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665A -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665A
CN109863665A CN201780065510.9A CN201780065510A CN109863665A CN 109863665 A CN109863665 A CN 109863665A CN 201780065510 A CN201780065510 A CN 201780065510A CN 109863665 A CN109863665 A CN 109863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old
resin seal
resi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55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岳
仓谷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63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6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定子由树脂密封部件覆盖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能确保定子的轴向上的定子和树脂密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在具备覆盖定子(6)的Z2方向侧及外周侧的树脂密封部件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包含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使用模具(50)和从Z2方向侧与模具(50)组合的模具(51)将树脂密封部件与定子(6)一体成形。在模具(50)上形成有朝向Z2方向的支承面(53f),模具(51)具备用于向Z1方向侧推压定子(6)的推压销(58)。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在定子(6)的一部分与支承面(53f)抵接且被推压销(58)向支承面(53f)推压的状态下,通过向形成于模具(50、51)的内部的模腔(52)填充树脂的注塑成形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

Description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由树脂密封部件覆盖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覆盖构成电动机的一部分的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壳体的成形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成形方法中,通过使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注塑成形来成形树脂壳体,当将内部配置有定子的状态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合时,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形成与树脂壳体的形状对应的空洞(模腔)。另外,通过在模腔内填充树脂并使其固化,形成树脂壳体。
专利文献1记载的成形方法中使用的第一模具由底模、中心模具、多个第一辅助模具及多个第二辅助模具构成。底模是有底圆筒状的模具,树脂壳体的轴向的一端面及外周面的一部分由底模形成。中心模具是固定于底模的底部的上表面的圆柱状的模具。多个第一辅助模具及第二辅助模具是小于中心模具的模具,被安装于中心模具上。在第一模具中,当将中心模具、多个第一辅助模具及多个第二辅助模具组合时,在这些模具组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台阶面。配置于第一模具的内部的定子通过多个台阶面在定子的轴向上相对于第一模具被定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4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成形方法中,在向模腔内填充树脂时,相对较大的压力(成形压)作用在配置于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定子上,定子有可能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向轴向移位。另外,若定子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向轴向移位,则与定子一体形成的树脂壳体和定子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降低,电动机的性能有可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由树脂密封部件覆盖,其中,能够确保定子的轴向上的定子和树脂密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动机具备具有驱动用磁铁的转子和形成为筒状且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的定子,并且,将形成为筒状的定子的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具备至少覆盖定子的第二方向侧及定子的外周侧的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所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使用第一模具和从第二方向侧与第一模具组合的第二模具将树脂密封部件与定子一体成形,在第一模具上形成有与轴向正交并且朝向第二方向的支承面,第二模具具备用于向第一方向侧推压定子的推压销,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在定子的一部分与支承面抵接并且被推压销推压于支承面的状态下,通过向形成于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模腔填充树脂的注塑成形,成形树脂密封部件。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将树脂密封部件与定子一体成形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定子的一部分与朝向第二方向的支承面抵接,并且,定子的一部分通过向第一方向侧推压定子的推压销而推压在支承面上,在此状态下,通过在形成于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模腔内填充树脂的注塑成形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模腔内填充树脂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时,能够抑制定子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向轴向移位。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确保轴向上的定子和树脂密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例如,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和具有供多个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多个突极部从外周环部朝向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外周环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支承面抵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轴向上的定子铁芯和树脂密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具有供多个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突极部的绝缘部件,多个突极部从外周环部朝向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驱动用线圈经由绝缘部件卷绕于突极部,绝缘部件具备覆盖外周环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推压销的第一方向端与定子的周向及径向上的覆盖部的中央部分接触。在本发明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由于定子被推压销向第一方向侧推压,因此,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之后,将与定子成为一体的树脂密封部件从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卸下时,在树脂密封部件的、配置有推压销的部位开孔,当这样构成时,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后,可以防止驱动用线圈及定子铁芯露出。因此,能够确保电动机的防水性。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第一模具上形成有构成模腔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凹部,在定子的径向上的凹部的外侧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与支承面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定子的一部分与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并且,肋在定子的周向上与推压销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当这样构成时,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定子的一部分除与支承面抵接之外,还与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并且,能够通过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在较近的位置承接向第一方向侧推压定子的推压销的力。因此,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能够使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定子的状态稳定。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和具有供多个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多个突极部从外周环部朝向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在第一模具上形成有与轴向正交并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承面,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外周环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支承面抵接,径向上的突极部的内侧端部分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第二支承面抵接。当这样构成时,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由于径向上的定子的两侧部分与第一模具抵接,因此,能够使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定子的状态稳定。
另外,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第一模具上形成有构成模腔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凹部,在定子的径向上的凹部的内侧面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肋,第二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为第二支承面,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第二肋在定子的周向上与推压销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当这样构成时,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通过第二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可以在较近的位置承接向第一方向侧推压定子的推压销的力。因此,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能够使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内部的定子的状态更稳定。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第二模具具备可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工作销,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向模腔填充树脂时的工作销位于与第一模具的和第二模具对置的面之间设有间隙的第二方向侧,使注入到模腔的树脂固化时的工作销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第一模具的和第二模具对置的面抵接,间隙是用于向模腔填充树脂的浇口,通过使工作销向第一方向移动并与第一模具的和第二模具对置的面抵接而进行浇口切断。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电动机,则能够确保定子的轴向上的定子和树脂密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装入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动机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从相反侧表示图3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将图1所示的树脂密封部件与定子一体成形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使用的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模具本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E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泵装置的结构)
图1是装入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动机3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6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的立体图。图4是从相反侧表示图3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的立体图。图5是图3所示的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等的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其相反侧即图1等的Z2方向侧设为“下”侧。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电动机3被装入泵装置1来使用。泵装置1具备通过电动机3的动力进行旋转的叶轮2。另外,电动机3是DC(直流)无刷电动机,具备转子5和定子6。转子5以转子5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为转子5的轴向。
叶轮2、转子5及定子6配置于包括构成电动机3的一部分的外壳8和固定于外壳8的上端部的壳体9的泵壳的内部。在壳体9上形成有流体的吸入口9a和流体的排出口9b。被外壳8和壳体9包围的区域为从吸入口9a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口9b通过的泵室10。外壳8具备覆盖定子6的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12和固定于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上端侧的罩部件13。
转子5具备旋转轴14、驱动用磁铁15及套筒16。旋转轴14以旋转轴14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套筒16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的两端具有突缘部的带突缘的大致圆筒状。该套筒16固定于旋转轴14的下端侧部分的外周面。驱动用磁铁15固定于套筒16的外周面。另外,驱动用磁铁15配置在形成于上下方向的两端的套筒16的突缘部之间。
在旋转轴14的上端部固定有叶轮2。叶轮2配置于泵室10的内部。旋转轴14被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套筒16的方式配置的两个轴承17、18能旋转地支承。轴承17、18是滑动轴承,形成为带突缘的圆筒状。配置于套筒16的上侧的轴承17固定于罩部件13上,配置于套筒16的下侧的轴承18固定于树脂密封部件12上。
轴承17以轴承17的突缘部配置于下侧的状态固定于罩部件13上,轴承18以轴承18的突缘部配置于上侧的状态固定于树脂密封部件12上。在套筒16的上端侧固定有轴承17的突缘部能接触的圆环状的轴承板19。在套筒16的下端侧固定有轴承18的突缘部能接触的圆环状的轴承板20。在上下方向上的轴承17的突缘部和轴承板19之间及轴承18的突缘部和轴承板20之间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7、18作为转子5的径向轴承起作用,轴承17、18及轴承板19、20作为转子5的推力轴承起作用。另外,在轴承17的上侧配置有圆环状的密封部件21。密封部件21固定于罩部件13上。密封部件21的内周面与旋转轴14的外周面接触。
定子6整体形成为筒状。具体而言,定子6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该定子6以定子6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为定子6的轴向。另外,定子6配置于转子5的外周侧。本实施方式的上方向(Z1方向)为定子6的轴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下方向(Z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定子6的轴向的另一方)即第二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定子6的径向设为“径向”,将定子6的周向(圆周方向)设为“周向”。
定子6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以及作为绝缘部件的多个绝缘子25。定子铁芯24是将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层叠而形成的层叠铁芯。该定子铁芯2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24a和从外周环部24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24b。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4具备9个突极部24b。
外周环部24a形成为圆环状。外周环部24a的外周面构成定子铁芯24的外周面。另外,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外周环部24a的外周面为定子6的外周面。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24c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也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9个突极部24b以等角度间距形成,在周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配置。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径向的内侧端部分)形成为朝向周向的两侧伸出的大致圆弧状。突极部24b的前端面与驱动用磁铁15的外周面对置。
绝缘子25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该绝缘子25安装到每个突极部24b。即,定子6具备9个绝缘子25。另外,绝缘子25形成为两端具有突缘部的带突缘的筒状,且以形成为筒状的绝缘子25的轴向和定子6的径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突极部24b。驱动用线圈23经由绝缘子25卷绕于突极部24b。即,9个驱动用线圈23各自经由绝缘子25卷绕于9个突极部24b各自上。
如图2所述,绝缘子25从上侧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的、周向上的绝缘子25之间的部分及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的径向的外侧部分不被绝缘子25覆盖,但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的其它部分被绝缘子25覆盖。即,绝缘子25具备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下端面的一部分的覆盖部25a。在周向上,覆盖部25a的周向的中心和突极部24b的周向的中心一致。
同样,绝缘子25从上侧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24c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上端面24c的、周向上的绝缘子25之间的部分及径向上的上端面24c的外侧部分不被绝缘子25覆盖,但上端面24c的其它部分被绝缘子25覆盖。
树脂密封部件12将驱动用线圈23完全覆盖,为了保护驱动用线圈23不受流体影响而设置。该树脂密封部件12由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筒部12a和形成为大致圆板状的底部12b构成,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筒部12a以筒部12a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筒部12a的中心和定子6的中心一致。
树脂密封部件12由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块状模塑料)形成。另外,树脂密封部件12与定子6一体成形。定子铁芯24的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24c的一部分、突极部24b的上端面的一部分及突极部24b的前端面(径向的内侧面)不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但定子6的其它部分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即,定子6的下侧及外周侧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
筒部12a形成为壁厚的大致圆筒状。筒部12a的外周面的上端侧的外径小于筒部12a的外周面的下端侧的外径。即,筒部12a的外周面由形成筒部12a的外周面的下侧部分的大径外周面12c、形成筒部12a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分的第一小径外周面12d、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大径外周面12c和第一小径外周面12d之间的第二小径外周面12e构成。大径外周面12c的外径、第二小径外周面12e的外径及第一小径外周面12d的外径按此顺序减小。另外,第二小径外周面12e的外径小于外周环部24a的外径,大径外周面12c的外径大于外周环部24a的外径。
在大径外周面12c和第二小径外周面12e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台阶面12f。在第二小径外周面12e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多个凹部12g。多个凹部12g在周向上以恒定的间距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小径外周面12e以定子6的轴心为中心按40°间距形成有9个凹部12g。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凹部12g的侧面的形状为圆弧状。另外,凹部12g形成于第二小径外周面12e的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在周向上,凹部12g和突极部24b的周向的中心配置于同一位置。
筒部12a的内周面的上端侧的内径大于筒部12a的内周面的下端侧的内径。即,筒部12a的内周面由形成筒部12a的内周面的下侧部分的小径内周面12h和形成筒部12a的内周面的上侧部分的大径内周面12j构成,小径内周面12h的内径小于大径内周面12j的内径。大径内周面12j配置于比突极部24b的上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小径内周面12h的曲率半径与突极部24b的前端面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
在小径内周面12h的上端侧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多个凹部12k。多个凹部12k在周向上以恒定的间距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小径内周面12h上以定子6的轴心为中心按40°间距形成有9个凹部12k。另外,如图5所示,在周向上,9个凹部12k各自与9个凹部12g各自配置于相同的位置。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凹部12k的侧面的形状为圆弧状。另外,如图3所示,凹部12k形成于从小径内周面12h的上端到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径向的内侧端部分)的上端面的范围。
如上所述,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24c的一部分不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即,上端面24c的一部分为未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的露出面24d。具体而言,上端面24c的径向的外侧部分为露出面24d。在本实施方式中,露出面24d和台阶面12f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即,上端面24c和台阶面12f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此外,如上所述,凹部12g形成于第二小径外周面12e的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配置于上端面24c的、形成有凹部12g的部位的部分也为露出面24d。另外,如上所述,小径内周面12h的曲率半径与突极部24b的前端面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且在从小径内周面12h的上端至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的范围形成有向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凹部12k,因此,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的一部分也未被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
底部12b封闭筒部12a的下端。在底部12b的上表面侧的中心固定有轴承18。另外,在底部12b形成有多个孔12p,该多个孔12p从底部12b的下表面通到绝缘子25的覆盖部25a的下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部12b形成有6个孔12p。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以定子6的轴心为中心按40°间距配置的一组两个孔12p以定子6的轴心为中心按120°间距形成于三个部位。
如图5所示,6个孔12p各自在周向上与9个凹部12g、12k中的6个凹部12g、12h各自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另外,孔12p在径向上配置于比凹部12g稍靠内侧的位置。另外,孔12p从底部12b的下表面通到覆盖部25a的径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该孔12p形成为圆孔状。
罩部件13是与树脂密封部件12分体形成的树脂零件。该罩部件13由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筒部13a和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底部13b构成,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筒部13a以筒部13a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筒部13a的中心和定子6的中心一致。
底部13b封闭筒部13a的上端。在底部13b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固定有轴承17和密封部件21。另外,在底部13b的中心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圆环部13c。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圆环部13c的中心与定子6的中心一致。如图1所示,圆环部13c的外周面与筒部12a的大径内周面12j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13通过圆环部13c的外周面和大径内周面12j在径向上相对于树脂密封部件12被定位。
筒部13a的内周面的上端侧的内径小于筒部13a的内周面的下端侧的内径。即,筒部13a的内周面由形成筒部13a的内周面的下侧部分的大径内周面13d和形成筒部13a的内周面的上侧部分的小径内周面13e构成,大径内周面13d的内径大于小径内周面13e的内径。在大径内周面13d和小径内周面13e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台阶面13f。
筒部13a从径向的外侧覆盖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上端侧部分。具体而言,筒部13a的、形成有大径内周面13d的部分覆盖筒部12a的、形成有大径外周面12c的部分的上端侧,筒部13a的、形成有小径内周面13e的部分覆盖筒部12a的、形成有第一小径外周面12d及第二小径外周面12e的部分。
台阶面13f与台阶面12f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13通过台阶面12f和台阶面13f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树脂密封部件12被定位。如图1所示,在第一小径外周面12d及第二小径外周面12e和小径内周面13e的径向之间形成有粘接剂填充空间30,在粘接剂填充空间30填充有粘接剂31。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图6是用于说明在将图1所示的树脂密封部件12与定子6一体成形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使用的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模具本体53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E部的放大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电动机3的上侧(图1等的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其相反侧(图1等的Z2方向侧)设为“下”侧。
电动机3的制造工序包含将树脂密封部件12与定子6一体成形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在定子6的装配工序之后进行。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使用第一模具50和从下侧组合于第一模具50的第二模具51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当将安装有定子6的状态的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组合时,在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形成与树脂密封部件12的形状对应的模腔52。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通过在模腔52中填充树脂的注塑成形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如上所述规定上下方向,但在实际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将第一模具50配置于下侧,第二模具51从上侧与第一模具50组合。
第一模具50具备模具本体53和用于从模具本体53推出取出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的多个出坯杆(推出杆)54。在模具本体53的下表面形成有构成模腔52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凹部53a、供熔融的树脂注入的注入口(sprue)53b、连接注入口53b和模腔52的横浇道53c。凹部53a、注入口53b及横浇道53c以从模具本体53的下表面朝向上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此外,在图6中,省略横浇道53c的图示。
凹部53a的内周侧为配置于定子6的内周侧的圆柱状的中心部53d。中心部53d与凹部53a同心配置。另外,中心部53d以从凹部53a的底面向下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中心部53d的下端侧部分向比模具本体53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突出。另外,在模具本体53上形成有配置多个出坯杆54的每一个的多个贯通孔53e。贯通孔53e从模具本体53的上表面通到凹部53a的底面。出坯杆54以出坯杆54的长边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
模具本体53的下表面的、凹部53a的外缘部分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支承面53f。即,在第一模具50上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并且朝向下侧的支承面53f。支承面53f形成为圆环状。如图8所示,在径向上的凹部53a的外侧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肋53g。另外,在径向上的凹部53a的内侧面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肋53h。即,在中心部53d的上端侧部分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肋53h。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中心部53d的轴心为中心按40°间距在凹部53a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9个肋53g。另外,以中心部53d的轴心为中心按40°间距在凹部53a的径向的内侧面形成有9个肋53h。9个肋53g各自在周向上与9个肋53h各自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肋53h是第二肋。
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肋53g、53h的侧面的形状为圆弧状。肋53g、53h的下端面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肋53g的下端面与支承面53f配置于同一平面上,且与支承面53f连接。另外,肋53h的下端面与支承面53f也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肋53h的下端面为支承面53j,作为与上下方向正交并且朝向下侧的第二支承面。即,在第一模具50上形成有与上下方向正交并且朝向下侧的支承面53j。肋53g从模具本体53的下表面朝向上侧形成于规定的范围。肋53h形成于中心部53d的上端侧部分的外周面的规定范围。
第二模具51具备模具本体55、用于将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从模具本体55推出并取出的多个出坯杆56、浇口切断用的两个工作销57、用于向上侧推压定子6的多个推压销58。在模具本体55的上表面形成有构成模腔52的一部分的凹部55a。凹部55a以从模具本体55的上表面朝向下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凹部55a的形状为圆形。凹部55a的外径大于凹部53a的外径。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51具备6个推压销58(参照图2、图4)。在模具本体55上形成有分别配置6个推压销58的6个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模具本体55的下表面通到凹部55a的底面,推压销58以推压销58的长边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推压销58固定于贯通孔中。推压销58的上端侧部分比凹部55a的底面更向上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凹部55a的中心为中心按40°间距配置的一组两个推压销58以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凹部55a的中心为中心按120°间距配置于三个部位。
在模具本体55上形成有分别配置多个出坯杆56的多个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模具本体55的下表面通到凹部55a的底面。出坯杆56以出坯杆56的长边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模具本体55上形成有分别配置两个工作销57的两个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模具本体55的下表面通到上表面。工作销57以工作销57的长边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工作销57构成模腔52的一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横浇道53c形成为分叉状,但横浇道53c也可以以从注入口53b直线伸出的方式形成。即,横浇道53c也可以形成于注入口53b的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具51只要具备浇口切断用的一个工作销57即可。
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首先,将安装有定子6的状态的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组合。具体而言,将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组合,使得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中心部53d的中心和凹部55a的中心一致。当将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组合时,在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形成模腔52。
在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被组合的状态下,定子6的一部分与支承面53f抵接,被6个推压销58推压在支承面53f上。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外周环部24的上端面24c与支承面53f抵接,同时,被推压于支承面53f上。另外,6个推压销58各自的上端与9个绝缘子25中的6个绝缘子25各自的覆盖部25a的径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接触,6个推压销58向上侧推压6个覆盖部25a(参照图2)。
另外,在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被组合的状态下,外周环部24的上端面24c与9个肋53g的下端面抵接,上端面24c被6个推压销58推压在肋53g的下端面上。另外,在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被组合的状态下,9个突极部24b各自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具体而言为周向上的上端面的中心部分)与9个支承面53j分别抵接,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被6个推压销58推压在支承面53j上。
另外,在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被组合的状态下,肋53g、53h在周向上与推压销58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具体而言,9个肋53g中的6个肋53g各自及9个肋53h中的6个肋53h各自在周向上与6个推压销58各自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安装有定子6的状态的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被组合时,在之后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在该状态下,向模腔52填充树脂。此外,向模腔52填充树脂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时的工作销57位于与模具本体53的和模具本体55对置的面53k设有间隙的状态(下侧(Z2方向)),使注入到模腔52的树脂固化时的工作销53向上侧(Z1方向)移动并与模具本体53的面53k抵接。即,向模腔52填充树脂时的、工作销57和模具本体53的表面53k的间隙是用于向模腔52填充树脂的浇口,在注入到模腔52的树脂固化时,通过使工作销57向上侧(Z1方向)移动并与模具本体53的面53k抵接而遮断(浇口切断)浇口。当注入到模腔52的树脂固化时,通过多个出坯杆54及多个出坯杆56从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拆下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完成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此外,树脂密封部件12的凹部12g是与肋53g对应的部分,凹部12k是与肋53h对应的部分。另外,孔12p是与推压销58对应的部分(参照图3)。
当完成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时,将转子5配置在定子6的内周侧,并将罩部件13固定在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上端侧。当转子5配置在定子6的内周侧且罩部件13固定在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上端侧时,完成电动机3。另外,当叶轮2固定在旋转轴14上并且壳体9固定在外壳8上时,完成泵装置1。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树脂密封部件12与定子6一体成形的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在定子铁芯24的外周环部24的上端面24c与支承面53f抵接并且被6个推压销58推压在支承面53f上的状态下,在形成于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的模腔52内填充树脂,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腔52中填充树脂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时,能够抑制定子6在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向轴向移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确保上下方向上的定子6和树脂密封部件12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外周环部24的上端面24c除了与支承面53f抵接之外,还与肋53g的下端面抵接,并且,定子铁芯24的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与支承面53j抵接,因此,能够使在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的定子6的状态更稳定。另外,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肋53g、53h在周向上与推压销58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肋53g的下端面及肋53h的下端面(即支承面53j)在较近的位置承接向上侧推压定子6的推压销58的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能够使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的定子6的状态更稳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能够使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的定子6的状态更稳定,因此,在向模腔52中填充树脂而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定子6在第一模具50及第二模具51的内部向轴向移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上下方向上的定子6和树脂密封部件12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推压销58的上端与绝缘子25的覆盖部25a的径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接触,在完成后的树脂密封部件12中,成为与推压销58对应的部分的孔12p从树脂密封部件12的底部12b的下表面通到覆盖部25a的径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树脂密封部件12的定子6中,驱动用线圈23及定子铁芯24不露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树脂密封部件12上形成有孔12p,也能够确保电动机3的防水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定子铁芯24的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24c与支承面53f抵接,因此,可以高精度地形成与形成上端面24c的一部分的露出面24d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台阶面12f。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罩部件13通过台阶面12f和台阶面13f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树脂密封部件12被定位,因此能够将树脂密封部件12和罩部件13在上下方向上高精度地定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17在轴承17的突缘部被配置于下侧的状态下固定于罩部件13的底部13b,轴承18在轴承18的突缘部被配置于上侧的状态下固定于树脂密封部件12的底部12b。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在固定于套筒16的上端侧的轴承板19和轴承17的突缘部的上下方向之间及固定于套筒16的下端侧的轴承板20和轴承18的突缘部的上下方向之间的至少任一方形成的间隙的偏差。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之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外周环部24的上端面24c与支承面53f抵接,但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例如,绝缘子25的上端面也可以与支承面53f抵接。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支承面53f。在这种情况下,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定子铁芯24的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分的上端面与支承面53j抵接,并且,由6个推压销58推压于支承面53j上,在此状态下,向模腔52填充树脂,成形树脂密封部件1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组合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时,肋53g在周向上也可以配置于偏离推压销58的位置。另外,在组合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1时,肋53h在周向上也可以配置于偏离推压销58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模具本体53上也可以不形成肋53g,且也可以不形成肋53h。在模具本体53上未形成肋53g的情况下,在树脂密封部件12上不形成凹部12g。另外,在模具本体53上未形成肋53h的情况下,在树脂密封部件12上不形成凹部12k。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推压销58的上端与绝缘子25的覆盖部25a的径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接触,但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推压销58的上端也可以与覆盖部25a的、从径向的中央部分移位的位置接触,且也可以与覆盖部25a的、从周向的中央部分移位的位置接触。另外,在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推压销58的上端也可以与绝缘子25的、覆盖部25a以外的部位接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径向上的凹部53a的内侧面形成以中心部53d的轴心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圆环部,以代替9个肋53h。在这种情况下,该圆环部的下端面为第二支承面。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一体形成有两个以上的绝缘子25。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被用于泵装置1,但电动机3也可以用于泵装置1以外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3:电动机
5:转子
6:定子
12:树脂密封部件
15:驱动用磁铁
23:驱动用线圈
24:定子铁芯
24a:外周环部
24b:突极部
24c:上端面(外周环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
25:绝缘子(绝缘部件)
25a:覆盖部
50:第一模具
51:第二模具
52:模腔
53a:凹部
53f:支承面
53g:肋
53h:肋(第二肋)
53j:支承面(第二支承面)
58:推压销
Z1:第一方向
Z2:第二方向。

Claims (7)

1.一种电动机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动机具备:具有驱动用磁铁的转子;以及形成为筒状且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的定子,并且,将形成为筒状的所述定子的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电动机具备至少覆盖所述定子的第二方向侧及所述定子的外周侧的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所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备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使用第一模具和从第二方向侧与所述第一模具组合的第二模具将所述树脂密封部件与所述定子一体成形,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形成有与所述轴向正交并且朝向第二方向的支承面,
所述第二模具具备用于向第一方向侧推压所述定子的推压销,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在所述定子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承面抵接并且被所述推压销推压于所述支承面的状态下,通过向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具及所述第二模具的内部的模腔填充树脂的注塑成形,成形所述树脂密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以及具有供多个所述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
多个所述突极部从所述外周环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所述外周环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所述支承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具有供多个所述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以及安装于所述突极部的绝缘部件,
多个所述突极部从所述外周环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
所述驱动用线圈经由所述绝缘部件卷绕于所述突极部,
所述绝缘部件具备覆盖所述外周环部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所述推压销的第一方向端与所述定子的周向及所述径向上的所述覆盖部的中央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模腔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凹部,
在所述定子的径向上的所述凹部的外侧面形成有向所述径向的内侧突出的肋,
所述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与所述支承面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所述定子的一部分与所述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并且,所述肋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与所述推压销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以及具有供多个所述驱动用线圈各自卷绕的多个突极部及环状的外周环部的定子铁芯,
多个所述突极部从所述外周环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突出,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形成有与所述轴向正交并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第二支承面,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所述外周环部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所述支承面抵接,所述径向上的所述突极部的内侧端部分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模腔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凹部,
在所述定子的径向上的所述凹部的内侧面形成有向所述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第二肋,
所述第二肋的第二方向侧的端面为所述第二支承面,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所述第二肋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与所述推压销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具具备能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工作销,
在所述树脂密封部件成形工序中,
向所述模腔填充所述树脂时的所述工作销位于与所述第一模具的和所述第二模具对置的面之间设有间隙的第二方向侧,
使注入到所述模腔的所述树脂固化时的所述工作销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一模具的和所述第二模具对置的所述面抵接,
所述间隙是用于向所述模腔填充所述树脂的浇口,
通过使所述工作销向第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第一模具的和所述第二模具对置的所述面抵接而进行浇口切断。
CN201780065510.9A 2016-11-15 2017-11-10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098636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2207 2016-11-15
JP2016222207A JP2018082534A (ja) 2016-11-15 2016-11-15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PCT/JP2017/040510 WO2018092682A1 (ja) 2016-11-15 2017-11-10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665A true CN109863665A (zh) 2019-06-07

Family

ID=6214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510.9A Withdrawn CN109863665A (zh) 2016-11-15 2017-11-10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82534A (zh)
CN (1) CN109863665A (zh)
WO (1) WO2018092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8335A (ja) * 2018-05-30 2019-12-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WO2024004510A1 (ja) * 2022-06-28 2024-0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回転電機、固定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8720A (ja) * 2001-01-23 2002-08-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ルド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ルドモータ及びモールドモータのモールド金型
CN104521108A (zh) * 2012-07-11 2015-04-15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单体相隔离器的一体化相连接隔离器
US20150229192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Nidec Techno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molding resin casing and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0215B2 (ja) * 2007-12-05 2012-03-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固定子のモールド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889534B2 (ja) * 2011-02-01 2016-03-22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JP6400401B2 (ja) * 2014-09-10 2018-10-03 盛岡セイコー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8720A (ja) * 2001-01-23 2002-08-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ルド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ルドモータ及びモールドモータのモールド金型
CN104521108A (zh) * 2012-07-11 2015-04-15 瑞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单体相隔离器的一体化相连接隔离器
US20150229192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Nidec Techno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 of molding resin casing and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2682A1 (ja) 2018-05-24
JP2018082534A (ja)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0325B (zh)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KR20150095172A (ko) 수지 케이싱의 성형 방법 및 모터
JP4605202B2 (ja) モータ一体型ポンプのロータ部の製造方法
US11489384B2 (en) EC motor with cast armature shaft
CN102454641B (zh) 泵装置
CN107923389A (zh) 电动泵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63665A (zh) 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US20220294301A1 (en) Electric motor for use in pressurized fluid environment
CN108781017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65206A (zh) 旋转电机
CN104767295A (zh) 封胶定子
JP2017158339A (ja) 電動モータ、電動ポンプ、および電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861967B2 (ja) 電動ポンプ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6167011A1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電動ポンプ、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1668660B1 (ko) 모터의 로터
CN209692449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JP2018167580A (ja) 樹脂成形用金型装置および樹脂成形方法
CN108512370A (zh) 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以及马达
CN109075632B (zh) 电动机和空调机
CN107565767A (zh) 电刷盘的制造方法
CN215267805U (zh) 定子单元、马达及送风装置
CN116252431A (zh) 电子泵制造方法及电子泵
JP6230292B2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洗濯機
JP2022074908A (ja) 埋め込み磁石同期モータおよび埋め込み磁石同期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4679024A (zh) 用于电机定子封装的工装及电机定子封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