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4105A -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4105A
CN110044105A CN201810041658.5A CN201810041658A CN110044105A CN 110044105 A CN110044105 A CN 110044105A CN 201810041658 A CN201810041658 A CN 201810041658A CN 110044105 A CN110044105 A CN 110044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noid valve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troller
gas exhaust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16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4105B (zh
Inventor
贾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16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410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0940 priority patent/WO20191409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4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4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4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withdrawing non-condensible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1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3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at the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该制冷***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制冷***还包括: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冷凝器的出口端,排气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蒸发器的入口端,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出空气处理;其中,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由于冷凝器输出的工质大多数甚至全部为液态,因此,在对冷凝器输出的工质进行排空气时,可能仅微量排出制冷剂,或者,甚至不会排出制冷剂,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对制冷剂的误排。

Description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相变制冷***中,液态的工质(即制冷剂,例如氟利昂)到达蒸发器处(类似于家用空调室内机)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气态的工质再经过冷凝器(类似于家用空调室外机)放热,由气态变为液态;液态的工质再次进入蒸发器,进行下一个循环,不断完成热量转移。在这样的制冷***中,不能允许空气存在。因为空气中含有不凝性气体,例如氮气,这些不凝性气体会滞留在冷凝器的上部管路内,致使实际冷凝面积减小,冷凝负荷增大,冷凝压力升高,从而制冷量会降低。通常,泵循环制冷***都会进行抽真空处理。
随着技术发展,相变制冷***被应用于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行业中,例如,用于为刀片服务器或交换机或路由器散热。但是,无论是刀片服务器还是交换机或路由器,均存在扩容场景,即将新的单板***正在运行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新***的单板上的冷板(即等同于蒸发器)抽真空,这个需要现场准备真空泵,这样会使得扩容工作变得复杂。
目前,为了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扩容时,并不使用真空泵抽真空,而是直接让扩容单板夹带空气***,然后通过如下方式从***中自动排出空气:在冷凝器的顶部设置电磁阀,当监测到冷凝器的压力偏高时,打开冷凝器的顶部设置的电磁阀将空气排出。但是,这种排出空气的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排出制冷剂,导致制冷剂的误排,影响制冷剂的循环量,使制冷量降低,甚至违反制冷剂排放。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减少制冷剂的误排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在为相变制冷***排出空气时,可以有效减少制冷剂的误排。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输出的气态的工质进入所述冷凝器进行放热,变为液态的工质,所述冷凝器输出的液态的工质进入所述蒸发器进行吸热,变为气态的工质,所述制冷***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所述排气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所述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出空气处理;其中,所述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排气管路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即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进行排空气,由于冷凝器输出的工质大多数甚至全部为液态,因此,在对冷凝器输出的工质进行排空气时,可能仅微量排出制冷剂,或者,甚至不会排出制冷剂。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的顶部进行排空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对制冷***排空气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制冷剂的误排。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制冷***还包括泵,该泵用于驱动该冷凝器输出的液体的工质进入该蒸发器;其中,该排出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该泵的入口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并联的主管路。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通过设置与排气管路并联的主管路,可以实现,在对制冷***排空气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制冷剂补液周期的影响,从而可以同时兼顾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真空环境与制冷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
所述制冷***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通过在排气管路上设置电磁阀,并由控制器根据排气需求,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在不需要排气时,使制冷***正常运行,只有在需要排气时,才使部分工质进行排气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的处理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述位置的工质的压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具体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通过对比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与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相对于现有技术,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的准确性较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当所述制冷***中增加与所述蒸发器并联的其他蒸发器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在***扩容时,即在制冷***中增加蒸发器时,开始排空气处理,可以有效保证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真空环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减小;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增大。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通过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时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制冷***运行期间维持开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开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小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大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通过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与主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时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真空泵与外部具有真空室的除气膜,所述除气膜的入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入口端,所述除气膜的出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出口端,所述除气膜的膜壁只透气体,所述真空泵用于在所述真空室中制造近真空环境;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开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气膜的内部包括有助于气体工质进行毛细凝结的多孔结构。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排气装置采用除气膜与真空泵的组合,由于除气膜只透过气体,而不透过液体,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制冷剂的误排。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以及所述主管路并联的干燥管路,所述干燥管路上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干燥管路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之前,只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以使所述干燥过滤器对所述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完成所述干燥处理之后,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中,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包括三组并联的管路:排气管路、主管路与干燥管路,每个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通过控制3个电磁阀的开启、关闭或者开度,来控制三个管路的工作。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实现排气处理或者实现干燥过滤处理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所述制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述位置的工质的压力;
所述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包括:
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
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包括:
当所述制冷***中增加与所述蒸发器并联的其他蒸发器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包括: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减小;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增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制冷***运行期间维持开启;
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开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包括: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小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大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真空泵与外部具有真空室的除气膜,所述除气膜的入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入口端,所述除气膜的出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出口端,所述除气膜的膜壁只透气体,所述真空泵用于在所述真空室中制造近真空环境;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开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气膜的内部包括有助于气体工质进行毛细凝结的多孔结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制冷***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以及所述主管路并联的干燥管路,所述干燥管路上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干燥管路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只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以使所述干燥过滤器对所述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
在完成所述干燥处理之后,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冷***中的控制器,所述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所述制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的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制冷***中的控制器,所述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所述制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计算机可以为控制器。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的排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扩容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制冷***1000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1001和冷凝器1002,该蒸发器1001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例如,蒸发器1001可以设置在待散热设备内部,或者,蒸发器1001可以设置在待散热设备的旁边(如图1中示意)。
如图1所示,该制冷***1000还包括排气管路1003,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连接该冷凝器1002的出口端,该排气管路1003的出口端连接该蒸发器1001的入口端,该排气管路1003上包括排气装置1004,该排气装置1004用于对流经的工质进行排出空气处理。
具体地,该排气装置1004可以为现有的或将来发展得到的具备从液态介质中排出空气的功能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该蒸发器1001输出的气态的工质进入该冷凝器1002进行放热,变为液态的工质,该冷凝器1002输出的液态或气液混合的工质进入该蒸发器1001进行吸热,变为气态的工质。
作为一种示例,蒸发器1001可以作为主板的冷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工质为制冷剂,例如,氟利昂。
冷凝器1002可以是直接向环境散热,如空调室外机;也可以是间接向环境散热,例如通过冷水机组和冷却塔。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排气管路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即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进行排空气,由于冷凝器输出的工质大多数甚至全部为液态,因此,在对冷凝器输出的工质进行排空气时,可能仅微量排出制冷剂,或者,甚至不会排出制冷剂。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的顶部进行排空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对制冷***排空气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制冷剂的误排。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提及的“连接”可以表示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间接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制冷***1000中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储液罐,该储液罐设置于冷凝器1002与排气管路1003之间的管路上,则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通过该储液罐与该冷凝器1002的出口端连接。再例如,制冷***1000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液态的工质进入蒸发器1001的泵,该泵设置于排气管路1003与蒸发器1001之间的管路上,则该排气管路1003的出口端通过该泵与该蒸发器1001的入口端连接。
为使图画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应理解,该制冷***1000中还包括用于驱动工质循环流动的动力单元(图1未示出)。该动力单元可以为泵。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制冷***1000还包括泵,该泵用于驱动该冷凝器1002输出的液体的工质进入该蒸发器1001;其中,该排出管路1003的出口端连接该泵的入口端。
具体地,液态工质在泵的增压下输送到蒸发器1001,带走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后,液态工质部分转变为气态工质(此即为相变),气液混合的工质经由冷凝器1002变为纯液态,但是诸如空气类的不凝性气体会依然存在***中,夹杂着不凝性空气的液态工质经过除气装置排出空气,纯液态工质再回到泵,进行下一个循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可以应用于泵循环制冷***。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排气装置1004为过滤膜。
具体地,过滤膜的膜壁上具有可以过滤超过一定大小的颗粒的微孔。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排气装置1004包括真空泵与外部具有真空室的除气膜,该除气膜的入口端为该排气装置1004的入口端,该除气膜的出口端为该排气装置1004的出口端,该除气膜的膜壁只透气体,该真空泵用于在该真空室中制造近真空环境。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排气装置1004包括小型真空泵和多个管状除气膜,这些除气膜的外部为真空室,小型真空泵在该真空室内制造近真空环境。除气膜内部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分压力,因而空气会由于扩散从除气膜中分离出去。如图2所示,从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进入的液态工质流入除气膜,液态工质中的溶解气体从除气膜中排出进入真空室,经过排气处理后的液态工质从除气膜流出。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除气膜的内部包括有助于气体工质进行毛细凝结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制冷剂的排出。
除气膜是利用扩散的原理将液体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氨氮去除的膜分离产品。
除气膜内装有大量的中空纤维,纤维的壁上有微小的孔,水分子不能通过这种小孔,而气体分子却能够穿过。工作时,液体在一定的压力下从中空纤维的里面通过,而中空纤维的外面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将气体不断的抽走,并形成一定的负压,这样液体中的气体就不断从液体中经中空纤维向外溢出,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气体的目的,脱气膜中装有大量的中空纤维可以扩大气液界面的面积,从而使脱气速度加快。
除气膜的材料目前主要用的是聚丙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聚四氟乙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根据处理量来定制除气膜组件。
作为一个示例,除气膜的参数如下:
膜外径为350~360μm,膜内径为250~260μm,膜壁厚为50μm,微孔孔径为0.01~0.2μm,透气率为大于7.0×10-2(cm3/cm2·S·cmHg),孔隙率为45~65%。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装置采用除气膜与真空泵的组合,由于除气膜只透过气体,而不透过液体,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制冷剂的误排。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全部通过排气管路1003到达蒸发器1001。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工质循环的管路与进行排气处理的管路为同一条管路,从而可以使制冷***在上电运行的同时进行排气处理,即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排气,可以充分保证整个回路的真空环境。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制冷***1000还包括泵,该泵用于驱动该冷凝器1002输出的液体的工质进入该蒸发器1001;其中,该排出管路1003的出口端连接该泵的入口端,该制冷***1000还包括与该排气管路1003并联的主管路1005。
具体地,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分为两路进入蒸发器1001,其中,一路通过排气管路1003进入蒸发器1001,另一路通过主管路1005进入蒸发器1001。
应理解,由于主管路1005上没有设置排气装置,因此,流经主管路1005的工质,相对于,流经排气管路1003的工质,可以较快的速度到达蒸发器1001,从而降低对制冷剂的补液周期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装置并非直接串联在***中,而是和主管路形成两路并联,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流量全部经过排气装置造成阻力过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不仅可以实现在工作状态下排气,而且还可以降低对制冷效率的影响,兼顾排气与设备散热需求。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排气管路并联的主管路,可以实现,在对制冷***排空气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制冷剂补液周期的影响,从而可以同时兼顾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真空环境与制冷效率。
在主管路与排气管路并联的情况下,主管路与排气管路均可保持通路,或者,也可以在主管路和/或排气管路上设置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管路的通、断,还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度大小,来控制管路的流量,本申请对其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排气管路1003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06,该第一电磁阀1006位于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与该排气装置1004之间;该制冷***还包括:控制器1007,用于在需要排出该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
具体地,由控制器1007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的开启与关闭,即,由控制器1007控制排气管路1003的通路与断路。在不需要排空气时,控制器1007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排气管路1003不通,这时,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全部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应理解,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的情况下,制冷剂的补液周期是最短的,这种情况可看作是制冷***正常运行的情况。在需要排空气时,控制器1007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排气管路1003为通路,这时,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的一部分通过排气管路1003进行排气后到达蒸发器1001,另一部分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
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007与第一电磁阀1006的通信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控制器1007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的开启与关闭即可。例如,控制器1007与第一电磁阀1006可以通过线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排气管路上设置电磁阀,并由控制器根据排气需求,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在不需要排气时,使制冷***正常运行,只有在需要排气时,才使部分工质进行排气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的处理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具体地,控制器1007可以通过监控回路中的温度与压力来判断是否需要排空气,还可以通过监控是否有***扩容来判断是否需要排空气。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制冷***1000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1008,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蒸发器1001的出口端与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1009,设置在与该温度传感器1008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该位置的工质的压力。
该控制器1004用于获取该温度传感器1008与该压力传感器1009的测量结果,并基于该测量结果,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与关闭。具体地,当该压力传感器1009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当该压力传感器1009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
作为一个示例,制冷***上电运行后,控制器1007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全部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即***正常运行)。控制器1007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1008与压力传感器1009的测量结果,当监测到压力传感器1009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认为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空气分压过高,需要排气,这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的一部分通过排气管路1003进行排气后到达蒸发器1001,另一部分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应理解,如果排气装置1004为上文结合图2描述的除气膜与真空泵时,控制器1007在开启第一电磁阀1006的同时,还需开启真空泵。
应理解,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后,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空气量开始减少,对应地,压力也在减少。
控制器1004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1008与该压力传感器1009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是否要停止排气。在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后,该控制器1004还用于,在监测到压力传感器1009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该第一阈值时,确定停止排空气,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使制冷***恢复正常运行。
具体地,该第一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工况确定的经验值。例如,该第一阈值为6kpa。
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007与温度传感器1008以及压力传感器100的通信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控制器1007可以获取到与温度传感器1008与压力传感器100的测量数据即可。例如,控制器1007与温度传感器1008和压力传感器100可以通过线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进行通信。
应理解,图5仅为示例而非限定。在图5中,温度传感器1008与压力传感器1009设置于蒸发器100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1002的入口端之间,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温度传感器1008设置在该冷凝器1002的顶部;或
该温度传感器1008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冷凝器1002的出口端与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
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监测制冷***中压力是否偏高,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由于压力会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的方法容易出现误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比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与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相对于现有技术,判断是否需要排气的准确性较高。
当制冷***应用在ICT行业内,例如用于为刀片服务器散热,刀片服务器会在***运行的同时进行扩容,即增加新的主板,每个主板上都设置有冷板(相当于蒸发器),因此,当***扩容时,也需要在制冷***中接入新的蒸发器,以实现为增加的主板散热。新接入的蒸发器的内部可能夹带空气,或者,在接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带入空气,因此,当***扩容时,认为需要排空气。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在***扩容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
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该制冷***1000中增加与该蒸发器1001并联的其他蒸发器1001a时,控制器1007用于,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
应理解,新增加的蒸发器1001a中可能夹带空气,或者,在将蒸发器1001a接入制冷***的循环回路时可能会带入空气,因此,这时可能需要排空气。
控制器1007可以从主板控制器获取***扩容的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制冷***上电运行后,控制器1007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全部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即***正常运行)。当控制器1007获知制冷***中增加了新的蒸发器,确定需要排空气,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冷凝器1002输出的工质的一部分通过排气管路1003进行排气后到达蒸发器1001,另一部分通过主管路1005到达蒸发器1001。应理解,如果排气装置1004为上文结合图2描述的除气膜与真空泵时,控制器1007在开启第一电磁阀1006的同时,还需开启真空泵。还应理解,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后,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空气量开始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007还用于,在排气装置1004工作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关闭,使得制冷***恢复正常运行。或者,控制器1007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循环回路中的温度与压力,来判断是否要停止排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冷***10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08,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蒸发器1001的出口端与该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压力传感器1009,设置在与该温度传感器1008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该位置的工质的压力。该控制器1004还用于,在排气装置1004开始工作后,在监测到压力传感器1009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该第一阈值时,确定停止排空气,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使制冷***恢复正常运行。
具体地,该第一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工况确定的经验值。例如,该第一阈值为6kpa。
应理解,本文提及的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实际应用中,蒸发器可能设置于待散热设备的内部,也可能设置在待散热设备的表面。例如,蒸发器可对应于ICT行业中单板上的液冷散热器(也称为冷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如下场景:在刀片服务器中,当有新的单板***正在运行的***时,也需要将该新***的单板的冷板接入正在运行的制冷***中,相当于,要在制冷***中增加蒸发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扩容时,即在制冷***中增加蒸发器时,开始排空气处理,可以有效保证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真空环境。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电磁阀1006开启的情况下,该控制器1007还用于,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的开度。
该控制器具体用于,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减小;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该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增大。
该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的开度,可以使得流量轻微波动不影响正常散热,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正常的散热不受影响。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时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主管路1005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010;该控制器1007还用于,控制该第二电磁阀1010在该制冷***运行期间维持开启;在该第一电磁阀1006与该第二电磁阀1010均开启的情况下,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与该第二电磁阀1010的相对开度。
该控制器具体用于,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小于该第二电磁阀的开度;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该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大于该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该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与主管路上的电磁阀的相对开度,可以使得流量轻微波动不影响正常散热,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正常的散热不受影响。一旦***判断排气已完成,则关闭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主管路上的电磁阀继续保持排气前的状态。
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007与第二电磁阀1010的通信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控制器1007能够控制第二电磁阀1010的开启、关闭以及开度即可。例如,控制器1007与第二电磁阀1010可以通过线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排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与主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空气时对制冷效率的影响。
应理解,制冷***在上电运行之前,可以对工质进行干燥过滤处理。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制冷***1000还包括与该排气管路1003以及该主管路1005并联的干燥管路1011,该干燥管路1011上包括干燥过滤器1013,该干燥过滤器1013用于对流经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该干燥管路1011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012;该控制器1007还用于,在控制该第一电磁阀1006与该第二电磁阀1010开启之前,只控制该第三电磁阀1012开启,以使该干燥过滤器1013对该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该控制器1007还用于,在完成该干燥处理之后,控制该第三电磁阀1012关闭。
作为一个示例,制冷***1000抽真空充灌工质后,控制器1007控制第三电磁阀1012开启,控制第一电磁阀1006与第二电磁阀1010关闭,全部工质流量走干燥管路1011,此时,工质中的杂质和水分会被干燥过滤器1013阻挡和吸收。干燥管路1011工作一段时间后,控制器1007控制第二电磁阀1010开启,第一电磁阀1006与第三电磁阀1012关闭,此时,制冷***上电正常运行。换句话说,在制冷***正常运行状态下,只有主管路1005的电磁阀1010是开启的。
干燥过滤器一方面可以干燥除去***中的水,另一方面可以过滤***中的颗粒物杂杂质。
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007与第三电磁阀1012的通信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控制器1007能够控制第三电磁阀1012的开启、关闭以及开度即可。例如,控制器1007与第三电磁阀1012可以通过线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包括三组并联的管路:排气管路、主管路与干燥管路,每个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通过控制3个电磁阀的开启、关闭或者开度,来控制三个管路的工作。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实现排气处理或者实现干燥过滤处理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制冷***1000还可以包括储液罐,该储液罐位于冷凝器1002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1003的入口端之间,用于储存液体工质。
制冷***1000还可以包括充液收液装置,该充液收液装置与该循环回路可拆卸地连接,以向所述循环回路中抽入制冷剂或从所述循环回路中排出制冷剂。例如,将制冷***的整个循环回路抽真空,然后利用充液收液装置为该制冷***灌装制冷剂。
可选地,制冷剂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下文以图8所示的制冷***为例,结合图9描述制冷***的一个具体的工作流程。
如图9所示,图8所示的制冷***的工作流程如下。
2001,将制冷***的循环回路抽真空,并充灌工质(即制冷剂)。
2002,开启干燥管路1011上的第三电磁阀1012,关闭主管路1005上的第二电磁阀1010,以及关闭排气管路1003上的第一电磁阀1006,这时,三个并联管路中只有干燥管路1011为通路,干燥过滤器1013开始工作,对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过滤。
应理解,这时,泵开始工作,以驱动工质在回路内流动。
2003,待完成干燥过滤的过程后,关闭干燥管路1011上的第三电磁阀1012,开启主管路1005上的第二电磁阀1010,关闭排气管路1003上的第一电磁阀1006,这时,三个并联管路中只有主管路1005为通路,制冷***上电正常运行。
具体地,液态工质在泵的增压下输送到蒸发器1001,液态工质部分转变为气态工质(即发生相变),气液混合的工质经由冷凝器1002(冷凝器可以是直接向环境散热,如空调室外机;也可以是间接向环境散热,例如通过冷水机组和冷却塔)变为纯液态,纯液态工质经过主管路1005再回到泵,进行下一个循环。
应理解,蒸发器1001设置在待散热设备内部或表面,因此,液态工质在输送到蒸发器1001后,带走待散热设备的热量,由气态转换为液态,或者部分转换为液态。
2004,在制冷***正常运行过程中,控制器1007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1008与压力传感器1009的测量结果,当监测到压力传感器测1009得的压力比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电压值高出6kpa或以上时,转到2006。
应理解,当压力传感器测1009得的压力比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电压值高出6kpa或以上时,可以看作是,循环回路内的空气分压过高,需要排空气。
2006,开启排气管路1003上的第一电磁阀1006,这时,三个并联管路中主管路1005与排气管路1003为通路,同时开启排气装置1004,进行排气处理。
2007,在排气装置1004工作的同时,控制器1007继续监测温度传感器1008与压力传感器1009的测量结果,当监测到压力传感器测1009得的压力比温度传感器1008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电压值不高出6kpa时,关闭排气管路1003上的第一电磁阀1006,这时,三个并联管路中只有主管路1005为通路,制冷***正常运行。
可选地,如图9所示的2005,当获知***扩容,即有新的业务板******时,也转到2006进行排空气的处理。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07还用于控制蒸发器1001、冷凝器1002以及泵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控制器1007与其所控制的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蒸发器1001、冷凝器1002以及泵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设备可以是区别于控制器1007的控制设备。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排气管路设置于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即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进行排空气,由于冷凝器输出的工质大多数甚至全部为液态,因此,在对冷凝器输出的工质进行排空气时,可能仅微量排出制冷剂,或者,甚至不会排出制冷剂。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冷凝器的顶部进行排空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对制冷***排空气时,可以有效减少对制冷剂的误排。
此外,通过设置与排气管路并联的主管路,可以实现,在对制冷***排空气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制冷剂补液周期的影响,从而可以同时兼顾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真空环境与制冷效率。
进一步地,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之间,包括三组并联的管路:排气管路、主管路与干燥管路,每个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通过控制3个电磁阀的开启、关闭或者开度,来控制三个管路的工作。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实现排气处理或者实现干燥过滤处理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待散热设备的散热需求。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下文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应理解,关于制冷***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的实施例的描述与关于制冷***的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的控制方3000的示意性流程图。应理解,该制冷***可以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冷***1000。
具体地,该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冷凝器和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该冷凝器输出的液体工质流入该蒸发器,该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该制冷***还包括设置在该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该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该冷凝器的出口端,该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该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该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位于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该排气装置之间。该控制方法3000包括:
3001,在需要排出制冷***的循环回路中的空气时,控制与主管路并联的排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开启;
3002,在完成排出空气后,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蒸发器的出口端与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该位置的工质的压力;
该在需要排出该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包括:
接收该温度传感器与该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
当该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完成排出空气后,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包括:
当该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该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该第一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关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蒸发器的出口端与该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或
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冷凝器的顶部;或
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循环回路中该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在需要排出该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包括:
当该制冷***中增加与该蒸发器并联的其他蒸发器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该第一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包括:
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减小;
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该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增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该第二电磁阀在该制冷***运行期间维持开启;
在该第一电磁阀与该第二电磁阀均开启的情况下,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与该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该第一电磁阀与该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包括:
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小于该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当该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该第二阈值时,控制该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大于该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排气装置包括真空泵与外部具有真空室的除气膜,该除气膜的入口端为该排气装置的入口端,该除气膜的出口端为该排气装置的出口端,该除气膜的膜壁只透气体,该真空泵用于在该真空室中制造近真空环境;
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控制该真空泵开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除气膜的内部包括有助于气体工质进行毛细凝结的多孔结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还包括与该排气管路以及该主管路并联的干燥管路,该干燥管路上包括干燥过滤器,该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流经该干燥管路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该干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在控制该第一电磁阀与该第二电磁阀开启之前,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只控制该第三电磁阀开启,以使该干燥过滤器对该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
在完成该干燥处理之后,控制该第三电磁阀关闭。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的控制器40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这里的制冷***可以对应于上面实施例中的制冷***1000。具体地,该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冷凝器和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该冷凝器输出的液体工质流入该蒸发器,该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该制冷***还包括设置在该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该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该冷凝器的出口端,该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该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该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位于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该排气装置之间。该控制器4000包括:处理单元4010,用于在需要排出该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该第一电磁阀开启。
应理解,该控制器4000还包括通信单元4020,用于与制冷***中的其他设备通信。
具体地,该控制器400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3000。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中的控制器5000的另一示意性框图。该制冷***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冷凝器和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用于驱动该冷凝器输出的液体工质流入该蒸发器,该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该制冷***还包括设置在该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该动力单元的入口端之间的并联的排气管路与主管路,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该冷凝器的出口端,该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该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气处理,该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位于该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该排气装置之间;该控制器5000包括:处理器5010与存储器5020,该存储器50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020存储的指令,并且对该存储器5020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该处理器501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3000。具体地,该控制器5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03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3000。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制冷***,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回路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
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所述排气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所述排气管路上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排气管路的工质进行排出空气处理;
其中,所述蒸发器用于为待散热设备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并联的主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
所述制冷***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需要排出所述循环回路中的空气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处位置的工质的温度;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同的位置上,用于测量流经所述位置的工质的压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具体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超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当所述制冷***中增加与所述蒸发器并联的其他蒸发器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减小;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制冷***运行期间维持开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均开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相对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小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当所述待散热设备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大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开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真空泵与外部具有真空室的除气膜,所述除气膜的入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入口端,所述除气膜的出口端为所述排气装置的出口端,所述除气膜的膜壁只透气体,所述真空泵用于在所述真空室中制造近真空环境;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开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膜的内部包括有助于气体工质进行毛细凝结的多孔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路以及所述主管路并联的干燥管路,所述干燥管路上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用于对流经所述干燥管路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之前,只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以使所述干燥过滤器对所述充灌的工质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完成所述干燥处理之后,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还包括:
泵,用于驱动所述冷凝器输出的液体的工质进入所述蒸发器;
其中,所述排出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泵的入口端。
CN201810041658.5A 2018-01-16 2018-01-16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Active CN110044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1658.5A CN110044105B (zh) 2018-01-16 2018-01-16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PCT/CN2018/110940 WO2019140962A1 (zh) 2018-01-16 2018-10-19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1658.5A CN110044105B (zh) 2018-01-16 2018-01-16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4105A true CN110044105A (zh) 2019-07-23
CN110044105B CN110044105B (zh) 2020-11-03

Family

ID=6727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1658.5A Active CN110044105B (zh) 2018-01-16 2018-01-16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4105B (zh)
WO (1) WO2019140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4840B (zh) * 2019-08-16 2024-04-02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Tbm用带有自动控制的外水循环***及外水循环方法
CN111947336B (zh) * 2020-08-24 2024-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循环***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45201B (zh) * 2022-07-19 2023-03-28 长沙昌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真空泵专用控制器
CN116594291B (zh) * 2023-07-17 2023-10-20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通海***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11A (zh) * 2003-11-26 2005-06-08 热成型及功能有限公司 使用相变制冷剂的泵送液体冷却***
CN201293484Y (zh) * 2008-11-25 2009-08-19 张志伟 一种节能空调机
US20160124474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Fujitsu Limited Evaporator, coo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5683687A (zh) * 2013-08-09 2016-06-15 开利公司 用于冷水机组***的净化***
CN106322805A (zh) * 2015-07-10 2017-01-11 开利公司 制冷***及其净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2330C (zh) * 2003-06-20 2009-10-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的施工方法和制冷装置
WO2013099309A1 (ja) * 2011-12-26 2013-07-04 株式会社未来技術研究所 気泡除去装置、室外熱交換装置及び冷凍空調システム
CN104229942B (zh) * 2014-10-11 2017-02-22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液体中除碳除盐的方法及装置
JP6682301B2 (ja) * 2016-03-08 2020-04-1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蒸気圧縮式冷凍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7763910A (zh) * 2016-08-17 2018-03-06 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排气装置、制冷空调机组和不凝性气体的排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11A (zh) * 2003-11-26 2005-06-08 热成型及功能有限公司 使用相变制冷剂的泵送液体冷却***
CN201293484Y (zh) * 2008-11-25 2009-08-19 张志伟 一种节能空调机
CN105683687A (zh) * 2013-08-09 2016-06-15 开利公司 用于冷水机组***的净化***
US20160124474A1 (en) * 2014-11-04 2016-05-05 Fujitsu Limited Evaporator, coo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6322805A (zh) * 2015-07-10 2017-01-11 开利公司 制冷***及其净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0962A1 (zh) 2019-07-25
CN110044105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4105A (zh) 制冷***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器
CN108443996A (zh) 干燥剂空气调节方法和***
CN106196778B (zh) 一种冷媒循环***及其控制方法
US9976783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094196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receiver
CN113544446B (zh) 具有吸收冷却器的气候控制***
US10514192B2 (en) Dehumidifier
EP2998665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05580036U (zh) 空调装置
CN104329839B (zh) 空调***及其低温启动控制方法
CN108779948A (zh) 制冷循环装置
EP3657097B1 (en) Freezer
CN104949385B (zh) 车用热泵***
CN11375794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92216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irect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mode and refrigerant pumping energy-efficiency mode and control method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8105419B (zh) 四通阀、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JP2010012427A (ja) 圧縮空気除湿装置
CN101608852A (zh) 空调器中的冷媒循环***
CN107576144A (zh) 一种冰箱的停机方法和装置
JP2019020089A (ja) 冷凍装置
EP4174402A1 (en)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device
CN111442496B (zh) 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CN101324387A (zh) 空调热泵热水机组
CN115773568A (zh) 多联式空调***超低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176265A (zh) 车辆热管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