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02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021A
CN111314021A CN202010082947.7A CN202010082947A CN111314021A CN 111314021 A CN111314021 A CN 111314021A CN 202010082947 A CN202010082947 A CN 202010082947A CN 111314021 A CN111314021 A CN 111314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gment data
fragment
uploa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29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海庆
申明明
曹戈
陈国彦
熊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29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网络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本公开节省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的人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或者视频。
一般的分享过程包括用户制作内容上传,平台审核后进行发布,但是在网络中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上传失败时,往往需要从头开始进行上传,不仅消耗了网络流量,并且传输时间过长,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在数据传输失败需要从头开始上传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合成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对应的操作。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待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片,并且在每一片数据传输异常的时候,获取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并且基于该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解决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传输体验。并且为每个分片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将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片及出现异常点的上传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一定为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也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其中,源设备可以是是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具体的,还包括上述智能设备中的各种客户端,待上传数据可以是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多媒体文件。
在将待上传数据上传时,有时可能因为网络问题上传中断,导致整个数据上传失败,既浪费了网络流量又浪费了时间。故可以将待上传数据进行分片处理,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如果待上传数据大小为2G,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分割为4个比较大的分片数据,每个分片数据约为500M。
可选的,还可以对同属于一个待上传数据的各个分片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以表明各个分片数据属于该待上传数据。
步骤S102: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源设备在将待上传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后,可以根据预设上传方式将进行分片处理后的分片数据,及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使得目标设备在接收到各个分片数据后,可以根据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同属于一个待上传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待上传数据的完整性。
步骤S103: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步骤S104: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任一分片数据在上传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为了避免重新上传,可以在向目标设备发送该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重新上传。举例而言,如果源设备在图2的B点上传了300M,而目标设备只接收到了280M,那么目标设备就可以根据源设备发送的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返回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在接收到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后,就不能按照图2的B点继续上传剩余200M,而是按照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剩余的220M。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待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片,并且在每一片数据传输异常的时候,获取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并且基于该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解决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传输体验。并且为每个分片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将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可以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基于编号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依次上传至目标设备;
还可以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将至少两个编号对应的分片数据同时上传至目标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源设备将待上传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后,可以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然后依次上传每个分片数据,目标设备在接收到经过编号后的分片数据后,还可以根据分片数据的编号将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分片数据不会丢失。
可选的,还可以将多个分片数据同时进行上传,以加快上传时间,具体的,可以通过多个线程同时对多个分片数据进行上传,举例而言,可以通过2个线程同时上传分片数据,线程1和线程2同时分别上传编号为1和编号为2的500M的分片数据;当线程1上传完编号为1的500M的分片数据后,再继续上传编号为3的500M的数据,当线程2上传完编号为2的500M的分片数据后,再继续上传编号为4的500M的数据。直至所有分片数据均上传完毕。
通过对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可以保证分片数据不丢失,同时采取多线程同时上传,进一步加快上传速度,节省上传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目标设备返回的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校验结果信息是目标设备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的;
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上传任一分片数据;
其中,校验结果信息为假包括,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还可以提前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并得到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当以预设上传方式将各个分片数据上传到目标设备后,还将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具体的,当目标设备接收到源设备发送的各个分片数据后,也会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并且得到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当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携带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相同时,说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没有被篡改,该分片数据是正确的,此时返回源设备的该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真。源设备无需另外的后续操作。
当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携带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不同时,说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可能被篡改,该分片数据是错误的,此时返回源设备的该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源设备需要重新上传该分片数据,以保证该分片数据的准确性。
可选的,源设备还可以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合成数据ID,表明待上传数据已经全部准确接收完毕,通过设置反馈机制,告知源设备待上传数据的上传情况,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步骤S302: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并生成合成数据ID;
目标设备在接收上传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因为网络等问题导致接收失败,有时需要重新接收。故可以接收经过分片处理的数据,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如果待接收数据大小为2G,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分割为4个比较大的分片数据,每个分片数据为500M。各个分片数据还可以携带标识信息,表明各个分片数据同属于该待接收数据。
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源设备以预设方式上传的各个分片数据后及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同属于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待上传数据的完整性。
可选的,目标设备将同属于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后,还可以生成该合成数据的ID,然后发送给源设备以完成反馈。
步骤S303: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步骤S304: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任一分片数据在接收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为了避免重新上传,可以接收源设备发送的该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然后向源设备发送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使得源设备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重新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举例而言,如果源设备在图2的B点上传了300M,而目标设备只接收到了280M,那么目标设备就可以根据源设备发送的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返回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在接收到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后,就不能按照图2的B点继续上传剩余200M,而是按照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剩余的220M。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源设备以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并且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了合成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在任一片数据传输异常的时候,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使得源设备基于该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解决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传输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还可以提前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并得到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可选的,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以生成校验结果信息,并向源设备返回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接收该任一分片数据。
其中,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计算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与相应的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是否相同。
当目标设备接收到以预设上传方式上传的各个分片数据后,还可以向源设备发送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
具体的,当目标设备接收到源设备发送的各个分片数据后,也会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并且得到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当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携带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相同时,说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没有被篡改,该分片数据是正确的,此时返回源设备的该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真,源设备无需另外的后续操作。
当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携带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不同时,说明该分片数据上传时可能被篡改,该分片数据是错误的,此时返回源设备的该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源设备需要重新上传该分片数据,以保证该分片数据的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4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401、第一上传模块402、检测模块403以及第二上传模块404,其中,
获取模块401,用于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在将待上传数据上传时,有时可能因为网络问题上传中断,导致整个数据上传失败,既浪费了网络流量又浪费了时间。故可以将待上传数据进行分片处理,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如果待上传数据大小为2G,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分割为4个比较大的分片数据,每个分片数据为500M。
可选的,还可以对同属于一个待上传数据的各个分片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以表明各个分片数据属于该待上传数据。
第一上传模块402,用于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源设备在将待上传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后,可以根据预设上传方式将进行分片处理后的分片数据,及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使得目标设备在接收到各个分片数据后,可以根据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同属于一个待上传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待上传数据的完整性。
检测模块403,用于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第二上传模块404,用于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任一分片数据在上传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为了避免重新上传,可以在向目标设备发送该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重新上传。举例而言,如果源设备在图2的B点上传了300M,而目标设备只接收到了280M,那么目标设备就可以根据源设备发送的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返回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在接收到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后,就不能按照图2的B点继续上传剩余200M,而是按照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剩余的220M。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待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片,并且在每一片数据传输异常的时候,获取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并且基于该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解决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传输体验。并且为每个分片数据添加标识信息,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将各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5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01、合成模块502、第二接收模块503以及发送模块504,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合成模块502,用于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目标设备在接收上传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因为网络等问题导致接收失败,有时需要重新接收。故可以接收经过分片处理的数据,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如果待接收数据大小为2G,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分割为4个比较大的分片数据,每个分片数据为500M。各个分片数据还可以携带标识信息,表明各个分片数据同属于该待接收数据。
目标设备在接收到源设备以预设方式上传的各个分片数据后及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各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同属于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待上传数据的完整性。
可选的,目标设备将同属于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分片数据进行合成后,还可以生成该合成数据的ID,然后发送给源设备以完成反馈。
第二接收模块503,用于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发送模块504,用于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任一分片数据在接收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为了避免重新上传,可以接收源设备发送的该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然后向源设备发送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使得源设备确定从什么地方开始重新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举例而言,如果源设备在图2的B点上传了300M,而目标设备只接收到了280M,那么目标设备就可以根据源设备发送的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返回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源设备在接收到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后,就不能按照图2的B点继续上传剩余200M,而是按照该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剩余的220M。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源设备以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并且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保证了合成数据的完整性,并且在任一片数据传输异常的时候,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使得源设备基于该异常位置信息继续上传该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解决了网络流量,降低了传输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传输体验。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这里的处理器可以称为下文的处理装置601,存储器可以包括下文中的只读存储器(ROM)6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以及存储装置608中的至少一项,具体如下所示: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选的,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基于编号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依次上传至目标设备;
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将至少两个编号对应的分片数据同时上传至目标设备。
可选的,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可选的,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目标设备返回的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校验结果信息是目标设备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的;
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上传任一分片数据;
其中,校验结果信息为假包括,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源设备基于异常位置信息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可选的,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可选的,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以生成校验结果信息,并向源设备返回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
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接收该任一分片数据。
可选的,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计算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与相应的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是否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合成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本公开的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计算机可读可存储介质,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所述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所述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源设备基于所述异常位置信息上传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包括以下任一项:
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基于所述编号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依次上传至目标设备;
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编号处理,将至少两个编号对应的分片数据同时上传至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上传至目标设备之后,还包括:
接收目标设备返回的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所述校验结果信息是所述目标设备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得到的;
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上传所述任一分片数据;
其中,所述校验结果信息为假包括,目标设备计算的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与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不同。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基于所述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分片数据包括该任一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以生成校验结果信息,并向源设备返回各个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
若任一分片数据的校验结果信息为假,重新接收该任一分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对各个分片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计算各个分片数据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crc值分别与相应的分片数据的第一循环冗余校验crc值是否相同。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源设备获取待上传数据,并根据预设阈值将所述待上传数据分割为至少两个分片数据;为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分配标识信息;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基于预设上传方式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上传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将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任一分片数据上传异常,向目标设备发送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以使目标设备返回所述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源设备基于所述异常位置信息上传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设备基于预设方式上传的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及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
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各自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至少两个分片数据进行合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若任一分片数据接收异常,接收源设备发送的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咨询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咨询信息向源设备发送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异常位置信息,以使源设备上传所述任一分片数据的剩余数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0082947.7A 2020-02-07 2020-02-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314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2947.7A CN111314021A (zh) 2020-02-07 2020-02-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2947.7A CN111314021A (zh) 2020-02-07 2020-02-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021A true CN111314021A (zh) 2020-06-19

Family

ID=7116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2947.7A Pending CN111314021A (zh) 2020-02-07 2020-02-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0572A (zh) * 2020-11-16 2022-07-29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8793A1 (en) * 2003-02-12 2004-08-12 Alacritech, Inc.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for error detection using partical CRCS of variable length message portions
CN102281121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传输和校验的方法、设备及***
CN107360233A (zh) * 2017-07-14 2017-11-17 世纪龙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上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7679A (zh) * 2017-11-27 2018-02-16 小草数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897806A (zh) * 2018-06-15 2018-11-2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一致性比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57428A (zh) * 2018-09-27 2019-01-22 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包的分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9525542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8793A1 (en) * 2003-02-12 2004-08-12 Alacritech, Inc.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for error detection using partical CRCS of variable length message portions
CN102281121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文件传输和校验的方法、设备及***
CN107360233A (zh) * 2017-07-14 2017-11-17 世纪龙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上传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5542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恢复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07679A (zh) * 2017-11-27 2018-02-16 小草数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897806A (zh) * 2018-06-15 2018-11-2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一致性比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57428A (zh) * 2018-09-27 2019-01-22 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包的分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0572A (zh) * 2020-11-16 2022-07-29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1139B (zh) 用于检查代码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63324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09189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09306A (zh) 业务逻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63220B (zh) 视频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8938B (zh) 分支合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83768B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542856B (zh) 在线录像的倒放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60432B (zh) 在线文档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31402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6953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62907A (zh) 服务实例访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05536A (zh) 汉字识别纠错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80124A (zh) 差分升级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28913B (zh) 在线时长的确定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444457B (zh) 数据发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02332A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管理方法、装置和***
CN111367592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752625A (zh) 用于接口mock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80754A (zh) 图像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600A (zh) 信息同步发布方法、服务器、***和电子设备
CN111581305B (zh) 特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948108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84440B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87107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