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0491A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0491A
CN110260491A CN201910584326.6A CN201910584326A CN110260491A CN 110260491 A CN110260491 A CN 110260491A CN 201910584326 A CN201910584326 A CN 201910584326A CN 110260491 A CN110260491 A CN 110260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blowing component
air outlet
air
contro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43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43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04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执行无风感送风模式时,可以关闭或打开任一出风口,以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吹风需求。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行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用户使用空调器的体验,越来越多的运行模式被开发出来,譬如,在暖脚模式下,空调器能够集中将暖风吹送至空调器的底部,又如,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空调器能够将风避开用户吹送。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执行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通常是在空调器的内机设置多个出风口,并且基于风机的结构来提升吹风距离,如3米以外,但是,风在吹送过程中仍然会因重力下坠,这仍然会影响用户的吹风感体验。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吹风需求随时调整出风口,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对于多个出风口的空调器来说,指定送风模式是内机风机的工作模式,譬如,摆风送风模式、定向送风模式、扩散送风模式、无风感送风模式等。
尤其是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用户随时能够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出风口进行调整,譬如,打开或关闭空调器的底部的至少一个出风口,而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其中,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关闭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停止工作,以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同时,能够减少底部的出风口的风吹向空调器的底部。
另外,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打开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开始工作,以提升空调器的送风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控制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出风速度降低,和/或,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类吹风组件更靠近地面,因此,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降低第一类组件的出风速度能够降低用户脚部的吹风感,另外,第二类吹风组件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类吹风组件,因此,对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风吹向更远的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伸出,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缩回,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开关门打开或关闭,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开关门可以缩回以关闭出风口,开关门也可以伸出以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开关门切换状态,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上下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记作下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板的下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能够左右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条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之间的夹角记作水平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具体包括: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至预设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例至预设转速比例,其中,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设置,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能够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送风距离更远,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发出的无风感指令,解析所述无风感指令中包括的送风距离;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与所述送风距离之间为正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0~1.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1.6米~2.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5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2.6米~3.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400转/分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无风感距离,然后根据无风感距离,调节第一风机转速和第二风机转速,能够满足用户对吹风距离的需求,另外,也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能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具体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组合形式有:同时正转,同时反转,第一风机正转且第二风机反转,第一风机反转且第二风机正转,只开第一风机,只开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单独关闭。
可选地,转速参数通常是根据空调器的机身尺寸结构和轴流风叶片数及尺寸而定,进一步地,预设转速差和预设比例值均是可以基于空调器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吹风感指数进行调整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差的绝对值的范围为0转/分钟~400转/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比例的数值范围为0.2~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为斜流风机,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通过将第二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风机无风感效果,并且斜流风机功率大,足够将风吹送到远离人体脚部的区域,从而使风向更好的避开人体脚部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设有一个单风机,所述单风机为风机、斜流风机、贯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中的一种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贯流风机具有无紊流,出风均匀,并且气流能到达较远距离等优点,离心风机降温效果明显和安装方便。通过将第一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单风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和提高送风距离。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上述任一项运行控制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因此,该家电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动作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2,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步骤S104,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步骤S106,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吹风需求随时调整出风口,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对于多个出风口的空调器来说,指定送风模式是内机风机的工作模式,譬如,摆风送风模式、定向送风模式、扩散送风模式、无风感送风模式等。
尤其是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用户随时能够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出风口进行调整,譬如,打开或关闭空调器的底部的至少一个出风口,而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其中,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关闭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停止工作,以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同时,能够减少底部的出风口的风吹向空调器的底部。
另外,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打开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开始工作,以提升空调器的送风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控制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出风速度降低,和/或,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类吹风组件更靠近地面,因此,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降低第一类组件的出风速度能够降低用户脚部的吹风感,另外,第二类吹风组件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类吹风组件,因此,对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风吹向更远的区域。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在一个下出风口内设置一个第一类吹风组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即下出风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如图3所示,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伸出,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如图4所示,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缩回,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开关门打开或关闭,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开关门可以缩回以关闭出风口,开关门也可以伸出以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开关门切换状态,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上下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记作下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板的下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能够左右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条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之间的夹角记作水平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具体包括: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至预设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例至预设转速比例,其中,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设置,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能够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送风距离更远,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发出的无风感指令,解析所述无风感指令中包括的送风距离;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与所述送风距离之间为正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0~1.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1.6米~2.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5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2.6米~3.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400转/分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无风感距离,然后根据无风感距离,调节第一风机转速和第二风机转速,能够满足用户对吹风距离的需求,另外,也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能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具体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组合形式有:同时正转,同时反转,第一风机正转且第二风机反转,第一风机反转且第二风机正转,只开第一风机,只开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单独关闭。
可选地,转速参数通常是根据空调器的机身尺寸结构和轴流风叶片数及尺寸而定,进一步地,预设转速差和预设比例值均是可以基于空调器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吹风感指数进行调整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差的绝对值的范围为0转/分钟~400转/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比例的数值范围为0.2~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为斜流风机,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通过将第二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风机无风感效果,并且斜流风机功率大,足够将风吹送到远离人体脚部的区域,从而使风向更好的避开人体脚部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设有一个单风机,所述单风机为风机、斜流风机、贯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中的一种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贯流风机具有无紊流,出风均匀,并且气流能到达较远距离等优点,离心风机降温效果明显和安装方便,通过将第一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单风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和提高送风距离。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的A-A截面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内机的后箱体部件与面板部件之间的空间依次设有蒸发器部件5、风道部件、出风框部件、上出风口开关门和下出风口开关门,具体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传感器组件1,譬如,摄像头(红外或可见光成像)、雷达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面板2,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指令,还用于显示运行参数;上内机出风组件3;第二风机电机301;第二风机风叶302;第一风机风叶303;第一风机电机304;下内机出风组件4;下风机电机401;下风机风叶402;进风格栅部件6,设于后箱体部件上;导风条机构7,配合风机的风轮设置。
其中,下出风口内设有第一类风机组件,上出风口内设有第二类风机组件。
其中,第二风机包括第二风机电机301和第二风机风叶302,第一风机包括第一风机风叶303和第一风机电机304,下内机出风组件4仅设有一个单风机,单风机包括下风机电机401和下风机风叶402。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02,处理器502能够执行以下步骤: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吹风需求随时调整出风口,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对于多个出风口的空调器来说,指定送风模式是内机风机的工作模式,譬如,摆风送风模式、定向送风模式、扩散送风模式、无风感送风模式等。
尤其是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用户随时能够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出风口进行调整,譬如,打开或关闭空调器的底部的至少一个出风口,而不需要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模式。
其中,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关闭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停止工作,以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同时,能够减少底部的出风口的风吹向空调器的底部。
另外,在无风感送风模式下,若控制指令用于打开底部的出风口,则控制底部的出风口对应的吹风组件开始工作,以提升空调器的送风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502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控制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出风速度降低,和/或,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类吹风组件更靠近地面,因此,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降低第一类组件的出风速度能够降低用户脚部的吹风感,另外,第二类吹风组件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类吹风组件,因此,对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进行调整,以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风吹向更远的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处理器502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伸出,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缩回,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开关门打开或关闭,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开关门可以缩回以关闭出风口,开关门也可以伸出以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开关门切换状态,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上下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处理器502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记作下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板的下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板的下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能够左右摆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处理器502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条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之间的夹角记作水平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指令在不影响空调器以无风感送风模式运行的前提下,能够控制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或减小,因此,用户可以随时调整任一出风口的状态,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小时即完全关闭出风口,导风条的水平摆角最大时即完全打开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的一次点触操作,每次接收到控制指令后调节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开关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开关门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处理器502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至预设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例至预设转速比例,其中,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设置,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指定送风模式为无风感送风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能够使第二类吹风组件的送风距离更远,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502执行的步骤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发出的无风感指令,解析所述无风感指令中包括的送风距离;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与所述送风距离之间为正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0~1.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1.6米~2.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50转/分钟;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2.6米~3.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400转/分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无风感距离,然后根据无风感距离,调节第一风机转速和第二风机转速,能够满足用户对吹风距离的需求,另外,也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能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具体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组合形式有:同时正转,同时反转,第一风机正转且第二风机反转,第一风机反转且第二风机正转,只开第一风机,只开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单独关闭。
可选地,转速参数通常是根据空调器的机身尺寸结构和轴流风叶片数及尺寸而定,进一步地,预设转速差和预设比例值均是可以基于空调器的历史运行数据和吹风感指数进行调整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差的绝对值的范围为0转/分钟~400转/分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预设转速比例的数值范围为0.2~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为斜流风机,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通过将第二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风机无风感效果,并且斜流风机功率大,足够将风吹送到远离人体脚部的区域,从而使风向更好的避开人体脚部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设有一个单风机,所述单风机为风机、斜流风机、贯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中的一种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斜流风机具有压力高、风量大、高效率、噪音低、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贯流风机具有无紊流,出风均匀,并且气流能到达较远距离等优点,离心风机降温效果明显和安装方便,通过将第一类吹风组件设为上述风机,有利于提高单风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和提高送风距离。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能够对任一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吹风需求随时调整出风口,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对应的吹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针对指定的出风口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吹风组件以指定送风模式运行,具体包括: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控制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出风速度降低,和/或,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伸出,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开关门向所述出风口缩回,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上下摆动,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导风板的下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其中,所述导风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记作下摆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条,所述导风条能够左右摆动,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指定的出风口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解析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打开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增大,以打开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若确定所述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的导风条的水平摆角减小,以关闭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对应的出风口,
其中,所述导风条与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之间的夹角记作水平摆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
在所述指定送风模式下,调整第二类吹风组件的转速参数,具体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差至预设转速差,和/或,调整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的转速比例至预设转速比例,
其中,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设置,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空调器的前面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发出的无风感指令,解析所述无风感指令中包括的送风距离;
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
其中,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与所述送风距离之间为正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距离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
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0~1.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
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1.6米~2.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350转/分钟;
若解析确定所述送风距离属于2.6米~3.5米,则调整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和/或调整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为400转/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转速差的绝对值的范围为0转/分钟~400转/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转速比例的数值范围为0.2~4。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吹风组件包括对旋设置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风机,或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斜流风机。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吹风组件设有一个单风机,所述单风机为风机、斜流风机、贯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中的一种风机。
13.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器,风机两个对旋设置的风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所述空调器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多个吹风组件,任一所述吹风组件设于所述空调器的蒸发器与对应的一个出风口之间,任一出风口处设有对应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要求13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84326.6A 2019-07-01 2019-07-01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2604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326.6A CN110260491A (zh) 2019-07-01 2019-07-01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326.6A CN110260491A (zh) 2019-07-01 2019-07-01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491A true CN110260491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2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4326.6A Pending CN110260491A (zh) 2019-07-01 2019-07-01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049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9181A (zh) * 2019-11-12 2020-02-11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8926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4892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4880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20098408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6987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5646A (ko) * 2010-01-21 2011-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실외기
CN107906699A (zh) * 2017-10-02 2018-04-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A (zh) * 2018-04-27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011891U (zh) * 2018-03-20 2018-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8759002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70686A (zh) * 2018-03-30 2018-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209A (zh) * 2018-10-18 2019-03-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8663A (zh) * 2018-11-16 2019-03-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20083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007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35007A (ko) * 2017-09-25 2019-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9668255A (zh) * 2018-12-20 2019-04-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2869A (zh) * 2019-02-25 2019-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47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28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49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29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5646A (ko) * 2010-01-21 2011-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실외기
KR20190035007A (ko) * 2017-09-25 2019-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7906699A (zh) * 2017-10-02 2018-04-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011891U (zh) * 2018-03-20 2018-10-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8870686A (zh) * 2018-03-30 2018-1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A (zh) * 2018-04-27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2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209A (zh) * 2018-10-18 2019-03-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0083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007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8663A (zh) * 2018-11-16 2019-03-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668255A (zh) * 2018-12-20 2019-04-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2869A (zh) * 2019-02-25 2019-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47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49A (zh) * 2019-03-11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945428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29A (zh) * 2019-03-12 2019-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8408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79181A (zh) * 2019-11-12 2020-02-11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8926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48927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4880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48927B (zh) * 2019-11-29 2022-03-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669874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049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08201A (zh) 空调、吹风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8582244U (zh) 一种可防止开门烫伤的烤箱或蒸箱
CN104075376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1737917B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结构
CN11046990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4217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29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28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37193A1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974230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42364A (zh)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空调内机导风控制方法
CN105928172B (zh)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CN111076292A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09974216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77671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01777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EP2913600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201697239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结构
EP2918931B1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CN203881083U (zh) 一种抽排风型的烘干机
CN208804852U (zh) 用于空调外机的挡风机构及具有该挡风机构的空调设备
CN204478270U (zh) 空调器
CN20726848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18176627A1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