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2776B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2776B
CN110862776B CN201910794460.9A CN201910794460A CN110862776B CN 110862776 B CN110862776 B CN 110862776B CN 201910794460 A CN201910794460 A CN 201910794460A CN 110862776 B CN110862776 B CN 110862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dhesive layer
optical film
surface protec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4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2776A (zh
Inventor
山形真人
木村真规子
冲田奈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62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2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2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2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层叠体(101),其具备:在光学薄膜(11)上固着层叠有粘合剂层(12)的粘合光学薄膜(10);在粘合剂层(12)的表面临时粘接的脱模薄膜(70);以及,在光学薄膜(11)上临时粘接的表面保护薄膜(50)。脱模薄膜(70)和表面保护薄膜(50)存在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与脱模薄膜(70)接触。粘合光学薄膜(10)和表面保护薄膜(50)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分别为规定范围,脱模薄膜(70)和表面保护薄膜(50)3点弯曲载荷分别为规定范围。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粘合光学薄膜的表面临时粘接的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显示器等的光学装置具备偏光板、相位差薄膜、防反射薄膜和硬涂薄膜等光学薄膜。这些光学薄膜作为在一个面层叠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光学薄膜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等。粘合光学薄膜在直到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等被粘物的期间,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脱模薄膜。另外,在光学薄膜的表面,出于防止光学薄膜的划伤等目的而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将粘合光学薄膜贴合于被粘物时,从粘合剂层的表面剥离脱模薄膜,并将露出的粘合剂层贴合于图像显示单元等被粘物。此后,从光学薄膜剥离去除表面保护薄膜。
通常而言,将粘合光学薄膜切断为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尺寸等相符合的形状、大小的单片。如果使用汤姆逊刀片(Thomson blade)等对在粘合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的层叠体进行冲压,则表面保护薄膜、粘合光学薄膜和脱模薄膜会被切出为相同的形状大小,成为各自的端面对齐的状态。如果粘合光学薄膜的端面与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的端面对齐,则粘合剂层会在端面露出,有时会成为导致糊剂污染、糊剂破损的原因。另外,有时源自端面的粘合剂的渗出会导致发生层叠体粘连、或者使脱模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操作变得困难。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设计的层叠体:使比粘合光学薄膜的尺寸大的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粘合于粘合光学薄膜,从而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外侧。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的端面位于粘合光学薄膜的端面的更外侧,由此能够解决从端面的粘合剂渗出所导致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37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贴合于粘合光学薄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具备固着层叠于薄膜基材的表面的粘合剂层,夹着该粘合剂层与光学薄膜贴合。如果表面保护薄膜被设计成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侧,则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成为露出的状态。如果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露出,则有时会产生如下问题:向粘合剂层附着沉淀异物等而导致的污染,或者,粘合剂层附着于其他的构件、输送装置等而导致的糊剂污染、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等。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表面保护薄膜的伸出量设定为5mm以下。
即使在表面保护薄膜的伸出量小的情况下,也难以完全消除由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的露出导致的汚染、剥离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与专利文献1的公开相反地有意地增大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的伸出量,则在从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伸出的区域中,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会与脱模薄膜密合,因此可以防止粘合剂层的露出。
但是,如果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与脱模薄膜密合,则从粘合光学薄膜剥离脱模薄膜时,有时选择性地剥离脱模薄膜变得困难。具体而言,有时粘合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与脱模薄膜的界面处的剥离变得困难、或者表面保护薄膜与光学薄膜的界面处发生剥离,存在光学薄膜向被粘物贴合的操作効率降低的倾向。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粘合光学薄膜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于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进行脱模薄膜的剥离操作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研究经研究发现,通过将粘合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表面保护薄膜的机械特性和脱模薄膜的机械特性分别设定为规定范围,可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层叠体具备:在光学薄膜上固着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光学薄膜;在第一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的脱模薄膜;以及,在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的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具备薄膜基材和固着层叠于薄膜基材的第二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薄膜的第二粘合剂层临时粘接于光学薄膜的第二主面。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存在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与脱模薄膜接触。
对于层叠体,优选的是,在粘合光学薄膜的整个外周,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表面保护薄膜优选从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向外侧伸出5mm以上。脱模薄膜可以存在伸出至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
粘合光学薄膜的第一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为3N/25mm以上。表面保护薄膜的第二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为1N/25mm以下。粘合光学薄膜的第一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优选为表面保护薄膜的第二粘合剂层的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的20倍以上。
脱模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为1g以下。表面保护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为1.2g以上。表面保护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脱模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的3倍以上。表面保护薄膜的薄膜基材的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上。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由于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以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粘合光学薄膜的端面的粘合剂的渗出所导致的不良情况。另外,在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中,由于脱模薄膜接触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粘合剂的露出被抑制。由于粘合光学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各自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为规定范围、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各自的3点弯曲载荷为规定范围,因此,在粘合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可以容易地进行脱模薄膜的剥离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在粘合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的层叠体的层叠结构例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层叠体的俯视图。
图3为示出在粘合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的层叠体的层叠结构例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层叠体的俯视图。
图5A为示出从层叠体剥离脱模薄膜的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示出从层叠体剥离脱模薄膜的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5C为剥离脱模薄膜后的层叠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D为示出向被粘物贴合粘合光学薄膜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E为示出从光学薄膜剥离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5F为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和光学薄膜的层叠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用于制造单片层叠体的层叠体(母基板)的剖面图。
图6B为示出在层叠体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C为去除切断片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6D为贴合表面保护薄膜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6E为示出在表面保护薄膜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F为示出在脱模薄膜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G为通过从母基板的切割而获得的单片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6H为示出在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I为通过从母基板的切割而获得的单片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7A为用于制造单片层叠体的层叠体(母基板)的剖面图。
图7B为示出在层叠体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C为去除脱模薄膜和切断片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7D为贴合脱模薄膜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8A为用于制造单片层叠体的层叠体(母基板)的剖面图。
图8B为示出在层叠体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C为示出在层叠体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D为去除脱模薄膜和切断片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8E为贴合脱模薄膜后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图8F为示出在脱模薄膜上形成有切断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G为通过从母基板的切割而获得的单片的层叠体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粘合光学薄膜
11 光学薄膜
12 粘合剂层
50 表面保护薄膜
51 薄膜基材
52 粘合剂层
70 脱模薄膜
101、103 层叠体
具体实施方式
[层叠体的层叠结构]
图1为在粘合光学薄膜10上临时粘接层叠有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的层叠体101的剖面图。粘合光学薄膜10具备在光学薄膜11的第一主面固着层叠的粘合剂层12。在第一粘合剂层12上临时粘接有脱模薄膜70。表面保护薄膜50具备在薄膜基材51的表面固着层叠的第二粘合剂层52,第二粘合剂层52贴合于光学薄膜11的第二主面。
需要说明的是,“固着”是指层叠的2个层牢固地粘接、且两者的界面处的剥离不可能或困难的状态。“临时粘接”是指层叠的2个层间的粘接力小,且在两者的界面可以容易地剥离的状态。
图2为从表面保护薄膜50侧观察层叠体101的俯视图,图2的I-I线处的剖面图与图1相对应。表面保护薄膜50的尺寸和脱模薄膜70的尺寸比粘合光学薄膜10的尺寸大。在层叠体101中,以在整个外周从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伸出的方式设置有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
在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的外侧的区域中,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成为与脱模薄膜70接触并贴合的状态。因此,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被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覆盖,可防止来自光学薄膜11的端面的粘合剂层12的渗出导致的糊剂破损、糊剂污染。
在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只要在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当中,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即可。为了降低在光学薄膜11的端面的粘合剂层12的露出,优选的是,在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周的1/3以上的区域,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优选为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周的1/2以上、优选为2/3以上。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在粘合光学薄膜10的整个外周,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
表面保护薄膜50自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的伸出量L1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L1可以为15mm以上或20mm以上。脱模薄膜70自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的伸出量L2优选为表面保护薄膜50的伸出量L1以上。
通过使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自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的伸出量大,可以确保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与脱模薄膜70的粘接面积,可适当地维持脱模薄膜70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接状态。通过使脱模薄膜70的伸出量L2为表面保护薄膜50的伸出量L1以上,从而在从粘合光学薄膜10伸出的整个区域,成为在粘合剂层52上临时粘接有脱模薄膜70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粘合剂层52的露出所导致的不良情况。
脱模薄膜70的伸出量L2比表面保护薄膜50的伸出量L1大时,由于可选择性地摘取脱模薄膜70,因此,从层叠体剥离脱模薄膜70的操作变得简单。L2比L1更大时,L2-L1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上。L2-L1可以为7mm以上或10mm以上。
表面保护薄膜50的伸出量L1和脱模薄膜70的伸出量L2的上限为没有特别的限定。如果考虑操作性、面积効率等,则L1和L2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mm以下。L1和L2可以为50mm以下、40mm以下、30mm以下或20mm以下。
以提高脱模薄膜的剥离的操作性为目的而设置脱模薄膜70的伸出量L2比表面保护薄膜50的伸出量L1更大的部分时,可以使得在剥离时要摘除脱模薄膜的部分选择性地从粘合剂层的外边缘伸出。例如,可以如图3的剖面图和图4的俯视图所示的层叠体103那样,在脱模薄膜70的外周局部地设置伸出部77,摘取该伸出部分而实现将脱模薄膜剥离。
[向被粘物贴合粘合光学薄膜]
图5A~5F为示出将粘合光学薄膜10贴合于被粘物30的情况的概念图。首先,从层叠体101剥离脱模薄膜70,使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露出(图5A~5C)。此后,夹着粘合剂层12将光学薄膜11贴合于被粘物30(图5D)。作为被粘物30的例子,可列举出: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等图像显示单元。被粘物30可以为在图像显示单元的表面贴合有各种光学薄膜、覆盖玻璃等的图像显示装置等。将粘合光学薄膜10贴合于被粘物后,从光学薄膜11剥离去除表面保护薄膜50(图5E~5F)。由于脱模薄膜70和表面保护薄膜50具有挠性,在剥离这些薄膜时,对于粘接面以规定角度赋予拉伸应力,在将薄膜弯曲的状态下进行剥离。
剥离去除脱模薄膜70时,首先,在从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伸出的区域,进行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与脱模薄膜70的界面的剥离(图5A),此后,进行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与脱模薄膜70的界面的剥离(图5B)。在工业的工艺中,要求能够顺利地实施从表面保护薄膜50剥离脱模薄膜70以及从粘合光学薄膜10剥离脱模薄膜70,能够选择性地将剥离脱模薄膜70从层叠体剥离。
在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与脱模薄膜70的界面剥离时,如图5A所示,通过使脱模薄膜70弯曲并赋予拉伸应力来进行剥离。此时,如果表面保护薄膜50追随脱模薄膜70而发生弯曲,则不能做出粘接界面与脱模薄膜70的角度(剥离角度),未赋予适当的剥离力,因此,从表面保护薄膜50剥离脱模薄膜70变得困难。
使脱模薄膜70弯曲时,为了抑制表面保护薄膜50追随而发生弯曲,优选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比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大。3点弯曲载荷依据JIS K7171在支点间距离25mm、压入速度0.5mm/分钟和压入量5mm的条件下测定。
弯曲载荷为表示材料的弯曲难度的指标,与弯曲刚度成比例。弯曲刚度通过纵弹性模量(杨氏模量)E与截面二次力矩I的积、E×I来表示。当截面像薄膜那样为长方形时,截面二次力矩I与薄膜的厚度d的立方成比例。因此,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与薄膜的厚度的立方成比例。
从使脱模薄膜70弯曲、使剥离容易观点来看,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1g以下,更优选为0.7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g以下,特别优选为0.4g以下。另一方面,如果弯曲载荷过小,则会存在薄膜的处理性变得困难的倾向,因此,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0.005g以上,更优选为0.01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g以上。
使脱模薄膜70弯曲时,为了抑制表面保护薄膜50追随而弯曲,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1.2g以上,更优选为1.5g以上。从相同的观点来看,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的3倍以上,更优选为6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倍以上,特别优选为10倍以上。
为了使脱模薄膜70的剥离容易,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如果表面保护薄膜50的弯曲载荷过大,则存在从光学薄膜11的表面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变得困难的情况。因此,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60g以下,更优选为50g以下。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可以为1.8g以上或2g以上。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可为40g以下、30g以下、20g以下、15g以下、10g以下、7g以下或5g以下。
从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剥离脱模薄膜70时,如图5B所示,需要在维持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与光学薄膜11的界面的粘接状态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在粘合剂层12与脱模薄膜70的界面进行剥离。另一方面,从光学薄膜11剥离表面保护薄膜50时,如图5E所示,需要在维持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与被粘物30的界面的粘接状态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在粘合剂层52与光学薄膜11的界面进行剥离。
为了使粘合剂层12与脱模薄膜70的界面处的剥离容易,优选脱模薄膜70在与粘合剂层12的接触面实施脱模处理。作为用于脱模处理的脱模剂,可列举出:有机硅系脱模剂、氟系、长链烷基系脱模剂、脂肪酸酰胺系脱模剂和二氧化硅粉等。
为了使粘合剂层52与光学薄膜11的界面处的剥离容易,优选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比粘合剂层52的粘接力小。粘接力可通过在亚克力板贴合试样、以拉伸速度0.3m/分钟进行180°剥离试验时的剥离力来评价。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试验的剥离力记载为“粘接力”。
表面保护薄膜50(第二粘合剂层52)的粘接力优选为1N/25mm以下。粘合光学薄膜10(第一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优选为3N/25mm以上。剥离表面保护薄膜50时,为了抑制来自被粘物30的粘合光学薄膜10的剥离,第一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优选为第二粘合剂层52的粘接力的20倍以上,更优选为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倍以上。第一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可以为第二粘合剂层52的粘接力的40倍以上、50倍以上、60倍以上、70倍以上、80倍以上、90倍以上、或100倍以上。
从表面保护薄膜50显示出相对于光学薄膜11和脱模薄膜70的适当的粘接性、并且容易剥离的观点来看,表面保护薄膜50的粘合剂层52的粘接力优选为0.01~1N/25mm,更优选为0.03~0.6N/25mm,进一步优选为0.05~0.4N/25mm。
为了使粘合光学薄膜10相对于被粘物30牢固地粘接,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优选为3N/25mm以上,更优选为6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N/25mm以上。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需要再加工性时,粘接力优选为80N/25mm以下,更优选为60N/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25mm以下。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可以为10N/25mm以上、13N/25mm以上、或15N/25mm以上。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12的粘接力可以为40N/25mm以下、35N/25mm以下、或30N/25mm以下。
<光学薄膜>
作为光学薄膜11,可列举出:偏光板、相位差板、视角扩大薄膜、视角限制(防偷窥)薄膜、增光膜、防反射薄膜、反射片、透明导电薄膜、棱镜片、导光板等。光学薄膜11可以为多个光学薄膜根据需要夹着适宜的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层叠而成的薄膜。
作为偏光板,通常使用在偏光件的单面或两面根据需要而贴合有适宜的透明保护薄膜而得到的偏光板。作为偏光件,例如可列举出:使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并单向拉伸而成的偏光件、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薄膜等。
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的透明保护薄膜,优选使用: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等透明树脂。偏光件保护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薄膜性等方面来看,优选为5~100μm左右,更优选为10~80μm。
在偏光件的双面设置偏光件保护薄膜时,在表背面,可以使用由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薄膜,也可以使用由不同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薄膜。另外,以液晶单元的光学补偿、视角扩大等为目标,也可以将相位差板(拉伸薄膜)等光学各向异性薄膜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使用。也可以是偏光件保护薄膜为λ/4板、由偏光件和偏光件保护薄膜构成圆偏光板。例如,通过在有机EL元件的辨识侧表面配置圆偏光板,可以遮蔽由金属电极等造成的外部光的反射、提高显示的辨识性。
偏光件和偏光件保护薄膜优选夹着适宜的粘接剂层贴合。在PVA系偏光件和偏光件保护薄膜的贴合中使用的粘接剂只要光学上透明就对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环氧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醚、聚乙烯醇等。粘合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01~3μm,进一步优选为0.05~2μm。
作为粘接剂,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溶剂系粘接剂、热熔粘接剂系、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各种形态的粘接剂。在这些之中,从可以使粘接剂层的厚度小出发,优选水系粘接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例如可例示出乙烯聚合物系、明胶系、乙烯系胶乳系、聚氨酯系、异氰酸酯系、聚酯系、环氧系等包含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的粘接剂。由上述水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是通过在薄膜上涂布水溶液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的。调制水溶液时根据需要也可以配混交联剂、其他的添加剂、酸等催化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为能够通过照射电子射线、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的粘接剂。其中,从能够以低能量进行固化出发,优选通过紫外线照射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光自由基聚合性粘接剂。作为自由基聚合性粘接剂的单体,可列举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
在光学薄膜11的表面可以设置防反射层、防污层、光扩散层、易粘接层,防静电层、硬涂层、防粘附层等功能性赋予层。作为防反射层,可列举出:利用基于光的多重干涉作用的反射光的消除效果防止反射的薄层型、通过在表面赋予微细结构而降低反射率类型的防反射层。作为防污层的材料,可列举出:含有氟基团的硅烷系化合物、含有氟基团的有机化合物等。另外,类金刚石碳等也可以作为防污层的材料使用。防污层的厚度为例如0.01~2μm左右,优选为0.05~1.5μm。
在光学薄膜的表面,以提高对粘接剂、粘合剂等的湿润性、密合性作为目标,可以设置易粘接层。作为易粘接层的材料,可列举出:环氧系树脂、异氰酸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在分子中包含氨基聚合物类、酯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具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系树脂等。易粘接层的厚度例如为0.05~3μm,优选为0.1~1μm。
作为防静电层,可优选使用在粘结剂树脂中添加有防静电剂的防静电层。作为防静电剂,可列举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性聚合物;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系等。
[表面保护薄膜的薄膜基材]
作为表面保护薄膜50的薄膜基材51,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在将表面保护薄膜50贴合于光学薄膜11状态下通过目视、检查装置进行检查时,优选薄膜基材51是透明的。薄膜基材51的总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薄膜基材51的雾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构成薄膜基材的树脂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透明树脂材料,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环状聚烯烃、聚酯等。
薄膜基材51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为了使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为前述的范围,薄膜基材51的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上,更优选为6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μm以上。表面保护薄膜50的弯曲载荷依赖于薄膜基材51的杨氏模量和厚度、以及粘合剂层52的杨氏模量和厚度,但由于粘合剂层的杨氏模量远比薄膜基材小,因此,表面保护薄膜50的弯曲载荷与薄膜基材51的弯曲载荷基本相等。由于弯曲载荷与薄膜基材的厚度的立方成比例,因此,薄膜基材的厚度成为表面保护薄膜50的弯曲刚度主要支配因素。因此,为了使表面保护薄膜50的弯曲刚度为前述的范围,优选使薄膜基材51的厚度大。
薄膜基材51可以为2片以上的树脂薄膜夹着粘合剂层、粘接剂层贴合而成的薄膜基材。通过将多个薄膜层叠而增大厚度,可以使表面保护薄膜的弯曲刚度大。薄膜基材51为2片以上的树脂薄膜的层叠体时,优选各树脂薄膜的厚度的总和为上述范围。对用于层叠多个薄膜的粘合剂、粘接剂没有特别的限定。用于层叠多个薄膜的粘合剂可以为与表面保护薄膜50的第二粘合剂层52同样的粘合剂。薄膜基材51为2片以上的树脂薄膜的层叠体时的各树脂薄膜的厚度的总和不包含用于贴合薄膜的粘接剂、粘合剂的厚度。
薄膜基材51的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的限定,从使自具有挠性的光学薄膜11剥离表面保护薄膜50容易的观点来看,薄膜基材51的厚度优选为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20μm以下。
在将表面保护薄膜50贴合于光学薄膜11的状态下进行光学检查时,薄膜基材51的相位差有时会成为检查光着色的原因。从防止光学检查时的漏光、着色、彩虹状不均匀等的观点出发,薄膜基材51的正面延迟Re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nm以下,特别优选为20nm以下。由于薄膜基材51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小,即使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时,也可防止漏光、着色、彩虹状不均匀等。因此,在基于固定相机的大范围的摄影图像中,中心附近(正面方向)与周围部分(倾斜方向)的颜色、亮度之差变小,数据处理变得容易。薄膜基材51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nm以下。
正面延迟Re和厚度方向延迟Rth如下定义,它们均为波长590nm下的测定值。
Re=(nx-ny)×d
Rth=(nx-nz)×d
nx为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厚度。
为了使薄膜基材51的Re和Rth为上述范围,作为薄膜基材51,优选使用低双折射材料薄膜、无拉伸或低拉伸倍率的薄膜。作为可兼顾高透明性和低双折射的材料,可列举出:环烯烃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环烯烃系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聚降冰片烯。作为环烯烃系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的ZEONOR和ZEONEX、JSR株式会社制造的Arton、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PPEL、TOPAS ADVANCED POLYMERS Inc.制造的TOPAS等。环烯烃系薄膜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的环烯烃系树脂。
作为丙烯酸系树脂,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具有脂环族烃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共聚物等)。作为丙烯酸系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CRYPET。具有内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具有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元和戊二酰亚胺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也可以作为薄膜基材51的结构材料适用。丙烯酸系薄膜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系树脂。
[粘合剂层]
构成粘合光学薄膜10的第一粘合剂层12以及表面保护薄膜50的第二粘合剂层52的粘合剂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宜地选择并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醚、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系、氟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橡胶系等的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物质。特别是从光学透明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作为丙烯酸系基础聚合物,可以适宜地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单元为主骨架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适宜地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等。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为4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为多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构成单体单元的排序可以为随机,也可以为嵌段。
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含有具有可交联的官能团的单体成分作为共聚成分。作为具有可交联的官能团的单体,可列举出: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其中,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共聚成分,优选含有含羟基单体。基础聚合物的羟基、羧基会成为与后述的交联剂的反应位点。通过在基础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结构,会提高粘合剂的内聚力、显示出对于被粘物的适度的粘接力。
作为含羟基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作为上述含羧基单体,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
关于丙烯酸系聚合物,除上述以外,作为共聚单体成分,还可使用: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含磺酸基单体、含磷酸基单体等。另外,作为改性单体,还可使用: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噁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羧酸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丙烯酸系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烯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氟代(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系单体等。
丙烯酸系聚合物中的共聚单体成分的比率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以导入交联点为目的而使用作为共聚单体成分的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时,含羟基单体和含羧基单体的含量的总和相对于构成基础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总量优选为1~20%左右、更优选为2~15%左右。
通过利用溶液聚合、光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等各种公知的方法将上述单体成分聚合,可以得到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溶液聚合的溶剂,可以使用乙酸乙酯、甲苯等。溶液浓度通常为20~80重量%左右。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偶氮系、过氧化物系等各种公知的物质。为了调整分子量,也可使用链转移剂。反应温度通常为50~80℃左右,反应时间通常为1~8小时左右。
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以粘合剂层52具有期望的粘接力的方式适宜地调整,例如,以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200万左右,优选为7万~180万左右,更优选为10万~150万左右,进一步优选为20万~100万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在基础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结构时,优选导入交联结构前的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为上述范围。
为了在常温环境下得到对被粘物具有适宜的粘接性的粘合剂层52,基础聚合物的以Fox式换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0℃以下。基础聚合物的Tg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15~-75℃,进一步优选为-20~-70℃。
以调整粘合剂层的粘接力等为目的,可以在基础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结构。例如,在将基础聚合物聚合后的溶液中添加交联剂,根据需要进行加热,由此导入交联结构。作为交联剂,可列举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等。其中,从与基础聚合物的羟基、羧基的反应性高、交联结构的导入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和环氧系交联剂。这些交联剂与基础聚合物中导入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
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例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例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HL”)、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例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AKENATE D110N”)、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例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HX”)等异氰酸酯加成物等。
作为环氧系交联剂,可以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多官能环氧化合物。环氧系交联剂的环氧基可为缩水甘油基。作为环氧系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脱水山梨醇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等。作为环氧系交联剂,可使用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COL”、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TETRAD X”、“TETRAD C”等市售品。
通过在聚合后的基础聚合物中添加交联剂,在基础聚合物中导入交联结构。交联剂的用量可以根据基础聚合物的组成、分子量、作为目标的粘接特性等适宜地调整。
粘合剂组合物通过辊涂布、辊舐涂布、凹版涂布、逆转涂布、辊刷、喷涂涂布、浸渍辊涂、棒涂布、刮刀涂布、气刀涂布、帘式涂布、唇口涂布、模涂等在基材上涂布,根据需要将溶剂干燥去除,由此形成粘合剂层。作为干燥方法,可以采用适宜、适当的方法。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更优选为50℃~180℃,进一步优选为70~170℃。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20分钟,更优选为5秒~1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秒~10分钟,特别优选为10秒~5分钟。
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交联剂时,优选与溶剂的干燥同时、或在溶剂的干燥之后通过加热或熟化使交联进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根据使用的交联剂的种类适宜设定,通常而言,为20℃~160℃的范围,通过加热1分钟至7天左右来进行交联。用于干燥去除溶剂的加热也可以兼作用于交联的加热。
粘合剂层12、52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2~200μm左右。存在粘合剂层的厚度越大、对被粘物的粘接力越会变高的倾向。粘合光学薄膜10的第一粘合剂层12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10~150μm。表面保护薄膜50的第二粘合剂层52的厚度优选为1~30μm,更优选为3~25μm。
如前所述,粘合光学薄膜10的第一粘合剂层12优选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为3N/25mm以上,表面保护薄膜50的第二粘合剂层52优选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为1N/25mm以下。如果第一粘合剂层12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为3N/25mm以上,则相对于图像显示单元等被粘物的粘接耐久性提高。如果第二粘合剂层52相对于亚克力板的粘接力为1N/25mm以下,则可以从被粘物、光学薄膜的表面容易地剥离表面保护薄膜。
粘合剂层的粘接力可以通过基础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交联剂的种类和交联结构的导入量、粘合剂层的厚度等而调整至期望的范围。
[脱模薄膜]
作为临时粘接于第一粘合剂层12的表面的脱模薄膜70,优选在与粘合剂层12的贴合面实施脱模处理的树脂薄膜。作为树脂薄膜的构成材料,优选丙烯酸、聚烯烃、环状聚烯烃、聚酯等。
如前所述,为了使从与保护薄膜50的粘接面剥离脱模薄膜70容易,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优选为0.01~1g。为了使3点弯曲载荷为上述范围,脱模薄膜70的厚度优选为15~55μm,更优选为20~50μm。另外,为了使表面保护薄膜50的3点弯曲载荷和脱模薄膜70的3点弯曲载荷之比为适当的范围,脱模薄膜70的厚度优选为表面保护薄膜50的薄膜基材51的厚度的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下。
[单片层叠体的制作]
通过在光学薄膜11的第一主面层叠第一粘合剂层12和脱模薄膜70,在光学薄膜11的第二主面层叠表面保护薄膜50,可以得到层叠体。它们的层叠順序没有特别的限定。
各层的形成和层叠优选采用辊对辊方式实施。在辊对辊方式中,一边沿长度方向输送长条的挠性基材,一边涂布粘合剂组合物,根据需要进行溶剂的干燥、聚合物的固化而形成粘合剂层。薄膜和粘合剂层的贴合、脱模薄膜的附设、粘贴替换等也可以通过辊对辊方式实施。
通过辊对辊方式制作大面积的层叠体(母基板)后,通过切割成符合被粘物的尺寸的规定尺寸,可以得到单片的层叠体。该方法由于可以从母基板得到多个的单片片材,因此可以提高生产率。
单片的粘合光学薄膜的形状、尺寸根据被粘物的形状、尺寸等而设定。例如,光学薄膜配置于图像显示设备的前表面来使用时,粘合光学薄膜的尺寸与屏幕的画面的尺寸大致相等。粘合光学薄膜的面积通常为5~25000cm2左右。单片的粘合光学薄膜的面积可以为10000cm2以下、5000cm2以下、3000cm2以下、1000cm2以下或500cm2以下。在粘合片为矩形时,对角线的长度为2~250cm左右。粘合光学薄膜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为100cm以下、50cm以下、30cm以下或20cm以下。粘合光学薄膜为矩形时,可以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也可以为4边的长度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度通常可以为短边的长度的10倍以下、5倍以下、3倍以下或2倍以下。
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从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伸出的层叠体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在将粘合光学薄膜10切断为规定尺寸的单片后,沿着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切断线切断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由此获得。
图6A~6G为示出从母基板切出多个单片层叠体的一系列工序的工序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母基板,使用在长条的粘合光学薄膜1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长条的脱模薄膜7的层叠体161(图6A)。
首先,从层叠体161的光学薄膜1侧,以到达脱模薄膜7的表面的深度进行切断(半切割),形成切断线61a、61b(图6B)。切断线61a、61b成为单片的层叠体中的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
切断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利用旋转切割、压痕刀(例如汤姆逊刀片)、激光切割机等适宜的切断方式。即使在以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切断方法也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粘合光学薄膜的光学薄膜和粘合剂层上,在整个厚度方向形成切断线61a、61b。在脱模薄膜7上可以形成未到达背面深度的切口。对通过半切割而在脱模薄膜7上形成的切口的深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未到达脱模薄膜7的背面即可。从防止从粘合剂层12剥离脱模薄膜70时的脱模薄膜的开裂、断裂的观点来看,切口的深度优选为脱模薄膜的厚度的1/2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
形成切断线61a、61b后,通过从脱模薄膜7的表面剥离去除产品区域外的粘合光学薄膜的切断片,可以获得在长条的脱模薄膜7上设置有多个单片的粘合光学薄膜10的层叠体162(图6C)。以覆盖该层叠体162整体的方式在粘合光学薄膜10上贴合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图6D)。在图6D中,以在未设置有粘合光学薄膜10的区域中脱模薄膜7和表面保护薄膜5分离的方式图示,但是,也可以在脱模薄膜7的表面密合有表面保护薄膜5的第二粘合剂层。在后述的图7D和图8E等中也同样。
在附设表面保护薄膜5后的层叠体163中,在未设置粘合光学薄膜10的区域,在表面保护薄膜5上形成切断线62a、62b(图6E)。切断线62a、62b成为在单片的层叠体中的表面保护薄膜50的外边缘。此时,可以通过半切割在脱模薄膜7上形成切口。
在去除表面保护薄膜的切断片后的层叠体164中,在未设置粘合光学薄膜10和表面保护薄膜50的区域,在脱模薄膜7上形成切断线63a、63b(图6F)。由此,脱模薄膜被切断,由长条的层叠体获得单片的层叠体(图6G)。获得的层叠体的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并且脱模薄膜70伸出至表面保护薄膜50的更外侧。
在粘合光学薄膜10上贴合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而形成层叠体163后(图6D),也可以如图6H所示,以切断表面保护薄膜5和脱模薄膜7整体的方式形成切断线64a、64b。如此,通过同时切断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可以获得如图6I所示那样表面保护薄膜50的端面与脱模薄膜70的端面对齐的层叠体。
在图6A~6I中,示出了将长条的脱模薄膜7作为载体基材进行半切割、切断粘合光学薄膜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作为载体基材进行半切割。例如,在如图7A~7D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母基板,使用在长条的粘合光学薄膜1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长条的脱模薄膜9、在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的层叠体181(图7A)。脱模薄膜9为了保护粘合光学薄膜的第一粘合剂层的表面而被临时粘接,在将粘合光学薄膜切断后会粘贴替换为脱模薄膜7。因此,对于层叠体181中的脱模薄膜9,只要是能够保护粘合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的表面的脱模薄膜,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与作为产品的层叠体中包含的脱模薄膜70同种的薄膜,也可以为厚度、材料等不同的薄膜。
首先,从层叠体181的脱模薄膜9侧,以到达表面保护薄膜5的表面的深度的方式进行半切割,从而形成切断线81a、81b(图7B)。切断线81a、81b成为单片的层叠体中的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通过该切断工序,在脱模薄膜9以及粘合光学薄膜的光学薄膜和粘合剂层的整个厚度方向形成切断线81a、81b。也可以在表面保护薄膜5上形成未到达背面的深度的切口。
形成切断线81a、81b后,将产品区域外的粘合光学薄膜的切断片与脱模薄膜9一起剥离去除,由此可以获得在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上设置有多个单片的粘合光学薄膜10的层叠体182(图7C)。以覆盖该层叠体182的整体的方式,在粘合光学薄膜10的粘合剂层上贴合长条的脱模薄膜7(图7D)。之后,与图6E~6G、或图6H~I同样地切断表面保护薄膜5和脱模薄膜7,由此获得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层叠体。
也可以使用与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不同的载体基材,通过半切割来切断粘合光学薄膜。图8A~8G为示出在载体片3上切断母基板、形成单片的层叠体的一系列工序的剖面示意图。作为母基板,与如图7A所示的层叠体181同样地使用在长条的粘合光学薄膜1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长条的脱模薄膜9、在光学薄膜上临时粘接有长条的表面保护薄膜5的层叠体。
首先,在母基板的表面保护薄膜5侧的面贴合载体片3(图8A)。作为载体片3的构成材料,优选塑料薄膜。载体片3优选辊对辊输送时的输送张力导致的尺寸变化小。在切断粘合光学薄膜时,以到达载体片3的表面(与表面保护薄膜5的界面)的方式进行切断(半切割)时,需要防止切断刀到达载体片3的背面。因此,载体片3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
在载体片3的表面,优选设置用于固定母基板的粘接层(未图示)。作为载体片3,可以使用在薄膜基材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粘合剂层的自粘合性薄膜。
从在载体片3上贴合有母基板的层叠体191的脱模薄膜9侧,以到达载体片3的表面的深度来进行切断(半切割),形成切断线91a、91b(图8B)。通过该切断工序,在脱模薄膜9、粘合光学薄膜1和表面保护薄膜5的整个厚度方向形成切断线91a、91b。也可以在载体片3上形成未到达背面的深度的切口。
从脱模薄膜9侧,以到达表面保护薄膜5的表面的深度进行半切割,从而形成切断线92a、92b(图8C)。通过该切断工序,在脱模薄膜9和粘合光学薄膜1的整个厚度方向形成切断线92a、92b。也可以在表面保护薄膜5上形成未到达背面的深度的切口。
切断线91a、91b成为单片的层叠体中的表面保护薄膜50的外边缘。切断线92a、92b成为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通过在切断线92a、92b的更外侧设置切断线91a、91b,可以获得以从粘合光学薄膜10的端面伸出的方式设置有表面保护薄膜50的层叠体。到达载体片3的切断线91a、91b的形成和到达表面保护薄膜5的切断线92a、92b的形成可以先进行任一者,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
在从脱模薄膜9侧切断粘合光学薄膜1和表面保护薄膜5后,剥离去除脱模薄膜9。此时,在切断线91a和切断线91b之间的区域,除了脱模薄膜9以外,粘合光学薄膜1和表面保护薄膜5的切断片也从载体片3上剥离去除。在切断线92a与切断线92b之间的区域,除了脱模薄膜9以外,粘合光学薄膜1的切断片也从表面保护薄膜5剥离去除。如此,除了脱模薄膜9以外,将被切断线包围的区域的粘合光学薄膜1和表面保护薄膜5剥离去除,由此可获得如图8D所示那样在载体片3上以岛状设置有表面保护薄膜50和粘合光学薄膜10的层叠物的层叠体192。
以覆盖该层叠体192的整体的方式在粘合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贴合长条的脱模薄膜7(图8E)。沿着切断线93a、93b切断脱模薄膜7(图6F),通过剥离临时粘接于表面保护薄膜50的载体片3,可以获得表面保护薄膜50和脱模薄膜70伸出至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更外侧、并且脱模薄膜70伸出至表面保护薄膜50的更外侧的单片的层叠体(图8G)。
在切断线93a、93b的形成中,可以只切断脱模薄膜7,也可以除脱模薄膜7以外还切断载体片3。也可以在从表面保护薄膜50剥离载体片3后进行脱模薄膜7的切断。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通过利用载体基材上的半切割将粘合光学薄膜切断为规定形状,之后进行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的切断,可以由母基板获得多个单片的层叠体。在该方法中,可以任意地设定各个切断线的位置,因此可以任意地设定粘合光学薄膜10的平面形状、表面保护薄膜50的平面形状、脱模薄膜70的平面形状。因此,可以获得表面保护薄膜50自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伸出量L1与脱模薄膜70自粘合光学薄膜10的外边缘的伸出量L2不同的层叠体。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粘合片的制作]
<粘合片1>
(聚合物浆液A的调制)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内,加入作为单体成分的86重量份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和14重量份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以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0.05重量份的Irgacure184(巴斯夫有限公司制造)和0.05重量份的Irgacure651(巴斯夫有限公司制造),然后流通氮气,一边搅拌一边进行约1小时的氮气置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照射5mW/cm2的紫外线而得到聚合率约11重量%的部分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浆液A)。
(丙烯酸低聚物的调制)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内,加入作为单体成分的100重量份的双环戊烯甲基丙烯酸酯(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FA-513M”)、作为链转移剂的3重量份的巯基乙酸、以及100重量份的甲苯,在70℃、氮气气氛下搅拌1小时。之后,加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0.2重量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70℃下反应2小时,继续在80℃下反应2小时。之后,将反应液加热至130℃,蒸馏去除甲苯、链转移剂和未反应单体,获得固态的丙烯酸系低聚物(重均分子量4500)。
(粘合剂组合物的调制)
在100重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浆液A中添加20重量份的丙烯酸系低聚物和0.085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并搅拌,从而调制粘合剂组合物。
在隔离膜(使用有机硅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38μm的聚酯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MRF#38”)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上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厚度25μm的涂布层。在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层上,将另一隔离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MRN#38”)以脱模处理面与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层接触的方式层叠。对该层叠体,使用黑光灯照射照度5mW/cm2的紫外线360秒来进行光固化,从而获得厚度25μm的粘合片。
<粘合片2>
(基础聚合物B的调制)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内,将作为单体成分的81.9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BA)、13.0重量份的丙烯酸苄酯(BzA)、5重量份的丙烯酸(AA)和0.1重量份的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4HBA)、以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1份的AIBN与100质量份的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一边在23℃下缓慢地搅拌,一边导入氮气来进行氮气置换。此后,使液体温度保持在55℃附近进行8小时的聚合反应,调制重均分子量为201万的基础聚合物B的溶液(浓度50重量%)。
(粘合剂组合物的调制以及粘合片的制作)
在200重量份的基础聚合物B的溶液(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中添加以固体成分计为0.45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体的75%溶液;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L”)、0.1重量份的过氧化物系交联剂(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Nyper BMT”)、1重量份的聚醚化合物(株式会社钟化制造“SILYL SAT10”,数均分子量为5000)并搅拌,调制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隔离膜(MRF#38)的脱模处理面上涂布该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130℃下加热20秒,形成厚度为20μm的粘合片。
<粘合片3>
(基础聚合物C的调制)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内,将作为单体成分的96.2重量份的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和3.8重量份的羟基乙基丙烯酸酯(HEA)、以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0.2重量份的AIBN与150重量份的乙酸乙酯一起加入,一边在23℃下缓慢地搅拌,一边导入氮气进行氮气置换。之后,使液体温度保持在60℃附近进行6小时的聚合反应,冷却到室温后,稀释乙酸乙酯,从而调制重均分子量为54万的基础聚合物C的溶液(浓度25重量%)。
(粘合剂组合物的调制以及粘合片的制作)
在400质量份的基础聚合物C的溶液(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中,添加以固体成分计为0.5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L”)、以及作为交联催化剂的以固体成分计为0.02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的乙酸乙酯溶液(Tokyo FineChemical Co.,Ltd制造“Envilizer OL-1”)并搅拌,调制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隔离膜(MRF#38)的脱模处理面上涂布该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130℃下加热20秒,形成厚度为20μm的粘合片。
<粘合片4>
在400重量份的基础聚合物C的溶液(固体含量100重量份)中,添加以固体成分计为4.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东曹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 HX”)、以及作为交联催化剂的以固体成分计为0.02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的乙酸乙酯溶液(Tokyo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Envilizer OL-1”),调制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隔离膜(MRF#38)的脱模处理面上涂布该丙烯酸系粘合剂溶液,在130℃下加热20秒,形成厚度为10μm的粘合片。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表面保护薄膜1>
对厚度为100μm的环烯烃薄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ZEONORFILM ZF-14-100”)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贴合粘合片3,在厚度100μm的薄膜上设置厚度为20μm的粘合剂层,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2>
对厚度为40μm的环烯烃薄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ZEONORFILM ZF-14-40”)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贴合粘合片3,在厚度为40μm的薄膜上设置厚度为20μm的粘合剂层,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3>
层叠2片上述的表面保护薄膜2,按照厚度40μm的薄膜、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厚度40μm的薄膜和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的顺序进行层叠,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4>
在上述的表面保护薄膜1上贴合表面保护薄膜2,按照厚度40μm的薄膜、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厚度100μm的薄膜以及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的顺序进行层叠,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5>
层叠2片上述的表面保护薄膜1,按照厚度100μm的薄膜、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厚度100μm的薄膜以及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的顺序进行层叠,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6>
对厚度100μm的环烯烃薄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ZEONORFILM ZF-14-100”)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贴合粘合片4,在厚度100μm的薄膜上设置厚度10μm的粘合剂层,从而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7>
对厚度100μ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T100-100”)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上贴合粘合片3,在厚度100μm的薄膜上设置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8>
对厚度38μ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T100C38”)的单面进行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上贴合粘合片3,在厚度100μm的薄膜上设置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层叠2片该表面保护薄膜,按照厚度38μm的薄膜、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厚度38μm的薄膜和厚度20μm的粘合剂层的顺序进行层叠,获得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有隔离膜的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1]
<粘合偏光板的制作>
(偏光件)
对厚度100μm的无定形聚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化转变温度75℃)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在电晕处理面,在25℃下涂布以9:1的重量比包含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和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Gosefimer Z200”;聚合度1200,乙酰乙酰基改性度4.6%,皂化度99.0摩尔%以上)的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制作在无定形聚酯薄膜基材上设置有厚度11μm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
通过在120℃的烘箱内的空中辅助拉伸沿长度方向将该层叠体自由端单向拉伸至2.0倍后,一边进行辊输送,一边依次在30℃的4%硼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在30℃的染色液中(0.2%碘,1.0%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60秒。接着,一边对层叠体进行辊输送,一边在30℃的交联液(碘化钾3%、硼酸3%水溶液)中浸渍30秒来进行交联处理,一边在70℃的硼酸4%、碘化钾5%水溶液中进行浸渍,一边以总拉伸倍率变为5.5倍的方式延长度方向进行自由端单向拉伸。之后,将层叠体在30℃的清洗液(4%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获得在无定形聚酯薄膜基材上设置有厚度5μm的PVA系偏光件的层叠体。
(偏光件保护薄膜的贴合)
调制包含作为固化性成分的40重量份的N-羟乙基丙烯酰胺和60重量份的N-丙烯酰吗啉、进而包含作为聚合引发剂的3重量份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巴斯夫有限公司制造“Irgacure819”)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将该粘接剂以约1μm的厚度涂布于上述层叠体的偏光件的表面,在其上贴合作为偏光件保护薄膜的厚度40μm的丙烯酸系薄膜,照射累积光量1000mJ/cm2的紫外线,使粘接剂固化。作为丙烯酸系薄膜,使用与在日本特开2017-26939号的实施例中记载的“透明保护薄膜1A”同样地制作的由酰亚胺化MS树脂构成的双向拉伸薄膜。
(粘合剂层的层叠)
从PVA系偏光件的表面剥离无定形聚酯薄膜基材。剥离在粘合片1的一个面临时粘接的隔离膜(MRN#38),在PVA系偏光件的表面贴合粘合片,从而得到带粘合剂的偏光板。
<表面保护薄膜的贴合>
剥离在表面保护薄膜1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的隔离膜,在带粘合剂的偏光板的丙烯酸系薄膜(偏光件保护薄膜)上贴合表面保护薄膜。通过以上的工序,获得在带粘合剂的偏光板的粘合剂层上临时粘接有隔离膜、在偏光板上临时粘接有表面保护薄膜的层叠体(母基板)。
<切割>
在该层叠体的表面保护薄膜侧的表面贴合微粘合薄膜作为载体片,根据图8A~8C所示的工艺切断层叠体后,剥离去除隔离膜(MRF#38)和切断片。之后,在粘合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粘合片1)的表面贴合隔离膜(MRF#38),进行对产品尺寸的冲切,获得在偏光板的一个面(偏光件侧的面)贴合有粘合片1和厚度38μm的脱模薄膜、在偏光板的另一个面(丙烯酸系保护薄膜)上贴合有表面保护薄膜1的层叠体。
[实施例2~11及比较例1~3]
如表1所示变更在偏光板的一个面设置的粘合片的种类、临时粘接于粘合片的脱模薄膜的种类以及在偏光板的另一个面贴合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种类。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获得临时粘接有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偏光板。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例的脱模薄膜均为使用有机硅对单面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聚酯薄膜,使用以下的市售品。
厚度25μm的脱模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MRF#25”
厚度38μm的脱模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MRF#38”
厚度50μm的脱模薄膜: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foil MRF#50”
[评价]
<粘接力>
将粘合偏光板和表面保护薄膜以宽度25mm、长度100mm的尺寸切出,剥离隔离膜后,在亚克力板(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Acrylite”,厚度:2mm,宽度:70mm,长度:100mm)上,以圧力0.25MPa、输送速度0.3m/分钟的速度进行辊压接。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将该试样静置30分钟后,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0.3m/分钟的剥离试验,测定在各自的拉伸速度下180°剥离力。
<3点弯曲载荷>
将表面保护薄膜和脱模薄膜以宽度6mm、长度50mm的尺寸切出。在支点间距离25mm的3点弯曲夹具上放置该试样,求出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使用动态粘弹性测量设备(TA Instruments制造“RSA-III”),以0.5mm/秒的压入速度将压头压入试样5mm的深度时的载荷。
<脱模薄膜的剥离性>
抓住在层叠体的外周伸出的脱模薄膜并剥离脱模薄膜。另外,在水平的工作上,在夹着双面粘合贴合有层叠体的表面保护薄膜侧的面的状态下,抓住在层叠体的外周伸出脱模薄膜并剥离脱模薄膜。将在任何水准下都可以容易地剥离的情况记为◎,将虽然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固定的状态下可以容易地剥离的、但在通常的操作中难以剥离的情况记为〇,将在任何水准下表面保护薄膜均会追随脱模薄膜而无法剥离的情况记为×。
<表面保护薄膜剥离性>
从层叠体剥离脱模薄膜,在亚克力板(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Acrylite”,厚度:2mm、宽度:70mm、长度:100mm)上,以圧力0.25MPa、输送速度0.3m/分钟的速度进行辊压接。在表面保护薄膜从粘合偏光板的外周伸出的区域(表面保护薄膜粘接于亚克力板的区域)中,将能够容易地从亚克力板剥离表面保护薄膜的情况记为〇,将剥离费力的情况记为×。
<光学薄膜粘接耐久性>
将表面保护薄膜剥离性试验后的试样(在亚克力板的表面贴合有粘合偏光板的试样)在温度85℃的恒温槽内静置5天后取出,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静置30分钟后,通过目视观察粘合剂层的浮起的状态。将在粘接界面看不见气泡的情况记为〇,将在粘接界面上产生气泡的情况记为×。
将上述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层叠体的构成(脱模薄膜的厚度、在偏光板的表面设置的粘合剂的种类、表面保护薄膜的构成(薄膜基材的材料和薄膜总厚度、粘合剂的种类和厚度))以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18051900000032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11的层叠体的脱模薄膜的剥离性、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性和偏光板的粘接可靠性均良好。在使用粘接力小的粘合片3作为与偏光件接触的粘合剂层的比较例2中,偏光板的粘接耐久性不充分。在使用粘合片3作为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的比较例3中,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困难。
在表面保护薄膜的薄膜基材的厚度小的比较例1中,由于表面保护薄膜的弯曲载荷小(即,表面保护薄膜容易弯曲),因此,如果使脱模薄膜弯曲,则表面保护薄膜会追随地弯曲,从层叠体剥离脱模薄膜困难。在使用厚度50μm的脱模薄膜的实施例8和实施例11中,与其它的实施例相比,脱模薄膜的剥离性差。认为这是由于,脱模薄膜的弯曲载荷与表面保护薄膜的弯曲载荷之差小,表面保护薄膜容易追随脱模薄膜的弯曲而发生弯曲。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通过使脱模薄膜和表面保护薄膜的弯曲载荷为规定范围、并且使两者的弯曲载荷之差大,在剥离脱模薄膜时会抑制表面保护薄膜追随地发生弯曲,可以获得脱模薄膜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接界面处容易剥离的层叠体。

Claims (7)

1.一种层叠体,其具备:在光学薄膜的第一主面固着层叠有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光学薄膜;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表面临时粘接的脱模薄膜;以及,在所述光学薄膜的第二主面临时粘接的表面保护薄膜,
所述表面保护薄膜具备薄膜基材和固着层叠于所述薄膜基材的第二粘合剂层,
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临时粘接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第二主面,
所述脱模薄膜和所述表面保护薄膜存在伸出至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
在所述脱模薄膜和所述表面保护薄膜伸出至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中,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第二粘合剂层与所述脱模薄膜接触,
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为3N/25mm以上,
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为1N/25mm以下,
所述脱模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为1g以下,
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为1.2g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为所述脱模薄膜的3点弯曲载荷的3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为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相对于亚克力板的拉伸速度0.3m/分钟的180°剥离力的20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整个外周,所述脱模薄膜和所述表面保护薄膜伸出至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脱模薄膜存在伸出至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边缘的更外侧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薄膜从所述粘合光学薄膜的外边缘向外侧伸出5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薄膜基材的厚度为60μm以上。
CN201910794460.9A 2018-08-27 2019-08-27 层叠体 Active CN110862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8763 2018-08-27
JP2018158763A JP7273472B2 (ja) 2018-08-27 2018-08-27 積層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2776A CN110862776A (zh) 2020-03-06
CN110862776B true CN110862776B (zh) 2022-06-07

Family

ID=6965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4460.9A Active CN110862776B (zh) 2018-08-27 2019-08-27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73472B2 (zh)
KR (1) KR102515728B1 (zh)
CN (1) CN110862776B (zh)
TW (1) TWI791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48805A (ko) * 2020-03-10 2022-11-07 수미토모 케미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적층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5280200A (zh) * 2020-03-16 2022-11-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03122B (zh) * 2020-07-31 2023-12-01 东丽株式会社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6348282A (zh) * 2020-10-22 2023-06-27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反射型偏振膜用表面保护膜以及层叠体
WO2022123364A1 (en) * 2020-12-11 2022-06-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lens including optical film bonded to lens substrat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4261B2 (ja) * 2001-04-09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
JP2012241108A (ja) * 2011-05-19 2012-12-10 Fujimori Kogyo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が貼着された光学部品
CN105431289A (zh) * 2013-08-01 2016-03-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05849598A (zh) * 2013-12-26 2016-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层叠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7031278A (ja) * 2015-07-30 2017-0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セパレータ付き光学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8187B2 (ja) * 2002-10-28 2009-0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335773B2 (ja) 2004-09-27 2009-09-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積層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製造装置
JP2009197222A (ja) * 2008-01-25 2009-09-03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剥離方法、及び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2010097070A (ja) 2008-10-17 2010-04-30 Nitto Denko Corp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TW201307464A (zh) 2011-07-05 2013-02-16 Sony Chem & Inf Device Corp 螢光體片形成用樹脂組成物
JP5546518B2 (ja) * 2011-09-28 2014-07-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脆性ウェハ裏面研削用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研削方法
JP2014111705A (ja) * 2012-03-30 2014-06-19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シート
JP2016118771A (ja) 2014-12-18 2016-06-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及びそれを含む積層体
KR102641791B1 (ko) * 2015-08-24 2024-03-0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면 보호 필름을 갖는 광학 부재
JP6676311B2 (ja) 2015-08-26 2020-04-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体
JP6148775B1 (ja) 2016-02-25 2017-06-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905312B2 (ja) 2016-03-30 2021-07-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678803B1 (ko) 2016-06-03 2016-11-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표시 소자의 연속 제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8013583A (ja) * 2016-07-20 2018-01-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セパレータフィルム積層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JP6957853B2 (ja) * 2016-09-30 2021-1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
JP6925808B2 (ja) 2017-01-26 2021-08-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4261B2 (ja) * 2001-04-09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
JP2012241108A (ja) * 2011-05-19 2012-12-10 Fujimori Kogyo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が貼着された光学部品
CN105431289A (zh) * 2013-08-01 2016-03-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05849598A (zh) * 2013-12-26 2016-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层叠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17031278A (ja) * 2015-07-30 2017-0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セパレータ付き光学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24084A (ko) 2020-03-06
TWI791124B (zh) 2023-02-01
TW202016625A (zh) 2020-05-01
KR102515728B1 (ko) 2023-03-30
JP2020034623A (ja) 2020-03-05
JP7273472B2 (ja) 2023-05-15
CN110862776A (zh) 2020-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2776B (zh) 层叠体
CN107636499B (zh) 两面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US9841545B2 (en) Optical film with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on both sid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reof,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url of optical film with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on both sides
US11137522B2 (e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US10067268B2 (e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US10094954B2 (e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KR101667057B1 (ko) 광학용 점착 시트
JP6692599B2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
US20160102229A1 (en) Optical film with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190243041A1 (e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equipped polarizing plate
US20190025485A1 (en)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CN116515457A (zh) 粘合剂层、其制造方法、粘合片、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8169612A (ja) 粘着剤層付片保護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連続製造方法
TWI765012B (zh) 附黏著劑層之單面保護偏光薄膜、影像顯示裝置及其連續製造方法
CN111534238A (zh) 粘合片、光学层叠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2119332B (zh) 带粘合剂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WO2018181014A1 (ja) 粘着剤層付片保護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連続製造方法
KR20110125904A (ko) 표면보호필름 및 이것이 구비된 표면보호필름 부착 광학필름
CN110462473B (zh) 带粘合剂层的单侧保护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JP2020073630A (ja)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カール抑制方法
US20230234334A1 (en) Polarizing film laminate
WO2021100490A1 (ja)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40033120A (ko) 광학 기능층 부착 편광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614639B1 (ko) 점착제층을 구비한 편광 필름 및 그 박리 방법, 그리고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7642288A (zh) 光学层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