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9797A -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9797A
CN110099797A CN201780078780.3A CN201780078780A CN110099797A CN 110099797 A CN110099797 A CN 110099797A CN 201780078780 A CN201780078780 A CN 201780078780A CN 110099797 A CN110099797 A CN 110099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k
discharge duct
flow path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7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9797B (zh
Inventor
比江岛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99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9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9Manif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喷墨头(1)具备头芯片(4)和墨歧管(2)。墨歧管(2)具备供给端口(14)、排出端口(15)、墨水供给流路(32)、缓冲部件(26、27)、墨水排出流路(33、34)、以及分隔壁(35、36)。墨水供给流路(32)与供给端口(14)连通。墨水排出流路(33、34)与排出端口(15)连通,且通过了缝隙的墨水以及气泡通过该墨水排出流路(33、34)。分隔壁(35、36)在缓冲部件(26、27)的与缝隙相反的一侧限制墨水以及气泡通过。而且,墨歧管(2)将墨水以及气泡流动的方向限制为从墨水供给流路(32)朝向墨水排出流路(33、34)的方向。

Description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共用墨室设置了缓冲器的喷墨头、以及具备该喷墨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了使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技术的高分辨率的喷墨头的开发。以往的喷墨头具有喷射墨水的多个通道。而且,喷墨头在每个通道具有压力室、用于对供给到压力室的墨水赋予喷射压力的促动器、以及具有喷射压力室的墨水的喷嘴孔的喷嘴板。另外,喷墨头具备向压力室供给墨水的共用墨室。
此外,喷墨头有由于通过促动器的驱动在压力室内产生的压力波而射出性能变得不均匀的情况。这是因为产生所谓的串扰,即,通过驱动在压力室内产生的压力波通过共用墨室而传播至连通的其它的通道的压力室,并使该压力波传播到的压力室的射出特性产生变动。
以往,作为降低起因于串扰的压力室间的影响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共用墨室的室内设置了缓冲部件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共用墨室的室内将具有柔性膜的缓冲部件配置为与压力室的墨水入口对置。
图28是表示以往的喷墨头的剖视图。
如图28所示,以往的喷墨头500具有形成共用墨室的墨歧管501、基板502、头芯片503、以及设置在墨歧管的室内501a的缓冲部件504。在头芯片503设置有成为压力室的多个通道503a和喷嘴板。墨歧管501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且一面开口。
基板502配置为覆盖墨歧管501的开口。而且,基板502夹在墨歧管501与头芯片503之间。另外,在基板502形成有与头芯片503的通道503a连通的多个贯通孔502a。而且,墨歧管501与头芯片503的多个通道503a经由基板502的贯通孔502a连通。缓冲部件504被配置为在墨歧管501的开口处与基板502对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3737号公报
然而,如图28所示,为了提高缓冲部件504所起到的压力衰减的效果而使缓冲部件504配置为与基板502以及头芯片503的通道503a接近。因此,位于缓冲部件504的下方的缓冲部件504与头芯片503之间的区域P1的流路变窄。
并且,该区域P1是通过缓冲部件504被分为两部分的墨水的流路再次合流的地点。其结果,在共用墨室内混入了残留气泡的情况下,气泡容易残留在位于缓冲部件504的下方的缓冲部件504与基板502以及头芯片503之间的区域P1。
另外,缓冲部件504的侧面部的区域P2、缓冲部件504或墨歧管501的室内的角部的区域P3与其它的区域相比流速较低,而气泡容易残留。这样,由于气泡残留在缓冲部件的周围,所以在以往的喷墨头中,具有残留的气泡侵入压力室内而导致射出性能的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除去残留在共用墨室内的气泡的喷墨头以及具备该喷墨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喷墨头具备具有多个压力室的头芯片、和具有向头芯片供给墨水的共用墨室的墨歧管。墨歧管具备供给端口、排出端口、墨水供给流路、缓冲部件、墨水排出流路、以及分隔壁。在供给端口供给有墨水。排出端口排出墨水以及残留于墨水的气泡。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墨歧管的内部空间,与供给端口连通,且墨水通过该墨水供给流路。缓冲部件设置在内部空间,与多个压力室中的墨歧管侧的开口对置地配置,且通过了墨水供给流路的墨水通过在该缓冲部件与头芯片之间形成的缝隙。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内部空间,与排出端口连通,且通过了缝隙的墨水以及气泡通过该墨水排出流路。分隔壁设置在内部空间,且在缓冲部件的与缝隙相反的一侧限制墨水以及气泡通过。而且,墨歧管将缝隙中的墨水以及气泡流动的方向限制为从墨水供给流路朝向墨水排出流路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喷墨头。
根据上述构成的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高效地除去残留于共用墨室内的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透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透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A-A线剖视图。
图12是透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A-A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B-B线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C-C线剖视图。
图16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7是透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A-A线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B-B线剖视图。
图20是图17的C-C线剖视图。
图21是图17的D-D线剖视图。
图22是透过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23是透过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3的A-A线剖视图。
图25是图23的B-B线剖视图。
图26是图23的C-C线剖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头的头芯片的其它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以往的喷墨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7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喷墨头以及具备该喷墨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例
1-1.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构成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记录介质R的输送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将记录介质R的输送面中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Y。而且,将与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正交的方向,即墨水的喷射方向(射出方向)设为第三方向Z来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装置是通过朝向记录介质R喷射墨滴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压板101、两个输送辊102、102、以及多个行式头103、104、105、106。
压板101形成为平板状。而且,在压板101的上面载置有记录介质R。在压板101的第一方向X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有输送辊102。而且,若输送辊102被驱动,则压板101向第一方向X输送记录介质R。
行式头103、104、105、106从第一方向X的一侧即记录介质R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到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即记录介质R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沿第二方向Y平行设置。而且,行式头103、104、105、106以其间夹着记录介质R的状态在第三方向Z上与压板101对置。
另外,在行式头103、104、105、106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后述的喷墨头1(参照图2)。而且,行式头103、104、105、106朝向记录介质R喷射例如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墨水。
1-2.喷墨头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图5对喷墨头1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喷墨头1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图5是透过喷墨头1的墨歧管2的盖部件12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喷墨头1具备墨歧管2、基板3、以及头芯片4。墨歧管2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且一面开口。而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基板3被配置为堵住墨歧管2的开口。此外,将在后面描述墨歧管2的详细构成。
基板3例如通过玻璃、陶瓷、硅、合成树脂等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在基板3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a。贯通孔3a沿着第三方向Z从基板3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该贯通孔3a与墨歧管2的内部空间亦即共用墨室10连通。另外,贯通孔3a形成在与设置在后述的头芯片4的通道8对置的位置。而且,贯通孔3a与通道8连通。
另外,在基板3形成有与设置在后述的头芯片4的未图示的电极电连接的未图示的布线。并且,在基板3的外边缘部连接有与基板3的布线电连接的未图示的可挠性布线基板。
而且,在基板3的与和墨歧管2接合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接合有头芯片4。头芯片4具有压力室形成板6和喷嘴板7。
压力室形成板6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在该压力室形成板6设置有成为压力室的多个通道8。多个通道8沿着第三方向Z从压力室形成板6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而且,多个通道8经由基板3的贯通孔3a与墨歧管2的共用墨室10连通。
多个通道8沿着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并排地设置。而且,通过多个通道8中沿着第二方向Y并排地设置的多个通道8形成一列通道列。通过沿着第一方向X并排地设置多个该通道列,而形成多个通道列。
此外,通道列(压力室的列)是指形成在喷墨头1与记录介质R的一个方向的相对移动时以规定的宽度记录在记录介质R的图像的记录宽度的通道8(压力室)的集合。
记录宽度例如是在相对于记录介质R固定配置喷墨头1,并如图1所示使记录介质R向第一方向X输送的同时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该记录介质R的输送时形成的宽度。喷墨头1中的通道列的排列方向亦即第二方向Y并不限定于与形成在该记录介质R的图像的记录宽度平行的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记录宽度倾斜地交叉的方向。
另外,喷墨头1与记录介质R的相对的移动并不限定于如图1所示,使喷墨头1固定配置,并使记录介质R输送的例子。例如,也可以使喷墨头1沿着记录介质R的宽度方向进行扫描移动来进行图像形成,在每一次扫描移动,使记录介质R向与喷墨头1的扫描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或者,也可以使记录介质R固定配置,并使喷墨头1沿着记录介质R的宽度方向扫描移动来进行图像形成,在每一次扫描移动,使喷墨头1向与扫描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并且,如图2所示,多个通道8配置在与后述的设置在墨歧管2的缓冲部件26、27对置的位置,在不与缓冲部件26、27对置的位置未配置有通道。
另外,压力室形成板6通过进行了极化处理的压电元件形成分隔各通道列中相邻的通道8之间的隔壁9的至少一部。在隔壁9的两面形成有未图示的驱动电极。该驱动电极与基板3的布线连接,并被施加电压。而且,隔壁9由于驱动电极被施加规定电压的驱动信号而剪切变形。由此,被一对隔壁9夹持的通道8的容积以膨胀、收缩的方式进行变化。其结果,对供给到通道8内的墨水赋予了用于喷射的压力。
另外,在压力室形成板6的与基板3接触的一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面接合有喷嘴板7。即,喷嘴板7设置在压力室形成板6的墨水从通道8喷射的一侧。
喷嘴板7大致形成为平板状。在该喷嘴板7形成有多个喷嘴7a。喷嘴7a设置在与设置于压力室形成板6的通道8对置的位置,并与通道8连通。通过隔壁9的变形被赋予了用于喷射的压力的通道8内的墨水通过通道8从喷嘴7a喷射到外部。
[墨歧管2的构成]
接下来,对墨歧管2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图5所示,墨歧管2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其一面开口。另外,墨歧管2具有容器部件11和盖部件12。
此外,在本例中,对利用容器部件11和盖部件12这两个部件构成墨歧管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容器部件11和盖部件12。
容器部件11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且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一面开口。该容器部件11的内部空间成为共用墨室10。如上述那样,容器部件11的开口被基板3覆盖。另外,在容器部件11的与形成有开口的一面相反的一侧的另一面配置有盖部件12。
另外,容器部件11具有正面部21、背面部22、第一侧壁部23、第二侧壁部24、以及上面部25。正面部21配置在容器部件11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背面部22与正面部21对置,配置在容器部件11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
第一侧壁部23从正面部21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大致垂直地连续,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与背面部22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连接。第二侧壁部24与第一侧壁部23对置地配置。第二侧壁部24从正面部21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大致垂直地连续,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与背面部22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连接。
上面部25配置在与容器部件11的开口对置的位置。上面部25与正面部21、背面部22、第一侧壁部23以及第二侧壁部24连接。
在容器部件1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存积部31、墨水供给流路32、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第一分隔壁35、第二分隔壁36、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以及墨水排出部39。另外,在第一缓冲室37设置有第一缓冲部件26,在第二缓冲室38设置有第二缓冲部件27。
如图3以及图5所示,通过将上面部25的第一方向X的大致中央部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沿着第二方向Y以规定的长度开口至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附近来形成墨水存积部31。而且,墨水存积部31从上面部25沿着第三方向Z朝向下侧突出规定的长度。在该墨水存积部31从后述的供给端口14供给有墨水。另外,在墨水存积部31的第三方向Z的下面部在第一方向X的大致中央部连通有墨水供给流路32。
墨水供给流路32从墨水存积部31朝向第三方向Z的下侧延伸至容器部件11的开口的附近。另外,墨水供给流路32与墨水存积部31相同,从容器部件11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延伸至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附近。供给至墨水存积部31的墨水通过该墨水供给流路32。另外,在墨水供给流路32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缓冲室37,在墨水供给流路32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缓冲室38。
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开口。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开口与墨歧管2所接合的基板3的贯通孔3a以及头芯片4的通道8对置。并且,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开口位于墨歧管2的开口的附近。
而且,以堵住第一缓冲室37的开口的方式设置第一缓冲部件26,并以堵住第二缓冲室38的开口的方式设置第二缓冲部件27。因此,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配置在墨歧管2的开口的附近,并与基板3的贯通孔3a以及头芯片4的通道8对置。另外,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内部空间被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密封,并封入有空气等气体。
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例如由PI(聚酰亚胺)、LCP(液晶聚合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聚乙烯)、PP(聚丙烯)等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的薄膜构成。另外,从有效地发挥使压力波衰减进行缓冲的缓冲效果的观点来看,优选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厚度在10μm以上150μm以下。
另外,被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密封的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内部压力被调整为规定的压力。作为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内部压力,例如在常温并且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被减压到在50kPa以上且小于大气压。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使在与基板3之间形成的流路变窄,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此外,大气压是指在常温并且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时成为一个大气压的气压。
这样,通过与容器部件11一体地形成配置有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对位。另外,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安装作业。
并且,在第一缓冲室37的第一方向X上的作为与墨水供给流路32相反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形成在第一侧壁部23与第一缓冲室37之间。如图4以及图5所示,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从容器部件11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的附近。并且,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从容器部件11的开口延伸至上面部25的附近。通过墨水供给流路32并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与基板3之间的墨水在该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中流动。
如图3所示,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从容器部件11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开口至第三方向Z的上侧的上面部25的附近。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3a。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3a沿第三方向Z上下地贯通上面部25。该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3a与后述的墨水排出部39连通。
另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第二缓冲室38的第一方向X上的作为与墨水供给流路32相反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形成在第二侧壁部24与第二缓冲室38之间。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从容器部件11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的附近。并且,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从容器部件11的开口延伸至上面部25的附近。通过墨水供给流路32并通过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之间的墨水在该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中流动。
如图3所示,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从容器部件11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开口至第三方向Z的上侧的上面部25的附近。另外,在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4a。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4a沿第三方向Z上下地贯通上面部25。该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4a与后述的墨水排出部39连通。
并且,在上面部25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墨水排出部39。墨水排出部39在上面部25中与墨水存积部31相比配置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墨水排出部39是使上面部25朝向第三方向Z的下侧凹陷规定的深度的凹部。在该墨水排出部39经由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3a连通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另外,在墨水排出部39经由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4a连通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通过了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的墨水在墨水排出部39中流动。
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一缓冲室37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设置有分隔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与墨水供给流路32的第一分隔壁35。并且,在第二缓冲室38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设置有分隔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和墨水供给流路32的第二分隔壁36。因此,墨水仅在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38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流过。
盖部件12形成为大致呈矩形的大致平板状。另外,盖部件12形成为覆盖容器部件11的整个另一面的形状。在该盖部件12设置有供给端口14、和排出端口15。
供给端口14配置在盖部件12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供给端口14形成为筒状。供给端口14的筒孔14a沿着第三方向Z将盖部件12从一面贯通到另一面,并与容器部件11的墨水存积部31连通。墨水被从该供给端口14朝向容器部件11的墨水存积部31供给。
另外,排出端口15配置在盖部件12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排出端口15形成为筒状。排出端口15的筒孔15a沿着第三方向Z将盖部件12从一面贯通到另一面,并与容器部件11的墨水排出部39连通。从该排出端口15排出存积于容器部件11的墨水排出部39的墨水以及气泡。
1-3.墨水以及气泡的流动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的构成的喷墨头1中的墨水以及残留于墨水的气泡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墨歧管2的共用墨室10从供给端口14供给有墨水。首先,从供给端口14供给的墨水被存积于墨水存积部31。然后,如图3所示,供给至墨水存积部31的墨水通过墨水供给流路32,并从容器部件11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朝向开口流动。
通过墨水供给流路32并流至容器部件11的开口的墨水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开。然后,分至第一方向X的一侧的墨水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与基板3的缝隙,从第一方向X的中央朝向一侧流动。另外,分至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的墨水通过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的缝隙,从第一方向X的中央朝向另一侧流动。
这里,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被第一分隔壁35以及第二分隔壁36分隔。因此,通过第一分隔壁35以及第二分隔壁36限制了墨水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的流动。因此,墨水仅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
而且,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的墨水的第一方向X的流动成为仅从第一方向X的中央朝向一侧的流动。另外,通过第二缓冲部件27的墨水的第一方向X的流动成为仅从第一方向X朝向另一侧的流动。
由此,能够通过墨水的流动,将残留在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之间的气泡从第一方向X的中央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或者另一侧推出。其结果,能够防止残留在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之间的气泡侵入通道8而射出性能降低的情况。
另外,通过了第一缓冲部件26与基板3的缝隙的墨水流至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并且,通过了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的缝隙的墨水流至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这里,残留在第一缓冲部件26的第三方向Z的下部、第一方向X的一侧的侧面部的气泡沿着墨水的流动被推出至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并且,残留在第二缓冲部件27的第三方向Z的下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的侧面部的气泡沿着墨水的流动被推出至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
另外,如图5所示,流至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的墨水经由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3a流至墨水排出部39。而且,流至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的墨水经由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4a流至墨水排出部39。因此,残留于墨水的气泡也沿着墨水的流动通过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并被推出至墨水排出部39。然后,气泡从墨水排出部39经由排出端口15排出至墨歧管2的外部。
这样,通过将供给至墨歧管2的内部空间亦即共用墨室10内的墨水的流动限制为朝向规定的方向,能够高效地除去残留于墨水的气泡。
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开口到第三方向Z的上侧,墨水排出部39设置在容器部件11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这样,在由于气泡本身的浮力而气泡上浮的方向设置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以及墨水排出部39。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排出残留于墨水的气泡。
2.第二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剖视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不同的点是墨水存积部以及墨水供给流路的构成。因此,这里,对墨水存积部以及墨水供给流路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所示,喷墨头1A具备墨歧管2A、基板3、以及头芯片4。在墨歧管2A的容器部件11A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存积部31A和墨水供给流路32A。另外,容器部件11A具有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第一分隔壁35、第二分隔壁36、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以及墨水排出部39。
墨水存积部31A的第三方向Z的下部形成为随着远离墨水供给流路32A,第一方向X的间隔连续地变宽。即,在墨水存积部31A的第三方向Z的下部设置有形成为锥状的锥部31a。
在该锥部31a设置有过滤器41。过滤器41除去残留于墨水的异物。并且,由于墨水通过过滤器41,从而过滤器41细致地粉碎残留于墨水的气泡。由此,能够抑制在气泡侵入通道8时射出性能降低的情况。并且,通过将过滤器41设置在锥部31a,能够扩大过滤器41的有效面积。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A,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3.第三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7~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A-A线剖视图,图9是透过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该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B是变更了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中的第一墨水排出流路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的形状的喷墨头。因此,这里,对墨水排出流路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图9所示,喷墨头1B具备墨歧管2B、基板3、以及头芯片4。在墨歧管2B的容器部件11B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存积部31A和墨水供给流路32A。而且,在墨水存积部31A设置有过滤器41。
另外,容器部件11B具有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B、第一分隔壁35、第二分隔壁36、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以及墨水排出部39B。
如图8所示,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随着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向远离容器部件11B的开口的方向倾斜。因此,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的第三方向Z上的与头芯片44对置的上面部随着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向第三方向Z的上方远离头芯片4。即,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的上面部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朝向墨水排出部39B倾斜。此外,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B的构成也与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B,残留于墨水的气泡沿着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B的倾斜面朝向墨水排出部39B以及排出端口15流动。其结果,也能够高效地使滞留在远离墨水排出部39B以及排出端口15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的气泡从墨水排出部39B以及排出端口15排出。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B,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4.第四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10以及图11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A-A线剖视图。
该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C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不同的点是容器部件的内部空间的构成、和盖部件的构成。因此,这里,对容器部件以及盖部件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喷墨头1C具备墨歧管2C、基板3C、以及头芯片4C。墨歧管2C具备容器部件11C和盖部件12C。
容器部件11C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且第三方向Z的两侧的面开口。容器部件11C具有正面部21C、背面部22C、第一侧壁部23C、以及第二侧壁部24C。
另外,在容器部件11C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墨水供给流路52、墨水排出流路53、分隔壁55、以及缓冲室57。分隔壁55在正面部21C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与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连接。而且,分隔壁55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并与背面部22C连接。
在分隔壁55的第三方向Z的下端部形成有缓冲室57。缓冲室57与分隔壁55相同,沿着第二方向Y从正面部21C连续地设置到背面部22C。在该缓冲室57设置有缓冲部件58。
因此,容器部件11C的内部空间被分隔壁55和缓冲室57分为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而且,如图11所示,容器部件11C的内部空间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成为墨水供给流路52。另外,容器部件11C的内部空间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成为墨水排出流路53。
另外,如图10所示,在盖部件12C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配置有供给端口14C。该供给端口14C与墨水供给流路52连通。另外,在盖部件12C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配置有排出端口15C。该排出端口15C与墨水排出流路53连通。
如图11所示,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C中,墨水从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通过缓冲部件58与基板3C的缝隙,并朝向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流动。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C,能够在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配置缓冲部件58,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缓冲部件26、27相比能够扩大面积。因此,能够将设置于基板3C的贯通孔3aC、头芯片4C的通道8C配置在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其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比能够增加通道列的数目。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C,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5.第五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6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12是透过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透过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A-A线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B-B线剖视图,图15是图12的C-C线剖视图,图16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该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D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不同的点是墨歧管的内部空间的构成。因此,这里,对墨歧管的容器部件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2~图16所示,喷墨头1D具备墨歧管2D、基板3C、以及头芯片4C。墨歧管2C具备容器部件11D和盖部件12。此外,基板3C以及头芯片4C的构成与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基板3C以及头芯片4C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容器部件11D大致形成为长方体,且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面开口。容器部件11D具有正面部21D、背面部22D、第一侧壁部23D、第二侧壁部24D、以及上面部25D。
另外,在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供给口61、墨水供给流路62、墨水排出流路63、分隔壁65、缓冲室67、以及墨水排出口69。如图16所示,缓冲室67与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缓冲室57相同,从容器部件11D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续地形成至另一端部。在该缓冲室67设置有缓冲部件68。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墨水供给口61形成在上面部25D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墨水供给口61设置在缓冲室67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墨水供给口61与设置于盖部件12的供给端口14连通。并且,墨水供给口61也与墨水供给流路62连通。
墨水供给流路62在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墨水供给流路62使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从第三方向Z的上侧连续至下侧的开口。该墨水供给流路62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形成在缓冲室67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
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墨水排出口69形成在上面部25D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墨水排出口69设置在缓冲室67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墨水排出口69与设置于盖部件12的排出端口15连通。并且,墨水排出口69也与墨水排出流路63连通。
墨水排出流路63在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墨水排出流路63使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从第三方向Z的另一侧连续至下侧的开口。该墨水排出流路63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形成在缓冲室67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
如图15所示,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的第二方向Y的中间部仅设置缓冲室67以及缓冲部件68。而且,缓冲室67的第一方向X的两侧以及第三方向Z的上侧被分隔壁65覆盖。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D中,从供给端口14供给的墨水通过形成在供给端口14的正下方即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墨水供给口61,并进入容器部件11D的内部空间。然后,墨水通过墨水供给流路62,流至缓冲部件68与基板3C之间的缝隙。
另外,如图16所示,墨水在缓冲部件68与基板3C之间的缝隙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流动。流至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墨水通过墨水排出流路63流至墨水排出口69。然后,墨水从墨水排出口69排出到排出端口15。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D中,将墨水被供给的位置以及墨水被排出的位置仅限制在供给端口14或者排出端口15的正下方。由此,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D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相比对墨水流动的方向进行限制,从而能够更高效地使气泡从排出端口15排出。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D,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的第四以及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C、1D中也与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A、1B相同地在供给端口与墨水供给流路之间设置过滤器。
6.第六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17~图21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17是透过第六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的俯视图。图18是图17的A-A线剖视图,图19是图17的B-B线剖视图,图20是图17的C-C线剖视图,图21是图17的D-D线剖视图。
第六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E将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B中的向共用墨室供给墨水的流路限制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因此,这里,对墨歧管的容器部件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B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7~图21所示,喷墨头1E具备墨歧管2E、基板3、以及头芯片4。在墨歧管2E的容器部件11E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存积部71、墨水供给流路72、以及分隔壁75。而且,在墨水存积部71设置有过滤器41。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墨水存积部71形成在上面部25E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另外,墨水存积部71形成在上面部25E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该墨水存积部71与设置于盖部件12的供给端口14连通。并且,墨水存积部71也与墨水供给流路72连通。
另外,墨水供给流路72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与墨水存积部71连通,并使容器部件11E的内部空间形成至第三方向Z的下侧亦即开口。另外,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墨3水存积部71以及墨水供给流路72仅形成在容器部件11E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
并且,容器部件11E具有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E、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E、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以及墨水排出部39E。此外,如图20所示,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E、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E、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墨水排出部39E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B、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E、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以及墨水排出部39B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分隔壁75对第一缓冲室37以及第二缓冲室78的第三方向Z的上部进行分隔。另外,分隔壁75也从容器部件11E的第二方向Y的中间部到另一端部分隔第一缓冲室37与第二缓冲室38之间。
由此,从供给端口14供给的墨水经由墨水存积部71以及墨水供给流路72,从容器部件11E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供给至内部空间。然后,通过了墨水供给流路72的墨水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6或者第二缓冲部件27与基板3之间的缝隙,朝向第一方向X的两侧流动,并且从第二方向Y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流动。墨水通过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E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E,并从墨水排出部39E排出至排出端口15。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E,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E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7.第七实施方式例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6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进行说明。
图22是透过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23是透过喷墨头中的墨歧管的盖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24是图23的A-A线剖视图,图25是图23的B-B线剖视图,图26是图23的C-C线剖视图。
该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F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不同的点是供给墨水的位置以及排出墨水的位置。因此,这里,对容器部件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2~图26所示,喷墨头1F具备墨歧管2F、基板3、以及头芯片4。墨歧管2F的容器部件11F大致形成为长方体,且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面开口。容器部件11F具有正面部21F、背面部22F、第一侧壁部23F、第二侧壁部24F、以及上面部25F。
另外,在容器部件11F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墨水存积部81、墨水供给流路82、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以及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另外,在容器部件11F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室87、第二缓冲室88、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墨水排出部91、以及分隔壁92。
如图22、图23以及图24所示,墨水存积部81形成在上面部25F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而且,墨水存积部81从上面部25F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延伸至中间部。该墨水存积部81是使上面部25F朝向第三方向Z的下侧凹陷规定的长度的凹部。在墨水存积部81连通供给端口14。
如图22以及图25所示,在墨水存积部81,在容器部件11F的第二方向Y的中间部开口有墨水供给口81a。通过对墨水存积部81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下面进行开口而形成墨水供给口81a。在该墨水供给口81a连通墨水供给流路82。另外,在墨水供给口81a设置有过滤器93。过滤器93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过滤器41相同的构成,所以省略其说明。
墨水供给流路82在容器部件11F的第二方向Y的中间部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部,连续地形成至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开口。而且,在墨水供给流路82的第一方向X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室87,在墨水供给流路82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室88。在该第一缓冲室87设置有第一缓冲部件94,在第二缓冲室88设置有第二缓冲部件95。
第一缓冲室87、第二缓冲室88、第一缓冲部件94以及第二缓冲部件95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第一缓冲室37、第二缓冲室38、第一缓冲部件26以及第二缓冲部件27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如图22、图23以及图24所示,在容器部件11F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和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与第一缓冲室87相比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与第二缓冲室88相比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而且,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以及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从容器部件11F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开口贯通至上侧的上面部25F。
另外,如图22、图23以及图26所示,在容器部件11F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和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与第一缓冲室87相比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与第二缓冲室88相比形成在第一方向X的另一侧。而且,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以及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从容器部件11F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的开口贯通至上侧的上表面部25F。
如图22~图26所示,在上面部25F的第一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和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形成在上面部25F的第一方向X的一端部。而且,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是从上面部25F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续至另一端部的槽部。在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通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在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连通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
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形成在上面部25F的第一方向X的另一端部。而且,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是从上面部25F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续至另一端部的槽部。在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连通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在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连通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上面部25F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墨水排出部91。墨水排出部91形成在上面部25F的第一方向X的中间部,是朝向第三方向Z的下侧凹陷规定的长度的凹部。在墨水排出部91连通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和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另外,在墨水排出部91连通排出端口15。
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第一缓冲室87以及第二缓冲室88的第三方向Z的上侧被分隔壁92分隔。另外,如图26所示,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分隔壁92分隔第一缓冲室87以及第二缓冲室88之间。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F中,从供给端口14供给的墨水首先存积于墨水存积部81。墨水在墨水存积部81从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朝向中间部流动,并如图25所示,从墨水供给口81a流至墨水供给流路82。墨水通过墨水供给流路82流至容器部件11的第三方向Z的下侧亦即开口。
通过了墨水供给流路82的墨水通过第一缓冲部件94以及第二缓冲部件95与基板3之间的缝隙,并朝向容器部件11的四角流动。然后,流至容器部件11的四角的墨水通过第一墨水排出流路83、第二墨水排出流路84、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5或者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6,流至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或者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接下来,墨水经由第一共用排出流路89或者第二共用排出流路90流至墨水排出部91,并从墨水排出部91排出到排出端口15。
这样,在第七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F中,从容器部件11F的中央部导入墨水,并使墨水朝向容器部件11F的四角流动。由此,能够消除在容器部件11F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处的墨水的偏置。另外,通过在容器部件11F的四角设置墨水排出流路83、84、85、86,能够使容易滞留在角部的气泡高效地排出到墨水排出流路83、84、85、86。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喷墨头1F,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8.头芯片的其它的例子
接下来,参照图27对本发明的喷墨头中的头芯片的其它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7是表示头芯片的其它的例子的剖视图。
如图27所示,喷墨头1G具备墨歧管2、堵住墨歧管2的开口的保持部203、以及头芯片204。保持部203大致形成为平板状,具有与墨歧管2的内部空间亦即共用墨室10连通的贯通孔203a。
头芯片204与保持部203接合。头芯片204具有喷嘴板210、中间板220、压力室形成板230、驱动板240、以及布线基板250。另外,对于头芯片204而言,从墨水的喷射面侧开始依次层叠喷嘴板210、中间板220、压力室形成板230、驱动板240、以及布线基板250。
在喷嘴板210形成有多个喷嘴211。喷嘴211从喷嘴板210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该喷嘴211向外部喷射从共用墨室10供给的墨水。该喷嘴211经由层叠于喷嘴板210的中间板220与形成在压力室形成板230的压力室231连通。
中间板220配置在喷嘴板210与压力室形成板230之间。在中间板220设置有将喷嘴211与设置在压力室形成板230的压力室23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21。该第一连通孔221设置在与喷嘴板210的喷嘴211对应的位置,并从中间板220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
压力室形成板230具有多个压力室(通道)231和振动板232。压力室231从压力室形成板230的一面贯通至另一面。通过该压力室231,对从喷嘴211喷射的墨水赋予喷射压力。另外,压力室231设置在与喷嘴板210的喷嘴211以及中间板220的第一连通孔221对应的位置。
振动板232被配置为覆盖压力室231的与中间板220相反的一侧的开口。在该振动板232设置有与压力室231连通的第二连通孔232a。在振动板232的与压力室231侧的一面相反的一侧的一面配置有驱动板240。
驱动板240具有空间部241、和与第二连通孔232a连通的第三连通孔242。空间部241配置在其间隔着振动板232与压力室231对置的位置。在空间部241收容有促动器260。
促动器260具有压电元件261和未图示的两个电极。压电元件261夹在两个电极之间,并层叠在振动板232的一面。而且,在每个压力室231(每个通道)设置压电元件261。
压电元件261由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变形的材料构成,例如,由锆钛酸铅(PZT)等铁电材料构成。另外,压电元件261中的与振动板232相反的一侧的电极与设置在布线基板250的布线层251连接。
布线基板250具有布线层251、和在一面形成了布线层251的硅层252。布线层251与促动器260的电极连接。另外,布线层251的外边缘部与未图示的可挠性布线基板连接。并且,在布线层251的与驱动板240相反的一侧的一面配置有硅层252。硅层252与保持部203接合。
另外,在布线基板250设置有贯通布线层251以及硅层252的第四连通孔253。该第四连通孔253经由驱动板240的第三连通孔242和保持部203的贯通孔203a与共用墨室10连通。
由此,收容于共用墨室10的墨水通过第四连通孔253、第三连通孔242以及第二连通孔232a流入压力室231。而且,通过电压被施加给促动器260,从而压电元件261变形并且随着压电元件261的变形,振动板232变形。由于该振动板232变形,而在压力室231内产生用于喷射墨水的压力。由此,经由第一连通孔221从喷嘴211喷射墨水。
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所以省略它们的说明。通过设置了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头芯片204的喷墨头1G,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喷墨头1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1F、1G…喷墨头,2、2A、2B、2C、2D、2E、2F…墨歧管,3…基板,3a…贯通孔,4…头芯片,6…压力室形成板,7…喷嘴板,7a…喷嘴,8…通道(压力室),10…共用墨室,11、11A、11B、11C、11D、11E、11F…容器部件,12、12C…盖部件,14…供给端口,15…排出端口,21…正面部,22…背面部,23…第一侧壁部,24…第二侧壁部,25…上面部,26…第一缓冲部件,27…第二缓冲部件,31…墨水存积部,31a…锥部,32…墨水供给流路,33…第一墨水排出流路,33a…第一墨水排出连通路,34…第二墨水排出流路,34a…第二墨水排出连通路,35…第一分隔壁,36…第二分隔壁,37…第一缓冲室,38…第二缓冲室,39…墨水排出部,41、93…过滤器,85…第三墨水排出流路,86…第四墨水排出流路,89…第一共用排出流路,90…第二共用排出流路,100…图像形成装置,101…压板,102…输送辊,103、104、105、106…行式头,203…保持部,203a…贯通孔,204…头芯片,210…喷嘴板,211…喷嘴,220…中间板,230…压力室形成板,231…压力室,232…振动板,240…驱动板,241…空间部,250…布线基板,251…布线层,252…硅层,260…促动器,261…压电元件。

Claims (10)

1.一种喷墨头,具备:
头芯片,具有多个压力室;以及
墨歧管,具有向上述头芯片供给墨水的共用墨室,
上述墨歧管具备:
供给端口,被供给上述墨水;
排出端口,排出上述墨水以及残留于上述墨水的气泡;
上述墨水通过的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内部空间,与上述供给端口连通;
缓冲部件,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与上述多个压力室中的上述墨歧管侧的开口对置地配置,且通过了上述墨水供给流路的上述墨水通过在该缓冲部件与上述头芯片之间形成的缝隙;
通过了上述缝隙的上述墨水以及上述气泡通过的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与上述排出端口连通;以及
分隔壁,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并在上述缓冲部件中的与上述缝隙相反的一侧限制上述墨水以及上述气泡通过,
上述墨歧管将上述缝隙中的上述墨水以及上述气泡流动的方向限制为从上述墨水供给流路朝向上述墨水排出流路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缓冲部件设置在与上述墨歧管一体形成的缓冲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第一方向的中央部,该第一方向与上述墨水被喷射到上述头芯片的喷射方向正交,
上述缓冲部件具有:设置在上述墨水供给流路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缓冲部件、和设置在上述墨水供给流路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缓冲部件,
上述墨水排出流路具有:设置在上述第一缓冲部件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第一墨水排出流路、和设置在上述第二缓冲部件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墨水排出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供给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第二方向的一端部,该第二方向与上述喷射方向正交并且也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
上述排出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
上述第一墨水排出流路以及上述第二墨水排出流路中的在上述喷射方向上与上述头芯片对置的上面部随着从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在上述喷射方向上远离上述头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供给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第二方向的一端部,该第二方向与上述喷射方向正交并且也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
上述排出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
上述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央部,
上述第一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并且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部,
上述第二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部并且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部,
上述墨水排出流路还具有:
第三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一方向的一端部并且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以及
第四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部并且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
上述墨歧管具有:
第一共用排出流路,将上述第一墨水排出流路与上述第三墨水排出流路连接;以及
第二共用排出流路,将上述第二墨水排出流路与上述第四墨水排出流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第一方向的一端部,该第一方向与上述墨水被喷射到上述头芯片的喷射方向正交,
上述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部,
上述缓冲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上述供给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第二方向的一端部,该第二方向与上述喷射方向正交并且也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
上述排出端口设置在上述墨歧管中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
上述墨水供给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一端部,
上述墨水排出流路设置在上述墨歧管的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上述墨水供给流路与上述供给端口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墨头。
CN201780078780.3A 2016-12-20 2017-09-25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099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6165 2016-12-20
JP2016246165 2016-12-20
PCT/JP2017/034502 WO2018116562A1 (ja) 2016-12-20 2017-09-25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797A true CN110099797A (zh) 2019-08-06
CN110099797B CN110099797B (zh) 2021-07-30

Family

ID=6262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780.3A Active CN110099797B (zh) 2016-12-20 2017-09-25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60718B1 (zh)
JP (1) JP6848985B2 (zh)
CN (1) CN110099797B (zh)
WO (1) WO20181165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4985B2 (ja) * 2018-06-19 2023-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83116B2 (ja) * 2019-02-22 2023-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7934A (ja) * 1996-01-09 1997-07-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23785A (zh) * 2003-10-24 2005-06-08 索尼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EP1741556A1 (en) * 2005-07-07 2007-01-10 Agfa-Gevaert Ink jet print head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CN10120961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
US2011024223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218915A (zh) * 2010-03-2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头、液体喷头单元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008696A (ja) * 2012-06-29 2014-01-20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63132A1 (en) * 2011-06-29 2014-03-06 Joseph E. Scheffelin Piezoelectric printhead trace layout
CN104553326A (zh) * 2013-10-17 2015-04-2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JP2015202671A (ja) * 2014-04-16 2015-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904850A (zh) * 2015-02-25 2016-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拟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922742A (zh) * 2012-03-05 2016-09-07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油墨的再循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4520A1 (en) * 2005-09-12 2008-08-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Head and a Method of Print Head Operation with Compensation for Ink Supply Pressure Variation
JP5593616B2 (ja) * 2008-02-26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8893B2 (ja) * 2010-01-22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39B2 (ja) * 2013-03-13 2016-04-0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48811B2 (ja) 2014-05-27 2017-1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ダンパ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349763B2 (ja) * 2013-10-23 2018-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61987B2 (ja) * 2014-05-29 2019-08-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66401B2 (ja) * 2014-07-23 2018-08-01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7934A (ja) * 1996-01-09 1997-07-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623785A (zh) * 2003-10-24 2005-06-08 索尼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头盒和液体喷射装置
EP1741556A1 (en) * 2005-07-07 2007-01-10 Agfa-Gevaert Ink jet print head with improved reliability
CN10120961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
CN102218915A (zh) * 2010-03-2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头、液体喷头单元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10242237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40063132A1 (en) * 2011-06-29 2014-03-06 Joseph E. Scheffelin Piezoelectric printhead trace layout
CN105922742A (zh) * 2012-03-05 2016-09-07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油墨的再循环
JP2014008696A (ja) * 2012-06-29 2014-01-20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553326A (zh) * 2013-10-17 2015-04-29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及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JP2015202671A (ja) * 2014-04-16 2015-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904850A (zh) * 2015-02-25 2016-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拟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16562A1 (ja) 2019-10-24
WO2018116562A1 (ja) 2018-06-28
EP3560718B1 (en) 2021-11-17
JP6848985B2 (ja) 2021-03-24
EP3560718A1 (en) 2019-10-30
CN110099797B (zh) 2021-07-30
EP3560718A4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4347B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431303B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CN108698405A (zh) 流体喷射装置
US802096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9849516A (zh) 头芯片、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KR20080007983A (ko) 리스트릭터용 압전 액츄에이터를 구비한 잉크젯 헤드
JPH07132596A (ja) インク噴射装置
CN108349250A (zh) 液体喷出头、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出头的制造方法
JP2007203733A (ja) 圧電方式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
CN107249891B (zh) 流路构件、使用该流路构件的液体喷出头及记录装置
CN110099797A (zh) 喷墨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349248A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
JP432059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WO2003084758A1 (en) Liquid injection head
JPH07178903A (ja) インク噴射装置
JP20071258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3028033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5620A (ja) 液体移送装置
KR20080049485A (ko) 리스트릭터를 통한 역류를 억제하는 멤브레인을 구비한잉크젯 헤드
JP494725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501304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H0316134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ツド
KR20070079296A (ko) 압전 방식의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JPH06246916A (ja) インク噴射装置
EP4023443B1 (en) Head chip,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