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5447B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5447B
CN109945447B CN201910180985.3A CN201910180985A CN109945447B CN 109945447 B CN109945447 B CN 109945447B CN 201910180985 A CN201910180985 A CN 201910180985A CN 109945447 B CN109945447 B CN 109945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conditioner
fan
gear
fe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0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5447A (zh
Inventor
司徒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09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5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5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有风感区域与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不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S2:如果有,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最近距离与多个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改善了空调器的无风感功能,提升了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以实现无风感效果。然而,一些空调器在实现远近无风感功能时,操作不便,且无法实现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与用户对无风感的需求相适配,导致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改善空调器的无风感功能,提升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使得空调器具有丰富的送风效果,且改善了空调器的无风感功能,提升了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S2: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空调器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可以根据目标对象与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自动适配对应的无风感等级,提升了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空调器的无风感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时,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为对旋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送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机壳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S2: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可以根据目标对象与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自动适配对应的无风感等级,提升了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空调器的无风感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利用摄像头判定是否有目标对象并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以降低空调器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所述第一档到所述第N档,所述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从而简化空调器的控制逻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N个档位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转速保持不变,使得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更加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游,在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每个无风感等级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停止转动,其中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M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M<N。由此,保证了高档位的无风感等级可以实现较大的无风感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动,进一步保证高档位的送风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均大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以提升第一风机组件的送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保证较远的无风感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时,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以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与无风感等级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此,避免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过大,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上设有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开关门,操作方便,保证了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上设有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开关门,操作简单,提升了科技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面板部件11、第一出风口11a、第二出风口11b、安装板12、
第一风机组件2、第一风机21、第二风机22、
第二风机组件3、第三风机31、
第一开关门4、第二开关门5、
换热器部件6、第一驱动机构7、传动齿轮71、齿条72、
摄像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空调器100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空调器100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有风感区域与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即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小于或等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不同。
在无风感模式下,沿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可以包括由近及远顺序分布的有风感区域、无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有风感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近,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大,用户感到的吹风感(即由空气流动造成的人们所不希望的身体局部冷却不适感)较强,容易产生不适感。无风区域距离空调器100最远,该区域内空气流动速度接近为零,用户在该区域内完全感觉不到风感。无风感区域位于吹风感区域和无风区域之间,该区域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用户感到的风感不会对用户产生不适感,而且用户可以感觉到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具有很高的使用舒适度。由此,在无风感模式下,沿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可以包括由近及远顺序分布的凉感区域和无风区域,在凉感区域内,用户可以感知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其中,上述描述中的无风感并不是字义上的没有风,而是通过控制风速和风向,控制无风感区域的DR值符合上述无风感标准,则无风感可以理解为一种室内舒适环境;DR值是用来定量预测由吹风感引起的不满意人群的百分数。
由于有风感区域与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则无风感距离可以理解为无风感区域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有风感区域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远距离。换言之,无风感区域可以理解为自对应的无风感距离沿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到对应的无风感距离加上无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值Δ1之间所限定出的区域,无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值Δ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有风感区域可以理解为自空调器100沿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到对应的有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Δ2之间所限定出的区域,有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Δ2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其中有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可以理解为无风感距离。例如,其中一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为1m,对应的无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值Δ1可以取为1m,则对应的无风感区域为与空调器100相距1m到2m之间的区域,对应的有风感区域为自空调器100到与空调器100相距1m之间的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无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值Δ1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多个有风感区域的区域长度值Δ2可以彼此互不相等;例如其中两个无风感区域可以分别为与机壳1相距1m到2m之间的区域、与机壳1相距3.5m到4m之间的区域。
如图1-图3所示,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空调器100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其中空调器100的前侧区域可以理解为空调器100的出风区域;S2:如果有,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最近距离与多个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例如,无风感等级可以为x(x可以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x个无风感区域、且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x个有风感区域,每个无风感等级均对应一个无风感距离,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可以分别记为L1、L2、…、Lx,x个无风感区域可以分别记为Ω1、Ω2、…、Ωx,x个有风感区域可以分别记为Ω1’、Ω2’、…、Ωx’,L1为Ω1与Ω1’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区域Ω1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2为Ω2与Ω2’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区域Ω2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x为Ωx与Ωx’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区域、也可以理解为Ωx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
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空调器100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则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将最近距离L与多个无风感距离L1、L2、…、Lx进行比较;如果L1≤L<L2,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1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1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提升舒适性,如果L2≤L<L3,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2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2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依此类推,如果L≥Lx,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x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x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高时,可以采用上述控制过程;如果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低时,此时可以考虑误差ε,例如,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空调器100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则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由于存在误差,则将考虑误差ε后的比较值与多个无风感距离L1、L2、…、Lx进行比较;如果L1≤L’±ε<L2,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1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1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提升舒适性,如果L2≤L’±ε<L3,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2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2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依次类推,如果L’±ε≥Lx,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x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空调器100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x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
其中,目标对象可以为用户个体;在步骤S3中,空调器100可以通过空调器100的风机的转速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100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使得空调器100可以实现不同距离的无风感效果,且空调器100可以根据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自动适配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与用户对无风感的需求自动适配,可以无需手动调节或遥控器调节,提升了空调器100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空调器100的无风感功能,使得空调器100实现远近无风感功能时更加智能,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当目标对象为多个时,空调器100可以同时保证多个目标对象的舒适性,避免其中至少一个目标对象感到的吹风感较强,保证了空调器100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到空调器100的前侧区域有多个目标对象时,获取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可以先获取每个目标对象与空调器100之间的距离,再将多个距离进行比较以得出最近距离;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当将空调器100切换至相应的无风感等级时,将空调器100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正常送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不同。由于无风感模式的送风速度相对较缓慢,所需要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相对较小,此时压缩机需要限频运转。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还可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例如,设定频率可以为35Hz,即当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以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35Hz;当然,设定频率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而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此,不仅可以确保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效率,避免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过大,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还可以减少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其中,设定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设定温度可以为与空调器100当前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温度。
例如,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如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至40Hz。若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低至25Hz;但不限于此。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第一风机组件2和第二风机组件3,机壳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1a和第二出风口11b,第一出风口11a和第二出风口11b可以均形成在机壳1的前侧壁上,且第一出风口11a和第二出风口11b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风机组件2为对旋风机,第一风机组件2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第一风机组件2朝向第一出风口11a送风,第二风机组件3朝向第二出风口11b送风。
空调器100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有风感区域与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不同。其中,关于“凉感区域”、“有风感区域”、“无风感区域”和“无风感距离”的理解可以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图10所示,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其中机壳1的前侧区域可以理解为空调器100的出风区域;S2:如果有,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最近距离与多个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例如,无风感等级可以为x(x可以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x个无风感区域、且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x个有风感区域,每个无风感等级均对应一个无风感距离,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可以分别记为L1、L2、…、Lx,x个无风感区域可以分别记为Ω1、Ω2、…、Ωx,x个有风感区域可以分别记为Ω1’、Ω2’、…、Ωx’,L1为Ω1与Ω1’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区域Ω1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2为Ω2与Ω2’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区域Ω2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Lx为Ωx与Ωx’的分界处与空调器100的距离区域、也可以理解为Ωx与空调器100之间的最近距离。
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则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将最近距离L与多个无风感距离L1、L2、…、Lx进行比较;如果L1≤L<L2,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1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1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提升舒适性,如果L2≤L<L3,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2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2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依次类推,如果L≥Lx,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x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x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高时,可以采用上述控制过程;如果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低时,此时可以考虑误差ε,例如,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则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由于存在误差,则将考虑误差ε后的比较值与多个无风感距离L1、L2、…、Lx进行比较;如果L1≤L’±ε<L2,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1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1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提升舒适性,如果L2≤L’±ε<L3,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2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2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依次类推,如果L’±ε≥Lx,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x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x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
其中,目标对象可以为用户个体;在步骤S3中,空调器10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中的至少一个的转速和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即空调器10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的转速和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或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风机22的转速和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或者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的转速、第二风机22的转速和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来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100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
第一风机组件2为对旋风机,则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可以形成为一组对旋风机,即第一风机21将气流朝向预定方向吹送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风机22将气流朝向上述预定方向吹送时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较为紧凑,且便于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实现不同的送风效果,进一步丰富了空调器100的送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使得空调器100具有丰富的送风效果且可以实现不同距离的无风感效果,保证了在上下方向上、无风感效果的均匀性;同时空调器100可以根据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自动适配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与用户对无风感的需求自动适配,可以无需手动调节或遥控器调节,提升了空调器100的智能化程度,改善了空调器100的无风感功能,使得空调器100实现远近无风感功能时更加智能,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而且,当目标对象为多个时,空调器100可以同时保证多个目标对象的舒适性,避免其中至少一个目标对象感到的吹风感较强,保证了空调器100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检测到机壳1的前侧区域有多个目标对象时,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可以先获取每个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距离,再将多个距离进行比较以得出最近距离;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利用摄像头8判定是否有目标对象并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摄像头8可以设在机壳1上,且摄像头8可以位于空调器100的前侧切摄像头8位于机壳1的上部,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摄像头8可以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当检测到机壳1的前侧区域有目标对象时,可以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8还可以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的目标对象的个数,具体地,当检测到机壳1的前侧区域有一个目标对象时,获取该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机壳1的前侧区域有多个目标对象时,获取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距离。当然,摄像头8还可以设在空调器100的其他部件上,摄像头8的具***置也不限于此。
当然,还可以利于其他装置判定是否有目标对象并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例如超声波检测装置、红外检测装置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第一档到第N档,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第三档的无风感距离<…<第N档的无风感距离。由此,可以使无风感等级的控制逻辑更加简单明了,方便用户的实际使用。例如,x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x可以等于N,则每个无风感等级分别对应一个档位,无风感距离L1、L2、…、Lx可以分别对应第一档到第N档,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L1<L2<…<Lx则。其中,N可以为大于1的自然数,例如N可以为2、或5、或6等。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无风感等级的设置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从第一档到第N档,无风感距离还可以逐渐减小。
具体地,在N个档位中,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无风感等级中,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保持不变,即第二风机组件3在N个档位中保持相同的转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风机21和/或第二风机22的转速以实现档位的切换,从而实现无风感等级的切换。由此,可以使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更加简单,进一步简化空调器100的控制逻辑,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控制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第二风机22位于第一风机21的下游,在从第一档至第M档(M<N)的每个无风感等级中控制第一风机21停止转动,其中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M个档位中,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2的转速越高。例如,如图5和图7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若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到第M档之间时,则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即从第一档到第M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的转速为0。若需要在第一档至第M档之间调节无风感等级时,可以调节第二风机22和/或第二风机组件3的转速、且无需调节第一风机21的转速以实现无风感等级在第一档到第M档之间进行切换;其中,M可以为大于0的自然数;当M=1时,则第一档中第一风机21停止转动、且第二风机22转动,当M≥2时,则第一档至第M档的多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停止转动、且第二风机22的转速随档位的提升增大,保证了高档位的送风距离较远,从而保证了高档位的无风感等级可以实现较大的无风感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高档位”为相对概念。“送风距离”可以理解为无风感区域与机壳1之间的最远距离。
例如,N=8、M=4时,即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到第八档,若空调器100100的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到第四档之间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当空调器100在第一档到第四档之间进行调节时,可以仅调节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且无需调节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其中,第一档至第四档的四个档位中,无风感的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2的转速越高。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简化空调器100的控制方式,降低空调器100的设计成本。当然,M、N的取值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在从第M+1档到第N档(M+1<N)的每个档位中,控制第一风机21转动,也就是说,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不为0,即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可以均转动,以进一步保证高档位的送风距离,使得高档位可以实现较大的无风感距离。其中,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可以使第一风机21保持固定的输出转速,也可以使第一风机21的变速转动。
可选地,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二风机22的转速均大于第一风机21的转速。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同时旋转并均朝向第一出风口11a送风。如图5和图7所示,第二风机22可以位于第一风机21的下游侧,通过设置第二风机22的转速大于第一风机21的转速,第二风机22可以给第一风机21施加驱动力,由此可以减小第一风机组件2的风损,可以提升第一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果。当然,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也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档位越高,第二风机22的转速越高。由此,随着无风感等级的提高,第二风机22可以通过提升输出转速与第一风机21配合以实现更远的送风距离,保证更大的无风感距离。例如,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风机组件2位于第二风机组件3的上方,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第一风机组件2的送风距离可以大于第二风机组件3的送风距离,位于上方的空气气流可以在室内空间内至上而下缓慢流通,由此可以使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而且,位于下方的空气气流可以至下而上缓慢流通并可以上方的空气气流进行混合,由此可以起到混流的作用,可以使室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不超过1m,使得多个无风感等级的无风感距离设计合理,对应划分的无风感区域较为合理,保证无风感区域内的位置均可以实现无风感,且避免相邻两个无风感区域之间存在无法实现无风感效果的位置,有效扩大了空调器100可以实现无风感的范围,进而有效提升了空调器100的无风感效果,保证了空调器100的适用性。可以理解的是,若相邻的两档之间的无风感距离较大时,则无风感区域难以覆盖整个室内空间,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由此,通过设置相邻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不超过1m,便于选择不同的档位以使多个无风感顶级的无风感区域覆盖室内空间的每个位置,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其中,相邻两档的无风感距离的差值可以为0.3m、或0.5m、或0.8m等。
例如,无风感等级可以设置为六个,六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六档,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的范围可以为0m-1m,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的范围可以为1m-2m,第三档的无风感距离为2m-2.5m,第四档的无风感距离为2.5m-3m,第五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m-4m,第六档的无风感距离为4m以上。其中,相邻两个档位的无风感距离范围之间的临界值可以设在相邻两个档位中的其中一个,例如1m可以设计为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也可以设计为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为0.5m,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为1.5m,第三档的无风感距离为2.5m,第四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m,第五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5m,第六档的无风感距离为4.5m,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将空调器100切换至相应的无风感等级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处于正常送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不同。由于无风感模式的送风速度相对较缓慢,所需要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相对较小,此时压缩机需要限频运转。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还可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例如,设定频率可以为35Hz,即当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以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35Hz;当然,设定频率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而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无风感等级均可以对应一个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多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此,不仅可以确保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效率,避免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过大,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还可以减少空调器100的能量消耗。其中,设定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设定温度可以为与空调器100当前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温度。
例如,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如检测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至40Hz。若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档位对应的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8℃时,则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低至25Hz;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壳1上设有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a的第一开关门4,操作方便,保证了第一出风口11a的顺利出风,同时保证了空调器100的美观。例如,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7,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件、传动齿轮71和齿条72。其中,驱动件与传动齿轮71相连以驱动传动齿轮71旋转,齿条72与传动齿轮71啮合配合且齿条72与第一开关门4相连。由此,驱动件可以通过驱动传动齿轮71以驱动齿条72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开关门4上下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a。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开关门4的驱动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壳1上设有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1b的第二开关门5,操作简单,保证了第二出风口11b的顺利出风,同时保证了空调器100的美观,提升产品的科技感。例如,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缸,第二驱动机构可以设在机壳1内,第二驱动机构的自由端可以与第二开关门5相连,第二驱动机构的自由端可以带动第二开关门5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1b。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开关门5的驱动方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第二驱动机构也可以为齿轮齿条机构。
当空调器100开始运行并选择无风感模式时,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控制空调器100切换至无风感模式后,可以控制第一开关门4打开第一出风口11a、控制第二开关门5打开第二出风口11b。当空调器100使用完成后,可以控制第一开关门4关闭第一出风口11a、控制第二开关门5关闭第二出风口11b。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密封效果,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空调器100中而影响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至第六档。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一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250rpm-3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二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450rpm-5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三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550rpm-6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四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在120rpm-22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250rpm-3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五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500rpm-60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当无风感等级处于第六档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在650rpm-750rpm之间、可以控制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在150rpm-250rpm之间。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可以使无风感模式的控制逻辑更加简单,还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无风感效果。
其中,考虑到滤网脏堵等情况,可以在输出转速范围内适当提升输出转速来保持空调器100的风量;当然,当出风温度过低时,可以在输出转速范围内适当降低输出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风机组件3包括第三风机31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可以为第二风机组件3的输出转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以三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第一风机组件2、第二风机组件3、换热器部件6和摄像头8。其中,第一风机组件2、第二风机组件3、换热器部件6和摄像头8均设在机壳1内。机壳1可以包括面板部件11,面板部件11位于空调器100的前侧面板部件11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出风口11a和第二出风口11b,第一出风口11a位于第二出风口11b的上方,摄像头8位于第一出风口11a的上方。
机壳1内设有安装板12,第一风机组件2和第二风机组件3均设在安装板12上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一风机组件2朝向第一出风口11a送风,且第一风机组件2和第一出风口11a可以沿前后方向正对设置,第二风机组件3朝向第二出风口11b送风,且第二风机组件3和第二出风口11b可以沿前后方向正对设置。第一风机组件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排布的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形成一组对选风机,第二风机22位于第一风机21的下游侧并与第一出风口11a正对设置。第二风机组件3包括位于第一风机组件2下方的第三风机31,第三风机31与第二出风口11b正对设置,第三风机31为轴流风机。其中,换热器部件6为一个,该换热器部件6同时与第一风机组件2、第二风机组件3相对,也就是说,经过换热器部件6的气流一部分流向第一风机组件2、还有一部分流向第二风机组件3,则换热器部件6作为蒸发器时,第二风机组件3可以避免换热器部件6下部温度过低。
机壳1上设有第一开关门4,第一开关门4与面板部件11滑动配合并可相对面板部件11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a,第二开关门5可以相对机壳1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1b的第二开关门5。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S1: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摄像头8可以自动启动以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S2:如果有,摄像头8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最近距离与多个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S3:根据比较结果,将空调器100切换至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以使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具体地,无风感等级可以为x(x可以为大于1的自然数)个,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x个无风感区域,每个无风感区域均对应一个无风感距离,则x个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无风感距离可以分别记为L1、L2、…、Lx,且x个无风感区域可以分别记为Ω1、Ω2、…、Ωx,L1为区域Ω1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2为区域Ω2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x为区域Ωx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
空调器100运行,第一开关门4可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1a、第二开关门5可以打开第二出风口11b,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机壳1的前侧区域是否有目标对象,如果有,则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考虑到由于存在误差,则将考虑误差ε后的比较值与多个无风感距离L1、L2、…、Lx进行比较;如果L1≤L’±ε<L2,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1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1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提升舒适性,如果L2≤L’±ε<L3,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2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2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依次类推,如果L’±ε≥Lx,则空调器100切换至与无风感距离Lx对应的无风感等级,使得与机壳1之间相距最近距离L’的位置处于无风感区域Ωx内,从而上述位置实现无风感效果。其中,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高,误差ε可以取为0;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的精度较低,误差ε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此时空调器100的成本较低。目标对象为用户个体。
具体地,无风感等级可以设置为六个,六个无风感等级可以包括第一档(1%)、第二档(20%)、第三档(40%)、第四档(60%)、第五档(80%)和第六档(100%),第一档的无风感距离为0.5m,第二档的无风感距离为1.5m,第三档的无风感距离为2.5m,第四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m,第五档的无风感距离为3.5m,第六档的无风感距离为4.5m,第一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0.5m到1.5m之间的区域(包含0.5m且不包含1.5m),第二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1.5m到2.5m之间的区域(包含1.5m且不包含2.5m),第三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2.5m到3m之间的区域(包含2.5m且不包含3m),第四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3m到3.5m之间的区域(包含3m且不包含3.5m),第五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3.5m到4.5m之间的区域(包含3.5m且不包含4.5m),第六档的无风感区域为与机壳1相距4.5m或4.5m以上的区域,考虑到摄像头8的检测误差ε(例如,ε取0.5m),则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位于0m到1m(不包含1m)范围内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一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位于1m到2m(包含1m且不包含2m)范围内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二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位于2m到2.5m(包含2m且不包含2.5m)范围内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三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位于2.5m到3m(包含2.5m且不包含3m)范围内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四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位于3m到4m(包含3m且不包含4m)范围内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五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获取目标对象与机壳1之间的最近距离L’为4m或4m以上时,空调器100切换至第六档,使得距离机壳1最近的目标对象位于第六档对应的无风感区域内。
其中,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一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30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二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50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三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不输出转速、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60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四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为170rpm、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30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五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55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当空调器100切换至第六档时,空调器100控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2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控制第二风机22的输出转速为700rpm、控制第三风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0rpm。
其中,第一风机组件2送风,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上部可以具有无风感效果,第二风机组件3送风,目标对象所在位置的下部可以具有无风感效果,保证了用户的舒适性;第一出风口11a的风可以向下扩,第二出风口11b的风可以向上扩,保证了无风感效果的均匀性。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不同。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不仅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器100切换相应的无风感等级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不同。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不仅包括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之后,空调器10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与空调器100当前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机壳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为对旋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送风,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所述第一档到所述第N档,所述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
S2: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空调器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
S3: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时,将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
S4: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设定温度为所述空调器当前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温度。
2.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为对旋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排布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在空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送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空调器的凉感区域包括有风感区域和无风感区域,所述有风感区域与所述无风感区域的分界处与所述空调器的距离为无风感距离,在所述无风感区域,空气流动速度平均值不高于0.3m/s且吹风感指数DR值≤5%,所述无风感模式包括多个无风感等级,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对应的所述无风感距离不同,多个所述无风感等级包括第一档至第N档,从所述第一档到所述第N档,所述无风感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无风感模式时,检测所述机壳的前侧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对象;
S2:如果有,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将所述最近距离与多个所述无风感距离进行比较;
S3:根据比较结果,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对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相应的无风感区域内,当将所述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所述无风感等级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
S4:在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设定频率之后;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得到温度差,当温差大于设定值时,调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当温差小于设定值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设定温度为所述空调器当前无风感等级对应的设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摄像头判定是否有目标对象并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机壳之间的最近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个档位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转速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每个无风感等级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停止转动,其中从第一档至第M档的M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M<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每个档位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均大于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第M+1档到第N档的多个档位中,档位越高,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越高。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上下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开关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前后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开关门。
CN201910180985.3A 2019-03-11 2019-03-1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945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985.3A CN109945447B (zh) 2019-03-11 2019-03-1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985.3A CN109945447B (zh) 2019-03-11 2019-03-1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447A CN109945447A (zh) 2019-06-28
CN109945447B true CN109945447B (zh) 2021-05-25

Family

ID=6700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985.3A Active CN109945447B (zh) 2019-03-11 2019-03-1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5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491A (zh) * 2019-07-01 2019-09-2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2797A (zh) * 2019-11-05 2020-0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336595B (zh) * 2020-03-11 2022-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N114674059B (zh) * 2022-03-16 2024-04-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7978B1 (ko) * 2003-04-02 2005-05-06 윤영열 자연대류 냉온풍시스템
CN107781950A (zh) * 2016-08-25 2018-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以及空调及其***
CN108180607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无风感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08489040A (zh) * 2018-03-07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A (zh) * 2018-04-27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0686A (zh) * 2018-03-30 2018-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0615A (zh) * 2018-08-24 2019-01-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7978B1 (ko) * 2003-04-02 2005-05-06 윤영열 자연대류 냉온풍시스템
CN107781950A (zh) * 2016-08-25 2018-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以及空调及其***
CN108180607A (zh) * 2017-12-28 2018-06-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无风感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08489040A (zh) * 2018-03-07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0686A (zh) * 2018-03-30 2018-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A (zh) * 2018-04-27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0615A (zh) * 2018-08-24 2019-01-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447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544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24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7424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US99271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t least one fan and a compressor
CN107255307B (zh) 空调
CN1114734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606518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546742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55337B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
CN104913443A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21017976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6152464A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S6258929B2 (zh)
WO2020181832A1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H0918944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吐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230061308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운전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16045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152465A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070122306A (ko) 자동차의 풍향 및 풍량 조절장치
WO2020001201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046564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
CN10994544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796048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507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4734105B2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