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8629B -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8629B
CN111198629B CN201811375701.8A CN201811375701A CN111198629B CN 111198629 B CN111198629 B CN 111198629B CN 201811375701 A CN201811375701 A CN 201811375701A CN 111198629 B CN111198629 B CN 111198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haiou
liu
mobile terminal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57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8629A (zh
Inventor
孙哲
綦开东
张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57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8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8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其核心思想为若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目标区域存在重叠的部分,则仅对目标区域以外的触控部分进行响应,这样,既可以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当前应用时,产生的误触碰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非当前应用时,产生的影响当前应用界面触控响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异形屏设备越来越流行。请参考图1,所示为一种异形屏设备的显示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异形屏1的边缘处设有一块用于配置前置模组(包括面容传感器、前置摄像头等原件)的刘海区2(俗称刘海区),在智能设备全屏显示模式下,该刘海区2会造成遮挡,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常用的解决方式是调整当前应用的显示比例,再将当前应用的边缘横向推移至刘海区以外,将推移后留下的空白区域设置为黑色的延伸区域3(如图2所示),从而解决刘海区对显示内容的遮挡问题。
然而,异形屏设备上延伸区域3只是显示为黑色,而实际上依然是屏幕可操作区域的一部分,仍然可以接收并响应点击事件。***可以将延伸区域3认定为当前应用的一部分,也可以将延伸区域3认定为***界面的一部分。如果***设定延伸区域3属于当前应用的一部分,则当用户误触到延伸区域3时,会导致除延伸区域3以外的区域响应。如果***设定延伸区域3属于***界面的一部分,则虽然可以避免上述误触碰的问题,但是,若第一个点击操作的位置落在非应用区域,那么后续的点击操作将会失效,即如果用户无意中按压住延伸区域3,即使后续点击除区域3以外的区域,也不会有任何响应,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误触碰影响界面显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
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
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目标区域重叠,则更新所述触控操作,以使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仅包含与所述目标区域不重叠的区域;
响应更新后的触控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上报的触控数组;其中,所述触控数组包括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产生的触控数据;
若存在位于目标区域内的触控点,则在所述触控数组中剔除与所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以形成目标数组;
响应所述目标数组对应的触控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其核心思想为若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目标区域存在重叠的部分,则仅对目标区域以外的触控部分进行响应,这样,既可以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当前应用时,产生的误触碰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非当前应用时,产生的影响当前应用界面触控响应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异形屏设备的显示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延伸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320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如图2所示的场景中,如果将延伸区域3设定为属于当前应用的一部分,则当前应用出现弹窗界面4时,用户误触碰到延伸区域3也会导致弹窗界面4的退出,影响用户查看弹窗界面;如果将延伸区域3设定为属于***界面的一部分,若第一个点击操作的位置落在非应用区域,那么后续的点击操作将会失效,即如果用户无意中按压住延伸区域3,即使后续点击弹窗界面4以外显示区域,弹窗界面4也不会消失。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场景中,异形屏中除去延伸区域以外是视频界面,如果将延伸区域设定为属于当前应用的一部分,当用户误触到延伸区域时,则会导致视频界面响应,例如进入广告页面或者暂定播放视频,影响用户观看视频;如果将延伸区域设定为属于***界面的一部分,当用户误触到延伸区域时,则后续点击视频界面则不会响应。
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误触碰影响弹窗界面或视频界面显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其核心思想为若显示屏接收的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目标区域存在重叠的部分,则仅对目标区域以外的触控部分进行响应,这样,既可以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当前应用时,产生的误触碰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非当前应用时,产生的影响当前应用界面触控响应的问题。
实施本方法的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可以为异形屏,也可以为正常屏。请参考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设有刘海区2的异形屏1,目标区域11包括刘海区2,以及刘海区2两侧的区域。当然,其他场景下,目标区域也可以是容易发生误触碰的其他边缘区域。
请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设有刘海区2的异形屏1,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也可以为正常屏幕。本实施例中,异形屏1显示两个应用图层,其中,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的图层为第一应用图层12,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窗口的图层为第二应用图层13,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11可根据第二应用图层13进行设定,如将第二应用图层13的边缘区域设定为目标区域11,以免用户由于误触碰到目标区域11导致第二应用图层13消失。
请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为正常屏5。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也可以为设有刘海区的异形屏。本实施例中,正常屏5显示三个应用图层,其中,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的图层为第一应用图层12,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第一窗口的图层为第二应用图层13,以及用于显示当前应用程序第二窗口的图层为第三应用图层14。本实施例中,目标区域11(图5中阴影部分)为除去所述其中一个应用图层之外的区域。例如,当第三应用图层14为显示聊天应用软件的对话窗口界面时,为了确保对话窗口始终处于开启状态,避免其他误触碰的干扰,本实施例可以将除去第三应用图层14之外的区域均设置为目标区域11。
基于图3-5提供的移动终端,本申请还提供可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误触碰影响界面显示的问题。
请参考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执行步骤S200。
步骤S120: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用于单点触控,也可以用于多点触控。若单点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若多点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全部位于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
请参考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目标区域重叠,则执行步骤S220。
步骤S220:更新所述触控操作,以使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仅包含与所述目标区域不重叠的区域。
步骤S230:响应更新后的触控操作。
目前,触屏事件通常涉及***的下层(kernel层)、中间层(native层)和上层(java层),kernel层接收到的触屏事件经过native层上报至java层,java层根据触屏事件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响应。其中,native层是应用程序接收到触屏事件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处理驱动原始触屏事件的第一道关卡。本方案主要改进点在native层,其核心思想为:在native层识别出第一个触控点为无效触控点时,将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组重构为剔除无效触控点的目标数据组,这样,无效触控点将不会被上报至java层进行触控响应,既可以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当前应用时,产生的误触碰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目标区域被视为非当前应用时,产生的影响当前应用界面触控响应的问题。
请参考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上报的触控数组;其中,所述触控数组包括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产生的触控数据;若存在位于目标区域内的触控点,则执行步骤S320。
触控数据包括触控点的触控序号和对应的触控位置,触控序号越小,触控点的触控时间越靠前,触控序号可以是连续的一串数字,如1、2、3等,也可以是按照触控序号顺序随机产生的不连续序列,如2001、2005、2019等。本申请中,目标区域为对触控事件不进行响应的位置集合,即***不会对屏幕上目标区域内产生的触控操作做出响应。
以图3提供的移动设备为例,刘海区以屏幕左上角为原点,以屏幕上边缘为X轴,以屏幕左边缘为Y轴,刘海区按照(left,top,right,bottom)方式可表示为(0,360,100,720),即刘海区的最左端距离Y轴的距离为0,刘海区的最上端距离X轴的距离为360,刘海区的最右端距离Y轴的距离为0,刘海区的最下端距离X轴的距离为360。目标区域按照(left,top,right,bottom)方式可表示为(0,0,100,1080)。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x1,y1)为(50,1000),由于100>x1>0,1080>y1>0,因此,第一个触控点落入目标区域内,属于无效触控点,不进行响应。当native层在接收到目标区域以外的有效触控点时,需要上报至java层,以使java层对有效触控点进行响应。
步骤S320:在所述触控数组中剔除与所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以形成目标数组。
具体的,所述触控数据中包括触控序号;
所述在所述触控数组中剔除与所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以形成目标数组,包括:
步骤S3201:剔除所述触控数组中与所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
步骤S3202:将剩余触控数据中的触控序号更新为顺序排列,以形成目标数组。
步骤S330:响应所述目标数组对应的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位于目标区域内的触控点可视为无效触控点,位于目标区域外的触控点可视为有效触控点。触控数据组中可以仅包含有效触控点或仅包含无效触控点,当然也可以同时包含有效触控点和无效触控点。当触控数据组中仅包含有效触控点时,本方案不做无效化处理,直接按照现有流程进行信息传输和后续响应即可,当触控数据组中同时包含有效触控点和无效触控点时,有效触控点和无效触控点的的触控顺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所有有效触控点均位于无效触控点之后,例如,触控数据组中按照触控顺序依次包含触控点1、触控点2、触控点3、触控点4和触控点5,触控点1和触控点2为无效触控点,触控点3、触控点4和触控点5均为有效触控点的情况;
2、无效触控点位于有效触控点之后或者无效触控点穿插在有效触控点之间,例如,上例中,触控点1为无效触控点,触控点2和触控点3为有效触控点,触控点4无效触控点,触控点5为有效触控点的情况。本申请中,步骤S320为本申请剔除无效触控点的关键步骤,也是执行无效化处理的关键步骤。针对有效触控点和无效触控点在触控数据组中分布的不同情况,本方案给出了实现触控数据组重构的具体方式。请参见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步骤S320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步骤S320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211:检测所述触控数据组中是否仅包含无效触控点;若所述触控数据组中仅包含无效触控点,则执行步骤S3212;若所述触控数据组中包含有效触控点,则执行步骤S3213。
在kernel向native层上报触屏事件时,并非以单独一个触控数据的形式进行上报,而是以一个数据结构的形式上报一组触屏数据,具体形式可以为:
{序号1,坐标x1,坐标y1}
{序号2,坐标x2,坐标y2}
{序号3,坐标x3,坐标y3}
{序号n坐标xn,坐标yn}
因此,本实施例中,native层在进行无效化处理时,需要对一组触屏数据(即触控数据组)进行识别和处理。
步骤S3212:将所述无效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删除,以获得目标数据组。
在全屏模式下,刘海区与屏幕边缘的距离通常仅为1-2mm,本实施例中,当所有触控点均落在目标区域内时,很大几率是客户误触碰了刘海区。以触控数据组中仅包含一个无效触控点为例,该无效触控点可表示为:{序号1,坐标x1=50,坐标y1=1000},在此场景下,只需将触控点的触控数据全部删除即可。这样,当用户出现误触碰时,native层会将误触碰产生的触控数据剔除,java层不会接收到该触控数据,因此,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触控响应。例如,当用户在查看弹窗信息时,不小心误触碰到了异形屏的刘海区,此时,由于***不会响应刘海区的触控操作,因而,即使刘海区被视为当前程序的一部分,刘海区的触控操作也不会导致弹窗信息消失,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误触碰问题。
步骤S3213:检测所述触控数据组中所有有效触控点是否均位于所述无效触控点之后。若所述触控数据组中所有有效触控点均位于所述无效触控点之后,则执行步骤S3214。
步骤S3214:将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M+i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依次覆盖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i+1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并依次删除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N-I个触控点的触控数据,以获得目标数据组,其中,M、N、i和I均为自然数,0≤i≤N-M,0≤I≤M-2,M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一个有效触控点的触控序号,N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触控点的数量。
步骤S3214提出的方案以图3提供的移动终端为基础,属于多点触控的应用场景,并且所有有效触控点均位于无效触控点之后。例如,用户在玩游戏时,玩家通常是左右手同时操作游戏界面,左手负责摇杆控制机方向,右手负责释放技能,用户很容易在按摇杆时,拇指根部先行误触到刘海区及其两侧区域,由于刘海区及其两侧区域仍可以接收点击事件,使得游戏界面的两个触控点(方向控制点和技能控制点)失效,用户无法继续操作游戏,或者概率性点击无效。以上述游戏场景为例,其目标区域设的具体坐标范围为(0,0,100,1080),在native层接收到三个触控点数据如下:
{序号1,坐标x1=50,坐标y1=1000}
{序号2,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3,坐标x3=2000,坐标y3=800}
其中,第一个触控点为玩家误触碰的无效触控点,第二个触控点和第三个触控点分别为游戏界面的两个有效触控点,则步骤S3213中,M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一个有效触控点的触控序号,N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触控点的数量,即M为2,N为3,0≤i≤1,0≤I≤0。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M+i个触控点(即第二个触控点和第三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依次覆盖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i+1个触控点(即第一个触控点和第二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并依次删除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N-I个触控点(第三个触控点)的触控数据(即触控序号),以获得目标数据组。本实施例中,经过重构的目标数据组为:
{序号1,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2,坐标x3=2000,坐标y3=800}
由此可见,用户的误触碰到无效区域产生的数据经过native层整合后,目标数据组的第一个触控点重构为游戏界面产生的有效触控点,使得在先生成的无效触控点不再对后续的有效触控点产生影响。
在原生流程中,上层(java层)对于上报的触控数据中,第一个触控点的按下事件会被定义为ACTION_DOWN,第二个触控点的按下事件被定义为ACTION_POINTER_DOWN,触屏事件的处理流程通常需要以ACTION_DOWN事件为起点,因此,如将第一个触控点的触控数据(包括触控序号和触控位置)直接删除,将导致上层只能收到ACTION_POINTER_DOWN,而没有ACTION_DOWN,导致触控响应出现异常。
本实施例中,经过重组的数据结构,实际上是一个被剔除第一个触控点触控位置的数据结构,不同于整行触屏数据的删除方式,java层接收到的目标数据组中存在触控序号为1的有效触控点,这样经过参数顺序调整后的数据结构,不仅可直接用于原本的Android处理流程,最重要的是不影响多点操作中其它点的处理。
在多数应用场景下,只有第一个触控点可能成为误触碰形成的无效触控点,这样,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获得目标数据组,也可以直接将第二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覆盖第一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将第三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覆盖第二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即将自第二个触控点开始的触控位置依次上移一个触控序号,最后将最后一个触控序号删除,同样可以获得上述重构的目标数据组。
在少数场景下,也可能出现连续两个触控点为无效触控点的情况,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的具体坐标范围为(0,0,100,1080),native层接收到三个触控点数据如下:
{序号1,坐标x1=50,坐标y1=1000}
{序号2,坐标x1=40,坐标y1=900}
{序号3,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4,坐标x3=2000,坐标y3=800}
其中,第一个触控点和第二个触控点为误触碰产生的无效触控点,第三个触控点和第四个触控点分别为当前界面的两个有效触控点,则步骤S203中,M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一个有效触控点的触控序号,N为所述触控数据组中触控点的数量,即M为3,N为4,0≤i≤1,0≤I≤1。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M+i个触控点(即第三个触控点和第四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依次覆盖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i+1个触控点(即第一个触控点和第二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并依次删除所述触控数据组中第N-I个触控点(第三个触控点和第四个触控点)的触控序号,以获得目标数据组。本实施例中,经过重构的目标数据组为:
{序号1,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2,坐标x3=2000,坐标y3=800}
由此可见,针对多个误触碰产生无效触控点的情况,利用步骤S3213中提出的公式和限定关系,能够一次性得到目标数据组,避免无效触控点影响有效触控点的正常响应。当然也可以利用将触控位置经过多次覆盖的方式获取目标数据组,具体的,在检测到第一个触控点为无效触控点后,按照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方式,将自第二个触控点开始的触控位置依次上移一个触控序号,最后将最后一个触控序号删除,得到第一次重构的触控数据组,具体如下:
{序号1,坐标x1=40,坐标y1=900}
{序号2,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3,坐标x3=2000,坐标y3=800}
经检测,第一次重构的触控数据组中第一个触控点仍然为无效触控点,则将其自第二个触控点开始的触控位置依次上移一个触控序号,将最后一个触控序号删除,最终得到目标数据组。可见,在存在多个无效触控点的情况下,依次覆盖的重构方式需要经过多次检测和数据重构,较为繁琐。
另外,虽然在有效触控点之后的无效触控点不会触发有效的响应活动,但可能在程序设定了触控点数量的情况下,无效触控点之后的有效触控点可能也得不到有效响应。例如,在native层接收到三个触控点数据如下:
{序号1,坐标x2=200,坐标y2=900}
{序号2,坐标x1=50,坐标y1=1000}
{序号3,坐标x3=2000,坐标y3=800}
其中,第二个触控点为玩家误触碰的无效触控点,第一个触控点和第三个触控点分别为游戏界面的两个有效触控点,但是,如果该游戏程序设定仅能同时接收并响应两个触控点,则在此场景下,***在接受到第三个触控点时,不做响应处理。因此,为了避免上述场景下无效触控点影响有效触控,以本实施例为例,可将第三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覆盖第二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将第三个触控点的触控序号删除,即可获得重构的目标数据组。本申请中,native层在接收到kernel层上报的触控数据组时,需要结合目标区域的位置进行判断以及后续的数据重构,目标区域的位置由java层获取,并通过标记位传送至native层。具体的,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java层获取目标区域。
根据不同的智能终端和应用场景,java层获取目标区域的方式不同。具体包括:
步骤S11:检测显示屏幕上是否存在用于配置前置模组的刘海区。若显示屏幕上存在所述刘海区,则依次执行步骤S12和步骤S13;若显示屏幕上不存在所述刘海区,则依次执行步骤S14和步骤S15。
步骤S12:检测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是否开启。若所述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开启,则执行步骤S13。
步骤S13:根据所述刘海区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步骤S12和步骤S13针对的是异形屏的应用场景,当检测到显示屏幕上存在刘海区时,则表示该智能终端为异形屏终端,当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开启时,表明存在用户误触碰的风险,此时,根据刘海区的长度和宽度即可计算出刘海区的延伸区域,该延伸区域即为本实施例中确定出的目标区域。
步骤S14:检测显示界面上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若显示界面上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则执行步骤S15。
步骤S15:根据预设算法确定目标区域。
本实施例中,步骤S14和步骤S15针对的是非异形屏的应用场景,当检测到显示屏幕上不存在刘海区时,可以通过应用图层的检测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执行无效化处理。显示界面上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时,面积较小的应用图层可能为弹窗图层,此时,为了避免出现由于误触碰导致弹窗界面消失的情况,本实施例可根据实际需求,并结合预先设定的算法和策略,确定出目标区域的位置边界。当显示界面跳出其他小窗口时,启动上述无效化方案。由于显示屏幕边缘位置是误触碰的多发区域,因此,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预设算法可以是根据显示屏幕实际大小,将显示屏幕按照预设比例的缩进部分确定为目标区域,即将靠近显示屏幕边缘的位置划分出来进行无效化处理,以减少用户误触碰造成的不良影响。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结合小图层的显示位置来确定目标区域的位置,例如,如果小图层的预设位置靠近屏幕的边缘,则与该边缘相对的一边发生误触碰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在此场景下,可将小图层与屏幕边缘之间的部分设定为目标区域。
步骤S20:java层将所述目标区域写入用于向native层传送通知消息的标记位中,以便native层通过所述标记位提取出所述目标区域。
标记位用于java层向native层传送通知消息,标记位中存储的信息最终会记录到native层的一个内部变量里。目标区域写入标记位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使用SystemProperties属性,可以将无效区域直接按照字符串方式写到一个属性中,如notch_fix_area,而后在native侧使用getProp方法即可将notch_fix_area中的值提取出来。也可以写一个jni接口调用,直接实现一个native方法,上层通过调用该方法,将无效区域的信息传到native层,不管何种形式,最后会以标记位1的形式保存在native侧。例如,java层可以写一个setNotchFixArea(Rect rect)接口,native层对应实现一个jni_set_notch_fix_area(Rect rect)方法。当上层调用setNotchFixArea时,对应调用native方法jni_set_notch_fix_area,从而将无效区的信息传递到native层。
请参考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由图10可见,该移动终端700,其结构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701、内存(memory)702、***设备接口(peripheralinterface)703、输入/输出子***(I/Osubsystem)704、电力线路705和通信线路706。
在图10中,箭头表示能进行计算机***的构成要素间的通信和数据传送,且其可利用高速串行总线(high-speed serial bus)、并行总线(parallelbus)、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或其他适当的通信技术而实现。
内存702可包括操作***712和处理例程722。例如,内存7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high-speed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P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或非挥发性内存。内存702可存储用于操作***712和处理例程722的程序编码,也就是说可包括移动终端700的动作所需的软件模块、指令集架构或其之外的多种数据。此时,处理器701或***设备接口703等其他控制器与内存702的存取可通过处理器701进行控制。
***设备接口703可将移动终端700的输入和/或输出***设备与处理器701和内存702相结合。并且,输入/输出子***704可将多种输入/输出***设备与***设备接口703相结合。电力线路705可向终端设备的电路元件的全部或部分供给电力。例如,电力线路705可包括如电力管理***、电池或交流(AC)之一个以上的电源、充电***、电源故障检测电路(power failuredetection circuit)、电力变换器或逆变器、电力状态标记符或用于电力生成、管理、分配的任意其他电路元件。通信线路706可利用至少一个接口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
处理器701通过施行存储在内存702中的软件模块或指令集架构可执行移动终端700的多种功能且处理数据。也就是说,处理器701通过执行基本的算术、逻辑以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演算,可构成为处理计算机程序的命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上是否存在用于配置前置模组的刘海区;
若所述显示屏幕上存在所述刘海区,检测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是否开启,若所述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开启,根据所述刘海区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目标区域;
若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存在所述刘海区,检测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上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若所述显示界面上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根据预设算法确定目标区域;
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
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则不响应所述触控操作。
2.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上是否存在用于配置前置模组的刘海区;
若所述显示屏幕上存在所述刘海区,检测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是否开启,若所述防止刘海区遮挡的功能开启,根据所述刘海区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目标区域;
若所述显示屏幕上不存在所述刘海区,检测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上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若所述显示界面上存在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应用图层,根据预设算法确定目标区域;
接收对显示屏的触控操作;
若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与所述目标区域重叠,则更新所述触控操作,以使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区域仅包含与所述目标区域不重叠的区域;
响应更新后的触控操作。
3.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报的触控数组;其中,所述触控数组包括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产生的触控数据;
检测所述触控数组中是否仅包含无效触控点;
若所述触控数组中仅包含无效触控点,则将所述无效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删除,以获得目标数组;
若所述触控数组中包含有效触控点,检测所述触控数组中所有有效触控点是否均位于所述无效触控点之后,若所述触控数组中所有有效触控点均位于所述无效触控点之后,将所述触控数组中第M+i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依次覆盖所述触控数组中第i+1个触控点的触控位置,并依次删除所述触控数组中第N-I个触控点的触控数据,以获得目标数组,其中,M、N、i和I均为自然数,0≤i≤N-M,0≤I≤M-2,M为所述触控数组中第一个有效触控点的触控序号,N为所述触控数组中触控点的数量;
响应所述目标数组对应的触控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数据中包括触控序号;
所述将所述无效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删除,以获得目标数组,包括:
剔除所述触控数组中与所述无效触控点对应的触控数据;
将剩余触控数据中的触控序号更新为顺序排列,以形成目标数组。
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设有刘海区的异形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刘海区两侧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显示至少两个应用图层,其中,所述目标区域根据其中一个应用图层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为除去所述其中一个应用图层之外的区域。
CN201811375701.8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1198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5701.8A CN11119862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5701.8A CN11119862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8629A CN111198629A (zh) 2020-05-26
CN111198629B true CN111198629B (zh) 2023-09-15

Family

ID=7074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5701.8A Active CN11119862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8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7672A (zh) * 2021-09-10 2021-12-31 埃洛克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屏幕适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596A (zh) * 2011-11-14 2012-0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4808825A (zh) * 2014-01-28 2015-07-2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触控事件隔离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27818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27867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悬浮层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7919A (zh) * 2016-09-27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86232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界面的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077253A (zh) * 2015-04-15 2017-08-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
CN107291289A (zh) * 2017-05-04 2017-10-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7357515A (zh) * 2017-06-29 2017-11-1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多应用程序画面同时呈现的方法及其***
CN107506086A (zh) * 2017-09-08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04189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4091A (zh) * 2018-01-19 2018-07-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触摸屏
CN108345775A (zh) * 2018-01-31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访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46958A (zh) * 2018-03-23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596A (zh) * 2011-11-14 2012-0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04808825A (zh) * 2014-01-28 2015-07-2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触控事件隔离方法及其装置
CN107077253A (zh) * 2015-04-15 2017-08-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
CN106527919A (zh) * 2016-09-27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7867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悬浮层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7818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86232A (zh) * 2016-12-27 2017-05-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界面的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291289A (zh) * 2017-05-04 2017-10-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7357515A (zh) * 2017-06-29 2017-11-1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多应用程序画面同时呈现的方法及其***
CN107506086A (zh) * 2017-09-08 2017-1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04189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4091A (zh) * 2018-01-19 2018-07-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触摸屏
CN108345775A (zh) * 2018-01-31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访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46958A (zh) * 2018-03-23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8629A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3538B (zh) 滑动断线补偿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23085A (zh)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78780B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KR20190082297A (ko) 애플리케이션 데이터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9718545B (zh) 对象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19140739A1 (zh) 客户回访的判断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884257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misoperations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10489983B (zh) 芯片访问方法、装置、芯片及终端
WO2014135055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misoperations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9697004B (zh) 用于触摸设备书写批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63507A (zh) 触摸屏死区的补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4498A (zh) 任务奖励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709229B (zh) 一种游戏***中npc对象优先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71284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119862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对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489898A (zh) 悬浮窗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6468B (zh) 一种基于教育***的视频列表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2993A (zh) 基于按键的指令触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7734165B (zh) 移动终端及显示屏寄存器读写超限预警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20124454A1 (zh) 字体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134234B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00077288A1 (en) Displaying a Form
CN115501588A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88532B (zh) 一种密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6874085A (zh) 一种自启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