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9655A -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9655A
CN109699655A CN201711018932.9A CN201711018932A CN109699655A CN 109699655 A CN109699655 A CN 109699655A CN 201711018932 A CN201711018932 A CN 201711018932A CN 109699655 A CN109699655 A CN 109699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iothiazolinone
ethyl ketone
thiazole pyrrole
composition
pyrrole 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89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文辰
叶宇平
杨建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inghui Crop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inghui Crop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inghui Crop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inghui Crop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89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9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6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两种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为1‑90:90‑1,杀菌剂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为1‑70%,优选为5‑6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的助剂和载体。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噻唑吡乙酮为杜邦公司研发的首个哌啶基噻唑异唑啉类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其靶标位点新颖,氟噻唑吡乙酮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上卵菌纲病害具有卓越防效,如黄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白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等。在极低的用量下,即可表现出极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且持效作用好。
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是由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的我国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不污染环境、对真菌、细菌类病害有很强的抑制毒杀作用,广泛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梨黑星病、苹果疮痂病、柑橘炭疽病和葡萄黑痘病等多种细菌及真菌性病害。是对环境安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
卵菌纲引起的霜霉病、疫病是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卵菌纲引起的病害是由真菌侵染所致,通常是在连续潮湿和降雨天气后发生,是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卵菌纲引起的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40%产量损失。
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噻霉酮和氟噻唑吡乙酮防治卵菌纲类病害的杀菌剂复配,具有活性高、作用机理独特、内吸活性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是值得重视的卵菌纲病害防治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抗性风险小、成本低、药效好、持效期长的杀菌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与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所述的氟噻唑吡乙酮与噻霉酮重量比为1-90:90-1,进一步优选为1-10:10-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1-70%,优选为5-60%。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例如可以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分散油剂、可分散液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液剂、油剂、微囊悬乳剂、油悬浮剂中任意一种。这些制剂可由通用的方法制备,例如,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同时还可以加入粘合剂、消泡剂、氧化剂、染料等。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系现有已知工艺,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蔬菜、水果、瓜类、烟草等作物上的霜霉病、疫病、黑胫病具有优良防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组合物的两个单剂化学结构差异很大,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可延缓两单剂单独使用所产生的抗性问题;2、混配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制剂实施例中的有效成分为折百后重量。
制剂实施例一13%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悬浮剂
称取8%噻霉酮、5%氟噻唑吡乙酮,8%拉开粉、5%烷基磺酸盐、茶枯粉30克、1%黄原胶、0.8%异噻唑啉酮、8%硅油,1%尿素,去离子水加至100%。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微米后制得13%噻霉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二14%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称取10%噻霉酮,4%氟噻唑吡乙酮,7%木质素磺酸盐,5%萘磺酸盐,8%聚乙烯吡咯烷酮,0.8%葡萄糖,白炭黑补足至100%。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14%噻霉酮·氟噻唑吡乙酮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三9%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可湿性粉剂
称取6%噻霉酮,3%氟噻唑吡乙酮,10%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6%烷基硫酸盐,20%硅藻土,白炭黑补足。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9%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四10%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称取8%噻霉酮,2%氟噻唑吡乙酮,6%TERSPERSE 2020,7%农乳700#,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硅酸镁铝,0.7%甘油,油酸甲酯补足至100%。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微米后制得10%噻霉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五11%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水乳剂
称取8%噻霉酮、3%氟噻唑吡乙酮,4%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吐温-60#、9%二甲苯、3%亚磷酸三苯酯、1%尿素、1%膨润土,0.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上述原料经混合,然后采用高剪切均质乳化。转速2500转/分条件下,持续搅拌1小时即可达细度且各种物料溶解混合均匀得成品。
制剂实施例六12%氟噻唑吡乙酮·噻霉酮悬浮剂
称取6%噻霉酮,6%氟噻唑吡乙酮,10%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6%烷基萘磺酸盐,3%羧乙基纤维素,0.5%山梨酸钾,0.8%硅油,1%尿素,膨润土补足。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微米后制得12%噻霉酮·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
二、生测实施例
2.1、试验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测试
2.1.1室内毒力测定
为了了解噻霉酮与氟噻唑吡乙酮组合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确切毒力,本发明对于其配比进行了筛选。
试验对象:马铃薯晚疫病
试验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附近
试验方法:参照《NYT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进行。
以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infestans)为供试病原菌。从田间采集发病叶片,实验室分离纯化,接种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培养至菌落直径达6cm左右备用。燕麦培养基、去离子水、划线三角瓶、培养皿、枪头、打孔器、接种器等灭菌后备用。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预先融化冷却至约50℃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入灭菌划线三角瓶中,使培养基与划线处(60mL)平齐,然后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600μL药液,分别加入上述三角瓶中,充分摇匀,后等量倒入4个培养皿(Φ9cm)中,制成5个浓度梯度带药平板。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在培养基上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打孔器(Φ5mm)自菌落边缘同一圆周上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盖上皿盖,于19℃培养箱中黑暗培养。根据空白对照皿中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每个菌落采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取其平均值,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抑制率,并借助DPS数据统计软件推算各个药剂处理至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EC50以及复配共毒系数。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混剂中某-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1中采用实施例1-6氟噻唑吡乙酮(A)和噻霉酮(B)以不同配比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生测试验,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性,其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
2.1.2、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处理:本试验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两个药剂用量,药剂用量是有效成分新产品(A)和噻霉酮(B)的质量和。对照药剂分别是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和3%噻霉酮悬浮剂及空白清水试验。
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常规喷雾。施药器械卫卫士WS-16型手动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雾,工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n。
每小区隔株调查10株,每株调查上部10叶。分级标准:
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
1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
3级:全株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个别小病斑;
5级:全株1/4-1/2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典型病斑;
7级:全株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茎杆上有较大病斑;
9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或大部分叶片枯死,甚至茎部枯死。
药效计算方法
试验结果见下表: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由表2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2.2、试验例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测试
2.2.1室内毒力测定
为了了解噻霉酮与氟噻唑吡乙酮组合混配对烟草黑胫病的确切毒力,本发明对于其配比进行了筛选。
用移液枪吸取配制好的20000μg/mL噻霉酮与氟噻唑吡乙酮组合物15μL,加入融化后冷却至50-60℃的燕麦培养基150mL中,充分混合均匀,用量筒量取75mL平均倒入3个培养皿中,则所倒培养基平板含药浓度为2.000μg/mL,剩余培养基再加入75mL不含药燕麦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再用量筒量取75mL平均倒入3个培养皿中,则所倒培养基平板含药浓度为原来的一半,即为1.000μg/mL,依次梯度稀释分别配成2.000、1.000、0.500、0.250、0.120、0.062、0.031和0.016μg/mL的含药培养基。首先将菌株接种到燕麦培养基上培养4~5d后,用直径7mm的打孔器于培养基边缘菌丝生长均匀处打取菌圆片,移到已经配好的各药剂系列浓度的燕麦培养基平板中心位置上,每皿一片,将其长有菌丝的一面朝下放置于培养基,然后置于28℃恒温箱内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开始测量菌落的生长直径。作出各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回归方程,求出EC50值并进行比较。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所占比列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3中采用实施例1-6氟噻唑吡乙酮(A)和噻霉酮(B)以不同配比对烟草黑胫病的室内生测试验,由表31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性,其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
2.2.2、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处理:本试验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两个药剂用量,药剂用量是有效成分新产品(A)和噻霉酮(B)的质量和。对照药剂分别是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和3%噻霉酮悬浮剂及空白清水试验。
试验方法:调查与统计方法:在第2次施药后5、10、14天进行病情指数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8株,记录总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分级标准为:
0级,全株无病;
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三分之一,个别叶片蔫萎;
3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或半数以下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
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或半数以上叶片轻度凋萎;
7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或三分之二以上叶片枯萎;
9级,病株全部叶片凋萎或枯死。试验结果见下表: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由表4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Claims (7)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重量比为1-90:90-1。
3.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为:1~10:10~1,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60%。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辅以农药制剂加工辅助成分加工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分散油剂、可分散液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液剂、油剂中任一中。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除农作物病害的用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病害优选为烟草黑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
CN201711018932.9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Withdrawn CN109699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8932.9A CN10969965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8932.9A CN10969965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655A true CN109699655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8932.9A Withdrawn CN109699655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96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4017A (zh) * 2018-02-08 2018-07-20 河北赛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81A (zh) * 2007-10-23 2011-02-09 杜邦公司 杀真菌剂化合物及混合物
CN107821404A (zh) * 2017-10-18 2018-03-23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霉酮和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338173A (zh) * 2017-08-08 2018-07-31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81A (zh) * 2007-10-23 2011-02-09 杜邦公司 杀真菌剂化合物及混合物
CN104663674A (zh) * 2007-10-23 2015-06-03 杜邦公司 杀真菌剂化合物及混合物
CN108338173A (zh) * 2017-08-08 2018-07-31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7821404A (zh) * 2017-10-18 2018-03-23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噻霉酮和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栽培学》", 30 November 200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广文等: "《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 31 January 201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叶建春等: "9个杀菌剂或药剂组合防治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效果", 《农业科技通讯》 *
李锐等: "《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30 September 2006, 中国社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4017A (zh) * 2018-02-08 2018-07-20 河北赛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3532B (zh) 四霉素复配物及应用
WO2018058904A1 (zh) 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0622B (zh) 一种含有大黄素甲醚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2640761A (zh) 一种含烯肟菌胺和防治卵菌纲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5265446B (zh) 一种含有烯肟菌胺及四氟醚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6489956A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39488B (zh) 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剂以及它们的应用
CN109699655A (zh)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和噻霉酮的农药组合物
CN105265434B (zh) 含有咯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32657B (zh) 一种用于单子叶作物的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832289A (zh) 一种含Picarbutrazox和精甲霜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7318865A (zh) 克菌丹和呋吡菌胺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CN108207985A (zh) 一种水稻田三元除草组合物
WO2018076667A1 (zh) 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18271A (zh) 一种含氟苯醚酰胺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13040146A (zh) 一种含敌稗和环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CN104920359B (zh) 高效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植物精油
CN109006819A (zh) 一种含苯酰菌胺与联苯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941408B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精甲霜灵组合物的农药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287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CN104920358B (zh)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天然产物组合物
CN104938514B (zh)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植物源化合物增效组合物
CN115104621B (zh) 一种含三乙膦酸铝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82569A (zh) 一种含有灭菌唑与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