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00C - 引爆***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引爆***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00C
CN1105700C CN96180190A CN96180190A CN1105700C CN 1105700 C CN1105700 C CN 1105700C CN 96180190 A CN96180190 A CN 96180190A CN 96180190 A CN96180190 A CN 96180190A CN 1105700 C CN1105700 C CN 11057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term
electrical connector
detonator
bod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80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9160A (zh
Inventor
F·J·鲁卡
小D·P·苏图拉
R·M·杜夫拉内
E·L·格拉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no Nobel ASA
Original Assignee
Ensign Bickfor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ign Bickford Co filed Critical Ensign Bickford Co
Publication of CN1219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9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6EXPLOSIVES; MATCHES
    • C06CDETONATING OR PRIMING DEVICES; FUSES; CHEMICAL LIGHTERS; PYROPHORIC COMPOSITIONS
    • C06C5/00Fuses, e.g. fuse cords
    • C06C5/06Fuse igniting means; Fuse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DBLASTING
    • F42D1/00Bla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e.g. loading or tamping
    • F42D1/04Arrangements for ignition
    • F42D1/043Connectors for detonating cords and ignition tubes, e.g. Nonel tub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Bag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Paper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用来将非电的起爆信号从给体线(26、224)转移到受体线如输入短线(24、217)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具有给体线保持装置(20a、20b、229),用来设置给体线(26、224)使与输入带线(24、217)保持信号转移关系。一个砧件(27、130、226)用来支承输入短线(24、217),支承点设在输入短线与给体线(26)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地方,输入短线最好与给体线贴合接触。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器装置有一本体部(10a),其内保持着一个***(22),它在从输入短线(24)接到引爆信号后起爆。如果在***(22)内装入延迟元件,便可使它延迟一段时间再起爆,是否要延迟,可自由选择。连接器装置(10)设有保持弹簧夹(20a、20b)用来保持给体线(26)使它与输入短线(24)保持信号转移关系。有一输出线保持件(16)夹持输出线(28)使它与***(22)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Description

引爆***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背景
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在信号传输线之间转移引爆信号的连接器装置,更具体点说,涉及一种保持***的连接器装置,该装置用来将起爆信号从给体线转移到受体线。
在***操作中引爆一份或多份***时通常的做法是用引爆信号传输线将引爆信号传送到***上。这类信号传输线具有各种传统形式,例如导爆索,激波管等。通常,需要将引爆信号从一条传输线转移到另一条传输线,并且在这样做时,通常需要为在线间传移信号插置一个延迟装置。现有技术中有不少种装置可用来将引爆信号从一条传输线转移到另一条传输线,其间都插置延迟装置。
相关技术
1992.12.15授予Michma等的美国专利5,171,935曾公开一种连接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连接器块,其中制有一个管道可用来接纳低能的***帽。该装置包括一个管接合件可用来夹持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传输管,例如与低能***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激波管,***可操作地连结到一个输入激波管上,该激波管载送设在其远端的引爆装置所发出的引爆信号。***可含有延迟元件。
1987.12.22授予Kelly等的美国专利4,714,017曾公开一种连接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可扣上的信号给体索夹持件,该夹持件可滑动地装在连接器本体上。给体索夹持件形成一个空气间隙,通过该间隙来自给体索的信号被转移到延迟元件上,然后再到一次***上。给体索夹持件可以滑动,因此给体索的位置可选择使它产生所需的延迟。该装置包括一个保持夹(26)可用针信号受体索保持在***输出端的横向上。
1988.01.05授予Bartholomew的美国专利曾公开一种延迟连接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迟发***,其上有一输入短线。信号给体线被设置得与输入短线平行以便转移信号,而信号受体线被设置得可将信号转移到迟发***上。
                          本发明的综述
一般地说,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装置,其设计可使引爆信号给体线与受体线贴合接触,其时受体线在其与给体线接触的点上被一砧件支承着。在具体应用上,本发明可被引用到一个装置内而该装置可被用来保持(1)一个***,该***带有一条由信号输入短线构成的受体线,(2)一条引爆信号给体线,例如低能导爆索,它与作为受体线的短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3)一条输出线,它与***的信号发射端之间保持信号转移关系。***可选用迟发***,它可在下列情况下提供延迟时间:(1)将信号从信号给体线转移到***时,(2)将信号从***转移到输出线时。
具体地说,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装置可用来将一引爆给体线和一受体线偶合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概括地说,该装置有一砧件用来支承该受体线的一部分,还有给体线保持装置用来使该给体线与该受体线上被砧件支承的该部分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给体线保持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夹或者它可具有一个罩盖件。最好,给体线和受体线互相贴合接触。
在上面引用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器装置可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并可具有下列构件。一个本体部,具有一个***保持装置用来保持***,该***具有一个输入端,从该输入端伸出一条具有一输入短线的受体线,和一个方向相反的信号发射端。输入短线可以是一段激波管、具有适当强度的导爆索或爆燃管。***保持装置的尺寸和外形使它能保持***而将其输入短线设置在连接器的输入端并将其信号发射端设置在连接器的输出端。一个可具有弹性夹装置或给体线槽的给体线保持装置被支承在连接器上,以便用来使在本体部输入端的该给体线与坐落在***保持器装置内的该***的输入短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一个可具有输出线槽的输出线保持器装置被支承在连接器上以便用来使在本体部输出端的输出线与该被保持的***的信号发射端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的是将连接器装置与坐落在***保持器装置内的***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是,连接器装置还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砧装置以便在该输入短线与该给体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点上用来支承该输入短线。最好,砧装置的尺寸和外形被设计得与给体线保持装置配合,这样当该给体线被保持在给体线保持装置内并且该***坐落在***保持装置内时,便可使输入短线和给体线保持互相贴合的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输入短线由从激波管、爆烧管和低能导爆索中选用的一段信号传输线构成。
本发明在还有一个方面提供的是,将引爆给体线设置在给体线保持装置内使与输入短线贴合接触。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给体线具有非圆形的截面以便使给体具有至少一个扁平的部分,给体线的扁平部分被设置得与输入短线接触。或者,给体线可具有圆形截面。
按照本发明的还有一个方面,***保持装置可具有一个封闭部,其内形成一个具有一个终端的孔,该孔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得至少可接纳并封闭***的信号发射端,而将信号发射端接纳在该孔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线保持装置可在靠近该孔的终端制有输出线槽将至少一条输出线保持在其内,并使它与接纳在该孔内的***保持信号转移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中,连接器装置的本体部具有一对互连件,当它们互连时可形成一个具有一个终端的孔,该孔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得至少可接纳并封闭***的信号发射端,而将信号发射端接纳在该孔的终端。该孔的尺寸和形状可任意选定,以便将***的整个长度封闭起来。而这一对互连件上可带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锁定件,以便将它们锁定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连接器装置的本体部具有一对互连件,当它们互连在一起时限定了一个具有终端的孔,其尺寸和形状使它至少可接纳并封闭***的输出端而将***的输出端接纳在孔的终端。
本发明在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提供的是,有一信号转移孔眼在该孔的终端和输出线保持槽之间延伸,使信号容易从***帽转移到保持器槽内的输出线上。
本发明在另一个方面提供的是,输出线保持装置具有一条在本体部一侧敞开的输出线槽以便将输出线***其内,同时给体线保持装置具有一条在本体部一侧敞开的给体线槽以便将给体线***其内,这两条槽都在本体部的同一侧敞开。
本发明在又一个方面提供的是,输出线槽和给体线槽各在本体部的相反侧上敞开。
下面两个术语在本文和权利要求中具有所指出的意义:
术语“引爆信号给体线”指一条引爆信号的传输线如导爆索,它能将所含***成分引爆,释放足够的能量,从而在原来与引爆信号给体线保持实质接触的信号传输线如激波管、爆燃管或低能导爆索中造成一个引爆信号。
信号给体线和受体线的“贴合接触”这个术语意为,给体线和受体线的定位使它们在足够的压力下互相接触,致使至少其一在接触区域被接触压力弯曲或变形,从而至少有一条线会至少部分包绕在另一条线的表面上。这种变形或至少部分包绕的接触会增加给体线和受体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样情况,如果这两条线只是在没有这种压力的情况下互相接触,那么由于既不会变形也不会弯曲,两者只是在切线上互相接触。通常,给体线和受体线的互相贴合接触是在横向上例如互相垂直地定位。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顶视图;
图1B为图1A中装置的侧立视图,其中加上了***和一条信号给体线;
图1C为图1B所示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又加上了一条输出线;
图1D为图1B所示***帽的输入短线的沿1D-1D线切开的、比图1B放大的剖面图;
图1E为在图1D中的输入短线中心的空心通道的、比图1D放大的剖视图;
图1F为图1C所示起爆给体线的沿1F-1F线切开的、比图1C放大的剖视图;
图1G为输入短线24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B中的输入短线、给体线和砧件的比图1B放大的部分透视图;
图3A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3B为图3A中的连接器装置环绕其纵轴线从图3A中的位置旋转180°后的透视图,其中示出被该装置保持着的***、给体线和输出线;
图3C、3D、3E和3F分别为图3A和3B中的连接器装置的侧立视图、底视图、沿图3C中3E-3E线看去的端视图、和沿图3C中3F-3F切开的剖视图,其中图3C、3E和3F示出一条给体线的断面和一条固定在装置内的输入短线;
图4、4A和4B分别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与图3C、3E和3F相应的视图;
图5、5A、5B、5C和5D分别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与图3A、3B、3C、3D和3E相应的视图,其中图5D是图5B中沿5D-5D线切开的剖视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的侧立视图,其中包括一个已对齐准备装到连接器装置内的***;
图6A为图6中的连接器装置和***的装配好的侧立视图;
图6B为图6A中的连接器装置的输出端的部分透视图;
图6C为图6A中沿6C-6C沿切开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A中连接器装置的顶视图;
图6E为图6A中连接器装置的透视的纵向剖面图。
                 本发明及其较优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装置用来将来自起爆信号给体传输线(今后在本文和权利要求中被称为“信号给体线”或“给体线”)的起爆信号转移到信号受体传输线(今后在本文和权利要求中被称为“信号爱体线”或“受体线”)。给体线必须能够将起爆信号转移给受体线,方法是给体线和受体线的外表面被放置成在实质上互相接触,而不是在轴向上互相连接。因此,使用了引爆信号给体线,例如导爆索给体线。而非引爆信号给体线例如激波管线,它只能引导信号通过,不能沿着该线的径向向外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因此不能仅仅依靠两条线的实质的表面接触在受体线中引发一个信号。
传统上,给体线和受体线之间的信号转移关系是依靠受体线与给体线的接触获得的。而本发明在将起爆信号从给体线转移到受体线时能提高可靠性,这是由于受体线被设置在一个支承结构(在本文中被称为“砧件”),而该砧件设在给体线与受体线接触的点上。另外可靠性还可进一步提高,只要使给体线和受体线互相贴合接触即可。
本发明可用于多种情况下。例如,在***操作中,本发明能使引爆信号从给体线也就是具有导爆索的地面干线转移到一条或多条受体线也就是具有导爆索、激波管、爆燃管等的下行线。本行业的行家都知道,激波管为一空心管,其内装有反应材料也就是粉末状的烈性***,通常和一种材料如细铝粉混合在一起。爆燃管的构造与激波管类似,不同的是,爆燃管含有粉末状爆燃材料作为反应材料,而不是像激波管那样含有粉末状的强烈引爆材料。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受体线为***的输入引线用来将信号从给体线转移到输出线或其他连接器装置。***典型地被用来作为一个延迟机构,可选用一个本行业都知道的合适的迟发***插置在给体线的起爆与输出线或其他连接器装置的引爆之间。但如果需要,也可用一不迟发的***或“瞬发”***。***的输入引线可以是一条输入信号短线(在本文和权利要求中有时被称为“输入短线”),也就是一段合适的信号传输线,例如一个短段的激波管。爆燃管或具有适当强度的导爆索。如果采用导爆索,最好采用一条含有季戊***(PETN)或具有类似强度的***每英尺不超过约7格令(1格令=64.8mg)的低能导爆索。低能导爆索之所以较好,因为与较高能量的导爆索相比,它能减少噪声、***和碎片的生成。在下面关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受体线为***的输入短线,但应知道,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他型式的受体线,这在下面将述及。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具有保持给体线与输入短线的信号转移关系例如使这两者实质接触的装置。
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非常适用于作为***计划一部分的***工地的面***上,这种***可包括大量钻孔,它们之间用敷设在地面上的信号转移线互相连接。因此极其需要使***帽和起爆给体线的***能尽可能低,但又要使***帽的输入短线受体线或其他受体线能可靠地引爆。具有激波管或爆燃管的受体线基本上是平静的,它们并不在管外消耗***能来产生碎片或其他***废物。受体线也可具有适当低强度的导爆量即低能导爆索。这样,受体线就可以是激波管、爆燃管或低能导爆索。***输入短线受体线一般具有激波管。在另一方面,引爆给体线基本上是***性的,极需使引爆给体线的***输出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同时要确保***帽的输入短线和各下行线能可靠地引爆。与此类似,在采用***帽时,其***输出最好尽可能地低,但要保证输出线或其他装置能可靠地引爆。另外,如同下面在各实施例中详细述及的那样,最好至少将***帽的信号发射端,即***帽含有输出***的端头封闭在连接器装置的孔内借以减少由于引爆而被散发的碎片量。曾经发现,即使在将引爆给体线的***输出减少到可能限度的上述这些条件下,给体线保持装置能用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使给体线与输入短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并不需要在现场装配或操纵该装置。所有在现场需要做的只是用简单的扣压配合***方式使给体线和受体线连接到连接器装置上。这一点与授予Bartholomev等的美国专利4,716,831所公开的装置大不相同。在该装置内给体线被***到一个索夹(16)内,受体线被***到另一个索夹(18)内,有一上壳体部(10)被降下到下壳体部(12)上以便在使用前将连接器装置闭合。相比之下,采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连接给体线和受体线要简单得多,并可不需在现场装配连接器装置。
图1A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0。该装置具有一个本体部10a,其尺寸和形状使它能在其内接纳一个***,如图1B和1C所示。本体部10a设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具有围片12a和12b,可接纳并保持***,如图1B和1C所示。本体部10a包括一个封闭部10b,其限定了一孔14,其尺寸和形状使它至少能接纳***的信号发射端。孔14有一终端14′。有一保持件16被连结到本体部10a上并限定了一槽18,该槽与信号转移孔眼14a连通,该槽18的尺寸和形状使它能在其内接纳并保持一条输出线。本体部10a还设有一对弹簧夹20a和20b,用来保持一条信号给体线。有一砧件27被设置在两个弹簧夹20a和20b之间以便支承一条受体线,即***的输入短线,将在下面论述,砧件27具有如图6C所示的砧226。
图1B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已加上一条导爆索给体线26和一个***22,***22设有用作受体线的激波管输入短线24。输入短线24具有一个端部敞开并被密封在***22壳体内的第一端,和另一个相对的被封闭在管封闭部25上的第二端。封闭部25可用任何一种有效的方法制成以便将管端密封从而保护其内部使免受污染。例如,封闭部2 5可由输入短线24的端头在热压模中加压制成。给体线26可以是一条导爆索或其他起爆信号传输线,它能通过给体线26与输入短线24的实质接触在输入短线24内引发一个信号。
如上所述,最好能将起爆给体线26的***力限制在一个能可靠地引爆输入短线24的低水平。这时,给体线26可以是一条低能量的导爆索并可典型地具有每直线米约为0.5到2.2克的高级***如PETN的芯药装载量。
***22可以是瞬发***或迟发***,这两种型式都是本行业熟悉的。***22具有一个信号发射端22被接纳在孔14内并被封闭部10b封闭。信号转移孔眼14a使***22的信号发射端22a向槽18暴露。按照减少***力的要求同时又要信号能可靠地转移,在***22的信号发射端22a的***装药的多少最好能加以限制,例如一次和二次***如叠氮化铅和PETN或其等同物的总量最好不超过约600mg。例如,一次***可具有约为95到100毫克(mg)的叠氮化铅,二次***可具有约为500mg的PETN。通常更少量的***便足够,例如约为25到100mg的叠氮化铅或PETN或等同物。显然,也可使用其他合适的一次或二次***。上述“等同物”意谓***材料的***力与PETN或叠氮化铅相当,视具体情况定。
***22的信号发射端22a抵在孔14的终端14′上而定位。由弹簧夹20a和20b(在图1B中只有其中一个可见)提供的给体线保持装置可用来使信号给体线26与输入短线24保持实质的接触。本体部10a最好包括两个切口10c(图1A)以便协助弹簧夹20a和20b固定给体线26的位置并使给体线26和输入短线24保持接触。这里保持装置如弹簧夹20a和20b及砧件27的设计使给体线的一个表面26d或26d′(图1F)容易保持与输入短线24接触。弹性的弹簧夹20a和20b将会用力将给体线抵压在输入短线24上。给体线26通过绕输入短线24弯曲为略微***的形状而反抗弹簧夹20a和20b所施加的压力。如同图1B中虚线轮廓所示。如从图1B可见,砧件27有一个弯曲的表面,它支承着输入短线24与给体线26接触的部分,以允许使输入短线24略微弯曲。弹簧夹20a和20b施加的压力将压迫输入短线24和给体线26使它们局部缠绕地贴合接触如图2所示。这样,给体线26和输入短线24互相贴合,造成一个更大的接触表面面积和更为可靠的从给体线26到输入短线24的信号转移。当给体线26具有较大的刚性以致弹簧夹20a、20b不能压迫它使它弯曲而与受体线如输入短线24贴合接触时,砧27的弯曲表面的形状可这样设计使弹簧夹20a,20b的压力能使受体线弯曲从而与给体线贴合接触。这样使用时,给体线可显得基本上没有被弯曲如图1C所示,但仍可得到本发明的优点。
试验表明,在与给体线接触的点上设置砧件27之类的砧装置来支承受体线,比起类似形状的给体线和受体线,两者在与给体线接触的点上没有砧件来支承受体线的情况,可增加信号从给体线转移到受体线的可靠性。
在受体线和给体线的接触点上设置砧件来支承受体线也可在助爆药组件的连接器(这种装置有时被称为“滑动件”)上实现。一般地说,助爆药在商用***(如开矿、采石和建设)行业中是人所熟知的,它被用来引爆较不灵敏的***剂如钻孔内所含的硝酸铵/燃料油。传统上,助爆药可滑动地被装在钻孔内的一条导爆索的下行线上。导爆索用来将引爆信号从***工地的面上传送到助爆药上,但它并没有足够的能量引爆助爆药。因此使用一个***来放大引爆信号。这种***典型地具有一条输入引线,通过设置输入引线使与下行线接触,引爆信号就从下行线转移到输入引线上。此时使用连接器装置来将***设置在助爆药内的正确位置上使输入引线与下行线接触。这种连接器装置一般是本行业中所熟悉的。然而,按照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具有一个砧件,以便在输入引线和下行线的接触点上来支承输入引线。在这种情况下,导爆索下行线构成给体线而输入引线为受体线。这种连接器装置在1996.01.11递交、以Danier P.Sutula,Jr.等的名义、题为“引爆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律师案号9-1451)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08/548,813中曾有说明,其中的砧件具有一个定位突缘可将***的输入引线设置得与给体线相靠接触,并有一角撑板支承突缘防止它在给体线起爆时变形。
如从图1C可见,至少有一条输出线28被设置在槽18内,以便保持与***22的信号发射端22a的信号转移关系。信号转移孔眼14a(图1A)用来将输出信号从***22直接导引到槽28内和输出线28上,该输出线设在槽18内的情况如图1C所示。而图1B和1C示出的槽18的尺寸和形状只能接纳并保持一条单一的输出线,应该知道,连接器装置10的输出端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设计得能够设置多条输出线使它们与***22保持信号转移关系,例如在授予Michna等的美国专利5,171,935中所示的,该专利的内容在这里被引用供参考。在Michna等的专利中,与槽18对应的输出线槽具有一个J形的外廓(当从对应于图1B的方向看去时),该外廓一般地仿效***的外廓,因此能够设置多条输出线使与***的输出端接触。
如图1D所示,输入短线24为具有内层24a和外层24b的双层构造。双层的综合厚度限定了壁厚T,而输入短线24的内径(“ID”)限定了一个管内表面24c(图1E),其上设有一层粉状反应材料24d,其厚度在图1E被大为夸大,为的是能清楚地显示。管内表面24c限定输入短线24的中心通道24e。内层24a可由含有离子键的聚合物材料构成,使粉状反应材料能容易地粘附在其上,而外层24b可根据抗拉强度和机械刚度选用另一种聚合物材料。输入短线24可具有任何一种合适的构造,包括单层的单管构造、如图所示的双层构造或多于两层的多层构造。输入短线可以是“标准的”激波管,其外径约为3.0mm,内径约为1.1mm。其他激波管也可使用,如果需要的话。例如,输入短线24的外径(“0D”)可不大于约2.38mm,ID与T的比率可从约0.18到2.50,最好从约0.83到1.33。外径0D可从约1.90到2.36mm,而管内径可从约0.50到0.86mm。反应材料24d的表面密度就管内表面24c的面积而言可从约0.5到7g/m2。最好用来构成输入短线24的激波管为在1995.01.30递交的E.L.G1adden等的名义申请、题为“信号传输引信”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08/380,039中所公开的。
输入短线的压扁部在横截面上有长弧部和短弧部,其中一个长弧部被设计成与给体线接触。最好,但不是必需,给体线26的横截面被成形为大致椭圆形如图1F所示。给体线26具有一个由***如PETN构成的实心体26a,它被一个加捻纤维套26b包围着,在该套的外面还有一个挤压的聚合物套26c,该套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如低密度的聚乙烯制成。给体线26的非圆形横截面有一长度为“a”的长轴和一长度为“b”的短轴,以及在外表面上的一对长而扁的弧形表面26d、26d′。给体线26的横截面轮廓的压扁程度可被选择使其表面26d和26d′能有更多的面积来与其他线如输入短线24的表面接触。长度“a”和长度“b”的比率可从约1.1到1.8,最好从约1.4到1.6。这种构造的结果是给体线26的压扁段(表面26d或26d′)在横截面上形成长弧部和短弧部,长弧部被用来与输入短线24接触。
为了增加给体线26和输入短线24的接触面积并进一步提高它们之间的信号转移能力,将表面26d或26d′定位成与输入短线24的外表面接触。这样,表面26d或26d′就有一个自己对齐而与输入短线24接触的倾向。代替或除了使给体线26的至少一个纵向部分(或全部具有一压扁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使输入短线24具有压扁的横截面如图1G所示,该图示出单管构造的输入短线24′,它有一个由合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单层和一个中心通道24e′,在该通道的壁上分布着粉状反应材料,如同图1D和1E的实施例那样。输入短线24′最好在横截面上具有一个长度为a′的长轴和一个长度为b′的短轴,a′和b′的比率与上面产1F中的“a”和“b”给出的比率相同。因此输入短线的压扁段在横截面上形成长弧部和短弧部,并将它的一个长弧部定位成与给体线接触。输入短线24′外表面的其中一个压扁的长弧部被定位成与给体线接触,例如使它与图1F所示的给体线26的表面26d或26d′接触,以便提高在给体线和输入短线之间信号转移的可靠性。
图3A到3E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总体外形基本上呈长方形的连接器装置110具有一个基本上为长方形的本体部110a,它有两个侧边部113a、113b,其尺寸和形状使它们能将***保持在其内。本体部110a具有两个端部,并具有通过颈件119a连结在一端上的给体线弹簧夹装置120a、120b和通过颈件119b连结在另一相对端上的输出线保持装置132。如从图3A可见,给体线弹簧夹装置120a和120b在它们与本体部110a的第一端之间形成一条槽118a。槽118a在本体部110a的一侧敞开以便插置给体线如图3B所示,并在另一侧被颈件119a封闭。与此类似,输出线保持装置132在它与本体部110a的第二端之间限定了一条槽118b,使输出线可通过槽的敞开侧插置到其内,从而在其内与***的输出端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从图3A可看到设在两个侧边部113a和113b之间的***隐蔽壁125从本体部110a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壁125覆盖着设在连接器装置内的***的输入端,并载有一个矢标,指示着本装置转移信号的方向。壁125留下***的输出端而露出。
当将图3A的连接器装置按照箭头(未标号)所示的方向环绕其纵轴旋转180°时,它就处在图3B所示的方位上,在该图中示出的连接器装置已将***、给体线和输出线安放在位。按照图3B中的方向,可以看到槽118a的敞开侧处在装置的顶侧,而封闭槽118b的颈件119b也在该侧。图3B还示出本体部110a的第一端和给体线弹簧夹装置的尺寸和形状被这样设计,使它们能容纳***的输入短线,该输入短线在给体线弹簧夹装置120a和120b之间通过,并将给体线布置在与输入短线成直角的方向。还可看到***隐蔽壁127从帽保持拱架13向本体部的第二端延伸,并在本体部110a的顶侧覆盖着***的输出端,露出***帽的输入端。壁127和壁125一样载有一个矢标,指示着信号行径该装置的方向。有一凹折接合突部117,与***上的凹折啮合以资将该***固定在位。
综观图3A和3B可见,接纳输出线的槽118a在本体部110a上敞开的一侧正好与槽118a敞开的那一侧相反。槽118a和118b以相反的方向敞开,这在图3C的侧视图和图3D的底视图上可看得格外清楚,在图中可见槽118a是在本体部110a的底侧封闭而在顶侧敞开的,但槽118b恰好与此相反。图3E为图3C中沿3E-3E线看去的端视图,其中通过给体线弹簧夹装置120a和120b之间的空隙可以部分看到本体部110a上的***保持拱架123。
固定在连接器装置110内的给体线26和受体线也就是输入短线24的相对位置在图3C、3E和3F中示出。颈件119a限定了一对接纳给体线26的槽座121a;与此类似,颈件119b在本体部110的另一端限定了容纳输出线28的槽座121b。另外,颈件119a限定了一条纵向槽座129(与图5C中实施例的纵向槽座129′类似)用来将输入短线24设置在其内。如从图3F可见,槽座129接纳着输入短线24并相对于给体线26的槽座121a而向内凹进,因此给体线26和输入短线24被设置成相切地接触。但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图3A和3B的连接器装置可修改为包括砧装置,该装置可使输入短线24与给体线26贴合接触。即砧装置可使给体线26和输入短线24中至少有一方以弯曲的外形来贴合另一方面,这样来增加两者之间的信号转移可靠性。这种砧装置可通过减少或消除图3A-3F的实施例中在颈件119a内制出的槽座129来设置。一个具有这种修改结构的实施例在图4-4B中示出,其中输入短线24相对于给体线26被一砧面130保持在升高的位置上,该砧面130与突部130a、130b合作约束这两条线,从而强制给体线26环绕输入短线24弯曲,这样便可使输入短线24和给体线26互相贴合接触。因此在这两者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增加,使起爆信号容易从给体线26转移到输入短线24上。由此可见砧装置可由协同操作的结构如砧表面130和突部130a、130b构成。
图5-5D属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槽118a和118b都在本体部110a′的同一侧敞开。这样,如图5A所示,槽118a和118b的开口都设在同一方向上,例如图5A中的向上方向。比较图3C和图5B可最清楚地了解这两个实施例中槽118a和118b外形的差异。另外,虽然两个实施例都具有两个部分地沿着本体部长度延伸的***隐蔽壁,但在图3A-3F的实施例中,壁125、127分别设在本体部110a的两个相对侧上(一个在顶侧,一个在底侧),而在图5-5D的实施例中,两个壁125′、127′都设在同一侧。
其他方面,图5-5D的实施例的外形完全与图3A-3F的实施例的外形相似,包括槽座121a′和121b′。
图6-6E示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连接器装置210有一个输入端210a和一个输出端210b,还有一对空心的互连件,即第一件212和第二件214(图6a)。第一件212有一探测部212a,其直径比其余的一般为管状的部分小。探测部212a的尺寸和形状可被接纳在第二件214内。在第一件212的探测部212a上制有第一锁定装置212b,在第二件214上则制有第二锁定装置214a。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212b有一升起的台部,而第二锁定装置214a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可通过快速***配合而容纳第一锁定机构212b上升起的台部。在零件212、214的锁定装置212b、214a的直径上的相对侧制有另一对与212b、214a完全相同的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未示出)。在第一个212的一端(装置210的输出端210b)制有一条受体线槽218,在第二件214的一端(装置210的输入端210a)则制有一条给体线槽220。
从图6A和6E可最好地看到,第一件212和第二件214都是空心的,并且当连接在一起如图6A所示时,两者配合在其内形成一孔可将***216容纳于其中。***216有一信号发射端216a,其内含有合适的***装药,和一输入端216b,该输入端接纳输入短线216并被卡紧在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衬套内,以便使***216与周围隔绝而被密封。输入短线217的端头用一密封219密封使输入短线217的内部与周围隔绝。***216可以是瞬发***或者如同常见的那样,含有延迟元件以便在起爆给体线224开始将起爆信号转移到输入短线217内时和***216在其信号发射端内所含的***起爆时两者之间提供一段延迟时间。
连接器装置210可这样装配:将***216的输入短线217***到第二件214的孔内,使输入短线217伸出到连接器装置210的输入端210a之外,然后密封输入短线217以设置一个密封219,使其内部与外界隔绝。作为另一种选择,给体线槽220所提供的通道,其尺寸可让密封219通过。然后将***216的伸出的输出端***到第一件212内,同时使第一件212和第二件214相向移动一直到第一锁定装置212b与第二锁定位置214a啮合,将第一件212和第二件214牢固地锁定在一起为止。通常,这种装配是在工地完成的,但也可在***工地进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装配好的连接器块210就可在现场用来与合适的受体线和给体线连接。
在***工地上,受体线222可在***216的信号发射端的附近按压***到受体线槽218(图6B)内,起爆给体线224则可按压***到给体线槽220内与输入短线217贴合接触。
应该注意到,如从图6C可最好地看到,在给体线槽220内制有一个升起而沿纵向延伸的凸台作为砧件226,其延迟部延伸通过连接器装置210的给体线端210a。由罩盖件229构成的给体线保持装置延伸并部分环绕砧件226借以限定绕砧件226弯曲的给体线槽220如图6C所示(罩盖件229被连接到砧件226上作为第二件214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输入短线217和起爆给体线224叠置在砧件226上,该砧件基本上沿给体线槽220的全长延伸直到输入端210a,这样在将引爆给体线224以压配合***到给体线槽220内时,给体线224和输入短线217便可互相贴合接触。如从图6C和6E可最好地看到,砧件226和罩盖件229合作可保持给体线224与输入短线217贴合接触。
作为选择,第二件214可独立于第一件使用。例如,第二件214可用来将信号从引爆给体线(该线可以是***工地面上的干线)直接转移到下行线的受体线上。这种受体线可具有***的输入引线,其位置使它能引爆钻孔***剂的助爆药,  因此可从***工地面的第二件214延伸到该工地面底下数百英尺的点上。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下行线的受体线可替代输入短线217而被设置在给体线槽220内的砧件226上。
在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下,第二件214可与第一件212结合起来使用,但并不需要互相连接起来。而是,如果第一件212内的***有一条长的输入引线,那么第二件214和给体线224可被设置在一个远离第一件212和一条输出线的点上。
图3A-3D、5-5E和6-6E的实施例都设有长孔,使***帽的整个长度基本上能被接纳并封闭,从而在装运和连接到受体线和给体线上时可保护***。
虽然本发明就其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虽然本行业的行家在阅读和了解上述说明后,对所说明的实施例能够作出各种修改,这样一种修改理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可操作地将引爆给体线与受体线偶合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连接器装置,该装置具有:
一个砧件,用来支承该受体线的一部分;和
给体线保持装置,用来当该受体线被砧件支承时保持该给体线与该受体线的这一部分之间的信号转移关系。砧件和给体线保持装置互相面对,并分别决定它们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使给体线和受体线保持互相贴合接触。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给体线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夹。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给体线保持装置具有一个罩盖件。
4.一种可操作地将起爆给体线与受体线偶合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连接器装置,该装置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并具有:
一个本体部,其上有***保持装置,用来保持***,该***有一输入端,具有输入短线的受体线就从该端伸出,还有一个相对的信号发射端,***保持装置的尺寸和形状能保持该***,而将其输入短线设在连接器的输入端,并将其信号发射端设在连接器的输出端;
设在连接器装置上的给体线保持装置,用来使在本体部输入端的该引爆给体线与位于***保持装置内的该***的输入短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和
设在连接器上的输出线保持装置,用来使在本体部输出端的至少一条输出线与该被保持的***的信号发射端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5.按照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装置,还具有设在连接器上的砧装置,用来在该输入短线与该给体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点上支承该输入短线。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决定砧装置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与给体线保持装置配合,这样当该给体线被保持在给体线保持装置内且该***位于***保持装置内时,可使该输入短线与该给体线保持互相贴合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连接器装置,结合有位于***保持装置内的***。
8.按照权利要求7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入短线由一段激波管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7的连接器装置,还包括设在给体线保持装置内与输入短线贴合接触的引爆给体线。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给体线至少有一纵向段为非圆形横截面,以便提供至少一个给体线压扁段,给体线的压扁段被设置成与输入短线接触。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给体线的压扁段在横截面上有长弧部和短弧部,其中一个长弧部被设置成与输入短线接触。
12.按照权利要求10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入短线至少有一纵向段为非圆形横截面,以便提供至少一个输入短线压扁段,输入短线的压扁段被设置成与给体线接触。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入短线的压扁部在横截面上有长弧部和短弧部,其中一个长弧部被设置成与给体线接触。
14.按照权利要求4、5或6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保持装置有一个封闭部,其上限定了一个具有终端的孔,其尺寸和形状使它至少可接纳并封闭***的输出端而将所说输出端接纳在孔的终端,而输出线保持装置具有一条在孔的终端附近制出的输出线槽,其尺寸和形状至少可接纳一条输出线使它与接纳在孔内的***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有一信号转移孔眼在孔的终端和输出线槽之间延伸。
16.按照权利要求4、5或6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本体部具有一对互连件,当它们互连在一起时限定了一个具有终端的孔,其尺寸和形状使它至少可接纳并封闭***的输出端而将***的输出端接纳在孔的终端。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孔的尺寸和形状使它能封闭***的整个长度。
18.按照权利要求16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一对互连件设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锁定装置,可将两个互连件锁定在一起。
19.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出线保持装置具有一条在本体部一侧敞开的输出线槽以便将输出线***其内,同时给体线保持装置具有一条在本体部一侧敞开的给体线槽以便将给体线***其内,这两条槽都在本体部的同一侧敞开。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出线槽和给体线槽各在本体部的相反侧上敞开。
21.一种可操作地将引爆给体线与受体线偶合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的连接器装置,该装置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并具有:
一个设在***保持装置的本体部,***保持装置具有一个封闭部,其限定了一孔可用来接纳并封闭至少该***的输出端,该***帽具有一条输入短线;
一个设在本体部上的给体线保持装置,可用来将该引爆给体线保持在本体部的输入端上使与输入短线保持信号转移关系;
一个***,有一输入短线伸出的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并被保持在***保持装置内,使至少***的输出端被设置在孔内,输入短线则被设置在朝向连接器的输入端并靠近给体线保持装置的地方,输入短线具有一段信号传输线;
设在连接器装置上的输出线保持装置可用来使至少一条输出线与***输出端的信号转移关系;
封闭部还具有一个在***孔和输出线槽之间延伸的信号转移孔眼;及
用来使输入短线和信号给体线定位而互相贴合接触的砧装置。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输入短线具有一段信号传输线,限于仅连接给体线和***帽使它们之间能转移信号。
23.按照权利要求21或22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在输入短线和给体线中至少有一方具有至少一个横截面为非圆形的纵向段,以便使输入短线和给体线中至少有一方具有至少一个压扁段,被压扁段设置在输入短线和给体线的接触点上。
24.按照权利要求5、6、21或22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为,***为迟发的***。
CN96180190A 1996-01-18 1996-12-03 引爆***的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7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576,003 1996-01-18
US08/576,003 US5703320A (en) 1996-01-18 1996-01-18 Connector for blast initi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9160A CN1219160A (zh) 1999-06-09
CN1105700C true CN1105700C (zh) 2003-04-16

Family

ID=2430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801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700C (zh) 1996-01-18 1996-12-03 引爆***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5703320A (zh)
EP (1) EP0874792A4 (zh)
JP (1) JP2002509511A (zh)
CN (1) CN1105700C (zh)
AR (1) AR005381A1 (zh)
AU (1) AU707983B2 (zh)
BR (1) BR9612824A (zh)
CA (1) CA2242244C (zh)
IN (1) IN188721B (zh)
MY (1) MY113538A (zh)
NO (1) NO983325L (zh)
PE (1) PE37898A1 (zh)
RU (1) RU2153142C2 (zh)
UA (1) UA53636C2 (zh)
WO (1) WO1997026230A1 (zh)
ZA (1) ZA97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5287B1 (en) * 1998-03-09 2001-10-23 Austin Powder Company Low-energy shock tube connector system
US6196131B1 (en) * 1998-07-08 2001-03-06 Ronald A. Yanda Shock tube initiator tip encased in a non-conductive material
US6694886B1 (en) 1999-08-31 2004-02-24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Rigid reactive cord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7188566B2 (en) * 2001-04-24 2007-03-13 Dyno Nobel Inc. Non-electric detonator
DE20109493U1 (de) * 2001-06-08 2001-09-20 Gnaschwitz Sprengstoffwerk Verbindungsblock für nichtelektrische Zündsysteme für Sprengungen
CA2357273C (en) 2001-09-07 2009-11-10 Orica Explosives Technology Pty Ltd. Connector block for shock tubes,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detonator therein
CA2357082A1 (en) * 2001-09-07 2003-03-07 Orica Explosives Technology Pty Ltd. Connector block configured to induce a bend in shock tubes retained therein
US6581519B1 (en) * 2001-10-11 2003-06-24 Leslie K. Adams Blasting cap initiator system
WO2003071220A2 (en) * 2002-02-15 2003-08-28 Ensign-Bickford Aerospace & Defense Company Initiation fixture and an initiato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03107542A2 (en) * 2002-06-12 2003-12-24 Ensign-Bickford Aerospace & Defense Company Signal transfer device
CN1307128C (zh) * 2004-12-08 2007-03-28 西安庆华民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起爆网络的连接块
CN1293025C (zh) * 2004-12-08 2007-01-03 西安庆华民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起爆网络连接块的锁定装置
HUE038750T2 (hu) * 2012-04-24 2018-11-28 Fike Corp Energiaátadó eszköz
US11543224B2 (en) * 2017-08-24 2023-01-03 River Front Services, Inc. Explosive detonat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EP3940334A1 (en) 2017-08-24 2022-01-19 River Front Services, Inc. Explosive detonat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CN111610749B (zh) * 2020-07-01 2021-07-0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多炸点引爆控制装置
WO2023149858A1 (en) * 2022-02-01 2023-08-10 Roketsan Roket Sanayi̇i̇ Ti̇caret A.Ş. Detonation transfer modul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7780A (en) * 1978-05-10 1980-02-12 Ensign-Bickford Company Detonating cord and blasting cap connector block
US4426933A (en) * 1981-04-27 1984-01-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electric blasting assembly
US4714018A (en) * 1985-07-01 1987-12-22 Nitro Nobel Ab Method and means for connecting fuses
US4771694A (en) * 1986-08-19 1988-09-20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Bl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tube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9280A (en) * 1954-01-15 1957-01-29 Tinnerman Products Inc Fuze clips
US2952206A (en) * 1957-05-10 1960-09-13 Austin Powder Co Fuse connector
US2923239A (en) * 1957-07-26 1960-02-02 Ensign Bickford Co Ignition transmission line and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BE637059A (zh) * 1962-09-07
US3175491A (en) * 1963-06-08 1965-03-30 Canadian Ind J-shaped detonating fuse connector
US3205818A (en) * 1963-08-02 1965-09-14 Du Pont Connector for explosive cords
US3669021A (en) * 1969-08-27 1972-06-13 Us Navy Mild detonating fuse logic components
ZA727873B (en) * 1971-12-01 1974-06-26 Nitro Nobel Ab Propagation device and initiation system for low energy fuses
US4024817A (en) * 1975-06-02 1977-05-24 Austin Powder Company Elongated flexible detonating device
SU668932A1 (ru) * 1977-06-28 1979-06-25 Промышлен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Кривбассвзрывпро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оединени двух детонирующих шнуров
US4248152A (en) * 1979-01-24 1981-02-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Field-connected explosive booster for propagating a detonation in connected detonating cord assemblies containing low-energy detonating cord
US4312273A (en) * 1980-04-07 1982-01-26 Shaped Charge Specialist, Inc. Shaped charge mounting system
US4299167A (en) * 1980-04-28 1981-11-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Nonelectric delay initiator
US4424747A (en) * 1981-04-27 1984-01-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electric blasting assembly
US4481884A (en) * 1981-12-28 1984-11-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ield-connected explosive booster for initiating low-energy explosive connecting cords
ZW26282A1 (en) * 1981-12-30 1983-08-17 Aeci Ltd An initiating connector
US4495867A (en) * 1982-06-18 1985-01-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ssembly for initiating explosives with low-energy detonating cord
US4716832A (en) * 1986-09-18 1988-01-05 Halliburton Company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detonator
CA1255537A (en) * 1986-09-26 1989-06-13 Ici Canada Inc. Pyrotechnic variable delay connector
US4730560A (en) * 1986-10-03 1988-03-15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Combination bl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tube connector and delay assembly
US4716831A (en) * 1986-11-03 1988-01-05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Detonating cord connector
US4722279A (en) * 1986-11-17 1988-02-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electric detonators without a percussion element
US4821645A (en) * 1987-07-13 1989-04-18 Atlas Powder Company Multi-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blast initiation system
US4815382A (en) * 1987-11-25 1989-03-28 Eti Explosives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Connector and detonator/connector assembly for initiating explosive primers with low-energy detonating cord
GB8904660D0 (en) * 1989-03-01 1989-04-12 Ici Plc Connection device for bl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tubing
US5162606A (en) * 1990-04-12 1992-11-10 Atlas Powder Company Modular blasting system
GB9023730D0 (en) * 1990-11-01 1990-12-12 Everest John R Explosive lines
US5173569A (en) * 1991-07-09 1992-12-22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Digital delay detonator
US5204492A (en) * 1991-10-30 1993-04-20 Ici Explosives Usa Inc. Low noise, low shrapnel detonator assembly for initia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s
US5192828A (en) * 1992-03-13 1993-03-09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Detonating cord and blasting cap connector block having a resilient free end cord latch
US5171935A (en) * 1992-11-05 1992-12-15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Low-energy blasting initi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urface connection thereof
US5333550A (en) * 1993-07-06 1994-08-02 Teledyne Mccormick Selph Tin alloy sheath material for explosive-pyrotechnic linear products
US5463955A (en) * 1994-02-08 1995-11-07 Ici Canada Inc. Transmission tube connector
US5423263A (en) * 1994-04-01 1995-06-13 Dyno Nobel, Inc. Detonator-to-shock tube ignition transfer connector
US5499581A (en) * 1994-05-26 1996-03-19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Molded article having integral displaceable member or members and method of use
US5524547A (en) * 1994-06-03 1996-06-11 Ici Canada Inc. Signal tube and detonator cor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7780A (en) * 1978-05-10 1980-02-12 Ensign-Bickford Company Detonating cord and blasting cap connector block
US4426933A (en) * 1981-04-27 1984-01-24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Non-electric blasting assembly
US4714018A (en) * 1985-07-01 1987-12-22 Nitro Nobel Ab Method and means for connecting fuses
US4771694A (en) * 1986-08-19 1988-09-20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Bl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tube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703320A (en) 1997-12-30
CN1219160A (zh) 1999-06-09
JP2002509511A (ja) 2002-03-26
CA2242244A1 (en) 1997-07-24
AU1149897A (en) 1997-08-11
PE37898A1 (es) 1998-07-11
NO983325L (no) 1998-09-18
ZA97306B (en) 1998-10-15
AU707983B2 (en) 1999-07-22
CA2242244C (en) 2000-05-23
EP0874792A1 (en) 1998-11-04
WO1997026230A1 (en) 1997-07-24
NO983325D0 (no) 1998-07-17
RU2153142C2 (ru) 2000-07-20
AR005381A1 (es) 1999-04-28
EP0874792A4 (en) 2003-03-19
IN188721B (zh) 2002-11-02
BR9612824A (pt) 2000-03-21
UA53636C2 (uk) 2003-02-17
MY113538A (en) 200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00C (zh) 引爆***的连接器
EP0063943B1 (en) Non-electric blasting assembly
US6006671A (en) Hybrid shock tube/LEDC system for initiating explosives
CN101663557B (zh) 无引爆器的******以及在其内引爆散装***的方法
US20030155112A1 (en) Modular propellant assembly for fracturing wells
CN1214034A (zh) 带有多根线输入头的***
US20140060368A1 (en) Simultaneous nonelectric priming assembly and method
NO794287L (no) Overdrager for aa forbinde detonerende lunter
FI59580B (fi) En pao ickeelektrisk vaeg taendbar spraengkapsel
NO151785B (no) Lavbrisans energioverfoeringsanordning for sprengstoff
NZ200406A (en) Delay detonator
RU2163338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с блокирующи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для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детонатора
ZA200308260B (en) Non-electric detonator
JPS58115083A (ja) 非電気的***組立体
CN104769213A (zh) 用于穿透井筒的双向成形***
US5665932A (en) Initiation of blasting
US4073235A (en) Explosive energy-initiatable blasting caps containing a porous ignition and deto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U613974B2 (en) Time delay relay
US5162606A (en) Modular blasting system
NO800516L (no) Ikke-elektrisk forsinkelsesdetonator.
US5689083A (en) Obturating initiation fitting
US20020139274A1 (en) Booster
DE2734351C2 (de) Zündsystem für ein Sprengsystem und Sprengkapsel für den Einsatz im Zündsystem
CN100578136C (zh) 导爆管式无起爆药***及其非电引爆***
ZA200103538B (en) Non-primary deton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YNO NOBEL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HE ENSIGN-BICKFORD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05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422

Address after: American Utah

Patentee after: Dyno Nobel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onnecticut

Patentee before: The Ensign-bickford Co.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VID NOBE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NAN NOBEL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904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24

Address after: Oslo

Patentee after: Dyno Nobel A.S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Utah

Patentee before: Dyno Nobel Inc.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