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570B -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570B
CN111052570B CN201880057977.3A CN201880057977A CN111052570B CN 111052570 B CN111052570 B CN 111052570B CN 201880057977 A CN201880057977 A CN 201880057977A CN 111052570 B CN111052570 B CN 111052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unit
motor
heat dissipation
power convers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9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570A (zh
Inventor
金泽拓朗
元田晴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5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在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输出部(14)相反侧的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15)形成至少使电源电路部(17)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产生的热向电动机壳体(11)导热的电源电路侧散热部(15B)和电力转换电路侧散热部(15A),另外,将构成电源电路部(17)及控制电路部(18)的基板在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径向上配置并层积,并且,以将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覆盖的方式将金属罩(12)固定在壳体端面部(15)。由此,能够尽可能缩短装置的轴向长度,并且能够将电源电路部(17)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热有效地向外部散热。

Description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特别是,涉及内置有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产业机械领域,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械***控制要件,但最近开始采用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即,把由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扭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部一体地组装到电动机上。
作为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检测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扭矩,基于该检测值驱动电动机,产生操向辅助扭矩,以向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操向。为了控制该电动机,电子控制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设置在助力转向装置上。
作为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15-134598号公報(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由电动机部和电子控制部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而且,电动机部的电动机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成的筒部的电动机壳体中,安装有电子控制部的电子零件的基板安装在作为在电动机壳体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侧配置的ECU壳体起作用的散热器。安装于散热器的基板具有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机的MOSFET、或者IGBT等那样的电源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及控制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电源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经由母线电连接。
并且,对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电子控制部,经由由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器壳体而从电源供给电力,并且从检测传感器类供给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连接器壳体作为盖体起作用,密封散热器而固定,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散热器的外周表面。
另外,作为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已知有电动制动器和各种油压控制用的电动油压控制器等,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代表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进行说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4598号公报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配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内,所以需要小型地构成。特别是最近在汽车的发动机室内,有设置排气对策设备和安全对策设备等的多种辅助机器类的倾向,谋求包括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内的各种辅助机器类尽可能小型化和减少零部件数量。
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特别是用于将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向外部散热的散热器部件,配置在电动机壳体与连接器壳体之间。因此,多余的轴方向的长度有变长散热器部件的量的倾向。另外,构成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大,在小型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这种热有效地散热到外部。因此,谋求在尽可能缩短轴向长度的同时,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高效地向外部散热的电动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尽可能缩短轴向的长度的同时,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有效地向外部散热。
本发明具有:收纳有驱动机械***控制要件的电动机的电动机壳体;配置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侧的电子控制部,该电子控制部由用于驱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以及电源用散热区域,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设置有电力转换电路部,在电源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控制电路部及电源电路部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各自的电路基板配置在与电动机的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上,并且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配置,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被金属罩覆盖,金属罩水密地固定在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在电源电路部及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传热到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能够省略散热器部件,缩短轴向的长度。另外,电动机壳体具有足够的热容量,故而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有效地散热到外部。而且,通过金属罩也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有效地散热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适用本发明的一例的操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动机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在轴向上切断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了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了电源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载置了控制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电动机壳体上固定金属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使用图1简单地说明作为本发明适用的一例的操向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用于对汽车前***向的操向装置进行说明。操向装置1如图1所示地构成。在与未图示的方向盘连接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置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向车身左右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齿条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接有用于对前轮向左右方向操向的拉杆3,齿条壳4覆盖齿条。而且,在齿条壳4与拉杆3之间设置有橡皮套5。
为了辅助转动操作方向盘时的扭矩,设有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即,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扭矩的扭矩传感器7,设置有基于扭矩传感器7的检测值,经由齿轮10向齿条赋予操向辅助力的电动机部8、以及控制配置在电动机部8上的电动机的电子控制部9(ECU)。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机部8经由未图示的螺栓将输出轴侧的外周部的3处部位与齿轮10连接,在与电动机部8的输出轴相反侧设有电子控制部9。
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中,在通过操作方向盘而使转向轴2向某一方向转动操作时,扭矩传感器7检测该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扭矩,基于该检测值,控制电路部计算电动机的驱动操作量。基于该运算出的驱动操作量,由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源开关元件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被转动以将转向轴2向与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输出轴的转动经由齿轮10从未图示的小齿轮向未图示的齿条传递,对汽车进行操向。这些构成、作用已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特别是用于将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向外部散热的散热器部件被配置在电动机壳体与连接器壳体之间。因此,轴向的长度有对应于散热器部件的部分多余地变长的倾向。另外,构成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大,在小型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这种热有效地向外部散热。因此,在尽可能缩短轴向长度的同时,需要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有效地散热到外部的电动驱动装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如下结构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一侧的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形成至少将在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向电动机壳体导热的电源电路侧散热部和电力转换电路侧散热部,进而将构成电源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的基板配置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径向上且在旋转轴方向上层积,并且覆盖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而将金属罩固定在壳体端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在电源电路部及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向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导热,能够省略散热器部件而缩短轴向的长度。另外,由于电动机壳体具有足够的热容量,能够有效地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散热到外部。而且,经由金属罩也能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有效地散热到外部。
以下,关于成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具体结构,使用图2~图9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构成部件分解并从斜方向看到的图,图4至图9是表示按照各构成部件的组装顺序组装各构成部件的状态的图。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适当引用各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构成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电动机部8由具有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电动机壳体11以及收纳在该电动机壳体11中的未图示的电动机构成,电子控制部9由配置在与电动机壳体11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侧的、由铝合金等制作的金属罩12以及收纳在该金属罩12中的未图示的电子控制部构成。
电动机壳体11和金属罩12在其相对端面通过粘接剂或焊接,或固定螺栓而一体固定。收纳在金属罩12内部的收纳空间中的电子控制部由生成必要电源的电源电路部、具有由驱动控制电动机部8的电动机的MOSFET或IGBT等构成的电源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该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构成,电源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机的线圈输入端子经由母线而电连接。
在金属罩12的端面,通过固定螺栓而固定有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具有供电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A、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B、将控制状态送出到外部设备的控制状态送出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C。而且,收纳在金属罩12中的电子控制部经由由合成树脂制作的供电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A从电源供给电力,另外,从检测传感器类经由检测传感器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B供给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经由控制状态送出用的连接器端子形成部13C送出当前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控制状态信号。
图3表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的分解立体图。在电动机壳体11的内部嵌合有圆环状的铁制的侧轭铁(未图示),该侧轭铁内收纳有电动机(未图示)。电动机的输出部14经由齿轮对齿条赋予操向辅助力。另外,电动机的具体结构已被熟知,在此省略说明。
电动机壳体11由铝合金制成,作为将电动机产生的热量、以及后述的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外部大气中的散热器部件而发挥作用。由电动机和电动机壳体11构成电动机部。
在电动机部的输出部14的相反侧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部即端面壁15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部EC。电子控制部EC由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构成。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与电动机壳体11一体形成,除此之外也可以只有端面壁15单独形成,通过螺栓或焊接而与电动机壳体11一体化。
在此,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构成冗余***,构成主电子控制部和副电子控制部的双重***。并且,通常是由主电子控制部控制、驱动电动机,但如果主电子控制部发生异常或故障,则切换到副电子控制部来控制、驱动电动机。
因此,在后文中进行叙述,通常来自主电子控制部的热量被传递到电动机壳体11,如果主电子控制部发生异常或故障,主电子控制部就会停止,副电子控制部动作,向电动机壳体11传递来自副电子控制部的热量。
只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采用,但使主电子控制部和副电子控制部组合作为正规的电子控制部起作用,一电子控制部产生异常、故障的话,也能够由另一电子控制部利用一半的能力控制、驱动电动机。这种情况下,电动机的能力变为一半,但确保了所谓的“转向功能”。因此,通常情况下,主电子控制部和副电子控制部的热被传递到电动机壳体11。
电子控制部EC由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电力转换电路部16、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构成,向远离端面壁15侧的方向,按照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的顺序配置。控制电路部18生成驱动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由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等构成。电源电路部17生成驱动控制电路部18的电源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由电容器、线圈、电源开关元件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调整在电动机的线圈上流动的电力,由构成3相的上下臂的电源开关元件等构成。
在后文中说明,构成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的电气元件安装在玻璃环氧基板上,这些基板配置在与电动机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即径向上。因此,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以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的方式被配置。
电子控制部EC的发热量多的主要是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的热量从铝合金构成的电动机壳体11散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端部侧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上安装有具有弹性功能部件和防水通气功能部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部件38。
利用在该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部件38形成的弹性功能部件,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向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侧形成的散热部一侧按压,并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压向散热部并保持。另外,通过防水通气功能部件防止水分通过,允许空气和水蒸气通过,抑制电子控制部的收纳空间的内压变动,进一步抑制水分进入电子控制部的收纳空间。
在控制电路部18与金属罩12之间设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与车辆蓄电池(电源)、外部未图示的其他控制装置连接。显然,该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连接。
金属罩12具有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收纳并水密地密封这些部件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和粘接而固定在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上。该金属罩12是用金属制成的,因此还具备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等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热的功能。
接着,根据图4至图8,对各构成部件的构成和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图4表示电动机壳体11的外观,图5表示其轴向截面。
在图4、图5中,电动机壳体11由形成为筒状方式的侧周面部11A、将侧周面部11A的一端堵塞的端面壁15、将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堵塞的端面壁19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壳体11为有底圆筒状,侧周面部11A和端面壁15一体形成。另外,端面壁19具有盖的功能,在侧周面部11A中收纳电动机后,堵塞侧周面部11A的另一端。
如图5所示,在侧周面部11A的内部嵌合有在铁芯上卷绕有线圈20的定子21,在该定子21的内部可旋转地收纳有埋设有永磁铁的转子22。在转子22上固定有旋转轴23,一端为输出部14,另一端为用于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和转速的旋转检测部24。在旋转检测部24设有永磁铁,贯通设置在端面壁15上的贯通孔25而向外部突出。并且,通过由未图示的GMR元件等构成的磁感应部,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和转速。
返回图4,在与旋转轴23的输出部14位于相反侧的端面壁15的面形成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的散热区域15A、15B。在端面壁15的四角一体地竖立设置有基板固定部26A、26B,在内部形成有螺纹孔26S。基板固定部26A、26B是为了固定后述的控制电路部18的基板而设置的。
另外,对于后述的从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作为电力转换电路设置部起作用的)15A竖立设置的基板固定部26A,也在与后述的电源用散热区域(作为电源电路设置部起作用)15B在轴向上形成相同高度的基板接纳部27。该基板接纳部27用于载置后述的电源电路部17的玻璃环氧基板31,在该基板接纳部27上形成有固定玻璃环氧基板31的螺纹孔27S。同样,在电源电路部17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有固定玻璃环氧基板31的螺纹孔27S。
另外,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的基板固定部26B包含电源用散热区域15B而被设定为基板固定部26B。这是由于如后面所述,利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一部分,用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定位。
如图所示,形成端面壁15的与旋转轴23垂直的径向平面区域被分为两部分,一个形成安装有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另一个形成安装有电源电路部17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比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面积大。这是因为采用了上述的双重***而为了确保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设置面积。
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和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具有朝向轴向(旋转轴23延伸的方向)高度不同的台阶。即,从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方向来看,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在从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离开的方向上具有台阶而形成。该台阶设定为在设置了电力转换电路部16之后设置电源电路部17的情况下,电力转换电路部16和电源电路部17互不干扰的长度。
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形成有3个细长矩形的3个突状散热部28。该突状散热部28设置有后述的双重***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另外,突状散热部28在电动机的旋转轴23的方向观察,向远离电动机的方向突出延伸。
另外,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呈平面状,设置有后述的电源电路部17。进而,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形成有朝向旋转轴23的中心侧延伸的延长散热区域15C。这是为了在后述的3个电力转换电路16M、16S、16E以呈“コ”形状的方式载置到突状散热部28时,将电力转换电路16M、16S、16E不存在的空间用作电源电路部17的散热区域而形成的。
因此,突状散热部28作为将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上产生的热量传至端面壁15的散热部发挥作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作为将在电源电路部17上产生的热量传至端面壁15的散热部发挥作用。另外,突状散热部28可省略,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将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产生的热向端面壁15传热而作为散热部发挥作用。
这样,在成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壳体11的端面壁15,能够省略散热器部件而缩短轴向的长度。另外,由于电动机壳体11具有足够的热容量,所以能够将电源电路部17和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热量高效地散热到外部。
接着,图6表示电力转换电路部16设置在突状散热部28上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形成的突状散热部28的上部设置有由双重***构成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开关元件被载置在金属基板(这里为使用铝系列的金属)上,容易散热而构成。并且,包含电源开关元件及电源开关元件侧的金属基板被合成树脂覆盖而封装化。另外,也可以使用树脂基板代替金属基板。
因此,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金属基板成为热连接到突状散热部28的构成。因此,能够将在电源开关元件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传热到突状散热部28。在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金属基板与突状散热部28之间涂布有传热性油脂,容易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热传递给突状散热部28。另外,如图3所示,电力转换电路部16通过安装在旋转轴23的端部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固定构件的弹性功能部材被向突状散热部28侧按压并保持。
向突状散热部28传递的热量向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15A扩散,并且被传热到电动机壳体11的侧周面部11A而向外部散热。在此,如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轴向的高度比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高度低,因此不与后述的电源电路部17干涉。
在此,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由相互面对的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夹在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之间的异常对应电路部16E构成,这些部件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的形状,由合成树脂模制而成形。
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从旋转轴23的轴向看呈“コ”形状以90°间隔配置。另外,主电力转换电路部16M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16S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16E围绕旋转轴23的旋转检测部24配置,由此,提高收纳效率,抑制径向的大径化。
接着,图7表示从电力转换电路部16上设置了电源电路部17的状态。如图7所示,在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上部设置有电源电路部17。构成电源电路部17的电容器29和线圈30等载置于玻璃环氧基板31上。电源电路部17也采用双重***,如图所示,各自对称地形成由电容器29和线圈30等构成的电源电路。
该玻璃环氧基板31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侧的面,为了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接触而固定在端面壁15上。固定方法如图7所示,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基板固定部26A的基板接纳部27上设置的螺纹孔27S上。另外,也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固定在设置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基板固定部26B)的螺纹孔27S上。
另外,由于电源电路部17形成在玻璃环氧基板31,所以能够进行两面安装。并且,在玻璃环氧基板31的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侧的面上安装有由未图示的GMR元件和其检测电路等构成的旋转相位、转速检测部,与在旋转轴23设置的旋转检测部24协同作用,检测旋转轴23的旋转相位和转速。
这样,玻璃环氧基板31以接触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方式被固定,因此能够使在电源电路部17产生的热高效地向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传热。被导向电源用散热区域15B的热向电动机壳体11的侧周面部11A扩散而被向外部散热。在此,玻璃环氧基板31与电源用散热区域15B之间存在热传导性良好的粘接剂、散热油脂、散热片的任一个,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性能。
接着,图8表示从电源电路部17上设置了控制电路部18的状态。构成控制电路部18的微型计算机32和周边电路33载置于玻璃环氧基板34上。控制电路部18也采用了双重***,如图可知,每个对象物都形成有由微型计算机32和周边电路33等构成的控制电路。另外,微型计算机32或周边电路33等也可以设置在玻璃环氧基板34的电源电路部17侧的面上。
如图8所示,在电源电路部17的上部设置有控制电路部18,电源电路部17和控制电路部18通过挠性基板39而连接。如图8所示,玻璃环氧基板34由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设于基板固定部26A、26B的顶部的螺纹孔26S,电源电路部17的玻璃环氧基板31和控制电路部18的玻璃环氧基板34之间成为图7所示的配置电源电路部17的电容器29及线圈30等的空间。
接着,图9表示从控制电路部18上设置有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的状态。如图9所示,在控制电路部18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而且,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3通过固定螺栓36夹着控制电路部18而固定在设置于基板固定部26A、26B的顶部的螺纹孔26S中。这样,连接器端子组13和控制电路部18的玻璃环氧基板34被固定螺栓36共同紧固,所以能够缩短轴向的长度。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3所示,连接器端子组13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7、控制电路部18连接。并且,之后金属罩12的开口端37与电动机壳体11的台阶部35卡合,通过焊接或粘接而相互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侧的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形成至少使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向电动机壳体导热的电源电路侧散热部和电力转换电路侧散热部,进而将构成电源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的基板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径向上配置并在旋转轴方向上层积,同时,覆盖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而将金属罩固定在壳体端面上。
据此,通过使在电源电路部及电力转换电路部产生的热向电动机壳体的壳体端面部导热,能够省略散热器部件并缩短轴向的长度。另外,电动机壳体具有充足的热容量,故而能够有效地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散热到外部。而且,经由金属罩也能够将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高效地散热到外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简单易懂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于具备所说明的全部构成的实施例。另外,可以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添加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驱动装置,例如可以考虑如下所述的方式。
即,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的一个方面中,具备:收纳有驱动机械***控制要件的电动机的电动机壳体;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的相反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一侧的、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的电子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电源用散热区域,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及所述电源电路部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各自的所述电路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上,并且在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配置,所述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被金属罩覆盖,所述金属罩水密地固定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
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的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离开的方向上具有台阶而形成。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一方式中,由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看,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有在从所述电动机离开的方向上延伸的突状散热部。
另外,在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所述电子控制部在由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看从所述电动机离开的方向上以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顺序配置。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以呈“コ”形状以90°间隔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围。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有延长散热区域,该延长散热区域位于不存在呈“コ”形状配置的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的空间,朝向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侧延伸。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控制电路部由所述挠性基板连接。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以及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输出部的相反一侧延伸的一对基板固定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和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基板固定在形成于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和形成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另外,作为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例如可以考虑如下所述的方式。
即,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作为一个方式,具备:基于检测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扭矩的扭矩传感器的输出,对转向轴赋予操向辅助力的电动机;收纳有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壳体;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配置在相反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一侧的、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的电子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电源用散热区域,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及所述电源电路部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各自的所述电路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上,并且在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配置,所述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被金属罩覆盖,所述金属罩水密地固定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
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优选方面,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的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离开的方向上具有台阶而形成。
在其他优选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形成有在从所述电动机离开的方向延伸的突状散热部。
另外,在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方式的任一种中,所述电子控制部以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顺序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上看到的与所述电动机离开的方向上。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以呈“コ”形状以90°间隔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围。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延长散热区域,其位于不存在以呈“コ”形状配置的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的空间,并向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侧延伸。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控制电路部由挠性基板连接。
另外,在其它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以及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输出部相反侧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基板固定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基板被固定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和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基板固定在形成于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和形成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驱动机械***控制要件的电动机;
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电源用散热区域,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
所述控制电路部及所述电源电路部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各自的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上配置,并且在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配置,
所述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被金属罩覆盖,所述金属罩水密地固定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
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的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离开的方向具有台阶而形成,
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所述电子控制部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方向上按照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顺序配置,
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输出部的相反侧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基板固定部,
所述电源电路部的基板固定在分别形成于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和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所述控制电路部的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和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有突状散热部,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该突状散热部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方向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观察,以90°间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围呈“コ”形状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有延长散热区域,该延长散热区域位于不存在呈“コ”形状配置的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的空间,并向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侧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控制电路部通过挠性基板连接。
6.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其基于来自检测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动扭矩的扭矩传感器的输出来对转向轴施加操向辅助力;
电动机壳体,其收纳有所述电动机;
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侧的所述电动机壳体的端面部一侧,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
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有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电源用散热区域,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设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
所述控制电路部及所述电源电路部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各自的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正交的径向上配置,并且在所述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层积配置,
所述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被金属罩覆盖,所述金属罩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水密地固定,
从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在所述电动机壳体的所述端面部形成的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在相对于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离开的方向上具有台阶而形成,
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方向上,所述电子控制部按照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控制电路部的顺序配置,
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及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输出部相反侧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基板固定部,
所述电源电路部的基板固定在分别形成于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和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所述控制电路部的基板固定于在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和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的一对所述基板固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力转换用散热区域形成有突状散热部,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方向观察,该突状散热部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方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由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异常对应电路部构成,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观察,以90°间隔呈“コ”形状地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用散热区域形成有延长散热区域,该延长散热区域位于不存在呈“コ”形状配置的所述主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所述副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异常对应电路部的空间,并向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侧延伸。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控制电路部通过挠性基板而连接。
CN201880057977.3A 2017-09-07 2018-05-11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11052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1711 2017-09-07
JP2017171711A JP6879870B2 (ja) 2017-09-07 2017-09-07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CT/JP2018/018242 WO2019049423A1 (ja) 2017-09-07 2018-05-11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570A CN111052570A (zh) 2020-04-21
CN111052570B true CN111052570B (zh) 2022-04-29

Family

ID=6563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977.3A Active CN111052570B (zh) 2017-09-07 2018-05-11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131B2 (zh)
JP (1) JP6879870B2 (zh)
KR (1) KR20200035120A (zh)
CN (1) CN111052570B (zh)
DE (1) DE112018004652T5 (zh)
WO (1) WO20190494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9870B2 (ja) * 2017-09-07 2021-06-0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932324B2 (en) * 2018-06-06 2024-03-19 Hitachi Astemo, Ltd. Electric drive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7102548B2 (ja) * 2018-12-27 2022-07-19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384709B2 (ja) 2020-03-05 2023-11-21 ニデックモビリティ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6419A (ja) * 2010-06-22 2012-01-12 Jtekt Corp 車両用操舵装置
WO2012105353A1 (ja) * 2011-01-31 2012-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の搭載構造
CN103368335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146702A (ja) * 2015-02-09 2016-08-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9821B2 (ja) * 2008-04-07 2010-06-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一体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3193615A (ja) * 2012-03-21 2013-09-3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220537B2 (ja) * 2013-03-27 2017-10-25 日本電産エレシス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の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JP6457256B2 (ja) * 2013-12-19 2019-01-23 日本電産エレシス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のモータ駆動装置
JPWO2015119224A1 (ja) * 2014-02-05 2017-03-30 日本電産エレシス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車載用機電一体型電動モータ
JP6520739B2 (ja) * 2016-02-01 2019-05-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837257B2 (ja) * 2016-09-02 2021-03-0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84190B2 (ja) * 2016-09-02 2020-04-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79870B2 (ja) * 2017-09-07 2021-06-02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6419A (ja) * 2010-06-22 2012-01-12 Jtekt Corp 車両用操舵装置
WO2012105353A1 (ja) * 2011-01-31 2012-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の搭載構造
CN103368335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146702A (ja) * 2015-02-09 2016-08-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570A (zh) 2020-04-21
DE112018004652T5 (de) 2020-06-04
WO2019049423A1 (ja) 2019-03-14
JP2019047700A (ja) 2019-03-22
JP6879870B2 (ja) 2021-06-02
US11381131B2 (en) 2022-07-05
US20200287440A1 (en) 2020-09-10
KR20200035120A (ko)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3938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9983674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7444479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KR102158238B1 (ko) 전동 구동 장치 및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CN109964392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11052570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892616B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10710087A (zh)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9643929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6864029B2 (ja) 電動駆動装置
CN113412571A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4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