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9268A - 侧车身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侧车身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9268A
CN109969268A CN201811317687.6A CN201811317687A CN109969268A CN 109969268 A CN109969268 A CN 109969268A CN 201811317687 A CN201811317687 A CN 201811317687A CN 109969268 A CN109969268 A CN 109969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urb girder
partition
pair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7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9268B (zh
Inventor
崔星恩
朴建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9969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9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9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9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02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a foamable synthetic material or metal being added in situ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车身加强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侧梁,所述至少两个侧梁分别连接至中地板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并且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具有管形状,所述管形状具有在其中的内部空间;座椅横梁,其具有连接至所述中地板的底侧,并且具有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相对端,使得所述座椅横梁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横跨所述中地板;以及中隔板,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朝向所述中地板间隔开,其中,所述中隔板具有凸起的“U”形状,同时由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支撑。

Description

侧车身加强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号为10-2017-018040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侧车身加强结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改善侧车身的抵抗碰撞性能的侧车身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前侧处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辆前纵梁,位于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使得前车身的结构强度可以得到加强。
车辆进一步包括地板,地板形成车身的底表面,并且包括开始于前后方向上的车辆前侧的前地板、中地板以及后地板。在此,前地板包括在发动机舱的底表面,中地板包括在乘客舱的底表面,后地板包括在行李舱的底表面。
此外,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分别地布置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梁与前纵梁的后端相连接。侧梁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联接到中地板,以便起到应对车辆的侧面碰撞的作用。
然而,为了改善侧车身的抵抗碰撞性能,而使包括侧梁的侧车身的构造变得复杂,则可能会过度地增加生产成本。此外,可能难以通过使用简单的构造来保证侧车身的刚度。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该国家中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保证刚度并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的侧车身加强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侧梁,所述至少两个侧梁分别结合至中地板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并且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具有管形状,所述管形状具有盒形状的内部空间;座椅横梁,其具有连接至所述中地板的底侧,并且具有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相对端,使得所述座椅横梁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横跨所述中地板;以及中隔板,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朝向所述中地板间隔开,其中,所述中隔板具有凸起的“U”形状,同时由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支撑。
可以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布置多个所述座椅横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可以包括:外侧隔板,其相对于所述侧梁的外侧板朝向内部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相对于所述中隔板朝向外部分开定位,而且适于将所述侧梁的上侧板与所述侧梁的下侧板连接。
所述外侧隔板可以从侧梁的前端延伸到侧梁的后端。
所述外侧隔板可以包括:一对接触部分,所述一对接触部分分别接触所述侧梁的上侧板的下端和所述侧梁的下侧板的上端;一对竖直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竖直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接触部分弯曲,并且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一对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竖直延伸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
所述中隔板可以从侧梁的前端延伸到侧梁的后端。
所述中隔板可以包括:一对接触部分,所述一对接触部分接触所述侧梁的内侧板;一对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接触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
所述水平延伸部分可以延伸超过所述侧梁的宽度的一半。
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可以形成为朝向外部逐渐接近彼此。
所述“U”形状的中隔板可以形成为凸起超过所述侧梁的宽度的一半。
泡沫可以填充到形成在所述侧梁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中,该空间为通过经由所述外侧隔板和所述中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的三个空间之一。
泡沫可以填充到通过经由所述外侧隔板和所述中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形成的三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中。
经由所述外侧隔板和所述中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的三个空间,在所述三个空间之中,泡沫可以分别填充到形成在所述侧梁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和形成在所述侧梁的内侧板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空间中。
所述外侧隔板可以包括形成为朝向外部凸起的“U”形状的部分。
第一载荷吸收截面用于首先吸收基于侧车身的碰撞的载荷,该第一载荷吸收截面可以从所述侧梁的外侧板到所述外侧隔板形成。
第二载荷吸收截面用于二次吸收基于经由所述第一载荷吸收截面传递的侧车身的碰撞的载荷,该第二载荷吸收截面可以从所述中隔板到所述侧梁的内侧板形成。
所述中地板和所述座椅横梁可以对经由所述第二载荷吸收截面传递的基于侧车身的碰撞的载荷进行第三次吸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可以包括:内侧隔板,其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朝向外部相对于所述侧梁的内侧板间隔开,并且适于将所述侧梁的上侧板与所述侧梁的下侧板连接。
泡沫可以填充到在所述侧梁的内侧板与所述内侧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所述中隔板可以通过经由内侧隔板支撑而被所述侧梁的内侧板支撑。
所述内侧隔板可以从侧梁的前端延伸到侧梁的后端。
所述内侧隔板可以包括:一对接触部分,所述一对接触部分分别接触所述侧梁的上侧板的下端和所述侧梁的下侧板的上端;一对竖直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竖直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接触部分弯曲,并且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一对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竖直延伸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水平延伸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外侧隔板,其相对于所述侧梁的外侧板朝向内部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朝向外部相对于所述中隔板分开定位,而且适于将所述侧梁的上侧板与所述侧梁的下侧板连接。
泡沫也可以填充到形成在所述侧梁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空间为经由所述外侧隔板、所述中隔板以及所述内侧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的四个空间之一。
泡沫可以填充到至少两个空间中,所述至少两个空间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梁的内侧板与所述内侧隔板之间的空间的,该空间为经由所述外侧隔板、所述中隔板以及所述内侧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的四个空间之一。
所述座椅横梁可以具有形成为向上凸起的“U”形状的截面。
泡沫可以填充到由所述座椅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围绕的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可以包括:加强部分,其布置在所述座椅横梁与中地板之间,所述加强部分适于使得其下端与所述座椅横梁的下端连接并且结合至所述中地板,并且适于具有向上凸起的“U”形状的截面。
泡沫可以填充到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座椅横梁围绕的空间和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中地板围绕的空间之中的至少一个中。
所述加强部分可以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座椅横梁的另一端。
所述加强部分可以相对于所述座椅横梁间隔开,并且泡沫可以填充至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座椅横梁围绕的空间中。
所述加强部分可以布置为使得其上端接触所述座椅横梁,并且泡沫可以填充至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中地板围绕的空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第一载荷吸收截面的视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第二载荷吸收截面和第三载荷吸收截面的视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图7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图8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图9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图10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示例性的另一个变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包括侧梁200和座椅横梁300。
侧梁200分别结合至中地板10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此外,侧梁200与前纵梁(未显示)的后端连接,并且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向后延伸。在此,中地板100和前纵梁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因此,其详细描述将省略。在本说明书中,方向上、下、前、后表示一般车辆的上、下、前、后方向,而外侧和内侧分别表示相对于一般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和内侧。
座椅横梁300布置为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横跨中地板100。此外,座椅横梁300配置为使得其下端结合至中地板100,并且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其两端分别结合至侧梁200。由于形成在座椅横梁300的周围处的凸缘305焊接至中地板100和侧梁200,因此可以实现这种结合。同时,对于配置为传动轴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穿过的车辆,例如配置为使发动机安装到前车身并且后轮为驱动轮的车辆,通道120形成或者设置在中地板处,使得传动轴布置在其中。这里,座椅横梁300可以构成为一对,其中的一个布置为使通道12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定位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处的侧梁200连接,另一个布置为使通道12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定位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处的侧梁200连接。另外,可以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布置多个座椅横梁300。在此,通道120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因此,其详细描述将省略。
在下文中,侧梁200的构造和功能将参考显示沿图1中的线A-A显示的图2至图7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如图2所示,侧梁200包括内侧板210、外侧板220、外侧隔板240以及中隔板260。
侧梁200,通过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内部布置的内侧板210与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外部布置的外侧板220联接,形成盒形状的封闭截面,该封闭截面具有由外侧板、内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围绕的内部空间S。此外,外侧隔板240和中隔板260布置在内部空间S中。
外侧隔板240相对于侧梁200的外侧板朝向内部间隔开,并且从侧梁200的前端延伸至侧梁200的后端。此外,外侧隔板240包括第一接触部分242、第一竖直延伸部分244、第一水平延伸部分246以及第一连接部分248。
外侧隔板240的第一接触部分242构成为一对,其中的一个接触侧梁200的上侧板的下端,另一个接触侧梁200的下侧板的上端。
外侧隔板240的第一竖直延伸部分244构成为一对,以便具有分别从一对第一接触部分242弯曲的形状,然后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
外侧隔板240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分246构成为一对,以便具有分别从一对第一竖直延伸部分244弯曲的形状,然后分别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
外侧隔板240的第一连接部分248形成为连接一对第一水平延伸部分246。
中隔板260相对于外侧隔板240朝向内部间隔开,并且从侧梁200的前端延伸至侧梁200的后端。此外,中隔板260包括第二接触部分262、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以及第二连接部分266。
中隔板260的第二连接部分262构成为分别接触侧梁200的内侧板的一对。
中隔板260的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构成为一对,以便具有分别从一对第二接触部分262弯曲的形状,并且分别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此外,中隔板260的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延伸超过侧梁200的宽度的一半。中隔板260的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越长,可以变得更多地改善侧车身的抵抗碰撞性能。另外,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形成为朝向外部逐渐接近彼此。
中隔板260的第二连接部分266形成为连接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此外,中隔板260的第二连接部分266可以布置为接近外侧隔板240的一对第一竖直延伸部分244,或者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平面上。
根据以上描述,外侧隔板240和中隔板260分别具有由第一水平延伸部分246与第一连接部分248以及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与第二连接部分266形成的“U”形的截面。此外,侧梁200的内部空间S被外侧隔板240和中隔板260分隔成三个空间。在侧梁200的外侧板与外侧隔板24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泡沫F,使得强度变高。另外,由于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朝向外部变得逐渐接近彼此,因此,防止了“U”形状的屈曲。
图3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第一载荷吸收截面的视图。
如图3所示,侧梁200的外侧板、填充在侧梁200的外侧板与外侧隔板240之间的泡沫F以及外侧隔板240形成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在图3和图4中,通过箭头示出了接收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的方向。
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首先吸收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换而言之,当侧梁200的外侧板直接接收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的时候,首先泡沫F和外侧隔板240一起吸收载荷。此时,侧梁200的外侧板、泡沫F以及外侧隔板240变形,从而,在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大于侧梁200的外侧板、泡沫F以及外侧隔板240的破坏应力时吸收载荷。
图4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第二载荷吸收截面和第三载荷吸收截面的视图。
如图4所示,中隔板260和侧梁200的内侧板形成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中地板100和座椅横梁300形成第三载荷吸收截面S3。
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对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进行二次吸收。换而言之,当中隔板260的第二连接部分266在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屈服时接收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的时候,中隔板260的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和侧梁200的内侧板一起对载荷进行二次吸收。此时,中隔板260和侧梁200的内侧板可以变形,从而,在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大于中隔板260和侧梁200的破坏应力时吸收载荷。
第三载荷吸收截面S3对由侧车身的碰撞引起的载荷进行第三次吸收。换而言之,中地板100和座椅横梁300自然地从侧梁200的内侧板210接收载荷,然后,在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和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屈服的情况下吸收并且分散载荷;进一步地,即使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和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没有屈服,中地板100和座椅横梁300也接收载荷,然后吸收并且分散载荷。
图5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如图5所示,用于增加强度的泡沫F也可以填充在形成在中隔板260与侧梁200的内侧板之间的空间中。泡沫F可以填充到侧梁200的外侧板与外侧隔板240之间的空间中以及中隔板260与侧梁200的内侧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自然地,依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设计,泡沫F也可以填充到由于内部空间S被外侧隔板240和中隔板260分隔而形成三个空间的至少一个中。
图6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内侧隔板280,而且,与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改变了与中隔板260的一对第二接触部分262接触的部分。
内侧隔板280布置在内部空间S中。此外,内侧隔板280相对于侧梁200的内侧板朝向内部间隔开,并且从侧梁200的前端延伸至侧梁200的后端。内侧隔板280包括第三接触部分282、第二竖直延伸部分284、第三水平延伸部分286以及第三连接部分288。
内侧隔板280的第三接触部分282构成为一对,其中的一个接触侧梁200的上侧板的下端,另一个接触侧梁200的下侧板的上端。
内侧隔板280的第二竖直延伸部分284构成为一对,以便具有分别从一对第三接触部分282弯曲的形状,然后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
内侧隔板280的第三水平延伸部分286构成为一对,以便具有分别从一对第二竖直延伸部分284弯曲的形状,然后分别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延伸。
内侧隔板280的第三连接部分288形成为连接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286。
这里,与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中隔板260的一对第二接触部分262变型为不与侧梁200的内侧板接触,而是分别与内侧隔板280的一对第二竖直延伸部分284接触。因此,由中隔板260的第二水平延伸部分264、中隔板260的第二连接部分266、内侧隔板280的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286以及内侧隔板280的第三连接部分288围绕的封闭截面形成为盒形状。此外,侧梁200的内部空间S被外侧隔板240、中隔板260以及内侧隔板280分隔成四个空间。另外,泡沫F填充在形成在侧梁200的内侧板与内侧隔板280之间的空间中,使得强度变高。
根据以上描述,内侧隔板280具有由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286和第三连接部分288形成的“U”形状的截面。此外,与参考图2至图5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进一步加强。
泡沫F可以填充到侧梁200的外侧板与外侧隔板240之间的空间中以及侧梁200的内侧板与内侧隔板28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依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设计,泡沫F也可以填充到由于内部空间S被外侧隔板240、中隔板260以及内侧隔板280分隔而形成四个空间的至少两个中。
图7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如图7所示,与参考图6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侧梁200的示例性的变型并不具有填充在侧梁200的外侧板与外侧隔板240之间的泡沫F。因此,与参考图6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可以减少生产工序步骤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尽管第一载荷吸收截面S1的强度变差,但是,由于第二载荷吸收截面S2进一步加强,因此,可以保证用于通过变形吸收载荷的结构的整体强度。
图8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内部构造的视图。
如图8所示,座椅横梁300的截面形成为当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显示的时候向上凸起的“U”形状。换句话说,由座椅横梁300和中地板100围绕的封闭截面形成为盒形状。换而言之,在座椅横梁300与中地板10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泡沫F填充在该空间中。因此,确保了构成第三载荷吸收截面S3的座椅横梁300的强度,以便从侧梁200接收载荷。
图9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如图9所示,与参考图8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座椅横梁300的示例性的变型进一步包括加强部分320,并且改变了用于填充泡沫F的空间。
在座椅横梁300和中地板100之间,加强部分320与座椅横梁300间隔开。此外,加强部分320配置为使得其下端结合至中地板100。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形成在加强部分320的周围处的凸缘325来实现,该凸缘325焊接至中地板100。加强部分320的凸缘325与座椅横梁300的凸缘305连接。此外,加强部分32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从座椅横梁300的一端延伸至座椅横梁300的另一端。另外,加强部分320的截面形成为当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显示的时候向上凸起的“U”形状。换句话说,由加强部分320和中地板100围绕的封闭截面形成为盒形状,并且形成由加强部分320和座椅横梁300围绕的封闭截面。换而言之,在座椅横梁300与加强部分32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泡沫F填充在该空间中。因此,与参考图8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第三载荷吸收截面S3进一步加强。在此,泡沫F填充到座椅横梁300与加强部分32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依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设计,泡沫F可以填充到,座椅横梁300与加强部分320之间的空间以及加强部分320与中地板100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个中。
图10为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车身加强结构中的座椅横梁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变型的视图。
如图10所示,与参考图8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座椅横梁300的本示例性的变型变换为使得进一步包括变型的加强部分330,并且变型了用于填充泡沫F的空间。
变型的加强部分330布置为使得其上端接触处于座椅横梁300与中地板100之间的座椅横梁300。此外,变型的加强部分330配置为使得其下端结合至中地板100。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将形成在变型的加强部分330的周围处且焊接至中地板100的凸缘335来实现。变型的加强部分330的凸缘335与座椅横梁300的凸缘305连接。此外,变型的加强部分330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从座椅横梁300的一端延伸至座椅横梁300的另一端。另外,变型的加强部分330的截面形成为当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显示的时候向上凸起的“U”形状。换句话说,由变型的加强部分330和中地板100围绕的封闭截面形成为盒形状,并且形成由变型的加强部分330和座椅横梁300围绕的两个封闭截面。换而言之,在中地板100与变型的加强部分33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泡沫F填充在该空间中。因此,与参考图8描述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比,第三载荷吸收截面S3进一步加强。同时,合意的是,虽然泡沫F会填充到中地板100与变型的加强部分330之间的空间中,但是依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设计,泡沫F可以填充到,中地板100与变型的加强部分330之间的空间以及变型的加强部分330与座椅横梁300之间的两个空间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将隔板(240,260以及280)和泡沫F应用至侧梁200,因此可以保证强度。此外,通过能够保证强度的简单构造可以减少生产工序步骤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即使施加的载荷大于由隔板(240,260以及280)和泡沫F构成的侧梁200的破坏应力,侧车身的抵抗碰撞性能也可以因侧梁200通过经由至少三个步骤的变形吸收载荷而被最大化。
虽然参考目前被视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形式和等效形式。

Claims (30)

1.一种侧车身加强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侧梁,所述至少两个侧梁分别连接至中地板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并且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具有管形状,所述管形状具有在其中的内部空间;
座椅横梁,其具有连接至所述中地板的底侧,并且具有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相对端,使得所述座椅横梁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横跨所述中地板;以及
中隔板,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朝向所述中地板间隔开,其中,所述中隔板具有凸起的“U”形状,同时由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座椅横梁设置为多个,并且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外侧隔板,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朝向所述中地板间隔开,并且相对于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部的外侧板间隔开,其中,所述外侧隔板将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上侧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下侧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外侧隔板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外侧隔板包括:
一对第一接触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上侧板的底侧和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下侧板的顶侧;
一对第一竖直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第一竖直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一接触部分弯曲,并且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
一对第一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第一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一竖直延伸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
第一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一水平延伸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中隔板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中隔板包括:
一对第二接触部分,所述一对第二接触部分接触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
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二接触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的每一个延伸超过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宽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水平延伸部分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倾斜地延伸,以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逐渐接近彼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中隔板的“U”形状凸起超过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宽度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填充到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填充到通过由所述外侧隔板和所述中隔板划分所述内部空间而分隔出的三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中。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分别填充到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和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与所述中隔板之间的空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外侧隔板包括具有“U”形状的部分,所述“U”形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具有第一载荷吸收截面,所述第一载荷吸收截面用于在侧车身的碰撞期间首先吸收载荷,
其中,所述第一载荷吸收截面是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上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到所述外侧隔板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具有第二载荷吸收截面,所述第二载荷吸收截面用于在侧车身的碰撞期间对经由所述第一载荷吸收截面传递的载荷进行二次吸收,
其中,所述第二载荷吸收截面是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上从所述中隔板到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中地板和所述座椅横梁在侧车身的碰撞期间对经由所述第二载荷吸收截面传递的载荷进行三次吸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内侧隔板,其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间隔开,并且将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上侧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下侧板连接,
其中,泡沫填充到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与所述内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所述中隔板通过经由内侧隔板支撑而被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支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内侧隔板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后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内侧隔板包括:
一对第三接触部分,所述一对第三接触部分分别接触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上侧板的底侧和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下侧板的顶侧;
一对第三竖直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第三竖直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三接触部分弯曲,并且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
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所述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三竖直延伸部分弯曲,并且朝向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延伸;以及
第三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一对第三水平延伸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外侧隔板,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相对于所述中隔板朝向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间隔开,其中,所述外侧隔板将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上侧板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下侧板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经由所述外侧隔板、所述中隔板以及所述内侧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划分出四个空间,泡沫也填充到所述四个空间中的在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外侧板与所述外侧隔板之间的空间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填充到至少两个空间中,所述至少两个空间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侧梁的每一个的内侧板与所述内侧隔板之间的空间,该空间为经由所述外侧隔板、所述中隔板以及所述内侧隔板分隔所述内部空间而划分的四个空间之一。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座椅横梁具有向上凸起的“U”形状的截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填充到由所述座椅横梁和所述中地板围绕的空间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进一步包括:加强部分,其布置在所述座椅横梁与中地板之间,
其中,所述加强部分具有与所述座椅横梁的底侧连接并且连接至所述中地板的底侧,并且所述加强部分具有向上凸起的“U”形状的截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泡沫填充到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座椅横梁围住的空间或者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中地板围住的空间的至少一个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部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座椅横梁的另一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部分相对于所述座椅横梁间隔开,并且泡沫填充至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座椅横梁围住的空间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侧车身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部分具有接触所述座椅横梁的顶侧,并且泡沫填充至由所述加强部分和所述中地板围住的空间中。
CN201811317687.6A 2017-12-27 2018-11-07 侧车身加强结构 Active CN109969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0409A KR102440609B1 (ko) 2017-12-27 2017-12-27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KR10-2017-0180409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9268A true CN109969268A (zh) 2019-07-05
CN109969268B CN109969268B (zh) 2023-02-03

Family

ID=6676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7687.6A Active CN109969268B (zh) 2017-12-27 2018-11-07 侧车身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0640B2 (zh)
JP (1) JP2019116262A (zh)
KR (1) KR102440609B1 (zh)
CN (1) CN109969268B (zh)
DE (1) DE10201821880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268A (zh) * 2020-07-16 2020-10-1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门槛梁总成及车辆
CN111883711A (zh) * 2020-08-10 2020-11-03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保护梁
CN114901543A (zh) * 2020-02-04 2022-08-12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0612B1 (ko) * 2017-12-15 2022-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KR102440609B1 (ko) * 2017-12-27 2022-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7242441B2 (ja) 2019-06-24 2023-03-20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レーダ装置
JP2021038832A (ja) * 2019-09-05 2021-03-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装置
US11607962B2 (en) * 2019-12-12 2023-03-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 voltage battery structural member end stabilizer
DE102021004335A1 (de) 2021-08-24 2021-10-21 Daimler Ag Seitenschweller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863A (zh) * 1997-12-04 1999-06-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DE102005038463A1 (de) * 2005-08-13 2007-02-15 Daimlerchrysler Ag Träger einer Kraftwagenkarosserie
EP1840003A2 (de) * 2006-03-31 2007-10-03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llerverstärkungselement für eine 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07032245A1 (de) * 2007-07-11 2009-01-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seitlichen Schwellern
JP2012214172A (ja) * 2011-04-01 2012-1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02897010A (zh) * 2011-07-26 2013-0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的电池保护结构
CN204383603U (zh) * 2014-12-12 2015-06-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副车架纵梁连接结构
DE102014018324A1 (de) * 2014-12-10 2015-06-18 Daimler Ag Seitenschweller für eine Personenkraftwagenkarosserie in Blechschalenbauweise
US20170050675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ill for a vehicle
US20170297628A1 (en) * 2015-08-24 2017-10-1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3612A (ja) * 1987-01-13 1988-07-1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閉断面内へのウレタン充填方法
JPH01165779U (zh) * 1988-05-16 1989-11-20
JP2600951B2 (ja) * 1990-02-22 1997-04-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868626B2 (ja) * 1990-12-20 1999-03-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H05105135A (ja) * 1991-05-10 1993-04-27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ボデイの搬送装置及び自動車の組立方法
KR970006057A (ko) * 1995-07-04 1997-02-19 전성원 자동차의 사이드실 구조
KR970041831A (ko) * 1995-12-28 1997-07-24 한승준 차량용 플로어 패널 어셈블리
KR980002453U (ko) * 1996-06-04 1998-03-30 차체의 사이드실부 구조
JP3838468B2 (ja) * 1998-02-20 2006-10-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DE10002617A1 (de) * 2000-01-22 2001-07-26 Volkswagen Ag Karosserieelement mit Verstärkungsblech
JP2005067445A (ja) * 2003-08-26 2005-03-1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
JP4285410B2 (ja) 2005-01-26 2009-06-2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補強構造
JP4648047B2 (ja) * 2005-03-23 2011-03-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パネル構造体
DE102005043698A1 (de) * 2005-09-14 2007-03-15 Daimlerchrysler Ag Seitenschweller einer Kraftwagenkarosserie
JP4483830B2 (ja) * 2006-05-29 2010-06-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5077351B2 (ja) * 2007-09-19 2012-1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の側部構造
JP5257610B2 (ja) * 2009-03-10 2013-08-0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衝突検知構造
BRPI1015451A2 (pt) * 2009-03-25 2016-05-03 Vehicle Company V feixe transversal deformável para proteção de impacto lateral
DE102009058976A1 (de) * 2009-12-18 2011-06-22 Audi Ag, 85057 Schwellerbaugruppe für eine Fahrzeugkarosseri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wellerbaugruppe
JP2012066795A (ja) * 2010-09-27 2012-04-0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側部構造
JP5516345B2 (ja) * 2010-11-11 2014-06-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レーム構造
FR2976250B1 (fr) * 2011-06-10 2013-06-2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Longeron de bas de caiss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equipe de tels longerons.
DE102011051622B4 (de) * 2011-07-07 2021-03-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tärkungselement für eine Fahrzeugstruktu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Schweller eines Kraftfahrzeugs
US9102357B2 (en) * 2011-07-12 2015-08-11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outer panel for vehicle
DE112012005696T5 (de) * 2012-01-18 2014-10-0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ahrzeugunterbodenstruktur
JP5891827B2 (ja) * 2012-02-08 2016-03-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の下部車体構造
DE102013201558B4 (de) * 2013-01-30 2024-05-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FR3010379B1 (fr) * 2013-09-11 2016-10-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oubasse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longeron renforce a l'egard des chocs lateraux de type choc poteau
JP6225653B2 (ja) * 2013-11-14 2017-1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036721B2 (ja) * 2014-02-06 2016-11-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US9327666B2 (en) * 2014-03-12 2016-05-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structural design that improves impact signal during side impact
US9758193B2 (en) * 2015-02-10 2017-09-12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member for a vehicle body
DE102015207376A1 (de) * 2015-04-22 2016-10-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6533715B2 (ja) * 2015-08-04 2019-06-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306543B2 (ja) * 2015-08-05 2018-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KR101896336B1 (ko) 2016-11-16 2018-09-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사이드 실의 보강 유닛
JP6514248B2 (ja) * 2017-02-17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の下部構造
JP6791037B2 (ja) * 2017-06-21 2020-11-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JP6597724B2 (ja) * 2017-07-06 2019-10-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KR102383255B1 (ko) * 2017-12-08 2022-04-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센터 플로어 패널
KR102440609B1 (ko) * 2017-12-27 2022-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6981322B2 (ja) * 2018-03-19 2021-1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骨格構造
JP6662953B2 (ja) * 2018-05-25 2020-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6757362B2 (ja) * 2018-05-25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863A (zh) * 1997-12-04 1999-06-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DE102005038463A1 (de) * 2005-08-13 2007-02-15 Daimlerchrysler Ag Träger einer Kraftwagenkarosserie
EP1840003A2 (de) * 2006-03-31 2007-10-03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llerverstärkungselement für eine 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07032245A1 (de) * 2007-07-11 2009-01-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seitlichen Schwellern
JP2012214172A (ja) * 2011-04-01 2012-1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02897010A (zh) * 2011-07-26 2013-0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的电池保护结构
DE102014018324A1 (de) * 2014-12-10 2015-06-18 Daimler Ag Seitenschweller für eine Personenkraftwagenkarosserie in Blechschalenbauweise
CN204383603U (zh) * 2014-12-12 2015-06-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副车架纵梁连接结构
US20170050675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ill for a vehicle
US20170297628A1 (en) * 2015-08-24 2017-10-1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1543A (zh) * 2020-02-04 2022-08-12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
CN111762268A (zh) * 2020-07-16 2020-10-1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门槛梁总成及车辆
CN111883711A (zh) * 2020-08-10 2020-11-03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保护梁
CN111883711B (zh) * 2020-08-10 2023-04-18 东时(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保护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6262A (ja) 2019-07-18
KR102440609B1 (ko) 2022-09-05
US20190193790A1 (en) 2019-06-27
US10710640B2 (en) 2020-07-14
KR20190078755A (ko) 2019-07-05
DE102018218806A1 (de) 2019-06-27
CN109969268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9268A (zh) 侧车身加强结构
CN1315684C (zh)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US7735870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20160159402A1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20090134667A1 (en) Bottom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10442466B2 (en)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JP701399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28017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5630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56302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5883810U (zh) 汽车后地板结构及汽车
CN105730509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4512475A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12109811B (zh) 车身结构和包括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JP2010083393A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6184384B (zh) 车身增强结构
US11230321B2 (en) Body of vehicle equipped with high-voltage battery
CN112298366A (zh) 车身的横梁结构
KR20150005580A (ko) 전방충격을 흡수하도록 최적화된 자동차용 섀시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114684266A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JP7247853B2 (ja) 車体構造
CN216102385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112298364B (zh) 用于车辆的前部车体
CN219192360U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