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0811A -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0811A
CN111430811A CN202010241391.1A CN202010241391A CN111430811A CN 111430811 A CN111430811 A CN 111430811A CN 202010241391 A CN202010241391 A CN 202010241391A CN 111430811 A CN111430811 A CN 111430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gel
liquid
nano
suppor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13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艳
赵宇明
丁庆
李首顶
曹元成
程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13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0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0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包括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在电池电极上涂覆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大大减少了副反应,抑制了Li枝晶生长,避免了热失控后负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还能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锂电池抑制热失控。

Description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材料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动力汽车和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负极基锂离子电池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石墨负极容量已经接近372mAh/g的理论容量极限,石墨基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逐渐趋于极限。为了满足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迫切需求的飞速增长,需要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近年来使用具有高比容量特性的金属锂负极替代传统石墨类负极制备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金属锂电池已成为电池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锂金属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3800mah/g-1)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一直是高能电力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锂金属电池实用化之前,由于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体积的膨胀/收缩,还存在着锂枝晶生长、钝化层增厚、循环寿命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寻求了许多解决方案,包括不同电解质溶剂的研究、新型电解质盐的探索、电解质添加剂的尝试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以便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相共晶颗粒添加至含有辅助剂的移液瓶中;
将所述移液瓶置于超声波中,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以使得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和所述纳米支撑材料混合均匀;
在预设温度下,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密封至高压罐中,进行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酸性溶液中对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进行回流;
回流后的所述纳米支撑材料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进行干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步骤包括:
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液氮环境中进行研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
一种电池,包括:
一阳极;以及
一阴极;
其中,面对所述阴极的所述阳极一侧上涂覆有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
上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在电池电极上涂覆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大大减少了副反应,抑制了Li枝晶生长,避免了热失控后负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还能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锂电池抑制热失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阳极材料在扫描电镜下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阳极材料在扫描电镜下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骨架支撑负极材料电子显微镜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骨架支撑负极材料电子显微镜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支撑负极材料的电压-电流曲线;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不包括纳米支撑材料的高安全负极组装电池的容量测试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纳米支撑材料的高安全负极组装电池的容量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人工SEI层(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固体电解质界面层)可以解决锂枝晶生长、钝化层增厚、循环寿命低等问题,如Cu3N人工SEI层、LiF人工SEI层。人工SEI层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其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解决锂金属负极的安全性,以及预防热失控。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步骤S10中,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合金材料。所述液相共晶颗粒在室温下为液态金属。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与锂形成合金即可。示例性地,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相共晶颗粒添加至含有辅助剂的移液瓶中。将所述移液瓶置于超声波中,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示例性地,所述对锡化镓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为,将GaSn(0.18g)添加到移液瓶小瓶中,用1mm脱气硫醇乙醇(氯气脱气处理)填充至总体积0.5ml。将移液瓶小瓶置于探头超声波中1小时,用于将大的GaSn液滴破碎成较小的GaSn液滴。随着合金逐渐分散,会产生不透明的灰色泥浆(图3和图4)。由图3和图4可以得出,阳极材料的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超声波处理后,最大的颗粒在几秒钟内沉淀下来,泥浆从小瓶中取出。200纳米颗粒可通过0.22微米膜过滤器过滤分离,留下低于200纳米的颗粒。或通过温和离心分离,留下低于200纳米的颗粒。
S20,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步骤S20中,所述纳米支撑材料可以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所述纳米支撑材料用于支撑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还用于形成电子传导的通道。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以使得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和所述纳米支撑材料混合均匀。在预设温度下,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密封至高压罐中,进行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示例性地,将60mg GaSn纳米颗粒(LM nanoparticles,LMNPs)添加到含有12mg碳纳米管(CNTs)的0.5mL乙醇中,然后超声30分钟以使悬浮液均匀。采用溶剂热法,在160℃下,在密封良好的高压罐中进行6h的高压釜热分解反应。
S30,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步骤S30中,所述凝胶可以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上。所述凝胶可以为氧化石墨烯凝胶。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可以使得电子和锂离子通过,但是锂金属将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形成合金,由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被所述凝胶固定在纳米支撑材料上,因此所述锂金属也将被固定在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上。因此所述锂金属无法析出,抑制了Li枝晶生长,避免了热失控后负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步骤包括:
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示例性地,4毫克GO凝胶(在乙醇中,凝胶状态)重量2%加入到悬浮液中,接着超声处理5分钟,摇动2分钟,产生凝胶状复合物颗粒。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结构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为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电子显微镜图。
S40,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步骤S40中,为了防止所述液相共晶颗粒被破坏,可以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之后,粉末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小时,以除去由低温引起的湿气。
S50,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
步骤S50中,所述导电剂可以选用炭黑。所述粘接剂可以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丁苯橡胶(SBR)。当然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接剂也可以选用其他材料。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接剂的材料不同,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接剂以及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的混合比例也会不同。在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所述炭黑、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以及所述丁苯橡胶(SBR)的混合比例为20:2:1:1。可以使用搅拌机将所述炭黑、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以及所述丁苯橡胶(SBR)均匀混合,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可以实现均匀混合的器材。
本实施例中,上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在电池电极上涂覆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大大减少了副反应,抑制了Li枝晶生长,避免了热失控后负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还能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锂电池抑制热失控。利用液相共晶颗粒固有的自愈特性,导致超长的循环寿命和热失控抑制作用。该材料可以提高lib的循环寿命,又不用添加非活性或缓冲材料会降低lib的比容量。这项工作为实现锂电池的长周期寿命和高安全性提供了有用实践基础,将会在高安全性锂电池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酸性溶液中对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进行回流。回流后的所述纳米支撑材料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进行干燥。在将所述纳米支撑材料添加至醇溶液中前,对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进行回流可以有效去除非晶态碳和催化剂。示例性地,回流过程可以为将原始碳纳米管在2.6M硝酸中回流24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一阳极和一阴极。当然,所述电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隔膜。
其中,面对所述阴极的所述阳极一侧上涂覆有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可选的,将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均匀的粘贴在所述阳极。示例性地,将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均匀地粘贴在铜箔基板上(直径1.26厘米)。使用刀片达到0.5–1.0mg cm-2的质量负载。这些将制备好的电极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超过3小时,以完成所述阳极的制备。
请参见图7,为对制备的包含GaSn纳米颗粒的所述阳极采用循环伏安法,获得电压-电流测试曲线。通过图7可知,GaSn纳米颗粒电极在0.01v-2.5v电压范围内(相对于锂离子/锂金属)以0.05mv s-1的扫描速度的电化学性能。在第一次阴极扫描中,约1.2v处的不可逆峰与SEI层的形成有关,其他峰与氧基的还原和其他不可逆副反应有关。
随后的循环,锂***/提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高度可逆的,证实了良好的循环性能。阴极锂***主要发生在Sn的0.47v和0.66v处,Ga的0.55v和0.73v处;阳极锂提取主要发生在Sn的0.61v和0.87v处,Ga的0.4v、0.75v和0.92v处。第一次扫描,在随后的CV曲线上有重叠的峰证实了GaSn纳米颗粒优异的循环性能,从而受益于高安全性能。自修复特性避免了Li活性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因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开裂,使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不包含纳米支撑材料。请参见图8和图9分别为,对包含纳米支撑材料的阳极材料的充放电测试图,和不包含纳米支撑材料的阳极材料的充放电测试图。经对比可知,包含纳米支撑材料的阳极材料稳定得到加强,离子传导效率得到提升。
请参见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步骤S10中,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合金材料。所述液相共晶颗粒在室温下为液态金属。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与锂形成合金即可。示例性地,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相共晶颗粒添加至含有辅助剂的移液瓶中。将所述移液瓶置于超声波中,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示例性地,所述对锡化镓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为,将GaSn(0.18g)添加到移液瓶小瓶中,用1mm脱气硫醇乙醇(氯气脱气处理)填充至总体积0.5ml。将移液瓶小瓶置于探头超声波中1小时,用于将大的GaSn液滴破碎成较小的GaSn液滴。随着合金逐渐分散,会产生不透明的灰色泥浆(图3和图4)。由图3和图4可以得出,阳极材料的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超声波处理后,最大的颗粒在几秒钟内沉淀下来,泥浆从小瓶中取出。200纳米颗粒可通过0.22微米膜过滤器过滤分离,留下低于200纳米的颗粒。或通过温和离心分离,留下低于200纳米的颗粒。
S20,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步骤S20中,所述纳米支撑材料可以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所述纳米支撑材料用于支撑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还用于形成电子传导的通道。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以使得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和所述纳米支撑材料混合均匀。在预设温度下,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密封至高压罐中,进行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示例性地,将60mg GaSn纳米颗粒(LM nanoparticles,LMNPs)添加到含有12mg碳纳米管(CNTs)的0.5mL乙醇中,然后超声30分钟以使悬浮液均匀。采用溶剂热法,在160℃下,在密封良好的高压罐中进行6h的高压釜热分解反应。
S30,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步骤S30中,所述凝胶可以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上。所述凝胶可以为氧化石墨烯凝胶。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可以使得电子和锂离子通过,但是锂金属将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形成合金,由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被所述凝胶固定在纳米支撑材料上,因此所述锂金属也将被固定在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上。因此所述锂金属无法析出,抑制了Li枝晶生长,避免了热失控后负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步骤包括:
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示例性地,4毫克GO凝胶(在乙醇中,凝胶状态)重量2%加入到悬浮液中,接着超声处理5分钟,摇动2分钟,产生凝胶状复合物颗粒。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结构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为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电子显微镜图。
S40,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步骤S40中,为了防止所述液相共晶颗粒被破坏,可以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之后,粉末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小时,以除去由低温引起的湿气。
本实施例中,利用液相共晶颗粒固有的自愈特性,导致超长的循环寿命和热失控抑制作用。该材料可以提高lib的循环寿命,又不用添加非活性或缓冲材料会降低lib的比容量。这项工作为实现锂电池的长周期寿命和高安全性提供了有用实践基础,将会在高安全性锂电池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将所述凝胶状复合物粉末、导电剂以及粘接剂混合,以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相共晶颗粒添加至含有辅助剂的移液瓶中;
将所述移液瓶置于超声波中,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以使得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和所述纳米支撑材料混合均匀;
在预设温度下,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密封至高压罐中,进行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酸性溶液中对所述纳米支撑材料进行回流;
回流后的所述纳米支撑材料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进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的步骤包括:
所述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氮环境中进行研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阳极;以及
一阴极;
其中,面对所述阴极的所述阳极一侧上涂覆有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涂层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
10.一种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液相共晶颗粒进行超声波处理,以形成液态金属纳米粒子;
将所述液态金属纳米粒子添加至含有纳米支撑材料的醇溶液中进行混合、热分解,以获得悬浮液;
向所述悬浮液中加入凝胶,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颗粒;
对所述凝胶状复合物颗粒进行研磨、烘干,以形成凝胶状复合物粉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共晶颗粒为锡化镓颗粒,所述液相共晶颗粒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0纳米,所述纳米支撑材料为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或碳纳米线中的一种。
CN202010241391.1A 2020-03-31 2020-03-31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Pending CN111430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391.1A CN1114308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391.1A CN1114308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0811A true CN111430811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5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1391.1A Pending CN1114308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08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072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快离子导体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21208A1 (de) * 2022-12-07 2024-06-13 Mercedes-Benz Group AG Anodenverbundschicht für eine feststoffbatterie eines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betriebenen kraftfahrzeugs sowie feststoffbatteri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638A (zh) * 2006-02-10 2007-09-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电池
CN108493485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安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615851A (zh) * 2016-12-10 2018-10-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473637A (zh) * 2018-08-13 2019-03-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长循环寿命锂负极的保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638A (zh) * 2006-02-10 2007-09-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它的可充电锂电池
CN108615851A (zh) * 2016-12-10 2018-10-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493485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高安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473637A (zh) * 2018-08-13 2019-03-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长循环寿命锂负极的保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072A1 (zh) * 2022-11-02 2024-05-10 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快离子导体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121208A1 (de) * 2022-12-07 2024-06-13 Mercedes-Benz Group AG Anodenverbundschicht für eine feststoffbatterie eines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betriebenen kraftfahrzeugs sowie feststoffbatteri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519B (zh) 一种硫-石墨烯复合结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471631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24211A (zh) 一种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061190A (zh) 液态金属基自愈合锂电负极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063872A (zh) 一种硅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2369B (zh) 高分子改性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13629249B (zh) 一种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MXene基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Xie et al. Nitrogen-doped carbon caging silicon nanoparticl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
CN105932284A (zh) 一种介孔碳紧密包覆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72406A (zh) 一种以FeS2-xSex材料为负极材料的钠离子电容器
CN111430811A (zh) 聚合物电解质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CN101593825A (zh) 锂离子电池纳米锑/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3826A (zh) 锂离子电池SnSb合金/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1400B (zh) 一种柔性自支撑硅/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1777065A (zh)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1826B (zh) 一种中间相碳微球/纳米级硅复合球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31727A (zh) 一种导电型聚合物包覆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Zhao et al. Three-dimensionally multiple protected silicon anode toward ultrahigh areal capacity and stability
Zhang et al. Low-cost batteries based on industrial waste Al–Si microparticles and LiFePO 4 for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CN111146007A (zh) 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36502B (zh) 基于ZnCo2O4/中空碳纳米环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15000366B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柔性自支撑锂硫电池正极薄膜及制备方法
CN114094096B (zh) 在磷酸钛钠负极材料表面形成保护性聚合物膜方法及其制品、应用
CN116666641A (zh) 多元纳米碳导电预涂层改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44480A (zh) 一种蜂窝状多孔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