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646A -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646A
CN109830646A CN201910029175.8A CN201910029175A CN109830646A CN 109830646 A CN109830646 A CN 109830646A CN 201910029175 A CN201910029175 A CN 201910029175A CN 109830646 A CN109830646 A CN 109830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ithium
negative pole
nickel
composit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91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智
马玉林
刘松松
付传凯
李素丽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291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覆盖在集流体上的复合金属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层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充放电时负极包含的多种金属同时沉积/溶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同结晶取向的金属共沉积时,可以减缓单一金属沉积时由于在某一晶面择优生长导致的枝晶现象,同时金属互相提供晶核,降低结晶的成核过电势,促进金属的均匀沉积。本发明为高比能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背景技术
自从199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尤其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发展迅速,而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对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等碳类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使得以石墨作为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理论能量密度的限制,难以满足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要,开发高比能量的电极材料有着重要意义。金属锂在已知的负极材料中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和最负的电极电位(-3.045 V vs.SHE),是最具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
但是锂金属负极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活性的金属锂极易与电解液发生复杂的界面反应,导致活性锂与电解液的消耗以及界面阻抗逐渐增加,继而降低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库伦效率;锂离子在电极表面的不均匀沉积导致电极表面产生大量锂枝晶,持续生长的锂枝晶将穿透电池隔膜与正极接触导致电池发生内部短路,造成安全隐患,若锂枝晶从电极上断裂成为失去电化学活性的“死锂”,还会降低锂金属的利用率。因此,纯锂金属负极的应用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纯锂金属负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提供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由两种或以上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复合金属层中包含的金属同时沉积或溶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覆盖在集流体上的复合金属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层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同或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从而在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复合金属层中包含的金属同时沉积或溶出。
一种包含上述的复合金属负极的金属电池,所述的金属电池为液态电池或固态电池,所述的液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隔膜及电解液;所述的固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及固态电解质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正极所使用的正极材料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相匹配;
所述的正极材料由单一正极材料或多种正极材料组合构成,所述的单一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的一种;
所述的多种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膜中的盐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元素中的盐相同,根据复合金属负极中共沉积/溶出的金属种类,可能包含多种电解质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纯金属负极或活性材料金属与惰性材料金属组成的复合负极相比,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元素同时在负极发生共沉积及共溶出行为,不同结晶取向的金属共沉积时,可以减缓单一金属沉积时由于在某一晶面择优生长导致的枝晶现象,同时金属互相提供晶核,降低结晶的成核过电势,促进金属的均匀沉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金属负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离子在该复合金属负极上共沉积示意图;
图3为包含该复合金属负极的液态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含该复合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流体,2-复合金属层,3-隔膜,4-正极,5-固态电解质膜,-金属离子A,-金属离子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如图1所示,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1以及覆盖在集流体上的复合金属层2,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同或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复合金属层1中包含的金属同时沉积或溶出。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集流体1为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所述的金属材料为铜、铜合金、镍、镍合金、不锈钢、铁或铁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三: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集流体1为二维金属箔或三维金属骨架,所述的二维金属箔的厚度为1nm~0.5mm,所述的三维金属骨架包含泡沫金属、金属纳米线或金属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四: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为锂、钠、钾、镁、钙、铝、锌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五: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中的每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为0.1%~99.9%。
具体实施方式六: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的厚度为1nm~5mm。
具体实施方式七: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覆盖在集流体1上,所述的物理方法包括辊压、熔融灌注、喷涂、挤压涂布、磁控溅射、热蒸镀、原子层沉积、脉冲激光沉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化学方法包括电镀、化学镀、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八:一种包含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任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的金属电池,所述的金属电池为液态电池或固态电池,所述的液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4、隔膜3及电解液;所述的固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4及固态电解质膜5。
具体实施方式九: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的一种金属电池,所述的正极4所使用的正极材料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相匹配;
所述的正极材料(根据复合金属负极中共沉积/溶出的金属种类,为同时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活性)由单一正极材料或多种正极材料组合构成,所述的单一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的一种;
所述的多种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十: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的一种金属电池,所述的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膜中的盐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元素中的盐相同,根据复合金属负极中共沉积/溶出的金属种类,可能包含多种电解质盐(盐的阳离子与复合负极中包含的金属元素对应即可)。
实施例1
将熔融的锂金属与钠金属灌注在泡沫镍上,得到锂-钠复合负极(图1),锂金属与钠金属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70%,复合负极厚度为200μm,与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钠混合正极、碳酸酯基电解液(溶质为0.6M LiPF6+ 0.4M NaPF6,溶剂为体积比1:1:1的EC:DMC:DEC)和聚丙烯隔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水、氧含量 ≤ 1ppm)组装电池(图3),搁置12h后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温度为20℃,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4.2V,0.1C(1C=150 mAh/g)活化3次后1C下循环。锂离子和钠离子共沉积/溶出(图2),表面沉积层比较致密均匀,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2%,平均库伦效率为98.1%。本实施例中以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锂、钠为例,制备电池,其中,图2中,金属离子A可以理解为锂离子或钠离子中的一种,金属离子B为另一种。
实施例2
通过将镁金属与钾金属混合辊压在铜箔上,得到镁-钾复合负极(图1),镁金属与钾金属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复合负极厚度为200μm,与钴酸镁和锰酸钾混合正极、醚基电解液(溶质为0.7M Mg(TFSI)2+ 0.3M KTFSI,溶剂为体积比1:1的DME:DOL)和聚丙烯隔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水、氧含量 ≤ 1ppm)组装电池(图3),搁置12h后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温度为20℃,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4.2V,0.1C(1C=150 mAh/g)活化3次后1C下循环。镁离子和钾离子共沉积/溶出(图2),表面沉积层比较致密均匀,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8%,平均库伦效率为96.1%。本实施例中以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镁、钾为例,制备电池,其中,图2中,金属离子A可以理解为镁离子或钾离子中的一种,金属离子B为另一种。
实施例3
通过将钠金属与钾金属混合粉末喷涂在不锈钢片上,得到钠-钾复合负极(图1),钠金属与钾金属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复合负极厚度为300μm,与磷酸钒钠和锰酸钾混合正极、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电解质盐为0.5M NaPF6+ 0.5M KPF6)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水、氧含量 ≤ 1ppm)组装电池(图4),搁置12h后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温度为60℃,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4.2V,0.1C(1C=150 mAh/g)活化3次后1C下循环。钠离子和钾离子共沉积/溶出(图2),表面沉积层比较致密均匀,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0.6%,平均库伦效率为94.6%。本实施例中以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钠、钾为例,制备电池,其中,图2中,金属离子A可以理解为钠离子或钾离子中的一种,金属离子B为另一种。
对比例1
以纯锂片为负极,与磷酸铁锂正极、碳酸酯基电解液(溶质为1M LiPF6,溶剂为体积比1:1:1的EC:DMC:DEC)和聚丙烯隔膜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水、氧含量 ≤ 1ppm)组装电池(图3),搁置12h后测试电池性能。测试温度为20℃,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4.2V,0.1C(1C=170 mAh/g)活化3次后1C下循环。沉积层疏松多孔,表面出现大量枝晶,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65.4%,平均库伦效率为84.1%。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1)以及覆盖在集流体(1)上的复合金属层(2),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同或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1)为金属材料,所述的金属材料为铜、铜合金、镍、镍合金、不锈钢、铁或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1)为二维金属箔或三维金属骨架,所述的二维金属箔的厚度为1nm~0.5mm,所述的三维金属骨架为泡沫金属、金属纳米线或金属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为锂、钠、钾、镁、钙、铝、锌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中的每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为0.1%~99.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的厚度为1n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金属层(2)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覆盖在集流体(1)上,所述的物理方法包括辊压、熔融灌注、喷涂、挤压涂布、磁控溅射、热蒸镀、原子层沉积、脉冲激光沉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化学方法包括电镀、化学镀、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的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电池为液态电池或固态电池,所述的液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4)、隔膜(3)及电解液;所述的固态电池包括复合金属负极、正极(4)及固态电解质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4)所使用的正极材料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相匹配;
所述的正极材料由单一正极材料或多种正极材料组合构成,所述的单一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的一种;
所述的多种正极材料为钴酸盐、锰酸盐、镍钴锰酸盐、镍钴铝酸盐、镍锰酸盐、富锂层状氧化物、磷酸铁锂、磷酸钒钠、磷酸锰锂、磷酸钴锂、磷酸镍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硅酸钴锂、硅酸镍锂、硫化铁、硫化锰、硫化钴、硫化镍或硫化钛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膜中的盐与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含的金属元素中的盐相同。
CN201910029175.8A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Pending CN1098306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175.8A CN109830646A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175.8A CN109830646A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646A true CN109830646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6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9175.8A Pending CN109830646A (zh) 2019-01-12 2019-01-12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646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4802A (zh) * 2020-09-30 2021-01-0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金属材料的用途及以该金属作为负极的锌基电池
CN112216809A (zh) * 2019-07-11 2021-01-12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793920A (zh) * 2021-08-09 2021-12-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锂表面原位锂铝合金层的筑构方法与应用
CN11387169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全固态厚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532A (zh) * 2021-10-19 2022-02-11 南方科技大学 钠金属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35498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负极材料和固体电池
CN114512634A (zh) * 2022-01-13 2022-05-17 厦门大学 一种碱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99A (zh) * 2022-11-07 2023-01-03 湘潭大学 一种聚合物/金属盐复合修饰的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0124A (ja) * 1993-04-28 1994-11-04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負極電極
JPH07320725A (ja) * 1994-05-24 1995-12-08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負極及びLi二次電池
CN103290293A (zh) * 2013-06-05 2013-09-11 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锂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5633338A (zh) * 2016-03-25 2016-06-01 张五星 一种二次电池用复合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5742713A (zh) * 2014-12-12 2016-07-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
CN106663787A (zh) * 2014-09-08 2017-05-10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电池、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液电池***
CN106784770A (zh) * 2017-02-28 2017-05-31 南开大学 高镁含量的锂镁合金为负极的锂硫二次电池
CN106935802A (zh) * 2017-05-18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属‑氧气二次电池
CN107785574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碘化物圆柱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CN108511855A (zh) * 2018-03-26 2018-09-07 南开大学 一种Li/Na复合金属负极的Li/Na-O2二次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0124A (ja) * 1993-04-28 1994-11-04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負極電極
JPH07320725A (ja) * 1994-05-24 1995-12-08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負極及びLi二次電池
CN103290293A (zh) * 2013-06-05 2013-09-11 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锂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6663787A (zh) * 2014-09-08 2017-05-10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电池、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液电池***
CN105742713A (zh) * 2014-12-12 2016-07-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
CN105633338A (zh) * 2016-03-25 2016-06-01 张五星 一种二次电池用复合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7785574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碘化物圆柱电池及其组装方法
CN106784770A (zh) * 2017-02-28 2017-05-31 南开大学 高镁含量的锂镁合金为负极的锂硫二次电池
CN106935802A (zh) * 2017-05-18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属‑氧气二次电池
CN108511855A (zh) * 2018-03-26 2018-09-07 南开大学 一种Li/Na复合金属负极的Li/Na-O2二次电池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6809A (zh) * 2019-07-11 2021-01-12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216809B (zh) * 2019-07-11 2022-03-18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164802A (zh) * 2020-09-30 2021-01-0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金属材料的用途及以该金属作为负极的锌基电池
CN114335498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负极材料和固体电池
CN113793920A (zh) * 2021-08-09 2021-12-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锂表面原位锂铝合金层的筑构方法与应用
CN11387169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全固态厚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532A (zh) * 2021-10-19 2022-02-11 南方科技大学 钠金属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12634A (zh) * 2022-01-13 2022-05-17 厦门大学 一种碱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99A (zh) * 2022-11-07 2023-01-03 湘潭大学 一种聚合物/金属盐复合修饰的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99B (zh) * 2022-11-07 2023-07-25 湘潭大学 一种聚合物/金属盐复合修饰的锂金属电池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0646A (zh)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
CN109728291A (zh) 一种高比能锂金属电池
Umh et al. Lithium metal anode on a copper dendritic superstructure
Yin et al. From anode to cell: synergistic protection strategies and perspectives for stabilized Zn metal in mild aqueous electrolytes
WO2021213132A1 (zh) 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锂金属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0858A (zh) 一种抑制锂枝晶的铜锌合金集流体
CN113629236B (zh) 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89845A (zh) 一种基于pvd制备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用薄层金属锂基负极的方法
CN110071284A (zh) 锂金属电极的保护方法
CN109326792A (zh) 一种锂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1010A (zh) 一种一体化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0962A (zh) 一种球形LiFePO4/(C+La2/3-xLi3xTiO3)复合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0473B (zh) 正极活性材料及二次电池
CN108258241A (zh) 一种利用zif-8多孔碳材料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锂电池负极
CN110911689A (zh) 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片和二次电池
Zhang et al. Regulating lithium nucleation and growth by zinc modified current collectors
CN10233257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锡锑镍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00858A (zh) 铁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21047405A1 (zh) 一种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锂金属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CN103928659A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
CN112670574A (zh) 一种用于金属电池的电解液及金属电池
CN109167063A (zh) 一种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层保护的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65974A (zh) 一种锂硫电池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203976A (zh) 一种可提高金属锂负极稳定性的混合溶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63427A (zh) 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锂合金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