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006A -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006A
CN111385006A CN201811608949.4A CN201811608949A CN111385006A CN 111385006 A CN111385006 A CN 111385006A CN 201811608949 A CN201811608949 A CN 201811608949A CN 111385006 A CN111385006 A CN 111385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beamforming
millimeter wave
wave channel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89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信原
蔡尚澕
何国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18116089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5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5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包含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发送信号,对毫米波信道执行信道测量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以及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angle of departure,AOD)。其中,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且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

Description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道估测方法,特别涉及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因应更高速且更大频宽的需求,确立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然而现今频谱中的中低频段已多被其他无线通信技术所使用,因此高频段的毫米波应用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重点。
目前毫米波信道估测是利用竭尽搜索法(Exhaustive Search)来实行。竭尽搜索法的执行方式为针对每一个解析角度发射波束并由接收端接收波束并产生测量数据,加以运算以估测信道。然而,随着对解析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此方法的测量次数及运算量亦大幅增加,造成大量的时间资源的耗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包含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发送信号,对毫米波信道执行信道测量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以及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angle ofdeparture,AOD)。其中,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且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包含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接收信号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以及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其中,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且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
通过上述结构,本案所公开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形成多个波束成形向量,据以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的多个测量参数,再利用压缩感知还原技术从所述多个测量参数、所述多个波束成形向量及多个角度参数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本案所公开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不需要执行反馈测量信息的步骤,且可以通过少量的测量次数即能估测信道的特性参数,达到快速的毫米波信道估测,进而提升后续信号/数据传递的品质。
以上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形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通信***的功能方块图。
图4是依据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测量矩阵的产生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形成步骤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通信***
10 基地台
101 基带电路
103 射频链路
105 信号收发器
1051 相位调制电路
1053 阻抗调制电路
1055 天线
20 用户端
30 毫米波信道
S11~S13、S111~S119、S121~S129 步骤
S21~S26、S241~S245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适用于通过毫米波信道来进行无线信号传递的通信***。请参考图1,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流程图。于步骤S11中,上述通过毫米波信道来进行无线信号传递的通信***会形成第一波束成形矩阵,此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于此特别要说明的是,上述形成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S11为选择性的步骤,亦即,于其他实施例中,通信***中可以预先存放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因此在执行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时,可以仅执行下述的步骤S12及S13。
于步骤S12中,通信***会依据步骤S11所形成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的第一测量矩阵,其中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测量参数分别对应于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中的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进一步来说,第一测量矩阵中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可以与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中的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有一对一的关系。于实施例中,通信***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的第一测量矩阵的方法,可以是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发送信号并对毫米波信道执行信道测量;于另一实施例中,则可以是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经由毫米波信道来接收信号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其中,运作这两个实施例的架构将于后详述。
于步骤S13中,通信***会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来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所述角度压缩感知矩阵包含前述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及角度矩阵,其中,角度矩阵包含多个角度参数,每个角度参数皆具有底数及指数,底数例如皆为数学常数(e),而指数则分别包含不同的角度值。举例来说,角度参数可以是ejkdsinθi
请参考图2,以进一步说明图1的步骤S11中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形成步骤。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形成步骤的流程图。于步骤S111中,通信***会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基本压缩感知矩阵例如是Gabor框架(Gabor Frame),其为一个维度m*m2的矩阵。特别来说,m可以为5以上的质数,也就是说Gabor框架的维度可以大于5*25。于实施例中,Gabor框架可以由指数函数形成,其中指数函数的底数为数学常数(e),且其指数包含常数m,m关联于后续估测步骤中执行测量的次数。举例来说,基本压缩感知矩阵AG可以通过以下数学式来呈现:
Figure BDA0001924244530000041
其中,i1,i2,i3=0,1,…,m-1,亦即,i1可以为0、1、……、m-2或m-1;i2可以为0、1、……、m-2或m-1;且i3可以为0、1、……、m-2或m-1。
接着于步骤S113中,通信***对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一最小平方矩阵。详细来说,通信***会设计预编码矩阵F,计算角度矩阵Aθ的共轭转置矩阵与预编码矩阵F的矩阵积,再取得使基本压缩感知矩阵AG的转置矩阵与矩阵积之差具有最小平方和的预编码矩阵的矩阵解Fopt,并以此矩阵解Fopt的转置矩阵与角度矩阵Aθ的共轭转置矩阵的矩阵积作为第一最小平方矩阵ALS。步骤S113的计算过程可以通过下列数学式来示例性地呈现:
Figure BDA0001924244530000042
Figure BDA0001924244530000043
于步骤S115中,通信***对步骤S113取得的第一最小平方矩阵执行归一化运算以取得归一化矩阵,其中归一化运算的详细运算内容为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能理解,于此不予赘述。于步骤S117中,通信***对归一化矩阵再次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二最小平方矩阵,其中最小平方运算的详细运算内容类似于前述步骤S113,于此不再赘述。于步骤S119中,通信***将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所述第一波束成形矩阵。
如前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适用于通过毫米波信道来进行无线信号传递的通信***。进一步来说,请参考图1、图3及图4以说明所述通信***的实施例及其细部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其中,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通信***的功能方块图;图4是依据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测量矩阵的产生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通信***1包含基地台10及用户端20,两者通过毫米波信道30来进行无线信号的传递。基地台10包含基带电路101、射频链路103以及多个信号收发器105,其中每个信号收发器105包含相位调制电路1051、阻抗调制电路1053及天线1055。基地台10亦可以包含信号产生器及预编码器(例如计算机),或是外接于通信***1中的信号产生器以及预编码器。用户端20可以通过毫米波信道30接收来自基地台10的无线信号以执行数据下载,亦可通过毫米波信道30将无线信号传送至基地台10以执行数据上传。举例来说,用户端20可以是手机、笔记型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器的用户装置,本发明不予限制。
于实施例中,通信***1可以通过基地台10发射无线信号且由用户端20接收的方式来执行毫米波信道30的估测,包含前述图1中的步骤S12及S13,或是步骤S11~S13。于步骤S11中,通信***1可以通过基地台10的预编码器形成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波束成形矩阵,而详细的形成步骤如前列实施例所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于步骤S12中,通信***1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进一步来说,通信***1通过基地台10依据步骤S11所形成的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其中之一来产生波束并将其发射。举例来说,基地台10可以依据第一波束成形向量产生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第一波束成形模式的辐射场的波束。详细来说,每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包含各天线1055的相位调制值与阻抗调制值,基地台10可以依据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来控制各信号收发器105的相位调制电路1051以及阻抗调制电路1053,由此调整各天线1055所发射出的电磁波(无线信号)的相位及振幅,各天线1055发出的电磁波共同形成具有所依据的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对应的第一波束成形模式的辐射场型。接着,通信***1会通过用户端20接收此波束并产生第一测量参数。此第一测量参数对应于上述用于产生波束的第一波束成形向量,且作为第一测量矩阵中的参数之一。
于此实施例中,无线信号传送端为基地台10而无线信号接收端为用户端20,且图1的步骤S12可以包含图4所示的步骤S121、S123、S125、S127及S129。于步骤S121中,基地台10依据步骤S11所形成波束成形矩阵(即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中的一个波束成形向量(例如第一个)来产生并发射波束。于步骤S123中,用户端20接收来自基地台10且通过毫米波信道30的波束,据以产生对应的测量参数。于步骤S125中,基地台10判断前次使用的波束成形向量是否为波束成形矩阵中的最后一个。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如步骤S127所示,基地台10会依据波束成形矩阵中的下一个波束成形向量来产生并发射波束,再由用户端20进行步骤S123;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如步骤S129所示,用户端20会将产生的测量参数整合为测量矩阵。因此,举例来说,若波束成形矩阵具有m个波束成形向量,经上述步骤后,无线信号接收端则可对应产生m个测量参数以形成m*1的测量矩阵(即第一测量矩阵)。
简而言之,通信***1可以通过基地台10依据多个波束成形向量多次地产生波束,并由用户端20多次地接收波束以分别产生多个测量参数,并将这些测量参数整合为测量矩阵。图4的实施例示例性地描述基地台10依序地依据波束成形矩阵中的波束成形向量来产生波束,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基地台使用波束成形向量的顺序等同于矩阵中的排列顺序。
于步骤S13中,用户端20会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于此实施例中,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包含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angle of departure,AOD)。详细来说,用户端20存有压缩感知还原算法,其例如包含下列数学式:
y=φα。
其中,y为测量矩阵;φ为角度压缩感知矩阵;α则为欲求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如前列图2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形成步骤S119所述,第一波束成形矩阵是由角度压缩感知矩阵(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而得到。换句话说,本案所提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会将角度压缩感知矩阵拆解为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及角度矩阵,如下数学式所示:
Figure BDA0001924244530000061
通过上述还原算法,便可通过前行步骤S11所生成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步骤S12所测得的第一测量矩阵,以及已知的角度矩阵来计算出角度特性估测结果。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包含多个角度估测参数,这些角度估测参数与角度矩阵中的角度参数有一对一的关系,且角度估测参数可以表示在对应的角度参数所代表的角度上是否有接收到无线信号(波束)或是所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阈值。举例来说,当信号接收端在特定角度上接收到通过毫米波信道的无线信号强度不大于阈值时,所述特定角度所对应的角度估测参数为零;而当信号接收端在特定角度上接收到通过毫米波信道的无线信号强度大于阈值时,所述特定角度所对应的角度估测参数不为零。
相较于现有的竭尽搜索法,本案所提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测量次数是由波束成形矩阵的参数设计所决定,因此不会随着解析度的提高而增加,可以避免因高解析度的需求而产生大量的测量数据及运算时间,进而快速地完成毫米波信道的估测。
于另一实施例中,通信***1可以通过用户端20发射无线信号且由基地台10接收的方式来执行毫米波信道30的估测,包含前述图1中的步骤S12及S13或是步骤S11~S13。于步骤S11中,通信***1通过基地台10形成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第一波束成形矩阵,而详细的形成步骤如前列实施例所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于步骤S12中,通信***1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进一步来说,通信***1通过用户端20发送信号,再由基地台10通过步骤S11所形成的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其中之一来接收信号,以产生对应的第一测量参数,此第一测量参数作为第一测量矩阵中的参数之一。于此实施例中,基地台10可以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来多次地接收信号,以产生分别对应于这些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举例来说,基地台10可以依序地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中的第一波束成形向量来接收信号,类似于前列图4所示的流程,但不以此为限。基地台10可以将所产生的第一测量参数整合为第一测量矩阵。
于步骤S13中,基地台10可以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及角度矩阵,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其中,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包含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基地台10存有压缩感知还原算法,此算法所包含的数学式以及运算的详细过程类似于前一实施例所描述,因此不再赘述。于此实施例中,基地台10同时具有形成波束成形向量以及计算角度特性的功能。
于又一实施例中,通信***1的基地台10与用户端20皆存有压缩感知还原算法。通过类似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无论是在用户端20执行上传或下载时,通信***1皆可进行毫米波信道的估测。
请一并参考图3、图5及图6,其中,图5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流程图,而图6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中的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亦适用于图3所示的通信***1,因此,以下将示例性地说明通信***1执行图5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的实施内容。于步骤S21~S23中,通信***1通过基地台10形成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30的第一测量矩阵,并依据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来估测以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上述步骤类似于前述图1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1~S13,各步骤的详细实施方式如前列各实施例所描述,因此不再予以赘述。
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1在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后,会再进一步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来执行毫米波信道30的估测。于步骤S24中,通信***1会通过基地台10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其中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二波束成形向量。进一步来说,图6绘示了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实施方式。于步骤S241中,基地台10会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例如是Gabor框架。于步骤S243中,基地台10对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最小平方矩阵。上述步骤S241及S243同于前列图2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11及S113,详细的内容于此不再赘述。接着,于步骤S245中,基地台10将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第二波束成形矩阵。
于此特别要说明的是,图5示例性地将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S24绘示于取得角度特性估测结果的步骤S23之后,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4亦可执行于前列步骤S21~S23的任意一者之前或之后,本发明不予限制。另外,如前所述,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S241及S243与形成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S111及S113相同,因此,于实施例中,基地台10在执行步骤S21以形成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过程中可一并形成第二波束成形矩阵。此外,前述步骤S21及步骤S24皆为选择性的步骤,于其他实施例中,通信***1中可以预先存放第一及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因此在执行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时,可以仅执行前述步骤S22、S23以及后述步骤S25、S26。
在取得第二波束成形矩阵之后,通信***1可以通过此波束成形矩阵来估测毫米波信道30的其他特性参数,如图5的步骤S25~S26所示。于步骤S25中,通信***1依据第二波束成形矩阵以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30的第二测量矩阵,其中第二测量矩阵包含多个第二测量参数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成形向量。进一步来说,第二测量矩阵中的第二测量参数与第二波束成形矩阵中的第二波束成形向量之间可以有一对一的关系。步骤S25的详细实施方式类似于前述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以产生测量矩阵的实施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于步骤S26中,通信***1会依据第二测量矩阵增益压缩感知矩阵以及步骤S23所得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以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增益特性估测结果。其中,所述增益压缩感知矩阵包含第二波束成形矩阵以及角度矩阵。进一步来说,通信***1可以通过前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压缩感知还原算法来取得增益特性估测结果,也就是依据角度特性估测结果,取得对应于角度特性估测结果的增益。
于依据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发送信号并执行信道测量的实施例中,通信***1所取得的增益特性估测结果包含至少一个传送信号增益,此至少一个传送信号增益对应于第一阶段估测(步骤S21~S23)所取得的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而于依据第二波束成形矩阵来接收信号并执行信道测量的实施例中,通信***1所取得的增益特性估测结果包含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增益,此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增益对应于第一阶段估测所取得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经上述步骤S21~S26的执行,通信***1便可以通过两阶段的估测方式分别取得毫米波信道30的传送信号角度或接收信号角度的估测值以及所述角度对应的增益的估测值,达到精准的毫米波信道估测。
通过上述结构,本案所公开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形成多个波束成形向量,据以产生关联于毫米波信道的多个测量参数,再利用压缩感知还原技术从所述多个测量参数、所述多个波束成形向量及多个角度参数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角度特性估测结果。本案所公开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不需要执行反馈测量信息的步骤,且可以通过少量的测量次数即能估测信道的特性参数,达到快速的毫米波信道估测,进而提升后续信号/数据传递的品质。进一步地,相较于单阶段取得所有参数的估测方式,通过两阶段的估测以分别取得毫米波信道的角度特性参数及增益特性参数,可以取得较为精准的估测结果。

Claims (10)

1.一种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包含:
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发送信号,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且该些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
对该毫米波信道执行信道测量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该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以及
依据该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该毫米波信道的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
依据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经由该毫米波信道发送信号,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二波束成形向量,且该些第二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二波束成形模式;
对该毫米波信道执行信道测量以产生第二测量矩阵,该第二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二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二测量参数;以及
依据该第二测量矩阵、增益压缩感知矩阵与该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估测以取得分别对应该至少一个传送信号角度的至少一个传送信号增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形成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其中形成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包含:
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
对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一最小平方矩阵;
对该第一最小平方矩阵执行归一化运算以取得归一化矩阵;
对该归一化矩阵执行该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以及
将该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形成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其中形成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包含:
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
对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最小平方矩阵;以及
将该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其中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是Gabor框架。
6.一种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包含:
依据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经由毫米波信道接收信号,以产生第一测量矩阵;以及
依据该第一测量矩阵与角度压缩感知矩阵,估测以取得该毫米波信道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
其中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一波束成形向量,该些第一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波束成形模式,且该第一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一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一测量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
依据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经由该毫米波信道接收信号,以产生第二测量矩阵;以及
依据该第二测量矩阵、增益压缩感知矩阵与该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估测以取得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一个接收信号角度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增益;
其中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包含多个第二波束成形向量,该些第二波束成形向量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二波束成形模式,且该第二测量矩阵包含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二波束成形向量的多个第二测量参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形成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其中形成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包含:
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
对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一最小平方矩阵;
对该第一最小平方矩阵执行归一化运算以取得归一化矩阵;
对该归一化矩阵执行该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以及
将该第二最小平方矩阵与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该第一波束成形矩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还包含形成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其中形成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的步骤包含:
建立基本压缩感知矩阵;
对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执行最小平方运算以取得最小平方矩阵;以及
将该最小平方矩阵与该角度矩阵的逆矩阵相乘以取得该第二波束成形矩阵。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其中该基本压缩感知矩阵是Gabor框架。
CN201811608949.4A 2018-12-27 2018-12-27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Pending CN111385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8949.4A CN111385006A (zh) 2018-12-27 2018-12-27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8949.4A CN111385006A (zh) 2018-12-27 2018-12-27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006A true CN111385006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1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8949.4A Pending CN111385006A (zh) 2018-12-27 2018-12-27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500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691A (zh) * 2014-07-02 2014-09-17 东南大学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信道估计方法
CN104541540A (zh) * 2012-08-13 2015-04-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毫米波***中支持信道细化和多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66305A (zh) * 2017-08-15 2018-01-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信道估计方法
WO2018051900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CN108111208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灵活码本配置的毫米波***角度域信道估计方法
CN10824294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中用于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269934A1 (en) * 2014-12-02 2018-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op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hybri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ode
CN109005133A (zh) * 2018-07-12 2018-12-14 南京邮电大学 双稀疏多径信道模型及基于此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540A (zh) * 2012-08-13 2015-04-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毫米波***中支持信道细化和多流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691A (zh) * 2014-07-02 2014-09-17 东南大学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信道估计方法
US20180269934A1 (en) * 2014-12-02 2018-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op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hybri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ode
WO2018051900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CN108242943A (zh) * 2016-12-23 2018-07-0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中用于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66305A (zh) * 2017-08-15 2018-01-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低复杂度的毫米波***信道估计方法
CN108111208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灵活码本配置的毫米波***角度域信道估计方法
CN109005133A (zh) * 2018-07-12 2018-12-14 南京邮电大学 双稀疏多径信道模型及基于此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01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00756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8140024B2 (en) Fast convergence to optimal beam patterns
KR10207962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의 복잡도 개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036578A1 (en) Techniques to reduce radiated power for mimo wireless systems
US20160329938A1 (en) Beamforming training using polarization
US844214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forming signal transmission under a per-antenna power constraint
US11212647B2 (en) Location reporting of a wireless device
EP2341638B1 (en) Iterav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ommunication
US11395156B2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9039488B (zh) 通道校正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320457B2 (en) Beam trac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13236127A (ja) 無線基地局
JP2010166316A (ja) Mimo通信システム
CN108540181B (zh) 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346A1 (zh) 确定和用于确定doa的方法以及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US10708090B1 (en) Millimeter wave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Ebrahiem et al.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1385006A (zh) 毫米波信道估测方法
CN115622602A (zh) 近场波束训练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687062B (zh) 毫米波通道估測方法
CN112702128A (zh) 信道测量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22530741A (ja) ビーム選択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7154555A1 (ja) 基地局
Junio et al. Compressive Beam Alignment for Indoor Millimeter-Wave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