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3247A -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3247A
CN110333247A CN201910488592.9A CN201910488592A CN110333247A CN 110333247 A CN110333247 A CN 110333247A CN 201910488592 A CN201910488592 A CN 201910488592A CN 110333247 A CN110333247 A CN 11033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handheld terminal
rope
rope groove
identification penc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85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3247B (zh
Inventor
徐惠民
何军
李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erxin Machinery (tai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erxin Machinery (tai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erxin Machinery (tai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erxin Machinery (tai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85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3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1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using penetration of dyes, e.g. fluorescent in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对加工完成的曳引轮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不平衡量初步绘制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然后进行渗透探伤,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凹陷类表面缺陷设置补缺的材料用量,并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凸起类表面缺陷设置去除量,然后结合渗透探伤的情况及初步绘制的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重新绘制一份配重去重分布图;最后使用专用量具测量曳引轮其绳槽的圆度及位置公差;测量完成后再对需要切除的部分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本发明检测时采用全新的检测工序,减少后续配重的量及后续配重设置的难度;将PT探伤后的补缺量作为配重,想法巧妙在一道工序操作中完成了两道工序。

Description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其绳轮是要求最高的一个部件,由于其属于全360°对称结构,要求零缺陷且铁水密度分布均衡,这样电梯在任何一个楼层高度停止时才不会出现由于绳轮的不对称或密度分布的不均衡而出现每次绳轮都无法在期望的位置停下,而是在再转动一小段角度后才停下;另外因曳引轮要承受电梯轿厢自重、载重和对重的全部重量,必须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内的损害,除了选择合理的曳引轮槽形外,对绳槽的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做了一定的规定,其绳轮绳槽的形状一次性加工不出,这也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另外,在检测的时候,目前的做法都是先做探伤(根据材质的情况做UT超声波探伤或PT渗透探伤),然后根据探伤的情况进行补缺<也即针对材料近表面缺陷(裂纹)、气孔、疏松、分层、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缺陷补充粘合材料>或去除表面的凸起斑点等凸起类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减少后续配重的量及后续配重设置的难度;将PT探伤后的补缺量作为配重,想法巧妙,在一道工序操作中完成了两道工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对加工完成的曳引轮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不平衡量的位置和大小初步绘制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
然后进行渗透探伤,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凹陷类表面缺陷设置补缺的材料用量,并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凸起类表面缺陷设置去除量,然后结合渗透探伤的情况及初步绘制的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重新绘制一份配重去重分布图;
最后使用专用量具测量曳引轮其绳槽的圆度及位置公差;测量完成后再对需要切除的部分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即配重位置分布图)包括各配重的尺寸重量及设置位置;去重位置图包括去重的位置及深度;本发明一改以往先做PT,然后根据探伤情况切除、补缺;然后用量具测量精度如圆度、位置公差,不合适再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加工,最后才做动平衡的方式,因为在做PT渗透探伤后先进行工件表面缺陷的改善没有考虑后续动平衡的情况,这样在做完动平衡后还需再做配重,工序多,对工件加工的次数多,使得检测费时费力还很难达到要求;看似仅是三道工序顺序上的变更,但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定势思维,先做动平衡但并不急于给工件配重、去重,而是在第一步做了动平衡后建立配重去重的配置图,然后做PT之后结合前面的配置图更好地设置探伤后的切除量及补缺量,而由于精度的再加工(即使用量具测量后进行的为满足精度的再加工)其加工量很少,所以基本可以忽略这部分加工量对动平衡的影响(当然,根据产品的要求,也可以在使用量具后的精度再加工中结合前面配置图更合理地设置加工量及加工的方向等,也即在使用量具测量完后才绘制配重去重分布图;其实,一般可以忽略这部分,因为对于电梯电机这么大的曳引轮来说,将探伤后做的补缺、去凸配合配重去重,不平衡量降到很低,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及显著,对于总振动值的降低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样在做完PT探伤、使用专用量具测量完后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之后就已经为后续的配重设置了基础,减少后续配重的量及后续配重设置的难度(因为前序工序PT探伤后的补缺可以根据配重的配置图增加补缺的量,这样增加的补缺量既解决了表面缺陷,还由于其固定连接或粘接的方式增加了配重与工件连接的牢固度,也减少了配重需要的胶黏剂或螺栓等紧固件,将PT探伤后的补缺量作为配重,想法巧妙,可谓“一箭双雕”,在一道工序操作中完成了两道工序的事情<准确地讲应该是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道半工序的操作,因为不可能恰好所有补缩的地方是配重的地方,总还有一些地方要根据配重的配置图再增加配重,但总体上来说,降低了配重的设置次数及减少了配重量>);具体地,根据初步绘制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再结合PT探伤的情况,绘制一份在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的基础上的新的配重去重分布图(也即在需要切削掉凸起的地方看切削后会如何重新影响动平衡,是否需要在此处多切削一些以满足去重的要求,在需要补缺的地方看是否恰好在配重的地方,如果在,计算补缺的量时把配重的量也算上,最终绘制成最终图—配重去重图)。
对于动平衡的做法,对于工作转速远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不平衡量引起的变形很小。这种转子可按刚体处理,动平衡可在低速下进行,称为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在进行刚性转子动平衡时,各微段的不平衡量引起的离心惯性力系可以简化到任意选定的两个截面上去,在这两个面上作相应的校正(去重或配重)即可完成动平衡。为找到两个截面上不平衡量的方位和大小可使用动平衡机。常见的动平衡机分为软支承式和硬支承式两类,前者检测不平衡量引起的振动;后者检测不平衡转子对支承的作用力。刚性转子的动平衡问题已解决得较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规定出各类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精度。
柔性转子的动平衡:超临界转速工作的转子在启动和制动时,转速必定通过临界转速,这时不平衡量会使转子产生明显的变形。若转子各微段质心对回转轴线的偏离对变形有明显的影响,则转子不能按刚性转子处理,相应的动平衡称为柔性转子的动平衡。
方法有两种:
①振型法。将不平衡量按转子的各阶固有振型分解。若动平衡时的转速接近某临界转速,则这一阶固有振型突出于其他各阶之上。通过检测该振型,就可找到为消除这一阶不平衡分量所需的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应放置的位置。逐阶进行,就可完成动平衡。
②影响系数法。在转子上选定若干个校正面和若干个测量面并进行多次运转校正。某校正面上单位校正量在一定转速下引起的某测量面的振动就是一个影响系数。通过测量或计算求出这些影响系数,便可根据不平衡量引起的振动,确定为将各测量面的振动限制在某量值以下,各校正面应加配重(或去重)的位置和大小。在这两个方法的基础上还发展了其他方法,例如振型圆法等。更为优异的方式是采用整体现场平衡:将组装完毕的旋转机械在现场安装状态下进行平衡操作。具体方式为通过传感器测得转子有关部位的振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在转子各平衡校正面上的不平衡及其方位,并通过去重或加重来消除不平衡量,从而达到高精度平衡的目的。这些测动平衡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在经过动平衡后,本方案从开始的60μm~150μm的初始总振位移降低为3~10μ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凹陷类表面缺陷包括裂纹、拉线、划痕及凹坑;所述凸起类表面缺陷包括起皮、凸起及斑点;所述专用量具包括一块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与手持端一体而成的五个半圆板,手持端包括两个矩形板面及四个侧面,五个半圆板中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手持端的三个侧面上以分别作为通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止规本体的测量端,手持端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另外两个半圆板作为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在矩形板状手持端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使得一个量具可以完成四个量具完成的工作,减少量具的数量,简化量具的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手持端的两个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测量端的部分设有标识层或刻字凹槽。标识层或刻字凹槽上的标识或刻的字为“通规”、“止规”、“中间值卡规”、“双槽规”,用于提示使用者哪个是通规,哪个是止规等,防止测量比对时搞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手持端的矩形板面上滑动设置三个槽钢状的滑动件,槽钢状滑动件的槽口面向手持端的矩形板面,滑动件其槽底壁上滑动设置标识笔,标识笔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标识笔的笔尖靠近半圆板设置;通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止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在手持端的四个侧面上顺时针依次设置,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手持端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为红色标识笔;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手持端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为绿色标识笔;对应于双槽规本体的标识笔为紫色标识笔,设置紫色标识笔的滑动件位于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其两个半圆板之间;设置有止规本体的手持端侧面上固定设置蓝色标识笔,蓝色标识笔其长度小于半圆板的半径,蓝色标识笔位于作为止规本体测量端的半圆板的一侧。槽钢状滑动件其面向矩形板状的端部固定设置滑块,手持端的矩形板面上设置与滑块适配的滑槽;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为远离--接近测量端(半圆板)的方向(即平行于测量时的***方向),可以是平行于手持端的矩形板面,这样在测量前向后拉动滑动件,使得标识笔的笔尖不接触工件,避免影响量具的测量精度,量具使用完后拉动滑动件使得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完成在工件上做标记的作用,这样一是能够避免在检测多个绳槽时工人忘记前面测的是哪一个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另外,由于不同颜色的设置且配合本领域公知常识(即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一顺序选择红绿蓝紫这四个标识笔颜色;可根据标识笔标识后的情况知道每个绳槽的情况,这样在对每个绳槽进行全部测量后,能够知道每个绳槽的情况,是通规不进需在更改刀补,再加工一刀;还是中间值卡规与工件的缝隙很大,绳槽不合格;还是止规能插进去,工件不合格;还是双槽规插不进去,绳槽不合格;都能一目了然),另外,止规那里固定设置蓝色标识笔,只要止规能够***到绳槽内就说明不合格,一旦能***,蓝色标识笔就会在绳槽内做下标记,为更好实现本发明目的,将蓝色标识笔设置在半圆板的一侧,也即正对两个绳槽之间的曳引轮的圆周表面(因为这段相对于绳槽,其更靠近手持端侧面,这样当蓝色标识笔长度采用半圆板半径值一半时只要止规的测量端***到绳槽的一半深度时蓝色标识笔就抵靠到绳槽,这时稍移动手持端即可在绳槽内做下蓝色的标记)。标识笔采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蜡笔或彩色铅笔都可以。蓝色标识笔其长度优选为半圆板半径值的一半。用止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能***,则在绳槽内滑动手持端使得蓝色标识笔在绳槽内做上标记,滑动的方向与曳引轮的轮面圆周方向相同。用中间值卡规检测,若中间值卡规与工件严丝合缝或略有缝隙,说明工件绳槽合格或在公差范围以内,若缝隙很大说明绳槽不合格;这样设置后可以一次性先全部检测完毕(不用像以前检测一个去加工一个;或者检测一个记录一个,效率太低),然后根据绳槽内标记颜色情况就知道绳槽的问题出在哪,然后再去进一步地加工,提高了效率;另外,止规那边的标识笔固定设置,充分根据止规本身的特点设计,构思巧妙,止规处的标识笔无需推动这一操作,又进一步节省了检测的时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测量曳引轮每一个绳槽的圆度及位置公差的步骤如下:先将手持端侧面的通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插不进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红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通规本体的测量端能***,再用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中间值卡规与工件绳槽之间的间隙大于0.03mm,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绿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然后用止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能***,则在绳槽内滑动手持端使得蓝色标识笔在绳槽内做上标记;若不能***,再用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插不进去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双槽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紫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所有绳槽都执行完测量工序后根据每个绳槽内的标识颜色执行下列操作:
若绳槽内是红色,针对此绳槽更改刀补,再加工一刀;若绳槽内是绿色和/或蓝色,则此绳槽不合格;若绳槽内是紫色,说明紫色标记处两侧的绳槽相对位置不对,两个绳槽不合格。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检测时采用全新的检测工序,减少后续配重的量及后续配重设置的难度;将PT探伤后的补缺量作为配重,想法巧妙在一道工序操作中完成了两道工序;看似仅是三道工序顺序上的变更,但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定势思维;在做完PT探伤、使用专用量具测量完后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之后就已经为后续的配重设置了基础,减少后续配重的量及后续配重设置的难度;将PT探伤后的补缺量作为配重,想法巧妙,可谓“一箭双雕”,在一道工序操作中完成了两道工序的事情;降低了配重的设置次数及减少了配重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检索检测的耗时;在矩形板状手持端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使得一个量具可以完成四个量具完成的工作,减少量具的数量,简化量具的构成。标识层或刻字凹槽上的标识或刻的字为“通规”、“止规”、“中间值卡规”、“双槽规”,用于提示使用者哪个是通规,哪个是止规等,防止测量比对时搞错。能够避免在检测多个绳槽时工人忘记前面测的是哪一个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另外,由于不同颜色的设置可以知道绳槽的问题出在哪,可以一次性先全部检测完毕(不用像以前检测一个去加工一个;或者检测一个记录一个,效率太低),然后根据绳槽内标记颜色情况就知道绳槽的问题出在哪,然后再去进一步地加工,提高了效率;另外,止规那边的标识笔固定设置,充分根据止规本身的特点设计,构思巧妙,止规处的标识笔无需推动这一操作,又进一步节省了检测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中待测曳引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本发明中专用量具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去除滑动件后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使用量具的通规部分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使用量具的中间值卡规部分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使用量具的止规部分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使用量具的双槽规部分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测量曳引轮每一个绳槽其圆度及位置公差的步骤图。
图中:1、手持端;2、通规本体的测量端;3、绳槽;4、标识层或刻字凹槽;5、滑动件;6、标识笔;7、止规本体的测量端;8、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9、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对加工完成的曳引轮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不平衡量的位置和大小初步绘制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
然后进行渗透探伤,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凹陷类表面缺陷设置补缺的材料用量,并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凸起类表面缺陷设置去除量,然后结合渗透探伤的情况及初步绘制的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重新绘制一份配重去重分布图;
最后使用专用量具测量曳引轮其绳槽3的圆度及位置公差;测量完成后再对需要切除的部分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凹陷类表面缺陷包括裂纹、拉线、划痕及凹坑;所述凸起类表面缺陷包括起皮、凸起及斑点;所述专用量具包括一块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1以及与手持端1一体而成的五个半圆板,手持端1包括两个矩形板面及四个侧面,五个半圆板中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手持端1的三个侧面上以分别作为通规本体的测量端2、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8及止规本体的测量端7,手持端1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另外两个半圆板作为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9。手持端1的两个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的测量端2、止规本体的测量端7、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8及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9的部分设有标识层或刻字凹槽4。在手持端1的矩形板面上滑动设置三个槽钢状的滑动件5,槽钢状滑动件5的槽口面向手持端1的矩形板面,滑动件5其槽底壁上滑动设置标识笔6,标识笔6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5的滑动方向垂直,标识笔6的笔尖靠近半圆板设置;通规本体的测量端2、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8、止规本体的测量端7及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9在手持端1的四个侧面上顺时针依次设置,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手持端1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6为红色标识笔6;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手持端1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6为绿色标识笔6;对应于双槽规本体的标识笔6为紫色标识笔6,设置紫色标识笔6的滑动件5位于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9其两个半圆板之间;设置有止规本体的手持端1侧面上固定设置蓝色标识笔6,蓝色标识笔6其长度小于半圆板的半径,蓝色标识笔6位于作为止规本体测量端的半圆板的一侧。
测量曳引轮每一个绳槽3的圆度及位置公差的步骤如下:先将手持端1侧面的通规本体的测量端2***绳槽3,若插不进则推动手持端1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滑动件5使得红色标识笔6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6,在工件上做标记;通规本体的测量端2能***,再用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8***绳槽3,若中间值卡规的测量端与工件绳槽3之间的间隙大于0.03mm,则推动手持端1矩形板面上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滑动件5使得绿色标识笔6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6,在工件上做标记;然后用止规本体的测量端7***绳槽3,若能***,则在绳槽3内滑动手持端1使得蓝色标识笔6在绳槽3内做上标记;若不能***,再用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9***绳槽3,若插不进去则推动手持端1矩形板面上对应于双槽规本体处的滑动件5使得紫色标识笔6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6,在工件上做标记;所有绳槽3都执行完测量工序后根据每个绳槽3内的标识颜色执行下列操作:
若绳槽3内是红色,针对此绳槽3更改刀补,再加工一刀;若绳槽3内是绿色和/或蓝色,则此绳槽3不合格;若绳槽3内是紫色,说明紫色标记处两侧的绳槽3相对位置不对,两个绳槽3不合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先对加工完成的曳引轮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不平衡量的位置和大小初步绘制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
然后进行渗透探伤,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凹陷类表面缺陷设置补缺的材料用量,并结合配重块的位置分布图对凸起类表面缺陷设置去除量,然后结合渗透探伤的情况及初步绘制的配重位置分布图或去重位置图重新绘制一份配重去重分布图;
最后使用专用量具测量曳引轮其绳槽的圆度及位置公差;测量完成后再对需要切除的部分更改刀补进行切除再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类表面缺陷包括裂纹、拉线、划痕及凹坑;所述凸起类表面缺陷包括起皮、凸起及斑点;所述专用量具包括一块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与手持端一体而成的五个半圆板,手持端包括两个矩形板面及四个侧面,五个半圆板中有三个分别设置在手持端的三个侧面上以分别作为通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止规本体的测量端,手持端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另外两个半圆板作为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持端的两个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测量端的部分设有标识层或刻字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持端的矩形板面上滑动设置三个槽钢状的滑动件,槽钢状滑动件的槽口面向手持端的矩形板面,滑动件其槽底壁上滑动设置标识笔,标识笔的滑动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标识笔的笔尖靠近半圆板设置;通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止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在手持端的四个侧面上顺时针依次设置,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手持端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为红色标识笔;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手持端矩形板面上设置的标识笔为绿色标识笔;对应于双槽规本体的标识笔为紫色标识笔,设置紫色标识笔的滑动件位于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其两个半圆板之间;设置有止规本体的手持端侧面上固定设置蓝色标识笔,蓝色标识笔其长度小于半圆板的半径,蓝色标识笔位于作为止规本体测量端的半圆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曳引轮每一个绳槽的圆度及位置公差的步骤如下:先将手持端侧面的通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插不进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通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红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通规本体的测量端能***,再用中间值卡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中间值卡规与工件绳槽之间的间隙大于0.03mm,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中间值卡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绿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然后用止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能***,则在绳槽内滑动手持端使得蓝色标识笔在绳槽内做上标记;若不能***,再用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绳槽,若插不进去则推动手持端矩形板面上对应于双槽规本体处的滑动件使得紫色标识笔的笔尖抵靠到工件,然后滑动标识笔,在工件上做标记;所有绳槽都执行完测量工序后根据每个绳槽内的标识颜色执行下列操作:
若绳槽内是红色,针对此绳槽更改刀补,再加工一刀;若绳槽内是绿色和/或蓝色,则此绳槽不合格;若绳槽内是紫色,说明紫色标记处两侧的绳槽相对位置不对,两个绳槽不合格。
CN201910488592.9A 2019-06-06 2019-06-06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Active CN110333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8592.9A CN110333247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8592.9A CN110333247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247A true CN110333247A (zh) 2019-10-15
CN110333247B CN110333247B (zh) 2021-12-24

Family

ID=6814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8592.9A Active CN110333247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32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7013U (zh) * 2010-04-30 2011-01-12 王万法 方便的外槽直径测量卡规
CN203274642U (zh) * 2013-05-03 2013-11-06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小孔内环槽直径的塞规组件
US20150142339A1 (en) * 2012-05-22 2015-05-21 Tianjin Haoy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levator balance coeffici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946366A (zh) * 2018-08-17 2018-12-07 戈尔电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偿***的电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7013U (zh) * 2010-04-30 2011-01-12 王万法 方便的外槽直径测量卡规
US20150142339A1 (en) * 2012-05-22 2015-05-21 Tianjin Haoy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levator balance coeffici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203274642U (zh) * 2013-05-03 2013-11-06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小孔内环槽直径的塞规组件
CN108946366A (zh) * 2018-08-17 2018-12-07 戈尔电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偿***的电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华等: "飞越曳引式客梯垂直方向的振动分析",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
梁卓成等: "浅谈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247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5179B (zh) 一种轴类零件中心孔失圆的检测方法
CN102207365A (zh) 一种转向节类零件的复杂空间综合位置的检验方法
CN104654952B (zh) 一种游标式孔用综合量规
CN110333247A (zh) 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精度检测方法
CN201322595Y (zh) 轴件表面轴向槽对称度检具
CN108044129A (zh) 高陡度内外腔共形光学元件的超精密车削方法
CN201974150U (zh) 检测汽车发动机曲轴键槽对称度的检具
CN107478129A (zh) 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单片半弦长度测量装置
CN203274642U (zh) 一种测量小孔内环槽直径的塞规组件
CN210268600U (zh) 一种两级阶梯孔深度测量装置
CN102862018A (zh) 菌型叶片模拟装配方法
CN203489826U (zh) 一种孔口倒角轴向深度检测装置
CN208833112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综合检具
CN106767315B (zh) 一种测量孔中心距的检具
CN207180580U (zh) 测面规
CN203964822U (zh) 一种距离检具
CN103630104B (zh) 一种测量圆锥滚子球基面曲率半径的方法
CN105157536B (zh) 一种大直径外圆锥面的检测工装
CN109612397A (zh) 轴套类排列斜孔边距的测检方法
CN203981054U (zh) 检测装置
CN201373726Y (zh) 一种复杂外形零件的对称度检测器具
CN110296644B (zh) 一种测量叶片抛修变化量的工装及方法
CN209355843U (zh) 一种检测气门座孔倒角深度和角度的检具
CN206037859U (zh)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模型轮胎中心位置的装置
CN203534468U (zh) 一种盘槽中心距尺寸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