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9216A -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9216A
CN109679216A CN201811623435.6A CN201811623435A CN109679216A CN 109679216 A CN109679216 A CN 109679216A CN 201811623435 A CN201811623435 A CN 201811623435A CN 109679216 A CN109679216 A CN 109679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resistance
stress
halogen
flam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34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武昌
张锴
蔡青
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ret Composites Co Ltd
Zhejia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Chemical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ret Composites Co Ltd
Zhejia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Chemical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ret Composites Co Ltd, Zhejia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Pret New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Pret Chemical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ret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34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9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9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9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22Halogen fre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32~96,滑石粉0~30,笼形聚倍半硅氧烷1~20,弹性体1~15,抗氧剂0.1~1,其他助剂0~2。本发明通过在传统滑石粉增强聚丙烯基础配方中引入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纳米粒子,通过两种不同尺度体系的复配,能够显著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能,同时纳米级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粒子能够起到成核剂的作用,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此外,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较好的成碳效应能够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改善其易燃烧的问题,使得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具有高的刚韧平衡性能的同时能够抗应力发白,且阻燃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综合性能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内外饰等,属于聚合物改性和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因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质轻价廉,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家用电器及电子等行业,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型热塑性塑料。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大汽车主机厂对于汽车内饰零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作为汽车内饰的仪表板、门板、立柱等零件,不仅需要较高的刚性作为结构支撑,同时还需要兼具较好的韧性,在受到外界冲击或撞击时,不会产生明显的破裂或尖锐碎片,最大限度的保护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聚丙烯制品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在顶出部位受力集中而产生银纹,导致应力发白现象,影响制品外观。同时,聚丙烯易燃且燃烧时伴随着熔滴现象,容易引起火灾,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刚韧平衡性能,改善其应力发白现象,并兼具高的阻燃性成为开发这类材料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改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刚韧平衡性能主要通过添加大量的无机填料和弹性体,但过多的填充会造成复合材料的重量增加以及耐热性能的下降,同时会造成材料在应力下产生发白现象。目前已有的专利仅仅针对上述某一方面或部分方面进行改善,但无法兼具材料的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性和阻燃性等的综合性研究。如专利CN106273350A通过加入碱式硫酸镁晶须和高目数滑石粉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但未涉及抗应力发白性和阻燃性。专利CN103113661A通过加入长玻璃纤维和阻燃剂来实现复合材料的高刚性高韧性和阻燃性,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却无法实现无卤阻燃,同时未涉及抗应力发白性能。专利CN106700232A通过添加低密度聚乙烯和玻璃纤维来改善材料的应力发白性能和刚性,但其加工性能和制品外观会受到影响,且未考虑阻燃性能。专利CN106810762A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阻燃剂实现材料的阻燃效果,但无法应用于高刚性高韧性要求的零部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了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刚韧平衡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应力发白性,并解决材料阻燃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基础配方中加入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在挤出共混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尺度体系的复配,能够显著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能,同时纳米级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粒子能够起到成核剂的作用,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此外,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较好的成碳效应能够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抑制材料燃烧的特点。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
本发明所适用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中,
所述的聚丙烯在230℃、2.16kg负荷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5~60g/10min。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丙烯或嵌段共聚丙烯;所述均聚丙烯的结晶度在70%以上,等规度大于99%;所述的嵌段共聚聚丙烯的共聚单体为乙烯,乙烯单体重复单元摩尔含量为4~10%。
所述的滑石粉为微米级滑石粉,白度为80%~90%,其粒径范围均为5~25μm,密度为2.7~2.8g/cm3
所述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杂化体系,其粒径范围为1~30nm。
所述的弹性体为乙烯-辛烯线形共聚物或乙烯-丁烯线形共聚物或者两者的组合,密度为0.88~0.90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0.5~10g/10min。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主抗氧剂为受阻酚或硫酯类抗氧剂;辅抗氧剂为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
所述的主抗氧剂为3114、1010和DSTP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辅抗氧剂为618和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其他添加剂为各种颜色添加剂、光稳定剂、各种酯类或脂肪酸类润滑剂等。
上述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各原料置于高速混合器中混合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190~200℃,二区200~21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排气真空度达到5~20kPa。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使用微米级的滑石粉与纳米级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复配,使得所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能。
2、本发明使用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能够在复合材料体系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改善抗应力发白性能。
3、本发明利用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较好的成碳效应,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4、本发明提出的高韧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90.6%聚丙烯、5%笼形聚倍半硅氧烷、2%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2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82.6%聚丙烯、5%滑石粉、5%笼形聚倍半硅氧烷、5%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3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74.6%聚丙烯、10%滑石粉、5%笼形聚倍半硅氧烷、8%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4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7.6%聚丙烯、15%滑石粉、5%笼形聚倍半硅氧烷、10%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5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0.6%聚丙烯、20%滑石粉、5%笼形聚倍半硅氧烷、12%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6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74.6%聚丙烯、5%滑石粉、10%笼形聚倍半硅氧烷、8%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7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7.6%聚丙烯、10%滑石粉、10%笼形聚倍半硅氧烷、10%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8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0.6%聚丙烯、15%滑石粉、10%笼形聚倍半硅氧烷、12%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对比例1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90.6%聚丙烯、5%滑石粉、2%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对比例2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82.6%聚丙烯、10%滑石粉、5%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对比例3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74.6%聚丙烯、15%滑石粉、8%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对比例4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7.6%聚丙烯、20%滑石粉、10%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对比例5
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60.6%聚丙烯、25%滑石粉、12%弹性体、0.1%抗氧剂3114和0.2%抗氧剂168、0.1%辅抗氧剂DSTP以及2%其它助剂。
实施例及对比例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表1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材料配方表(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复合材料配方中,所述的聚丙烯上海石化生产的共聚聚丙烯,商品牌号为M2600R,熔体流动速率为30g/10min(测试条件:230℃×2.16kg)。所述的滑石粉为1250目,其平均粒径为10μm,市售。所述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自制,平均粒径为10nm,分子量在30000~80000之间。所用的弹性体为DOW公司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商品名为Engage8150,其密度为0.868g/cm3,熔融指数为0.5g/10min(测试条件:190℃×2.16kg)。所述的主抗氧剂为BASF公司产的3114,商品牌号为Irganox3114,化学名称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二乙酯,以及英国ICE公司产的DSTP,商品牌号为Negonox DSTP,化学名称为硫代二丙酸十八酯。辅抗氧剂为BASF公司产的168,商品牌号为Irgafos 168,化学名称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所述的其它助剂包括各种颜色添加剂、光稳定剂、各种酯类或脂肪酸类润滑剂等。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各树脂和各种添加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190~200℃,二区200~21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排气真空度达到5~20kPa。
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粒子材料,在90~100℃的鼓风烘箱中干燥2~3小时,然后再将干燥好的粒子材料在注射成型机上进行注射成型制样,并进行性能测试。
密度测试:按ISO 1183-1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0×10×4mm;
拉伸性能测试:按ISO 527-2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17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
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64mm;
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按ISO 179-1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
抗应力发白性能测试:按德国大众PV3966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70×70×3.2mm,在标准光源下对比落球前后试样的应力发白情况,分为三个等级:A、无应力发白;B、轻微应力发白;C、明显应力发白;
阻燃性能测试:根据GB/T2406标准测试材料的氧指数。
材料刚性和韧性通过测试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来评判,抗应力发白性能通过对比落球前后的应力发白情况来评判,阻燃性能通过测试材料的氧指数进行评判。本发明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检测结果分别见表2。
表2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材料性能表
从实施例1-5与对比例1-5的对比以及实施例6-8与对比例3-5的对比可以看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能够显著的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且随着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刚韧平衡性能的提升越明显。从实施例3-5、实施例6-8与对比例3-5的对比可以看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能够改善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应力发白性能,且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应力发白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从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的对比可以发现,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能够大大提升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且其添加量越多,复合材料体系的氧指数越大,表明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越好。此外,相比滑石粉填充,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能够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制品的轻量化。

Claims (10)

1.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在230℃、2.16kg负荷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5~6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均聚丙烯或嵌段共聚丙烯;所述均聚丙烯的结晶度在70%以上,等规度大于99%;所述的嵌段共聚聚丙烯的共聚单体为乙烯,乙烯单体重复单元摩尔含量为4~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石粉为微米级滑石粉,白度为80%~90%,其粒径范围均为5~25μm,密度为2.7~2.8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形聚倍半硅氧烷,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杂化体系,其粒径范围为1~3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为乙烯-辛烯线形共聚物或乙烯-丁烯线形共聚物或者两者的组合,密度为0.88~0.90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0.5~10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主抗氧剂为受阻酚或硫酯类抗氧剂;辅抗氧剂为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抗氧剂为3114、1010和DSTP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辅抗氧剂为618和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添加剂为各种颜色添加剂、光稳定剂、各种酯类或脂肪酸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1-9任意之一所述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各原料置于高速混合器中混合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190~200℃,二区200~21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排气真空度达到5~20kPa。
CN201811623435.6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679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3435.6A CN109679216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3435.6A CN109679216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9216A true CN109679216A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3435.6A Pending CN109679216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921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7690A (zh) * 2019-12-23 2020-05-01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应和耐刮擦性能的阻燃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103A (zh) * 2020-09-25 2020-12-2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594A (zh) * 2020-09-25 2021-01-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笼型倍半硅氧烷类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62112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长效耐热氧老化性能、低气味抗发粘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BE1027908B1 (nl) * 2019-12-24 2021-07-26 Verhelst Bouwmaterialen Nv Afstandshouder, werkwijze voor de vervaardiging ervan en gebruik ervan in gewapende betonproducten
CN115637005A (zh) * 2022-11-04 2023-01-24 常州瑞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刚韧、耐热、高阻燃性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6102842A (zh) * 2022-12-29 2023-05-12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激光镭雕和v-0级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2434A1 (en) * 2000-03-24 2002-05-02 Lichtenhan Joseph D. Nanostructured chemicals as alloying agents in polymers
KR100871827B1 (ko) * 2007-08-30 2008-12-03 한국산업기술평가원(관리부서:요업기술원) 폴리올레핀계 나노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1184483A (ja) * 2010-03-04 2011-09-2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CN102382371A (zh) * 2010-12-14 2012-03-2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62A (zh) * 2012-12-06 2013-04-17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矿物增强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913A (zh) * 2013-08-30 2013-12-1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聚丙烯用增强增韧poss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7700A (zh) * 2014-07-22 2014-12-03 天津大学 一种增强型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2607A (zh) * 2014-12-30 2015-06-03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高模量薄膜用母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5061888A (zh) * 2015-08-04 2015-11-18 天津大学 一种聚倍半硅氧烷聚丙烯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5772A (zh) * 2014-10-21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仪表板材料
CN105602101A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021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低挥发耐刮擦汽车用内饰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US20160319100A1 (en) * 2013-12-17 2016-11-03 Polyad Services, Llc Pre-exfoliated layered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2434A1 (en) * 2000-03-24 2002-05-02 Lichtenhan Joseph D. Nanostructured chemicals as alloying agents in polymers
KR100871827B1 (ko) * 2007-08-30 2008-12-03 한국산업기술평가원(관리부서:요업기술원) 폴리올레핀계 나노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1184483A (ja) * 2010-03-04 2011-09-2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CN102382371A (zh) * 2010-12-14 2012-03-21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62A (zh) * 2012-12-06 2013-04-17 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矿物增强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913A (zh) * 2013-08-30 2013-12-1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聚丙烯用增强增韧poss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19100A1 (en) * 2013-12-17 2016-11-03 Polyad Services, Llc Pre-exfoliated layered material
CN104177700A (zh) * 2014-07-22 2014-12-03 天津大学 一种增强型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5772A (zh) * 2014-10-21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仪表板材料
CN105647021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低挥发耐刮擦汽车用内饰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672607A (zh) * 2014-12-30 2015-06-03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高模量薄膜用母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5061888A (zh) * 2015-08-04 2015-11-18 天津大学 一种聚倍半硅氧烷聚丙烯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2101A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7690A (zh) * 2019-12-23 2020-05-01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应和耐刮擦性能的阻燃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690B (zh) * 2019-12-23 2022-02-15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应和耐刮擦性能的阻燃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BE1027908B1 (nl) * 2019-12-24 2021-07-26 Verhelst Bouwmaterialen Nv Afstandshouder, werkwijze voor de vervaardiging ervan en gebruik ervan in gewapende betonproducten
CN112143103A (zh) * 2020-09-25 2020-12-2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594A (zh) * 2020-09-25 2021-01-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笼型倍半硅氧烷类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62112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长效耐热氧老化性能、低气味抗发粘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2112B (zh) * 2020-12-15 2024-04-09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长效耐热氧老化性能、低气味抗发粘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7005A (zh) * 2022-11-04 2023-01-24 常州瑞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刚韧、耐热、高阻燃性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5637005B (zh) * 2022-11-04 2023-08-25 常州瑞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刚韧、耐热、高阻燃性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16102842A (zh) * 2022-12-29 2023-05-12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激光镭雕和v-0级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9216A (zh) 一种高刚韧平衡性、抗应力发白、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277B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381B (zh) 一种高模量、超高抗冲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74918B1 (ko) 저비중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 내장재용 성형품
CN103524878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722448B (zh) 利用天然纤维的汽车内饰材料用复合组合物
CN101759913A (zh) 一种新型的耐划痕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9919A (zh) 一种低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71210A1 (en) Light weight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CN105254999A (zh) 一种耐划伤、高抗冲聚丙烯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978640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保险杠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869A (zh) 一种耐应力发白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58736A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74A (zh) 一种低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2223A (zh) 一种低线性热膨胀系数、仿植绒效果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237A (zh) 一种抗病毒、低雾度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9914A (zh) 一种矿物/晶须增韧增强聚丙烯组合物
CN105602102A (zh)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耐刮擦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03549A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25358A (zh) 一种低光泽度、软触感、无纺布型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32686A (zh) 一种低光泽耐划痕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408A (zh) 一种高耐热低散发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4966A (zh) 一种抗雾化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51035A (zh) 一种耐折叠发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1842A (zh) 一种汽车硬塑仪表板用低光泽、高刚性、高抗冲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