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3032A - 基体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体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3032A
CN111113032A CN202010061128.4A CN202010061128A CN111113032A CN 111113032 A CN111113032 A CN 111113032A CN 202010061128 A CN202010061128 A CN 202010061128A CN 111113032 A CN111113032 A CN 111113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vertical
cylinder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11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3032B (zh
Inventor
宋海军
宋海滨
陈长春
卢文勇
卢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Shand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Shand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Shand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Shand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11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3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3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3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3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3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7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在控制器作用下,通过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实现上料,并通过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将基板移送到相应的位置并在工件预成型装置的作用下依次贴合,最后通过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移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的基体成型装置。

Description

基体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型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多道组装工序,而这些组装工序多是由人工完成的,例如,将塑胶件热压至电子产品的工件(如壳体)时,先将塑胶件放置于工件的特定位置,再通过热压装置以将塑胶件热压至工件上;再例如,将三个基板依次上下贴合并进行热压时,先需要人工依次将中间基板放置在底部基板上,再将上部基板放置在中间基板上,最后通过热压装置以将基板热压成型。
上述人工操作方式,整个生产过程多次需要人工进行搬抬,生产效率较低且耗费人力较多。此外,由于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件之间需要精确对位,而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的缺陷,从而致使产品良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的基体成型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
所述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提升板、第一顶板、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底板开口,第一提升板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第一提升板上放置第一基板,第一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通孔,第一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一顶板位于第一提升板上方,第一顶板上设有供第一基板穿过的第一顶板开口,第一导向轴经第一轴承穿出,第一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一底板开口下方,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沿第一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提升板、第二顶板、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底板开口,第二提升板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第二提升板上放置第二基板,第二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二导向通孔,第二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顶板位于第二提升板上方,第二顶板上设有供第二基板穿过的第二顶板开口,第二导向轴经第二轴承穿出,第二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底板开口下方,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提升板沿第二导向轴上下移动;
连接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三底板、第三提升板、第三顶板、第三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三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三底板上设有第三底板开口,第三提升板位于第三底板上方,第三提升板上放置连接基板,第三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三导向通孔,第三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三轴承,第三顶板位于第三提升板上方,第三顶板上设有供连接基板穿过的第三顶板开口,第三导向轴经第三轴承穿出,第三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顶板固定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三底板开口下方,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提升板沿第三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第一吸盘固定板、第一立式支架、第一水平导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水平导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一吸盘固定连接,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吸盘吸附第一基板,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水平导轨移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二吸盘、第二吸盘固定板、第二立式支架、第二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水平导轨,第二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二吸盘固定连接,第二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吸盘吸附第二基板,第二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水平导轨移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三吸盘、第三吸盘固定板、第三立式支架、第三水平导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第三气缸固定板、第三滑块;第三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水平导轨,第三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三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三吸盘固定连接,第三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三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三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三吸盘吸附连接基板,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移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
工件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下压板、第五滑块、第五水平导轨、第四水平驱动机构;第五水平导轨设在工作台面上,第一下压板与第五滑块固定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五滑块沿第五水平导轨滑动,第一基板、连接基板、第二基板分别在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的作用下放置在第一下压板上,以形成预成型工件;
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包括第五吸盘、第五吸盘固定板、第七垂直气缸、第七气缸固定板、第六滑块、第六水平导轨、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第四立式支架、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四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六水平导轨,第七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五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五吸盘固定连接,第七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七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七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六滑块固定连接,第五吸盘吸附预成型工件,第五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移动,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七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垂直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分别穿过第一底板开口、第二底板开口、第三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提升板上下移动;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分别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上分别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升降高度。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三水平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三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水平气缸的活塞杆水平移动带动第一吸盘、第二吸盘、第三吸盘沿导轨水平移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吸盘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第四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压板、第一同步带固定板,第一伺服电机位于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左侧的第一张紧同步轮连接,第一张紧同步轮上缠有第一张紧同步带,第一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下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张紧同步轮随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一张紧同步带移动,第一张紧同步带带动第五滑块沿第五水平导轨滑动;第五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张紧同步轮、第二同步带压板、第二同步带固定板,第二伺服电机位于第六水平导轨的右侧并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六水平导轨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二张紧同步轮,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右侧的第二张紧同步轮连接,第二张紧同步轮上缠有第二张紧同步带,第二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二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七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张紧同步轮随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二张紧同步带移动,第二张紧同步带带动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滑动。
本发明所述的工作台面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牛眼接头、第一凸轮轴承和第一工装定位块,第一牛眼接头与第一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一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一工装定位块限位,工作台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牛眼接头、第二凸轮轴承和第二工装定位块,第二牛眼接头与第二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二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二工装定位块限位,工作台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三牛眼接头、第三凸轮轴承和第三工装定位块,第三牛眼接头与第三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三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三工装定位块限位,通过牛眼接头和凸轮轴承的配合可将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到工作台面上并经工装定位块固定;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套,第一定位套位于第一底板前侧下方,第一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一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一定位销插在第一定位套内,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套,第二定位套位于第二底板前侧下方,第二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二定位销插在第二定位套内,第三底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套,第三定位套位于第三底板前侧下方,第三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定位销,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三定位销插在第三定位套内,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底板固定在工作台面后,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定位销插进定位套内,以起到辅助将底板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柱,第二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柱,第三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柱,以使提升板下移时在限位柱的作用下与底板有一定的距离,以使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便于顶起提升板;第一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通孔,第一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一顶板开口,设置第一定位轴用于为第一基板定位;第二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二顶板开口,设置第二定位轴用于为第二基板定位;第三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三定位通孔,第三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定位轴,第三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三顶板开口,设置第三定位轴用于为连接基板定位;第一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精准定位通孔,第一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精准定位轴,第一基板上设有供第一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一基板通孔,第一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一顶板开口穿出,设置第一精准定位轴用于为第一基板精准定位;第二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精准定位通孔,第二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精准定位轴,第二基板上设有供第二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二基板通孔,第二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二顶板开口穿出,设置第二精准定位轴用于为第二基板精准定位;第三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三精准定位通孔,第三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精准定位轴,连接基板上设有供第三精准定位轴穿出的连接基板通孔,第三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三顶板开口穿出,设置第三精准定位轴用于为连接基板精准定位。
本发明所述的工作台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第三立式支撑柱、第四立式支撑柱,第一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右侧,第二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三立式支撑柱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四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左侧;第一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二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一接收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三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四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三接收传感器,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一接收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三接收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发射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配合用于检测顶板开口处的基板。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还包括第四吸盘、第四吸盘固定板、第四垂直气缸、第四气缸固定板、第四滑块、第一水平连接板,第四气缸固定板与第三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一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四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四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四吸盘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与第四气缸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四滑块固定连接,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四滑块、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同步移动;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还包括第六吸盘、第六吸盘固定板、第八垂直气缸、第八气缸固定板、第七滑块、第二水平连接板,第八气缸固定板与第七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二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八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六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六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六吸盘固定连接,第八垂直气缸与第八气缸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八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七滑块固定连接,第六吸盘吸附加热下压板上的成型工件,第五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七滑块、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同步移动;第四垂直气缸、第八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工作台面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加热板上方一侧,第三吸盘吸附连接基板沿第三水平导轨滑动将连接基板放置在加热板上,第四吸盘吸附加热板上的连接基板沿第三水平导轨滑动。
本发明所述的工件预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五气缸固定板、第五垂直气缸、第一上压板、第六气缸固定板、第六垂直气缸、第二上压板,第五气缸固定板下端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第五气缸固定板位于第五水平导轨一侧,第五气缸固定板与第五垂直气缸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上压板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以形成预成型工件;第六气缸固定板下端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第六气缸固定板位于第五气缸固定板一侧,第六垂直气缸与第六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上压板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二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以形成预成型工件;第一下压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五精准定位轴,第一基板通孔、连接基板通孔、第二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以实现预成型工件的精准定位;第一下压板下方设有滑轨连板,第五滑块与滑轨连板固定连接,第一下压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穿过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的下端固定在滑轨连板上,滑轨连板的四个角上设有活塞杆通孔,活塞杆通孔的下方设有第九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九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顶起第一下压板,使第一下压板沿第五精准定位轴上移,当第五吸盘吸附预成型工件时,通过第九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向上顶起第一下压板以助于第五吸盘能够顺利吸附预成型工件;第五垂直气缸、第六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装置以及工件预成型装置的配合使得连接基板、第二基板可依次自动并精准放置在第一基板上,再通过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将预成型工件输送至工件成型热压机上加压加热,即可形成成型工件,全程实现了基板的全自动搬运、贴合及加压加热,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多个装置使用气缸、伺服电机以及传感器的配合能够精准控制基板的移动行程,使得设备操作效率更高;通过设置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装置的位置,并在多个装置中使用定位轴对基板进行定位,使得吸盘能够精准吸附基板并依次放置,工件成型的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三基板提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三基板提升装置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4是第一基板结构示意图(从底部向上看)。
图5是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俯视图。
图8是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连接基板预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工件预成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工件预成型装置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12是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第一基板提升装置-1、第一底板-101、第一提升板-102、第一顶板-103、第一基板-104、第一直线减速机-105、第一限位柱-106、第一轴承-107、第一发射传感器-108、第一接收传感器-109、第一导向轴-110、第一定位轴-111、第一凸轮轴承-112、第一工装定位块-113、第一牛眼接头-114、第一精准定位轴-115、第一定位垂直气缸-116、第一定位销-117、第一定位套-118、第一传感器支撑架-119;第二基板提升装置-2、第二底板-201、第二提升板-202、第二顶板-203、第二基板-204、第二直线减速机-205、第二限位柱-206、第二轴承-207、第二发射传感器-208、第二接收传感器-209、第二导向轴-210、第二定位轴-211、第二凸轮轴承-212、第二工装定位块-213、第二牛眼接头-214、第二精准定位轴-215、第二定位垂直气缸-216、第二定位销-217、第二定位套-218、第二传感器支撑架-219;连接基板提升装置-3、第三底板-301、第三提升板-302、第三顶板-303、连接基板-304、第三直线减速机-305、第三限位柱-306、第三轴承-307、第三发射传感器-308、第三接收传感器-309、第三导向轴-310、第三定位轴-311、第三凸轮轴承-312、第三工装定位块-313、第三牛眼接头-314、第三精准定位轴-315、第三定位垂直气缸-316、第三定位销-317、第三定位套-318、第三传感器支撑架-319;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4、第一吸盘-401、第一吸盘固定板-402、第一垂直气缸-403、第一气缸固定板-404、第一滑块-405、第一水平导轨-406、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第一立式支架-408、第一光电传感器-409、第一水平气缸-410;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5、第二吸盘-501、第二吸盘固定板-502、第二垂直气缸-503、第二气缸固定板-504、第二滑块-505、第二水平导轨-506、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第二立式支架-508、第二光电传感器-509、第二水平气缸-510;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6、第三吸盘-601、第三吸盘固定板-602、第三垂直气缸-603、第三气缸固定板-604、第三滑块-605、第三水平导轨-606、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第三立式支架-608、第三光电传感器-609、第三水平气缸-610、第四吸盘-611、第四吸盘固定板-612、第四垂直气缸-613、第四气缸固定板-614、第四滑块-615、第四水平导轨-616、第一水平连接板-617、检测探针-618;连接基板预热装置-7、加热板-701、第四精准定位轴-702;工件预成型装置-8、第一下压板-801、第五滑块-802、第五水平导轨-803、第一伺服电机-804、第五气缸固定板-805、第五垂直气缸-806、第一上压板-807、第六气缸固定板-808、第六垂直气缸-809、第二上压板-810、第五精准定位轴-811、第九垂直气缸-812、滑轨连板-813、轴承固定板-814、第一张紧同步轮-815、第一同步带压板-816;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9、第五吸盘-901、第五吸盘固定板-902、第七垂直气缸-903、第七气缸固定板-904、第六滑块-905、第六水平导轨-906、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907、第四立式支架-908、第二伺服电机-909、第二张紧同步轮-910、第二同步带压板-911、第六吸盘-912、第六吸盘固定板-913、第八垂直气缸-914、第八气缸固定板-915、第七滑块-916、第七水平导轨-917、第二水平连接板-918;第一立式支撑柱-10、第二立式支撑柱-11、第三立式支撑柱-12、第四立式支撑柱-13;第一台面-14、第二台面-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PLC控制器、第一基板提升装置1、连接基板提升装置3、第二基板提升装置2、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4、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6、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5、连接基板预热装置7、工件预成型装置8、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9,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工作台面包括第一台面14、第二台面15,第二台面15高于第一台面14。
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一基板提升装置1包括第一底板101、第一提升板102、第一顶板103、第一基板104、第一直线减速机105、第一限位柱106、第一轴承107、第一发射传感器108(图中未示出)、第一接收传感器109(图中未示出)、第一导向轴110、第一定位轴111、第一凸轮轴承112、第一工装定位块113、第一牛眼接头114、第一精准定位轴115、第一定位垂直气缸116、第一定位销117、第一定位套118、第一传感器支撑架119;第一底板101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一底板101上设有第一底板开口,第一底板开口为U形,第一提升板102位于第一底板101正上方,第一基板104放置在第一提升板102上,第一基板上端面带胶,第一提升板102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通孔,第一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107,第一顶板103位于第一提升板102正上方,第一顶板103上设有供第一基板104穿过的第一顶板开口,第一导向轴110经第一轴承107穿出,第一导向轴110的下端与第一底板101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103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减速机位于第一底板开口下方,第一直线减速机105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减速机105的顶升轴穿过第一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第一提升板沿着第一导向轴上下移动。此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下移到最低点的位置时,顶升轴的顶端在第一底板与第一提升板之间。第一直线减速机105一侧设有第一传感器支撑架119,第一传感器支撑架119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支撑架119上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用于检测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升降高度。此实施例中使用的垂直驱动机构为直线减速机,不仅限于此,还可使用气缸驱动等多种方式实现。
此实施例中工作台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的连接方式为的在第一台面14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牛眼接头114、第一凸轮轴承112和第一工装定位块113,第一牛眼接头114与第一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一排第一凸轮轴承112,并与第一底板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与倒L形第一工装定位块113限位,倒L形第一工装定位块包括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垂直连接,下定位块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定位块的下端面与第一底板的上端面紧密接触,第一基板提升装置通过牛眼接头和凸轮轴承的配合可将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到工作台面上并经第一底板左侧、右侧、后侧的第一工装定位块限位。第一底板前侧穿有一个第一定位套通孔,里面固定套有第一定位套118,第一定位套118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垂直气缸116,第一定位垂直气缸116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垂直气缸116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117,当第一基板提升装置放置到第一台面之后,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一定位销插在第一定位套内,以起到辅助将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固定在第一台面上的作用。因第一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顶端设在第一底板与第一提升板之间,设置第一底板开口为U形,便于将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能够平移到第一台面上。
此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板102的左侧、右侧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限位柱106,以使第一提升板下移时在第一限位柱的作用下与第一底板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第一提升板下落时不与顶升轴接触,不会对顶升轴造成冲击,也便于第一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再次顶起提升板。
此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板上设有四个第一定位通孔,第一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定位轴111,第一定位轴111的下端与第一底板101固定连接,第一定位轴111上端穿出第一顶板开口,第一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一顶板上端面,第一定位轴111与第一提升板102滑动连接,设置第一定位轴,用于为第一基板定位。
此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板102上还设有两个第一精准定位通孔,第一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精准定位轴115,第一基板104上设有供第一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一基板通孔,第一精准定位轴115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第一精准定位轴115上端从第一顶板开口穿出,第一精准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一顶板上端面,便于第一基板从第一顶板开口穿出时也能精准的定位,设置第一精准定位轴用于为第一基板精准定位。
第二基板提升装置2包括第二底板201、第二提升板202、第二顶板203、第二基板204、第二直线减速机205、第二限位柱206、第二轴承207、第二发射传感器208(图中未示出)、第二接收传感器209(图中未示出)、第二导向轴210、第二定位轴211、第二凸轮轴承212、第二工装定位块213、第二牛眼接头214、第二精准定位轴215、第二定位垂直气缸216、第二定位销217、第二定位套218(图中未示出)、第二传感器支撑架219;第二底板201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二底板201上设有第二底板开口,第二底板开口为U形,第二提升板202位于第二底板201正上方,第二基板204放置在第二提升板202上,第二基板下端面带胶,第二提升板202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二导向通孔,第二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207,第二顶板203位于第二提升板202正上方,第二顶板203上设有供第二基板204穿过的第二顶板开口,第二导向轴210经第二轴承207穿出,第二导向轴210的下端与第二底板201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顶板203固定连接,第二直线减速机位于第二底板开口下方,第二直线减速机205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二直线减速机205的顶升轴穿过第二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提升板沿着第二导向轴上下移动。此实施例中,第二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下移到最低点的位置时,顶升轴的顶端在第二底板与第二提升板之间。第二直线减速机205一侧设有第二传感器支撑架219,第二传感器支撑架219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二传感器支撑架219上设有第五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用于检测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升降高度。此实施例中使用的垂直驱动机构为直线减速机,不仅限于此,还可使用气缸驱动等多种方式实现。
此实施例中工作台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的连接方式为在第一台面14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牛眼接头214、第二凸轮轴承212和第二工装定位块213,第二牛眼接头214与第二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一排第二凸轮轴承212,并与第二底板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与倒L形第二工装定位块213夹紧,倒L形第二工装定位块包括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垂直连接,下定位块下端与第一台面固定连接,上定位块的下端面与第二底板的上端面紧密接触,第二基板提升装置通过牛眼接头和凸轮轴承的配合可将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到工作台面上并经第二底板左侧、右侧、后侧的第二工装定位块限位。第二底板前侧穿有一个第二定位套通孔,里面固定套有第二定位套218,第二定位套218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垂直气缸216,第二定位垂直气缸216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二定位垂直气缸216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217,当第二基板提升装置放置到第一台面之后,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二定位销插在第二定位套内,以起到辅助将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固定在第一台面上的作用。因第二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顶端设在第二底板与第二提升板之间,设置第二底板开口为U形,便于将第二基板提升装置能够平移到第一台面上。
此实施例中,第二提升板202的左侧、右侧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限位柱106,以使第二提升板下移时在第二限位柱的作用下与第二底板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第一提升板下落时不与顶升轴接触,不会对顶升轴造成冲击,也便于第二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再次顶起提升板。
此实施例中,第二提升板上设有四个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定位轴211,第二定位轴211的下端与第二底板201固定连接,第二定位轴211上端穿出第二顶板开口,第二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二顶板上端面,第二定位轴211与第二提升板202滑动连接,设置第二定位轴用于为第二基板定位。
此实施例中,第二提升板202上还设有两个第二精准定位通孔,第二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精准定位轴215,第二基板204上设有供第二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二基板通孔,第二精准定位轴215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第二精准定位轴215上端从第二顶板开口穿出,第二精准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二顶板上端面,便于第二基板从第二顶板开口穿出时也能精准的定位,设置第二精准定位轴用于为第二基板精准定位。
连接基板提升装置3包括第三底板301、第三提升板302、第三顶板303、连接基板304、第三直线减速机305、第三限位柱306、第三轴承307、第三发射传感器308(图中未示出)、第三接收传感器309(图中未示出)、第三导向轴310、第三定位轴311、第三凸轮轴承312、第三工装定位块313、第三牛眼接头314、第三精准定位轴315、第三定位垂直气缸316、第三定位销317、第三定位套318(图中未示出)、第三传感器支撑架319;第三底板301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三底板301上设有第三底板开口,第三底板开口为U形,第三提升板302位于第三底板301正上方,连接基板304放置在第三提升板302上,此实施例中连接基板为铁片,第三提升板302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三导向通孔,第三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三轴承307,第三顶板303位于第三提升板302正上方,第三顶板303上设有供第三基板304穿过的第三顶板开口,第三导向轴310经第三轴承307穿出,第三导向轴310的下端与第三底板301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顶板303固定连接,第三直线减速机位于第三底板开口下方,第三直线减速机305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三直线减速机305的顶升轴穿过第三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第三提升板沿着第三导向轴上下移动。此实施例中,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下移到最低点的位置时,顶升轴的顶端在第三底板与第三提升板之间。第三直线减速机305一侧设有第三传感器支撑架319,第三传感器支撑架319与第一台面14固定连接,第三传感器支撑架319上设有第六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用于检测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升降高度。此实施例中使用的垂直驱动机构为直线减速机,不仅限于此,还可使用气缸驱动等多种方式实现。
此实施例中工作台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的连接方式为在第一台面14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三牛眼接头314、第三凸轮轴承312和第三工装定位块313,第三牛眼接头314与第三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一排第三凸轮轴承312,并与第三底板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与倒L形第三工装定位块313限位,倒L形第三工装定位块包括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垂直连接,下定位块下端与第一台面固定连接,上定位块的下端面与第三底板的上端面紧密接触,连接基板提升装置通过牛眼接头和凸轮轴承的配合可将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到第一台面上并经第三底板左侧、右侧、后侧的第三工装定位块限位。第三底板前侧穿有一个第三定位套通孔,里面固定套有第三定位套318,第三定位套318下方设有第三定位垂直气缸316,第三定位垂直气缸316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三定位垂直气缸316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定位销317,当连接基板提升装置放置到第一台面之后,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三定位销插在第三定位套内,以起到辅助将连接基板提升装置固定在第一台面上的作用。因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顶端设在第三底板与第三提升板之间,设置第三底板开口为U形,便于将连接基板提升装置能够平移到第一台面上。
此实施例中,第三提升板302的左侧、右侧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三限位柱306,以使第三提升板下移时在第三限位柱的作用下与第三底板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第三提升板下落时不与顶升轴接触,不会对顶升轴造成冲击,也便于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再次顶起提升板。
此实施例中,第三提升板上设有四个第三定位通孔,第三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定位轴311,第三定位轴311的下端与第三底板301固定连接,第三定位轴311上端穿出第三顶板开口,第三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三顶板上端面,第三定位轴311与第三提升板302滑动连接,设置第三定位轴用于为连接基板定位。
此实施例中,第三提升板302上还设有两个第三精准定位通孔,第三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精准定位轴315,第三基板304上设有供第三精准定位轴穿出的连接基板通孔,第三精准定位轴315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第三精准定位轴315上端从第三顶板开口穿出,第三精准定位轴的顶端高出第三顶板上端面,便于连接基板从第三顶板开口穿出时也能精准的定位,设置第三精准定位轴用于为第三基板精准定位。
此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均设在第一台面下端面下方。
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依次从右向左排列在第一台面上。
此实施例中第一台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立式支撑柱10、第二立式支撑柱11、第三立式支撑柱12、第四立式支撑柱13,第一立式支撑柱10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右侧,第二立式支撑柱11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三立式支撑柱12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四立式支撑柱13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左侧;第一立式支撑柱10左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一发射传感器108,第二立式支撑柱右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一接收传感器109,第二立式支撑柱左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二发射传感器208,第三立式支撑柱右端面上端安装有第二接收传感器209,第三立式支撑柱左端面上端设有第三发射传感器308,第四立式支撑柱右端面上端设有第三接收传感器309,发射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配合用于检测顶板开口处的基板,当传感器检测到顶板开口处没有基板时,操作人员将基板放置在提升板上,操作人员可以在上方将基板从顶板开口处放置到提升板上,也可通过下方的定位垂直气缸活塞杆下移,将基板提升装置整体从第一台面上平移出去,重新换上装有基板的基板提升装置。
如图5所示,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4包括第一吸盘401、第一吸盘固定板402、第一垂直气缸403、第一气缸固定板404、第一滑块405、第一水平导轨406、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第一立式支架408、第一光电传感器409、第一水平气缸410;第一立式支架408下端与第二台面15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固定连接,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与多个第一立式支架固定连接,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上固定有第一水平导轨406,第一垂直气缸403的活塞杆与第一吸盘固定板402固定连接,第一吸盘固定板402一端与第一吸盘401固定连接,第一垂直气缸403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02的一侧,第一气缸固定板402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405固定连接,第一吸盘401吸附第一基板,在第一水平气缸的作用下经第一滑块沿第一水平导轨移动;第一水平气缸410固定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上,此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气缸采用的是无杆气缸,第一水平气缸410的活塞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04固定连接,水平气缸的活塞水平移动带动第一吸盘沿导轨水平移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407上设有三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等间距分布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吸盘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位置。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一吸盘能够移动到第一顶升板的正上方,使第一吸盘在第一垂直气缸的作用下下移能够正好吸附第一基板,此实施例中第一吸盘使用的是真空吸盘,水平驱动装置使用的是气缸,也可使用电机带动的方式。
如图8所示,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5包括第二吸盘501、第二吸盘固定板502、第二垂直气缸503、第二气缸固定板504、第二滑块505、第二水平导轨506、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第二立式支架508、第二光电传感器509、第二水平气缸510;第二立式支架508下端与第二台面15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固定连接,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与多个第二立式支架固定连接,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上固定有第二水平导轨506,第二垂直气缸503的活塞杆与第二吸盘固定板502固定连接,第二吸盘固定板502一端与第二吸盘501固定连接,第二垂直气缸503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02的一侧,第二气缸固定板502的另一侧与第二滑块505固定连接,第二吸盘501吸附第二基板,在第二水平气缸的作用下经第二滑块沿第二水平导轨移动;第二水平气缸510固定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上,此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气缸采用的是无杆气缸,第二水平气缸510的活塞与第二气缸固定板504固定连接,水平气缸的活塞水平移动带动第二吸盘沿导轨水平移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507上设有三个第二光电传感器,等间距分布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吸盘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位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二吸盘能够移动到第二顶升板的正上方,使第二吸盘在第二垂直气缸的作用下下移能够正好吸附第二基板,此实施例中第二吸盘使用的是真空吸盘,水平驱动装置使用的是气缸,也可使用电机带动的方式。
如图6、图7所示,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6包括第三吸盘601、第三吸盘固定板602、第三垂直气缸603、第三气缸固定板604、第三滑块605、第三水平导轨606、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第三立式支架608、第三光电传感器609、第三水平气缸610、第四吸盘611、第四吸盘固定板612、第四垂直气缸613、第四气缸固定板614、第四滑块615、第四水平导轨616、第一水平连接板617、检测探针618;第三立式支架608下端与第二台面15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固定连接,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与多个第三立式支架固定连接,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上固定有第三水平导轨606,第三垂直气缸603的活塞杆与第三吸盘固定板602固定连接,第三吸盘固定板602一端与第三吸盘601固定连接,第三垂直气缸603固定在第三气缸固定板602的一侧,第三气缸固定板602的另一侧与第三滑块605固定连接,第四气缸固定板614与第三气缸固定板604通过第一水平连接板617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613的活塞杆与第四吸盘固定板612固定连接,第四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四吸盘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与第四气缸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四滑块固定连接,第三吸盘601吸附连接基板,在第三水平气缸的作用下经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移动,第三水平气缸610固定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607上,此实施例中第三水平气缸610的活塞杆与第四气缸固定板614固定连接,水平气缸的活塞杆水平移动带动第三吸盘、第四吸盘沿导轨同步水平移动。第三光电传感器609设置在第三水平气缸上,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吸盘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位置。第四吸盘用于吸附加热板上的连接基板,第四吸盘、第三吸盘在第三水平气缸的作用下分别经第四滑块、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同步移动。第四吸盘上设有检测探针618,用于检测加热板上是有有连接基板。因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6通过第一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了两个气缸固定板,第三水平气缸需要推动两个气缸固定板带动吸盘移送,将水平导轨平行设置两条,包括第三水平导轨606和第四水平导轨616,同样在第三气缸固定板和第四气缸固定板的一侧上分别设置两个滑块沿着两条导轨移动。
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6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三吸盘601能够移动到第三顶升板的正上方,使第三吸盘在第三垂直气缸的作用下下移能够正好吸附连接基板,第四吸盘611能够移动到连接基板预热装置加热板的正上方,此实施例中第三吸盘使用的是真空吸盘,第四吸盘使用的是磁铁吸盘,水平驱动装置使用的是气缸,也可使用电机带动的方式。
此实施例中第一立式支撑柱10与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立式支撑柱12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立式支撑柱13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以对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如图9所示,连接基板预热装置7包括加热板701和一个第四精准定位轴702,加热板701固定在第二台面上,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加热板上方一侧、第三顶板、加热板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吸盘、第四吸盘之间的距离相同,加热板、第一下压板的直线距离与第三顶板、加热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此种设置方式可以使第三吸盘吸附第三顶板开口处的连接基板的同时第四吸盘吸附加热板上加热后的连接基板,第三吸盘将连接基板放置在加热板上时,第四吸盘将加热后的连接基板放置在第一下压板上。加热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精准定位轴,连接基板通孔穿过第四精准定位轴702,以实现将连接基板精准放置在加热板上。第三吸盘吸附第三顶板开口处的连接基板沿第三水平导轨滑动将连接基板放置在加热板上,对连接基板进行加热,第四吸盘吸附加热后的连接基板移送到工件预成型装置的第一下压板上。
如图10、图11所示,工件预成型装置8包括第一下压板801、第五滑块802、第五水平导轨803、第一伺服电机804、第五气缸固定板805、第五垂直气缸806、第一上压板807、第六气缸固定板808、第六垂直气缸809、第二上压板810、第五精准定位轴811、第九垂直气缸812、滑轨连板813、轴承固定板814、第一张紧同步轮815、第一同步带压板816;第五水平导轨803设在第二台面上,第五水平导轨在第二台面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台面在两条第五水平导轨之间设有开口,第一下压板801下方设有轴承固定板814,轴承固定板814下方固定连接有滑轨连板813,滑轨连板与轴承固定板的四个角通过导柱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通过螺钉等其他的方式固定。第五滑块802与滑轨连板813固定连接,此处的第五滑块也是设置有两个配合两条导轨运动,第一下压板801上设有三个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811穿过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811的下端固定在轴承固定板814上,此实施例中第五精准定位轴下端为圆柱形,上端为圆锥形,滑轨连板813和轴承固定板814的四个角上设有活塞杆通孔,活塞杆通孔的下方设有四个第九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九垂直气缸812的活塞杆向上移动可顶起第一下压板,使第一下压板沿第五精准定位轴上移。
第一下压板801在第一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经第五滑块802沿第五水平导轨803滑动,此实施例中第四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804、第一张紧同步轮815、第一同步带压板816、第一同步带固定板(图中未示出),第五水平导轨803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张紧同步轮815,第一伺服电机804位于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左侧的第一张紧同步轮中间通孔连接,第一张紧同步轮上缠有第一张紧同步带,第一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下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张紧同步轮随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一张紧同步带移动,第一张紧同步带带动第五滑块沿第五水平导轨滑动。此实施例中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九垂直气缸设置在工作台面下端面下方,第一同步带固定板、第一同步带压板也设置在第二台面的下方,并通过第二台面上的开口与第一下压板连接,也可采用气缸等方式驱动第一下压板滑动。
第五气缸固定板805下端固定在第二台面上,第五气缸固定板805位于第五水平导轨一侧,第五气缸固定板805与第五垂直气缸806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806的活塞杆与第一上压板807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806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第六气缸固定板808下端固定在第二台面上,第六气缸固定板808位于第五气缸固定板805一侧,第六垂直气缸809与第六气缸固定板808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上压板810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二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此实施例中,第一下压板的初始位置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下方一侧,第五垂直气缸位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一侧,第六垂直气缸位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一侧。
当第一吸盘吸附第一基板到达第一下压板正上方,并在第一垂直气缸的作用下,第一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放置到第一下压板上,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下压板沿着第五水平导轨移动,同时第四吸盘吸附加热后的连接基板朝着第一下压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一下压板移动到第四吸盘正下方时,在第四垂直气缸的作用下,连接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第四吸盘将加热后的连接基板放置到第一下压板上,连接基板放置在第一基板的正上方,此时第五垂直气缸带动第一上压板下压,因连接基板经过加热,连接基板与第一基板接触,第一基板上端面的胶使得连接基板与第一基板初步固定连接,第一上压板上移,第一下压板继续沿着第五水平导轨移动,同时第二吸盘吸附第二基板朝着第一下压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一下压板到达第二吸盘正下方时,在第二垂直气缸的作用下,第二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放置到第一下压板上,第六垂直气缸带动第二上压板下压,第二基板与连接基板接触,第二基板下端面的胶使得连接基板与第二基板初步固定连接形成预成型工件。第一基板通孔、连接基板通孔、第二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以实现预成型工件的精准定位。形成预成型工件后,第一下压板沿导轨回到初始位置。此实施例中使用了第五精准定位轴,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的形状设置,需要确保当第一下压板移动到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的下方时,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能够与第一下压板紧密接触,或者确保第五精准定位轴顶端不高出第二基板上端面。
如图12所示,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9包括第五吸盘901、第五吸盘固定板902、第七垂直气缸903(图中未标出)、第七气缸固定板904、第六滑块905、第六水平导轨906、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907、第四立式支架908、第二伺服电机909、第二张紧同步轮910、第二同步带压板911、第六吸盘912、第六吸盘固定板913、第八垂直气缸914(图中未标出)、第八气缸固定板915、第七滑块916、第七水平导轨917、第二水平连接板918(图中未标出);第四立式支架908下端与第二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907固定连接,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907上固定有第六水平导轨906,第七垂直气缸903的活塞杆与第五吸盘固定板902固定连接,第五吸盘固定板902一端与第五吸盘901固定连接,第五吸盘为磁铁吸盘,第七垂直气缸903固定在第七气缸固定板904的一侧,第七气缸固定板904的另一侧与第六滑块905固定连接,第八气缸固定板915与第七气缸固定板904通过第二水平连接板918固定连接,第八垂直气缸914的活塞杆与第六吸盘固定板913固定连接,第六吸盘固定板913一端与第六吸盘912固定连接,第六吸盘为磁铁吸盘,第八垂直气缸914与第八气缸固定板91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八气缸固定板915的另一侧与第七滑块916固定连接。第五吸盘、第六吸盘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下压板与加热下压板的距离相等,以使第五吸盘吸附预成型工件的同时,第六吸盘吸附成型工件,第五吸盘、第六吸盘沿着导轨滑动,第五吸盘将预成型工件放置到加热下压板时,第六吸盘将成型工件移送到成型工件放置区。当第五吸盘901吸附第一下压板上的预成型工件时,通过第九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向上顶起第一下压板以助于第五吸盘能够顺利吸附预成型工件。
第二伺服电机909固定在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右侧,第六水平导轨的右侧、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张紧同步轮910,第二伺服电机909位于第六水平导轨的右侧,并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右侧的第二张紧同步轮的中心通孔连接,第二张紧同步轮910上缠有第二张紧同步带,第二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二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八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张紧同步轮随电机轴转动带动第二张紧同步带移动,第二张紧同步带带动第六滑块、第七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滑动,第六吸盘、第五吸盘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分别经第七滑块、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同步移动。因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9通过第二水平连接板918固定连接了两个气缸固定板,为了方便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两个气缸固定板移动,将水平导轨平行设置两条,包括第六水平导轨906和第七水平导轨917,同样在第七气缸固定板和第八气缸固定板的一侧上分别设置两个滑块沿着两条导轨移动。
工作台一侧放置有热压机,热压机由加热下压板、加热上压板、垂直液压缸组成,垂直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加热上压板固定连接,通过垂直液压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加热上压板与加热下压板接触或分离,对预成型工件加压加热。热压机为现有技术,具体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详细赘述。此实施例中在热压机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立式支架,用于支撑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位于加热下压板上方一侧,便于将预成型工件吸附并移送到加热下压板上。
此实施例中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第三水平导轨、第六水平导轨平行设置,第五水平导轨与第一水平导轨垂直设置,采用此种设置方式能够精准的将第一基板、连接基板、第二基板贴合,保证精度。第六水平导轨支撑架此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下压板初始位置一侧,便于当第一下压板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五吸盘吸附第一下压板上的预成型工件。
此实施例中使用的精准定位轴的下端均为圆柱形,上端为圆锥形的结构,此结构便于吸盘能够吸附基板以及精准定位。
此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一接收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三接收传感器、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第一垂直气缸、第二垂直气缸、第三垂直气缸、第四垂直气缸、第五垂直气缸、第六垂直气缸、第七垂直气缸、第八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检测探针、加热板、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均与PLC控制器连接,光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各个驱动机构驱动,以实现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第一顶板开口、第二顶板开口、第三顶板开口向第一提升板、第二提升板、第三提升板上分别放置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连接基板,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连接基板通过定位轴和精准定位轴实现定位,第一基板上端面带胶,第二基板下端面带胶;将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从右向左通过牛眼接头、凸轮轴承的作用平移放置在工作台上,并通过工装定位块以及三个基板提升装置下方的垂直气缸的作用使三个基板提升装置固定在第一台面上。
电源启动后,PLC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第二提升板、第三提升板沿导向轴向上运动,带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连接基板向上移动并分别穿过第一顶板开口、第二顶板开口、第三顶板开口;第一吸盘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一顶板开口正上方,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第一吸盘向下运动吸附第一基板,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向上收缩,第一吸盘吸附第一基板并上移,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吸盘经第一滑块、第一水平导轨移动,当第一吸盘到达第一下压板正上方时,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第一吸盘向下运动释放第一基板,将第一基板放置在第一下压板上,第一吸盘沿第一水平导轨向第一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吸盘的运动过程及路径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并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光电传感器传送的结果发送指令驱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以及第一垂直气缸的运动;在第一吸盘的运动过程中,第二吸盘做同样的运动,吸附第二基板并沿第二水平导轨移动,第二吸盘的运动过程及路径通过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并传送给PLC控制器;在第一吸盘的运动过程中,第三吸盘做同样的运动,第三吸盘吸附连接基板后,先将连接基板放置在加热板上,加热板通电对连接基板加热,在第三吸盘吸附连接基板的同时,第四吸盘吸附加热后的连接基板,第四吸盘吸附加热后的连接基板沿第三水平导轨移动,第三吸盘、第四吸盘的运动过程及路径通过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并传送给PLC控制器。
当第一吸盘将第一基板放置在第一下压板上以后,第一下压板在第四水平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第五水平导轨水平移动,移动的方向与第一吸盘、第二吸盘、第三吸盘移动的路径垂直,此时第四吸盘吸附加热后的连接基板到达第一下压板的正上方,第四吸盘在第四垂直气缸的作用下下移,将连接基板放置在第一基板的正上方,第三吸盘将连接基板放置在加热板上,第三吸盘、第四吸盘沿第三水平导轨向第三顶板方向移动,此时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带动第一上压板下移,将加热后的连接基板与上端面带胶的第一基板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预固定,然后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移,第一下压板继续沿第五水平导轨移动,第二吸盘吸附第二基板到达第一下压板的正上方,第二吸盘在第二垂直气缸的作用下下移,将第二基板放置在连接基板的正上方,第二吸盘沿第二水平导轨向第二顶板方向移动,此时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带动第二上压板下移,将加热后的连接基板与下端面带胶的第二基板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预固定,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移,此时第二基板、连接基板、第一基板完成预成型,第一下压板沿第五水平导轨回到第一下压板初始位置,同样在此过程中第一吸盘、第二吸盘、第三吸盘按照既定的路线回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处,重新吸附基板并重复做相同的运动。
当第一下压板回到初始位置后,第五吸盘移动到第一下压板正上方,在第七垂直气缸的作用下第五吸盘下移吸附预成型工件,第五吸盘吸附预成型工件时,位于第一下压板下方的第九垂直气缸活塞杆上移顶推第一下压板沿第五精准定位轴上移,以便于第五吸盘能够吸附预成型工件,第五吸盘吸附预成型工件后,第九垂直气缸活塞杆下移回到初始位置。当第五吸盘位于第一下压板正上方,第七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五吸盘下移吸附预成型工件时,第六吸盘位于加热下压板的正上方,第八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六吸盘下移吸附加热下压板上的成型工件,第七垂直气缸、第八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移,第五吸盘、第六吸盘沿第六水平导轨移动,第五吸盘到达加热下压板的正上方,将预成型工件放置在加热下压板上,第六吸盘将成型工件放置在成型工件放置区,第五吸盘、第六吸盘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沿导轨回移一小段距离,以便加热上压板下移,预成型工件在压力和加热的作用下固定,使工件成型,工件成型后,加热上压板在垂直液压缸的作用下上移,第五吸盘、第六吸盘往复做同样的运动。整个运动过程通过PLC控制器控制。
上述描述仅为一个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连接基板成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各装置重复做相同的运动,并通过控制器计算最优、最节省时间的运动方式,当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一接收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顶板开口处没有第一基板时,第一直线减速机的电机轴下移,第一提升板在重力及电机轴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操作人员从第一顶板开口处向第一提升板上重新放置若干个第一基板,或者在牛眼接头、凸轮轴承的作用下将第一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出,重新放置装有第一基板的第一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连接基板的操作与第一基板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装置以及工件预成型装置的配合使得连接基板、第二基板可依次自动并精准放置在第一基板上,再通过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将预成型工件输送至工件成型热压机上加压加热,即可形成成型工件,全程实现了基板的全自动搬运、贴合及加压加热,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多个装置使用气缸、伺服电机以及传感器的配合能够精准控制基板的移动行程,使得设备操作效率更高;通过设置基板提升装置、水平移送装置的位置,并在多个装置中使用定位轴对基板进行定位,使得吸盘能够精准吸附基板并依次放置,工件成型的精度更高。

Claims (10)

1.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
所述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提升板、第一顶板、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底板开口,第一提升板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第一提升板上放置第一基板,第一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通孔,第一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一顶板位于第一提升板上方,第一顶板上设有供第一基板穿过的第一顶板开口,第一导向轴经第一轴承穿出,第一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一底板开口下方,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沿第一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提升板、第二顶板、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底板开口,第二提升板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第二提升板上放置第二基板,第二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二导向通孔,第二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顶板位于第二提升板上方,第二顶板上设有供第二基板穿过的第二顶板开口,第二导向轴经第二轴承穿出,第二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底板开口下方,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提升板沿第二导向轴上下移动;
连接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三底板、第三提升板、第三顶板、第三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三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三底板上设有第三底板开口,第三提升板位于第三底板上方,第三提升板上放置连接基板,第三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三导向通孔,第三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三轴承,第三顶板位于第三提升板上方,第三顶板上设有供连接基板穿过的第三顶板开口,第三导向轴经第三轴承穿出,第三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顶板固定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三底板开口下方,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提升板沿第三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第一吸盘固定板、第一立式支架、第一水平导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水平导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一吸盘固定连接,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水平导轨移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二吸盘、第二吸盘固定板、第二立式支架、第二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水平导轨,第二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二吸盘固定连接,第二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水平导轨移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三吸盘、第三吸盘固定板、第三立式支架、第三水平导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第三气缸固定板、第三滑块;第三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水平导轨,第三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三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三吸盘固定连接,第三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三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三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移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
工件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下压板、第五滑块、第五水平导轨、第四水平驱动机构;第五水平导轨设在工作台面上,第一下压板与第五滑块固定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五滑块沿第五水平导轨滑动;
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包括第五吸盘、第五吸盘固定板、第七垂直气缸、第七气缸固定板、第六滑块、第六水平导轨、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第四立式支架、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四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六水平导轨,第七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五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五吸盘固定连接,第七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七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七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六滑块固定连接,第五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移动,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七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垂直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分别穿过第一底板开口、第二底板开口、第三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提升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分别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上分别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三水平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三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压板、第一同步带固定板,第一伺服电机位于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左侧的第一张紧同步轮连接,第一张紧同步轮上缠有第一张紧同步带,第一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一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一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张紧同步轮、第二同步带压板、第二同步带固定板,第二伺服电机位于第六水平导轨的右侧并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六水平导轨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二张紧同步轮,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右侧的第二张紧同步轮连接,第二张紧同步轮上缠有第二张紧同步带,第二张紧同步带穿过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二同步带压板之间,第二同步带固定板与第七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牛眼接头、第一凸轮轴承和第一工装定位块,第一牛眼接头与第一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一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一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一工装定位块限位,工作台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牛眼接头、第二凸轮轴承和第二工装定位块,第二牛眼接头与第二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二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二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二工装定位块限位,工作台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三牛眼接头、第三凸轮轴承和第三工装定位块,第三牛眼接头与第三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分别与第三凸轮轴承滑动接触,第三底板的左侧、右侧、后侧分别通过第三工装定位块限位;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套,第一定位套位于第一底板前侧下方,第一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一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一定位销插在第一定位套内,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套,第二定位套位于第二底板前侧下方,第二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二定位销插在第二定位套内,第三底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套,第三定位套位于第三底板前侧下方,第三定位套下方设有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定位销,第三定位垂直气缸的活塞杆顶起带动第三定位销插在第三定位套内,第一定位垂直气缸、第二定位垂直气缸、第三定位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柱,第二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柱,第三提升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一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一定位通孔,第一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一顶板开口;第二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二顶板开口;第三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第三定位通孔,第三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定位轴,第三定位轴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穿出第三顶板开口;所述第一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精准定位通孔,第一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一精准定位轴,第一基板上设有供第一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一基板通孔,第一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一顶板开口穿出;第二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精准定位通孔,第二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二精准定位轴,第二基板上设有供第二精准定位轴穿出的第二基板通孔,第二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二顶板开口穿出;第三提升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三精准定位通孔,第三精准定位通孔内插有第三精准定位轴,连接基板上设有供第三精准定位轴穿出的连接基板通孔,第三精准定位轴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从第三顶板开口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第三立式支撑柱、第四立式支撑柱,第一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右侧,第二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三立式支撑柱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之间,第四立式支撑柱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左侧;第一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二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一接收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三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四立式支撑柱上设有第三接收传感器,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一接收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三接收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还包括第四吸盘、第四吸盘固定板、第四垂直气缸、第四气缸固定板、第四滑块、第一水平连接板,第四气缸固定板与第三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一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四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四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四吸盘固定连接,第四垂直气缸与第四气缸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四滑块固定连接,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四滑块、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同步移动;所述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还包括第六吸盘、第六吸盘固定板、第八垂直气缸、第八气缸固定板、第七滑块、第二水平连接板,第八气缸固定板与第七气缸固定板通过第二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八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六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六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六吸盘固定连接,第八垂直气缸与第八气缸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八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七滑块固定连接,第五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七滑块、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同步移动;第四垂直气缸、第八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固定连接有加热板,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加热板上方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预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五气缸固定板、第五垂直气缸、第一上压板、第六气缸固定板、第六垂直气缸、第二上压板;第五气缸固定板下端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第五气缸固定板位于第五水平导轨一侧,第五气缸固定板与第五垂直气缸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上压板固定连接,第五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第六气缸固定板下端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第六气缸固定板位于第五气缸固定板一侧,第六垂直气缸与第六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上压板固定连接,第六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二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下压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五精准定位轴,第一基板通孔、连接基板通孔、第二基板通孔穿过第五精准定位轴;所述第一下压板下方设有滑轨连板,第五滑块与滑轨连板固定连接,第一下压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穿过第五精准定位通孔,第五精准定位轴的下端固定在滑轨连板上,滑轨连板的四个角上设有活塞杆通孔,活塞杆通孔的下方设有第九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九垂直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顶起第一下压板;第五垂直气缸、第六垂直气缸、第九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CN202010061128.4A 2020-01-19 2020-01-19 基体成型装置 Active CN111113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128.4A CN111113032B (zh) 2020-01-19 2020-01-19 基体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128.4A CN111113032B (zh) 2020-01-19 2020-01-19 基体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3032A true CN111113032A (zh) 2020-05-08
CN111113032B CN111113032B (zh) 2024-04-26

Family

ID=70491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1128.4A Active CN111113032B (zh) 2020-01-19 2020-01-19 基体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30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9726A (zh) * 2021-08-03 2021-11-02 王泓霖 打印机部件自动上料组装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1856U (zh) * 2013-12-10 2014-06-04 刘岗 反射片成形装配机
KR101594807B1 (ko) * 2015-07-24 2016-02-17 정연태 금속판재 이송 로봇
CN106180469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车门铰链冲压成形组装装置及方法
CN107457318A (zh) * 2017-07-10 2017-12-12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送料机
CN108248103A (zh) * 2018-03-12 2018-07-06 江苏佰翊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纸盒成型机的自动传送成型机构
CN209613956U (zh) * 2019-02-11 2019-11-12 威海埠崎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上料冲压切断折弯生产线
CN211728241U (zh) * 2020-01-19 2020-10-23 威海山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基体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1856U (zh) * 2013-12-10 2014-06-04 刘岗 反射片成形装配机
KR101594807B1 (ko) * 2015-07-24 2016-02-17 정연태 금속판재 이송 로봇
CN106180469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车门铰链冲压成形组装装置及方法
CN107457318A (zh) * 2017-07-10 2017-12-12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送料机
CN108248103A (zh) * 2018-03-12 2018-07-06 江苏佰翊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纸盒成型机的自动传送成型机构
CN209613956U (zh) * 2019-02-11 2019-11-12 威海埠崎机械有限公司 自动上料冲压切断折弯生产线
CN211728241U (zh) * 2020-01-19 2020-10-23 威海山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基体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9726A (zh) * 2021-08-03 2021-11-02 王泓霖 打印机部件自动上料组装装置
CN113579726B (zh) * 2021-08-03 2023-04-07 王泓霖 打印机部件自动上料组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3032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3509B (zh) 压缩机转子装配***及装配方法
CN209881616U (zh) 一种用于将磁钢片自动压装入转子铁芯的设备
CN108242872B (zh) 一种转子加工设备的组装机构
CN108983014B (zh) 一种老化测试机
CN212313023U (zh) 一种伺服调控自动丝印机
CN110595534A (zh) 一种定子和转子的自动检测装置
CN114406649B (zh) 一种键盘按键的剪刀脚组装机构
CN102975016A (zh) 伺服夹紧机构和设有机器人的鼠标组装***
CN110640028A (zh) 一种自动送料铆接装置及其铆接方法
CN110817403B (zh) 一种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化上下料***及其应用
CN211728241U (zh) 基体成型装置
CN113510465A (zh) 一种铁块自动组装设备
CN215658949U (zh) 一种智能制造流水线
CN111113032B (zh) 基体成型装置
CN116924078A (zh) 板料加工线体
CN212238012U (zh) 一种自动点胶组装设备
CN111136603B (zh) 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及其应用
CN111515085A (zh) 一种自动点胶组装设备
CN215146408U (zh) 双齿轮组装设备
CN113523820B (zh) 一种智能制造流水线的加工方法
CN211971025U (zh) 一种视觉定位传输机
CN211679541U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纵梁平板进行冲孔的数控生产线
CN219749205U (zh) 一种手套热转印装置
CN114102514A (zh) 一种塑料螺母自动装配设备
CN111136159A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纵梁平板进行冲孔的数控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