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131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2131A
CN110392131A CN201810338654.3A CN201810338654A CN110392131A CN 110392131 A CN110392131 A CN 110392131A CN 201810338654 A CN201810338654 A CN 201810338654A CN 110392131 A CN110392131 A CN 110392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ommunication unit
mobile terminal
ccd camera
camera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86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昭
陈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386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2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2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04M1/0256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wherein the modules are operable in the detached state, e.g. one module for the user interface and one module for the trans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手持端和主机端,手持端包括显示屏组件、第一电池以及第一通信单元,显示屏组件和第一通信单元分别与第一电池连接;主机端包括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第二电池、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能够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第三通信单元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主机端还包括摄像头组件。该移动终端通过手持端来控制主机端上的摄像头组件进行拍摄,在不增加手持端结构的情况下(摄像头组件设置在主机端上),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终端的外观形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终端性能和外观轻薄性的要求逐渐提高,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制约,使得传统的一体式移动终端设计遇到很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持端和主机端;手持端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屏组件、第一电池以及第一通信单元;主机端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之间通过侧面连接,所述前端面、所述后端面以及所述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二电池、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前端面上设有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手持端与所述主机端的配合连接;所述主机端还包括摄像头组件,所述手持端可用于操控所述摄像头组件以及预览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拍摄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显示操控部分(手持端)和主机处理部分独立开,可以实现手持端产品的极致轻薄,同时移动终端的整体性能(如电池容量)不再受外观尺寸的限制;将移动终端拆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设计上避免了产品的同质化,手持端的器件大大减少,可以实现更大的屏占比;解决了移动终端产品轻薄和电池容量不可兼得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持端来控制主机端上的摄像头组件进行拍摄,在不增加手持端结构的情况下(摄像头组件设置在主机端上),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分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手持端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手持端在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主机端摄像头组件旋转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主机端摄像头组件另一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移动终端在分体使用状态下摄像头组件拍照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的移动终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主机端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主机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移动终端主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移动终端手持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分体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分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两个部分;该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参考图1中移动终端的状态),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还可以分开使用,即用于在使用该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可以只是握持手持端100的这一部分,而将主机端200至于其他位置,进而达到分体式使用的目的(参考图2中移动终端的状态)。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图3是图1实施例中手持端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手持端100包括手握部110以及显示部120;手握部110与显示部120固定连接。
该手握部110包括壳体111、设于壳体111内的第一电池112以及第一通信单元113;该显示部120则包括显示屏组件121以及设于显示屏组件121外侧的边框122。其中,显示屏组件121和第一通信单元113分别与第一电池112连接,第一电池112能够给显示屏组件121和第一通信单元113提供电能。该第一电池112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形式,便于手持端100及时更换能量源。第一电池112可以选用体积小,寿命长,不需要反复充放电的电池,也可以是能通过光能充电的新型电池。第一电池112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手持端100的第一电池112的充电形式可以为通过接口直接充电,也可以通过主机端200进行充电,这一部分技术特征将在后文中做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手持端在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可选地,该显示部120包括透明结构的显示屏组件121以及贴设于显示屏组件121侧边的金属材质边框1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121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组件。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部120的设计有了更多选择,譬如显示部120可以包括双面显示结构的显示屏组件121以及贴设于显示屏组件121侧边的金属材质边框122,可以充分体现出手持端100结构的科技感。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20包括矩形结构的显示屏组件121,手握部110与显示部120的一侧边固定连接,边框122贴设于显示屏组件121的其他三个侧边;在其他实施例中,边框122可以贴设于显示屏组件121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其中,该金属材质的边框122可以作为手持端100的天线,还可以作为与显示屏组件121接触的握持部分,防止误触显示屏组件121,同时起保护显示屏组件121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2,该主机端200则包括主壳体210、连接于主壳体210上的摄像头组件220、设于主壳体210内部的第二电池、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壳体210内部的结构图中未示)。
该主壳体210包括前端面212和后端面213,在本实施例中,前端面212和后端面213相背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侧面214连接;进一步可选地,前端面212与后端面213平行或者大致平行设置,这里所指的大致平行可以是:移动终端的主壳体210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或者圆角长方体结构,相背设置的前端面212和后端面213呈平行设置;或者是相背设置的前端面212和后端面213之间呈小角度的夹角设置,一般应该不超过30度,且前端面212和后端面213不存在直接的交差或者接触,环周均通过侧面214进行连接的结构形式。
侧面214包括依次连接的顶侧面(图2中摄像头组件220靠近的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与顶侧面相对)以及右侧面,前端面212的面积大于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后端面213的面积同样也大于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换句换说,本实施例中的主机端主壳体210可以为长方体或者圆角长方体结构,该结构可以使主机端200在平放状态下,具有稳定的状态。
其中,前端面212、后端面213以及侧面214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图中未标示出);第二电池、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设于容置腔内。
该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一通信单元113进行通信连接,而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外部设备包括基站、云端服务器或者其他主机端或者终端设备等;处理器则用于处理数据。
其中,该手持端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3和主机端200的第二通信单元为近程通信单元;近程通信单元包括蓝牙通信单元、WIFI通信单元、ZigBee通信单元或者NFC通信单元中的任意一种。近程通信单元用于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之间的近场通信,使用场景包括:家庭或者办公等,可以将主机端200放置于某一位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是拿着手持端100进行操作即可,第一通信单元113和第二通信单元提供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之间的近场通信连接;手持端100可用于操控摄像头组件220以及预览摄像头组件220的拍摄画面,该控制信号的传输即利用第一通信单元113和主机端200的第二通信单元(近程通信单元)进行的。
而主机端200的第三通信单元为远程通信单元,主机端200的第三通信单元为主天线,实现正常通信和网络功能;远程通信单元则可以为2G\3G\4G\5G\6G、CDMA等蜂窝通信单元,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通信单元,用于数据远程的通信与传输,关于远程通信单元的种类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主壳体210的前端面212上还设有配合机构2121,该配合机构2121用于实现手持端100与主机端200的配合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配合机构2121为设在前端面上的容置槽,手持端100能够容纳在容置槽之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磁性吸合固定在一起,具体的固定连接结构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列举。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2中主机端摄像头组件旋转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端200的主壳体210前端面212上设有安装槽2122,摄像头组件220嵌设于安装槽2122内,且可相对于摄像头组件220与主机端200的连接处转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槽2122可以为贯穿顶侧面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2122也可以为贯穿其他侧面的结构,与之对应的是,摄像头组件220靠近其他侧面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端200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230,驱动装置230设于主壳体210内且与摄像头组件22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摄像头组件220相对于主壳体210转动。具体地,该摄像头组件220与主壳体210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230则设于摄像头组件220和主壳体210之间,用于产生摄像头组件220相对主壳体210的转动驱动力,以带动摄像头组件220以其与主壳体210连接的一侧边位置为轴心进行转动,使与主壳体210连接的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远离主壳体210移动。
可选地,该主壳体210通过转动轴102(图6中虚线长轴)与主壳体210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0为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设在摄像头组件220与主壳体210铰接的转动轴102上,其扭力的两端分别与摄像头组件220以及主壳体210抵接,用于产生摄像头组件220相对主壳体210转动的持续驱动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0还可以电机,电机可以通过驱动其转动不同的位置来实现对摄像头组件220拍摄角度的调节。
请一并参阅2、图7以及图8,图7是图2中主机端摄像头组件另一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当摄像头组件220位于第一位置时,即摄像头组件220嵌设于主机端200前端面212的安装槽2122时,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入光面的朝向与主机端的前端面212的朝向相同;当摄像头组件2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即图7中位置状态),摄像头组件220的摄像头入光面的朝向与主机端的后端面213的朝向相同,在摄像头组件220从图2中第一位置(完全嵌设于主机端的前端面212)状态至图7中第二位置状态的整个旋转过程中(图7中虚线箭头表示摄像头组件220的旋转路径)每一角度均为摄像头组件220的拍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组件220相较于主机端200的旋转角度并不限于图示中的图2至图7的两种位置,还可以为超过180度的旋转角度,进而实现拍摄超过180度范围内的景物。
另外,摄像头组件220的转动过程(包括转动时机以及转动角度等)可以是用户在手持端100上进行控制执行的。请参阅图9,图9是移动终端在分体使用状态下摄像头组件拍照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图中标号001表示为拍摄的景物(人物),手持端100的显示屏组件121上预览拍摄画面为002,另外,显示屏组件121上的显示界面还可以包括拍照按键以及调控摄像头组件拍摄角度以及转动位置的操作按键003,用户可以通过手持端100来控制主机端200上摄像头组件220的转动状态,进而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5中的移动终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该主机端200还包括操控机构240,操控机构240固设于主壳体210上,用于限定摄像头组件220的复位状态位置。关于操控机构240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1,图11是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相较于图5-图10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组件安装在贯穿顶面(侧面)的安装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20靠近前端面212的中部位置,而远离顶部侧面214,使摄像头组件220只是嵌设在前端面212上的安装槽2122内,摄像头组件220同样可以相对于前端面212进行转动。关于驱动装置以及具体的转动形式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图12是主机端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转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端200的主壳体210的侧面214(本实施例图示中为顶侧面)上开设有通孔211,该通孔211可以为条状结构。该驱动装置230设于主壳体210的内部,用于带动摄像头组件220转动,以使摄像头组件220从主壳体210侧边框位置的通孔211旋转出。其中,摄像头组件220的旋转平面可以是与显示屏的平面平行。而驱动装置230则可以包括驱动电机231以及齿轮组232,驱动电机231通过齿轮组232带动摄像头组件220进行转动。关于驱动电机231以及齿轮组232的具体设置结构以及设置位置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只是给出了几种摄像头组件220与主壳体210的相对设置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20还可以是滑动伸出主壳体后再旋转的结构形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只要能够满足摄像头组件220可相对主壳体进行移动(满足大角度拍摄需求)的结构均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图14是主机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中的前端面212与后端面213同样设计为平行或者大致平行,侧面214包括依次连接的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前端面的面积大于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后端面的面积同样设计为大于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摄像头组件220嵌设于主壳体210的侧面214(可以为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中任何一个),根据一般的常识来讲,长方体结构的主机端200,使用时会将大侧面的这一侧平放放置,该种结构可以保证主机端200在平放状态下,摄像头组件220具有稳定的使用状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20也可以嵌设固定于主壳体210的前端面或者后端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拍摄角度等多方面考虑来自行设计摄像头组件220的设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同样将移动终端分为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两部分,二者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其中,手持端100主体为显示屏,还包括近距离天线(第一通信单元113,实现和主机端200之间的信号传输)、高能电池(第一电池112,用于给手持端供电,比如氚电池)、显示屏的FPC、接口电路(图中未示)以及无线数据转换IC等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可以根据需求,手持端也可以设置摄像头组件、音乐播放模块等。而主机端200(一般为固定端)则包括基带、射频、存储、主天线(第三通信单元,用于外部通信天线)、近场天线(第二通信单元,用于与手持端100进行近场数据通信)、电池(第二电池,用于给主机端200供电)、摄像头组件220等模块和接口器件以及其他附件。
手持端100主要起显示、触控操作等人机交互功能,数据处理则主要通过主机端200实现,主机端200通过近场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给手持端100,手持端100接收主机端200的无线信号后,通过专用IC进行转换成显示、触控、影像等数据。手持端100可用于操控摄像头组件220以及预览摄像头组件220的拍摄画面,譬如调整摄像头组件220的拍摄角度或者是否弹出主壳体之外以及弹出的位置等。
进一步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通过主机端200实现,也可以通过云操作进行远程操作。手持端100和主机端200的分工一般为:手持端100主要用于显示、TP操控,还可以包括影像或其他功能;而主机端200则用于运算、存储、通讯、能量存储影像及其他附加功能(譬如音频输出、外部接口等)。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手持端100与主机端200安装状态时,主机端200可实现对手持端的充电;具体而言,主机端200和手持端100上可以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端口或者接触端子或者充电座(还可以在主机端200设计手持端100的第一电池112的充电的空间,日常可以配备若干块手持端100的第一电池112,一块在手持端100上安装使用,另一块则可在主机端200上进行充电,轮换使用)等(图中未示),进而实现主机端200对手持端100的物理连接形式的充电。
另外,主机端200对手持端100还可以是无线的充电形式,譬如主机端200设有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图中未示),与之对应的手持端100设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在手持端100与主机端200靠近或者接触时,实现主机端200对手持端100的无线充电,可选地,主机端200与手持端100之间的无线充电的方式还可以为利用WIFI充电等。而主机端200的充电过程则可以为通过充电线连接插座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优点主要在于:首先,是将移动终端拆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设计上避免了产品的同质化手持端的显示组件的设计有了更多选择,可以将其设计成透明的,也可以设计成正反面双屏,体现科技感;将显示操控部分独立开来,手持端的产品可以做到十分轻薄;手持端可以采用体积小、寿命长的高能电池,延长手持端的续航;手持端的器件大大减少,可以实现更大的屏占比;解决了移动终端产品轻薄和电池容量不可兼得的问题,主机电池容量理论上不受制约;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持端来控制主机端上的摄像头组件进行拍摄,在不增加手持端结构的情况下(摄像头组件设置在主机端上),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15至图17,图15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组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移动终端主机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5中移动终端手持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2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端100的结构则是可以不包括图2实施例中的手握部的结构,而是手持端100的前端面为整体的全面屏(图17中标注121为显示屏组件)结构,第一电池112以及第一通信单元113分别固设于显示屏组件121的非显示面一侧。主机端200的结构同样是可以设置有用于配合手持端100的容置槽2121,摄像头组件220与容置槽2121可以都设于主机端的前端面212上;关于移动终端的主机端200以及手持端100其他部分的结构特征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对应相同,此处亦不再详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手持端设计为大屏占比结构,手持端的结构视觉体验更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分体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一个主机端200以及多个手持端100,多个手持端100可以同时与一个主机端200连接,关于手持端100以及主机端200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特点在于,可以节省主机端的数量,一个单位(家庭或者公司等)可以设置一个主机端200,而设置多个手持端100,充分利用主机端200的功能,主机端200相当于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手持端100发来的数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申请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100,通过手持端的触控显示屏组件开启主机端上的摄像头组件。
在该步骤中,开启摄像头组件的过程可以包括控制摄像头组件伸出主壳体以及启动摄像头组件开始拍摄的动作。其中,该方法的使用状态可以为手持端与主机端处于分体或者组合状态均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200,通过手持端的触控显示屏组件控制摄像头组件的拍摄参数。
在该步骤中,通过手持端的触控显示屏组件控制摄像头组件的拍摄参数具体可以包括调节摄像头组件自身的性能参数以及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来调整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角度等。
摄像头组件自身的性能参数则包括聚焦位置、光圈大小、补光强度等;而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来调整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角度则是通过驱动摄像头组件的旋转角度选取合适的拍摄角度。关于驱动装置以及摄像头组件与主机端的设置结构则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步骤300,通过手持端的触控显示屏组件预览摄像头组件的拍摄画面并控制摄像头组件完成拍摄。
该步骤则是在调整好所有拍摄条件之后,通过触控操作显示屏组件完成拍摄。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手持端来控制主机端上的摄像头组件进行拍摄,在不增加手持端结构的情况下(摄像头组件设置在主机端上),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手持端,包括显示屏组件、第一电池以及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
主机端,包括前端面、后端面以及侧面,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前端面、所述后端面以及所述侧面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二电池、处理器、第二通信单元以及第三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能够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三通信单元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前端面上设有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能够实现所述手持端与所述主机端的安装与拆卸;所述主机端还包括摄像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机构为设在所述前端面上的容置槽,所述手持端能够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后端面平行或者大致平行,所述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顶侧面、左侧面、底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前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顶侧面、所述左侧面、所述底侧面以及所述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所述后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顶侧面、所述左侧面、所述底侧面以及所述右侧面中任何一个的面积;所述摄像头组件固设于所述顶侧面或者所述左侧面或者所述底侧面或者所述右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摄像头组件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组件与主机端的连接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主机端的前端面之朝向相同;当所述摄像头组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主机端的后端面之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摄像头组件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主机端的连接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摄像头组件设于所述主机端的容置腔内,所述摄像头组件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伸出或者收回于所述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包括金属材质边框以及透明的显示屏组件,所述金属材质边框贴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包括金属材质边框以及双面显示结构的显示屏组件,所述金属材质边框贴设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包括手握部,所述手握部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设于所述手握部之内。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均为蓝牙通信单元或者均为WIFI通信单元或者均为ZigBee通信单元或者均为NFC通信单元;所述第三通信单元为蜂窝通信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安装在主机端上时,所述主机端能够对所述手持端充电。
CN201810338654.3A 2018-04-16 2018-04-16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0392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8654.3A CN110392131A (zh) 2018-04-16 2018-04-16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8654.3A CN110392131A (zh) 2018-04-16 2018-04-16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2131A true CN110392131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8654.3A Pending CN110392131A (zh) 2018-04-16 2018-04-1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21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493A (zh) * 2020-12-22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2159Y (zh) * 2005-12-27 2007-03-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终端
US20100222110A1 (en) * 2009-03-02 2010-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20150122047A (ko) * 2014-04-22 2015-10-30 (주)닛시테크 모바일 단말기
CN106034168A (zh) * 2015-03-08 2016-10-19 郑建锋 可拆装屏幕的移动设备
CN10677464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屏幕模块、主机模块、移动终端及组装方法
CN208112687U (zh) * 2018-04-16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2159Y (zh) * 2005-12-27 2007-03-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终端
US20100222110A1 (en) * 2009-03-02 2010-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20150122047A (ko) * 2014-04-22 2015-10-30 (주)닛시테크 모바일 단말기
CN106034168A (zh) * 2015-03-08 2016-10-19 郑建锋 可拆装屏幕的移动设备
CN10677464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屏幕模块、主机模块、移动终端及组装方法
CN208112687U (zh) * 2018-04-16 2018-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493A (zh) * 2020-12-22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6665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3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4U (zh) 移动终端
CN208112687U (zh) 手机
CN208285348U (zh) 移动终端
EP1455505A1 (en) Foldable portable terminal with a camera module
CN208353374U (zh) 一种手机
CN109819611A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210093261U (zh) 电子装置
CN208353375U (zh) 移动终端
CN110392131A (zh) 移动终端
CN207658057U (zh) 可调整显示尺寸的飞行式移动终端和***
CN211455818U (zh) 分离式电池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US20070191077A1 (en) Self-cradling 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0492671B (zh) 可发电终端
WO2020010949A1 (zh) 电子装置和手机
CN110417953A (zh) 移动终端
CN111510593A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CN209390168U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组合件和壳体装置
CN11041795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218200U (zh) 移动终端和图像采集模块
CN107888730A (zh) 飞行式手机及其充电***
CN110413091A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7457680U (zh) 一种手机投影机盒
CN208956103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