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2751A -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2751A
CN109702751A CN201910158852.6A CN201910158852A CN109702751A CN 109702751 A CN109702751 A CN 109702751A CN 201910158852 A CN201910158852 A CN 201910158852A CN 109702751 A CN109702751 A CN 109702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nnecting rod
position coordinates
joint
mechanica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88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彤
郑帅康
舒心
王春凯
刘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1588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2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2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2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机械臂包括七个关节,七个关节串联布置,相邻两关节之间相互垂直,方法包括:S1,将机械臂转化为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其中,第一连杆、第一节点、第二连杆、第二节点、第三连杆、第三节点、第四连杆依次相连;S2,将第一连杆的起始端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并根据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S3,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通过逆向求解各个节点的位置坐标,利用位置坐标求解各关节的旋转角度,实现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求解,拓展冗余机械臂的应用,实现复杂场景下机械臂灵活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臂逆解求解是机械臂实现各类操作和精细控制的基础,机械臂一般由多个连杆组成,机械臂求逆解可以分为位置级逆解和速度级逆解两大类,速度级逆解是已知机械臂末端六维速度向量,基于机械臂雅可比矩阵,求解各关节速度。速度级逆解通过迭代,能够获得一段时间内位姿变化对应的各关节角度变化。而位置级逆解则是根据机械臂末端六维位姿直接求解对应的各关节角度。随着目前机械臂的应用环境越来越广泛,实时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凸显出了位置级逆解的重要性。目前针对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多集中在6DOF(degree of freedom)机械臂上,6DOF机械臂在其工作空间中具备16个实数解,可以通过分离消元和多元方程求得其位置级逆解的封闭解析解。而针对冗余度机械臂求逆解,则多针对平面冗余度机械臂,如4DOF和5DOF。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机械臂的智能化操作要求增多,灵巧操作、避障和避奇异的需求使得空间6个自由度已经无法满足很多场合下的机械臂应用,具备一个空间冗余度(在达到六维位姿的前提下具备一个额外的自由度)的7DOF的机械臂在工作空间中具有无穷多解,能够在到达指定位姿的前提下优化自身构型。
目前工业和服务机械臂等均向着冗余方向发展,针对7DOF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研究,需要涉及到位置级逆解的快速解算、通解表征和优化选解三方面的内容。目前针对具备一个空间冗余度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的研究开展较少,一种是采用速度级逆解求积分的方法,但会扩大误差,本质上仍是速度级逆解;另一种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数值法的弊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得到的解集是全部逆解的子集,且难以反映各个解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优化选解;另一方面是数值计算耗费巨大的硬件资源,不利于机械臂的实时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快速且能够反映解集关系的7DOF冗余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对于拓展冗余机械臂的应用,面向复杂场景进行机械臂实时灵巧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可以快速解算出机械臂各关节角度。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机械臂包括七个关节,七个关节串联布置,相邻两关节之间相互垂直,方法包括:S1,将机械臂构型转化为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其中,第一连杆、第一节点、第二连杆、第二节点、第三连杆、第三节点、第四连杆依次相连;S2,将第一连杆的起始端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并根据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S3,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
可选地,步骤S2中并根据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计算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具体为: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相对于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第三节点相对于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第四连杆末端相对于第三节点的变换矩阵为得到根据以及DH参数计算得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
可选地,步骤S1还包括获取四个连杆上每一连杆的长度,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连杆长度分别为d1、d2、d3以及d4
可选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为[dx dy dz δx δy δz]T,其中,dx、dy、dz为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δx、δy、δz为第四连杆末端的的姿态坐标,根据以及DH参数计算得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具体为:
根据DH参数将展开得到:
得出:
其中,[xT yT zT]T=[dx dy dz]T,[x3 y3 z3]T为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其中,n(nx,ny,nz),o(ox,oy,oz),a(ax,ay,az)为旋转矩阵的三个列向量,三个向量均为单位向量且两两正交,R(z,δz)为绕z轴的旋转矩阵,R(y,δy)为绕y轴的旋转矩阵,R(x,δx)为绕x轴的旋转矩阵。
可选地,第二节点的可行位置构成圆形轨迹,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x2,y2,z2)具体为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解算圆形轨迹的轨迹方程,其中第二节点的轨迹方程为:
x2=o1+rcosφa1+rsinφb1
y2=o2+rcosφa2+rsinφb2
z2=o3+rcosφa3+rsinφb3
其中,r为圆形轨迹的半径,a(a1,a2,a3)和b(b1,b2,b3)是位于圆形轨迹平面内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n为垂直于运动轨迹平面的法向量,o(o1,o2,o3)为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圆心O的坐标,φ为圆形轨迹的相位角。
可选地,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圆心O的坐标:
其中,d1,o为第一节点与所述圆心O的距离d1,3为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的距离,l1,3为第一节点指向第三节点的向量。
可选地,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半径r:
可选地,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运动轨迹平面内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a(a1,a2,a3)和b(b1,b2,b3):
其中,l0,1为第一连杆起始端指向第一节点的向量。
可选地,还包括:S4,根据第三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第一连杆的起始端以及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分别求得所述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连杆的向量,根据向量求得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其中,第i关节的旋转角为θi
θ1=arctan(y2,x2)
θ6=acosT33
其中,n123为θ3等于0时P1P2P3平面的法向量,n123′为θ3等于0时P1P2P3’平面的法向量,Tij表示T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其中T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通过逆向求解各个节点的位置坐标,通过位置坐标求解各关节的旋转角度,拓展冗余机械臂的应用,面向复杂场景进行机械臂实时灵巧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工作状态下的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该机械臂包括七个关节,七个关节串联布置,相邻两关节之间相互垂直,方法包括:S1,将机械臂构型转化为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其中,第一连杆、第一节点、第二连杆、第二节点、第三连杆、第三节点、第四连杆依次相连;S2,将第一连杆的起始端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并根据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S3,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图1中所示的机械臂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该机械臂位于基直角坐标系X0Y0Z0中,图1为该机械臂的初始状态,该机械臂由七个关节组成,分别为第一关节1、第二关节2、第三关节3、第四关节4、第五关节5、第六关节6以及第七关节7,XmYmZm分别为第m关节的坐标系,1≤m≤7的整数,参见图1中,黑色旋转箭头标示出每个关节的可活动方向,由图1可知,第一关节1可以绕Z0轴旋转,第二关节2可以绕Z1轴旋转,第三关节3可以绕Z2轴旋转,第四关节4可以绕Z3轴旋转,第五关节可以绕Z4轴旋转,第六关节可以绕Z5轴旋转,第七关节可以绕Z6轴旋转。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各关节坐标系的位置关系见表1,表1可知,第二关节2、第四关节4以及第六关节6的等效长度l均为0mm,该机械臂可简化如图2所示的具有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的机械臂。
表1
表1中,αi-1为从坐标轴zi-1到zi绕坐标轴xi-1旋转的角度;ai-1为从坐标轴zi-1到zi沿坐标轴xi-1测量的距离;为从坐标轴xi-1到坐标轴xi绕坐标轴zi旋转的角度;li为从坐标轴xi-1到坐标轴xi沿坐标轴zi测量的距离。对机械臂进行简化的过程中以两相邻坐标系Z轴间的公垂线长度为连杆长度,将初始横向排列连杆作为节点,其中,第二关节2、第四关节4及第六关节6为横向关节并且长度均为0,因此该机械臂中第一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1的第一连杆,第三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2的第二连杆,第五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3的第三连杆,第七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4的第四连杆,第二关节简化为第一节点P1,第四关节简化为第二节点P2,第六关节简化为第三节点P3,第一连杆的起始端为节点P0,第四连杆的末端节点Pe。
S1,将机械臂构型转化为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其中,第一连杆、第一节点、第二连杆、第二节点、第三连杆、第三节点、第四连杆依次相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简化后的模型包括第一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1的第一连杆,第三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2的第二连杆,第五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3的第三连杆,第七关节被简化为长度为d4的第四连杆,第二关节简化为第一节点P1,第四关节简化为第二节点P2,第六关节简化为第三节点P3,第一连杆的起始端为节点P0,第四连杆的末端节点Pe。
S2,将第一连杆的起始端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并根据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
将步骤S1获得的简化模型设于直角坐标系X0Y0Z0中,使第一连杆起始端P0与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参见图2,从第一连杆起始端P0开始依次为第一连杆(对应于第一关节1)、第二连杆(对应于第三关节3)、第三连杆(对应于第五关节5)以及第四连杆(对应于第七关节7),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点为第一节点P1、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点为第二节点P2、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连接点为第三节点P3
通过测量可以得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对应的连杆长度依次为d1、d2、d3以及d4,在第四连杆末端Pe的位姿固定时,第一连杆与基直角坐标系的Z轴始终重合,也即P1点的坐标为(0 0 d1),节点P2的可行轨迹为圆形(如图2所示),因此可以通过求解该圆形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获得在第四连杆末端Pe的位姿下第二节点P2对应的所有可行位置,进一步得到各关节角度的解。
在第四连杆末端Pe位姿已知时,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想求得第二节点P2的位置坐标必须首先求得第三节点P3的位置坐标,具体如下:
S21,获取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相对于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S22,第三节点相对于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S23,第四连杆末端相对于第三节点的变换矩阵为得到
S24,根据以及DH参数计算得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
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第四连杆末端Pe的位姿为Pe=[dx dy dz δx δyδz]T,其中,前三项dx、dy、dz为该第四连杆末端Pe的位置坐标,δx、δy、δz为第四连杆末端Pe的姿态坐标,在姿态坐标以ZYX欧拉角表示,将第四连杆末端Pe位姿相对于直角坐标系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矩阵首先设定第三节点也即节点P3的位置坐标为[x3y3 z3]T,第三节点P3相对于直角坐标系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矩阵于是得到根据DH参数,可以展开得到如下关系式:
推导得出:
其中[xT yT zT]T=[dx dy dz]T其中,n(nx,ny,nz),o(ox,oy,oz),a(ax,ay,az)为旋转矩阵的三个列向量,三个向量均为单位向量且两两正交,R(z,δz)为绕z轴的旋转矩阵,R(y,δy)为绕y轴的旋转矩阵,R(x,δx)为绕x轴的旋转矩阵。
至此可以求得第三节点P3的位置坐标为[x3 y3 z3]T
S3,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
由步骤S2可以求得第三节点P3对应的位置坐标[x3 y3 z3]T,第二节点P2对应的可行的圆形运动轨迹的圆心坐标设为o(o1,o2,o3),第二节点P2对应的圆形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r为轨迹圆半径,a(a1,a2,a3)和b(b1,b2,b3)是位于原平面内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n为垂直于轨迹圆平面的法向量,φ为该圆形轨迹的相位角。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解圆心O的坐标,首先根据几何法得到如下公式:
其中,d1,3表示第一节点P1与第三节点P3间的距离,d1,o表示节点P1与圆心O的距离;
通过上式(3)可得到:
进而得到该圆形运动轨迹的半径r以及其圆心坐标O:
其中,l1,3为第一节点P1指向第三节点P3的向量,由上可以计算出第三节点P3的位置坐标,由以上可知P1的坐标为(0 0 d1),至此可以求得圆心O的坐标。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圆形运动轨迹平面内任意的两个正交单位向量a(a1,a2,a3)和b(b1,b2,b3):
其中,l0,1为节点P0指向节点P1的向量。
将公式(4)~(7)代入公式(2)即可得到在给定φ下节点P2的坐标(x2y2,z2)T
S4,根据第三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第一连杆的起始端以及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分别求得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连杆的向量,根据所述向量求得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
由上述步骤S1~S3可以求得第三节点P3、第二节点P2以及第一节点P1的位置坐标,因此可以求得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连杆的向量,进一步得出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θ,参见图3可知,第一关节1对应于简化模型中的第一连杆,第三关节3对应于简化模型中的第二连杆,第五关节5对应于简化模型中的第三连杆,第七关节对应于简化模型中的第四连杆,第一关节1也即第一连杆的旋转角度为θ1,第一关节1始终垂直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XY平面,第二连杆在第二关节2的带动下只能沿垂直于第二关节2的轴线的方向转动,第一关节1的旋转角度θ1即为第二连杆在xy平面上投影后与X轴的夹角,θ2为第二关节2的旋转角度,第二连杆在第二关节2的带动下只能沿垂直于第二关节2的轴线的方向转动,因此θ2的大小即为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夹角,由于由上计算得到P0,P1,P2的坐标,因此很容易得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向量,进而计算到θ2,同理由P1,P2,P3计算出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向量,进而计算出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的夹角也即第四关节4的转角θ4,因此可得到第一关节1、第二关节2和第四关节4的转角θ1,θ2,θ4的计算公式为:
在初始位置时P1,P2,P3在同一平面上,当第三关节3旋转某一角度θ3时,使得第三节点的位置为P’3不在原P3位置处,因此θ3的大小为平面P1,P2,P3与P1,P2,P’3的夹角,为了求解该二面角,θ3为0时,第四关节4的坐标系相对于P0所在的原点的基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其中,为第一关节1的坐标系相对于P0所在的原点的基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二关节2的坐标系相对于第一关节1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三关节3转动θ3角度后的坐标系相对于第二关节2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四关节4的坐标系相对于第三关节3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其中,与式(8)结合得到
与公式(1)同理得到:
其中,P3′=[x3′,y3′,z3′]T
简化后得到:
从而得到P’3的坐标,进而得到l2,3′,由于l1,2和l2,3是平面P1P2P3不共线的两个向量,l1,2和l2,3′是平面P1P2P3′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为:
从而得到二面角为:
根据上述求得的θ1~θ4,可以求得基于其中,为第五关节5的坐标系相对于第四关节4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六关节6的坐标系相对于第五关节5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七关节7的坐标系相对于第六关节6的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第四关节4的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实际变换矩阵,可以展开得到:
其中Tij表示T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于是根据式(13),可以求解θ5~θ7各角度值。
通过以上方式,即可求各关节的坐标以及各关节的旋转角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所述机械臂包括七个关节,所述七个关节串联布置,相邻两关节之间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将所述机械臂构型转化为四个连杆和三个节点,其中,第一连杆、第一节点、第二连杆、第二节点、第三连杆、第三节点、第四连杆依次相连;
S2,将所述第一连杆的起始端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获取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并根据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和姿态坐标,计算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
S3,根据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并根据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计算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相对于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所述第三节点相对于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变换矩阵
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相对于第三节点的变换矩阵为得到
根据以及DH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获取所述四个连杆上每一连杆的长度,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连杆长度分别为d1、d2、d3以及d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姿为[dx dy dz δxδy δz]T,其中,dx、dy、dz为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δx、δy、δz为所述第四连杆末端的的姿态坐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以及DH参数计算得到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具体为:
根据DH参数将所述展开得到:
得出:
其中,[xT yT zT]T=[dx dy dz]T,[x3 y3 z3]T为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其中,n(nx,ny,nz),o(ox,oy,oz),a(ax,ay,az)为旋转矩阵的三个列向量,三个向量均为单位向量且两两正交,R(z,δz)为绕z轴的旋转矩阵,R(y,δy)为绕y轴的旋转矩阵,R(x,δx)为绕x轴的旋转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节点的可行位置构成圆形轨迹,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位置坐标(x2,y2,z2)具体为根据第三节点的位置坐标解算所述圆形轨迹的轨迹方程,其中所述第二节点的轨迹方程为:
x2=o1+rcosφa1+rsinφb1
y2=O2+rcosφa2+rsinφb2
z2=o3+rcosφa3+rsinφb3
其中,r为所述圆形轨迹的半径,a(a1,a2,a3)和b(b1,b2,b3)是位于所述圆形轨迹平面内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n为垂直于所述运动轨迹平面的法向量,o(o1,o2,o3)为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圆心O的坐标,φ为所述圆形轨迹的相位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圆心O的坐标:
其中,d1,o为第一节点与所述圆心O的距离d1,3为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的距离,l1,3为第一节点指向第三节点的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节点的圆形轨迹的半径r: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运动轨迹平面内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a(a1,a2,a3)和b(b1,b2,b3):
其中,l0,1为第一连杆起始端指向第一节点的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根据所述第三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第一连杆的起始端以及第四连杆末端的位置坐标,分别求得所述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连杆的向量,根据所述向量求得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每一关节的旋转角度,其中,第i关节的旋转角为θi
θ1=arctan(y2,x2)
θ6=a cosT33
其中,n123为θ3等于0时P1P2P3平面的法向量,n123′为θ3等于0时P1P2P3’平面的法向量,Tij表示T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其中T为:
CN201910158852.6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Pending CN109702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8852.6A CN10970275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8852.6A CN10970275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2751A true CN109702751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8852.6A Pending CN109702751A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2751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2125A (zh) * 2019-12-12 2020-02-21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患侧手部康复训练方法及***
CN111881411A (zh) * 2020-07-10 2020-11-03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节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2091979A (zh) * 2020-10-10 2020-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级逆运动学的七自由度机械臂限位优化方法
CN11311910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方法、机械臂控制装置、计算设备及***
CN113370213A (zh) * 2021-06-25 2021-09-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姿态计算方法
CN113580140A (zh) * 2021-08-18 2021-11-02 连江福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机械臂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715025A (zh) * 2021-09-10 2021-11-30 南京猫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拉伸机械手臂控制方法
CN113885316A (zh) * 2020-07-02 2022-01-0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刚度建模与辨识方法
CN114102662A (zh) * 2021-11-26 2022-03-01 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复合机器人
CN114147714A (zh) * 2021-12-02 2022-03-08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自主机器人机械臂控制参数计算方法和***
CN116038702A (zh) * 2022-12-30 2023-05-02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机器人逆解方法及七轴机器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722A (zh) * 2015-05-26 2015-08-26 宁波韦尔德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工业机械臂的逆动学求解方法
US20160158936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CN106584461A (zh) * 2016-12-21 2017-04-26 西安科技大学 多约束条件下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拟人臂构型优化方法
WO2017096605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Abb Schweiz Ag Robot off-line programming method and appartus using the same
CN107066645A (zh) * 2016-12-01 2017-08-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七自由度偏置机械臂逆解方法
CN108638055A (zh) * 2018-04-11 2018-10-12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自主避障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58936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CN104866722A (zh) * 2015-05-26 2015-08-26 宁波韦尔德斯凯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工业机械臂的逆动学求解方法
WO2017096605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Abb Schweiz Ag Robot off-line programming method and appartus using the same
CN107066645A (zh) * 2016-12-01 2017-08-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七自由度偏置机械臂逆解方法
CN106584461A (zh) * 2016-12-21 2017-04-26 西安科技大学 多约束条件下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拟人臂构型优化方法
CN108638055A (zh) * 2018-04-11 2018-10-12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自主避障规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泽 等: "基于自运动的仿人七自由度机械臂逆解算法",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2125A (zh) * 2019-12-12 2020-02-21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患侧手部康复训练方法及***
CN113119104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方法、机械臂控制装置、计算设备及***
CN113119104B (zh) * 2019-12-31 2022-08-0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方法、机械臂控制装置、计算设备及***
CN113885316B (zh) * 2020-07-02 2023-04-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刚度建模与辨识方法
CN113885316A (zh) * 2020-07-02 2022-01-0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刚度建模与辨识方法
CN111881411A (zh) * 2020-07-10 2020-11-03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节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1881411B (zh) * 2020-07-10 2024-02-06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节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2091979B (zh) * 2020-10-10 2021-1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级逆运动学的七自由度机械臂限位优化方法
CN112091979A (zh) * 2020-10-10 2020-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级逆运动学的七自由度机械臂限位优化方法
CN113370213A (zh) * 2021-06-25 2021-09-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姿态计算方法
CN113580140A (zh) * 2021-08-18 2021-11-02 连江福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机械臂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715025A (zh) * 2021-09-10 2021-11-30 南京猫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拉伸机械手臂控制方法
CN114102662A (zh) * 2021-11-26 2022-03-01 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一种复合机器人
CN114147714A (zh) * 2021-12-02 2022-03-08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自主机器人机械臂控制参数计算方法和***
CN116038702A (zh) * 2022-12-30 2023-05-02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机器人逆解方法及七轴机器人
CN116038702B (zh) * 2022-12-30 2023-12-19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机器人逆解方法及七轴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2751A (zh) 一种七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位置级逆解方法
Monsarrat et al. Workspace analysis and optimal design of a 3-leg 6-DOF parallel platform mechanism
Yu et al. A unified approach to type synthesis of both rigid and flexure parallel mechanisms
Xu et al. Dual arm-angle parameteris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analytical inverse kinematics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
CN107066645A (zh) 一种七自由度偏置机械臂逆解方法
CN102785248A (zh) 一种解耦型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
CN109048897B (zh) 一种主从机器人遥操作的方法
CN109676606A (zh) 一种计算机械臂臂角范围的方法、机械臂及机器人
Luo et al. Analytical inverse kinematic solution for modularized 7-DoF redundant manipulators with offsets at shoulder and wrist
Yan et al. Analytical inverse kinematics of a class of redundant manipulator based on dual arm-angle parameterization
Zhuang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SLPM-based extensible continuum arm
Zhang et al. Base placement optimization of a mobile hybrid machining robot by stiffn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reachability and nonsingularity constraints
Shao et al. Driving force analysis for the secondary adjustable system in FAST
Su et al. Type synthesis of freedom and constraint elements for design of flexure mechanisms
CN109366486A (zh) 柔性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Jiang et al. An integrated inverse kinematic approach for the 7-DOF humanoid arm with offset wrist
Yu et al. Mobility and singularity analysis of a class of 2-DOF rot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s using a visual graphic approach
Xie et al. Structural synthesis for a lower-mobility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 with swivel hinges
Ohashi et al. Motion planning in attitude maneuver using non-holonomic turns for a transformable spacecraft
Zhao et al. Synthesis of rectilinear motion generating spatial mechanism with application to automotive suspension
Huda et al. Kinematic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a 3-URU pure rota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respect to singularity and workspace
CN106444369B (zh) 基于非对称变结构的操作臂前向运动学定位方法
Jeong et al. Virtual joint method for kinematic modeling of wheeled mobile manipulators
Wang et al. A novel 2-SUR 6-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actuated by spherical motion generators
Zhang et al. Type synthesis of uncoupled 2T2R parallel manipul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