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913B -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913B
CN110830913B CN201911099365.3A CN201911099365A CN110830913B CN 110830913 B CN110830913 B CN 110830913B CN 201911099365 A CN201911099365 A CN 201911099365A CN 110830913 B CN110830913 B CN 110830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ehicle
passenger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9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913A (zh
Inventor
荀坤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wik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wik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wik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wik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9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识别***包括乘客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设备;乘客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车载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根据第一识别信息查询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度及识别效率。

Description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发展,现在社会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汽车用作代步工具已经非常普遍。尤其,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汽车用作代步工具的人群不仅仅包括自己购车、拥有车辆所有权的车主或者使用传统出租车业务的人群,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发展,更大比例的人群选择通过共享汽车的形式来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
目前,对于共享汽车司机而言,在处理用车业务时,司机尽可能希望提高效率。例如,当司机想确认乘客是否已上车时,只能通过肉眼自行确认。但是,尤其对于共享大巴等大型共享车辆而言,由于乘客的人数较多,司机很难一一确认所有乘客是否均已上车,导致漏掉乘客直接出发,或者为了进行确认,导致加长乘客的等待时间,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乘客使用共享汽车的体验度,而且降低司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共享汽车司机无法及时确认乘客的乘坐状态,导致降低用户体验度及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包括乘客移动终端及设置于共享汽车上的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无线上网)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通用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可选地,所述识别***还包括云服务器、多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及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个共享汽车;
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及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云服务器被配置为分别存储有每一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及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注册信息;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共享用车请求,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所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车载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频率更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识别***还包括司机移动终端;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司机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可选地,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若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持续时间时,再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若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时,再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共享汽车被配置为以所述共享汽车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出所述乘客已上车信号,将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所述乘客移动终端。
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方法,包括:
以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设置于共享汽车上的车载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可选地,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个共享汽车,云服务器分别存储有每一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及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注册信息;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响应于共享用车请求,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所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车载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根据预设频率更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以司机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获取所述司机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可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持续时间时,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时,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可选地,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共享汽车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响应于输出所述乘客已上车信号,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将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所述乘客移动终端。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所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司机无需自行确认即可了解乘客的乘坐状态,有效地确保所有乘客均上车后再启动车辆,同时有效地节省了乘客的等待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度,而且提升了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所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乘客移动终端 1;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11;
云服务器 2;
共享汽车 3;
车载终端设备 31;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 32;
司机移动终端 4;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41;
步骤 101;
步骤 102;
步骤 103;
步骤 104;
步骤 105;
步骤 106;
步骤 10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给出以下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发明并将其结合到具体应用背景中。各种变型、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各种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容易显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适用于较宽范围的实施例。由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中给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践可不必局限于这些具体细节。换言之,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而没有详细显示,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注意,在使用到的情况下,标志左、右、前、后、顶、底、正、反、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仅是出于方便的目的所使用的,而并不暗示任何具体的固定方向。事实上,它们被用于反映对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或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司机无需自行确认即可了解乘客的乘坐状态。
如图1所示,上述识别***包括至少一个乘客移动终端1(即乘客使用的终端设备)、云服务器2及至少一个车载终端设备31,每一个车载终端设备31分别对应设置于一个共享汽车3上,云服务器2分别与至少一个乘客移动终端1及至少一个车载终端设备31通过无线通信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地,乘客移动终端1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但并不具体限定乘客移动终端1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终端设备31可以是设置在共享汽车上的车机模块,云服务器2可以是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内容服务提供者)服务端,车载终端设备31可以通过T-Box模块与云服务器2进行双向通信。
T-Box模块系安装在汽车上的一个盒子,具有通讯功能,车载终端设备31可以通过T-Box模块来具有外网连接功能,例如,向TSP服务端传输通知信号。
当TSP服务端应用在车辆上时,亦可以认为是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在Telematics(车载信息服务)产业链居于核心地位,上接汽车、车载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下接内容提供商。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上述的T-Box模块、TSP服务端仅为一种示意,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车载终端设备31与云服务器2的类型及通信方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云服务器2被配置为分别存储有每一个乘客移动终端1的注册信息及每一个车载终端设备31的注册信息,使用共享汽车业务的乘客和车主需要先进行用户注册,云服务器2存储有所有用户的注册信息,以用于识别不同的用户。
乘客移动终端1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被配置为以乘客移动终端1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但并不具体限定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乘客移动终端1还被配置为根据乘客的用车需求生成相应的共享用车请求,并且响应于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将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及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器2,上述第一识别信息用于查询并连接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的UUID、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但并不具体限定上述第一识别信息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云服务器2还被配置为响应于从乘客移动终端1接收到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及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将接收到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1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云服务器2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即根据乘客用车请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共享汽车,以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上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共享汽车3的车载终端设备31。
乘客移动终端1还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频率更新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2,更新的第一识别信息主要为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即通过不断重置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来提升网络安全性。
云服务器2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还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31。
车载终端设备31被配置为响应于从云服务器2获取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根据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车载终端设备3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至上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判断连接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以确认乘客已上车,若否,还被配置为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以确认乘客已离车,若否,重新根据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当乘客乘坐共享汽车时,车载终端设备31可连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此时,若连接状态持续稳定,则可以认为乘客已上车,若连接状态不稳定或已断开,则可以认为乘客已离车或未上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及上述第一预设断开时间均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共享汽车3上还设有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2,共享汽车3被配置为以共享汽车3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2为Wi-Fi模块,上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为Wi-Fi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2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车载终端设备3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出上述乘客已上车信号,将上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乘客移动终端1,以使乘客移动终端1可自动连接至车内Wi-Fi网络,从而方便用户上网。
优选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上述识别***还包括至少一个司机移动终端4(即共享汽车的车主或司机使用的终端设备),云服务器2还与至少一个司机移动终端4通过无线通信建立通信连接。
司机移动终端4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但并不具体限定司机移动终端4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云服务器2被配置为分别存储有每一个司机移动终端4的注册信息,司机移动终端4也可与对应共享汽车的车载终端设备31共用注册信息。
司机移动终端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被配置为以司机移动终端4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但并不具体限定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云服务器2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即根据乘客用车请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共享汽车及对应的司机移动终端,以生成共享用车订单),从司机移动终端4获取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将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1的UUID、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但并不具体限定上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司机移动终端4还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频率更新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2,更新的第二识别信息主要为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即通过不断重置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来提升网络安全性。
云服务器2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还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1。
乘客移动终端1还被配置为根据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乘客移动终端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上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至司机移动终端4及车载终端设备31,以确认乘客已上车,若否,还被配置为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至司机移动终端4及车载终端设备31,以确认乘客已离车,若否,重新根据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采用上述乘客移动终端1接入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识别乘客乘坐状态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司机无需自行确认即可了解乘客的乘坐状态,有效地确保所有乘客均上车后再启动车辆,同时有效地节省了乘客的等待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度,而且提升了识别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方法,上述识别方法利用如上述的识别***,上述识别方法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司机无需自行确认即可了解乘客的乘坐状态。
如图2所示,上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乘客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步骤中,乘客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但并不具体限定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执行本步骤之后,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车载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
在本步骤中,乘客移动终端根据乘客的用车需求生成相应的共享用车请求,并且响应于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将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及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器,上述第一识别信息用于查询并连接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但并不具体限定上述第一识别信息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在本步骤中,云服务器响应于从乘客移动终端接收到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及上述共享用车请求,将接收到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在本步骤中,云服务器还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即根据乘客用车请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共享汽车,以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上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共享汽车的车载终端设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乘客移动终端还根据预设频率更新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更新的第一识别信息主要为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即通过不断重置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来提升网络安全性。
云服务器还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还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
执行本步骤之后,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车载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识别信息查询并接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步骤中,车载终端设备响应于从云服务器获取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根据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当车载终端设备进入至上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查询到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根据上述第一识别信息接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执行本步骤之后,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判断连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105,若否,执行步骤106。
在本步骤中,响应于接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车载终端设备判断连接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105,若否,执行步骤106。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步骤105、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在本步骤中,车载终端设备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以确认乘客已上车。
当乘客乘坐共享汽车时,车载终端设备可连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此时,若连接状态持续稳定,则可以认为乘客已上车。
在本步骤中,以共享汽车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上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为Wi-Fi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在本步骤中,车载终端设备还响应于输出上述乘客已上车信号,将上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乘客移动终端,以使乘客移动终端可自动连接至车内Wi-Fi网络,从而方便用户上网。
执行本步骤之后,结束常规流程。
步骤106、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执行步骤107,若否,返回执行步骤103。
在本步骤中,车载终端设备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执行步骤107,若否,返回执行步骤103。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预设断开时间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步骤107、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在本步骤中,车载终端设备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以确认乘客已离车。
当乘客乘坐共享汽车时,车载终端设备可连接至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此时,若连接状态不稳定或已断开,则可以认为乘客已离车或未上车。
执行本步骤之后,结束常规流程。
优选地,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上述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司机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但并不具体限定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及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可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性能或用户实际需求来自行设定。
云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即根据乘客用车请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共享汽车及对应的司机移动终端,以生成共享用车订单),从司机移动终端获取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将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但并不具体限定上述第二识别信息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
司机移动终端根据预设频率更新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并且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更新的第二识别信息主要为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即通过不断重置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来提升网络安全性。
云服务器还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还将更新后的上述第二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乘客移动终端。
乘客移动终端还根据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乘客移动终端还响应于进入上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至司机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设备,以确认乘客已上车,若否,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至司机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设备,以确认乘客已离车,若否,重新根据上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利用上述乘客移动终端接入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步骤,可进一步提升识别乘客乘坐状态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方法,能够自动识别乘客是否已乘坐目标共享汽车,司机无需自行确认即可了解乘客的乘坐状态,有效地确保所有乘客均上车后再启动车辆,同时有效地节省了乘客的等待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度,而且提升了识别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上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所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包括乘客移动终端及设置于共享汽车上的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根据预设频率更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中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并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中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共享汽车被配置为以所述共享汽车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出所述乘客已上车信号,将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所述乘客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还包括云服务器、多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及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个共享汽车;
所述云服务器分别与多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及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云服务器被配置为分别存储有每一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及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注册信息;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共享用车请求,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所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被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车载终端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还包括司机移动终端;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所述司机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有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若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持续时间时,再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识别***,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被配置为若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时,再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9.一种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乘客移动终端及设置于共享汽车上的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以乘客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设置于共享汽车上的车载终端设备获取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根据预设频率更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并且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根据接收到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更新对应的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设备;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共享汽车为中心的第三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三无线通信网络;
响应于输出所述乘客已上车信号,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将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发送至所述乘客移动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一个共享汽车,云服务器分别存储有每一个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及每一个所述车载终端设备的注册信息;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响应于共享用车请求,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及所述共享用车请求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关联至对应的所述乘客移动终端的注册信息并进行存储;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共享用车请求生成共享用车订单,并且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共享用车订单中对应指定的车载终端设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以司机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建立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获取所述司机移动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响应于进入所述第二预设区域范围内并接入至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时,判断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持续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上车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和/或,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UUID、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名称及接入密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持续时间时,所述乘客移动终端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司机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娱乐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6.如权利要求9~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持续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持续时间时,所述车载终端设备还判断断开连接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断开时间,若是,输出乘客已离车信号。
CN201911099365.3A 2019-11-12 2019-11-12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Active CN110830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9365.3A CN11083091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9365.3A CN11083091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913A CN110830913A (zh) 2020-02-21
CN110830913B true CN110830913B (zh) 2024-02-06

Family

ID=69554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9365.3A Active CN11083091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091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9357A1 (fr) * 2010-12-17 2012-06-22 Nomadic Solutions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covoiturage
CN104853430A (zh) * 2015-05-11 2015-08-19 樊继方 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车载设备与移动终端的连接方法
CN104867324A (zh) * 2015-05-29 2015-08-2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打车服务中识别乘客上车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789122A (zh) * 2017-01-09 2017-05-31 安众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约车乘客是否上车以及是否计费的判断方法
CN107211242A (zh) * 2015-02-08 2017-09-26 苹果公司 车内无线通信
CN108694751A (zh) * 2017-02-21 2018-10-23 北京路热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乘客集合统计***及方法
CN109615395A (zh) * 2018-11-27 2019-04-12 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乘客上车以及确定乘客进入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9357A1 (fr) * 2010-12-17 2012-06-22 Nomadic Solutions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covoiturage
CN107211242A (zh) * 2015-02-08 2017-09-26 苹果公司 车内无线通信
CN104853430A (zh) * 2015-05-11 2015-08-19 樊继方 车载设备、移动终端及车载设备与移动终端的连接方法
CN104867324A (zh) * 2015-05-29 2015-08-2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打车服务中识别乘客上车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789122A (zh) * 2017-01-09 2017-05-31 安众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约车乘客是否上车以及是否计费的判断方法
CN108694751A (zh) * 2017-02-21 2018-10-23 北京路热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乘客集合统计***及方法
CN109615395A (zh) * 2018-11-27 2019-04-12 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乘客上车以及确定乘客进入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913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8740B2 (ja) 車両の電子インタフェースを介した通信を容易に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1173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vehicular emergency updates following an accident
US9305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lay
CN106331985B (zh) 安全低功耗车辆信息监测器
CN107018176B (zh) 来自次级连接装置的对主连接装置的应用控制
US976895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vehicl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US202101468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ving object us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US20110273279A1 (en) Vehicle system interaction using remote device
US20200409678A1 (en) Vehicle software update network
US98721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product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device
US96911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all notification handling
CN110913065B (zh) 选择性地将电子设备与车辆连接的方法、车辆及控制***
CN110830913B (zh) 共享汽车乘客乘坐状态的识别***及方法
CN109050271A (zh) 充电请求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充电请求处理***
US20230388803A1 (en) In-vehicle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accessory integration
CN112781611A (zh) 精准选择停车位置的方法、智能控制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04875695A (zh) 用于自用户标识的移动装置和***
US20190360827A1 (en) Ride-sharing assistance system, ride-shar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and ride-sharing assistance method
US20200344583A1 (en) Vehicle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1886814B (zh) 在车载网络服务和外部应用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和***
WO202000226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10689388A (zh) 就近还车的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车机端
US20190394644A1 (en) Vehicle feature control
CN112133081A (zh) 车辆识别方法及***和车载终端
JP202406858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車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