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2769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2769A
CN111312769A CN202010113282.1A CN202010113282A CN111312769A CN 111312769 A CN111312769 A CN 111312769A CN 202010113282 A CN202010113282 A CN 202010113282A CN 111312769 A CN111312769 A CN 111312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driving circuits
emiss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32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2769B (zh
Inventor
李蒙
王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32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2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2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2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改善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且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具有透明区域和发光区域。透明区域被配置为透射环境光。发光区域包括依次设置于衬底上的至少三个驱动电路、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与至少三个驱动电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配置为至少发三原色光,且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无交叠。每个驱动电路所在区域呈条形,且至少三个驱动电路对应的至少三个条形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布,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其中,条形区域沿与驱动电路连接的数据线延伸,第一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显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许多个性化的显示产品,其中透明显示属于个性化显示的一个领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改善透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中每条数据线写入每个驱动电路的RC差异,从而改善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且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具有透明区域和发光区域。透明区域被配置为透射环境光。发光区域包括依次设置于衬底上的至少三个驱动电路、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与至少三个驱动电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配置为至少发三原色光,且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无交叠。每个驱动电路所在区域呈条形,且至少三个驱动电路对应的至少三个条形区域沿与第一方向排布,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其中,条形区域沿与驱动电路连接的数据线延伸,第一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的,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和与其对应的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在发光区域中,所有第一过孔中部分处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另一部分处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另一条直线上,沿数据线的方向该两条直线具有间距。
可选的,透明区域和发光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
可选的,发光区域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沿数据线的方向依次排布。
可选的,发光区域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呈品字形排布。
可选的,发光区域包括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呈2×2阵列排布。
可选的,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中其中一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配置为发白光。
可选的,发光区域中四个驱动电路两两为一组,每组驱动电路的两个驱动电路之间均设置两条数据线,该两条数据线分别其靠近的一个驱动电路电连接。任意相邻两组驱动电路之间设置至少一条信号线,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数据线平行,每条信号线与多个驱动电路电连接。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电源线。
可选的,每个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晶体管在靠近衬底一侧设置有遮光图案。遮光图案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晶体管的有源图案。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数据线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栅线,每条栅线与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一行像素单元中的所有驱动电路电连接。每条数据线与沿该数据线延伸方向排布的一列像素单元中的所有驱动电路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像素单元中的各驱动电路所在的条形区域沿与数据线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可方便各驱动电路与相应的数据线连接,而且由于采用了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因而在设置数据线时,无需为了与驱动电路连接以及避免对出射光噪声影响而进行绕线、以及为实现绕线所需的打孔,从而与各驱动电路连接的数据线的走线长度、宽度等可制作成基本一致。这样一来,使每个像素单元中各驱动电路连接的数据线写入各驱动电路的RC基本一致,从而可以改善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在此基础上,本申请中,顶发光型发光器件的形状并非与驱动电路所在区域一一对应的条形,而是使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这样一来,可避免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过小,导致工艺难度增大,影响产品良率、增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与驱动电路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线与驱动电路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衬底;2-像素单元;21-透明区域;22-发光区域;221-驱动电路;222-顶发光型发光器件;3-数据线;4-信号线;Vdd-电源线;5-栅线;Vss-第二电压线;41-感测线;51-第一栅线;52-第二栅线;G-第一节点;S-第二节点;V1-第一过孔;2210-遮光图案;101-缓冲层;102-层间电介质;103-钝化层;104-平坦层;2211-有源层;2212-栅绝缘层;2213-栅极;2214-源极;2215-漏极;2216-第一电极;2217-第二电极;2221-阳极;2222-阴极;2223-发光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对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可以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附图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以及设置于衬底1上且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
其中,上述衬底1例如可以为玻璃基板等刚性衬底,或者也可以为柔性树脂等柔性衬底。
上述像素单元2如图1所示,具有透明区域21和发光区域22。其中,透明区域21被配置为透射环境光。通过透明区域21可以看到显示面板后面的景象,发光区域22通过发光来显示图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透明区域21和发光区域22在第一方向(如图1中的X方向)上相邻设置。这样一来,可增加透明区域21的连续性,有利于提升环境光在显示面板上的显示效果。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区域21也可以环绕发光区域22。本申请对透明区域21和发光区域22之间的排布方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均是以透明区域21和发光区域22在第一方向(如图1中的X方向)上相邻设置为例进行说明的。
如图2所示,上述发光区域22包括依次设置于衬底1上的至少三个驱动电路221(如图2中的221a、221b、221c)、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如图2中的222a、222b、222c),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与至少三个驱动电路221一一对应且电连接。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配置为至少发三原色光,且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无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驱动电路221用于驱动对应的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发光。
示例的,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为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对应电连接一个驱动电路221,驱动电路221向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流,发光二极管在驱动电流的作用下发光。
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可以至少发出例如红、绿、蓝三原色的光,通过驱动电路221控制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发光亮度,即可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实现画面的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是指发光器件位于驱动电路221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从驱动电路221远离衬底1的一侧出射。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无交叠是指,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发光区域在衬底1上的垂直投影无重叠区域。例如,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用于发光的区域是指OLED的阳极、阴极以及发光功能层三者的重叠区域。
如图2所示,每个驱动电路221(如图2中的221a、221b、221c)所在区域呈条形,且至少三个驱动电路221对应的至少三个条形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布(如图2中的X方向),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如图2中的222a、222b、222c)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设置有数据线3,数据线3与驱动电路221电连接,用于向驱动电路221提供数据信号,从而控制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发光强弱。当然,数据线3还与例如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源极驱动芯片用于向数据线3提供数据信号。
每个驱动电路221所在的条形区域沿与驱动电路221连接的数据线3方向(图2中的Y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数据线3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不考虑工艺误差的影响,由于工艺误差的影响,数据线3的延伸方向可能与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小角度的偏差,也认为二者之间垂直。
此外,图2仅为示意,并未示意具体的驱动电路221以及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结构。而且,图2中每个驱动电路221所在的条形区域也仅为示意,本申请并不限定其该条形区域的具体形状,只要整体上沿数据线3方向呈条形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像素单元2中的各驱动电路221所在的条形区域沿与数据线3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可方便各驱动电路221与相应的数据线3连接,而且由于采用了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因而在设置数据线3时,无需为了与驱动电路221连接以及避免对出射光噪声影响而进行绕线、以及为实现绕线所需的打孔,从而与各驱动电路221连接的数据线3的走线长度、宽度等可制作成基本一致。这样一来,使每个像素单元2中各驱动电路221连接的数据线3写入各驱动电路221的RC基本一致,从而可以改善透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中,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形状并非与驱动电路221所在区域一一对应的条形,而是使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这样一来,可避免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过小,导致工艺难度增大,影响产品良率、增加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光区域22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如图2中的222a、222b、222c),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沿数据线3的方向(如图2中的Y方向)依次排布。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4所示,发光区域22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如图3或图4中的222a、222b、222c),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呈“品”字形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排布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正“品”字形,或者也可以为图4所示的倒“品”字形。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a、222b、222c可分别对应发出红、绿、蓝三原色中的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种颜色对应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像素单元2的发光亮度、降低功耗,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中可以包括发白光的发光器件。在此情况下,如图5所示,发光区域22包括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如图5中的222a、222b、222c、222d),对应设置四个驱动电路221(如图5中的221a、221b、221c、221d)。如图5所示,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呈2×2阵列排布。
上述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a、222b、222c、222d可分别对应发出红、绿、蓝、白四种颜色中的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四种颜色对应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光区域22包括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和四个驱动电路221时,如图6所示,发光区域22中四个驱动电路221两两为一组,每组驱动电路221的两个驱动电路221之间均设置两条数据线3,该两条数据线3分别与其靠近的一个驱动电路221电连接。任意相邻两组驱动电路221之间设置至少一条信号线4,至少一条信号线4与数据线3平行,每条信号线4与多个驱动电路221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信号线4包括电源线Vdd。
示例的,如图6所示,四个驱动电路221(如图6中的221a、221b、221c、221d)中221a和221b为一个驱动电路组A1,221c和221d为另一个驱动电路组A2。驱动电路组A1中驱动电路221a和驱动电路221b之间设置有两条数据线3a和3b,数据线3a与驱动电路221a电连接,数据线3b与驱动电路221b电连接。驱动电路组A2中驱动电路221c和驱动电路221d之间设置有两条数据线3c和3d,数据线3c与驱动电路221c电连接,数据线3d与驱动电路221d电连接。驱动电路组A1和驱动电路组A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信号线4,示例的,如图6所示,上述信号线4为电源线Vdd,电源线Vdd与四个驱动电路22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四个驱动电路221两两为一组,相邻两组驱动电路221之间设置至少一条信号线4,每组驱动电路221中的两个驱动电路221之间设置两条数据线3,且数据线3与其靠近的一个驱动电路221电连接,这样可避免数据线3跨过信号线4与驱动电路221连接,方便布线,且可避免每个驱动电路221对应的数据线3的RC产生较大的差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数据线3延伸方向(如图7中的Y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栅线5,每条栅线5与沿第一方向(如图7中的X方向)排布的一行像素单元2中的所有驱动电路221电连接。每条数据线3与沿该数据线3延伸方向排布的一列像素单元2中的所有驱动电路221电连接。栅线5用于提供扫描信号,数据线3用于提供数据信号,在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对应的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发光。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驱动电路221包括两个晶体管(T1、T2)和一个电容C。此外,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可以为OLED。
如图8所示,驱动电路22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电容C。其中,第一晶体管T1为开关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栅线5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3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及电容C的一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为驱动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电源线Vdd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电容C的另一极、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如图8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压线Vss连接。其中,第一极可以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基于此,如图8所示,在栅线5输入扫描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接下来,数据线3上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T1输入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使第二晶体管T2导通,电源线Vdd通过第二晶体管T2与OLED连通,使OLED发光。同时,通过数据线3向导通的第一晶体管T1所耦接的电容C进行充电,当扫描信号关断时,利用电容C存储的电能使第二晶体管T2保持开启,以维持一帧画面显示所需的时间。
上述如图8所示的包括两个晶体管的驱动电路221为结构最简单的驱动电路,而对于驱动电路221而言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即,该驱动电路221可以包括3个以及3个以上的晶体管,在此情况下,上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则根据具体电路结构的不同,除包括电源线Vdd外还会包括其他的功能信号线。
示例的,如图9和图10所示,驱动电路221包括三个晶体管,上述至少一条信号线4还包括感测线41。
如图9所示,每个像素单元2对应一条感测线41,每个像素单元2中的各驱动电路221与该感测线41连接。感测线41用于感测驱动电路221中的电信号,以及传递外部补偿电路的补偿电压信号。在此情况下,如图9所示,每个像素单元2可对应两条栅线,示例的,分别为第一栅线51和第二栅线52。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压线Vss,第二电压线Vss为整个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提供参考电压,示例的,可以连接接地端。第二电压线Vss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0所示,该驱动电路221中,第一晶体管T1为开关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栅线51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3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G连接。第二晶体管T2为驱动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一节点G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电源线Vdd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S连接。第三晶体管T3为开关晶体管,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二栅线52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感测线41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S连接。电容C的一极与第一节点G连接,电容C的另一极与第二节点S连接。其中,上述第一极可以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基于此,如图10所示,在进行外部补偿阶段,第一栅线51输入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同时,第二栅线52输入第二扫描信号,第三晶体管T3导通。数据线3通过第一晶体管T1向第一节点G提供数据信号,感测线41感测经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S的电压,当第二节点S的电压稳定时,通过比较数据信号和第二节点S的电压即可得到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从而可对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进行外部补偿,进而避免因材料、工艺等原因导致第二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漂移所造成显示不均匀。在显示阶段,第二栅线52停止输入第二扫描信号,第三晶体管T3截止,图10所示的电路的驱动过程与上述对图8所示的电路的驱动过程的描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别是以驱动电路221为2T1C(2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以及3T1C(3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申请对驱动电路221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根据实际的需要,例如对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以及OLED器件的阳极进行初始化等,上述驱动电路221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电容以及晶体管。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电容C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也不限于图8和图10所示的方式。
以下以驱动电路221为3T1C的结构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1所示,为显示面板发光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12所示,第二晶体管T2包括有源层2211、栅极2213、源极2214、漏极2215。在栅极2213和有源层2211之间设置有栅绝缘层2212。电容C包括异层且互相绝缘的第一电极2216和第二电极2217。电容C的第一电极2216和第二电极2217之间还设置有层间电介质(inter layer dielectric,ILD)102。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2214和漏极2215通过层间电介质102中的过孔与有源层2211相耦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2215与电容C的第二电极2217电连接。电容C的第一电极2216还通过其他过孔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2213相耦接(图中未示出)。
如图11和图12所示,每个驱动电路221的各晶体管在靠近衬底1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图案2210,遮光图案2210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晶体管的有源图案。遮光图案2210例如可采用不透光的金属材料制成,遮光图案2210的设置可避免环境光入射晶体管的有源层2211,造成晶体管可靠性降低,保证晶体管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在衬底1和有源层2211之间还可以设置缓冲层(buffer)101,遮光图案2210设置于缓冲层101和衬底1之间。源极2214、漏极2215之上还设置有钝化层(passivation,PVX)103。钝化层103上还可以设置有平坦层104。
示例的,上述层间电介质102、缓冲层101、钝化层103均可以采用透明无机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等。平坦层104可采用透明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此外,如图12所示,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包括阳极2221、阴极2222以及设置于阳极2221和阴极2222之间的发光功能层2223。其中,发光功能层2223例如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阴极2222可呈半透明,例如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但厚度较薄,阴极2222覆盖衬底1的显示区。阳极2221可采用多层结构,例如ITO/Ag/ITO的三层不透明结构,发光功能层2223发出的光可以从远离衬底1的一侧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中的发光功能层2223可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发出不同的颜色(例如红、绿、蓝、白)。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功能层2223均发出白光,在此情况下,在阴极2222远离衬底1的一侧还设置有彩色滤光层,以实现彩色显示。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盖板,盖板上设置有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与发光区域22对应,这样,白色光线经过彩色滤光层可以显示彩色画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和与其对应的驱动电路221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如图12所示,第一过孔V1贯穿平坦层104和钝化层103,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阳极2221通过第一过孔V1与电容C的第二电极2217,即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2215连接。
如图11所示,在发光区域22中,所有第一过孔V1中部分处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另一部分处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另一条直线上,沿数据线3的方向该两条直线具有间距。由于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位于至少两个驱动电路221所在的条形区域中,因此每个发光区域22中所有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不能全部沿第一方向排布,而是需要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在第一方向和沿数据线3的方向均有排布。将第一过孔V1设置在沿数据线3的方向不同的直线上,使第一过孔V1与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的位置对应,可方便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222对应连接一个驱动电路221,避免增加额外的到点结构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直线仅为了方便说明第一过孔电V1的位置关系,实际中并不存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具有透明区域和发光区域;
所述透明区域被配置为透射环境光;
所述发光区域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至少三个驱动电路、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所述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与所述至少三个驱动电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配置为至少发三原色光,且所述至少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无交叠;
每个驱动电路所在区域呈条形,且所述至少三个驱动电路对应的至少三个条形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布,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位于至少两个条形区域中;其中,条形区域沿与驱动电路连接的数据线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和与其对应的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
在所述发光区域中,所有第一过孔中部分处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另一部分处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另一条直线上,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该两条直线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所述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沿所述数据线的方向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包括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所述三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呈品字形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包括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所述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呈2×2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中其中一个顶发光型发光器件配置为发白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域中四个驱动电路两两为一组,每组驱动电路的两个驱动电路之间均设置两条数据线,该两条数据线分别与其靠近的一个驱动电路电连接;
任意相邻两组驱动电路之间设置至少一条信号线,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数据线平行,每条信号线与多个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电源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在靠近所述衬底一侧设置有遮光图案;所述遮光图案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晶体管的有源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栅线,每条栅线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一行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有驱动电路电连接;
每条数据线与沿该数据线延伸方向排布的一列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有驱动电路电连接。
CN202010113282.1A 2020-02-24 2020-02-24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1312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3282.1A CN111312769B (zh) 2020-02-24 2020-02-24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3282.1A CN111312769B (zh) 2020-02-24 2020-02-24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769A true CN111312769A (zh) 2020-06-19
CN111312769B CN111312769B (zh) 2023-01-13

Family

ID=71147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3282.1A Active CN111312769B (zh) 2020-02-24 2020-02-24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276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7698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63860A (zh) * 2021-01-29 2022-08-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98575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000A (zh) * 2019-01-02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0660356A (zh) * 2019-09-30 2020-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18575A (zh) * 2019-10-22 2020-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8000A (zh) * 2019-01-02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0660356A (zh) * 2019-09-30 2020-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18575A (zh) * 2019-10-22 2020-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3860A (zh) * 2021-01-29 2022-08-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98575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GB2610080A (en) * 2021-03-25 2023-02-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707698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769B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189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0857399B1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90327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107399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pixel array
CN111312769B (zh) 显示面板
JP5167932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CN110021636B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993562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JP2018026278A (ja)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1535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244115A (zh) 一种显示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3022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261071B2 (ja) 表示装置
JP463966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41751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173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KR2014006236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4200034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230010053A1 (en) Display device
US7034442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JP2004200041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2753058B (zh) 显示装置
CN115104186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101115974B1 (ko) 트랜지스터, 표시장치, 전자기기 및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방법
US1204619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