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2074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2074B
CN111312074B CN202010117717.XA CN202010117717A CN111312074B CN 111312074 B CN111312074 B CN 111312074B CN 202010117717 A CN202010117717 A CN 202010117717A CN 111312074 B CN111312074 B CN 111312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ine
signal
display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77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2074A (zh
Inventor
王佳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77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2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2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2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2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孔区,孔区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非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被显示区围绕;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线,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第二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显示区,多条第一信号线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孔区的两侧;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连接线和甲绕线;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的靠近孔区的一端与连接线电连接,甲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连接线,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本发明能够改善孔区两侧显示亮度偏暗问题,提升显示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不断涌现,成为时下显示行业的主流产品,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之间中,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显示器的要求也在日带提升,如超高分辨率显示、触控显示以及全面屏显示等,成为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案是在显示区内设置透明孔区,孔区内部设置像素,而是将传感器设置在孔区内,孔区的形状可以适应传感器的形状进行设计,从而合理利用显示面板的空间,提高屏占比。而这种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亮度不均问题,在孔区两侧的显示亮度异常,出现分屏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对孔区周围的布线进行设计,以改善孔区两侧亮度偏暗问题,提升显示亮度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孔区,孔区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非显示区围绕,第一非显示区被显示区围绕;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线,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第二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显示区,多条第一信号线分别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孔区的两侧;
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连接线和甲绕线;
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的靠近孔区的一端与连接线电连接,且甲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连接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其中,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甲绕线的设置能够弱化通过连接线并联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电压信号由右侧向左侧传输的情况,以第一信号线上传输复位信号为例,能够减慢复位信号在第一信号线上的传输速度,保证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该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同时通过增大甲绕线上的电阻能够较大程度上增加甲绕线和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整体的电阻,从而能够增加与甲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由此能够改善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第一非显示区20和孔区30。其中,孔区30内不设置像素,形成透明孔区,在组装成显示装置时,可以在孔区30内设置感应器件,比如摄像头等。第一非显示区20内可以设置一些电路走线。图1示意出孔区30的一部分被第一非显示区20围绕,且第一非显示区20被显示区10围绕;图2示意出孔区30的一部分被第一非显示区20围绕,且第一非显示区20被显示区10围绕。
如图1和图2中示意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信号线,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第二信号线32在第一方向x上贯穿显示区10,多条第一信号线31分别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孔区30的两侧;第一非显示区20内设置有连接线40和甲绕线51;
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31的靠近孔区30的一端与连接线40电连接,且甲绕线5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连接线40,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其中,甲绕线51的电阻率大于连接线40中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孔区30同一侧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31通过连接线40相连接,而一条甲绕线51连接两条连接线40,也即,相互连接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31通过绕孔区30设置的甲绕线51连接到孔区30另一侧的对应的第一信号线31。本申请中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比如在驱动像素发光过程中的复位信号或者正极电源电压信号等。
在驱动面板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驱动芯片提供一个复位信号后向面板中传输复位信号的所有信号线上传输复位信号;而面板中的扫描信号端逐行开启,也即在一帧画面显示时由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向扫描线上逐行输入扫描信号。对于面板显示区内的复位信号来说,一条复位信号线上复位信号的传输方式是由显示区的两端逐渐向显示区的中心传输。以第一信号线31和第二信号线32都用于传输复位信号线为例,第二信号线32上传输的复位信号由图1或者图2中示意的,显示区10的两侧向显示区10的中心传输,而由于孔区30的设置,一条复位信号线在孔区30位置处截断,被分成分别位于孔区30两侧的两条第一信号线31,也即位于孔区30两侧的且位于同一行的两条第一信号线31用于对同一像素行中的子像素的阳极进行复位。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信号线在靠近孔区的一侧截断,在第一非显示区内第一信号线不与任何其他走线相连接。在传输复位信号时第二信号线上的复位信号由显示区两侧向中间传输,也即第二信号线由双边驱动,而第一信号线在靠近孔区一侧截断,则第一信号线只能由单边驱动。而且,第一信号线由于仅位于孔区的一侧,则其长度小于第二信号线的长度,所以一条第一信号线和一条第二信号线上的压降差异较大,由此导致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存在差异,显示区出现亮度不均问题。
在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的,示意出了孔区30左侧的第一信号线311和第一信号线312,孔区30右侧的第一信号线313和第一信号线314,其中,第一信号线311和第一信号线312在靠近孔区30的一端通过连接线40相连接,第一信号线313和第一信号线314在靠近孔区30的一端通过连接线40相连接,同时,两条连接线40分别连接甲绕线51的两端,从而实现了左侧第一信号线311和312与右侧的第一信号线313和314之间的电连接。
如果仅设置位于孔区30同一侧的相邻的第一信号线311和第一信号线312在靠近孔区30的一端电连接,在一帧画面显示中,给第一信号311和第一信号线312提供电压信号时,由第一信号线311左端开始输入电压信号的时刻和由第一信号线312左端开始输入电压信号的时刻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以第一信号线用于传输复位信号为例,虽然在一帧画面显示中驱动芯片给出一个复位信号后向面板中所有的复位信号线上传输复位信号,但是由于信号线上的电阻以及电容作用,信号线上的复位信号的传输都有一定的延时。比如在第一时刻第一信号线311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与第一时刻间隔一定时间的第二时刻第一信号线312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当复位信号传输到第一信号线311的靠近孔区30的一端时,开始向下一行的第一信号线312传输,此时由第一信号线312左侧输入的复位信号仍然在向右传输,因此造成了在第一信号线312上,有复位信号由左向右传输同时有复位信号由右向左传输,则造成了第一信号线312上复位信号的延时缩短。为了实现一帧画面显示,需要复位信号的时序和扫描信号的时序相互配合,而第一信号线312上复位信号的延时缩短,则会导致第一信号线312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缩短,由此导致该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尤其当孔区30在第一方向x上并非位于显示区10的中心位置时,这种提前复位导致的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就更加明显。同样的道理,位于孔区30右侧的第一信号线314驱动的像素行中的子像素也存在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由此可见显示面板中仍然存在亮度不均现象。
而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在驱动一帧画面显示时,在第一时刻第一信号线311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与第一时刻间隔一定时间的第二时刻第一信号线312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当第一信号线311上复位信号传输到靠近孔区30的一端时,复位信号开始通过甲绕线51向孔区30右侧的第一信号线传输,同时,复位信号开始通过连接线40向第一信号线312上传输。本申请实施方式能够弱化第一信号线312上复位信号由右侧向左侧传输的情况,从而能够减慢复位信号在第一信号线312上的传输速度,保证第一信号线312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该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同样的道理,也能够改善第一信号线314驱动的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同时,本实施例将孔周围的第一信号线并联起来,进一步减小由于负载不同造成的不同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压降差异。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当于位于孔区一侧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并联之后,通过甲绕线与孔区另一侧的并联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相连接。通常情况下位于显示区的相邻的两条第一信号线之间仅间隔有一行像素行,相邻的两条第一信号线在靠近孔区一侧通过连接线相连接,而甲绕线为了连接位于孔区两侧的连接线需要绕孔区,由左侧连接到右侧,所以不对甲绕线和连接线的线型做任何设计的情况下,甲绕线的长度大于一条连接线的长度。所以本申请中设置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能够增大甲绕线上电阻。由于甲绕线长度较长,则通过增大甲绕线上的电阻能够较大程度上增加甲绕线和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整体的电阻,从而能够增加与甲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由此能够改善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例如,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均用于向像素电路传输复位信号,且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均位于显示区,可以设置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同层同材料制作,能够简化信号线的制作工艺。
可选的,甲绕线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采用不同材料制作,且甲绕线的电阻率也大于第二信号线的电阻率。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甲绕线上的电阻,也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甲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改善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1、依次位于衬底基板101至少的阵列层102、显示层103、封装结构104。其中阵列层102包括半导体层1、栅极金属层2、电容金属层3、源漏金属层4,在各个金属层之间都设置有绝缘层(未标示),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11位于半导体层1、栅极12位于栅极金属层2、源极13和漏极14位于源漏金属层4,像素电容的一个极板15位于栅极金属层2、另一个极板16位于电容金属层3。显示层103包括像素定义层5和多个发光器件6,其中,发光器件6包括阳极7、发光层8和阴极9。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4与阳极7电连接。封装结构104用于隔绝水氧,保证发光器件6的使用寿命,封装结构104可以为刚性封装,包括封装盖板和封装胶;封装结构也可以为柔性封装,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和至少一层有机封装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用于传输复位信号,且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均位于电容金属层3,甲绕线与阳极7同层同材料制作。从而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第二信号线的电阻率,能够增加与甲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阳极7仅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甲绕线与阳极同层制作,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制程,同时也不能加第一非显示区的宽度。可选的,连接线也位于电容金属层,连接线与第一信号线同层同材料制作,则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与用一条连接线连接时,仅需要在同一个刻蚀工艺中就能实现,不需要增加绝缘层的打孔工艺,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图3示意的面板结构基础上,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位于源漏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的一侧,其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均位于电容金属层,甲绕线位于第二金属层,且第二金属层的制作材料的电阻率大于电容金属层的制作材料的电阻率。通过增加一个电阻率的金属层来制作甲绕线,不需要改变显示面板中其他金属层的制作工艺。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图3示意的面板结构基础上,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金属层,第三金属层位于源漏金属层远离电容金属层的一侧,其中,连接线位于第三金属层。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还包括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以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上述图1中第二方向y,扫描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为上述图1中的第一方向x为例,由于显示区内设置了不能显示的孔区30,为了保证数据信号的传输,会在第一非显示区20内绕孔区30设置连接孔区30两侧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绕线,为了保证扫描信号的传输,会在第一非显示区20内绕孔区30设置连接孔区30两侧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绕线,其中,扫描绕线数量非常多,为了节省第一非显示区20的空间,采用栅极金属层和电容金属层共两个金属层来制作扫描绕线。同时将连接线设置于第三金属层,确保了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能够通过连接线相连接,也不会影响扫描绕线的设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线中的部分线段采用高电阻率的材料制作,从而能够增大连接线的电阻。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中仅示意出了面板的局部区域,连接线包括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线段41和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线段42,在连接线中,第一线段41和第二线段42依次首尾连接;其中,至少部分第一线段41的电阻率大于第二线段42的电阻率。也即设置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采用高电阻率的膜层材料制作,从而能够增大连接线上的电阻。
继续参考上述图1中示意的,在驱动一帧画面显示时,在第一时刻第一信号线311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与第一时刻间隔一定时间的第二时刻第一信号线312上的复位信号开始由左向右传输。当第一信号线311上复位信号传输到靠近孔区30的一端时,复位信号开始通过甲绕线51向孔区30右侧的第一信号线传输,同时,复位信号开始通过连接线40向第一信号线312上传输。当连接线40上的电阻增大后,能够进一步弱化第一信号线312上复位信号由右侧向左侧传输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减慢复位信号在第一信号线312上的传输速度,保证第一信号线312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该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进一步降低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第一线段41和甲绕线51位于第一金属层。也即第一线段和甲绕线采用同一膜层,在同一个刻蚀工艺中制作。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图3中示意的阳极7也位于第一金属层,从而仅需要对阳极刻蚀工艺中的掩膜板的形状进行设计,就能够实现同时制作阳极、第一线段和甲绕线。此实施例中,甲绕线和第一线段的电阻率均大于第二信号线的电阻率,从而能够同时增加甲绕线的电阻和连接线上的电阻。根据上述图1实施例对应的原理说明,能够减慢通过连接线相互连接第一信号线上的电压信号传输速度,以电压信号为复位信号为例,则能够保证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甲绕线51为多条线段组成的折线。如图中示意甲绕线51的形状为弓字形折线,也可以说类似蛇形走线,这种线段延伸方向反复跳转的折线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甲绕线51的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甲绕线上的电阻,则能够进一步增大甲绕线和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整体的电阻,从而进一步增加与甲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6示意的第一非显示区20包围全部孔区30。如图6所示,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孔区30同一侧的所有第一信号线31均连接同一条连接线40。位于孔区30两侧的两条连接线40分别连接两条甲绕线51,从而两条连接线和两条甲绕线共同构成一个围绕孔区设置的环状走线。首先单从第一信号线315、甲绕线51以及第一信号线317构成的电路走线来看,该条电路走线上的由于甲绕线选用电阻率高的材料制作增大了甲绕线的电阻,则该条电路走线上整体的电阻增大,从而能够实现该条电路走线上负载与显示区内一条第二信号线上的负载大致相同,从而降低位于孔区两侧的第一条第一信号线上的压降和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上的压降与第二信号线上压降的差异(其中,位于孔区一侧的沿同一个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信号线包括第一条第一信号线和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保证位于孔区两侧的第一条第一信号线上和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各自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与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亮度大致相同,改善了亮度差异。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甲绕线还包括第一绕线511和第二绕线512,则第一绕线511和第二绕线512的电阻率均大于连接线40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第一绕线511位于第二绕线512靠近孔区30的一侧。其中,与第一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和与第二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将多条第一信号线进行分组,位于孔区同一侧的且与同一条绕线(第一绕线或者第二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为一组,同一组内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并联连接,也即通过连接线连接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相当于并联连接,然后再通过绕线与孔区另一侧的相互并联的另一组第一信号线相连接。根据上述图1实施例中的原理说明,第一绕线(或者第二绕线)能够弱化电压信号由靠近孔区的一端向远离孔区的一端传输的情况,减慢与其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信号传输速度。以第一信号线上传输复位信号为例,能够保证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该像素行中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同时第一绕线(或者第二绕线)能够增大其与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整体的电阻,从而能够增加与第一绕线或者第二绕线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由此能够改善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和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而且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信号线分组与绕线连接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少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的甲绕线的个数,有利于节省第一非显示区的空间。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上述图7所示,与第一绕线511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大于与第二绕线512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沿第一方向x,与第一绕线511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中最长的第一信号线31-1的长度,小于与第二绕线522连接的第一信号线31中最短的第一信号线31-2的长度。图中仅示意与第一绕线511连接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为6(孔区左右两侧各3条第一信号线),与第二绕线512连接第一信号线31的数量为4(孔区左右两侧各2条第一信号线)。图7仅以孔区为圆形进行示意,则位了适应孔区的形状,显示区10与第一非显示区20的边界也大致为弧形,则在孔区30一侧的位于显示区10内的第一信号线的长度与显示区10与第一非显示区20的边界有关。实际孔区具有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对称轴(未示出),距对称轴的延长线的距离越近则第一信号线的长度越短,换一种说法为:在对称轴的一侧,距第二信号线的距离越远,第一信号线的长度越短。则相邻的两条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差异较小,在对称轴的一侧,两条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距离越远,其长度差异越大。该实施方式将相邻的至少两条第一信号线通过连接线并联连接,能够保证通过连接线并联连接的各条第一信号线上的负载大致相同。另外,为了适应显示区与第一非显示区的边界的形状,在对称轴的一侧,距第二信号线的距离越远,相邻的两条位于显示区的第一信号线之间的长度差异越小。该实施方式设置在长度差异越小,相互并联的第一信号线的数量越多,在第一信号线的总数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绕线的设置条数,从而有利于节省第一非显示区的空间。
进一步的,以图7示意的孔区形状为例,在对称轴的一侧,距第二信号线距离越远,第一信号线的长度越短,则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上的负载差异越大。也即第一绕线和与其连接的多条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负载小于第二绕线和与其连接的多条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负载。为了进一步平衡负载差异,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第一绕线的电阻大于第二绕线的电阻,从而保证第一绕线与多条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负载大致和第二绕线与多条第一信号线构成的线路的负载相同,能够保证孔区两侧的显示区的亮度的均一。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位于同一金属层,设计第一绕线的线宽小于第二绕线的线宽,从而能够增大第一绕线的电阻,实现第一绕线的电阻大于第二绕线的电阻。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位于同一金属层,设计第一绕线的形状为多条线段组成的折线,与上述图5实施例中甲绕线的形状类似,从而能够增大第一绕线的电阻,实现第一绕线的电阻大于第二绕线的电阻。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非显示区20内还设置有边缘绕线52,边缘绕线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第一信号线31;边缘绕线52位于甲绕线51靠近显示区10的一侧。图中示意了包括两条边缘绕线52。在第二方向y上,比如图中由上之下,位于孔区30一侧的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信号线包括第一条第一信号线31-3以及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31-4。该实施方式中,两条第一条第一信号线31-3和两条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31-4均通过边缘绕线52连接,第一条第一信号线31-3和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31-4均为距第二信号线最近的第一信号线。该实施例中,边缘绕线与两条第一信号线共同构成的电路走线长度与一条第二信号线的长度大致相同,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上的负载差异,能够保证第一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亮度与第二信号线驱动的子像素亮度大致相同。
进一步的,可以将边缘绕线52的形状设置成多条线段组成的折线,与上述图6实施例中甲绕线的形状类似,从而能够通过增加边缘绕线52的长度来增大边缘绕线52的电阻,进一步降低第一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最后一条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上的负载差异。可选的,位于边缘绕线靠近孔区一侧的甲绕线,也可以通过减小甲绕线的线宽或者增大甲绕线的线长来增大甲绕线的电阻。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9所示,信号线还包括第三信号线33,在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第三信号线33和第一信号线31用于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多条第三信号线33分别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孔区30的两侧;第一非显示区20内还设置有乙绕线53,乙绕线5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第三信号线33;其中,甲绕线51和乙绕线53位于不同的金属层。可选的,第一信号线为复位信号线,第三信号线为扫描信号线,则乙绕线即为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扫描绕线。该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甲绕线的设置能够减慢通过连接线相互连接第一信号线上的电压信号传输速度,以电压信号为复位信号为例,则能够保证第一信号线驱动的像素行中对应的扫描信号和复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等于预设时间值,改善像素提前复位导致子像素亮度偏低问题。同时,与甲绕线电连接第一信号线和与乙绕线电连接的第三信号线用于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则甲绕线和乙绕线上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假定甲绕线和乙绕线位于同一金属层的话,由于其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则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在相邻的甲绕线和乙绕线之间可能会存在信号串扰,导致显示异常,而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的绕线位于不同金属层,能够有效避免不同种电压信号之间的串扰,保证显示效果。并且甲绕线和乙绕线均为连接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孔区两侧的信号线的绕线,如果将甲绕线和乙绕线采用同层金属来做,则会在第一非显示区内占据较大的空间,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甲绕线和乙绕线位于不同金属层,也能够减小绕线总体占据的空间大小,有利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窄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6至图9实施例附图仅以孔区为圆形进行示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孔区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定。而且上述实施例同样适用于第一非显示区仅围绕孔区的部分区域进行设置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孔区,所述孔区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被所述显示区围绕;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时,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传输同种电压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显示区,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孔区的两侧;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连接线和甲绕线;
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靠近所述孔区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电连接,且所述甲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其中,
所述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所述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的电阻率;
所述连接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线段和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线段,在所述连接线中,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依次首尾连接;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线段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二线段的电阻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甲绕线位于第一金属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绕线为多条线段组成的折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孔区同一侧的所有所述第一信号线均连接同一条所述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绕线还包括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位于所述第二绕线靠近所述孔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绕线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数量大于与所述第二绕线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数量;
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绕线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中最长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长度,小于与所述第二绕线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中最短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绕线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绕线的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还设置有边缘绕线,所述边缘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
所述边缘绕线位于所述甲绕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线还包括第三信号线,在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时,所述第三信号线和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传输不同种电压信号,多条所述第三信号线分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孔区的两侧;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还设置有乙绕线,所述乙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第三信号线;其中,
所述甲绕线和所述乙绕线位于不同的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绕线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电阻率。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117717.XA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312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717.XA CN111312074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7717.XA CN111312074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074A CN111312074A (zh) 2020-06-19
CN111312074B true CN111312074B (zh) 2022-10-18

Family

ID=71147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7717.XA Active CN111312074B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2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20478A (ko) * 2020-08-11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2614875B (zh) * 2020-12-15 2022-10-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14876B (zh) * 2020-12-18 2024-02-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670327B (zh) * 2020-12-23 2022-07-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1567B (zh) * 2021-07-26 2024-01-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98709A (zh) * 2022-05-26 2022-08-12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472087A (zh) * 2022-09-06 2022-12-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636B (zh) * 2017-10-30 2021-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9144326A (ja) * 2018-02-16 2019-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CN109119447B (zh) * 2018-08-29 2020-11-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07571A (zh) * 2019-08-29 2022-11-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10667B (zh) * 2019-10-28 2022-01-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80501B (zh) * 2019-11-29 2022-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2074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20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888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69243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4757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8338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驱动方法
US112446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084927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1073275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731886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022395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93406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3249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418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643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7600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648349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19162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2985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81565B (zh)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96373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7542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80283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27068A (zh)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493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9373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