所述第一引出部不同的角度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引出而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俯视图。
图1C是从IC方向观察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2A是表示制造图1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图2A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C是表示图2B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D是表示图2C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E是表示图2D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F是表示图2E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G是表示图2F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H是表示图2G的继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G所示的工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A所示的磁心的整体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图6A所示的磁心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图6A所示的磁心(卷芯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具有:鼓心10、卷绕于鼓心10的卷芯部12的线圈部30。
以下的说明中,X轴表示在与安装线圈装置1的安装面平行的面内,与鼓心10的卷芯部12的卷轴平行的方向(第一方向)。Y轴是处于平行于与X轴相同的安装面的面内且与X轴垂直的方向(第二方向)。Z轴是安装面的法线方向。
鼓心10具有:卷芯部12、具备于卷芯部12的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14m、14n。一凸缘部(第一凸缘部)14m设置于卷芯部12的轴向(第一方向)的一端部。另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14n设置于卷芯部12的轴向(第一方向)的另一端部,并与凸缘部14m对置。各凸缘部14m、14n为相同形状,但也可以相互不同。本实施方式中,各凸缘部14m、14n以成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凸缘部14m、14n的情况下,统称为“凸缘部14”。
鼓心10(线圈装置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如图1B所示,其X轴方向长度L0为1.15~1.35mm,Y轴方向宽度W2为0.9~1.1mm,Z轴方向高度H1(参照图1C)为0.45~0.53mm。图2A所示的卷芯部12的Y轴方向宽度W6与图1B所示的凸缘部14m、14n的Y轴方向宽度W2的比W6/W2优选为0.6~0.9。
卷芯部12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具有卷轴,在Y轴方向(第二方向)上具有细长的大致六边形状的截面。本实施方式中,卷芯部12的横截面形状为大致六边形,但也可以为矩形或圆形、或大致八边形,其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以下的说明中,将卷芯部12的位于上侧的外周面称为上表面,将卷芯部12的位于下侧的外周面称为下表面,将卷芯部12的位于侧方侧的外周面称为侧面。
如图1A所示,在卷芯部12卷绕有第一线31及第二线32,构成将线31、32卷绕成1层以上(本实施方式中为2层)而成的线圈部30。线31、32利用例如包覆导线构成,具有利用绝缘性的包覆膜覆盖由良导体构成的芯材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线31、32中的导体部分的横截面面积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另外,线圈部30也可以通过将一条线卷绕成1层以上而构成,或也可以将3条以上的线卷绕成1层以上而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线31、32的卷绕圈数大致相同,但也可以根据用途不同而不同。此外,线31、32的卷绕圈数大致相同是这些卷绕圈数的比为0.75~1/0.75的范围内,优选为1。
各凸缘部14的外形状为Y轴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状(大致矩形状),这些凸缘部14以X轴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且相互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如图1B所示,从安装面侧(本实施方式中,Z轴上侧)观察凸缘部14时,凸缘部14以其四角附带倒圆的方式形成。此外,凸缘部14的横截面(Y-Z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状或大致八边形状,其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凸缘部14具有:上表面14a、下表面14b、内端面14c、外端面14d、第一横侧面14e、第二横侧面14f。上表面14a是凸缘部14的上侧的面。下表面14b是上表面14a的相反侧的面。内端面14c是卷芯部12侧的面。外端面14d是内端面14c的相反侧的面。第一横侧面14e是与上表面14a及内端面14c正交且后述的第一端子电极41侧的面。第二横侧面14f是与上表面14a及内端面14c正交且后述的第二端子电极42侧的面。
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14a成为将线圈装置1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情况下的安装面(接地面)。此外,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二横侧面14f与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一横侧面14e成为齐平面,但也可以在横侧面14e、14f之间存在Y轴方向的偏差。
如图2A所示,在卷芯部12与凸缘部14交叉的位置形成有凹状角部16。凹状角部16是由卷芯部12的外周面和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形成的角状的部分,以沿着卷芯部12的外周方向绕卷芯部12的周围一周的方式形成。以下,将凹状角部16中、特别是由卷芯部12的侧面(第二横侧面14f侧的侧面)和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形成的凹状角部称为第一凹状角部161,将夹着(隔着)卷芯部12为位于第一凹状角部161的相反侧的凹状角部称为第二凹状角部162,将由卷芯部12的上表面和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形成的凹状角部称为第三凹状角部163。
第一凹状角部161位于后述的第一引出部310或第二引出部320(参照图1A)向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立起的一侧或离开卷芯部12的一侧(卷芯部12的侧方侧)。第二凹状角部162与由卷芯部12的侧面(第一横侧面14e侧的侧面)和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形成的凹状角部对应。
第一凹状角部161及第二凹状角部162构成凹状角部16的侧方部,且沿着Z轴方向(凸缘部14的高度方向)形成。第三凹状角部163构成凹状角部16的上方部,且沿着Y轴方向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4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在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即,如图1B所示,将后述的第一端子电极41所在的凸缘部14的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1A,将后述的第二端子电极42所在的凸缘部14的另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设为W1B时,凸缘部14的另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B比凸缘部14的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A小(W1B<W1A)。
此外,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A对应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与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之间的长度。另外,凸缘部14的另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B对应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与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之间的长度。
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A优选为0.45cm~0.51cm。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B比宽度W1A短,优选为0.39cm~0.45cm。宽度W1B与宽度W1A的比W1B/W1A优选为0.7以上且低于1,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上且低于0.9。作为宽度W1A与宽度W1B的差量的W1C的大小优选为第一线31或第二线32的直径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为W1B<W1A,因此,与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相比,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沿着X轴方向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侧偏靠地配置。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与凸缘部14的位于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之间的偏差宽度对应于上述的宽度W1A与W1B的差量即W1C。图示的例子中,上述偏差宽度与第二线32的直径大致相等,但也可以为该直径以上。
另外,与第二凹状角部162相比,第一凹状角部161沿着X轴方向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侧偏靠。第一凹状角部161与第二凹状角部162之间的偏差宽度对应于上述的宽度W1A与宽度W1B的差量即W1C。
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安装面)形成有第一端子电极41。形成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一端子电极41和形成于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一端子电极(第三端子电极)41具有同样的结构。如图1B及图1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电极41由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和第一侧面电极部411构成,它们进行电连接。更详细而言,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面,形成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的Y轴方向的一端。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的一部分以进入后述的第一倾斜部141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一侧面电极部411具有与YZ平面平行的面,形成于凸缘部14的端面14d。通过将第一侧面电极部411形成于凸缘部14,可在第一端子电极41形成充分的焊锡圆角。
在形成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形成有与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的连接部分即第一接线部311。在形成于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形成有与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的连接部分即第二接线部321。接线部311、321通过将引出部310、320热压接于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还具有作为与电路基板(省略图示)的表面面对面地连接的安装部的功能。更详细而言,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中、未形成接线部311、321的部分作为与电路基板的电极(焊盘)的焊锡的良好接合面发挥作用。
此外,一般而言,在热压接的部分,焊锡润湿性降低。因此,优选接线部311、321不配置于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的中央,而配置于端部。由此,可充分较大地确保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中、焊锡润湿性优异的部分的面积,能够提高线圈装置与电路基板的接合强度(固装强度)。另外,即使在将线圈装置1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与电路基板的固装强度。
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安装面)上,第二端子电极42与第一端子电极41沿着Y轴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分开)形成。形成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二端子电极42和形成于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二端子电极(第四端子电极)42具有同样的结构。此外,第一端子电极41与第二端子电极42的间隔如果是确保绝缘的距离,则没有特别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端子电极42由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和第二侧面电极部421构成,它们进行电连接。更详细而言,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具有与XY平面平行的面,形成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的相反侧)。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的一部分以进入后述的第二倾斜部142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二侧面电极部421具有与YZ平面平行的面,且形成于凸缘部14的端面14d。通过将第二侧面电极部421形成于凸缘部14,可在第二端子电极42形成充分的焊锡圆角。
在形成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形成有与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的连接部分即第二接线部321。在形成于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形成有与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的连接部分即第一接线部311。接线部311、321通过将引出部310、320热压接于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还具有作为与电路基板(省略图示)的表面面对面地连接的安装部的功能。更详细而言,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中、未形成接线部311、321的部分作为与电路基板的电极(焊盘)的焊锡的良好接合面发挥作用。
此外,优选接线部311、321不配置于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的中央,而配置于端部。由此,可充分较大地确保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中、焊锡润湿性优异的部分的面积,能够提高线圈装置与电路基板的固装强度。另外,即使在将线圈装置1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与电路基板的固装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4m、14n各自的接线部311、321配置于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沿着X轴方向离开距离L5的位置。即,接线部311、321的位置沿着X轴方向一致,接线部311、321配置于与Y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L上。
第一端子电极41及第二端子电极42通过例如金属浆料烧附膜或金属镀膜构成。端子电极41、42通过如下形成,向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及外端面14d的表面涂布例如Ag浆料并烧附后,对其表面实施例如电场镀敷或非电场镀敷,形成镀膜。
此外,金属浆料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示例Cu浆料或Ag浆料等。另外,镀膜也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例如示例:镀Cu、镀Ni、镀Sn、镀Ni-Sn、镀Cu-Ni-Sn、镀Ni-Au、镀Au等的镀膜。端子电极41、4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1~15μm。
如图2A所示,在凸缘部14形成有第一倾斜部141和第二倾斜部142。形成于凸缘部14m的第一倾斜部141和形成于凸缘部14n的第一倾斜部(均称为“第三倾斜部”)141由同样的结构构成。另外,形成于凸缘部14m的第二倾斜部142和形成于凸缘部14n的第二倾斜部(均称为“第四倾斜部”)142由同样的结构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凸缘部14m的各倾斜部141、142和形成于凸缘部14n的各倾斜部141、142以成为点对称的方式配置。
第一倾斜部141和第二倾斜部142利用形成于凸缘部14的壁部146隔开。壁部146位于第一倾斜部141与第二倾斜部142之间。壁部146具有由前端尖的形状构成的前端锐角部1460。前端锐角部1460向第三凹状角部163的Y轴方向的端部延伸。如图1B所示,前端锐角部1460位于比第一凹状角部161靠卷芯部12侧。
如图2B所示,第一倾斜部141以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外端面14d)倾斜地延伸,且朝向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侧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第一倾斜部14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交叉,并且与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交叉。延长线C1与X轴构成的角度优选为48~54°。此外,延长线C1的延伸方向与沿着第一倾斜部141引出的第一引出部310的引出方向大致相同(参照图1A)。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141向第三凹状角部163的Y轴方向的端部延伸,从该部分向第一端子电极41倾斜。第一倾斜部141形成于卷芯部12的上表面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之间的范围。
如图2A所示,第一倾斜部141由槽形状(槽部)构成,具有第一倾斜面1410、第一壁侧侧面1411、第一倾斜侧面1412。第一倾斜面1410以被第一壁侧侧面1411和第一倾斜侧面1412夹着的方式配置,由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一端侧(或,外端面14d)向Y轴方向另一端侧(或,内端面14c)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第一壁侧侧面1411构成壁部146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一倾斜面1410的外端面14d侧。第一倾斜侧面1412形成于第一倾斜面1410的内端面14c侧。第一倾斜侧面1412由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中、以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一端侧向Y轴方向另一端侧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如图2B所示,第二倾斜部142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外端面14d),以与第一倾斜部141不同的角度倾斜地延伸,并以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第二倾斜部142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2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交叉,并且向第一凹状角部161延伸,且与后述的台阶面148的周缘部1480交叉。延长线C2与X轴构成的角度优选为18~24°。此外,延长线C2的延伸方向与沿着第二倾斜部142引出的第二引出部320的引出方向大致相同(参照图1A)。
如图2A所示,第二倾斜部142由槽形状(槽部)构成,具有第二倾斜面1420、第二壁侧侧面1421、第二外侧侧面1422。第二倾斜面1420以被第二壁侧侧面1421和第二外侧侧面1422夹着的方式配置,由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一端侧(或,外端面14d)向Y轴方向另一端侧(或,内端面14c)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第二壁侧侧面1421构成壁部146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二倾斜面1420的第一横侧面14e侧。第二外侧侧面1422形成于第二倾斜面1420的第二横侧面14f侧。
第一倾斜部141及第二倾斜部142随着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而变宽。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倾斜面1410的宽度优选为第一线31或第二线32的直径的2~5倍程度。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倾斜面1420的宽度也一样。
在凸缘部14形成有台阶面148。台阶面148由大致平面形状构成,形成于第三凹状角部163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第二横侧面14f侧)或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
如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台阶面148的周缘部1480连接有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始端142s。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始端142s对应于台阶面148与第二倾斜部142(第二倾斜面1420)的交叉部。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终端142e对应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二倾斜部142(第二倾斜面1420)的交叉部。
另外,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始端141s对应于第三凹状角部163与第一倾斜部141(第一倾斜面1410)的交叉部。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终端141e对应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一倾斜部141(第一倾斜面1410)的交叉部。
第一终端141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沿着延长线C1的距离、第二终端142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沿着延长线C2的距离大致相等,优选为0.21~0.29cm。
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始端141s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1、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始端142s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2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成为L1>L2。
另一方面,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终端141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3、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终端142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4不同,但也可以大致相同。即,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终端141e与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终端142e也可以通过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并位于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通过于凸缘部14m的第一倾斜部141,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通过于凸缘部14m的第二倾斜部142。另外,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通过于凸缘部14n的第一倾斜部141,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通过于凸缘部14n的第二倾斜部142。
更详细而言,如图1A及图2B所示,在第一凸缘部14m侧,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并从第三凹状角部163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第一端子电极41(或,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沿着第一倾斜部141的倾斜面倾斜地引出。
另外,在第一凸缘部14m侧,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后,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引出至其上端(立起)。然后,第二引出部320不接触地通过台阶面148上,沿着第二倾斜部142的倾斜面,向第二端子电极42(或,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以与第一引出部310不同的角度倾斜地引出。此外,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是指第一凹状角部161及其附近,除凸缘部14的第二横侧面14f及卷芯部12的X轴方向大致中心部等之外。
另外,在第二凸缘部14n侧,第二线32的第二引出部32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并从第三凹状角部163(未图示)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第一端子电极41(或,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沿着第一倾斜部141的倾斜面倾斜地引出。
另外,在第二凸缘部14n侧,第一线31的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后,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引出至其上端(立起)。而且,第一引出部310不接触地通过台阶面148上,沿着第二倾斜部142的倾斜面,向第二端子电极42(或,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以与第一引出部310不同的角度倾斜地引出。
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沿着X轴方向分开地配置。如上述,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凹状角部162相比,第一凹状角部161以与宽度W1C(参照图1B)相应的距离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侧偏靠。因此,与通常的线圈装置相比,第二引出部320在以与宽度W1C相应的距离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侧偏靠的位置,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引出。
此外,第二线32也可以从台阶面148至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终端142e的跟前进行空中配线,并在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终端142e的跟前抵接于第二倾斜部142的底(第二倾斜面1420)。
线圈装置1的制造中,首先,准备鼓型的鼓心10和线31、32。此外,作为线31、32,能够使用如下得到的线,例如将由铜(Cu)等的良导体构成的芯材利用由酰亚胺改性聚氨酯等构成的绝缘材料覆盖,并进一步利用聚酯等的较薄的树脂膜覆盖最表面。
作为构成鼓心10的磁性体材料,例如示例导磁率较高的磁性材料、例如Ni-Zn系铁氧体、及Mn-Zn系铁氧体,或金属磁性体等,通过对这些磁性材料的粉体进行成形及烧结,而制作鼓心10。此时,如图2A所示,鼓心10以在凸缘部14的各部一体形成第一倾斜部141和第二倾斜部142的方式制作。另外,鼓心10以如下方式制作,卷芯部12和一对凸缘部14一体成形,且凸缘部14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在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
接着,向鼓心10的凸缘部14涂布金属浆料,以预定的温度烧附。然后,通过对其表面实施电场镀敷或非电镀,形成图2B所示那样的第一端子电极41及第二端子电极42。
接着,将形成有端子电极41、42的鼓心10及线31、32放置于绕组机(省略图示),如图2C所示,从喷嘴50的前端引出第一线31(第一引出部310),并与第一端子电极41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连接。由此,在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与第一线31的连接部分形成第一接线部311。
同时(或,其后),从喷嘴50的前端引出第二线32(第二引出部320),并与第二端子电极42的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连接。由此,在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与第二线32的连接部分形成第二接线部321。
此外,用于连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在与端子电极41、42之间夹着线31、32的方式挤压加热片,将线31、32热压接于端子电极41、42。此外,线31、32的包覆芯线的绝缘材料由于热压接时的热熔融,不需要对线31、32实施被膜除去。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线31、32各自在距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相等距离的位置(从外端面14d离开距离L5的位置),热压接于端子电极41、42。这样,通过使对线31、32各自进行热压接的位置一致,不准备加热片的更换或多个加热片,可一次将线31、32各自在适当的熔接条件下热压接于端子电极41、42。因此,能够提高热压接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
接着,如图2D所示,将从上表面电极部410、420(第一端子电极41、42)伸出的线31、32(引出部310、320)的不要部分利用切削工具60切断。在切断引出部310、320的不要部分时,在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周边部配置引出部310、320的切断部位,并且将切削工具60以其侧面与外端面14d大致齐平面的方式配置(定位)。
然后,在该位置,在Z轴方向上使切削工具60沿着外端面14d下降。由此,不使切削工具60接触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与外端面14d的角部,就可切断引出部310、320的切断部位,能够防止凸缘部14损伤。
本实施方式中,引出部310、320各自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引出。因此,可使用切削工具60一次切断引出部310、320各自,能够提高可操作性。
接着,如图2E所示,在第一凸缘部14m侧,将第一线31(第一引出部310)沿着第一倾斜部141的倾斜面向第三凹状角部163的端部倾斜地引出。另外,将第二线32(第二引出部320)沿着第二倾斜部142的倾斜面向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倾斜地引出,并且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引出至其下端部。然后,将线31、32卷绕于卷芯部12而形成线圈部30。
然后,在第二凸缘部14n侧,使第二线32(第二引出部320)沿着第一倾斜部141的倾斜面从第三凹状角部163(未图示)的端部向第一端子电极41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倾斜地引出,然后,以不松弛的方式悬挂固定于支柱70。
同时(或,其后),将第一线31(第一引出部310)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从其下端部向上端部引出。然后,将引出的第一线31沿着第二倾斜部142的倾斜面向第二端子电极42的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倾斜地引出,然后,以不松弛的方式悬挂固定于支柱70。
接着,如图2F所示,将第一线31连接于第二端子电极42的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由此,在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与第一线31的连接部分形成第一接线部311。
同时(或,其后),将第二线32连接于第一端子电极41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由此,在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与第二线32的连接部分形成第二接线部321。
接着,如图2G所示,以与图2D中说明的情况同样的要领,将从上表面电极部410、420(端子电极41、42)伸出的线31、32(引出部310、320)的不要部分利用切削工具60切断。
接着,如图2H所示,在凸缘部14的下表面14b设置板状心20。下表面14b由平坦面构成,容易设置板状心20。板状心20由具有平坦面的扁平的长方体构成,具有提高线圈装置1的电感的功能。板状心20优选利用与鼓心10相同的磁性体部件构成,但也可以利用分开的部件构成。此外,板状心20未必需要由磁性体构成,也可以利用合成树脂等的非磁性体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凸缘部14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在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因此,在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较短的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可将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在沿着X轴方向充分地分离的状态下,向各端子电极41、42引出。因此,在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难以接触,能够防止各引出部310、320间的短路不良的产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与第二凹状角部162相比,第一凹状角部161沿着X轴方向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侧偏靠。因此,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可将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沿着X轴方向充分地分离,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的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14形成有:朝向第一端子电极41的第一引出部310通过的第一倾斜部141、以与第一倾斜部141不同的角度延伸且朝向第二端子电极42的第二引出部320通过的第二倾斜部142。因此,能够将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沿着第一倾斜部141及第二倾斜部142,向第一端子电极41及第二端子电极42容易地引出。
第二实施方式
图4A及图4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A除了以下所示的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同样的结构,且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图4A及图4B所示的线圈装置1A的各部件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的各部件对应,且向对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其说明局部省略。
如图4A及图4B所示,线圈装置1A具有磁心10A。磁心10A具有第一凸缘部14mA和第二凸缘部14nA。第一凸缘部14mA和第二凸缘部14nA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凸缘部14mA、14nA的情况下,统称为“凸缘部14A”。
如图5所示,在凸缘部14A形成有台阶面148A和壁部146A。台阶面148A具有比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台阶面148宽的面积。本实施方式中,在台阶面148A的周缘部1480A,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始端141s和第二倾斜部142的第二始端142s沿着台阶面148A的周缘部1480A偏移地配置。此外,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始端141s对应于台阶面148A与第一倾斜部141(第一倾斜面1410)的交叉部。
壁部146A具有前端面1461A。通过在壁部146A具备前端面1461A,可消除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壁部146的前端锐角部1460。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线31与壁部146A的前端部分(前端面1461A)接触而损伤。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位置形成有向磁心10A的外方突出的凸状的台阶部18。台阶部18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直线性地延伸,台阶部18的延伸方向与凸缘部14A的高度方向(或,卷芯部12的外周方向)大致一致。台阶部18的上端部位于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台阶部18的下端部位于凸缘部14A的下端部,但也可以位于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下端部。台阶部18(后述的台阶侧面181,182)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连续地延伸。
台阶部18具有第一台阶侧面181和第二侧面182。第一台阶侧面181由大致平坦面构成,并形成于卷芯部12所在的台阶部18的一侧。第二台阶侧面182由大致平坦面构成,并形成于凸缘部14A所在的台阶部18的另一侧。优选台阶侧面181、182的宽度与线31、32的直径相等,或比其大,优选为0.06cm以上。第一台阶侧面181与第二台阶侧面182在台阶角部183交叉。在台阶角部183,第一台阶侧面181与第二台阶侧面182构成的角度θ成为0°<θ<180°(本实施方式中,θ的值为大致90°)。
台阶部18跨过构成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卷芯部12的侧面和凸缘部14A的内端面14c而形成,并将卷芯部12的侧面与凸缘部14A的内端面14c连接。第一台阶侧面181与卷芯部12的侧面连接成大致直角(不连续地),以跨过这些各面的方式,至少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凹状的角部连续地形成。另外,第二台阶侧面182与凸缘部14A的内端面14c连接成大致直角(不连续地),以跨过这些各面的方式,至少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凹状的角部连续地形成。
如图4A及图5所示,在隔着台阶部18的一侧(配置卷芯部12的侧),第一引出部310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台阶侧面181且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更详细而言,第一引出部310的一部分沿着由第一台阶侧面181和卷芯部12的侧面形成的凹状的角部引出。
在隔着台阶部18的另一侧(配置凸缘部14A的侧),第二引出部320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二台阶侧面182且向第二端子电极42引出。更详细而言,第二引出部320的一部分沿着由第二台阶侧面182和凸缘部14A的内端面14c形成的凹状的角部引出。
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之后,直接引出于第一台阶侧面181。然后,第一引出部310固定于第一台阶侧面181,且沿着第一台阶侧面181引出至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立起),然后不接触地通过台阶面148A上,沿着第一倾斜部141向第一端子电极41倾斜地引出。第一线31也可以从台阶面148A至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终端141e的跟前进行空中配线,并在第一倾斜部141的第一终端141e的跟前抵接于第一倾斜部141的底(第一倾斜面1410)。
第二引出部320在卷芯部12的侧面侧(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或,线圈部30)之后,向台阶部18的长边方向(高度方向)的中途位置倾斜地引出,一旦跨过台阶角部183之后,引出于第二台阶侧面182。然后,第二引出部320固定于台阶部18的第二台阶侧面182,且沿着第二台阶侧面182引出至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立起),然后不接触地通过台阶面148A上,并沿着第二倾斜部142向第二端子电极42倾斜地引出。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位置形成有台阶部18,第一引出部310隔着台阶部18在一侧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并且第二引出部320隔着台阶部18在另一侧向第二端子电极42引出。因此,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经由台阶部18隔离,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难以接触。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之间的绝缘,并防止短路不良的产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8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延伸。因此,可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位置将台阶部18形成至广大范围,能够经由台阶部18有效地确保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之间的绝缘。
第三实施方式
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B除了以下所示的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同样的结构,并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图6A及图6B所示的线圈装置1B的各部件对应于图1A及图1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的各部件,且向对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其说明局部省略。
如图6A及图6B所示,线圈装置1B具有磁心10B和卷芯部12B。磁心10B具有第一凸缘部14mB和第二凸缘部14nB。第一凸缘部14mB与第二凸缘部14nB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凸缘部14mB、14nB的情况下,统称为“凸缘部14B”。
如图7所示,在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的外周面(上表面)形成有中央突出部120,在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上表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成凸状的第一突出部121和第二突出部122。第一突出部121形成于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一端之间,第二突出部122形成于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另一端之间。突出部120~122沿着卷芯部12B的长边方向延伸。
在卷芯部12B具备突出部121、122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卷芯部12B的横截面,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上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另外,卷芯部12B的上表面在突出部121、122的位置弯曲(形成角),并在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形成不连续面。此外,卷芯部12B的上表面中、突出部121、122与Y轴方向的端部之间的部分的倾斜比突出部121、122与中央突出部120之间的部分的倾斜更陡峭。
突出部121、122仅形成于卷芯部12B的上表面,在卷芯部12B的下表面未形成突出部。通过仅在卷芯部12B的上表面形成多个突出部121、122,卷芯部12B的横截面形状成为Y轴方向上细长的大致八边形。
如图7所示,在凸缘部14B形成有第一倾斜部141B、台阶面148B、壁部146B。第一倾斜部141B向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延伸。更详细而言,第一倾斜部141B向中央突出部120与第二突出部122之间(比中央突出部120靠Y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延伸。此外,第一倾斜部140B也可以向中央突出部120延伸,或也可以向中央突出部120与第一突出部121之间延伸。
壁部146B具有前端面1461B。前端面1461B构成凸缘部14B的内端面14c的一部分,且朝向X轴方向。与图2A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壁部146及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壁部146A相比,壁部146B的Y轴方向的厚度变大。
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倾斜部141B与第二倾斜部142隔开的壁部146B的一部分向X轴方向从凸缘部14B的内端面14c突出。如图6B所示,在将壁部146B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从内端面14c的突出长设为L6的情况下,突出长L6与凸缘部14B的Y轴方向的一端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宽度W1A(参照图1B)的比L6/W1A优选为1/8~1/50。
如图6A及图7所示,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另一端之间的外周面(更详细而言,在图7所示的第二突出部122的周边)离开卷芯部12B,并沿着第一倾斜部141B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12B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突出部122,因此,第一引出部310容易悬挂于位于第二突出部122的周围的卷芯部12B的外周面,可从该部分将第一引出部310向第一倾斜部141容易地引出。
第二引出部320在卷芯部12B的侧面侧(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B(或,线圈部30)后,沿着第一凹状角部161,引出至其上端部(立起),然后不接触地通过台阶面148B上,并沿着第二倾斜部142向第二端子电极42倾斜地引出。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倾斜部141向卷芯部12B的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延伸。因此,可将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以离开卷芯部12B的方式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因此,可将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在沿着Y轴方向充分地分离的状态下向端子电极41、42引出,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的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出部310在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离开卷芯部12B并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第二引出部42在包含第一凹状角部161的周围离开卷芯部12B并向第二端子电极42引出。因此,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从沿着Y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引出,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的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倾斜部141B与第二倾斜部142隔开的壁部146B的一部分朝向X轴方向且从凸缘部14B的内端面14c突出。因此,第一引出部310以绕过从凸缘部14B的内端面14c突出的壁部146B的一部分的方式,向第一倾斜部141B引出。因此,能够充分地分离第一引出部310及第二引出部320各自,并有效地防止第一引出部310与第二引出部320的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12B的横截面,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因此,容易将第一引出部310从卷芯部12B的位于Y轴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第一端子电极41引出。另外,通过使卷芯部12B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可以该突出量确保卷芯部12B的横截面面积,能够使线圈装置1B的电感特性良好。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线31的各第一引出部310分别连接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一端子电极41和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一端子电极41。同样,也可以将第二线32的各第二引出部320分别连接于第一凸缘部14m的第二端子电极42和第二凸缘部14n的第二端子电极42。在该情况下,例如将线圈部30形成之前或形成之后,使第一线31与第二线32交叉(将一对线31、32扭转),由此,也可以将第一线31与第二线32的位置关系与图1A所示的例子设为相反。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图1B所示的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的范围扩张至凸缘部14的Y轴方向外侧,并利用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覆盖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端部。另外,也可以将第一侧面电极部411的范围扩张至凸缘部14的Y轴方向外侧,并利用第一侧面电极部411覆盖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端部。
同样,也可以将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的范围扩张至凸缘部14的Y轴方向外侧,并利用第二上表面电极部420覆盖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端部。另外,也可以将第二侧面电极部421的范围扩张凸缘部14的Y轴方向外侧,并利用第二侧面电极部421覆盖凸缘部14的Y轴方向端部。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线31、32(引出部310、320)的不要部分的切断也可以在比图2G所示的位置靠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在X轴方向上分开的位置进行。此时,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接线部311、321的尖端残留线31、32的不要部分。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表示了具有由2层构成的线圈部30的线圈装置1,但线圈部30的层数也可以为3层以上,或也可以为1层。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第一倾斜部141及第二倾斜部142各自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C2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交叉,但第一倾斜部14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也可以与凸缘部14的第一横侧面14e交叉。在该情况下,将线31、32与端子电极41、42接线后,将第一线31向凸缘部14的第一横侧面14e的外侧引出,例如使切削工具沿着凸缘部14的第一横侧面14e移动,由此,可在凸缘部14的外侧切断第一线31。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台阶面148以由大致平面形状构成的台阶面构成,但也可以以由弯曲面构成的台阶面构成。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示例了将第一端子电极41利用第一上表面电极部410和第一侧面电极部411构成的情况,但也可以省略第一侧面电极部411。第二端子电极42也一样,也可以省略第二侧面电极部421。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设为安装面,但也可以将下表面14b设为安装面,并在上表面14a设置板状心20。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也一样。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引出部310、320形成于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离开L5的位置,但也可以形成于图2B所示的从倾斜部141、142的终端141e、142e离开预定的距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对于引出部310、320各自,上表面电极部410、420的接触长度相等,与将引出部310、320形成于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离开L5的位置的情况一样,不准备加热片的更换或多个加热片,可一次将线31、32各自通过适当的熔接条件热压接。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E所示,将线31、32悬挂固定于支柱70、70的一侧(朝向纸面的跟前侧)的外周面,但也可以悬挂固定于支柱70、70的另一侧(朝向纸面的进深侧)的外周面。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8也可以在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间断地延伸。或,台阶部18也可以仅形成于第一凹状角部16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一部分。
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台阶部18的形状不限定于图4A所示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省略台阶角部183,且第一台阶侧面181与第二台阶侧面182连续地连接(也可以成为一体)。
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卷芯部12B的上表面,除了突出部121、122之外,也可以还形成另一突出部。
符号说明
1、1A、1B…线圈装置
10、10A、10B…鼓心(ドラムコア)
12、12B…卷芯部
120…中央突出部
121…第一突出部
122…第二突出部
14、14m、14n、14mA、14nA、14mB、14nB…凸缘部
14a…上表面
14b…下表面
14c…内端面
14d…外端面
14e…第一横侧面
14f…第二横侧面
141、141B…第一倾斜部
1410…第一倾斜面
1411…第一壁侧侧面
1412…第一倾斜侧面
142…第二倾斜部
1420…第二倾斜面
1421…第二壁侧侧面
1422…第二外侧侧面
146、146A、146B…壁部
1460…前端锐角部
1461A、1461B…前端面
148、148A、148B…台阶面
1480、1480A…周缘部
16…凹状角部
161…第一凹状角部
162…第二凹状角部
163…第三凹状角部
18…台阶部
181…第一台阶侧面
182…第二台阶侧面
183…台阶角部
20…板状心
30…线圈部
31…第一线(ワイヤ)
310…第一引出部
311…第一接线部
32…第二线
320…第二引出部
321…第二接线部
41…第一端子电极
410…第一上表面电极部
411…第一侧面电极部
42…第二端子电极
420…第二上表面电极部
421…第二侧面电极部
50…喷嘴
60…切削工具
70…支柱。

Claims (13)

1.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磁心,其包含卷芯部及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第一方向的端部的凸缘部;
线圈部,其通过在所述卷芯部卷绕第一线和第二线而成;
第一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且连接有所述第一线的第一引出部;和第二端子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侧,且连接有所述第二线的第二引出部,
所述凸缘部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宽度在所述凸缘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卷芯部与所述凸缘部交叉的凹状角部中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或所述第二引出部立起处的第一凹状角部,与隔着所述卷芯部而位于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相反侧的第二凹状角部相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更靠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包含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区域,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各自在所述第一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位置形成有凸状的台阶部,
所述第一引出部隔着所述台阶部在其一侧向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引出,并且所述第二引出部隔着所述台阶部在其另一侧向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台阶部沿着所述第一凹状角部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去往所述第一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一倾斜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不同的角度延伸的、去往所述第二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二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二倾斜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去往所述第一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一倾斜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不同的角度延伸的、去往所述第二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二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二倾斜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去往所述第一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一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一倾斜部;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不同的角度延伸的、去往所述第二端子电极的所述第二引出部所通过的第二倾斜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倾斜部向所述卷芯部的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卷芯部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离开所述卷芯部而向所述第一端子电极引出,
所述第二引出部在包含所述第一凹状角部的周围区域,离开所述卷芯部而向所述第二端子电极引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将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隔开的壁部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卷芯部的横截面,所述卷芯部的位于第二方向的大致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成凸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引出部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引出而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引出部以与所述第一引出部不同的角度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引出而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
CN202010080408.XA 2019-02-06 2020-02-05 线圈装置 Pending CN1115405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937A JP2020126975A (ja) 2019-02-06 2019-02-06 コイル装置
JP2019-019937 2019-0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577A true CN111540577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83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408.XA Pending CN111540577A (zh) 2019-02-06 2020-02-05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1118B2 (zh)
JP (1) JP2020126975A (zh)
CN (1) CN1115405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3389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电感器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0397B2 (ja) * 2018-12-29 2022-02-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3228A (ja) * 2000-07-17 2002-01-31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4356473A (ja) * 2003-05-30 2004-12-16 Toko Inc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6049383A (ja) * 2004-07-30 2006-02-16 Taiyo Yuden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9094389A (ja) * 2007-10-11 2009-04-30 Taiyo Yuden Co Ltd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JP2009147159A (ja) * 2007-12-14 2009-07-02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US20190019612A1 (en) * 2017-07-11 2019-01-17 Tdk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055B1 (en) * 2003-02-07 2004-08-17 Aoba Technology Co., Ltd. Core member for winding
JP4203949B2 (ja) * 2003-04-03 2009-01-0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US7256673B2 (en) * 2005-01-31 2007-08-14 Tdk Corporation Coil assembly including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2008091359A (ja) 2006-09-29 2008-04-17 Toko Inc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7358842B1 (en) * 2006-11-08 2008-04-15 Prosperity Dielectrics Co., Ltd. Wire-winding common mode choke
JP2014170783A (ja) * 2013-03-01 2014-09-18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JP6435649B2 (ja) * 2014-06-05 2018-12-12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41098B2 (en) * 2015-02-12 2018-11-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JP6520850B2 (ja) * 2016-07-14 2019-05-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及び回路モジュール
JP6819314B2 (ja) * 2017-01-23 2021-01-2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3228A (ja) * 2000-07-17 2002-01-31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4356473A (ja) * 2003-05-30 2004-12-16 Toko Inc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6049383A (ja) * 2004-07-30 2006-02-16 Taiyo Yuden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9094389A (ja) * 2007-10-11 2009-04-30 Taiyo Yuden Co Ltd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JP2009147159A (ja) * 2007-12-14 2009-07-02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US20190019612A1 (en) * 2017-07-11 2019-01-17 Tdk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CN109243778A (zh) * 2017-07-11 2019-01-18 Tdk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3389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型电感器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26975A (ja) 2020-08-20
US11621118B2 (en) 2023-04-04
US20200251276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5448B (zh) 线圈装置
EP3104378B1 (en) Common mode choke
CN109243778B (zh) 线圈装置
JP6743659B2 (ja) コイル装置
CN111834086B (zh) 线圈部件
US11189413B2 (en) Multilayer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20126976A (ja) コイル装置
CN111540577A (zh) 线圈装置
US10347416B2 (en) Coil component, circuit board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il component
JP6966721B2 (ja) コイル装置
CN111128513B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器件
US6437676B1 (en) Inductance element
US11636967B2 (en) Coil device
JPH03163808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US20210280355A1 (en) Coil device
US11610726B2 (en) Coil device and pulse transformer
JP3693529B2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3496125B2 (ja) 巻線チップトランスの製造方法
JP2016149490A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15926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及び製造方法
JPS6223065Y2 (zh)
JP2022072183A (ja) インダクタ
JPH07297049A (ja) 面実装型コイル
JPS622585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