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418A -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418A
CN111147418A CN201911383030.4A CN201911383030A CN111147418A CN 111147418 A CN111147418 A CN 111147418A CN 201911383030 A CN201911383030 A CN 201911383030A CN 111147418 A CN111147418 A CN 111147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eak
peak clipping
phas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30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
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30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3Reduction thereof by cl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包络和相位进行计算,保证输入信号的每个采样点的峰值和相位特征都被实时监测到;基于信号的包络值和预设的削峰门限对输入信号进行削峰处理,并进一步根据相位特征对削峰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保留原先的相位特征,有效防止频谱再生。基于此,可保证后端输出信号最大峰值的稳定性,改善***的性能稳定;并且,在保证***工作鲁棒性的同时,降低了后端放大器设计的复杂度。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针对任何信号制式产生削峰效果,缓解设备后端功率放大器的压力,且降低了峰均比降低的实现复杂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先进的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方式,会导致其信号的峰均比比较高,为了保证信号不失真,必须要进行功放回退,从而造成功放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波峰因子降低技术得到应用。降低信号峰均比的算法包括根据特定制式信号的时域帧格式进行相位旋转的算法,以及Peak-Cancel算法等。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降低信号峰均比的算法,需要根据信号的制式来进行相应的配置,算法实现的复杂度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降低信号峰均比的算法实现复杂度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包括:
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检测信号的包络值是否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若是,则将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降低至削峰门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削峰信号的削峰点,并根据相位值对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接收信号。
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中频处理,得到输入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基带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包括:
包络计算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相位计算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削峰模块,用于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相位还原模块,用于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
第二天线,用于进行信号输出。
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如上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对输入信号的包络和相位进行计算,保证输入信号的每个采样点的峰值和相位特征都被实时监测到;基于信号的包络值和预设的削峰门限对输入信号进行削峰处理,并进一步根据相位特征对削峰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保留原先的相位特征,有效防止频谱再生。基于此,可保证后端输出信号最大峰值的稳定性,改善***的性能稳定;并且,在保证***工作鲁棒性的同时,降低了后端放大器设计的复杂度。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针对任何信号制式产生削峰效果,缓解设备后端功率放大器的压力,且降低了峰均比降低的实现复杂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第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削峰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第三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第四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降低信号峰均比的算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根据特定制式信号的时域帧格式,在存在多载波合路的情况下,进行相位的旋转,实现多载波信号的峰均比值得降低。该技术仅适用于具有采用时隙结构且具有训练序列的通信***,适应范围比较窄。
2、Peak-Cancel算法主要原理为利用与输入信号spectrum mask相同的滤波器的冲激响应来生成削峰脉冲。即如果输入信号的频谱归一化带宽为1/n,则相应滤波器的频谱归一化带宽也应为1/n,可避免在削峰过程中引入带外噪声。对原信号中超过功率门限值的点进行削峰,这种算法需要根据不同制式的频谱特点修改削峰脉冲,达到降低峰均比的目的,存在算法复杂度高,实现成本高的缺点。
降低波峰因子的技术和算法已经成为高性能通信设备的一个基本装置。有关降低波峰因子的相关技术在现有技术已经披露,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算法复杂度大,实现成本高,或者需要针对特定制式的问题。因此,在峰值抵消***中,如何通过特定的算法实现削峰,而且对信号制式不敏感,实现成本低,并能最大程度保证信号的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是能够适用于多种信号制式的通用化削峰操作,主要涉及幅度比较计算、相位计算和相位还原三种优化操作;通过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信号峰均比,同时可保证低的信号质量影响。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不仅能够针对任何信号制式产生削峰效果,缓解设备后端功率放大器的压力,还大大简化了相关设备的削峰实现难度和实现成本。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直放站等无线信号中继设备上;通过给定一个削峰门限值Ath,对时域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包络中超过门限值的部分进行直接消除,且保持消除前信号的相位;对于时域信号中包络未超过门限值的部分则直接输出,不做任何处理,该过程不受信号制式影响,而且实现成本较低,便于快速实现和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0,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步骤S120,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步骤S130,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步骤S140,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步骤S150,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具体而言,实时检测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和相位计算,分别得到信号的包络值和相位值,实现对信号包络的跟踪监测,以及对信号采样点的相位监测。基于削峰门限检测信号的包络值,将包络值中超过该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削峰后的信号,即第一削峰信号,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不超过预先设置的门限值。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保持消除前信号的相位且实现输入信号峰均比的降低,从而可进行信号的输出,完成无线信号中继。基于此,可以对任何制式信号进行时域削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由无线信号中继设备、无线信号中继设备的处理器或基带芯片等来执行,例如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其中,包络计算可基于包络检波电路来获取;相位计算可基于相位检测电路来获取;输入信号可为时域信号。应该注意的是,信号处理中的包络计算可为振幅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输入信号进行的包络计算是时域上的包络计算;该包络计算可用于实现对信号的幅度的跟踪监测。相位计算可用于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值相位进行计算,实现对采样点的相位监测,获取相位特征。
进一步地,基于削峰门限对输入信号的包络值进行检测,若信号的包络值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则将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处理,以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不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对于输入信号中包络值未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可直接输出,不做任何处理。即,若输入信号的包络值中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则将降低该部分的峰值至削峰门限以下。其中,削峰处理可为时域上的削峰;包络值超过削峰门限的峰值数量可为0个、1个、2个或3个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制。可选地,削峰处理可为将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降低至门限值,或是按比例降低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等。削峰门限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对时域信号中进行包络计算(如图2(a)),对包络中超过门限值的部分进行直接消除(如图2(b)),还原消除前信号的相位;对于时域信号中包络未超过门限值的部分则直接输出,不做任何处理。
对于削峰后的信号,采用相位值对其进行相位还原处理,还原消除前信号的相位,以保留原先的相位特征,防止频谱再生;基于此,能够保证后端输出信号最大峰值的稳定性,改善***的性能稳定,并且,在保证***工作鲁棒性的同时,降低后端放大器设计的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可实时对信号的包络,以及信号采样值的相位进行计算,保证输入信号每个采样点的峰值都被实时监测到。基于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针对任何信号制式产生削峰效果,缓解设备后端功率放大器的压力,且降低了峰均比降低的实现复杂度和成本。本申请实施例是一种无需根据信号制式进行的、通用化的削峰操作,通过对信号在幅度和相位的操作,有效降低信号峰均比,同时能够降低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基于此,能够有效提高信号覆盖质量,提升上载、下载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本申请实施例,针对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信号par由原来的9.8dB削峰到8dB,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幅度)可控制在4.0%以内,资源占用降低5%,同时可保证整个***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32,检测信号的包络值是否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若是,则将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降低至削峰门限。
具体而言,检测信号的包络值的峰值状态,并将检测得到的峰值与削峰门限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进行削峰处理,若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峰值,则将该超过削峰门限的峰值降低至削峰门限,进而得到第一削峰信号;其中,对于未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不做削峰处理。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简单的门限检测和削峰处理,完成对峰值的降低,降低峰均比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且不受信号制式影响,应用范围极广阔,实现成本较低,便于快速实现和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42,获取第一削峰信号的削峰点,并根据相位值对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
具体而言,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时,可先获取信号的削峰点;依据相位计算得到的相位值,对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以保持削峰前信号的相位,进而得到第二削峰信号;其中,对于未经过削峰的部分,可不做相位还原处理。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简单的相位计算来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信号峰均比,还能减少对信号质量的影响,且能够针对任何信号指示产生削峰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2,对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接收信号。
步骤S104,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中频处理,得到输入信号。
具体而言,无线信号中继设备通过第一天线接收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及模数转换处理后,得到基带接收信号;并进一步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中频处理,即可得到输入信号;实时监测输入信号的包络值和相位值,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削峰和信号还原,从而降低信号的峰均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的步骤包括:
步骤S152,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
具体而言,基于得到的第二削峰信号,可进一步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并输出基带输出信号,以完成信号的基带处理。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保证在经过峰均比算法后,通过特定的相关操作,保证***输出信号的峰均比有效降低,以达到实现提高设备效率指标优化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156,对基带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具体而言,对于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后的信号,可进一步进行功率放大后输出,完成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154,对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
具体而言,在链路削峰和相位还原处理之后、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之前,可增加滤波操作,在保证峰值抵消功能的同时,有效提升输出信号的邻道功率抑制比指标,并对数字预失真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基带设计实现如下步骤:
(1)、实时输入信号采样,并进行包络和相位的实时计算更新,实现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的跟踪。
(2)、检测信号峰值和预设门限比较状态,决定是否进行削峰操作,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
(3)、还原削峰点的相位信息,减低频谱再生。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3至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3至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包络计算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相位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削峰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相位还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的相位值,对所述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关于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上述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
第二天线,用于进行信号输出。
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如下步骤:
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具体而言,该设备可为直放站等无线中继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将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检测信号的包络值是否存在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若是,则将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降低至削峰门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削峰信号的削峰点,并根据相位值对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接收信号。
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中频处理,得到输入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基带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执行基于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处理模块可划分为下变频及AD转换模块、中频模块,幅度和相位计算模块、幅度控制模块,相位还原模块和DA转换及上变频模块。在处理模块完成峰值抵消后,完成DA转换及上变频,以保证传输给后端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峰均比控制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进而可在提升设备大功率输出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的后端设计压力。
处理模块可执行以下步骤:
(1)、实时进行信号的包络计算更新,实现对信号包络的跟踪监测。
(2)、实时进行信号采样点的相位计算更新,实现对信号采样点的相位监测。
(3)、检测信号包络值的峰值状态并和预设削峰门限比较,决定是否进行削峰操作,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不超过预先设置的门限值。
(4)、对包络中超过门限值的部分进行直接消除,保持消除前信号的相位;对于时域信号中包络未超过门限值的部分则直接输出,不做任何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可包括:
第一变频电路;第一变频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天线。
幅度检测电路;幅度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频电路的输出端。
相位检测电路;相位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频电路的输出端。
幅度控制电路;幅度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频电路的输出端,幅度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幅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相位恢复电路;相位恢复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位恢复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幅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第二变频电路;第二变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恢复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变频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第二天线。
第一变频电路可对第一天线获取到的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输入信号并发送给幅度控制电路,与此同时,幅度检测电路和相位检测电路可实时监测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幅度控制电路可获取幅度检测电路检测得到的幅度信息,并根据幅度信息对输入信号进行幅度控制,得到第一削峰信号并发送给相位恢复电路;可选地,幅度控制电路可对超过门限的峰值进行削峰处理,或按比例对最高峰进行降低等。相位恢复电路可获取相位检测电路检测得到的相位信息,并根据相位信息对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恢复,得到第二削峰信号并发送给第二变频电路,从而保留原输入信号的相位特征。第二变频电路可对第二削峰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输出信号并通过第二天线进行输出。
基于上述结构,可实时检测输入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幅度计算和相位计算,分别得到信号的幅度值和相位值,实现对信号峰值的跟踪监测,以及对信号采样点的相位监测。进一步地,可对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保证信号最大峰均比不超过预先设置的门限值;根据信号的相位值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保持消除前信号的相位且实现输入信号峰均比的降低,从而可进行信号的输出,完成无线信号中继。基于此,可以对任何制式信号进行时域削峰操作。其中,输入信号可为时域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可在时域上对信号进行处理,以降低信号的峰均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变频电路可用于对天线接收到的、不同制式信号进行相应的变频处理,便于后续的幅度、相位的检测和处理;可选地,第一变频电路可包括下变频电路和中频电路,还可包括模数转换电路,此处不做具体限制。幅度检测电路可用于实时检测、跟踪信号的幅度,尤其是信号的峰值状态。相位检测电路可用于实时检测、跟踪信号的相位特征。幅度控制电路可用于降低信号的峰值,例如,将信号的峰值控制在预设门限下;具体地,幅度控制电路可预设有门限,对于输入信号中超过门限的峰值,可将其降低至门限下,而对于未超过门限的部分,可直接输出,不做任何处理。
相位恢复电路可用于根据相位特征对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可选地,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时,可先获取信号的削峰点;依据相位计算得到的相位值,对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以保持削峰前信号的相位;其中,对于未经过削峰的部分,可不做相位还原处理。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简单的相位检测来对削峰后的信号进行相位还原,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信号峰均比,还能减少对信号质量的影响,且能够针对任何信号指示产生削峰效果。
第二变频电路可用于针对处理后的信号的制式,进行相应的变频处理,便于后续的增益放大和输出;可选地,第二变频电路可包括上变频电路,还可包括数模转换电路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幅度检测电路为包络检测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幅度控制电路包括门限检测电路和削峰电路。
门限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幅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削峰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变频电路的输出端,削峰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门限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削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相位恢复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变频电路包括下变频电路和中频电路。
下变频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天线,下变频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中频电路,分别连接幅度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相位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幅度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变频电路包括下变频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
下变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天线,下变频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模数转换单元连接中频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变频电路包括数模转换单元和上变频单元。
数模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恢复电路的输出端,数模转换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上变频单元连接第二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还包括滤波电路。
相位恢复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第二变频电路的输入端。
关于设备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
关于存储介质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Rambus DRAM,简称RDRAM)、以及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将所述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根据所述信号的相位值,对所述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信号的包络值是否存在超过所述削峰门限的部分,若是,则将所述超过所述削峰门限的部分降低至所述削峰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的相位值,对所述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削峰信号的削峰点,并根据所述相位值对所述削峰点进行相位还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接收信号;
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中频处理,得到所述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基带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得到基带输出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滤波,并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及上变频处理。
8.一种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络计算模块,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包络计算,得到信号的包络值;
相位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计算,得到信号的相位值;
削峰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的包络值中、超过削峰门限的部分进行削峰,得到第一削峰信号;
相位还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的相位值,对所述第一削峰信号进行相位还原,得到第二削峰信号;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削峰信号进行信号输出。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用于获取输入信号;
第二天线,用于进行信号输出;
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
CN201911383030.4A 2019-12-27 2019-12-27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47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030.4A CN11114741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030.4A CN11114741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418A true CN111147418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1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3030.4A Pending CN111147418A (zh) 2019-12-27 2019-12-27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4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915A (zh) * 2021-09-28 2021-11-19 京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2621A (zh) * 2021-10-08 2021-12-31 星思连接(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信号发射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122A (zh) * 2007-05-31 2008-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201294546Y (zh) * 2008-10-16 2009-08-19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多载波***降低峰均功率比的装置
CN201360268Y (zh) * 2009-01-21 2009-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削峰装置
CN102594764A (zh) * 2012-03-08 2012-07-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脉冲再生的峰均功率比抑制方法以及中频削峰模块
CN104753844A (zh) * 2013-12-25 2015-07-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波峰因子降低方法和装置
JP2018152900A (ja) * 2018-05-28 2018-09-27 株式会社東芝 Ofdmの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papr低減
CN109600144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6122A (zh) * 2007-05-31 2008-1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201294546Y (zh) * 2008-10-16 2009-08-19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多载波***降低峰均功率比的装置
CN201360268Y (zh) * 2009-01-21 2009-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削峰装置
CN102594764A (zh) * 2012-03-08 2012-07-18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脉冲再生的峰均功率比抑制方法以及中频削峰模块
CN104753844A (zh) * 2013-12-25 2015-07-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波峰因子降低方法和装置
JP2018152900A (ja) * 2018-05-28 2018-09-27 株式会社東芝 Ofdmの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papr低減
CN109600144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延辉: "LTE下行链路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915A (zh) * 2021-09-28 2021-11-19 京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2621A (zh) * 2021-10-08 2021-12-31 星思连接(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信号发射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72621B (zh) * 2021-10-08 2022-04-12 星思连接(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信号发射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5784B2 (ja) 歪補償増幅装置
KR101459182B1 (ko) 선택적인 피크 전력 저감
JP2002185432A (ja) 広帯域無線信号をクリッピ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送信器
CN110572341B (zh) 一种数字预失真技术dpd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47418A (zh) 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154168B2 (en) Signal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R) reduction
WO2012172518A1 (en) Multi-carrier peak power reduction in frequency hopping systems
EP3360260B1 (en) Crest factor reduction in a radio transmitter
CN103428157B (zh) 一种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EP2510726A1 (en)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3489666B (zh) 基于峰均比抑制的限幅噪声消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19201A (zh) 一种基于ofdm发射机***的信号峰均比抑制方法
US898923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processing in spread spectrum system
CN210693938U (zh) 信号峰均比降低装置和直放站设备
US8654891B2 (en) Peak suppressing apparatus, peak suppress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EP3625942B1 (en) Crest factor reduction in power amplifier circuits
JP4918390B2 (ja) 送信機
CN111478705B (zh) 基于接收机的增益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及接收机
US20010040869A1 (en) Transmission of OFDM signals
Tehrani et al.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of power amplifier distortion for multiuser detection
CN111435929B (zh) 基于rapp曲线压缩的削峰处理方法及装置、ofdm发射机
JP2007251341A (ja) 送信機
Peter et al. Influence of Roll-off Pulse Shaping on a Parallel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ignal
CN108667503B (zh) 提高设备阻塞指标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WO2018129710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