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9513A -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9513A
CN110529513A CN201910392346.3A CN201910392346A CN110529513A CN 110529513 A CN110529513 A CN 110529513A CN 201910392346 A CN201910392346 A CN 201910392346A CN 110529513 A CN110529513 A CN 110529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ollar
conversion
conversion clutch
coupling memb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23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拉德·洛里
马蒂斯·皮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52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9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16D2023/0631Sliding sleeves;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变速器的同步单元(24)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该转换接合套组件包括:第一转换接合套(36),其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第二转换接合套(40),其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沿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并且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在此,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经由连接件(56)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联接。此外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转换设备(10),其包括第一联接构件(12),其能选择地经由包括这样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同步单元(24)与第二联接构件(14)或第三联接构件(16)形状锁合地转动联接。

Description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速器的同步单元的转换接合套组件。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特别是用于全自动多挡变速器的转换设备,该转换设备具有这样的转换接合套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转换设备以及转换接合套组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用于使构件如轴和擒纵轮选择性地传导扭矩地联接或相互断开联接。
已知的转换设备、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可全自动转换的多挡变速器根据可供使用的转换级或变速挡位通常具有多个转换点。在此,转换点可以理解为转换设备内部的点,在该点上应该选择性地进行转换设备的两个元件的传导扭矩联接或断开联接。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已知的转换设备中,每个转换点使用一个转换接合套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已知的转换接合套组件和配备有该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特别是在此应该实现尺寸紧凑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由此应该保证转换设备的小的结构空间需求。
所述目的通过文首述及类型的转换接合套组件得以实现,该转换接合套组件包括:围绕转换接合套轴线可转动的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该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可以与第一联接构件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第一转换接合套,该第一转换接合套可以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围绕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可转动的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该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间隔开并且可以与第一联接构件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和第二转换接合套,该第二转换接合套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间隔开并且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其中,转换接合套组件沿着第一转换方向可操作,使得第一联接构件能够借助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而与第二联接构件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drehmomentfest)联接,其中,转换接合套组件沿着与第一转换方向相反的第二转换方向可操作,使得第一联接构件能够借助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经由第二转换接合套而与第三联接构件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并且第一转换接合套与第二转换接合套经由连接件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联接。
在此,“第一”和“第二”的概念应该仅仅理解为转换接合套组件的构件的名称。这些概念并不包括数量。用于转换接合套的可选的名称是滑动套筒。转换接合套支座也可称为毂。
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用于将第一联接构件选择性地与第二联接构件或第三联接构件传导扭矩地连接。因此可将转换接合套组件称为双侧作用的转换接合套组件。在此,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和第一转换接合套构成转换接合套组件的单侧作用的子组件。同样的内容适用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和第二转换接合套。因此一个唯一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用于选择性地操作两个转换点。与每个转换点具有各自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因此构造得特别紧凑。在此由于所述连接件之故,两个相互间隔开的转换点也可以配备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所述连接件可跨接附属的间隔。此外,转换接合套组件经由连接件可简单地与需配备的转换点的不同相对位置相匹配。转换接合套组件由此在转换点的设置方面可得到广泛应用。所述连接件也可用于跨接位于需配备的转换点之间的构件或元件。所述连接件可穿过或包围这样的构件或元件。因此居间具有构件或元件的转换点也可以配备转换接合套组件。
第一联接构件优选是轴或擒纵轮。第二联接构件和第三联接构件也可分别为轴或擒纵轮。转换接合套组件在此可设置在轴或擒纵轮上。
所述连接件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例如由铝或钢制成。所述连接件可借助切削加工法、锻造方法、压铸法或可借助粉末冶金法制成。
优选地,转换接合套组件具有用于转换拨叉的、单独的嵌接几何结构、特别是单独的嵌接槽,其中,所述嵌接几何结构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上、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上或在连接件上。在此,所述嵌接几何结构可完全环绕转换接合套轴线。作为可选方案,嵌接几何结构仅仅部分地环绕。因此转换接合套组件优选可经由一个唯一的操作元件、特别是一个唯一的转换拨叉操作。由此可以借助一个唯一的操作元件、特别是一个唯一的转换拨叉来操作两个转换点。与每个转换点需要一个操作元件的已知转换接合套组件相比,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因此节省了结构空间。此外,其可以相对简单地构造。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宽度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宽度可以不相等,和/或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外径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外径可以不相等。相应配置的转换接合套的内径和宽度以相应的方式不同。在此可以相互独立地设计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宽度和外径。因此使转换接合套支座和附属的转换接合套始终精确地与其相应的使用情况相匹配。这保证了转换接合套组件的高可靠性以及其小的空间需求。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有益地具有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外齿部,该外齿部与第一转换接合套的或者第二转换接合套的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内齿部协作。转换接合套支座与转换接合套经由这样的齿部以可靠的方式不能相对转动而可轴向滑移地相互联接。外齿部的齿以及内齿部的齿在此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延伸。转换接合套与配置的转换接合套支座之间的这样的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证明是可靠的。其具有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并且运行可靠。
在此,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外齿部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外齿部在其齿数、齿高、齿宽、齿距和/或齿形方面可以不同。配置的转换接合套的、分别与各外齿部协作的各内齿部则以相应的方式不同。在此可以相互完全独立地选择外齿部的参数。因此能够使外齿部始终精确地与其相应的使用情况相匹配。由此将转换接合套组件的空间需求保持得小。对于重量来说同样如此。此外,通过外齿部与相应使用情况的匹配实现了高可靠性。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上设置有第一轴向止挡面,该第一轴向止挡面与连接件的第一相对轴向止挡面共同作用,其中,第一轴向止挡面的面法线指向第二转换接合套的方向,和/或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上设置有第二轴向止挡面,该第二轴向止挡面与连接件的第二相对轴向止挡面共同作用,其中,第二轴向止挡面的面法线指向第一转换接合套的方向。面法线因此基本上平行于转换接合套轴线延伸。轴向止挡面和相应配置的相对轴向止挡面因此保证了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的可靠联接,其中,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将第一轴向止挡面压向第一轴向相对止挡面。在沿着第二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将第二轴向止挡面压向第二轴向相对止挡面。轴向止挡面和相应配置的轴向相对止挡面因此仅仅沿着相应配置的结合方向起作用,亦即沿着如下的方向,沿着该方向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或者与第三联接构件联接。止挡面可以在转换接合套上设置在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优选地,轴向止挡面以及相对轴向止挡面构成为环形的。经由这些面实现了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或与第三联接构件的可靠联接。
作为可选方案或补充方案,第一转换接合套可以经由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与连接件联接,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可以经由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与连接件联接。联接元件在此不必是环形封闭的。这些联接元件优选具有切口,该切口构成周向中断部(Umfangsunterbrechung)。联接元件由此具有一定的径向弹性,该径向弹性有益于装配。联接元件在此优选仅仅用于将连接件与转换接合套沿着所谓的脱离方向(Auslegerichtung)联接,亦即沿着如下的方向,沿着该方向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或者与第三联接构件断开联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联接元件是卡圈。作为可选方案,这些联接元件可以是所谓的弹簧卡箍(Clip-Feder)。能够在市场上经济地采购到这样的标准件。为了简化装配,此外可以在转换接合套上和/或在连接件上设置有装配斜边。那么基本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将卡圈或弹簧卡箍推到转换接合套或连接件上,然后将其咬合到相应配置的环槽中。这样的装配过程特别简单。根据一种变型方案,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嵌接到连接件上的环槽和第一转换接合套上的环槽中,特别是所述环槽径向对置,和/或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嵌接到连接件上的环槽和第二转换接合套上的环槽中,特别是所述环槽径向对置。因此连接件要么至少局部位于转换接合套径向内部、要么至少局部位于转换接合套径向外部。连接件与转换接合套的这样的联接既简单又节省空间。
一种设计可选方案规定: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在连接件上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或者第一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从连接件起伸出的接板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上的开口或凹腔中,并且第二转换接合套相对连接件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作为可选方案,第二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从连接件起伸出的接板嵌接到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上的开口或凹腔中,并且第一转换接合套相对连接件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另外的可选方案规定: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从连接件起伸出的接板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上的开口或凹腔中,并且基本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从连接件起伸出的另外的接板嵌接到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上的开口或凹腔中。就此而论,应该广义地理解开口和凹腔的概念。例如,槽可以是凹腔的造型。此外,开口或凹腔可以定位在第一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外周上并且在那里将可能存在的外齿部局部中断。然而尽管如此,这样的外齿部依然应该视为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因此连接件可以仅仅与第一和第二转换接合套之一、与两个转换接合套或者不与转换接合套中的任何一个转动联接。若存在转动联接,那么优选设置有三个接板,这些接板基本上均匀地设置在连接件的周边上。在这种情况中,接板相对彼此分别具有120°的角距。通过连接件的单侧或双侧的转动联接,这个连接件可以经限定地(definiert)定位在转换接合套组件内部。由此产生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的可靠功能。
在此优选地,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之间的扭转间隙大于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之间的扭转间隙,和/或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与连接件之间的扭转间隙大于在第二转换接合套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之间的扭转间隙。如果连接件未与第一转换接合套转动联接,那么在连接件与第一转换接合套之间的扭转间隙可视为无限大。同样的内容适用于连接件未与第二转换接合套转动联接的情况。在所有变型方案中连接件构成为:它不能在各转换接合套之间传递扭矩。当连接件既没有与第一转换接合套也没有与第二转换接合套转动联接时,这个特性是明显的。如果连接件已经与第一转换接合套转动联接,那么由于扭转间隙的上述情况之故只进行从第一转换接合套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到第一联接构件的扭矩传递。即使在第一转换接合套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之间的扭转间隙被超过并且这两个构件传导扭矩地相互紧靠的情况中,在连接件与第一转换接合套之间始终依然存在(剩余)扭转间隙,使得在这两个构件之间不能传递扭矩。同样的内容适用于第二转换接合套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基于这个实际,连接件可以构成为相对扭转弱性的。由此实现了连接件的小的重量以及小的结构空间需求。
此外,所述目的通过用于机动车、特别是用于全自动的多挡变速器的、文首述及类型的转换设备得以实现,该转换设备包括:第一联接构件,该第一联接构件能够选择性地经由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同步单元而与第二联接构件或与第三联接构件在相应的转速方面可同步地且形状锁合地转动联接,其中,在断开位置中第二联接构件以及第三联接构件与第一联接构件断开转动联接,其中,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在第一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在其转速方面同步,在沿着与第一转换方向相反的第二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在第二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三联接构件在其转速方面同步,其中,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在第一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二联接构件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在沿着第二转换方向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时,在第二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三联接构件经由第二转换接合套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在此,在使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的转速完全同步之后才占据第一形状锁合位置。当第一联接构件与第三联接构件的转速完全同步时,才占据第二形状锁合位置。因此转换接合套组件起双侧同步的作用。在此,转换接合套组件的包括第一转换接合套和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子组件可视为单侧作用的同步***。转换接合套组件的包括第二转换接合套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的子组件也可视为单侧作用的同步***。总体上,这样产生简单且可靠的方案,其用于将第一联接构件选择性地与第二或第三联接构件形状锁合地联接。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可以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与第一摩擦环联接,该第一摩擦环具有第一摩擦环摩擦面,其中,在第一同步位置中第一摩擦环摩擦面作用在第一相对摩擦面上,并且该第一相对摩擦面与第二联接构件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可以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与第二摩擦环联接,该第二摩擦环具有第二摩擦环摩擦面,其中,在第二同步位置中第二摩擦环摩擦面作用在第二相对摩擦面上,并且该第二相对摩擦面与第三联接构件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因此经由具有摩擦环摩擦面的摩擦环和配置的相对摩擦面实现同步。这种同步原理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证明是可靠的。其运行可靠并且具有小的空间需求。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联接构件是轴,第二联接构件是第一擒纵轮并且第三联接构件是第二擒纵轮,其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彼此间隔开地与所述轴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转换接合套组件用于将所述轴选择性地与第一擒纵轮或第二擒纵轮联接。第一擒纵轮在此可以配置给转换设备的第一转换级,并且第二擒纵轮可以配置给第二转换级。这样产生能够可靠运行的且构造紧凑的转换设备。
作为可选方案,第一联接构件是擒纵轮,第二联接构件是第一轴而第三联接构件是第二轴,其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间隔开地与擒纵轮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因此擒纵轮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轴或与第二轴联接。擒纵轮可经由第一轴和第二轴应用在转换设备的不同转换级的力矩流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给出紧凑的转换设备。
在此,擒纵轮可包括完全环绕转换接合套轴线的齿轮区段、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延伸的第一轴肩和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延伸的第二轴肩,其中,所述轴肩设置在齿轮区段的相反侧上,并且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一轴肩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二轴肩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其中,连接件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穿过所述齿轮区段。因此,转换接合套支座配合在擒纵轮上。为了连接件能够穿过擒纵轮的齿轮区段,可以在这个齿轮区段上设置开口,连接件穿过这些开口。这样可以将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接合套设置在齿轮区段的不同侧上。配置的转换设备由此是特别紧凑的。优选地,转换接合套轴线在此与擒纵轮的旋转轴线相符。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示出的不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连接件的径向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连接件的径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连接件的径向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连接件的径向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转换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转换接合套组件的连接件的径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的转换设备10的第一实施方式,该转换设备包括第一联接构件12,该第一联接构件能够选择性地与仅仅作为剪影区段示出的第二联接构件14或同样仅仅作为剪影区段示出的第三联接构件16在相应的转速方面可同步地且形状锁合地转动联接。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构件12是轴18,第二联接构件14是第一擒纵轮20而第三联接构件16是第二擒纵轮22。
借助包括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同步单元24进行选择性联接。
在此,在图1示出的断开位置中第二联接构件14和第三联接构件16与第一联接构件12断开转动联接。
从这个断开位置出发,可以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操作转换设备10、更确切地说转换接合套组件26。转换设备10然后占据第一同步位置,在该第一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二联接构件14在其转速方面同步。
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继续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转换设备10占据第一形状锁合位置,在该第一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二联接构件14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也可以沿着与第一转换方向28相反的第二转换方向30操作转换设备10、更确切地说转换接合套组件26。在这样的操作中转换设备10占据第二同步位置,在该第二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三联接构件16在其转速方面同步。
在沿着第二转换方向30进一步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转换设备10占据第二形状锁合位置,在该第二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三联接构件16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功能性,转换接合套组件26包括围绕转换接合套轴线32可转动的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该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一联接构件1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
第一转换接合套36经由配备有轴向延伸的齿的周向齿部而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
此外,转换接合套组件26包括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该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也与第一联接构件1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
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配置有第二转换接合套40,该第二转换接合套与这个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
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
在第一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则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与第二联接构件14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而在第二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经由第二转换接合套40而与第三联接构件16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此外除了在同步时出现的所谓的翻转间隙(Umschlagspiel)之外还与第一摩擦环42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该第一摩擦环具有第一摩擦环摩擦面44。
在第一同步位置中,第一摩擦环摩擦面44作用在第一相对摩擦面46上,该第一相对摩擦面与第二联接构件14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直到达到在第二联接构件14与转换接合套支座34之间的转速一致为止,摩擦环42上的径向外侧凸起的锁定齿防止转换接合套36轴向滑移到第二联接构件14的外齿部上。因此借助第一摩擦环摩擦面44和第一相对摩擦面46进行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二联接构件14在其转速方面的同步,直到转换接合套36最终使摩擦环42轻微扭转,以便将锁定齿从移动行程中压出。
不排除的是:在摩擦环42与相对摩擦面46之间还设置有另外的摩擦环。即摩擦环摩擦面44也可以与相对摩擦面46间接地相互作用。
此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与第二摩擦环48联接。该第二摩擦环具有第二摩擦环摩擦面50。
在第二同步位置中,第二摩擦环摩擦面50作用在第二相对摩擦面52上,该第二相对摩擦面与第三联接构件16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因此第二摩擦环摩擦面50和第二相对摩擦面52用于使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三联接构件16在其转速方面同步。
在此也不排除的是:除了摩擦环48之外还设置有另外的摩擦环。因此摩擦环摩擦面50也可以仅仅与相对摩擦面52间接地相互作用。
为了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该转换接合套组件具有一个单独的嵌接几何结构54,该嵌接几何结构当前是一个单独的嵌接槽。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单独的嵌接几何结构54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例如未详细示出的转换拨叉可嵌接到该嵌接几何结构54中。
为了经由嵌接几何结构54既能够操作第一转换接合套36也能够操作第二转换接合套40,所述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所述第二转换接合套40经由连接件56相互联接。
连接件5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有连接套管的形式(参见图2)。
此外,连接件56经由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58而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联接。所述连接件56经由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60而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联接。
在此,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58嵌接到连接件56上的环槽62以及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环槽64中。在这种情况下,环槽62、64径向对置。
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60也嵌接到连接件56上的环槽66以及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环槽68中,这些环槽66、68也径向对置。
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在根据图1和2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为卡圈。
为了对其进行装配,在连接件上此外设置有未详细示出的装配斜边。转换接合套36、40同样可具有装配斜边。
通过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40都可在连接件56上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换言之,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为无限大。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然而转换接合套36和40也可以与连接件56不能相对转动地联接。
至于谈及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转动联接,那么在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上设置有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外齿部70,该外齿部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内齿部72协作。
同样的内容适用于第二转换接合套40在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上的不能相对转动的联接。在此,在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上也设置有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外齿部74,该外齿部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内齿部76协作。
尽管在仅需示意性理解的图1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宽度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宽度示出为基本上同样大,但是这些宽度根据特定的使用情况的要求也可以不同。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外径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外径根据具体应用也可以不同。相应配置的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内径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内径则相应地不同。
根据使用情况,外齿部70、74的参数以及配置的内齿部72、76的参数也可以不同。特别是齿数、尺高、齿宽、齿距和/或齿形在此可选择为不同的。
如下详细地进行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联接。
若经由嵌接几何结构54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那么经由连接件56和两个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带动第二转换接合套40。在此,第二转换接合套40沿着所谓的脱离方向运动。它因此运动离开配置的同步位置和配置的形状锁合位置。
然而,若经由嵌接几何结构54沿着第二转换方向30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那么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第一轴向止挡面78与设置在连接件56上的第一相对轴向止挡面80共同作用。在此,第一轴向止挡面78的未详细示出的、轴向延伸的面法线指向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方向。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第二轴向止挡面82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那侧上与设置在连接件56上的第二相对轴向止挡面84共同作用。在此,第二轴向止挡面82的未详细示出的面法线向着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方向定向。
因此始终经由第一轴向止挡面78或第二轴向止挡面82进行转换接合套组件从断开位置到同步位置之一和/或形状锁合位置之一的转移。
为此将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在相应配置的环槽62、64、66、68中的轴向间隙选择为,使得在这种情形中经由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不进行轴向联接。
经由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中的一个或两个进行转换接合套组件26从同步位置之一或形状锁合位置之一到断开位置的转移。
图3和4示出了具有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转换设备10的第二实施方式。
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与图1和2所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单独的嵌接几何结构54设置在连接件56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未详细示出的转换拨叉因此作用在连接件56上。
其余内容参阅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图5和6示出了具有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转换设备10的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对该实施方式与图1和2所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阐述。
连接件56现在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径向内部和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径向内部。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56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径向外侧以及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径向外侧上。
照常经由环形的联接元件58、60进行连接件56沿轴向方向的联接。不过现在环槽62、66是外环槽,而环槽64、68是内环槽。
至于轴向止挡面78、82以及相对轴向止挡面80、84,轴向止挡面78、82现在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或者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径向内侧上。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40都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
为此,三个相互分别错开120°的接板从连接件56起向着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方向伸出,在图5和6中可以看到所述三个接板中的第一接板86a和第二接板86b。
第一接板86a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凹腔88a中。
第一接板86a同样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上的凹腔90a中。
第二接板86b和未示出的第三接板以同样的方式嵌接到配置的凹腔中。
至于连接件5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转动联接,同样设置有三个相互分别错开120°的接板,这些接板称为第四至第六接板。然而在图6中只能看到第四接板86d和第五接板86e。
第四接板86d嵌接到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凹腔88d中。
在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上也设置有凹腔90d,第四接板86d嵌接到该凹腔中。
第五和第六接板也嵌接到相应的凹腔中,然而这在附图中不能看到。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亦即经由接板86a、86b的转动联接的扭转间隙大于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之间的扭转间隙。在此,更确切地说涉及的是外齿部70与内齿部72的扭转间隙。
这导致: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前,实现该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转动联接。
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该扭转间隙也大于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之间的扭转间隙。这个扭转间隙再次通过外齿部74与内齿部76之间的扭转间隙构成。
因此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前,进行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转动联接。
总之实现如下:连接件56不能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之间传递扭矩。因此连接件56基本上只吸收轴向负荷。
图7和8示出了具有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转换设备10的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在此是第一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与第三实施方式(参见图5和6)的组合。
连接件56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以及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联接在此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联接相同。连接件5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联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请参阅附属的实施方式。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在其外径方面不同。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内径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内径相应地不同。
至于连接件56的转动联接,这个连接件现在只在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联接的那侧上具有接板86a、86b。
未设置连接件5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转动联接。
在图9和10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转换接合套组件26与出自图7和8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构成为相同的。为此参阅前面的详细说明。
然而现在,第一联接构件12是擒纵轮92。
第二联接构件14现在构成第一轴94,并且第三联接构件16构成第二轴96。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因此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地、与擒纵轮9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
在此,转换接合套轴线32相当于擒纵轮92的中轴线98。
更确切地说,擒纵轮92包括完全环绕转换接合套轴线32的齿轮区段100以及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延伸的第一轴肩102和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延伸的第二轴肩104。
轴肩102、104设置在齿轮区段100的相反侧上。
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因此与第一轴肩10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并且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与第二轴肩104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
此外,在齿轮区段100中设置有开口106,在图9中仅仅示出了其中一个唯一的开口。连接件56、更确切地说该连接件56的接板86a、86b穿过这些开口106并且因此穿过齿轮区段100,以便将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联接。

Claims (15)

1.用于变速器的同步单元(24)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该转换接合套组件包括:
围绕转换接合套轴线(32)可转动的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该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能够与第一联接构件(1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
第一转换接合套(36),该第一转换接合套与所述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
围绕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可转动的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该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与所述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并且能够与第一联接构件(1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联接,和
第二转换接合套(40),该第二转换接合套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并且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不能相对转动地而可轴向滑移地联接,
其中,转换接合套组件(26)能够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操作,使得第一联接构件(12)能够借助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26)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与第二联接构件(14)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其中,转换接合套组件(26)能够沿着与第一转换方向(28)相反的第二转换方向(30)操作,使得第一联接构件(12)能够借助所述转换接合套组件(26)经由第二转换接合套(40)而与第三联接构件(16)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二转换接合套(40)经由连接件(56)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转换拨叉的单独的嵌接几何结构(54)、特别是单独的嵌接槽,其中,所述嵌接几何结构(54)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或在连接件(5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宽度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宽度不相等,和/或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外径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外径不相等。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8)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具有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外齿部(70,74),该外齿部与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或者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基本上完全环绕的内齿部(72,76)协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的外齿部(70)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的外齿部(74)在其齿数、齿高、齿宽、齿距和/或齿形方面不同。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设置有第一轴向止挡面(78),该第一轴向止挡面与连接件(56)的第一相对轴向止挡面(80)共同作用,其中,第一轴向止挡面(78)的面法线指向第二转换接合套(40)的方向,和/或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设置有第二轴向止挡面(82),该第二轴向止挡面与连接件(56)的第二相对轴向止挡面(84)共同作用,其中,第二轴向止挡面(82)的面法线指向第一转换接合套(36)的方向。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接合套(36)经由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58)而与连接件(56)联接,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40)经由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60)而与连接件(56)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的第一联接元件(58)嵌接到连接件(56)上的环槽(62)和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环槽(64)中,特别是所述环槽(62,64)径向对置,和/或所述环形的第二联接元件(60)嵌接到连接件(56)上的环槽(66)和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环槽(68)中,特别是所述环槽(66,68)径向对置。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
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40)在连接件(56)上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或者
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从连接件(56)起伸出的接板(86a,86b)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开口或凹腔(88a)中,并且第二转换接合套(40)相对连接件(56)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或者
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从连接件(56)起伸出的接板(86d,86e)嵌接到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开口或凹腔(88d)中,并且第一转换接合套(36)相对连接件(56)可自由转动地与该连接件联接,或者
不仅第一转换接合套(36)而且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转动联接,其中,基本上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从连接件(56)起伸出的接板(86a,86b)嵌接到设置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上的开口或凹腔(88a)中,并且基本上沿着所述转换接合套轴线(32)从连接件(56)起伸出的另外的接板(86d,86e)嵌接到设置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上的开口或凹腔(88d)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大于在第一转换接合套(36)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之间的扭转间隙,和/或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连接件(56)之间的扭转间隙大于在第二转换接合套(40)与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之间的扭转间隙。
11.用于机动车、特别是用于全自动的多挡变速器的转换设备(10),该转换设备包括:
第一联接构件(12),该第一联接构件能够选择性地经由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转换接合套组件(26)的同步单元(24)而与第二联接构件(14)或第三联接构件(16)在相应的转速方面可同步地且形状锁合地转动联接,
其中,在断开位置中第二联接构件(14)以及第三联接构件(16)与第一联接构件(12)断开转动联接,
其中,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在第一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二联接构件(14)在其转速方面同步,
其中,在沿着与第一转换方向(28)相反的第二转换方向(30)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在第二同步位置中使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三联接构件(16)在其转速方面同步,
其中,在沿着第一转换方向(28)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在第一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二联接构件(14)经由第一转换接合套(36)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在沿着第二转换方向(30)操作转换接合套组件(26)时,在第二形状锁合位置中第一联接构件(12)与第三联接构件(16)经由第二转换接合套(40)形状锁合地且扭矩刚性地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与第一摩擦环(42)联接,该第一摩擦环具有第一摩擦环摩擦面(44),并且在第一同步位置中第一摩擦环摩擦面(44)作用在第一相对摩擦面(46)上,该第一相对摩擦面(46)与第二联接构件(14)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和/或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与第二摩擦环(48)联接,该第二摩擦环具有第二摩擦环摩擦面(50),并且在第二同步位置中第二摩擦环摩擦面(50)作用在第二相对摩擦面(52)上,该第二相对摩擦面(52)与第三联接构件(16)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构件(12)是轴(18),第二联接构件(14)是第一擒纵轮(20)并且第三联接构件(16)是第二擒纵轮(22),其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彼此间隔开地与所述轴(18)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构件(12)是擒纵轮(92),第二联接构件(14)是第一轴(94)并且第三联接构件(16)是第二轴(96),其中,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和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间隔开地与擒纵轮(9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擒纵轮(92)包括完全环绕转换接合套轴线(32)的齿轮区段(100)、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延伸的第一轴肩(102)和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延伸的第二轴肩(104),其中,各轴肩(102,104)设置在齿轮区段(100)的相反侧上,并且第一转换接合套支座(34)与第一轴肩(102)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并且第二转换接合套支座(38)与第二轴肩(104)不能相对转动地且轴向固定地连接,其中,连接件(56)沿着转换接合套轴线(32)穿过齿轮区段(100)。
CN201910392346.3A 2018-05-23 2019-05-13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Pending CN1105295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2320.5 2018-05-23
DE102018112320.5A DE102018112320A1 (de) 2018-05-23 2018-05-23 Schaltmuffenbaugruppe sowie Schalt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9513A true CN110529513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49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2346.3A Pending CN110529513A (zh) 2018-05-23 2019-05-13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9513A (zh)
DE (1) DE102018112320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2320A1 (de)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2192B2 (en) Coupling assembly
CN106415063B (zh)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
CN100540347C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合动力牵引系的双离合器式传动构件、安装方法以及配有这种构件的机动车
CN106461030B (zh) 用于切换第一和第二切换元件的切换设备和具有这样的设备的变速器
CN104704264A (zh) 主换挡杆上的阻尼器
US20150362025A1 (en) Hybrid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US20160146309A1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30333998A1 (en) Friction ring, synchronizer unit, and gear changing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CN104797865B (zh) 变速器切换装置及其切换元件
CN114270079B (zh) 挡位选择鼓装置和具有这样的挡位选择鼓装置的变速器装置
CN106232931A (zh) 钻机和钻机的钻头
CN106233033A (zh) 离心力摆
CN103133558B (zh) 双离合器
CN109268458A (zh) 车辆变速器
CN105317946A (zh) 变速器
CN105276143B (zh) 变速器以及用于机动车的动力总成***
CN110529513A (zh) 转换接合套组件以及转换设备
CN107763105A (zh) 用于车辆的同步装置和齿轮变速传动装置
CN105992886A (zh) 用于齿式离合器的驱动器和控制驱动器的方法
CN107631003A (zh) 齿轮配置组件
US4625844A (en) Gear synchronizer assembly for power transmission
CN109073076B (zh) 切换组件
CN102245921A (zh) 用于齿轮变速器换倒档的换档***以及齿轮变速器
CN100510453C (zh) 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07676401A (zh) 用于机动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