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8147B -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8147B
CN110448147B CN201910634401.5A CN201910634401A CN110448147B CN 110448147 B CN110448147 B CN 110448147B CN 201910634401 A CN201910634401 A CN 201910634401A CN 110448147 B CN110448147 B CN 110448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ime
preset
temperature
po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4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8147A (zh
Inventor
王旭宁
胡望伟
毛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44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8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8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对锅体内食材进行加热的发热盘和用于控制烹饪器具工作的主控板,发热盘包括铝盘、位于铝盘外环的外发热管和位于铝盘内环的内发热管;主控板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与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连通,用于根据锅体底部的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本发明公开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通过设置两根位于不同位置的发热管,能够增强食物流动性,避免糊底。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指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蒸锅又称电蒸笼,电蒸锅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或竹蒸笼等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厨房生活电器,一些电蒸锅去掉蒸笼后,可以做火锅或炖煮锅使用。但传统的电蒸锅,在炖煮过程中,一般使用小火慢炖,一直开启小火加热,即使使用小火,这样的加热方式还是容易造成糊底。
目前,解决糊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用砂锅或陶瓷材料的锅进行加热,由于其传热均匀,使食材底部受热均匀,减小糊底概率;2、在锅底设置搅拌桨,在炖煮食材的过程中,不断搅拌食材来避免糊底;3、添加涂层,避免食材粘锅。
但是以上这些方案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结构,制造工艺复杂;二是使用砂锅或陶瓷煮水时升温速度慢,无法满足电蒸锅需要快速出蒸汽蒸食物。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对所述锅体内食材进行加热的发热盘和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工作的主控板,所述发热盘包括铝盘、位于所述铝盘外环的外发热管和位于所述铝盘内环的内发热管,所述外发热管对应锅体底部形成第一加热区域,所述内发热管对应锅体底部形成第二加热区域;
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连通,用于根据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具体方法包括:
测锅体底部的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其中,在外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水沸腾形成沸腾区域;在内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二加热区域水沸腾形成沸腾区域;在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水沸腾形成沸腾区域。
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铝盘的不同位置设置两根发热管,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发热管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不同,使食物的流动性加强,避免糊底,且结构简单。
另外,主控芯片可以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加热或者交替加热,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以及间歇的交替加热,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受热,增强锅体底部受热均匀性;同时,两根发热管交替加热使水在不同位置沸腾翻滚,能够加大水的翻滚区域,从而使食材流动性更强,不易糊底。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开始炖煮阶段,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使用大火能使水温快速升高,缩短炖煮时间。2、通过发热管短时加热,采用每根发热管一次加热时间只有10S,升温速度慢,有效避免温度过冲,减小温幅,可实现精准控温。3、大功率管加热后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采用内盘→外盘→间歇的方式,大功率加热后等待温度稳定,测量稳定值,可实现精准控温。4、设有控温点,采用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实现节约能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通过使用较薄的金属锅体,可以达到快速升温,缩短加热时间。且锅体的底部采用较薄的金属锅底,使得锅体底部的温度与水温贴近,可以将锅体底部的温度作为锅体内的水温,水温测量精度更高。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沸腾时内发热管和外发热管上水流流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温升温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案,通过设置两根位于不同位置的发热管(也可以称为加热管),两根不同位置的发热管交替加热,使烹饪器具沸腾水的翻滚区域加大,增强食物流动性,避免糊底。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可以包括:锅体、对锅体内食材进行加热的发热盘11和用于控制烹饪器具工作的主控板12。
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但并不仅限于包括电蒸锅、电饭煲和养生壶,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和赘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主要以烹饪器具是电蒸锅进行加热为例进行阐述,包括电饭煲和养生壶等的其余烹饪器具加热的实现原理与电蒸锅加热的实现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盘11可以包括铝盘4、位于铝盘外环的外发热管1和位于铝盘内环的内发热管2,由此,所述外发热管1形成第一加热区域,所述内发热管2形成第二加热区域。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铝盘4的不同位置设置两根发热管,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并形成不同的加热区域,不同发热管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不同,特别是不同加热区域的受热沸腾时,形成类似搅拌效果,使得食物在锅体内流动,避免糊底。相对于单一加热,虽然同样会沸腾,但单一方向的流动,较重的食材易于在非沸腾区域堆积,进而产生糊底。
本实施例中,不同发热管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不同,其加热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在外发热管1加热时,第一加热区域的水沸腾并形成翻滚区域。
本实施例中,当外发热管1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集中在铝盘的外环区域附近。其中,外发热管1加热时为中火。
第二种实现方式:在内发热管2加热时,第二加热区域的水沸腾并形成翻滚区域。
本实施例中,当内发热管2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集中在铝盘的内环区域附近。其中,内发热管2加热时为小火。
第三种实现方式:在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同时加热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水共同沸腾并形成翻滚区域。
本实施例中,当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同时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为整个锅体底部。其中,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同时加热为大火。
可选的,内发热管2和外发热管1均为C型发热管,两根发热管分别浇筑在铝盘4的内环和外环上。
本实施例中,将两根C型发热管分别浇筑在一个铝盘4的内环和外环,构成发热盘,以对锅体底部(可以简称为锅底)进行加热。具体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沸腾时内发热管和外发热管上水流流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两根发热管加热使水在不同位置沸腾翻滚,使食物的流动性加强,避免糊底。
主控板12可以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与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连通,用于根据锅体底部的温度,控制外发热管1和/或内发热管2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根据锅体底部的温度,可以控制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同时进行加热,以进行大火加热。也可以控制外发热管1和内发热管2进行交替加热,以进行中火和小火的交替加热。由于发热管不同的物理位置,以及间歇的交替加热,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受热,增强锅体底部受热均匀性;同时,两根发热管交替加热使水在不同位置沸腾翻滚,能够加大水的翻滚区域,从而使食材流动性更强,不易糊底。
举例来说,将两根发热管分别浇筑在一个铝盘的内环和外环,构成发热盘,对锅底进行加热。在慢炖功能时,首先,主控芯片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进行大火加热,以便快速升温。之后,主控芯片控制内外发热管短暂的交替加热方式,可以将水温控制在一定温度(不完全沸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铝盘的不同位置设置两根发热管,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发热管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不同,使食物的流动性加强,避免糊底,且结构简单。
另外,主控芯片可以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加热或者交替加热,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以及间歇的交替加热,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受热,增强锅体底部受热均匀性;同时,两根发热管交替加热使水在不同位置沸腾翻滚,能够加大水的翻滚区域,从而使食材流动性更强,不易糊底。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锅体为金属,锅体底部的厚度小于一预设值。
可选的,预设值可以为0.5~0.6mm。锅体可以为304不锈钢锅体。
本实施例中,为适应电蒸锅等烹饪器具快速出蒸汽的需求,加热主体可以为0.5~0.6mm的金属锅体。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使用较薄的金属锅体,可以达到快速升温,缩短加热时间。且本实施例锅体的底部采用较薄的金属锅底,使得锅体底部的温度与水温贴近,可以将锅体底部的温度作为锅体内的水温,水温测量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感温罩,感温罩与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连通,感温罩用于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并将测量的温度传输给主控芯片。
本实施例中,感温罩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其中,在发热管持续加热时,感温罩的测量值为锅底温度+发热盘热辐射温度,感温罩测量的温度会高于实际锅底温度(锅底温度与水温接近)。
可选的,本实施例一可替代方案,可以直接在锅体底部设置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与主控芯片连通,将测量的温度传输给主控芯片,可以避免测量的温度高于实际锅底温度。
可选的,如图2所示,发热盘还可以设置有一安装孔3,发热盘通过安装孔3与感温罩安装在一起。
可选的,如图2所示,发热盘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发热盘的固定支架5、发热管冷端接线端子6和接地端子7。其中,固定支架5、发热管冷端接线端子6和接地端子7的实现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为主控芯片,其具体可以包括:
S401:检测锅体底部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直接在锅体底部设置一温度传感器,主控芯片通过锅体底部的温度传感器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设置安装在发热盘的感温罩,感温罩中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主控芯片通过感温罩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
其中,在发热管持续加热时,感温罩的测量值为锅底温度+发热盘热辐射温度,感温罩测量的温度会高于实际锅底温度。
S402:根据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其中,在外发热管加热时,在外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水沸腾形成沸腾区域;在内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二加热区域水沸腾形成沸腾区域;在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水共同沸腾形成沸腾区域。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根据锅体底部的温度,可以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进行加热,以进行大火加热。也可以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进行交替加热,以进行中火和小火的交替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通过在铝盘的不同位置设置两根发热管,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发热管加热时,水沸腾的翻滚区域不同,使食物的流动性加强,避免糊底,且结构简单。
另外,主控芯片可以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加热或者交替加热,由于两根发热管具有不同的物理位置,以及间歇的交替加热,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受热,增强锅体底部受热均匀性;同时,两根发热管交替加热使水在不同位置沸腾翻滚,能够加大水的翻滚区域,从而使食材流动性更强,不易糊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为主控芯片,其具体可以包括:
S501:判断是否为慢炖功能。若是,则执行S502;否则,继续监测判断。
本实施例中,防糊底慢炖工艺流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快速升温阶段、文火慢炖阶段和沸水收汁阶段。其中,下述S502~S503为快速升温阶段,下述S504~S509为文火慢炖阶段,下述S510~S521为沸水收汁阶段。
S502:判断水温(锅体底部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执行S504;否则,执行503。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可以是90℃。其中,由于本实施例锅体的底部采用较薄的金属锅底,本实施例中锅体底部的温度与水温贴近,可以将锅体底部的温度作为锅体内的水温。
S503:大火加热。
本实施例中,根据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可以包括:判断锅体底部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在未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本实施例通过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实现大火加热,从而在开始炖煮阶段使用大火使水温快速升高,缩短加热时间。
具体的,在S502~S503的快速升温阶段:开始炖煮时,水温较低,食物形态为非糊化状态,颗粒较完整,比较稳定,且锅底温度也处于较低的温度。由于使用较薄的金属锅体,此时,可以控制内发热管和外发热管同时加热,通过大火使水温快速升高,缩短食物的炖煮时间。当水温在85~90℃时,切换到小火慢炖阶段。
其中,可以通过感温罩测量锅底温度,由于感温罩的测量值=锅底温度+发热盘热辐射温度,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感温罩的测量值,当感温罩测量值为105℃左右时,此时水温在85~90℃时,切换到文火慢炖阶段。
S504:启动计时器计时。
本实施例中,在锅底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比如90℃左右)时,进入到文火慢炖阶段。在文火慢炖阶段,可以交替关闭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或者同时关闭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使锅底温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温度值(比如95℃左右)。由于发热管的余温,水温将继续升高,达到90~95℃左右,在这段时间发热管的余温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发热盘,从而使食物底部均匀受热,避免糊底。
其中,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的关闭时间可以根据锅体内的水位而定。一般情况,电蒸锅建议最低水位为1L水,关闭时间在5min钟左右。
本实施例中,判断锅体底部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以预设间隔进行交替加热。
具体的,在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的关闭时间内,每隔预设时间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以预设间隔进行交替加热。其中,预设时间可以为30s,预设间隔可以为10s。
其中,S504~S509为文火慢炖阶段的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的交替加热步骤。
S505: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506;否则,执行S510。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值可以为10s。
S506: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507;否则,执行S517。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值可以为20s。
S507:判断计时时间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508;否则,执行S509。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值可以为30s。
S508:计时器计时清零,执行S504。
S509:关闭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S504~S509中,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以预设间隔进行交替加热,可以包括:
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启动计时器计时,同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停止加热;继续监测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内发热管开始加热;继续监测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内发热管停止加热;计时器计时清零,重新监测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具体的,当锅体底部的温度高于90℃但低于95℃时,准备开启发热管进行交替加热。本实施例可以设置有一个计数器循环0~30s计数,当计数值在0~10s时开启外发热管加热(功率较大),计数值在10~20s时强制停止加热,在20~30s时开启内发热管加热(功率较小)。
本实施例中,两根发热管切换各加热10s的时间能够将水温加热,使水温保持在91~93℃左右,又不至于单根发热管加热时间过长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加热时间可在5s~15s之间调整),造成糊底。而且内外发热管处于发热盘的不同位置,交替加热的方式,有助于均匀加热,避免糊底。
另外,10~20s的强制不加热时间用于等待发热管扩散温度,使温度缓慢上升,不至于使水温超过95℃以上(95℃以上蛋白质开始变性),达到精准控温的目的。且该强制不加热时间设定在外发热管加热(外发热管功率较大)之后,更有助于温度的缓慢升温及均匀加热,防止糊底。
本实施例中,文火慢炖阶段使水温保持在91~93℃能够杀除绝大多数的细菌孢子,同时能够将食物炖煮熟化,但又不至于温度过高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造成营养流失。
S510:判断工作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若是,则执行 S514;否则,执行 S511。
其中,预设加热时间可以是10min。
S511:判断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执行S512;否则,执行S513。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值为95℃。
S512:关闭加热。
S513:小火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S510~S512的沸水收汁阶段中,在计时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在加热时间大于预设加热时间,且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内外发热管交替加热,外发热管加热时间不到10s时,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比如90℃)但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比如95℃)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采用小火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比如95℃)时,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断开加热,通过发热管的余温,使水温继续升高,达到95~100℃。在这段时间发热管的余温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发热盘,从而使食物底部均匀受热,避免糊底。另外,本实施例设有控温点(比如本实施例的95℃),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从而可以节约能耗。
S514:判断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执行S515;否则,执行S516。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
S515:关闭加热。
S516:小火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S514~S516的沸水收汁阶段中,在计时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在加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且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内外发热管交替加热,外发热管加热时间不到10s时,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比如90℃)但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比如98℃)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采用小火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比如98℃)时,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断开加热,通过发热管的余温,使水温继续升高,达到98~100℃。在这段时间发热管的余温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发热盘,从而使食物底部均匀受热,避免糊底。另外,本实施例设有控温点(比如本实施例的98℃),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从而可以节约能耗。
S517:判断工作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若是,则执行 S520;否则,执行 S518。
其中,预设加热时间可以是10min。
S518:判断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执行S512;否则,执行S519。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值为95℃。
S519:中火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S517~S519的沸水收汁阶段中,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但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在加热时间大于预设加热时间,且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内外发热管交替加热,外发热管加热时间达到10s,但未达到20s时,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比如90℃)但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比如95℃)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采用中火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比如95℃)时,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断开加热,通过发热管的余温,使水温继续升高,达到95~100℃。在这段时间发热管的余温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发热盘,从而使食物底部均匀受热,避免糊底。另外,本实施例设有控温点(比如本实施例的95℃),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从而可以节约能耗。
S520:判断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执行S515;否则,执行S521。
S521:中火加热。
本实施例中,在S520~S521的沸水收汁阶段中,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但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在加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且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
具体的,在内外发热管交替加热,外发热管加热时间达到10s,但未达到20s时,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比如90℃)但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比如98℃)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采用中火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当锅底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比如98℃)时,控制两根发热管同时断开加热,通过发热管的余温,使水温继续升高,达到98~100℃。在这段时间发热管的余温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整个发热盘,从而使食物底部均匀受热,避免糊底。另外,本实施例设有控温点(比如本实施例的98℃),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从而可以节约能耗。
本实施例中,在S510~S521沸水收汁阶段,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同样用小火和中火间歇交替加热的方式,将水温控制在96~100℃进行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
本实施例中,大功率管加热后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采用内盘→外盘→间歇的方式,大功率加热后等待温度稳定,测量稳定值,实现精准控温。
具体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温升温曲线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1)区域:快速升温阶段,通过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采用大火使水温快速升温到90℃。在2)区域:文火慢炖阶段,在0~10S时开启外发热管加热,在10~20S时强制停止加热,在20~30S时开启内发热管加热,两个发热管交替各加热10S的时间,将水温加热并保持在91~93℃左右。在3)区域:沸水收汁阶段,在工作倒计时的最后10分钟,控制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采用小火和中火间歇交替加热的方式,将水温控制在96~100℃进行收汁,使汤汁更加浓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是开始炖煮阶段,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使用大火能使水温快速升高,缩短炖煮时间。二是通过发热管短时加热,采用每根发热管一次加热时间只有10S,升温速度慢,有效避免温度过冲,减小温幅,可实现精准控温。三是大功率管加热后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采用内盘→外盘→间歇的方式,大功率加热后等待温度稳定,测量稳定值,可实现精准控温。四是设有控温点,采用功率非一直加热,温度低于控温点才有功率加热,温度高于控温点不启动加热,实现节约能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 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2)

1.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对所述锅体内食材进行加热的发热盘和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工作的主控板,所述发热盘包括铝盘、位于所述铝盘外环的外发热管和位于所述铝盘内环的内发热管,所述外发热管对应锅体底部形成第一加热区域,所述内发热管对应锅体底部形成第二加热区域;
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连通,用于根据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锅体底部的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控制外发热管和/或内发热管进行加热,包括:
判断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以预设间隔进行交替加热,包括:
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启动计时器计时,同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
在所述计时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
在所述加热时间大于预设加热时间,且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在所述加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且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内发热管进行加热;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
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停止加热;
继续监测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内发热管开始加热;
继续监测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间值时,控制内发热管停止加热;
计时器计时清零,重新监测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在未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
其中,在外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水沸腾;在内发热管加热时,锅体内第二加热区域水沸腾;在外发热管和内发热管同时加热时,锅体内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水沸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碍于,在所述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值,但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外发热管或内发热管的加热时间与预设加热时间进行比较;
在所述加热时间大于预设加热时间,且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
在所述加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加热时间,且所述锅体底部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外发热管进行加热;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
CN201910634401.5A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110448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4401.5A CN110448147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4401.5A CN110448147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8147A CN110448147A (zh) 2019-11-15
CN110448147B true CN110448147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48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4401.5A Active CN110448147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8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3666B (zh) * 2020-01-17 2022-11-18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4193B2 (ja) * 1992-03-06 1998-06-11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炊飯方法
US6188046B1 (en) * 1999-05-18 2001-02-13 The Rival Company Food-heat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1238948A (zh) * 2007-02-07 2008-08-13 张华� 自动烹饪方法及装置
CN108567312A (zh) * 2018-02-09 2018-09-2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粥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4193B2 (ja) * 1992-03-06 1998-06-11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炊飯方法
US6188046B1 (en) * 1999-05-18 2001-02-13 The Rival Company Food-heat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1238948A (zh) * 2007-02-07 2008-08-13 张华� 自动烹饪方法及装置
CN108567312A (zh) * 2018-02-09 2018-09-2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粥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8147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3424C (zh) 一种定时煮汤/粥的电饭煲及其烹饪方法
CN105686615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的控制***
WO2016112764A1 (zh) 烹饪器具的菜谱生成***及烹饪器具
CN108261048B (zh) 一种炒菜机的炒菜工艺
CN106724736A (zh) 自动加水电锅
CN102525284B (zh) 不锈钢锅胆电饭锅煮米饭的控制方法
CN106510481B (zh) 一种电饭煲的保温控制方法
CN109519977A (zh) 燃气灶具、锅具、燃气炊具与燃气炊具的控制方法
JP7152526B2 (ja) 調理器具及びその保温制御方法、決定方法
CN109343383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58852A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N104199495A (zh) 烹饪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0448147B (zh) 一种烹饪器具防糊底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5342363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CN108567313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WO2022083243A1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5877479A (zh) 电压力锅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08019797B (zh) 一种自动控制功率的商用电磁炉以及控制方法
CN111904290B (zh) 一种发热盘式炒菜机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炒菜机
CN112244617A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207604752U (zh) 一种适合糖尿病和消化功能差的人群的多功能自动电饭锅
CN109662560A (zh) 烹饪方法、***、烤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71698A (zh) 一种炒菜机、炒菜机的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12006521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3384161A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