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621A -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621A
CN111052621A CN201880056885.3A CN201880056885A CN111052621A CN 111052621 A CN111052621 A CN 111052621A CN 201880056885 A CN201880056885 A CN 201880056885A CN 111052621 A CN111052621 A CN 111052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book
tpmi
antenna
uplink sig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68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621B (zh
Inventor
朴海旭
金沂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052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具体地,由终端执行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步骤;用于基于第一TPMI确定与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的步骤;以及用于通过使用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因此,效果在于用于选择天线端口的自由度增加以使得终端的发送天线的设计灵活性增加。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 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已经被大体发展为在保证用户移动性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这样的移动通信***已经将其覆盖范围从语音服务逐渐扩展到数据服务,直至高速数据服务。然而,由于如今的移动通信***遭受资源短缺而用户要求甚至更高速度的服务,所以需要开发更先进的移动通信***。
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要求可以包括支持巨量的数据流量、每个用户的传输速率的显著增加、连接设备数量的显著增加的适应、非常低的端到端时延以及高能量效率。为此,已经在研究诸如小小区增强、双重连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NOMA)、支持超宽带和设备联网等各种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配置用于特定数量的端口选择的码本的方法。
本发明中要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描述的其它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
具体地,由UE执行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基于第一TPMI确定与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码本子集被包括在使用四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中,并且码本子集包括用于选择一个天线端口的至少一个码字。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至少一个码字是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21
以及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22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一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包括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的码本。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DCI还包括与基于第一TPMI选择的天线端口的端口组合有关的第二TPMI。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基于第一TPMI的大小来确定第二TPMI的大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TPMI表示为X位图,并且X的值是天线端口的数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第一TPMI包括宽带TPMI。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该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要应用于至少一个码字的功率缩放因子的信令;以及将功率缩放因子应用于至少一个码字。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通过考虑UE的能力来配置功率缩放因子。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用户设备(UE)包括: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射频(RF)模块;以及功能上连接到RF模块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基于第一TPMI确定与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码本子集被包括在使用四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中,并且码本子集包括用于选择一个天线端口的至少一个码字。
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的优点在于,它通过用于1端口选择的码本配置增加天线端口选择的自由度而能够提高UE中设计发送天线的灵活性。
通过本发明可以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各种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而作为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包括进来的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详细描述一同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图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NR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示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帧之间的关系。
图3示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中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4示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自包含子帧结构的示例。
图5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中的收发器单元模型。
图6是示出在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中以TXRU和物理天线角度的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天线阵列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说明书中提出的UE执行基于码本的上行链路发送的操作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RF模块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RF模块的另一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与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旨在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并非旨在描述本公开的唯一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包括更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更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公开。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避免使本公开的构思模糊,省略了已知的结构和设备,或者已知结构和设备可以基于各结构和设备的核心功能以框图的形式来示出。
在本公开中,基站具有网络的端节点的含义,基站通过该端节点直接与终端通信。在本文档中,被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根据情况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也就是说,显然,在包括包含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中,可以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其它网络节点执行为了与终端通信所执行的各种操作。基站(BS)可以用诸如固定站、节点B、eNB(演进节点B)、基站收发器***(BTS)或接入点(AP)之类的另一术语代替。此外,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具有移动性并且可以用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高级移动站(AMS)、无线终端(WT)、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或设备到设备(D2D)设备之类的另一术语代替。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表示从基站到UE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表示从UE到基站的通信。在DL中,发送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
已经提供了以下描述中使用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形式改变这些特定术语的使用。
以下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非正交多址(NOMA)。可以使用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CDMA。TDMA可以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使用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或演进UTRA(E-UTRA)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并且其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由IEEE 802、3GPP和3GPP2中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档(即,无线电接入***)支持。也就是说,属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为了清楚地显露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而未描述的步骤或部分可由这些文档支持。此外,本文档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通过标准文档来描述。
为了使说明书更清楚,主要描述了3GPP LTE/LTE-A,但是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术语的定义
eLTE eNB:eLTE eNB是支持EPC和NGC的连接的eNB的演进。
gNB:除了与NGC的连接之外还支持NR的节点。
新RAN:支持NR或E-UTRA或与NGC的交互的无线电接入网络。
网络片:网络片是运营商为了提供针对需要特定要求以及终端间范围的特定市场场景优化的解决方案而定义的网络。
网络功能:网络功能是网络架构中具有明确定义的外部接口和明确定义的功能操作的逻辑节点。
NG-C:新RAN和NGC之间的NG2参考点所使用的控制平面接口。
NG-U:新RAN和NGC之间的NG3参考点所使用的用户平面接口。
非独立NR:gNB需要LTE eNB作为用于到EP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或者需要eLTEeNB作为用于到NG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的部署配置。
非独立E-UTRA:eLTE eNB需要gNB作为用于到NG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的部署配置。
用户平面网关:NG-U接口的端点。
一般***
图1是示出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新无线电(NR)***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NG-RAN由为UE提供NG-RA用户平面(新AS子层/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终端的gNB组成。
gNB经由Xn接口彼此连接。
gNB还经由NG接口连接到NGC。
更具体地,gNB经由N2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并且经由N3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新Rat(NR)参数集(Numerology)和帧结构
在NR***中,可以支持多个参数集。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P)开销来定义参数集。可以通过将基本子载波间隔缩放为整数N(或μ)来得出多个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另外,尽管假设非常低的子载波间隔不用于非常高的子载波频率,但是可以独立于频带来选择要使用的参数集。
另外,在NR***中,可以支持根据多个参数集的各种帧结构。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在NR***中考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参数集和帧结构。
NR***中支持的多个OFDM参数集可以如表1中所定义。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5 480 正常
关于NR***中的帧结构,时域中各种字段的大小表示为Ts=1/(Δfmax·Nf)的时间单位的倍数。在这种情况下,Δfmax=480·103并且Nf=4096。DL和UL传输被配置为具有Tf=(ΔfmaxNf/100)·Ts=10ms的区段的无线电帧。无线电帧由十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具有Tsf=(ΔfmaxNf/1000)·Ts=1ms的区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存在一组UL帧和一组DL帧。
图2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中的UL帧和DL帧之间的关系。
如图2中所示,来自用户设备(UE)的编号为i的UL帧需要在UE中的对应的DL帧开始之前TTA=NTATs被发送。
关于参数集μ,时隙在子帧中按升序编号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1
而在无线电帧中按升序编号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2
一个时隙由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3
个连续OFDM符号组成,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4
是根据使用的参数集和时隙配置来确定的。子帧中的时隙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5
的开始在时间上与同一子帧中的OFDM符号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66
的开始对齐。
并非所有UE都能够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这意味着DL时隙或UL时隙中的并非所有OFDM符号都可供使用。
表2示出了参数集μ中正常CP的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而表3示出了参数集μ中扩展CP的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
【表2】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1
【表3】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2
NR物理资源
关于NR***中的物理资源,可以考虑天线端口、资源网格、资源元素、资源块、载波部分等。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NR***中可以考虑的上述物理资源。
首先,关于天线端口,天线端口被定义为使得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信道能够从相同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另一信道推断出来。当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接收所经由的信道的大尺度属性能够从另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信道推断出来时,这两个天线端口可以是QC/QCL(准共就位或准共定位)关系。这里,大尺度属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图3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中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参照图3,资源网格在频域中由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3
个子载波组成,每个子帧由14·2μ个OFDM符号组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NR***中,发送的信号由一个或更多个资源网格描述,资源网格由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4
个子载波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5
个OFDM符号组成,这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6
以上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77
表示最大传输带宽,并且它可以不仅在参数集之间改变,而且可以在UL和DL之间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可以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配置一个资源网格。
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表示为资源元素,并且可以由索引对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1
唯一地标识。这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2
是频域中的索引,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3
指示符号在子帧中的位置。为了指示时隙中的资源元素,使用索引对(k,l)。这里,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4
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元素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5
对应于复数值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6
当没有混淆的风险或者当指定特定的天线端口或参数集时,可以丢弃索引p和μ,从而复数值可以变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7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8
另外,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9
个连续子载波。在频域中,物理资源块可以从0到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10
编号。此时,可以如式1那样给出物理资源块编号nPRB和资源元素(k,l)之间的关系。
【式1】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11
另外,关于载波部分,UE可以被配置为仅使用资源网格的子集来接收或发送载波部分。此时,UE被配置为进行接收或发送的资源块的集合在频率区域中从0到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0812
编号。
自包含子帧结构
图4是例示可以实现本公开的无线通信***中的自包含子帧结构的示例的图。
为了使TDD***中的数据传输时延最小化,5G新RAT考虑如图4所示的自包含子帧结构。
在图4中,对角线区域(符号索引0)代表DL控制区域,而黑色区域(符号索引13)代表UL控制区域。无阴影区域可以用于DL数据传输或用于UL数据传输。该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一个子帧中依次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因此可以在子帧中执行DL数据的发送和UL ACK/NACK的接收。总之,可以减少在发生数据传输错误时用于重传数据的时间,从而使最终数据传输的时延最小化。
在该自包含子帧结构中,时间间隙对于基站或UE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或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来说是必要的。为此,自包含子帧结构中的从DL切换到UL的时间点处的一些OFDM符号被配置为保护时段(GP)。
模拟波束成形
由于在毫米波(mmW)范围内波长较短,因此在相同大小的面积中可以安装多个天线元件。也就是说,30GHz频带中的波长是1cm,因此,64(8×8)个天线元件可以以0.5λ(即,波长)的二维排列安装在4×4(4乘4)cm的面板中。因此,在mmW范围内,通过用多个天线元件增加波束成形(BF)增益,可以增强覆盖范围或者可以增加吞吐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调整每个天线元件的传输功率和相位,如果包括收发器单元(TXRU),则可以对每个频率资源进行独立的波束成形。然而,在大约100个天线元件中的每一个处安装TXRU是不经济的。因此,考虑将多个天线元件映射到一个TXRU并且用模拟移相器调整波束的方向的方法。这种模拟BF方法能够在整个频带上仅产生一个波束方向,并且缺点在于不允许频率选择性BF。
可以考虑混合BF,混合BF是数字BF和模拟BF之间的中间形式,并且TXRU的数量B小于天线元件的数量Q。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依据连接B数量个TXRU和数量Q个天线元件的方法而变化,但是能够同时进行发送的波束方向被限制为小于B。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TXRU和天线元件的连接方法的典型示例。
图5是可以实现本公开的无线通信***中的收发器单元模型的示例。
TXRU虚拟化模型代表来自TXRU的输出信号与来自天线元件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根据天线元件和TXRU之间的关系,TXRU虚拟化模型可以被分为:TXRU虚拟化模型选项-1:子阵列分区模型,如图5中的(a)所示;或者TXRU虚拟化模型选项-2:全连接模型。
参照图5中的(a),在子阵列分区模型中,天线元件被分成多个天线元件组,并且每个TXRU可以连接到多个天线元件组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元件连接到仅一个TXRU。
参照图5中的(b)所示,在全连接模型中,来自多个TXRU的信号被组合并发送到单个天线元件(或天线元件的布置)。也就是说,这示出了TXRU连接到所有天线元件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元件连接到所有TXRU。
在图5中,q代表在一列中具有M个共极化的天线元件的发送信号矢量。W代表宽带TXRU虚拟化权重矢量,而W代表要与模拟移相器相乘的相位矢量。也就是说,模拟波束成形的方向由W决定。x代表M_TXRU个TXRU的信号矢量。
在本文中,可以基于1对1或1对多来执行天线端口和TXRU的映射。
图5中的TXRU到元件映射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甚至可以等同地应用于能够以各种硬件形式实现的TXRU和天线元件的映射。
此外,在新RAT***中,如果使用多个天线,则出现了其中组合了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波束成形(或射频(RF)波束成形)表示RF级执行预编码(或组合)的操作。在混合波束成形中,基带级和RF级中的每一个执行预编码(或组合)。因此,优点在于,减少了RF链的数量和数(D)/模(A)(或A/D)转换器的数量,并且能够实现更接近于数字波束成形的性能。
为了方便起见,混合波束成形结构可以表示为N个收发器单元(TXRU)和M个物理天线。在这种情况下,要由发送级发送的L个数据层的数字波束成形可以表示为N乘L矩阵。此后,经转换的N个数字信号经由TXRU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以M乘N矩阵表示的模拟波束成形应用于该模拟信号。
图6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中的在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的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图。
图6例示了数字波束的数量为L并且模拟波束的数量为N的情况。
新RAT***被设计为使得基站可以以符号为单位改变模拟波束成形,以针对位于特定区域的UE支持更有效的波束成形。此外,当将特定的N个TXRU和M个RF天线定义为图6中的一个天线面板时,在新RAT***中考虑了引入能够应用独立的混合波束成形的多个天线面板的方法。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
在3GPP LTE/LTE-A***中,已经定义了用户设备(UE)以向基站(BS或eNB)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
CSI总称表示能够指示在UE和天线端口之间形成的无线电信道(或也称为链路)的质量的信息。例如,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或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对应于CSI。
在这种情况下,RI指示信道的秩信息,并且表示UE通过相同的时频资源接收到的流的数量。该值是依据信道的长期衰落而确定的,因此,RI比PMI或CQI具有更长的周期,并且从UE向BS反馈RI。PMI是其中已经合并了信道空间特性的值,并且指示UE基于诸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之类的度量而优选的预编码索引。CQI是指示信道的强度的值,并且表示当BS使用PMI时可以获得的接收到的SINR。
在3GPP LTE/LTE-A***中,BS为UE配置多个CSI过程,并且可以接收针对每个过程的CSI报告。在这种情况下,CSI过程包括用于来自BS的信号质量测量的CSI-RS和用于干扰测量的CSI干扰测量(CSI-IM)资源。
参考信号(RS)虚拟化
在mmW中,可以通过模拟波束成形仅在一种情况下在一个模拟波束方向上发送PDSCH。在这种情况下,从BS到相应方向上的仅一些UE,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以天线端口为基础不同地配置模拟波束方向,在几个模拟波束方向对多个UE同时执行数据传输。
图7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例的图。
如果BS如以上在图6中所描述地使用多个模拟波束,则有利于信号接收的模拟波束对于每个UE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考虑通过由BS相对于至少同步信号、***信息和寻呼基于特定子帧中的符号而改变要应用的多个模拟波束来使所有UE具有接收机会的波束扫描操作。
图7示出了在下行链路传输过程中用于同步信号和***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示例。在图7中,在新RAT中,使用广播方法发送***信息的物理资源(或物理信道)被称为物理广播信道(xPBCH)。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发送一个符号内属于不同天线面板的模拟波束。讨论以下方法,该方法引入波束参考信号(BRS),即,通过应用如图7所示的(对应于特定天线面板的)单个模拟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以根据模拟波束测量信道。
可以针对多个天线端口来定义BRS,并且BRS的每个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
在这种情况下,与在BRS中不同,可以通过应用模拟波束组内的所有模拟波束来发送同步信号或xPBCH,以便很好地接收由特定UE发送的信号。
RRM测量
在LTE***中,支持RRM操作,该RRM操作包括功率控制、调度、小区搜索、小区重选、切换、无线电链路或连接监测、连接建立/重建。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小区可以从UE请求RRM测量信息,即,用于执行RRM操作的测量值。
例如,UE可以针对每个小区测量诸如小区搜索信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之类的信息,并且可以向BS报告它。
具体地,在LTE***中,UE通过用于RRM测量的高层信号从服务小区接收“measConfig”。UE基于“measConfig”来测量RSRP或RSRQ。
RSRP、RSRQ和RSSI的定义如下。
-RSRP:RSRP可以定义为在所考虑的测量频率带宽内递送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的功率贡献[W]的线性平均值。小区特定参考信号R0可以用于RSRP确定。如果UE可以可靠地检测到R1可用,则UE可以将R1添加到R0并使用R1确定RSRP。
RSRP的参考点可以是UE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UE使用接收器分集,则报告的值不应低于特定单个分集支路的相应RSRP。
-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定义为比率N×RSRP/(E-UTRA载波RSSI)。N是E-UTRA载波RSSI测量带宽的RB的数量。分子和分母的测量需要通过相同的资源块集来执行。
E-UTRA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是由UE通过N个资源块从包括相邻信道干扰和热噪声的所有源中接收的、在测量带宽中仅在包含天线端口0的参考符号的OFDM符号中测量到的总接收功率[W]的线性平均值。
如果高层信令指示用于执行RSRQ测量的特定子帧,则针对所指示的子帧内的所有OFDM符号来测量RSSI。
RSRQ的参考点必须是UE的天线连接器。
如果UE使用接收器分集,则报告的值不应低于特定单个分集支路的相应RSRQ。
RSSI:RSSI表示接收到的宽带功率,包括在由接收器脉冲整形滤波器定义的带宽内在接收器中产生的噪声和热噪声。
用于测量RSSI的参考点必须是UE的天线连接器。如果UE使用接收器分集,则报告的值应不低于特定单个接收天线支路的对应UTRA载波RSSI。
可以允许根据以上定义在LTE***中操作的UE,在频率内测量的情况下通过在***信息块类型3(SIB3)中发送的与允许测量带宽有关的信息元素(IE),并且在频率间测量的情况下通过在SIB5中发送的允许测量带宽,在与6、15、25、50、75和100个资源块(RB)中的一者对应的带宽中测量RSRP。
另选地,如果不存在以上IE,则可以默认地在下行链路(DL)***的整个频带中执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当UE接收到允许测量带宽时,UE可以将对应的值视为最大测量带宽,并在对应的值内自由地测量RSRP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当服务小区发送被定义为WB-RSRQ的IE并将允许测量带宽设置为50个RB或更多时,UE应计算总允许测量带宽的RSRP值。此外,针对RSSI,可以根据RSSI带宽的定义,在UE的接收器的频带中执行测量。
图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天线阵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8中,一般化的面板天线阵列可以包括分别在水平域和垂直域中的Mg个面板和Ng个面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面板包括M列和N行。在图8中,假设X-pol天线。因此,天线元件的总数量可以包括2*M*N*Mg*Ng的数量。
在下文中,参照表4至表8描述LTE上行链路(UL)码本。
在表4至表8中,υ=1表示层数为1。
表4给出了在天线端口{20,21}上进行发送的码本的示例。
【表4】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31
表5示出了υ=1的用于在天线端口{40,41,42,43}上进行发送的码本的示例。
【表5】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32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41
表6示出了υ=2的用于在天线端口{40,41,42,43}上进行发送的码本的示例。
【表6】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42
表7示出了υ=3的用于在天线端口{40,41,42,43}上进行发送的码本的示例。
【表7】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43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51
表8示出了υ=4的用于在天线端口{40,41,42,43}上进行发送的码本的示例。
【表8】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52
简要描述与NR码本有关的内容,并且详细描述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码本配置方法。
如果仅宽带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或已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用于DFT-s-OFDM,则在下表(表9)中相对于2Tx使用秩1预编码器。
在这种情况下,2Tx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通过两个天线端口的发送相同的含义。
下表中使用的“码本索引”表示“TPMI索引”。
TPMI用于指示在特定天线端口上要应用的发送预编码器,并且可以表示为预编码矩阵或码字。
【表9】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53
在版本15中,针对2Tx,使用用于传送TPMI、SRS资源指示符(SRI)或发送(或已发送)秩指示符(TRI)的、具有半静态设置的大小的单级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TPMI、TRI和SRI组合在一起的总DCI大小并不依据用于单级DCI的PUSCH资源分配而不同。
指定了标识能够进行UL MIMO的UE是否可以支持通过其自身的传输链的相干传输的UE能力。
在下文中,如果在诸如本说明书中提出的NR之类的环境中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则通过各种实施方式描述设计码本的方法。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天线表示天线端口或天线元件,并且被表示为“天线端口”。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根据表10至表19或其组合来配置DFT-s-OFDM的4Tx码本的方法。
在LTE上行链路码本的情况下,所有秩的TPMI被配置为联合编码,从而减少了DCI的开销。秩1包括24种状态。
在NR的情况下,因为DFT-s-OFDM仅支持秩1,所以可以通过使用所有32种状态增加码本的粒度来实现性能增益。
此外,其余的8种状态可以包括1端口选择、2端口选择和/或3端口选择码本的组合,并且表10至表19示出了其示例。
表10示出了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示例。
【表10】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61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71
此后,在表11至表19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表述,将0-23索引视为使用表10的0-23索引,而没有进行任何更改,与24-31索引相对应的码本(或码字或预编码矩阵)符合以下各表的提议。
表11示出了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1】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72
表12和表13示出了包括表10和表11的组合的示例。
表12是如下示例,其中放弃了天线选择组合的自由度(当编号0、1、2和3的Tx天线中的两个天线为“开”时,编号2和3的Tx天线的组合以及编号1和2的Tx天线的组合为放弃),并且已经扩展了给定天线端口组合的码本粒度。
也就是说,在表12中,考虑了1、-1、j、-j的QPSK同相。
与表12不同,表13是如下示例,其中使用特定数量(例如,两个,{1,-1}或{1,j})作为给定天线端口组合的同相,并且已经增加了变为“开”的天线端口的组合。
表12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2】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73
表13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3】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74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81
在表10至表13的天线端口“开”和/或“关”码本中,已经考虑了在4Tx中选择两个天线端口的情况。然而,表14示出了其中从4Tx中选择1个天线端口和3个天线端口的示例。
如上所述,天线选择码本的优点在于,如果由于宽带TPMI传输(由基站)时天线端口之间的传输延迟而发生性能劣化,则基站(例如,gNB)可以通过码本指示哪些天线端口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天线端口之间的UL相干传输)。
表14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4】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82
表15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5】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83
表14和表15在1端口选择的情况下对UE的电池节省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很少获得天线阵列增益,所以可以预期性能劣化。
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将用于1端口选择的状态分配给用于3端口选择的状态的方法,并且表16和表17示出了其示例。
也就是说,如表16和表17中,提供端口选择的自由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增加UE的Tx天线设计的灵活性。
表16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6】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91
可以根据选择使配置码本的码字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最大化的码字的方法而确定码本的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式2来定义欧几里德距离。
【式2】
Dist(a,b)=||a-b||
在这种情况下,“a”和“b”是具有相同长度的向量。
如果使用度量(式2),则最大化欧几里得距离的码字可以是表17的码本索引24–27。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表18和表19,因为仅特定第一天线端口未被使用。
表17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7】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92
表18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8】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93
表19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19】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194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01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在DFT-s-OFDM的4Tx码本的情况下配置具有更大位宽的x位(例如,x=6)表以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码本的方法。
LTE上行链路4Tx码本需要6位,因为联合指示了发送预编码指示符(TP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
为了减少6位的信令开销,第一实施方式已经提出了使用5位的配置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更加丰富地配置具有与LTE***相同位宽的、用于秩1的粒度的方法。
在表20中,已经添加了16-31索引,以便在使用全部4Tx时获得更丰富的粒度。
也就是说,固定0、1和2Tx的同相使用了QPSK,并且已经使用了仅具有对应于编号3的Tx的粒度的同相。然而,表20的16-31索引是对应于编号3的Tx的同相的粒度已经增加到“2”的情况。
此后,表20的32-63索引对应于用于天线端口选择的码字。
表20示出了用于秩1的4Tx DFT-s-OFDM码本的另一示例。
【表20】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02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11
在码本中,在3端口(索引60-63)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表16至表19的码字。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码本可以由用于指示天线端口选择(4CL,L=1、2、3、4)的TPMI1和由TPMI 1选择的Tx天线端口的端口组合码本TPMI 2指示。
第三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选择(天线)面板并且选择或确定用于所选择的面板中的天线端口的码本。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TPMI 1和TPMI 2可以由DCI内的不同字段指示,并且TPMI2的大小可以依赖于TPMI 1。
第三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用于总TPMI指示的位宽变化,所以可以进行更高效的信令,但是由于DCI大小变化,因此UE用于解码DCI大小的复杂度可能会增加。
TPMI 1的配置例如在X端口的情况下被表示为X位图(例如,X=4),并且可以指示端口组合码本针对UE应用于的天线端口。
例如,如果指示了4位图“1010”,则编号0和2的端口可以被认为是“ON”。
此外,UE不期望被指示为“0000”(即,所有天线端口都为OFF)的位图。
另选地,可以使用表格如下地指示位图(或者例如,如果仅允许1、2、4天线选择,则其子集)。
表21示出了4Tx TPMI 1配置的示例。
【表21】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21
此外,在4Tx的情况下,TPMI 2配置的示例如下。
Y是同相的粒度的位宽,并且在Y=2的情况下指示QPSK(1、-1、j、-j),并且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
-1-端口选择,0位TPMI2
-2-端口选择,Y位TPMI2
【式3】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22
例如,Y=2并且在TPMI1中指示索引8。在TPMI2的n=1的情况下,UE可以识别出最终的TPMI具有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23
-3-端口选择,2Y位TPMI2
【式4】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24
例如,Y=2并且在TPMI1中指示索引10。在TPMI2的n1=1并且n2=3的情况下,UE可以识别出最终的TPMI包括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25
-4-端口选择,3Y位TPMI2
【式5】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31
在以上示例中,如果TPMI1+TPMI2被独立地发信号通知,则因为最大TPMI1=4位和TPMI2=6位(假设Y=2)所以存在10位的信令开销。
为了减少第三实施方式的TPMI2的开销或消除对TPMI1的位宽依赖性,TPMI2可以预先约定为具有上述方法的子集的码本。
例如,TPMI2可以固定为4位,而与TPMI1无关。
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其余状态的1-端口和2-端口的情况下,UE将它们识别为保留状态,并且不期望针对这些状态的指示。
此外,在具有不足够的状态的4-端口选择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特定约定将4端口选择子采样为4位,并且其示例可以是表20的编号0至15索引相对应的码本。
已经结合DFT-s-OFDM描述了前述方法,但是前述方法也可以应用于CP-OFDM。
在这种情况下,TPMI2可以联合编码为TPMI2+TRI并用信号通知。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属于以上提出的码本并且条目为“0”的天线选择码字的情况下,可以依据UE能力通过高层信令来设置缩放因子的特定值(UE报告的值和/或预定义的值)。
高层信令例如可以是RRC、媒体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DCI。
例如,在秩1的情况下,在作为4Tx码本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32
的表示的情况下,ρ的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33
在这种情况下,ρ是缩放因子,并且v指示长度L(L=4)的向量。
随着ρ的值增加,UE的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增加,并且UE是高端UE的可能性高。
UE可以通过考虑其自身的RF链路的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来向基站报告ρ的可能值。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针对UE通过高层来设置ρ值的特定值,或者可以预先定义由UE报告的值的特定值(例如,最大值)。
通常,依据UE的能力半静态地设置ρ的值。
但是,在UL重度流量的情况下,如果ρ的值较高,则可能导致干扰。因此,可以使用DCI来动态地指示ρ的值,以控制ρ的值。
另选地,UE可以通过考虑其自身的电池来向基站报告针对ρ值的改变请求或改变指示符。
同样,第四实施方式可以等同地应用于CP-OFDM,并且所有实施方式可以等同地应用于CP-OFDM。
图9是示出本说明书中提出的UE执行基于码本的上行链路发送的操作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首先,UE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S910)。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TPMI可以是宽带TPMI。
此外,UE基于第一TPMI确定与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S920)。
在这种情况下,码本子集包含在使用四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中。
此外,码本子集可以包含用于选择一个天线端口的至少一个码字。对于详细内容,请参见表14和表15。
具体地,至少一个码字可以被配置为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41
以及
Figure BDA0002397107410000242
也就是说,至少一个码字可以被配置为对应于4个码本索引的码字(或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器或码本子集)。
也就是说,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1-端口选择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码本的4种状态。
此外,使用一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可以是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的码本。
如表14和表15中所示,因为仅一个天线端口为“ON”,所以1-端口选择在UE的电池节省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UE使用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S930)。
另外,DCI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基于第一TPMI选择的天线端口的端口组合有关的第二TPMI。
可以基于第一TPMI的大小来确定第二TPMI的大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TPMI可以被表示为X位图。
X值表示天线端口的数量。例如,如果天线端口的数量为4,则X值为4。
此外,可以基于式3至式5来配置第二TPMI。
另外,UE可以依据其能力对归一化不为“1”的码字执行缩放。
也就是说,UE从基站接收包括要应用于至少一个码字的缩放因子的信令,并且可以通过将功率缩放因子应用于至少一个码字来对前述码字执行缩放。
此外,可以通过考虑UE的能力来配置功率缩放因子。
可以应用本发明的通用装置
图10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0,无线通信***包括eNB 1010和设置在eNB区域中的多个UE 1020。
eNB和UE可以被表示为各个无线设备。
eNB包括处理器1011、存储器1012和射频(RF)模块1013。处理器1011实现图1至图9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存储器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模块连接到处理器,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包括处理器1021、存储器1022和RF模块1023。
处理器实现图1至图9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存储器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模块连接到处理器,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1012、1022可以位于处理器1011、1021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此外,eNB和/或UE可以具有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天线1014、1024起到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作用。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地,图11是图10的UE的详细图示。
参照图11,UE可以包括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110、RF模块(或RF单元)1135、电源管理模块1105、天线1140、电池1155、显示器1115、键板1120、存储器1130、订户标识模块(SIM)卡1125(该元件是可选的)、扬声器1145和麦克风1150。UE还可以包括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处理器1110实现图1至图9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实现。
存储器1130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存储与处理器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用户例如通过按压(或触摸)键板1120的按钮或通过使用麦克风1150的语音激活来输入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命令信息。处理器接收这样的命令信息并执行处理,使得执行诸如对电话号码进行电话呼叫之类的适当的功能。可以从SIM卡1125或存储器中提取操作数据。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处理器可以识别并在显示器1115上显示命令信息或驱动信息。
RF模块1135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处理器向RF模块传递命令信息,使得RF模块发送形成语音通信数据的无线电信号,例如,以便启动通信。RF模块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以便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天线1140起到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作用。当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RF模块传送无线电信号从而使得无线电信号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并且RF模块可以将信号转换为基带。经处理的信号可以被转换成通过扬声器1145输出的可听信息或可读信息。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RF模块的示例的图。
具体地,图12示出了可以在频分双工(FDD)***中实现的RF模块的示例。
首先,在发送路径中,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处理器处理要发送的数据,并将模拟输出信号提供给发送器1210。
在发送器1210中,模拟输出信号由低通滤波器(LPF)1211滤波,以便去除由数模转换(ADC)引起的图像。信号由混频器1212从基带上变频为RF,并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1213放大。经放大的信号由滤波器1214滤波,由功率放大器(PA)1215附加地放大,由双工器1250/天线开关1260路由,并通过天线1270发送。
此外,在接收路径中,天线1270从外部接收信号并提供接收到的信号。信号由天线开关1260/双工器1250路由并提供给接收器1220。
在接收器1220中,接收到的信号由低噪声放大器(LNA)1223放大,由带通滤波器1224滤波,并由混频器1225从RF下变频为基带。
经下变频的信号由低通滤波器(LPF)1226滤波,并由VGA 1227放大,从而获得模拟输入信号。模拟输入信号被提供给图10和图11中描述的处理器。
此外,本地振荡器(LO)1240生成发送LO信号和接收LO信号,并将它们分别提供给混频器1212和混频器1225。
此外,锁相环(PLL)1230从处理器接收控制信息,以便生成适当频率的发送LO信号和接收LO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本地振荡器1240。
此外,图12所示的电路可以不同于图12所示的配置进行布局。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RF模块的另一示例的图。
具体地,图13示出了可以在时分双工(TDD)***中实现的RF模块的示例。
TDD***中的RF模块的发送器1310和接收器1320具有与FDD***中的RF模块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相同的结构。
在下文中,仅描述TDD***的RF模块和FDD***的RF模块之间的不同结构。对于相同的结构,参照图12进行描述。
由发送器的功率放大器(PA)1315放大的信号通过频带选择开关1350、带通滤波器(BPF)1360和天线开关1370路由,并通过天线1380发送。
此外,在接收路径中,天线从外部接收信号并提供接收到的信号。信号通过天线开关1370、带通滤波器1360和频带选择开关1350路由,并提供给接收器1320。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已经以特定形式组合。除非另外明确描述,否则每个元件或特性可以视为可选的。每个元件或特性可以以不与其它元件或特性组合的形式实现。此外,一些元件和/或特征可以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顺序可以改变。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或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用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元件或特征代替。显然,可以通过组合权利要求书中没有明确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来构造实施方式,或者可以在提交申请后通过修改作为新权利要求包括进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之类的各种手段来实现。在由硬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通过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以用于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或功能的形式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已知手段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它特定形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该详细描述从所有方面都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应被解释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分析来确定,并且在本发明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已经基于应用于3GPP LTE/LTE-A***和5G***(新RAT***)的示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在无线通信***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但是除了3GPPLTE/LTE-A***和5G***以外,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

Claims (14)

1.一种在无线通信***中由用户设备UE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基于所述第一TPMI,确定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码本子集被包括在使用四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中,并且
其中,所述码本子集包括用于选择一个天线端口的至少一个码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是
Figure FDA0002397107400000011
以及
Figure FDA000239710740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一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所述码本包括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的码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还包括与基于所述第一TPMI选择的天线端口的端口组合有关的第二TPM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TPMI的大小来确定所述第二TPMI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TPMI被表示为X位图,并且
所述X的值是天线端口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要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字的功率缩放因子的信令;以及
将所述功率缩放因子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考虑所述UE的能力来配置所述功率缩放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TPMI包括宽带TPMI。
10.一种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射频RF模块,所述RF模块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功能上连接到所述RF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基于所述第一TPMI,确定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有关的码本子集;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码本子集,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码本子集被包括在使用四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码本中,并且
其中,所述码本子集包括用于选择一个天线端口的至少一个码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E,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字是
Figure FDA0002397107400000021
以及
Figure FDA000239710740000002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E,其中,使用一个天线端口的用于秩1的所述码本包括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的码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E,其中,所述DCI还包括与基于所述第一TPMI选择的天线端口的端口组合有关的第二TPMI。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TPMI包括宽带TPMI。
CN201880056885.3A 2017-09-07 2018-09-07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1052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55607P 2017-09-07 2017-09-07
US62/555,607 2017-09-07
US201762566568P 2017-10-02 2017-10-02
US62/566,568 2017-10-02
PCT/KR2018/010491 WO2019050329A1 (ko) 2017-09-07 2018-09-07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에 기초하여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621A true CN111052621A (zh) 2020-04-21
CN111052621B CN111052621B (zh) 2022-05-17

Family

ID=6563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6885.3A Active CN111052621B (zh) 2017-09-07 2018-09-07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601485B2 (zh)
EP (1) EP3664308A4 (zh)
JP (1) JP7135073B2 (zh)
KR (1) KR102095048B1 (zh)
CN (1) CN111052621B (zh)
WO (1) WO20190503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215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ecoder grouping and tpmi feedback for subband precoding
CN116114278A (zh) * 2020-05-14 2023-05-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5048B1 (ko) * 2017-09-07 2020-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에 기초하여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07939B2 (en) * 2017-10-03 2020-07-07 Mediatek Inc. Codebook-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681652B2 (en) * 2017-11-28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dual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communication
US10952151B2 (en) 2018-04-19 2021-03-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925090A1 (en) * 2019-02-13 2021-12-22 IDAC Holdings, Inc. Ul mimo full tx power
EP3920607B1 (en) * 2019-02-14 2023-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DE102020107921A1 (de) 2019-04-12 2020-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mit mehreren plattenantennen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für
US11184865B2 (en) * 2019-04-22 2021-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pability signaling to enable full powe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4041299B (zh) * 2019-05-02 2024-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632155B2 (en) * 2019-08-16 2023-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95348B2 (en) * 2019-08-16 2021-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01856B2 (en) 2019-08-16 2021-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64962A1 (ja) * 2019-10-03 2021-04-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1070392A1 (ja) * 2019-10-11 2021-04-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751597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1142774A1 (zh) 2020-01-17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EP4113854A4 (en) 2020-04-29 2023-10-04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TRPS,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598366B (zh) * 2020-12-04 2023-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芯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11923944B2 (en) * 2021-06-04 2024-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UL precoding
WO2023028981A1 (en) * 2021-09-03 2023-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debook an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US20230283349A1 (en) * 2022-03-04 2023-09-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 transmission
WO2023177547A1 (en) * 2022-03-14 2023-09-21 Intel Corporation Eight port uplink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1952A1 (en) * 2011-05-25 2014-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40092850A1 (en) * 2008-08-27 2014-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21187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hannel state
US20150195024A1 (en) * 2012-07-06 2015-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9285B2 (en) * 2007-09-26 2015-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icient MIMO precoding feedback scheme
EP3334057A1 (en) * 2008-04-29 2018-06-13 Apple Inc.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a multiple antenna beamforming cellular network
US8494088B2 (en) * 2009-04-27 2013-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in codebook base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US8208434B2 (en) 2009-04-28 2012-06-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of signaling particular types of resource el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41797B1 (en) * 2010-02-23 2018-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US20110243079A1 (en) * 2010-03-18 2011-10-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odes and Signaling for Uplink MIMO Support or Single TB Dual-Layer Transmission in LTE Uplink
CN102208969B (zh) * 2010-03-31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传方法、装置及通信***
CN102082637B (zh) * 2010-09-16 2015-03-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码本子集约束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025470B (zh) * 2012-12-31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4111543A1 (en) * 2013-01-17 2014-07-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l mimo precoding enhancement
US9281881B2 (en) * 2013-02-12 2016-03-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4TX codebook enhancement in LTE
US20140301492A1 (en) * 2013-03-08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RU2615680C1 (ru) * 2013-06-04 2017-04-06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матрицы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для 4 антенн,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US20160149626A1 (en) * 2013-06-20 2016-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Codewords
KR102004622B1 (ko) * 2014-07-29 2019-07-2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및 수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DK3940965T3 (da) * 2014-09-25 2023-01-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etværksknude, brugerindretning og fremgangsmåder deri for at gøre det muligt for brugerindretningen at bestemme en forkoderkodebog
US9531454B2 (en) * 2015-05-08 2016-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signaling for multi-carrier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15263B2 (en) * 2015-05-27 2017-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 cell range expans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US10680695B2 (en) * 2015-08-11 2020-06-09 Apple Inc. Codebook design for beamformed CSI-RS for FD-MIMO
EP3334055A4 (en) * 2015-08-24 2018-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078611A1 (en) * 2015-11-05 2017-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for full-dimension mimo
US10749584B2 (en) * 2016-12-22 2020-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MIMO codebook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095048B1 (ko) * 2017-09-07 2020-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에 기초하여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92850A1 (en) * 2008-08-27 2014-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71952A1 (en) * 2011-05-25 2014-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50195024A1 (en) * 2012-07-06 2015-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2014021187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hannel stat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Discussion on codebook based UL MIMO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2364》 *
NTT DOCOMO: "Work plan for REl-15 NR WI",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3892》 *
ZTE: "Codebook based UL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228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215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ecoder grouping and tpmi feedback for subband precoding
CN116114278A (zh) * 2020-05-14 2023-05-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621B (zh) 2022-05-17
WO2019050329A1 (ko) 2019-03-14
EP3664308A4 (en) 2020-06-17
US20190097710A1 (en) 2019-03-28
US11128365B2 (en) 2021-09-21
US20200177261A1 (en) 2020-06-04
KR102095048B1 (ko) 2020-03-30
US10601485B2 (en) 2020-03-24
JP7135073B2 (ja) 2022-09-12
KR20190027757A (ko) 2019-03-15
JP2020533858A (ja) 2020-11-19
EP3664308A1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621B (zh) 在无线通信***中基于码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43175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94579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14070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4339871B (zh) 无线通信***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516896B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10800244B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205393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