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670A -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670A
CN110100670A CN201910440955.1A CN201910440955A CN110100670A CN 110100670 A CN110100670 A CN 110100670A CN 201910440955 A CN201910440955 A CN 201910440955A CN 110100670 A CN110100670 A CN 110100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rop
fertilizer
clubroot
crucifer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09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670B (zh
Inventor
李智强
李慧文
李越
李娅
吴幼叶
关统伟
官青松
胡小朋
许绍全
李红梅
周勤
邓柯红
刘书男
李理
李明峻
李官辉
刘记
李瑶
李红
杨悦
李小勤
黄佳
陆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09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0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15Leaf crops, e.g. lettuce or spina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3/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other salts of ammonia or ammonia itself, e.g. gas liqu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9/00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pH regul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酸度改良;(2)土壤修复处理;(3)土壤肥力调整;(4)灌根处理;(5)养分平衡。本发明实施防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作物无毒无害,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且经过大田实验证明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突出稳定;所使用的有机土壤调理剂,易生物降解,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不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量,从源头上预防病害发生,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本发明尤其是应用在水稻和油菜或小麦与水稻或蔬菜与水稻轮作时,两季显效,根肿病防治效果最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肿病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基本覆盖了我国的十字花科作物的主栽区。由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危害,很多病区已不能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等作物,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收益。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致病菌为芸苔根肿菌,为专性寄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根部,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和细胞***素等激素类物质,致使植物的根部组织膨大;该病菌主要以带菌土壤和受病菌污染的灌溉水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带菌的种子或带菌的蔬菜幼苗等进行远距离传播;另外,该病菌休眠孢子能够在土壤中存活15年以上。因此,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极难防治。
目前,我国大部分蔬菜和油菜种植区域的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值≤5.5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爆发严重。土壤黏重,易板结,透气性差的地块也容易引发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有机质含量低,偏施化肥,地下水位高,排水状况差的田块发病率高,危害较重。
在研究防治根肿病方面,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育种防治和生物防治,但无论是农业措施防治还是化学防治、品种的选育、生物防治方案多数是采用单一方法或两种方法组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且很多市面上宣传的可以根治根肿病的化学药剂都只能做到减少或控制的作用,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也越来越弱。
CN104004526A公开了一种防治油菜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缓慢均匀上调土壤酸碱度的功效。
CN106591196A公开了一株可应用于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光合细菌及其应用,所得菌株具有高效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能力,应用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治上,根肿病的发病率可降低至10%左右,光合细菌对环境友好,使用安全,无残留。
CNN101416641公开了一种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分离自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大白菜根际土,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1菌株,保藏号:CGMCC NO.2357,该生防菌菌株,具有一定杀菌、防病和增产作用。
CN201710932412公开了一种有效预防蔬菜根肿病的生态肥及其制备工艺:由农家肥、啤酒糟、香蕉皮、豆粕粉、泥炭土、中药渣、秸秆粉、花生壳粉、食用菌渣、菠萝泥、苹果泥、蚕沙、蛋白水解酶、固氮菌、根瘤菌、解钾菌、纤维素分解菌、抗生素产生菌和淘米水混合发酵的基肥及由蚯蚓粪、生物炭渣、尿素、草木灰、腐殖酸钾、石灰粉、尿素铁络合物、螯合锌和海泡石粉混合肥,该肥料可提高土壤pH值和透气性能,避免土壤内有毒物质影响蔬菜生长,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并提供更丰富且易吸收的营养物质,预防蔬菜根肿病有一定的效果。
CN 105075738 A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生态治理:(1) 施用沃益多,每亩的使用量为HYT-A 200~250ml、HYT-B 250~350ml和HYT-C 100~120g,整个生育期使用2~4 次;(2) 十字花科蔬菜成熟前一个月施用中药微量肥,每亩使用量为20~25g ;二、农业防治;三、植物检疫;四、生物防治;五、物理防治;六、化学防治。该方法使用了大量的生物菌肥沃益多,操作复杂,其防治效果有待大田试验进行验证。
上述几种方案是效果单一,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酸度,使用单一微生物菌剂能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但对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且后续仍有根肿病爆发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施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所用试剂不含化学农药,效果稳定突出,不易造成土壤板结,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酸度改良:采用有机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行土壤酸度调理;
(2)土壤修复处理:将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翻地;
(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氮磷钾三元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肥料,将混合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十字花科作物;
(4)灌根处理:将播种出苗后或移栽后的十字花科作物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
(5)养分平衡:十字花科作物处于生育期时于叶面喷施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氨基酸100~200g/L、有机质200~300g/L;所述喷撒是按照每亩用量5~15公斤(优选10公斤)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是由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酿酒酵母的一种或几种与载体混合而成;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钾长石、高岭土、黄腐酸或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的活菌数0.2~0.5亿/克,有机质10~30%(优选20%);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按照每亩用量50~100公斤(优选8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氮磷钾三元肥的含氮量10~30%(优选20%),含磷量10~20%(优选15%),含钾量10~20%(优选15%);所述氮磷钾三元肥按照每亩用量40~5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中微量元素肥中硝酸钙25~35%(优选30%),硫酸镁20~30%(优选25%),硅酸钾2~8%(优选5%),硫酸锌5~15%(优选10%),硫酸锰2~8%(优选5%),硼砂1~3%(优选2%),硫酸铜1~5%(优选3%),硫酸亚铁10~20%(优选15%),钼酸铵0.1~0.3%(优选0.2%),稀土4.5~5%(优选4.7%),硫酸钴0.05~0.15%(优选0.1%);所述中微量元素肥按照每亩用量5~10公斤(优选8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时按照每亩5~10公斤土壤调理剂兑水30~60公斤对十字花科作物进行灌根1~3次,灌根处理的间隔时间为15天。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中氨基酸80~120g/L(优选100 g/L),锌2~8g/L (优选5 g/L),锰2~8g/L(优选5g/L),硼2~5g/L(优选3g/L),硫酸铜2~8g/L(优选5 g/L),硫酸亚铁2~8g/L(优选5 g/L),钼酸铵2~8g/L(优选5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按照每次每亩用量80~120克(优选100克),叶面喷施1~3次,时间间隔15~20天(优选15天)。
本发明之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首先采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改良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地土壤酸碱度和板结度,可以起到一定预防根肿病发生的作用;然后,通过撒施上述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能够分泌的抗生素以及溶菌酶,有效抑制根肿病的病原菌的繁殖,还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能,其新陈代谢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生物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另外,基础肥料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平衡原则,使用氮磷钾基础肥、钙镁硫中量元素肥,锌、锰、硼、铜、铁、钼等微量元素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实现优质高产;利用施地佳营养性有机酸类土壤调理剂灌根处理,施地佳营养性土壤调理剂中的复合氨基酸含有两性电解质,除了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给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源,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
本发明有益效果:实施本发明方法过程中所用试剂不含化学农药,对农作物无毒无害,使用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经大田实验证明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突出稳定;有机土壤调理剂,易生物降解,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不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降低土壤中病原量,从源头上预防病害发生,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应用在水稻和油菜,小麦与水稻,蔬菜与水稻轮作时,两季显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盆栽试验场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酸度改良:测试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pH值确定土壤调理剂亩使用量,土壤pH=6),撒施“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氨基酸150g/L、有机质250g/L,每亩用量10公斤,每亩20公斤,将“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原液或兑水30倍直接喷洒入土壤表面。
(2)土壤修复处理:将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剂按1∶1∶1∶1比例混合,载体采用是凹凸棒按1:1与菌剂混合而成的“神锄”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菌剂活菌数0.5亿/克,有机质含量达到为20%。根据标准要求每种菌不得低于0.01亿/克。所述“神锄”微生物复合菌剂,测土数据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大于4克/公斤,每亩用100公斤,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10克,每亩用50公斤撒施于土壤。
(3)土壤肥力调整:使用“神锄”土壤修复剂撒施后在将基础常规肥、庆丰年氮、磷、钾三种元素肥与农高手中微量元素肥10公斤/亩,其中含钙、镁、硫、锌、锰、硼、铜、铁、钼、氯组合成分的含量为10%,做底肥撒施于地表,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
(4)灌根处理:灌根两次使用施地佳调理剂,分别于定苗当天、营养生长中期,将“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按50倍稀释液,浇于苗根部,两次的用量分别为50ml/kg土和100ml/kg土;
(5)养分平衡:补施营养剂,将“吉祥雨”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含有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十七种氨基酸复合物,十七种氨基酸复合物的含量为100g/L,微量元素锌Zn5g/L,锰Mn5g/L,硼3.5g/L%,硫酸铜5g/L,硫酸亚铁5g/L,钼酸铵5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每亩每次100克,叶面喷施3次,时间间隔15天。可以有效补充十字花科作物养分,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对比例1常规种植施肥。
供试土壤采自湖北省武穴市花岗片麻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属酸性土。供试土壤的基本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性质
油菜品种:华油杂62,每个处理5次重复,完全随机排列。各处理氮、磷、钾用量相等,分别为N 0.02g/kg土,P2O5 0.01g /kg土,K2O 0.015g /kg土氮、磷、钾和硼肥品种分别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硫酸钾(含K2O54%))。所有肥料均一次性基施。每盆装土10kg,将土壤和肥料混匀后装桶、播种,每盆播种25粒,出苗后(播种后20天)间苗,每盆暂留苗6株,待油菜长势稳定且良好时,再间苗4株,并测试所间苗氮、磷、钾养分含量。试验期间平均每隔3~4天浇蒸馏水一次,保证土壤表面微微湿润即可,其他管理栽培措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通过一季盆栽实验具体结论如下:
(a)本实施例的施用对油菜生育期株高和顶2叶SPAD值影响显著,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与常规种植施肥相比,施用两次调理剂处理油菜于蕾薹期、初花期、盛华期和角果期株高分别增加6.7cm、11.7cm、13.8cm和13.3cm。叶片SPAD值于苗期、蕾薹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则分别提高了3.5%、7.4%、7.1%和10.2%;
(b)本实施例的施用有效促进了油菜成熟期的生长发育,利用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与常规处理相比,施用本方案处理油菜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增加41.7%、42.7%、20.9%、6.7%和25.4%。此外,调理剂的施用可明显降低油菜阴角数,提高成角率。与不施本方案相比,施用两次处理油菜成角率分别提高7.9%和13.1%;
(c)本实施例的施用对油菜籽粒氮素含量则随着施用次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施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籽粒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随施用次数增多,油菜各部位氮素累积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茎秆、角壳、籽粒和总量氮素累积量增幅分别为27.6-57.8%、14.7-20.4%、39.5-54.3%和33.3%-48.7%;
(d)对盆栽试验条件下油菜籽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施用对油菜结合产量数据分析显示,施用对油菜籽产油量有较大提升,与不相比,施用两次与施用三次调理剂油菜籽产油量增幅分别为20.2%和24.7%;
(e)分析盆栽试验条件下油菜收获后本实施例的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则随着土壤调理剂施用次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施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土壤pH和微生物量碳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pH由不施处理的5.32增至施用两次和三次处理的5.64和5.75,土壤微生物量碳则由对照处理的58.6mg/kg增加到施用两次处理和施用三次处理处理的81.3mg/kg、80.5mg/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于201×年5月至9月第一季试验了水稻,于201×年10月至201×年5月,在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沙湾村进行(第二季油菜种植),
本示范田长期种植水稻油菜,油菜根肿病发病率达到60%以上。
试验方法: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的大面积示范。并在示范区域内设置5个同田对比试验,常规对照面积共2.4亩,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处理3.21亩。对比试验设置对比例1和实施例2,处理间开沟筑埂隔离,试验田块周围留足60厘米保护行。油菜实行单苗移栽方式。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照当地大面积生产实施,并控制一致。
两大区处理内容如下:
对比例2:习惯施肥; 底肥亩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追肥亩用尿素11.4公斤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酸度改良:测试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pH值确定土壤调理剂亩使用量,测得示范地土壤pH值=6.0。将“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为氨基酸200g/L、有机质300g/L。每亩20公斤,兑水50倍直接喷洒入土壤表面。
(2)土壤修复处理:将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剂按1∶1∶1∶1比例混合。载体采用是凹凸棒按1:1与菌剂混合而成“神锄”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菌剂活菌数总量0.5亿/克,有机质20%。 根据标准要求每种菌不得低于0.01亿/克。所述“神锄”复合微生物复合菌剂使用量,测土数据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4克/公斤,每亩用100公斤,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10克/公斤,每亩用50公斤撒施于土壤。
(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庆丰年氮、磷、钾三种元素肥与农高手中微量元素肥5公斤/亩,其中含钙、镁、硫、锌、锰、硼、铜、铁、钼、氯组合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按1:1配制,做底肥撒施于地表,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
(4)灌根处理:移栽或播种出苗后10天,用“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每亩5公斤,兑水稀释200倍随水浇施根部第一次,间隔时间20天每亩用5公斤有机土壤调理剂灌第二次。
(5)养分平衡:补施营养剂,将“吉祥雨”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含有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十七种氨基酸组合物大于100g/L,微量元素包括:锌Zn8g/L,锰8g/L,硼5g/L,硫酸铜8g/L,硫酸亚铁8g/L,钼酸铵8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每亩每次100克,叶面喷施3次,时间间隔15-20天补充十字花科作物养分,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油菜于201×年9月13日育苗,于10月19日施底肥、10月21日移栽,栽培规格27cm×40 cm,亩栽6173窝。分别于10月28日和11月18日泼洒施地佳土壤调理剂。12月15日防治霜霉病、蚜虫、白粉病,201×年2月20日防治菌核病、蚜虫。于201×年12月16日、201×年2月23日喷施硼肥二次,201×年5月1、2日收获,全生育期195天。
表2 油菜施用实施例2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
备注:试验前取土时间为2014年5月8日,第一季取土时间为2014年9月10日。第二季取土时间为2015年4月28日。
参照表2可知,从第二季试验与试验前相比,油菜施用本实施例后,土壤pH值提高了1.15。
本实施例应用于两季轮作的效果:油菜施用本实施例后土壤理化性状、油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均优于常规施肥,与试验前比,对比田土壤pH值提高了1.15;平均亩增产油菜11.1公斤,增产率7.8%,亩新增产值55.50元,亩新增纯收入15.5元,产投比1.4∶1。6亩示范田块油菜平均产量达到150.8公斤,亩增产9.6公斤,增产率6.8%,亩新增产值288元,调节土壤酸碱度显著。根肿病发病率为5%,比上季发病率60%降低幅度达到83%,达到显著的控制效果。
实施例3
201×年本实施例在贵州遵义县水稻上小区试验的基础上,201×年继续实施油菜试验。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置在三合镇长青村青山村民组刘远才责任田内,田名:半边田。前茬作物水稻,试验田土壤为黄泥,海拔896 m,土地肥力中等。经度106°46′04.7″,北纬27°26′36.1" ,前作物为水稻。
对比例3土壤测试值平均为:有机质57.873g/kg,全氮3.17g/kg,碱解氮132.6 mg/kg,速效磷35.2mg/kg,速效钾304mg/kg,pH=5.32。
本实施例“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实施区:有机质58.405g/kg,全氮3.18g/kg,碱解氮150.9mg/kg,速效磷31.8mg/kg,速效钾345.7mg/kg,PH5.69。肥力水平为上等。
1.2、供试材料 油菜供试品种为绵油12,为当地主栽品种;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两个处理,三次重复,6个小区,每小区面积40m2,随机区组排列。
1.4、方法及用量 小区用塑料薄膜覆埂隔开,防止肥水串灌,氮、磷、钾肥均按当地施肥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各处理进行中耕、除草等管理措施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酸度改良:测试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pH值确定土壤调理剂亩使用量,测得示范地土壤pH值=6.0。将“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为氨基酸200g/L、有机质300g/L。每亩20公斤,兑水50倍直接喷洒入土壤表面。
(2)土壤修复处理:将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剂按1∶1∶1∶1比例混合。载体采用是凹凸棒按1:1与菌剂混合而成“神锄”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菌剂活菌数总量0.5亿/克,有机质20%。 根据标准要求每种菌不得低于0.01亿/克。所述“神锄”复合微生物复合菌剂使用量,测土数据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4克/公斤,每亩用100公斤,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含量10克/公斤,每亩用50公斤撒施于土壤。
(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庆丰年氮、磷、钾三种元素肥与农高手中微量元素肥5公斤/亩,其中含钙、镁、硫、锌、锰、硼、铜、铁、钼、氯组合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按1:1配制,做底肥撒施于地表,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
(4)灌根处理:平均分二次施用即油菜苗期(11月15日)施用“施地佳”有机土壤调理剂原液稀释600倍穴施于油菜根部(24ml/小区兑水14kg),第二次施用(12月24日)方法同第一次。
(5)养分平衡:补施营养剂,将“吉祥雨”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含有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十七种氨基酸组合物大于100g/L,微量元素包括:锌Zn8g/L,锰8g/L,硼5g/L,硫酸铜8g/L,硫酸亚铁8g/L,钼酸铵8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每亩每次100克,叶面喷施3次,时间间隔15-20天补充十字花科作物养分,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1.5田间管理 201×年9月10日播种,采用育苗栽培,规格50cm×24cm、密度5556株/667 m2。10月28日移栽,底肥:25%复混肥(13-5-7)3公斤/小区;11月15日,沼液60 公斤/小区,尿素0.3公斤/小区、对比例3和本实施例,均匀淋施于油菜根部; 12月24日,沼液60公斤/小区,尿素0.5公斤/小区,氯化钾0.6公斤/小区、对比例3和本实施例,均匀淋施于油菜根部。201×年 5月 16日分处理单打单收,称重计算各处理产量。
2.试验结果分析。
2.1、本实施例施用后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在试验实施完成油菜收获后,对试验各处理小区采用多点取样法,将土壤样品充分混匀后四分法,风干、磨制、测定。
表3 油菜收获后各小区土壤测试则结果表
由表3可以看出:土壤通过周年施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案后,土壤酸度持续降低,由pH5.5降到pH=5.69,然后从pH=5.69降到pH=5.95,总体上土壤pH提高了0.45,有机质平均比对照提高了1.432g/kg;全氮比对照提高了0.05g/kg;碱解氮对照提高了14.4 mg/kg;速效磷对照下降了1.7 mg/kg;速效钾比对照提高了17.0 mg/kg;而未施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案土壤变化不大,甚至pH还有下降趋势。总体来看,酸性土壤通过周年施用本实施例所述防治方案后,逐渐向中性发展,土壤的性状指标向良性发展,有效养分增加,更利于农产品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本实施例对土壤性状指标的影响
表4 试验实施前后土壤性状指标比较表
本实施例调节油菜土壤PH值的方差分析
注:(F<F0.05-无差异,F0.05<F<F0.01-有显著差异,F>F0.01-有极显著差异)
本实施例调节油菜土壤PH值的多重比较(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
通过根肿病发病土壤采用本实施例后,使土壤酸度减弱,容重下降。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组合方案的施用,土壤pH逐步提高(5.50→5.69→5.95),提高了0.45,逐渐向中性发展;容重亦逐渐降低0.03 g/cm3(1.12→1.09),土壤酸度降低,容重下降,土壤由板结变得疏松,更加易于耕作,作物生长良好。通过方差分析,处理间有F>F0.05,即63.879>18.513。说明处理间产量有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施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案与对照相比,对油菜田酸化土壤有明显效果。通过多重比较,施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案对油菜田酸性土壤的改良,显著性水准达到95%。
2.3、油菜生育动态记录
本试验于9月10日播种,育苗移栽,处理间在生育动态方面差异不大,5月10日成熟,5月16日收获,全生育期242天。
本实施例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小区产量有明显提高,对照处理小区平均产量为12.1公斤,折合公顷产量2426.7公斤,本发明的组合方案处理油菜小区平均产量为13.2公斤,折合公顷产量2633.3公斤,平均每公顷增产油菜籽206.7公斤,增产率为8.52%,增产效果明显(见表6、7),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值=22.7>F0.01(16.3),说明处理差异达极显著,采用SSR法进行多重比较,施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案与对照间油菜产量达极显著差异;而重复间差异不明显,说明试验田块土壤肥力均匀,该试验具有有效性。
表6、小区产量结果
应用实施例4
2017年12月,在都江市胥家镇实践村5组布置了油菜试验示范,面积2亩一亩对照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油菜与对照增产5.6%,土壤容重降低17%,有机质提升7%,pH值升高0.26,土壤根肿病休眠孢子数量降低30%,油菜栽培后苗期根肿病发生率降低55%。
油菜收获后,继续在同田水种植上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案,水稻增产11%,pH值提升0.5个。
201×年10月水稻收获后,继续油菜种植,用发明方法处理土壤,12月灌根二次,叶面喷施2次,12月27日通过调查油菜根肿病发病率,土壤根肿病休眠孢子数量降低91%,栽培油菜苗期根肿病发生率降低92%。
应用实施例5
在广汉市西高镇水稻-油菜轮作地采用实施例2所述方案,前作水稻增产12%,水稻收割后,土壤根肿病休眠孢子数量降低46%,栽培油菜苗期根肿病发生率降低78%。
应用实施例6
将采用实施例3所述方案用于防治白菜根肿病,在温江区白菜根肿病发生较严重地块(白菜发病率85%,病情指数61.3),在白菜种植前5天于土壤中施撒翻盖,中期灌根两次,叶面喷施3次,待白菜成熟后统计田地内白菜的成苗率、病株率、病情指数以及产量,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应用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案的专用肥料对白菜根肿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白菜病株率在5%以下,病情指数为13.0以下,与对比实施例的种植方法相比,白菜亩增产达40%以上。
应用实施例8:
用于防治油菜根肿病,在胥家镇圣寿村十组资君准201×年12月至201×年12月,实施油菜-水稻-油菜连作三季示范,油菜根肿病发生较严重地块(油菜发病率87.3%,病情指数65.2),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案用于对油菜根肿病防治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油菜病株率在4%以下,病情指数为10.4左右,与对比实施例相比,油菜亩增产15%以上。
应用实施例9:
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案用于防治甘蓝根肿病,在都江堰共和新型社区五组任秀英甘蓝根肿病发生较严重地块(甘蓝发病率81.6%,病情指数59.7),将上述肥料在甘蓝生长出5片真叶后于根部施撒,亩施25公斤,待甘蓝成熟后统计田地内甘蓝的成苗率、病株率、病情指数以及产量,所得结果对甘蓝根肿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甘蓝病株率在8%以下,病情指数为15.0左右,甘蓝亩增产10%以上。
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案明显改善土壤性状指标,土壤pH逐步提高(5.50→5.69→5.95),提高了0.45,逐渐向中性发展;容重亦逐渐降低0.03 g/cm3(1.12→1.09),土壤疏松易耕;本发明可以使油菜产量提高,平均每公顷增产油菜籽206.7公斤,增产率为8.52%,增产效果明显;本发明连续在同一地块上进行试验,根肿病害逐年降低,有原来的发病率55%,降低到3%以内,能增强土壤酸化缓冲能力的效果,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危害,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Claims (8)

1.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酸度改良:采用有机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行土壤酸度调理;
(2)土壤修复处理:将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翻地;
(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氮磷钾三元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肥料,将混合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十字花科作物;
(4)灌根处理:将播种出苗后或移栽后的十字花科作物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
(5)养分平衡:十字花科作物处于生育期时于叶面喷施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氨基酸100~200g/L、有机质200~300g/L;所述喷撒是按照每亩用量5~15公斤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是由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酿酒酵母的一种或几种与载体混合而成;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或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的活菌数0.2~0.5亿/克,有机质10~30%;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按照每亩用量50~10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氮磷钾三元肥的含氮量10~30%,含磷量10~20%,含钾量10~20%;所述氮磷钾三元肥按照每亩用量40~5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中微量元素肥中硝酸钙25~35%,硫酸镁20~30%,硅酸钾2~8%,硫酸锌5~15%,硫酸锰2~8%,硼砂1~3%,硫酸铜1~5%,硫酸亚铁10~20%,钼酸铵0.1~0.3%,稀土4.5~5%,硫酸钴0.05~0.15%;所述中微量元素肥按照每亩用量5~1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时按照每亩5~10公斤土壤调理剂兑水30~60公斤对十字花科作物进行灌根1~3次,灌根处理的间隔时间为10~20天。
8.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中氨基酸80~120g/L,锌2~8g/L,锰2~8g/L,硼2~5g/L,硫酸铜2~8g/L,硫酸亚铁2~8g/L,钼酸铵2~8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按照每次每亩用量80~120克,叶面喷施1~3次,时间间隔15~20天。
CN201910440955.1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Active CN110100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955.1A CN1101006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955.1A CN1101006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670A true CN110100670A (zh) 2019-08-09
CN110100670B CN110100670B (zh) 2021-06-29

Family

ID=6749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955.1A Active CN11010067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067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7566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云南云之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治根肿病功能的生物有机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3578A (zh) * 2020-03-09 2020-06-05 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1670740A (zh) * 2020-06-19 2020-09-1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油菜根肿病的土壤调理方法
CN112868675A (zh) * 2021-04-08 2021-06-01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臭氧水与木霉菌组合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方法
CN113994837A (zh) * 2021-09-07 2022-02-0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高效防控方法
CN114402729A (zh) * 2022-02-16 2022-04-29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连作障碍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WO2024055079A1 (en) * 2022-09-15 2024-03-21 Rlf Agtech Lt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plant growth and yiel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4577A (ja) * 1995-09-25 1997-03-31 Ibaraki Pref Gov ハクサイ土壌病害抑制能を有する根面菌、同根面菌の製造方法及びハクサイ土壌病害抑制方法
CN101058729A (zh) * 2007-04-29 2007-10-24 赵国晶 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332110A (ja) * 2006-06-19 2007-12-27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根こぶ病害防除剤及び根こぶ病害防除方法
CN101416641A (zh) * 2008-09-12 2009-04-29 云南农业大学 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1496479A (zh) * 2009-03-06 2009-08-0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山蔬菜研究所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方法
CN105075738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李美琼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7668075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李宏 一种可防治根肿病的包衣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3343A (zh) * 2019-03-07 2019-04-26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控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集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4577A (ja) * 1995-09-25 1997-03-31 Ibaraki Pref Gov ハクサイ土壌病害抑制能を有する根面菌、同根面菌の製造方法及びハクサイ土壌病害抑制方法
JP2007332110A (ja) * 2006-06-19 2007-12-27 National Agriculture &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根こぶ病害防除剤及び根こぶ病害防除方法
CN101058729A (zh) * 2007-04-29 2007-10-24 赵国晶 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6641A (zh) * 2008-09-12 2009-04-29 云南农业大学 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1496479A (zh) * 2009-03-06 2009-08-0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山蔬菜研究所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方法
CN105075738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李美琼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7668075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李宏 一种可防治根肿病的包衣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3343A (zh) * 2019-03-07 2019-04-26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控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集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海艳等: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长江蔬菜》 *
李智强等: "‘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对酸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油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四川农业科技》 *
陈爱华: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7566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云南云之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治根肿病功能的生物有机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27566B (zh) * 2019-09-29 2021-11-16 云南云之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治根肿病功能的生物有机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3578A (zh) * 2020-03-09 2020-06-05 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防治列当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1670740A (zh) * 2020-06-19 2020-09-1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油菜根肿病的土壤调理方法
CN112868675A (zh) * 2021-04-08 2021-06-01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臭氧水与木霉菌组合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方法
CN113994837A (zh) * 2021-09-07 2022-02-0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高效防控方法
CN114402729A (zh) * 2022-02-16 2022-04-29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连作障碍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WO2024055079A1 (en) * 2022-09-15 2024-03-21 Rlf Agtech Lt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plant growth and yiel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670B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0670A (zh)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CN103864536B (zh) 一种全营养水稻旱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940C (zh) 防治线虫危害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679662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地力水平土壤的改良剂及改良方法
CN104322311B (zh) 一种杂交水稻机插秧盘育秧基质
CN106591193A (zh) 一株具有广谱促生抗逆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CN104672033A (zh) 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09997A (zh) 人参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工艺及施用方法
CN109306328A (zh) 耐盐碱菌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系列菌肥产品生产工艺
CN109305847A (zh) 功能性生防性菌肥微生物的选育以及菌肥系列产品的制备
CN103449886A (zh)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2010274A (zh) 平衡缓释型化肥
CN103740693A (zh) 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制作方法
Sepat et al. Planting systems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for enhance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productivity
CN102240664A (zh) 一种修复锰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2030581A (zh) 新型多功能生物有机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123A (zh) 一种盐碱地富有机质微咸水灌溉方法及其在串叶松香草种植中的应用
CN107324945A (zh) 一种利用畜禽粪生产颗粒状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0143836A (zh) 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82496A (zh) 一种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人工土壤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方法
CN105418206A (zh) 一种酵素型水稻旱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8678A (zh) 抗重茬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0020A (zh) 一种用多功能腐熟菌剂和天然有机物料生产的绿色生物有机肥
CN109438081A (zh) 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抗逆性的有机肥料
CN106995320A (zh) 改良型颗粒石灰氮防治西红柿脐腐病和裂果的方法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