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09C - 吸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09C
CN1103609C CN 91105534 CN91105534A CN1103609C CN 1103609 C CN1103609 C CN 1103609C CN 91105534 CN91105534 CN 91105534 CN 91105534 A CN91105534 A CN 91105534A CN 1103609 C CN1103609 C CN 11036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housing
body part
plate
spring
deliver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1055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98A (zh
Inventor
伊万·菲利普·吉勒·佩森蒂
让-菲利普·乔治·康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an Philip George Kandev
Solangejeana Condev
Ivan Philip Gillette Patenty
Original Assignee
Jean Philip George Kandev
Solangejeana Condev
Ivan Philip Gillette Paten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an Philip George Kandev, Solangejeana Condev, Ivan Philip Gillette Patenty filed Critical Jean Philip George Kandev
Priority to CN 911055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09C/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合喷雾器(208)使用之吸入装置,包括一个本体部分及一个可对本体部分移动的排放管,该排放管当不排放时系停留在停止位置,而当排放发生时,则在操作位置。该吸入装置有一罩框(202)及一个病人可以吸气的出口。一抑制及压力感测元件由一片可回弹的弹性板(234)构成,该板在第一位置时,可避免排放管与本体部分间的相对运动,使免进入操作位置;而平板在第二位置时,则允许这一相对运动。平板可以感测到病人在吸气时产生的压力降,因而对应地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吸入装置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吸入装置,用以使雾状物质能自容器内排出。本发明特别是关于一种计量吸入装置,用之以使一定量的含药液体以雾状方式供予病人。
在治疗或缓和呼吸道疾病、诸如哮喘时,定量药物吸入来治疗是熟知的事,药液系在压力状况下置放在容器中,而该容器一般系以可移动的方式放置在吸入装置内。此种喷雾器包括了一个本体部分及一个可相对于本体移动的排放管,当不需排放动作时,处于停止位置,而当发生排放时,便在操作位置。要运用此吸入装置,病人需要造成喷雾器本体部分及排放管间的相对运动,譬如压缩本体的封闭端,而这一动作必须配合病人的吸入动作。但是很不幸的是需要这一方式治疗的病人,无法将他们的呼吸与人工操动本装置的动作配合起来。
因设法克服此一问题而有许多的设计提出,令吸气动作本身引起计量药物释出。这种装置被称之为呼吸致动装置。
在设计一套呼吸致动装置时,必须要满足一些需求条件,但此类条件极不容易彼此配合。因此,需要相当大的力量来使本体部分与排放管间互相移动,但在吸气时仅能产生很小的力量,尤其当病人有呼吸困难而极可能要使用此种装置时为然。目前克服此问题所提出之方法为在吸入装置内设一辅助能量贮存器,譬如成弹簧之形式,弹簧易使本装置释出一剂量之药物,而藉著某种抑制机构限定其如此作。因此,由吸入而产生的微小力量可用来释放抑制机构并允弹簧操动本装置。
可是这种作法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就是如何维持本装置的稳定。假如抑制机构可藉由呼吸产生的微小力量而释放药剂,则当没有吸入动作发生时,仍有意外释出药剂的风险存在。相反的,如果抑制机构可相当安全地不被致动而避免意外释放的发生,则病人可发出的吸气力量又不足以释放药剂。
本发明著眼的吸入装置系注意到这些相互冲突的要求,而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来看,所提供之吸入装置系配合喷雾器使用。而有一个本体部分及一个排放管。该排放管可对本体部分作移动,当停止排放时排放管系在静止位置;而当排放产生时,则移动至操作位置。本装置另有一个吸气装置之外框,外框上有出口,病人可通过此出口吸气,并有一个抑制及压力感测元件,于其在第一位置时,可防止排放管与本体部分间的相对运动,而进入操作位置;于其在第二位置时,则允许此种相对运动发生。本元件可以感测到病人在吸气时产生的压力降,因而相应地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称为抑制元件或抑制及压力感测元件是一种可以回弹的挠性板,譬如金属片,如钢板。另外亦可使用两张平板,而不需有反弹挠性,且系铰接在一起,一种可能达到此目的之一个方法是将两张平板以一种所谓的活动铰链将它们组合起来。此外使用单一的平板亦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将其厚度沿横向延伸线减低到一定程度,以使减低厚度的部分实效上形成一个铰链轴。
本发明之多个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加以说明,其中: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此图系沿图2中A-A线所取之垂直剖面;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系沿图1中B-B线所取之垂直剖面;
图3是沿图1中C-C线取的横剖面;
图4示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系沿图5中A-A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5是沿图4中B-B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6是沿图4中C-C线取的剖面;
图7是图4至图6的实施例中的俯视平面图;
图8示出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系沿自图9中A-A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9是沿图8中B-B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10是沿图8中C-C线取的横剖面;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系沿图12中A-A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12是沿图11中B-B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13是沿图11中C-C线取的横剖面;
图14对应于图11,但示出此装置处在一不同的位置;
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系沿图16中A-A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16是沿图15中B-B线取的剖面;
图17是沿图16中C-C线取的横剖面;
图17a是使用在图15至图17中的弹性按钮的透视图;
图18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系图中19A-A线取的垂直剖面;
图19是沿图18中B-B线取的剖面;
图20是沿图19中C-C线取的横剖面;
图21是第六实施例之顶部平面图,示出其重设定之位置;及
图22是第六实施例在图21位置时的部分侧视图。
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它包括了一个外罩(2)设有一成一体之喷出口(4)而成口承之形式,以后均将如是称呼,但亦可为鼻承之形式。外罩(2)内有一室(6),其中承接有喷雾器(8)的主体部分。内室(6)较喷雾器的主体部分稍长,而主部分可在此内室中纵向滑动。主体部分上附有标识符号,譬如以色带(10)及(12)分别著以绿色及红色来区分。这两种色带之一或另一可从外壳(2)的前壁的一个小孔(14)中看见,究为何端视喷雾器的主体部分之纵向位置而定。
此喷雾器有一个排放管(16)自主体部分以习见方式伸出,其末端承接在管块(18)一开口内,管块在口承(4)内一体形成,开口处在一个可让排放管接入的斜切角,俾排放管易于***。排放管的末梢处抵住肩垫(20),而排放管的出口与排放孔(22)相通。排放管以习用方式由容器内的一根弹簧(未图示)从主体部分向外顶出。
一导件(24)在内室(6)中可纵向滑动,从图2可以很清楚看到此导件从纵切面观之呈“H”形并有一横壁(25)。外罩(2)的上端以一盖(26)封住,一根压缩弹簧(28)装在导件(24)的横壁(25)与顶盖(26)之间,以迫使导板件以及喷雾器(8)的主体部分朝下。顶盖最好可取下,俾便喷雾器在用罄后可以换新。
在导件(24)上有一面部朝下的凹槽(30),而在封管块(18)上有一个面部朝上的凹槽(32)。另外有一面可以回弹的挠性板(34),其上端及下端则分别***凹槽(30)及(32)内。此板虽然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但使用厚度为1毫米的百分之几的钢片最为适合。在未承受外力的状况下,板(34)实质上是平直的,板(34)在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亦即后文所称之备用状态)是稍呈弧形,其中内部分因受弹簧施加于板之力使其贴靠内壁(36)。板(36)的横向端面紧贴在外罩(2)的边壁(37)上,但仍有足够的间隙让板易于移动。其移动方式容稍后进一步说明。
在板(34)与外罩(2)后壁之间有一内室(38),而在罩后壁上开有一个钥匙孔形的切口以形成一个相应地钥匙孔形的手按片(40)。切口宽度的选择在于达到一个适当的通气速率,期使空气可以进入内室(38),来协助药剂的输送,手按片的下端部分仍然附著在壁面其余部分上,而后壁的材料,至少在手按片附着处,应有足够的挠性,俾让手按片能够向内压入,同时在去除外力因素后,材料又有足够的回弹力量,使手按片弹回原来的位置。图1中尚显示两个肋条中的一个,肋条设在内室(38)之侧壁上以协助将平板(37)的下端部分在装配时导入凹槽(32)内。
应注意到本装置除了上述的一些开孔外,尚有多个其他的开口。因此,顶盖(26)上有一个通气孔(44),使导件(24)在横壁(25)之上的部分保持在大气压力下。通气孔(44)亦可在导件(24)的上端向下运动至低于顶盖(26)的下表面(45)之后,将空气导入内室(38),使让病人吸收入药剂。外罩(2)的前壁上亦有一个通气孔(46),将内室(6)保持在大气压力之下,此大气压力还经过通气孔(48)而与板(34)的前表面相通,此得利于设有一个小的纵向内室(50)。
上述装置的操作方式如下所述,假定本装置处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亦即处于备用状态,通过从小孔(14)中看见绿色色带(10)向病人指示。病人经由口承吸气,造成内室(38)的压力降至大气压力以下,而由于板(34)的正面仍处在大气压力之下,两者压差的结果使得板(34)欲向后部移动。但因板的上下两端均夹持在凹槽(30)及(32)内,导致平板首先移动至平直的状态,如直线(52)所示,如此便迫使导件(24)抗御弹簧(28)的力量而稍微上升。我们可以见到原先在备用状态时,导件(24)的上端与顶盖(26)的下端间有一细小间隙,这一移动才能实现。板在原来备用状态位置时与直线(52)的偏离量的大小决定其达到直线状态而应作之量。一般来说,板中心偏离直线的距离约为1毫米的十分之几,此一距离愈短,此装置愈灵敏。
接著板移过直线位置而向图示中的相反方向弯曲,一旦越过了直线状态,板可自由的弯曲至一相当大的程度,而导件(24)可在压缩弹簧28的作用下自由地向下移动,此引发了喷雾器主题向下移动,而排放管固定在封管块(18)内,这一主体与排放管间的相对运动使得一剂量的药物经由排放管、出口孔口(22)及口承(4)排出给病人,此时可从小孔(14)中看出红色色带。应当理解,弹簧(28)必须有足够强劲的力量来克服正常状况下将配量管相对于喷雾器往外推的力量,克服抗拒喷雾器纵向滑动的摩擦力以及平板(34)弯曲时产生的力。
当病人吸入一剂药量后,本装置又回复到原来的备用状态,而此一动作宜在使用后立刻完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病人可压动手按片(40)使其向内弯曲,促使板(34)越过直线位置而进入图示的原来位置。这样作时,引起导件(24)向上回升而再将弹簧(28)压缩。
现在说明图4至图7中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对应,系赋予相同的标号,只不过各加上100来表示。
第二个实施例没有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外部弹簧(28),也就没有导件(24),取而代之的是它使用一种经过改良的喷雾器,其中的排放管(116)不是如传统地由外部弹簧将其向外推出,而是向内推。实现这一作用的弹簧装置可自图4中见到,其标号为154。因此,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弹簧(154)提供了第一个实施例中弹簧(28)所提供的潜能贮存。由于没有如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的导件24存在,第二实施例中喷雾器(110)的主体部分较长,以便改近滑动的精确度。在封管块处有一个内室(155),内部置放一个圆锥形的垫圈(156),这垫圈卡抓住排放管(116),并防止它压缩弹簧15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凹槽的功用系为了***挠性板的下边缘,其标号是(132),且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形成于封管块上。可是因为第二实施例中没有导件,标号(130)所示的上端凹槽是以一块整平板(157)折曲成凹槽来构成。平板(157)同时担负了另一功能,就是当本装置在其备用状态时,将内室(138)的上端部分封住。为此用途,平板(157)的末梢弯曲成弧形以形成一滑件(158)靠住内室(138)的后壁滑动。第二实施例在图4至7中所呈现的状态,系当药剂正在排出的状态,并可看到在到达此位置时,滑件(158)已向下移动到一个不再将内室(138)封住的位置,容许空气经由空隙(159)自由地流入内室。
第二实施例另一个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即是本装置恢复备用状态的方式不同。不使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手按片(40),而是在外罩之后壁上设一个孔(161),并用一种透气的可变形膜片(160)封住,此膜的边缘系以胶或其他方式固定在外罩之周围部分。要使此装置恢复备用状态,病人可推动膜片(160),使之与板(134)接触,并继续推致板越过其直线区而与壁面(136)相接。
图8至图10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在许多方面与第一实施例颇为相似,相同元件系由相同标号表示,只是前面多加了200。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第三实施例使用了传统的喷雾器,排放管相对喷雾器主体部分而言系向外偏。
我们可以看到在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标号为(234)的可回弹挠性板系在装置的前端,而非如第一实施例那样置放在后端。内室(238)形成在平板(234)与一前壁(262)之间,另有一通孔(263)提供了口承(204)与内室(238)间的通道。俾当使用者吸气时,在内室(238)中产生低于大气压的压力。口承设有一封盖(264),在枢轴(265)用绞链绞接于口承,同时封盖末端有一个一体成形的杆体(266)。当封盖封合时,正如图8至图10所示,杆体(266)穿过前壁(262)上的一个通孔(267),使杆体之顶端顶住板(234),使其与邻接壁(236)接触。通孔(267)大小的选择必须适当,使在吸气时通过通孔的空气量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有一些空气以这种方式进入是合适的,使病人在吸气时感觉到的阻力不会太大,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空气进入量又不能大到使内室(238)中的压力减低到不足以将板(234)向右移动。本装置最好是在病人以每分钟30公升吸入入率吸气时正常工作。
喷雾器(208)由支臂(268)卡住,支臂与导板(224)一体成形。喷雾器的上体部分被一根管子(269)包围住,弹簧(228)被压缩在管子(269)与支臂(268)之间,促使喷雾器的本体部分往下靠。
当本装置处在图8至图9所示状态时,导件(224)及喷雾器(208)的本体部分,由于平板(234)的存在,在弹簧的作用下仍无法移动。当病人需要使用此装置时,可开启封盖(264),因此使杆体(266)与平板(234)脱离接触。平板(234)此时仍保持在图示的位置,直到病人从口承中吸气为止,此时内室(238)中因压力减低,而促使平板(234)向右弯,令导件(224)向下移动,同时藉由支臂(268)带动喷雾器的本体部分一并向下移动,一剂药物因此输送给病人。使用后,病人再度关上封盖(264),杆体(266)将板(234)推回至原来图示的位置,本装置又恢复备用状态,准备下一次使用。
为了在病人吸气时协助供应空气给病人,在内室(238)的边壁上提供了一对通道(270)。
到此所述的三种实施例均是自动操作,也就是吸入动作本身输送了药剂。在图11至图14所示的第四种实施例,是需人工操作的,即吸入动作本身不能导致输送药剂而只是让其能被输送。本实施例的大致对应于第一实样的元件以同一标号加上300来表示。
在第四实施例中,本体部分与排放管间的相对运动是由病人手动造成的。为达这一目的,病人将导件(324)向外罩(302)内部压,同时为了便于病人在操作时容易握持,外罩靠封管块处设有凹陷。不过,除非是病人在人工操作的同时进行吸气的动作,否则导件(324)与外罩(302)之间会因平板(334)的存在而不发生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不同于前述的实施例,当装置处在其备用状态时,该板系呈平面状。为了确保本装置在备用状态时保持在正确位置,平板系预先折曲,使其自然趋势从图11及图13观之系向左弯。壁(336)使之不能向外弯,因此平板以一个力压在这些壁上,其力量的大小视预先弯曲的程度而定。为了协助平板(334)的安装,在外罩(302)及导件(324)的内部均设有肋片(373)及(374)。
当病人吸气时,板(334)前面的气压降低,使它向右弯,同时可将手动力量施加在导件(324)上,使其向外罩(302)的内部压入,这点示于图14。一旦板(334)的中央部分超越了形成在导件内部的肋片(375)时,空气可自由地流入本装置的内部,并经通气管(348)、纵向室(350)及绕板(334)之纵向边缘而流入口承(304)内。
使用后,本装置自动恢复备用状态,其过程系当病人放松对导件(234)的压力后,喷雾器的本体部分因喷雾阀处的弹簧力量而移回原来的位置,此一动作使导件(324)亦被移回其原来的位置,同时在板(334)内贮存的能量亦有助于将导件回到其原来的位置。
上面刚说明过之实施例,虽有构造简单的优点,但其缺点是使用者需要有点技巧来操作,尤其是因为使用者需要正确判断施力量的大小。力量太小会使得装置不起作用,而太大的力量可能又会损坏了它。
为了减轻这一问题,刚描述的装置可以附加一个机构来加以改良,使使用者施加于装置的力量可以加以限制。从图15至图17所示的第五实施例就是依此而来的。除了力量传递机构以外,第五实施例的元件大体上与第四实施例的对应元件相同,标号亦是对应相同,只是第五实施例中另外多加了100以资区别。
在图15至图17a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板(424)的上端连接著一个固定凸缘(480),而凸缘又接著一个弹性的按钮(481)。当使用者施力于按钮上时,力量藉著按钮弹簧之力传到了导件(424)上,而当使用者施加了较大的力量于按钮(481)的接触面(484)上时,力量因受到钮肩(482)的影响而被限制在一个正确的数值上,而这个纽肩的功用在于它会与外罩(402)上端高出的部分相碰触。图示实施例中的按钮(481)是用一片弹簧钢制作,形状如图17a,然而其他的代用件、如带有一个加大的顶部以形成一个实体止挡的螺旋弹簧亦可用。
在图15至17a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弹性的按钮,不但可使使用者不需去判断应施力量的大小,同时更容易达到所需的协调。因此,使用者尽可按下按钮直至按不动为止,而将能量贮存在弹性的按钮内,接著只要准备妥当就可吸气了。就在吸气同时,贮存在按钮内的能量驱使导件向下运动,而造成一剂药物的释出。
图18至图22所示的第六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良型式。这种改良型系配备著一种能量贮存装置而使得本实施例能自动操作。第六实施例的元件一般与第四实施例的元件相对应,标号亦对应相同,只是另增加了200。
图18至图22所示的装置设有一个口承套(586),在图18所示之状态系套上了口承(504)。封套(586)里面有一个圆管内套筒(587),其末梢部分与口承(504)相连,一种由螺旋弹簧所构成的能量贮存装置系装在套筒(587)内。
封套(586)上设有一对销子(589),而外罩(502)的上端设有一个具有缺口(591)的卡口装置(590)。销子可在封套(586)自口承上拆下后,分别装入到本装置的顶端上的缺口内。图21及图22显示封套(586)装在顶部上的状况。当封套(586)装到卡口装置上以后,使螺旋弹簧(588)被纵向压缩,结果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加到导件(524)上,这弹簧(588)所担负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弹簧(28)及第三实施例中的弹簧(228)是相同的。
当使用时,病人移去封套(586)并将其安装在卡口装置(590)上来将装置置于备用状态。接着病人吸气以获得一剂药物,然后将封套(586)  自卡口装置上拆下,这可使导件(524)以及喷雾器的本体部分回复到它原先的位置。封套(586)此时再被装回至口承(504)上。
如前所提,板(34)、(134)、(234)、(334)、(434)及(534)可用诸如钢材的可回弹挠性金属制成,但也可用其他材料来代替,譬如塑料以及金属与塑料之叠片。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弹簧,通常用金属制成。其余的另件,除喷雾器本身外,均极适合以可模制的塑料材料制成。所有使用的喷雾器、包括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非常规喷雾器、均是具有配量室的类型,在排放管相对于自喷雾器本体部分向外移动时自动补充一剂药剂。

Claims (18)

1.一种配合喷雾器使用的吸入装置,这喷雾器具有一个本体部分及一个相对于本体部分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的排放管,在静止位置时阻止排放,在工作位置时发生排放,本装置包含一个吸入装置用之外罩,设在外罩中供病人吸入使用的出口和一个限制及压力感测构件,当其在第一位置时,防止排放管与本体部分间的发生相对运动进入工作位置,而当其在第二位置时则允许这一相对运动发生,感测构件可以感测到病人在吸气时产生的压力降,发生回应而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能量贮存件,可根据限制及压力感测构件移至第二位置的运动工作,使所述本体部分及排放管相对于所述工作位置的另一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贮存件是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系承接在一个固定在外罩内的封管块内,而所述本体部分可在外罩内纵向滑动,带动本体部分及排放管进出所述操作位置,并且所述弹簧是一个设置来促使外罩朝着工作位置方向靠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分系放置在一个可与之一起移动的引导构件内,而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引导构件与外罩或固定在外罩内的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设有,使之可拆卸地装置在一个,促使外罩朝着工作位置方向靠的位置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持在一个外盖构件内,这外盖构件在弹簧与外盖构件从上述促使外罩朝工作位置靠的位置上拆下时,用作吸气出口的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系容纳在一个固定在外罩内的封管块内,而所述本体部分在外罩内可纵向滑动,带动本体部分及排放管进出工作位置,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本体部分内,并设置来将本体部分及排放管相互偏置朝向操作位置,同时设有使排放管抗御弹簧的偏置力量夹持在封管块内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贮存件系一弹簧加载式的手动件,该手动件设置成当一超过预设最大值之力加于其上时与外罩相接合,以防止超出预定最大值之力加于本体部分及排放构件上。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5、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及压力感测构件系一片可回弹的挠性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系伸展在固定于外罩的第一位置与固定于喷雾器本体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该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来回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在第一位置时弯向一个方向,而在第二位置时弯向相反的方向,该板在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位置时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平面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在第一位置时基本上是平面状,而在第二位置时则弯曲,该板在其第二位置的弯曲方向的反方向有一个自然的曲度,设有防止板在第一位置时呈现其自然曲度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竖起设置,用以使板回返到其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设置包含一竖起构件,该构件构成该外罩之一壁的一部分,并可由使用者加以移动,使之与挠性板接合而将之推向第一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起构件是一个可以回弹的挠性手按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起构件是一个可以回弹的挠性薄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5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设有一个封套,其上有具有竖起构件,该外罩之一壁上设有一个孔口,使竖起构件在出口被封套封闭时可通过该孔口与挠性板相接合。
CN 91105534 1991-08-07 1991-08-07 吸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60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5534 CN1103609C (zh) 1991-08-07 1991-08-07 吸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5534 CN1103609C (zh) 1991-08-07 1991-08-07 吸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98A CN1069198A (zh) 1993-02-24
CN1103609C true CN1103609C (zh) 2003-03-26

Family

ID=490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1055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609C (zh) 1991-08-07 1991-08-07 吸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1728A1 (en) * 2001-06-05 2003-03-20 Lloyd Peter 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a 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
US9877510B2 (en) * 2014-04-04 2018-01-30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Sensor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98A (zh) 199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1856B2 (ja) 吸気同期式の流体吐出装置
KR101509365B1 (ko) 흡입기 및 흡입기용 하우징 캡
CN1130233C (zh) 药粉吸入装置和方法
KR0180902B1 (ko) 흡입 장치
US20050183718A1 (en) Nebulizer
CN1418117A (zh) 吸入器
KR20010075310A (ko) 흡입기
MXPA06014658A (es) Dispositivo inhalador que reduce el riesgo para contar erroneamente una dosis.
JP6936249B2 (ja) 吸気同期式の流体吐出装置
CN1103609C (zh) 吸入装置
CN110269987A (zh) 一种具有送药输氧功能的人工呼吸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43534B (zh) 一种单向呼吸阀及具有单向呼吸阀的动物辅助给药呼吸器
CN105597210A (zh) 兼容上升式和下降式风箱呼吸回路的麻醉***
JP2021500115A (ja) 吸気同期式の流体吐出装置
WO1997024259A1 (fr) Embout destine a un dispositif respiratoire pour la plongee
CN211357295U (zh) 一种闭合效果好且省力的麻醉面罩
CN111956918B (zh) 利于吸入剂进入肺部深处的吸入剂装置
CN111246905B (zh) 用于吸气同步分配流体产品的装置
CN113041468A (zh) 一种麻醉气体氧气自动切换的麻醉设备
CN217661006U (zh) 一种带自动计数的主动型喷粉装置
US20050241637A1 (en) Metered dose inhaler
CN210644779U (zh) 一种重症监护人工呼吸器
CN112933365A (zh) 一种用于快速处理麻醉事故的手术护理用麻醉设备
CN113164696B (zh) 与吸入同步分配流体产品的流体产品分配设备
CN213407524U (zh) 一种呼吸器供给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