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8206A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8206A
CN109888206A CN201910065592.8A CN201910065592A CN109888206A CN 109888206 A CN109888206 A CN 109888206A CN 201910065592 A CN201910065592 A CN 201910065592A CN 109888206 A CN109888206 A CN 109888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preparation
solvent
bismuth
lithium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55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8206B (zh
Inventor
李中春
潘红琳
王迪
江钰
郁佳伦
张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655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8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8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和纳米能源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首先将铋盐溶解在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酸配位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铋的配合物;(2)在保护气的作用下,热处理步骤(1)所制备的铋的配合物,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Bi/Bi2O3/C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352mAh/g。本发明的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将配体热解产生的纳米碳和Bi与Bi2O3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增加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Bi/Bi2O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20~100次循环之间,比容量基本维持在220mAh/g左右。Bi/Bi2O3/C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和纳米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铋(Bi2O3)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转换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等。此外,Bi2O3还可用于化学试剂、防火材料、高折光率玻璃、核工程玻璃制造和核反应堆燃料等方面。由于氧化铋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因此,氧化铋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电极材料。为了获得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的电池,迫切需要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负极材料。金属铋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高和电位窗口宽,而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报导的铋负极的比容量和稳定性都不是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有必要开发Bi基复合物或杂化物来提高Bi负极的性能。
《ChemPlusChem》2015年80卷第1000-1006页公开了一篇《Bi2O3@reduced grapheneoxide nanocomposite: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storage》。论文中作者首先在搅拌下,将Bi(NO3)3·5H2O、CTAB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然后逐滴加入NaBH4,经过滤、干燥得到Bi2O3@RGO复合物,然后将其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在350mA/g电流密度下,经200次循环容量保留率只有70.2%。虽然该方法制备的Bi2O3@RGO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但循环稳定性差,不利于实际应用。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文献报导用Bi/Bi2O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一步热解铋-有机酸配合物,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活性位点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酸配位剂,形成反应混合液;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后处理得到铋的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配合物研细;
(4)在保护气作用下,在管式炉中热处理步骤(3)所得的粉体,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
其中,步骤(1)所述的铋盐为氯化铋或硝酸铋中一种或两种。
其中,步骤(1)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甲酰胺或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步骤(1)所述的溶剂为混合溶剂,所属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甲酰胺和甲醇、甲酰胺和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一种,其相应的体积比为1:5~5:1。
其中,步骤(1)所述的有机酸配体剂为1,3,5-苯三甲酸、对苯二甲酸或4,4’-联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步骤(1)所述的铋盐和有机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1:4;铋盐在溶剂中的的浓度为5-50g/L。
其中,步骤(2)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6~12h。
其中,步骤(2)中,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并装入反应釜外壳,所述的后处理是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洗涤。可选地,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酰胺、甲醇或乙醇洗涤分离后的沉淀。
其中,步骤(2)所述后处理为将混合物离心、洗涤后,沉淀在60~90℃真空干燥。
其中,步骤(4)所述的热处理是在400~600℃处理60-120min;所述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氩气或氮气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Bi/Bi2O3/C复合材料。
另一方面,本身请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的Bi/Bi2O3/C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可重复性好。
2)将热解产生的纳米碳和Bi与Bi2O3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增加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3)Bi/Bi2O3/C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Bi/Bi2O3/C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Bi/Bi2O3/C负极的CV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Bi/Bi2O3/C负极的循环性能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Bi/Bi2O3/C负极的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量取10.0mL DMF和20.0mL甲醇混合均匀,并将0.97g五水硝酸铋和0.84g 1,3,5-苯三甲酸溶解在混合溶剂中。
(2)将步骤(1)所得反应混合物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密封于不锈钢反应釜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并用DMF和甲醇依次洗涤沉淀,沉淀在60℃真空干燥,得粉末状配合物。
(3)将1.0g粉末状配合物研细,装入瓷舟,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00℃,并保温2h,反应结束后即可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Bi/Bi2O3/C复合材料的XRD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1)量取20.0mL DMF和10.0mL甲醇混合均匀,并将0.97g五水硝酸铋和0.66g对苯二甲酸溶解在混合溶剂中。
(2)将步骤(1)所得反应混合物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密封于不锈钢反应釜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2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并用DMF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沉淀在60℃真空干燥,得粉末状配合物。
(3)将1.0g粉末状配合物研细,装入瓷舟,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500℃,并保温1h,反应结束后即可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量取15.0mL甲酰胺和15.0mL甲醇混合均匀,并将0.63g氯化铋和0.97g 4,4’-联苯二甲酸溶解在混合溶剂中。
(2)将步骤(1)所得反应混合物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密封于不锈钢反应釜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2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并用DMF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沉淀在60℃真空干燥,得粉末状配合物。
(3)将1.0g粉末状配合物研细,装入瓷舟,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00℃,并保温2h,反应结束后即可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
以实施例1制备的Bi/Bi2O3/C复合材料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装扣式电池,其循环伏安曲线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在0.26V附近有一强还原峰,还原电位较低;在1.29V附近有一强氧化峰。较低的还原峰有利于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图3为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Bi/Bi2O3/C负极的循环性能图。由图3可知,经105次循环之间,比容量约为220.7mAh/g。在20~100次循环之间,比容量基本维持在220mAh/g左右,说明Bi/Bi2O3/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先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可重复性好。将热解产生的纳米碳和Bi与Bi2O3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增加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而且Bi/Bi2O3/C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以实施例2制备的Bi/Bi2O3/C复合材料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组装扣式电池,在200mA/g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经280次循环之间,比容量约为191.8mAh/g。在20~280次循环之间,比容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数值左右,进一步说明Bi/Bi2O3/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变化、增减或替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也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铋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有机酸配位剂,形成反应混合液;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后处理得到铋的配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配合物研细;
(4)在保护气作用下,在管式炉中热处理步骤(3)所得的粉体,得到Bi/Bi2O3/C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铋盐为氯化铋或硝酸铋中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甲酰胺或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溶剂为混合溶剂,所属混合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甲酰胺和甲醇、甲酰胺和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中的一种,其相应的体积比为1:5~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有机酸配体剂为1,3,5-苯三甲酸、对苯二甲酸或4,4’-联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铋盐和有机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1:4;铋盐在溶剂中的浓度为5-5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6~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并装入反应釜外壳,所述的后处理是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洗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后处理为将混合物离心、洗涤后,所得沉淀在60~90℃真空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Bi/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热处理是在400~600℃处理60-120min;所述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氩气或氮气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1.一种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Bi/Bi2O3/C复合材料。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CN201910065592.8A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09888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5592.8A CN109888206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5592.8A CN109888206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206A true CN109888206A (zh) 2019-06-14
CN109888206B CN109888206B (zh) 2021-09-28

Family

ID=6692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5592.8A Active CN109888206B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820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481A (zh) * 2021-07-22 2021-11-0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39038A (zh) * 2021-08-12 2021-12-24 山东大学 MOF衍生的Bi@C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7528A (zh) * 2021-10-28 2022-01-0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孔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4551828A (zh) * 2022-01-28 2022-05-27 同济大学 一种Bi-MOF衍生的氧化铋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4735690A (zh) * 2022-04-19 2022-07-12 湖南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99518A (zh) * 2023-02-02 2023-03-14 暨南大学 铋/氧化铋纳米点/碳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494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南京大学 二次锂离子电池亚微米铋-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液相合成方法
CN103601756A (zh) * 2013-11-06 2014-02-26 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铅蓄电池正极添加剂
CN107098388A (zh) * 2017-04-12 2017-08-29 新乡医学院 一种开口型氧化铋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7552038A (zh) * 2017-09-05 2018-01-09 云南大学 一种纳米线状氧化铋的制法和用途
CN108273472A (zh) * 2018-01-10 2018-07-13 青岛大学 一种高效选择性吸附***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853916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组装结构Bi2O3的锌基电池阳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494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南京大学 二次锂离子电池亚微米铋-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液相合成方法
CN103601756A (zh) * 2013-11-06 2014-02-26 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铅蓄电池正极添加剂
CN107098388A (zh) * 2017-04-12 2017-08-29 新乡医学院 一种开口型氧化铋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7552038A (zh) * 2017-09-05 2018-01-09 云南大学 一种纳米线状氧化铋的制法和用途
CN108273472A (zh) * 2018-01-10 2018-07-13 青岛大学 一种高效选择性吸附***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853916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组装结构Bi2O3的锌基电池阳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GLING QU等: "One step synthesis of Bi@Bi2O3@carboxylate-rich carbon spher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
SHASHA CHU等: "Synthesis of Bi-Bi2O3/C hybrid nanocomposite as a high performance photocatalyst", 《MATERIALS LETTERS》 *
方伟: "纳米Bi2O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481A (zh) * 2021-07-22 2021-11-0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39038A (zh) * 2021-08-12 2021-12-24 山东大学 MOF衍生的Bi@C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7528A (zh) * 2021-10-28 2022-01-0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孔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4551828A (zh) * 2022-01-28 2022-05-27 同济大学 一种Bi-MOF衍生的氧化铋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4735690A (zh) * 2022-04-19 2022-07-12 湖南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35690B (zh) * 2022-04-19 2022-10-28 湖南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99518A (zh) * 2023-02-02 2023-03-14 暨南大学 铋/氧化铋纳米点/碳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206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820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Bi2O3/C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224129A (zh) 一种MOFs衍生物包覆NCM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0633B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0235B (zh) 一种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正极的锂电池
CN108658119B (zh) 一种低温硫化技术用于制备硫化铜纳米片及其复合物的方法和应用
CN105047905B (zh) 一种富镍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09346688B (zh) 一种蛋黄-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645018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氮掺杂的碳包覆氧化铁负极材料及制备
CN101719545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0964A (zh) 一种微波法制备掺杂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08091875A (zh)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56531A (zh) 一种钴、锌二元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7732180A (zh) 一种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62319A (zh) 一种多孔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57271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
CN107134372A (zh) 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氮掺杂石墨烯与三氧化二铁/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
CN110380043A (zh) 氟-磷掺杂氧化锡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5471A (zh) 基于铁酸锂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10955B (zh) 钒电池用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6058182B (zh) 一种倍率性能良好的钛酸锂/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39053A (zh) 一种三相体系钼氧化物MoO3/Mo4O11/MoO2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6013A (zh) 一种包覆聚酰胺有机物层的锂离子电池高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包覆改性方法和应用
CN105406071A (zh) 一种高倍率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86839B (zh) 石墨烯对ab3型储氢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3022463A (zh) 一种锂电池锰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