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9085B -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 Google Patents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9085B
CN110249085B CN201880009769.6A CN201880009769A CN110249085B CN 110249085 B CN110249085 B CN 110249085B CN 201880009769 A CN201880009769 A CN 201880009769A CN 110249085 B CN110249085 B CN 110249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ng
alignment
circular comb
section
co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7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9085A (zh
Inventor
弗雷德里希·海宁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edtler and Uhl KG
Original Assignee
Staedtler and Uhl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edtler and Uhl KG filed Critical Staedtler and Uhl KG
Publication of CN110249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9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0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operating features of combing elements
    • D01G19/105Comb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紧固到梳理机(1)的轴(14)的圆梳(16),轴可沿梳理方向(26)绕旋转轴线(13)旋转,梳理机配置成梳理纺织纤维(2)且具有用于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固定牵引辊(7,8,9,10)。圆梳(16)具有:具有外部(18)的圆梳主体单元(17);具有布置在圆梳主体单元(17)外部(18)上的多个梳理棒(22)的梳理段(19),梳理棒配备有向外突出的梳理齿(23),使得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其前梳理齿侧部各自沿所述梳理方向(26)倾斜;和对准段(20),其布置在圆梳主体单元(17)的外部(18)中且备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对准部件(25),使得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前对准部件侧部各自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倾斜,并且当在梳理方向(26)上看时,其中的一些前后布置。

Description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本专利申请要求第DE 10 2017 201 678.8号德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待紧固到梳理机的轴的圆梳,所述轴可在梳理方向上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梳理机既定用于梳理纺织纤维并且具有用于已梳理纺织纤维的固定牵引辊。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梳理机并且被配置为圆形梳或圆梳的梳子通过先前的公共使用而为已知的,其中梳理部件布置在圆梳主体上,以便接合待梳理的纺织纤维的纤维簇。沿其圆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梳理元件的梳称为圆梳。其有效梳理区域可以例如是圆梳轮廓圆周的78°、90°、111°或137°。梳理元件可以例如被配置成针、针棒、锯齿线部分、梳理叉,或尤其是锯齿形切口。通常预组装多个这些梳理元件以形成梳理棒,梳理棒有时也称为梳配件。因此,这种类型的梳理棒可以包括多个锯齿形切口、锯齿线部分,或者也可以包括设置有齿的齿形垫片,这些齿轴向地布置在彼此之后,即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
现有技术的梳理机以非常高的夹捏速率运行,使得圆梳每分钟旋转高达600次。甚至更高的夹捏速率也是可以想象的。这些高的运行速度导致梳理机及其构件在其各个位置处的设计和功能需满足增加的并且有时也是新的要求。这些问题之一涉及将在当前梳理循环中梳理的纤维连接或结合到在先前梳理循环中梳理的纤维。
文献DE 689 11 552T2描述了一种包括圆梳的梳理机,其中刚刚被梳理的纤维的部分和由牵引辊保持的先前梳理的纤维的部分将在结合过程之前和期间保持在其相应正确位置。为此目的,提供边缘控制部件,当在梳理方向上看时,所述边缘控制部件布置在圆梳的实际梳理段后方。边缘控制部件在梳理段后方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维持引导通过下部牵引辊并且在抽吸箱的方向上向下引导的气流,使得已经(在前一循环中)梳理的纤维部分(其通过作为其后退移动的一部分而执行的牵引辊的反向旋转而在圆梳方向上馈送回来)压抵在下部牵引辊上。边缘控制部件还具有尖端线表面,由夹捏器组件馈送的新梳理纤维的部分搁置在所述尖端线表面上以防止其弯曲。然而,如果此尖端线表面远离新梳理的纤维移动并且与下部牵引辊相对地设置,则向下指向那里的气流被中断,这可能导致已经(在前一循环中)梳理的纤维从下部牵引辊脱离,因此导致不令人满意的结合过程。
文献EP 3 034 660A1描述了一种圆梳,其具有空气挡板或空气引导部件,当在梳理方向上看时,所述空气挡板或空气引导部件布置在圆梳的梳理段的后方。提供此引导部件以控制气流,使得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先前)梳理纤维的部分搁置在下部牵引辊上。
此外,文献EP 0 447 900A1描述了一种圆梳,其被配置成使得当在梳理段后方的梳理方向上看时,侧向引导棒布置在两个轴向前端处,以防止由夹捏器组件馈送的新梳理纤维部分的纤维横向扩散。此外,提供纤维支撑段,由夹捏器组件馈送的新梳理纤维部分搁置在所述纤维支撑段上以防止其弯曲。
此外,文献DE 10 2009 032 799A1描述了另一种圆梳,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梳理齿段区域。第二梳理齿段区域的齿被配置成使得梳理效果低于在与旋转方向相反布置的第一梳理齿段区域的末端处的梳理效果。
尽管存在这些已知的解决方案,但在结合过程期间,在先前的梳理机中经常出现不规则和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尤其是当这些梳理机以高夹捏速率运行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目的: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圆梳,其特性与先前已知的实施例相比得到改善。
为了实现此目的,提供了一种圆梳。根据本发明的圆梳具有:具有外部的圆梳主体单元;具有多个梳理棒的梳理段,所述梳理棒布置在所述圆梳主体单元的所述外部上并且配备有向外突出的梳理齿,使得当在梳理方向上看时,其前梳理齿侧部各自在所述梳理方向上倾斜;以及对准段,其配备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对准部件并且布置在所述圆梳主体单元的所述外部上,使得当在梳理方向上看时,其前对准部件侧部各自相对于梳理方向倾斜,并且其中的一些至少基本上在梳理方向上看时前后布置。
已经发现,在所述梳理机的夹捏速率高达每分钟600转的高运行速度下,两个纤维部分(换句话说,一方面为最初要梳理并且接着新梳理的纤维部分,另一方面为由牵引辊保持的先前梳理纤维的部分)暴露于相当大的力,这可能产生空气和/或纤维漩涡,并且因此如果不采取适当对策则可能在结合期间(换句话说,在将两个纤维部分连接在一起时)导致不规则性。为了至少在尽可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圆梳具有对准段,其中对准部件尤其基本上径向向外突出。
对准部件可以例如被配置为对准齿、对准针或类似部件。对准齿尤其可以具有不同的齿几何形状,并且优选地可以是锯齿形切口、锯齿线部分或齿形垫片的一体构件。与梳理齿一样,对准部件由金属材料构成,并且优选地是机械刚性的。
根据本发明,这些对准部件各自具有前对准部件侧部,所述前对准部件侧部各自与梳理方向反向地倾斜,换句话说,对准部件尤其具有负部件面角或齿面角。
这是对准部件与梳理段的梳理棒的梳理齿不同之处。所述梳理齿也尤其是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但梳理齿具有前梳理齿侧部,所述前梳理齿侧部各自在梳理方向上倾斜,换句话说,其具有正齿面角。此正齿面角也可以称为齿接合角。梳理齿与尤其是由夹捏器组件保持并且仍待梳理的织物纤维的所需梳理接合是由于这个正齿面角。梳理棒的梳理齿覆盖梳理圆周角范围,并且整体上形成圆梳的实际梳理区域。
然而,另一方面,对准部件不需要这种梳理接合。确切地说,对准部件被设置成对准、引导、平行化、拉伸和/或尤其是保持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经梳理的纤维,以便搁置在下部牵引辊上。这不需要积极的梳理接合。积极的梳理接合甚至会适得其反。实际上,旨在相对轻柔地接触已馈送回且已梳理的纤维。这种轻柔的纤维接触尤其是由于对准部件的负部件面角或齿面角。对准部件布置在圆梳主体单元的外部上,尤其是以切向且优选地轴向分布的方式,从而允许所述轻柔纤维接触优选地在对准段的区域中的任何地方发生。由于在梳理方向上看时一些对准部件是前后布置的事实,这种轻柔的纤维接触甚至可以优选地每个循环(换句话说,在圆梳的一次旋转期间)发生几次。总地来说,这导致馈送回且已梳理的纤维的尤其有效的对准、引导、拉伸和/或平行化。此外,这确保了这些纤维与下部牵引辊的良好接触。即使在上述高机器速度下,这也确保了非常均匀的结合过程,从而产生均匀的纤维顶部(=以叠盖的方式放置在牵引辊上的已梳理的成行纤维)。这些纤维可以处理成具有低得多的纱线误差(厚和薄的地方)的高质量纱线。结果,获得具有低CV值的纱线,CV值为纱线均匀度的指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对准段的圆梳允许实现梳理机的非常高的夹捏速率,同时确保已梳理纤维顶部的纤维结构的恒定高质量。高达每分钟600转的夹捏速率或甚至更高的运行速度是可能的。此外,由于对准段的设计,对准段的制造低廉,其尤其类似于梳理段的设计。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圆梳的圆梳主体单元可以由单件式圆梳主体构成。然而,单件式圆梳主体也可以包括多部分圆梳主体。此外,单件式圆梳主体可以具有额外可选构件,例如尤其是紧固支架,以将圆梳紧固到梳理机的轴。圆梳主体单元或至少圆梳主体本身可以尤其是基本上具有中空圆柱体的圆周段的基本形状,其中中空圆柱体的圆柱轴线是圆梳主体单元的尤其与旋转轴线重合的纵向中心轴线。因此,圆梳主体单元的外部优选地也至少基本上为节圆柱的形状。这尤其适用于布置梳理段的区域;然而,这也可以适用于设置对准段的区域。紧接在对准段的前方或在对准段的区域中,圆梳主体单元的外部尤其也可以具有与精确的节圆柱形状不同的几何形状。尽管这种几何形状可以与精确节圆柱形状不同,但外部通常可以尤其是被解释为切向外部或外圆周侧。
此处使用的位置或方向术语各自尤其是指轴的旋转轴线或由此旋转轴线限定的圆柱坐标系。在此上下文中,术语“轴向”是指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定向,术语“径向”是指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定向,且术语“切向”是指关于旋转轴线在圆周方向上的定向。根据本发明的圆梳的梳理方向尤其是圆梳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方向。梳理方向尤其是围绕旋转轴线的两个圆周方向中的一个。
此处使用的表述“纺织纤维”尤其是指羊毛纤维、棉纤维、合成纤维、化学纤维或者由前述纤维类型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构成的纤维。
以下为根据本发明的圆梳的有利实施例。
在一个有利实施例中,对准部件的负部件面角在-5°与-65°之间、尤其是在-5°与-40°之间并且优选地在-8°与-30°之间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对准部件施加在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部分上的影响非常有效但不是太强。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对准部件具有在0.5mm与4mm之间、尤其是在0.8mm与2.5mm之间并且优选地在1.5mm与2mm之间的范围内的突起。(自由)突起尤其是对准部件的突出超过基部区域的部分的径向尺寸。举例来说,如果对准部件被配置为对准齿,则这可以是齿高。突起的所述尺寸也被选择成使得对准部件施加在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部分上的影响非常有效但不是太强。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当在梳理方向上看时,对准段布置在梳理段的后方,并且尤其是直接邻接梳理段。结果,获得了小构造体积的圆梳。此外,以彼此直接邻接的方式布置对准段与梳理段优选地防止例如灰尘、纤维颗粒等的杂质积聚在所述段之间。这些杂质可能分离并且进入已梳理纤维。此外,有利的是,梳理段与对准段之间的过渡基本上是连续的,换句话说,尤其是没有任何实质中断和/或台阶,因为这些可能允许涡旋形成。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对准部件各自具有对准尖端,并且至少一些对准尖端较之于梳理齿的梳理尖端具有与旋转轴线的较小距离,尤其是径向距离。梳理齿尤其位于共同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圆周表面形成圆柱形的梳理包络线,对准尖端尤其被配置成不会到达梳理包络线。对准尖端的位置尤其是在梳理包络线下方或在由梳理包络线围封的内部空间中。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尤其是在0.5mm与9mm之间、优选地在0.5mm与6mm之间、更优选地在1mm与4mm之间的范围内。前面提到的距离各自至少适用于一些对准尖端。然而,所述距离也可能尤其适用于所有对准尖端。此距离优选地确保始终一直存在向下引导通过下部牵引辊的气流,从而导致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部分和下部牵引辊之间的紧密接触。由于所述距离,即使对准部件刚刚移动经过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的部分,也会有利地提供所述气流。通过相应地设置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并且尤其通过设置对准部件的(自由)突起,允许调整待处理的纤维材料。待处理的纤维材料可以例如在其重量、数量方面而且在其中含有的待梳理的纺织纤维的长度方面变化。在此上下文中,尤其建议在处理长纤(即较长)纤维时,为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选择较大值,以防止对由牵伸辊在其退回移动期间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部分施加过大的影响或作用。否则,这些实际上高质量的纤维可能会从牵引辊之间的夹持点撕下并且最终进入废物处理***。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旋转轴线与对准部件的对准尖端之间的尤其是径向距离与梳理方向反向地减小。对应地,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与梳理方向反向地增大。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与梳理方向反向地增大的径向距离尤其在0mm与14mm之间、优选地在0.5mm与14mm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2mm与8mm之间的范围内。这种增大的径向距离还便于向下流过下部牵引辊的气流的移动。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还尤其允许设置由对准部件施加在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部分上的力。施加在馈送回的纤维上的此力可以最初(换句话说,在由对准部件施加在这些纤维上的影响的每个循环开始时)甚至在纤维最初很好地夹持在牵引辊之间时更大。此纤维夹持力随着纤维被馈送回的路径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馈送回的纤维应尤其在稍后暴露于减小的力。这种类型的减小力以如下方式产生:使得对准尖端与梳理包络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与梳理方向反向地增大。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彼此邻近布置的对准部件之间存在相应的自由间隙,换句话说,尤其是在轴向方向上,因此在成行的对准部件之间形成相应的自由通道,所述对准部件在梳理方向上或与梳理方向成一定角度地前后布置。这一措施还便于向下流过下部牵引辊的气流的移动。此外,其还允许调整待处理的纤维材料,尤其是在纤维材料中含有的纺织纤维的细度、长度和/或数量方面,从而优化结合过程的结果。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自由通道的通道面积与对准部件的突起部分的垂直于梳理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比率在0.17与4之间、尤其是0.25与1.5之间并且优选地在0.33与1之间的范围内。因此,在对准段本身中也形成自由通道,所述自由通道足够大以允许或便于向下通过下部牵引辊的气流的移动。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所述自由通道的通道面积与所述梳理方向反向地变化,尤其是连续减小。接着,仍存在足够的自由通道使气流向下通过下部牵引辊。而且,尤其是增大了有效接触表面,通过所述有效接触表面,对准部件能够接触由牵引辊馈送回的已梳理纤维的部分,以实现期望的定向、引导、拉伸和/或平行化。尤其是,此措施的另一效果是,与梳理方向相反的对准段末端处的对准效果也略微增大,以便甚至能够影响尚未对准的最后剩余的纤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优点和细节将从随后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出,其中
图1示出了梳理机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梳理机包括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圆梳的第II区段的放大视图,
图3示出了如图1和2所述的圆梳的对准棒的如图2所示的横截面III的截面图,以及
图4到7示出了用于如图1所示的梳理机中的其它圆梳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圆梳各自具有对准段。
具体实施方式
相互对应的部分在图1到7中用相同附图标号表示。单独采用并且在下文中更详细解释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也可以构成发明或可专利保护主题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用于梳理纺织纤维2的梳理机1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图仅示出了此梳理机1的一些构件。其中,梳理机具有带有上部夹捏器4和下部夹捏器5的夹捏器组件3以馈送待梳理的纺织纤维2。上部夹捏器4和下部夹捏器5可在梳理循环(=夹捏循环)期间打开和关闭。在图1中,示出了打开状态。夹捏器组件还相对于梳理机1的其它机器构件执行相对移动,尤其是相对于包括固定牵引辊7、8、9和10的分离单元6。牵引辊7至10成对地布置。牵引辊用于在梳理之后容纳和排出纺织纤维2。已梳理的纺织纤维在此处用附图标记11表示。
为了梳理纺织纤维2,提供了两个梳理构件,即一方面,紧固到夹捏器组件3的顶梳12,和另一方面,尤其借助于单件式或多件式安装单元15紧固到可绕旋转轴线13旋转的轴14的圆梳16。旋转轴线13也可尤其解释为圆梳16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13限定具有沿旋转轴线13(参见图3)定向的轴向方向z的圆柱坐标系,其中径向方向r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线13的距离方向定向,并且切向方向φ沿着围绕旋转轴线13的圆周方向定向。
圆梳16具有各种构件部分。圆梳具有带有各自借助于紧固条带21紧固到其外部18的梳理段19和对准段20的圆梳形主体17,其中尤其是楔形榫槽几何形状和/或T形槽几何形状是适用的。或者,其也可以通过胶合、压制和/或夹持来紧固。梳理段19由紧固到外部18的多个梳理棒22构成。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总共设有四个梳理棒22,其由在轴向方向上(换句话说,在旋转轴线13的方向上)前后布置的锯齿形切口形成,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梳理齿23。整体的梳理棒22覆盖梳理圆周角,其形成有效梳理区域并且可以例如采用78°、90°、111°、137°或180°的值,以及来自75°与150°之间的范围的其它值。在所示出的包括四个梳理棒2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梳理圆周角覆盖大约90°的角范围。
对准段20还具有多个构件部分,即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三个对准棒24(其类似于梳理棒22),通过将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对准齿25的锯齿状切口在轴向方向上前后布置而形成三个对准棒。
在图1所示的圆梳1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段20直接邻接梳理段19。对准段20在梳理方向26上设置在梳理段19的后方,其中轴14以及因此紧固在其上的圆梳16围绕旋转轴线13旋转。梳理方向26对应于切向方向φ。
抽吸箱盖27从下方邻接分离单元6,所述抽吸箱盖27尤其围封圆梳16的最大部分。
梳理段19的梳理棒22在其两个轴向前端中的每一个处设置有相应盖板。为了说明梳理棒22的设计,在图1和2的视图中已省略与对准段20邻接的梳理棒22的盖板。这提供了对梳理棒22的梳理齿23的设计的更好理解,并且尤其是梳理齿布置和定向的设计。
如图2中所示的在图1中突出显示的区段II的放大细节图所示,梳理齿23不同于对准齿25。梳理齿23各自具有前梳理齿侧部28,其在梳理方向26上倾斜,换句话说,其具有相对于径向方向r的正齿面角ZK。相反,对准齿25各自具有前对准齿侧部29,对准齿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倾斜,换句话说,其具有相对于径向方向r的负齿面角ZA。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齿25的齿面角ZA具有-10°的值。
如从图2的细节图中还可以看出,对准齿25通过突起V突出超过锯齿形切口条带的底部。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此突起V是1.75mm。
在围绕旋转轴线13旋转时,梳理齿23的梳理尖端30在圆柱形梳理包络线31上移动。相反,对准齿25的对准尖端32没有达到此梳理包络线31。在对准尖端32与梳理包络线31之间存在自由间隙,自由间隙的径向延伸范围D在图1和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始终不等于零,并且也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增大。因此,较之于梳理尖端30,对准尖端32距旋转轴线13的径向距离较小。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延伸范围D(=径向距离)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从最初的3mm增大到6mm。
图3示出了对准棒24之一在旋转轴线13的方向(换句话说,垂直于梳理方向26)上的横截面的截面图。此横截面在图2中用III突出显示。图3示出了在旋转轴线13的方向上轴向地前后布置的三个锯齿形切口条带,锯齿形切口条带各自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对准齿25。在锯齿形切口条带之间,中间垫片33布置成使得自由通道34在每一情况下形成于轴向邻近的对准齿25之间。这些自由通道34各自具有通道面积E,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道面积E是垂直于梳理方向26定向的对准齿25中的一个的横截面面积F的1.25倍,并且视情况而定,横截面面积F可以是锯齿形切口条带的底部的一部分。横截面面积F包括相应的对准齿25的底部的一部分,并且视情况而定,可以是设置在对准齿25的对准尖端32和中间垫片33的上边缘之间的锯齿形切口条带的底部的一部分。在图3所示的细节图中,两个相关面积E和F各自用不同的阴影线突出显示。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自由通道34的通道面积E在梳理方向26上保持恒定。在未示出的替代示例性实施例中,自由通道34的通道面积E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连续减小。
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圆梳16的功能,尤其是对准段20的功能。
梳理机1以例如每分钟600转的圆梳16的高夹捏速率运行。结果,产生的强力施加在仍待梳理的纺织纤维2上,但也施加在已梳理的纺织纤维11上。目的是避免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一种对策是对准段20,其尤其影响已梳理的纺织纤维11。为了容纳和排出已梳理的纺织纤维11,分离单元6的牵引辊7至10执行后退移动。为了排出已梳理的纺织纤维11,牵引辊7至10在其相应向前方向上旋转。在容纳由可移动夹捏器组件3和紧固在其上的顶梳12馈送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新部分之前,牵引辊7至10在相反方向上稍微旋转,从而使得先前容纳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从第一对相互对置的牵引辊7与8馈送回少许。接着,由夹捏器组件3和顶梳12馈送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新部分在牵引辊7至10的下一正向旋转期间放置在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此馈送回部分上,并且结合到其上。
为了最佳地进行这种连接或结合过程,重要的是由牵引辊7至10馈送回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部分尽可能紧密地搁置在第一下部牵引辊7上。由于梳理机1的高运转速度,并不始终满足这种条件。存在如下情况: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与第一下部牵引辊7分离,从而使得这些已梳理纺织纤维11涡旋。这是不期望的。因此,圆梳16设置有对准段20以抵消这种影响。对准段的对准齿25(其前对准齿面29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倾斜)确保由牵引辊7至10馈送回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部分被引导、对准、拉伸、均匀化和/或平行化。尤其是,对准段20的另一效果是,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这个馈送回部分尽可能紧密地搁置在第一下部牵引辊7上,从而允许这个馈送回部分容易地连接或结合到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新容纳部分。
这通过对准齿25的负齿面角ZA来促进。对准齿的负齿面角ZA确保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的纤维的轻柔接触。没有梳理接合。尤其是,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的纤维不会受到与在梳理齿23与仍有待梳理的纺织纤维2的梳理接合期间由于正齿面角ZK而产生的牵引力相当的牵引力。与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的较轻柔接触也是由于距对准尖端32的距离更大。此外,对准尖端32与梳理包络线31之间的径向距离D以及自由通道34用于在抽吸箱盖27的方向上维持通过第一下部牵引辊7的气流34a。总地来说,这确保了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与第一下部牵引辊7的所需紧密接触。
图4示出了用于梳理机1的圆梳35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圆梳35具有与作为圆梳16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相同的上述有益效果。与圆梳16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圆梳35具有两部分圆梳主体36,由第一主体部分37和第二主体部分38构成,梳理段19紧固到第一主体部分,并且对准段20紧固到第二主体部分。两件式圆梳主体36也可以被解释为包括第一主体部分37和第二主体部分38的圆梳主体单元。
图5中所示的圆梳39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再次具有与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相同的有利效果。就像圆梳16,圆梳39仅具有单件式圆梳主体40。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准齿25的对准尖端32在由对准段20覆盖的每个圆周位置中以距梳理包络线31相等的恒定距离D设置。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此径向距离D为2.5mm。
在图6所示的梳理机1的圆梳41的另一替代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单件式圆梳主体42,其中未配备的自由中间区域43在圆梳主体的外部18上设置在梳理段19与对准段20之间。外部18进一步具有台阶区域43a,使得为对准段20设置的圆梳主体42的部分接触表面44具有比梳理段19的梳理棒22搁置在的圆梳主体42的部分接触表面45距旋转轴线13的径向距离小。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准尖端32与梳理包络线31之间的径向距离D在周向或梳理方向26上也是恒定的。
图7示出了另一圆梳46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也旨在安装于类似于梳理机1的梳理机中。圆梳46的设计不同于上述圆梳16、36、39和41,不同之处在于,紧固支架48和49设置在圆梳主体47的两个圆周端处,在这种情况下,圆梳主体被配置成单件,以将圆梳46紧固到相应梳理机的轴(在图7中未详细示出)。在梳理方向26上布置在由多个梳理棒22构成的梳理段19后方的紧固支架48在其切向外部50处配备有以相对于径向方向成一角度向外突出的对准针51。对准针51与梳理方向26反向地倾斜。因此,对准针51中的每一个具有其圆周表面的部分区域,使得当在梳理方向26上看时,形成具有与梳理方向26相反的斜面的前对准侧部。因此,对准针51各自具有负齿面角ZA,并且其大小可以尤其是在梳理方向26上变化。基本上,对于所有对准针51,可以设想均匀恒定的负齿面角ZA。此外,对准尖端51的所有针尖端52各自具有距梳理包络线31不为零的的径向距离D。而且,在轴向邻近的对准针51之间提供自由通道。总地来说,圆梳46还提供施加在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馈送回部分上的有利对准效果,如上文针对圆梳16、35、39和41所描述。单件式圆梳主体47和两个紧固支架48、49形成圆梳主体单元,除了梳理段19之外还在圆梳主体单元的外部上设置有梳理段35。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梳理段35由对准针51形成。
圆梳46的对准针51和圆梳16、35、39和41的对准齿25可以分组为一般化术语“对准部件”。设计对准部件有各种可能性。上述实施例如图1到7所示,对准部件被配置为作为锯齿形切口的构件的对准齿25并且作为对准齿51(仅用作实例)。因此,对准齿也可以具有其它几何形状,只要对准齿的前对准齿侧部29的齿面角ZA相对于径向方向r为负即可。继而,获得了对由分离单元6馈送回的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部分的有利对准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待紧固到梳理机(1)的轴(14)的圆梳,所述轴能绕旋转轴线(13)沿梳理方向(26)旋转,所述梳理机配置成梳理纺织纤维(2)并且具有用于已梳理纺织纤维(11)的固定牵引辊(7,8,9,10),所述圆梳具有:
a)具有外部(18)的圆梳主体单元(17;36;40;42;47,48,49),
b)具有多个梳理棒(22)的梳理段(19),所述梳理棒布置在所述圆梳主体单元(17;36;40;42;47,48,49)的所述外部(18)上,所述梳理棒配备有向外突出的梳理齿(23),使得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梳理棒的前梳理齿侧部(28)各自沿所述梳理方向(26)倾斜,
其特征在于,
c)在所述圆梳主体单元(17;36;40;42;47,48,49)的所述外部(18)上布置有对准段(20),所述对准段配备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对准部件(25;51),使得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前对准部件侧部(29)各自与所述梳理方向(26)反向地倾斜,并且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所述前对准部件侧部中的一些前后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部件(25;51)的负部件面角(ZA)在-5°与-65°之间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部件(25;51)的突起(V)在0.5mm与4 mm之间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梳理方向(26)上看时,所述对准段(20)布置在所述梳理段(19)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段(20)直接邻接所述梳理段(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部件(25;51)各自具有对准尖端(32;52),并且所述对准尖端(32;52)中的至少一些比所述梳理齿(23)的梳理尖端(30)距所述旋转轴线(13)的距离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线(13)与所述对准部件(25;51)的对准尖端(32;5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梳理方向(26)反向地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线(13)的方向上邻近的所述对准部件(25;51)之间在每一情况下存在自由间隙,因此在每一情况下相应自由通道(34)形成于成行的对准部件(25;51)之间,所述对准部件正是沿所述梳理方向(26)前后布置或与所述梳理方向(26)成一角度地前后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通道(34)的通道面积(E)与所述对准部件(25;51)的突出部分的在垂直于所述梳理方向(26)上的横截面面积(F)的比率在0.17与4之间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通道(34)的通道面积(E)与所述梳理方向(26)反向地、连续地减小。
CN201880009769.6A 2017-02-02 2018-01-12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Active CN110249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01678.7 2017-02-02
DE102017201678.7A DE102017201678B4 (de) 2017-02-02 2017-02-02 Kreiskamm mit Kämmsegment und Ausrichtsegment
PCT/EP2018/050764 WO2018141532A1 (de) 2017-02-02 2018-01-12 Kreiskamm mit kämmsegment und ausrichtseg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085A CN110249085A (zh) 2019-09-17
CN110249085B true CN110249085B (zh) 2022-03-01

Family

ID=6095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769.6A Active CN110249085B (zh) 2017-02-02 2018-01-12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577261B1 (zh)
JP (1) JP7030130B2 (zh)
CN (1) CN110249085B (zh)
DE (1) DE102017201678B4 (zh)
WO (1) WO20181415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1752B (zh) * 2020-12-11 2022-09-30 河南昊昌精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梳机及其具有调节功能的精梳锡林
DE102022210530A1 (de) * 2022-10-05 2024-04-11 Staedtler + Uhl Kg Rundkamm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11552T2 (de) * 1988-02-13 1994-04-21 Howa Machinery Ltd Kämmzylinder verwendbar für Kämmaschinen.
CN1281911A (zh) * 1999-07-24 2001-01-31 里特机械公司 一台精梳机的顶梳
CN1282807A (zh) * 1999-07-30 2001-02-07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圆梳的装置
CN102482804A (zh) * 2009-07-10 2012-05-30 施泰德勒和乌尔两合公司 梳理元件
EP3034660A1 (de) * 2014-12-19 2016-06-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Rundkamm mit führungs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81084A5 (zh) 1990-03-23 1993-01-15 Rieter Ag Maschf
DE102009032799A1 (de) 2009-07-10 2011-02-24 Staedtler + Uhl Kg Rundkammgarnitur
DE102010043064B4 (de) * 2010-10-28 2012-10-04 Staedtler + Uhl Kg Kämmel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11552T2 (de) * 1988-02-13 1994-04-21 Howa Machinery Ltd Kämmzylinder verwendbar für Kämmaschinen.
CN1281911A (zh) * 1999-07-24 2001-01-31 里特机械公司 一台精梳机的顶梳
CN1282807A (zh) * 1999-07-30 2001-02-07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圆梳的装置
CN102482804A (zh) * 2009-07-10 2012-05-30 施泰德勒和乌尔两合公司 梳理元件
EP3034660A1 (de) * 2014-12-19 2016-06-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Rundkamm mit führungselement
CN105714416A (zh) * 2014-12-19 2016-06-29 里特机械公司 包括引导元件的圆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7261A1 (de) 2019-12-11
JP2020505527A (ja) 2020-02-20
DE102017201678A1 (de) 2018-08-02
CN110249085A (zh) 2019-09-17
EP3577261B1 (de) 2020-06-24
WO2018141532A1 (de) 2018-08-09
DE102017201678B4 (de) 2019-05-09
JP7030130B2 (ja)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37953A (en) Card clothing
CN110249085B (zh) 具有梳理段和对准段的圆梳
KR100665487B1 (ko) 원형 코움 장치
US4392276A (en) Fiber separator for feeding a freed-fiber spinning unit
GB2258471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rding elements
CZ297892B6 (cs) Vývodka príze
JP2004156195A (ja) 紡績機械の繊維集束装置用吸込みダクト
US5228173A (en) Method for cleaning a needle bar, in particular a top comb for textile machinery, and needle bars for putting the method into practice
JP5449547B2 (ja) 丸コーム外装品
JP3542692B2 (ja) コーマ用のトップコーム
US6564431B2 (en) Silver deflecting device positioned between two drafting roll pairs of a silver drafting unit
CS215028B2 (en) Simplifying appliance for spindleless spinning machine
US6226838B1 (en) Device for opening slivers
JP2001073234A (ja) コーミング装置のトップコーマ
US5701637A (en) Sawtooth wire for all-steel clothing
CN109477253B (zh) 纺纱准备机的辊子的锯齿线
US3988881A (en) Device for feeding fibers to units for spinning freed fibers
US6996878B2 (en) Device such as a card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fibres
EP0713544B1 (en) Circular comb
CN110062826B (zh) 用于梳理机的梳理机盖板
US4574581A (en) Fiber feed arrangement for friction spinning
CN112111814B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维条开松机构和开松机构的喂料板
DE10007738C1 (de) Garnitur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CN115198405A (zh) 一种用于制造纺织纤维复合物的方法和装置
KR970003577B1 (ko) 바늘대를 청소하기 위한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실시하기 위한 바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