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7367A -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7367A
CN111117367A CN201811279202.9A CN201811279202A CN111117367A CN 111117367 A CN111117367 A CN 111117367A CN 201811279202 A CN201811279202 A CN 201811279202A CN 111117367 A CN111117367 A CN 111117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conductive ink
conductive
ink
visib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92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7367B (zh
Inventor
徐坚
王晓露
赵宁
朱才镇
乔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2792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7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7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7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ves for obtaining a metallic or ceramic pattern, e.g. by fi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2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ng or semi-conducting layers, e.g. deposition of me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using ir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每升油墨中包括银前驱体0.1~5.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0.01~0.2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0.01~0.20mol和表面活性剂0.01~0.20mol,有机溶剂1~20mol。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可见光面光源,投影目标银结构的数字化图形,以此作为光掩模,实现了二维导电银结构的一次性成型。本发明中的导电油墨可充分吸收光能,实现了采用低光功率密度光源在柔性基底上构筑二维银导电结构。本发明所述材料及方法适用于多种聚合物基底材料包括薄膜、板材及管材。

Description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 性导电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柔性电子设备迅猛发展,如可拉伸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特别是触摸、平板显示领域是关注度极高的行业。柔性电极材料作为柔性电子设备的基础,引起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铟锡氧化物(ITO),因其刚性易脆及成本昂贵等缺点已不能满足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因此,基于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的导电油墨材料应运而生。
导电油墨材料具有多样性,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基于银材料的金属导电油墨。其中,颗粒型导电油墨是将银纳米颗粒分散在含多组分的溶剂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出现堵塞机器喷头、颗粒团聚、分散剂影响导电性等状况。无颗粒型银导电油墨常采用银的前驱体作为银源,混合其他助剂溶于溶剂中,其相比于颗粒型油墨具有显著优势。例如,避免使用分散剂即可明显提高材料导电性能,体系不含有任何固体、不存在团聚堵塞仪器等问题。然而目前传统的无颗粒油墨通常需要先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等方法实现所需电子电路图案化,之后通过高温分解等手段制备出银纳米颗粒并将其烧结熔并从而实现其导电性。此方法生产过程复杂,且高温条件会破坏作为柔性电子器件基底的聚合物薄膜材料,不利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另外一种方法是光诱导银纳米颗粒形成及其图案化。常采用点光源扫描照射含银前驱体油墨,通过控制扫描路径,选择性的还原银前驱体并排布成所需图案。此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原位还原制备及排布银纳米颗粒,减少制备步骤,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但需要很高的光功率密度才能实现银的原位还原,目前市售光源普遍功率不足,高功率光源成本很高,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应用的需求,且高功率光源引起的体系温度升高同样会破坏柔性聚合物薄膜基底。另外,光照排布法所采用的逐点扫描的方式不利于构筑复杂图案,且成型时间长。有研究采用在高光功率密度激光束设备上增加数字微镜器件(DMD),投影出激光图案作为光掩膜,摆脱了逐点扫描的限制。然而该激光光源控制***复杂,成本高,且同样受制于银油墨需要高功率激光的特点,不能商业化使用。因此,若开发出适用于低功率光源设备的银导电油墨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缩减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制备银基柔性导电器件的效率。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每升油墨包括组分:银前驱体0.1~5.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0.01~0.2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0.01~0.20mol、表面活性剂0.01~0.20mol、有机溶剂1~20mol。
根据本发明,每升油墨中,所述银前驱体的含量为0.2~4.0mol,优选为0.3~3.0mol;示例性地,所述银前驱体的含量为0.33mol、1.25mol、2.5mol。进一步地,所述银前驱体可以选自硝酸银、氧化银、氯化银、六氟磷酸银、六氟锑酸银,以及脂肪族羧酸银、芳香族羧酸银和脂环族羧酸银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例如,所述脂肪族羧酸银、芳香族羧酸银和脂环族羧酸银选自具有1~3个羧基、0~2个羟基,且碳原子个数为1~17的脂肪族羧酸银、芳香族羧酸银和脂环族羧酸银。优选地,所述银前驱体可以为六氟磷酸银和硝酸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每升油墨中,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的含量为0.05~0.15mol,优选为0.05~0.10mol;示例性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的含量为0.05mol、0.066mol、0.10mol。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为在可见光波段415~780nm的激光或单色可见光辐照下具有活性的化合物。例如,所述化合物可以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醌类化合物、茂钛类化合物、碘鎓盐类化合物和硫鎓盐类化合物。例如,所述醌类化合物可以为樟脑醌等。例如,所述茂钛类化合物可以为氟化二苯基二茂钛等。例如,所述碘鎓盐类化合物可以为烷基碘鎓盐等。例如,所述硫鎓盐类化合物可以为烷基硫鎓盐等。
根据本发明,每升油墨中,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的含量为0.02~0.15mol,优选为0.02~0.10mol;示例性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的含量为0.025mol、0.033mol、0.04mol。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可以选自仲胺类化合物、叔胺类化合物、仲醇类化合物和叔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例如,所述仲胺类化合物可以为二乙胺,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可以为三乙胺。例如,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可以为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
根据本发明,每升油墨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2~0.12mol,优选为0.02~0.10mol;示例性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22mol、0.033mol、0.066mol。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链段结构为直链、支链、芳香链的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例如,所述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例如,所述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例如,所述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为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N-癸酰基肌氨酸钠等。
根据本发明,每升油墨中,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可以为3~16mol,例如5~10mol。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正辛醇、丙酮、丁酮、氯仿、二氯甲皖、***、丁醚、二硫化碳、1-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腈、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银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银前驱体、可见光光敏试剂、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银基导电油墨。
例如,可以将银前驱体的有机溶液与可见光光敏试剂、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表面活性剂的有机混合液,按配比(例如体积比1:1~10,1:1~5,优选为1:1、1:2)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银基导电油墨。其中,所述有机溶液、有机混合液中的有机溶剂即为上述有机溶剂。
上述银基导电油墨是一种可在低功率密度可见光光源下使用的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通过在银前驱体溶液体系中引入可见光光敏试剂及其助剂、表面活性剂,可大大提高其对光能的有效吸收,在光功率密度低至10~1000mW/cm2的光源下,通过还原银前驱体,即可实现高效银纳米颗粒的原位制备。而已报道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激光功率密度普遍高于104W/cm2,为本发明所用激光的104倍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光敏性银基油墨可适用目前常见的可见光光源设备,大大促进光诱导图案化方法在柔性电子生产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光诱导成型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光源直接投射(优选数字化投射)目标图案整体至聚合物基底材料与上述银基导电油墨的界面上,在光照区域导电油墨中的银前驱体被还原为银颗粒,由银纳米颗粒形成银导电结构。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光诱导为一次性光诱导,所述成型为面成型,所述银导电结构为二维银导电结构。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银颗粒的直径为70~150nm,例如80~120nm,示例性地,直径为100nm。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银颗粒在聚合物基底材料上均匀分布,其覆盖率在80%以上,例如在85%以上,或者90%以上;示例性地,覆盖率为95%。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光源可以选自发光波长为415~780nm的热致发光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固体照明光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例如,所述热致发光光源可以为白炽灯、卤素灯等。例如,所述气体放电光源可以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等。例如,所述固体照明光源可以为LD激光、LED激光等。优选地,所述光源的发光波长为420~500nm,进一步优选为430~480nm,更优选地为440~475nm。示例性地,所述光源可以为445nm或470nm蓝色固体照明光源(如LD激光、LED激光等)。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光源的光功率密度可以为10~1000mW/cm2,例如100~800mW/cm2,示例性地,光功率密度为300mW/cm2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聚合物基底材料可以选自以下聚合物材料的平面材料(例如聚合物膜材料、聚合物板材材料)和曲面材料(例如聚合物管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对二甲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芳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4-甲基戊烯-1、聚酰亚胺、聚甲基硅氧烷、聚醚砜、双酚A砜、ABS、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等。例如,所述聚合物膜材料可以为透明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明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等。例如,所述聚合物管材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等。例如,所述聚合物板材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
根据本发明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可见光投影光源、容纳所述基底材料和导电油墨的料槽等。
本申请发明人采用可见光光源直接投射目标图案整体,作为光掩模。在光照区域油墨中的银前驱体被还原为银颗粒,紧密排列的银纳米颗粒在基底上共同组成预设银结构。此方法摆脱了传统点光源扫描***的限制,一次性即可成型全部目标银结构,方法简便高效,且得到的银结构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为本体银的1/10~1/5。同时所使用可见光投影设备,成本低,便携,且可见光比常见的紫外光安全性好,有利于灵活的商业化应用。
所述银导电结构是在聚合物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例如在薄膜或板材的表面,或例如在管材的内表面,其不改变聚合物基底材料的形状。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导电油墨以及本发明构筑二维银导电结构的方法不会损伤聚合物基底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导电材料,其由上述银基导电油墨通过上述光诱导成型方法制备得到负载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再经曝光、熔并银纳米颗粒,得到导电柔性材料。
具体地,上述柔性导电材料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按照每升油墨中含有0.1~3.0mol的银前驱体、0.01~0.2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0.01~0.20mol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0.01~0.20mol表面活性剂和1~20mol有机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均一的导电油墨;
2)取上述导电油墨置于包含聚合物基底材料的料槽中,或者,取上述导电油墨注入聚合物无基底材料内(如聚合物管材内),在可见光光源投影区域一次性成型金属银二维结构,得到含银结构聚合物材料;
3)将由2)所得含银结构聚合物材料置于步骤2)相同可见光光源下曝光,熔并银纳米颗粒,即得到柔性导电材料。
其中,上述步骤2)中,可见光光源投影区域一次性成型金属银二维结构过程中,曝光区域的油墨产生银纳米颗粒,未光照区域不产生银纳米颗粒。优选地,经过0.1~24小时光照,即可选择性生成致密银层构成目标二维银结构。
优选地,上述步骤3)中,在将含银结构聚合物材料置于步骤2)相同可见光光源下曝光之前,还需对所得银结构进行清洗。优选地,步骤3)曝光时间使银结构上的相邻银纳米颗粒互相熔并形成通路即可,例如曝光时间可以为1~~30分钟。
例如,所述柔性导电材料的形状可以与聚合物基底材料的形状保持一致,例如可以为膜材、管材或板材。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上述柔性导电材料的柔性电子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创造性地首次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415~780nm的激光或单色可见光诱导银纳米颗粒原位生成的可见光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该油墨可有效吸收光能,因而可适用于光功率密度不高的商业化光源设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创造性地首次提供了一种采用一次性光诱导面成型的方法用于制备银导电结构。该方法通过数字化控制可见光光源一次投影全部图案整体作为光掩模,避免了采用点光源逐点扫描***复杂、耗时长的问题。
3、本发明的材料和方法可用于在各种聚合物基底材料上制备多种复杂导电结构。基底材料可以为聚合物薄膜、板材以及曲面结构例如管材。该方法采用数字化投影,投影图案可随意调控,制备的银导电结构复杂多变、银颗粒粒径较大、且分布均匀、在基材上的覆盖率高。因此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柔性导电器件的不同需求,可目标化定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次性光诱导面成型导电银结构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得样品的X射线多晶衍射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装有LEDs灯的柔性导电薄膜应用实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不同聚合物基底上银结构导电性能的测试结果;其中A代表聚合物薄膜PET,B代表透明聚酰亚胺,C代表水溶性聚四氟乙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管状导电器件。
图7为本发明对比例1中制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8为本发明对比例2中制得样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得的银电路结构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仪器信息:
X-射线多晶衍射仪:Empyrean,Cu靶,荷兰;
扫描电镜:JSM-7500F场发射扫描电镜,JEOL日本;
四探针方阻测试仪:RTS-9,中国;
多功能万用表:VC890C+胜利,中国。
实施例1银纳米颗粒光诱导原位生成
1)将2.5mol/L的六氟磷酸银的乙二醇溶液,与0.1mol/L樟脑醌、0.05mol/L三乙胺、0.066mol/L 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乙二醇混合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导电油墨。
2)将1)中0.6毫升导电油墨倒入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底与硅胶板组成的料槽内。
3)所用光源光功率密度为300mW/cm2由料槽下方投射光,透过透明基底至混合液液层,激发光敏剂,继而引发银前驱体的还原。
曝光区域导电油墨液层随曝光时间延长颜色逐渐加深,由浅黄色至深棕色,证明银纳米颗粒的形成。同时,对曝光1小时制得的样品进行X射线多晶衍射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显示除聚合物基底在46.6°和53.7°的特征峰外,银晶体结构的特征峰显著,分别是38.1°,44.3°,64.4°和77.4°分别对应面心立方晶格的(111)、(200)、(220)和(331)晶面。此结果充分证明所用银基导电油墨及低功率光源可有效引发银纳米颗粒的生成。
实施例2光诱导一次性面成型制备复杂导电银结构
1)将5mol/L的硝酸银的乙二醇溶液,与0.1mol/L樟脑醌、0.05mol/L 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0.066mol/L N-癸酰基肌氨酸钠的乙二醇混合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导电油墨。
2)将1)中导电油墨3毫升倒入以PET薄膜材料为基底与硅胶板组成的料槽内。
3)将预先生成的数字化图案经由可见光光源设备投影于混合液与基底界面,曝光区域的油墨产生银纳米颗粒,而未光照区域不产生银纳米颗粒。经2小时光照,选择性生成的致密银层构成预设结构。
4)将3)所得结构清洗后,继续曝光15分钟,相邻银纳米颗粒互相熔并形成通路,继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如图3所示),可以观测到在PET薄膜表面形成的致密银纳米颗粒层(颗粒尺寸在100nm左右,银颗粒覆盖率约为95%),以及熔并过后的连通结构。导电性能测试显示该银材料的电导率为银本体的1/10。在该结构上安装LEDs灯并通电后可以点亮,同时弯曲该柔性导电结构时LEDs可以很好的保持灯亮的状态。说明采用该油墨体系及成型方法制得的柔性导电器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通过调整步骤3)中投影的预设图案可以制备多种多样的银结构,例如图9所示的复杂电路。因此该材料体系及方法可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商业化需求。
实施例3在不同聚合物薄膜上制备导电银结构
1)将2.5mol/L的硝酸银溶液,与0.2mol/L樟脑醌、0.08mol/L 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0.132mol/L N-癸酰基肌氨酸钠的混合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导电油墨。
2)将1)中导电油墨分别倒入以聚合物薄膜A(PET)、B(透明聚酰亚胺)和C(水溶性聚四氟乙烯)为基底分别与硅胶板组成的料槽内。
3)a.将预设图案投影于混合液与薄膜A界面上,经2小时光照,生成银结构。b.将预设图案投影于混合液与薄膜B界面上,经2小时光照,生成银结构。c.将预设图案投影于混合液与薄膜C界面上,经2小时光照,生成银结构。
4)将3)中所得样品清洗后,分别曝光20分钟,熔并银纳米颗粒。
导电性能测试显示,在三种薄膜基底上形成的银结构均有很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都在4×106西门子每米以上。
结果证明本发明中所述光敏性银基油墨及一次性成型方法可用于多种聚合物薄膜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实施例4在聚合物管材内制备导电银结构
1)将1mol/L的硝酸银溶液,与0.1mol/L樟脑醌、0.05mol/L 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0.033mol/L N-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的混合溶液,按1:2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导电油墨。
2)将1)中导电油墨2毫升注入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管中(内径3mm),形成一段液柱。
3)将2)中所述液柱横置于光源设备之上。
4)将预设曲线形图案由下方投射于聚合物管内壁与混合液的界面上,曝光3小时。
5)将4)中所得样品清洗后继续曝光15分钟,得到管内壁沉积有导电银结构的器件。
所制备的管状导电器件可与灯珠及外接电源组成导电回路,接通电源时灯珠亮起,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该结果证明本发明中所述光敏性银基油墨及一次性成型方法可以应用于曲面上导电结构的构筑,进一步扩大了本发明体系的应用性。
对比例1采用仅含银前驱体油墨制备银结构的研究
1)将2.5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1mL倒入以PET薄膜为基底的料槽中。
2)可见光光源由下方投射光至溶液液层。
3)曝光2小时后,取下聚合物薄膜并清洗。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银纳米颗粒的形成,如图7所示,与原始PET薄膜表面形貌相比较,采用该油墨体系仅得到颗粒尺寸~10nm的银颗粒,远小于实施例2中加入光敏试剂及表面活性剂的油墨所制备的颗粒尺寸(~100nm)。且将该样品进行光照处理以熔并银颗粒,其电阻太高已超过多功能万用表量程(200MΩ)。因此该油墨体系不能用于制备导电银结构。
对比例2采用含光敏试剂及助剂的银前驱体油墨制备银结构的研究
1)将5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与0.1mol/L樟脑醌、0.05mol/L 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乙二醇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光敏性油墨。
2)将1)中导电油墨1毫升倒入以PET薄膜为基底的料槽中。
3)可见光光源由下方投射光至溶液液层。
4)曝光2小时后,取下聚合物薄膜并清洗。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表面银纳米颗粒层形貌,如图8所示,得到的银颗粒尺寸约为100nm左右。与对比例1中制备的样品相比,该结果说明光敏试剂及其助剂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低功率密度可见光曝光下银纳米颗粒的原位生成。采用该光敏油墨所得到的银结构其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基底上的覆盖率约为80%,远小于相同条件下采用实施例3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的该光敏油墨制备的材料银颗粒覆盖率(~95%)。由于纳米颗粒在聚合物薄膜表面分散分布,不利于相互之间熔并形成导电回路,因此采用该光敏油墨所得到的银结构导电性能相对较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包括组分:
Figure FDA000184769544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中,所述银前驱体的含量为0.2~4.0mol;
优选地,所述银前驱体选自硝酸银、氧化银、氯化银、六氟磷酸银、六氟锑酸银,以及脂肪族羧酸银、芳香族羧酸银和脂环族羧酸银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中,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的含量为0.05~0.15mol;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为在可见光波段415~780nm的激光或单色可见光辐照下具有活性的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醌类化合物、茂钛类化合物、碘鎓盐类化合物和硫鎓盐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中,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的含量为0.02~0.15mol;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选自仲胺类化合物、叔胺类化合物、仲醇类化合物和叔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2~0.12mol;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链段结构为直链、支链、芳香链的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每升油墨中,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3~16mol;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正辛醇、丙酮、丁酮、氯仿、二氯甲皖、***、丁醚、二硫化碳、1-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腈、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银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银前驱体、可见光光敏试剂、可见光光敏试剂助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银基导电油墨。
8.光诱导成型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光源直接投射目标图案整体至聚合物基底材料与银基导电油墨的界面上,在光照区域导电油墨中的银前驱体被还原为银颗粒,由银纳米颗粒形成银导电结构;
优选地,所述光诱导为一次性光诱,所述成型为面成型,所述银导电结构为二维银导电结构;
优选地,所述银基导电油墨为权利1~6任一项所述的银基导电油墨;
优选地,所述光源选自发光波长为415~780nm的热致发光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固体照明光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优选地,所述光源的光功率密度为10~1000mW/c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底材料选自以下平面聚合物材料(例如聚合物膜材料、聚合物板材材料)和曲面聚合物材料(例如聚合物管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对二甲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芳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4-甲基戊烯-1、聚酰亚胺、聚甲基硅氧烷、聚醚砜、双酚A砜、ABS、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10.一种柔性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银基导电油墨通过光诱导成型方法制备得到负载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再经曝光、熔并银纳米颗粒,得到导电柔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银基导电油墨为权利1~6任一项所述的银基导电油墨;
优选地,所述光诱导成型方法为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
CN201811279202.9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Active CN111117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202.9A CN111117367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202.9A CN111117367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7367A true CN111117367A (zh) 2020-05-08
CN111117367B CN111117367B (zh) 2021-06-25

Family

ID=7048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9202.9A Active CN111117367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73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5059A (zh) * 2021-09-08 2021-12-07 深圳大学 一种光敏树脂基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9085A (ja) * 2004-06-25 2006-01-12 Toyo Ink Mfg Co Ltd 金属微粒子分散体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金属微粒子分散体を用いた導電性インキ、および非接触型メディア
CN101511952A (zh) * 2006-08-07 2009-08-19 印可得株式会社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含有银纳米颗粒的银墨组合物
CN10212026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单分散的银纳米粒子的胶体、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导电油墨
WO2011097470A2 (en) * 2010-02-05 2011-08-1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ink composition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3038294A (zh) * 2010-07-30 2013-04-10 凸版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银油墨组合物以及基材
CN104754875A (zh) * 2015-03-08 2015-07-01 北京化工大学 铜@银金属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应用
CN104887535A (zh) * 2015-05-26 2015-09-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体积收缩、抗菌牙科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46022A (zh) * 2015-07-10 2015-09-30 东北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488A (zh) * 2015-12-21 2016-03-23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752381A (zh) * 2016-12-02 2017-05-31 东北大学 无颗粒银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银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529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还原性糖低温还原制备的纳米银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导电油墨中的应用
CN107312133A (zh) * 2016-04-26 2017-11-0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见光固化材料及3d打印装置和制件
CN107502040A (zh) * 2016-06-14 2017-12-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见光固化无溶剂型环保油墨组合物
CN108610742A (zh) * 2018-04-11 2018-10-02 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屏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导电线路成型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9085A (ja) * 2004-06-25 2006-01-12 Toyo Ink Mfg Co Ltd 金属微粒子分散体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金属微粒子分散体を用いた導電性インキ、および非接触型メディア
CN101511952A (zh) * 2006-08-07 2009-08-19 印可得株式会社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含有银纳米颗粒的银墨组合物
CN10212026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单分散的银纳米粒子的胶体、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导电油墨
WO2011097470A2 (en) * 2010-02-05 2011-08-1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ink composition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2834472A (zh) * 2010-02-05 2012-12-19 凯博瑞奥斯技术公司 光敏墨组合物和透明导体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CN103038294A (zh) * 2010-07-30 2013-04-10 凸版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银油墨组合物以及基材
CN104754875A (zh) * 2015-03-08 2015-07-01 北京化工大学 铜@银金属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应用
CN104887535A (zh) * 2015-05-26 2015-09-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体积收缩、抗菌牙科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46022A (zh) * 2015-07-10 2015-09-30 东北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488A (zh) * 2015-12-21 2016-03-23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无颗粒型银基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12133A (zh) * 2016-04-26 2017-11-0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3d打印的可见光固化材料及3d打印装置和制件
CN107502040A (zh) * 2016-06-14 2017-12-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可见光固化无溶剂型环保油墨组合物
CN106735290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还原性糖低温还原制备的纳米银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导电油墨中的应用
CN106752381A (zh) * 2016-12-02 2017-05-31 东北大学 无颗粒银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透明银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0742A (zh) * 2018-04-11 2018-10-02 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屏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导电线路成型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DAN ZHAI,ETC: "Water-based ultraviolet curable conductive inkjet ink containing silver nano-colloid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
周广洲 等: "无颗粒型银导电墨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材料导报》 *
张志良等: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喷墨打印电路中的应用", 《化学通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5059A (zh) * 2021-09-08 2021-12-07 深圳大学 一种光敏树脂基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7367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ZnO nanostructures by electrodeposition
CN101503174B (zh) 二氧化钛光催化切割石墨烯的方法
Jeong et al. Photo-patternable ZnO thin films based on cross-linked zinc acrylate for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mplementary inverters
CN111117367B (zh) 一种光敏性银基导电油墨、由其制备银导电结构的方法和柔性导电材料
CN107170510A (zh) 金属纳米线—石墨烯桥架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0524A (zh) 基于热塑性透明聚合物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506A (zh)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ES2859497T3 (es) Composiciones de tinta que comprenden nanopartículas
Ye et al. Facile One-Step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 (I)-Doped Zinc Sulfide Nanocrystals to Cu1. 94S–ZnS Heterostructured Nanocrystals
WO2019037163A1 (zh) 一种基于量子棒定向排列的荧光偏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2951486B (zh) 嵌入式聚合物/金属网格柔性透明电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80634B (zh) 纳米粒子图形化的方法、显示屏、显示装置
Sun et al. Fabric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ZnO arrays with different nanostructures
Kong et al. Ultrastable, highly luminescent quantum dot composites based on advanced surface manipulation strategy for flexible lighting-emitting
CN101759374B (zh) 一种基于三维纳米银树枝状结构的可见光频段左手超材料的制备方法
Scalbi et 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production of a quantum dots-light emitting diode
JP5485729B2 (ja) 導電性パターン作製方法
Hasabeldaim et al. Enhanced green luminescence from ZnO nanorods
US2002018289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olecular film pattern, molecular film patter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806885A (zh) 柔性基底-go-金属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Santra et al. Synthesis of CuBO2 nano/microrods via easy molten salt route and study of its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KR101632622B1 (ko) 기능성 금속산화물의 솔더링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전자소자
CN108275667B (zh) 一种稀土配合物修饰的黑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921067A (zh) 透明發光裝置顯示器
Chang et al.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density-controlled ZnO nanopillar arr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