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0713B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0713B
CN109660713B CN201811190326.XA CN201811190326A CN109660713B CN 109660713 B CN109660713 B CN 109660713B CN 201811190326 A CN201811190326 A CN 201811190326A CN 109660713 B CN109660713 B CN 109660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ckup
shooting
pickup apparatus
angular velocity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03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0713A (zh
Inventor
宫泽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660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0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1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mag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3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a processor, e.g. controlling the readout of an image mem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获取拍摄距离,并且基于摇摄状态下的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拍摄距离来计算角度信息。所述摄像设备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是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机的拍摄方法其中之一,存在在照相机正在追踪移动被摄体的运动的同时进行拍摄的摇摄。在进行摇摄时,为了实现被摄体的动态感,将快门速度设置得较慢。在摇摄中,很难在照相机正在抖动的情况下成功地追踪并拍摄被摄体。此外,设置用于实现被摄体的动态感的快门速度并不容易。在快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背景平转量增加,因此实现更大的动态感,但是容易表现出手抖动或被摄体抖动。日本特开2006-317848描述了如下的摄像设备,其中该摄像设备基于被摄体的运动量和照相机的角速度来校正与作为摇摄对象的被摄体相关联的图像模糊(被摄体抖动)。
关于进行摇摄时的拍摄构图,例如存在从照相机水平地进行拍摄(其中被摄体和照相机所形成的角度(以下称为“被摄体角度”)是0°被摄体角度)的构图、以及以30°被摄体角度倾斜地进行拍摄的构图。特别地,在被摄体例如是电气列车的情况下的摇摄中,当以约30°被摄体角度进行拍摄时,可以提供拍摄电气列车前面的前灯、驾驶室或目的地指示器、以及进行摇摄的构图。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在被摄体速度高的情况下、被摄体和照相机所形成的角度瞬间变化,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317848中所述的摄像设备中,即使被摄体抖动可以最小化,拍摄也可能不能够以期望被摄体角度进行。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在摇摄时以期望被摄体角度进行被摄体的自动拍摄的摄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包括:矢量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拍摄图像来检测运动矢量;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拍摄距离;计算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摇摄状态下的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拍摄距离来计算角度信息;以及拍摄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是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拍摄图像来检测运动矢量;获取拍摄距离;基于摇摄状态下的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拍摄距离来计算角度信息;以及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表示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摄像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与摄像设备的手抖动校正控制相关联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摇摄拍摄场景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矢量的直方图的图。
图5是用于解释被摄体角度的计算的图。
图6是用于解释被摄体角度的设置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摄像设备的操作处理的示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被摄体角速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快门速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包括照相机主体131和可更换镜头100。可更换镜头100可被安装至照相机主体131并从该照相机主体131拆卸。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的示例包括小型数字照相机、视频照相机、监视照相机和网络照相机等。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照相机主体和镜头一体化的摄像设备。
可更换镜头100包括摄像透镜单元101。摄像透镜单元101包括主摄像光学***102、以及能够改变焦距的变焦透镜组103。此外,摄像透镜单元101包括用作用于校正由施加到摄像设备的抖动所引起的图像模糊的抖动校正部件的移位透镜组(以下称为“移位透镜”)104。移位透镜104在沿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时光学地校正与被摄体相关联的手抖动或图像模糊。此外,可更换镜头100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变焦透镜组(以下称为“变焦透镜”)的位置的变焦编码器106、以及被配置为检测移位透镜104的位置的抖动校正***位置检测器(位置传感器)105。
另外,可更换镜头100包括被配置为检测摄像设备的抖动的角速度传感器(抖动检测部件)109、以及镜头***控制微计算机(以下称为“镜头微计算机”)110。此外,可更换镜头100包括被配置为驱动移位透镜104的抖动校正***驱动单元107、以及被配置为放大位置传感器105的输出的放大器电路108。可更换镜头100包括针对照相机主体131的安装接触部113。
镜头微计算机110包括被配置为进行手抖动校正控制的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以及被配置为控制摇摄辅助模式的摇摄控制单元112。摇摄控制单元112和抖动校正***驱动单元107用作用于基于照相机微计算机122所计算出的被摄体角速度来驱动移位透镜104的抖动校正控制部件。尽管镜头微计算机110除此之外还进行调焦透镜控制和光圈控制等,但为了简化附图,将省略其说明。此外,为了校正手抖动,针对诸如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等的正交轴来检测并校正抖动,但是与两个轴相关联的抖动的检测和校正使用相同的结构。因此,将提供与一个轴相对应的说明。以这种方式,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包括作为抖动校正部件的图像模糊校正设备,其中该图像模糊校正设备通过在正交于光轴的方向上驱动光学元件来校正图像模糊。
照相机主体131包括快门114、诸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的摄像元件115、模拟信号处理电路(AFE)116、以及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117。此外,照相机主体131包括被配置为设置摄像元件115和AFE 116的操作定时的定时发生器(TG)120。照相机主体131包括具有电源开关和释放开关等的操作开关130。照相机主体131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整个照相机***的照相机***控制微计算机(以下称为“照相机微计算机”)122、被配置为驱动用于进行快门操作的马达的驱动器121、以及快门驱动马达119。
另外,照相机主体131包括被配置为记录拍摄图像的存储卡128、被配置为允许对照相机所拍摄并被使用的图像进行监视、并显示拍摄图像的液晶面板(以下称为“液晶显示器(LCD)”)129、以及针对可更换镜头100的安装接触部123。镜头微计算机110和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在预定定时经由安装接触部113和123进行串行通信。
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117包括被配置为基于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来检测被摄体的运动的运动矢量检测器(运动检测部件)118。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包括快门控制单元125、被配置为计算主被摄体的角速度的被摄体角速度计算器126、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以及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
在使用操作开关130接通照相机的电源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122检测该状态变化,并且在照相机微计算机122的控制下进行针对照相机主体131中的各电路的电源供给和初始设置。此外,向可更换镜头100供给电源,并且在镜头微计算机110的控制下进行可更换镜头100中的初始设置。此外,在镜头微计算机110和照相机微计算机122的控制之间的预定定时开始通信。在该通信中,从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向镜头微计算机110发送照相机状态和拍摄设置等。此外,从镜头微计算机110向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发送焦距信息或角速度信息等。在未选择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在可更换镜头100中,角速度传感器109检测由于手抖动等而施加到照相机的抖动,并且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进行手抖动校正控制。
图2是示出与摄像设备的手抖动校正控制相关联的结构示例的图。
与图1所示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将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包括偏移去除单元201~抖动校正***驱动单元209。偏移去除单元201例如是由高通滤波器(以下称为“HPF”)等构成的滤波器运算单元,并去除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输出中所包括的直流(DC)成分。增益相位计算器202包括放大器和相位补偿滤波器,其中放大器被配置为以预定增益对通过偏移去除单元201去除了DC成分的角速度数据进行放大。积分器203具有能够改变任意频带中的特性的功能,并且对增益相位计算器202的输出进行积分以计算移位透镜104的驱动量。隔振控制判断单元204根据照相机信息获取单元225的输出来切换用于驱动移位透镜104的控制信号。在摄像设备的操作模式是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隔振控制判断单元204采用使用摇摄控制单元112所计算出的积分器224的输出。在操作模式是摇摄辅助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情况下,隔振控制判断单元204采用使用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所计算出的积分器203的输出。
位置传感器105所输出的移位透镜104的位置的检测结果被AMP 108放大,并被A/D转换器206转换为数字信号。减法器205从隔振控制判断单元204的输出中减去A/D转换器206的输出,并将相减数据作为偏差数据输出至控制器207。
控制器207包括被配置为以预定增益来放大输入数据的放大器、以及相位补偿滤波器。使用控制器207中的放大器和相位补偿滤波器来对作为减法器205的输出的偏差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然后将其输出至脉宽调制器208。脉宽调制器208将控制器207的输出数据调制为改变脉冲波的占空比的波形(即,PWM波形),并将调制输出数据供给至抖动校正***驱动单元209。抖动校正***驱动单元209是用于驱动移位透镜104的音圈型马达,并且基于脉宽调制器208的输出来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驱动移位透镜104。
以下将说明摇摄控制单元112。摇摄控制单元112包括通信控制单元210~照相机信息获取单元225。在使用操作开关130来设置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切换至摇摄辅助控制。此外,将表示摇摄辅助模式已经切换至摇摄辅助控制的信息从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0。因此,镜头微计算机110转变为摇摄辅助模式的控制。
在设置了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将用于计算摇摄的快门速度的背景平转效果的设置值发送至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此外,将拍摄时的被摄体角度的设置值发送至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照相机信息获取单元225获取摇摄辅助模式的设置信息、以及释放信息。
角速度输出单元211将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角速度数据输出至照相机微计算机122。被摄体角速度获取单元222经由安装接触部113或通信控制单元210来获取照相机主体131中的被摄体角速度计算器126所计算出的主被摄体的角速度数据。减法器223计算可更换镜头100中所检测出的角速度与照相机主体131中所检测出的主被摄体的角速度之间的差(偏差)。积分器224对减法器223所计算出的偏差进行积分。
以下将说明用于计算主被摄体的角速度的方法。摇摄辅助模式下所设置的照相机主体131输出由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117中的运动矢量检测器118从与拍摄图像有关的信息中检测到的被摄体的运动矢量。此外,照相机主体131从镜头微计算机110接收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09所检测到的角速度数据。在摇摄拍摄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矢量,即拍摄者(用户)试图拍摄的被摄体的矢量、以及作为从运动矢量检测器118输出的矢量的摇摄背景的矢量。在设置了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照相机主体131采用所检测到的两种类型的运动矢量中的被摄体矢量。以下参考图3和4来说明用于采用被摄体矢量的方法。
图3是示出摇摄拍摄场景的示例的图。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运动矢量检测块302被布置为画面上,例如8行和8列。运动矢量检测器118针对运动矢量检测块302中的一帧前的图像检测运动量。因此,检测到被摄体301的矢量和背景的矢量。
图4是示出运动矢量检测器所检测到的矢量的直方图的图。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精确地分离被摄体矢量和背景矢量,使用作为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输出的角速度数据。在拍摄者成功地追踪被摄体的运动的情况下,被摄体矢量存在于0像素附近。由于不熟悉拍摄的拍摄者增加了被摄体的运动量、从而使被摄体矢量远离0像素,因此很难区分被摄体矢量和背景矢量。因此,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使用焦距或帧频数据将作为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输出的角速度数据转换为像面移动量303。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基于转换值为将存在于特定范围(背景范围)304中的矢量组判断为背景矢量302。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将存在于该特定范围304外的矢量组判断为被摄体矢量301。在画面上存在多个被摄体的情况下,存在多个被摄体矢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与照相机的聚焦框最近的被摄体矢量。这是因为拍摄者需要将聚焦框放置在期望拍摄的被摄体上。如上所述,所判断的被摄体矢量的值是主被摄体的像面上的移动量。应当注意,可以使用照相机主体131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24的输出作为直方图所用的角速度数据。
图5是用于解释使用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的被摄体角度的计算的图。
照相机主体131在拍摄距离(被摄体距离)L[m]处以摇摄方式拍摄以被摄体速度V[km/h]移动的被摄体601。根据被摄体601和照相机主体131所形成的角度604(被摄体角度)的值来确定相对于照相机主体131成特定角度差地拍摄被摄体601的构图。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基于表达式(1)来计算被摄体角度θ604。被摄体角度θ604是连接照相机主体131和被摄体601的线602相对于在被摄体601与照相机主体131最接近时照相机主体131和被摄体601彼此连接的方向的角度。
θ=tan-1[Vt/√{L2-(Vt)2}] (1)
θ是被摄体角度[deg]。V是被摄体速度[km/h]。t是单位时间(1/帧频)[sec]。因此,Vt是被摄体601在单位时间内的移动距离。L是拍摄距离[m]。
拍摄距离L[m]例如是像面相位差方法的焦点检测处理期间计算出的。具体地说,在对被摄体601进行聚焦时,可以看到像面上的聚焦位置的像素数。因此,可以通过使像素数乘以像素间距[um/pix]来计算拍摄距离。应当注意,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可以使用表示使用已知方法所获得的各像素的距离分布的距离图,来计算拍摄距离L。此外,拍摄者可以在通过操作开关130的操作使照相机的操作模式为摇摄辅助模式之后,根据菜单设置等来设置拍摄距离。
在以预定帧频驱动矢量检测器118的情况下,根据矢量检测结果来检测被摄体的运动量[pix]。因此,可以基于被摄体的运动量的值、像素间距[um/pix]和单位时间(1/帧频)[sec]来计算Vt。拍摄者在拍摄之前所设置的值可被用作Vt。在被摄体角度604是0°的情况下,提供正好在照相机旁边拍摄被摄体601的构图。在被摄体角度604是30°的情况下,提供被摄体面向照相机并且照相机向着被摄体正面的构图。
图6是用于解释被摄体角度的设置方法的示例的图。拍摄者可以在通过操作开关130的操作使照相机的操作模式为摇摄辅助模式之后,根据菜单设置等来设置自动拍摄辅助。在有效地设置了自动拍摄辅助的情况下,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在LCD 129上显示选择被摄体角度的多个构图701和702。也就是说,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在画面上显示根据被摄体角度的构图。在图6中,要选择的构图数是两个,但是可以显示三个或更多个构图。在构图702中,被摄体角度是30°。在构图701中,被摄体角度是0°。当拍摄者触摸操作开关130或LCD129上的任意构图时,照相机微计算机122选择与该构图相对应的被摄体角度。当然,用于选择被摄体角度的方法不限于图6所示的示例。
在使用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所选择的被摄体角度604是所选被摄体角度的情况下,在照相机微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自动拍摄。在被摄体角度604落在所选被摄体角度±阈值(例如,1[deg])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进行自动拍摄。因此,在拍摄者仅集中于摇摄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无被摄体抖动地对背景进行恒定摇摄、并且以期望被摄体角度对被摄体进行摇摄。应当注意,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可以根据拍摄者的操作来选择多个被摄体角度,并且可以每当所计算出的被摄体角度604是所选择的各角度时进行自动拍摄。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摄像设备的操作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在S5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用作用于检测摇摄状态的第一检测部件。具体地说,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判断是否根据操作开关130的操作将模式设置为摇摄辅助模式。在判断为模式未被设置为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在判断为模式被设置为摇摄辅助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02的处理。
在S5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基于从镜头微计算机110发送来的信号来判断可更换镜头100是否是与摇摄辅助模式相对应的可更换镜头。在判断为可更换镜头100是与摇摄辅助模式相对应的可更换镜头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03的处理。在判断为可更换镜头100不是与摇摄辅助模式相对应的可更换镜头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06的处理。
在S503中,运动矢量检测器118用作用于基于拍摄图像来检测运动矢量的第二检测部件。也就是说,运动矢量检测器118检测作为运动矢量的像面中的运动量。随后,在S504中,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基于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角速度数据、焦距、以及帧频数据来计算像面移动量。此外,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计算被摄体角速度。随后,在S506中,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计算用于摇摄辅助的快门速度。
在S507中,被摄体距离计算器132获取拍摄距离。随后,在S507中,被摄体距离计算器132基于S507中所获取的拍摄距离以及从矢量的检测结果获取的被摄体的运动量、使用表达式(1)来计算被摄体角度。
随后,在S509中,镜头微计算机110基于S505中的被摄体角速度的计算处理结果以及摇摄辅助所用的快门速度,来确定曝光时间段期间的移位透镜104的驱动量。此外,在S508中所计算出的被摄体角度落在拍摄前的被摄体角度的设置值±阈值(例如,1[deg])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从被摄体角度计算器132向快门控制单元125发送自动拍摄定时通知。因此,在曝光开始时,抖动校正***驱动单元107同时驱动移位透镜104。也就是说,照相机微计算机122用作用于在被摄体角度是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的拍摄控制部件。
图8是用于说明图7的S505中的被摄体角速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在S510中,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对图7的S503中所检测到的全部矢量进行直方图计算。随后,在S511中,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判断是否可以检测到被摄体矢量。在判断为不能检测到被摄体矢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15的处理。在判断为可以检测到被摄体矢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12的处理。
将说明被摄体矢量检测的判断标准。例如,在图4所示的直方图中的被摄体矢量的频数是预定阈值1(频数为4以上)的情况下,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判断为可以检测到被摄体矢量。在被摄体矢量的频数是预定阈值1(频数小于4)的情况下,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判断为不能检测到被摄体矢量。
在S512中,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通过使用与聚焦框最接近的检测块作为起始点而以同心圆对检测块进行积分,来计算被摄体矢量。随后,在S513中,被摄体矢量计算器126将S512中所计算出的被摄体矢量转换为被摄体角速度。
在S51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将从镜头微计算机110接收到的角速度输出单元211的输出与被摄体角速度相加,并将所得到的结果作为被摄体角速度数据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0。镜头微计算机110中的摇摄控制单元112使用积分器224来对从照相机微计算机122接收到的被摄体角速度数据与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角速度数据(抖动检测信号)之间的差进行积分。因此,计算出用于校正被摄体抖动的目标控制值(被摄体抖动校正量)。
另外,在S515中,由于在S511中未检测到被摄体矢量,因此将移位透镜104的控制切换为手抖动校正控制。此外,镜头微计算机110获取作为可更换镜头100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输出的角速度数据。在S516中,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使用具有能够改变任意频带中的特性的功能的HPF来对角速度数据中所包括的低频成分进行截止,然后输出高频带的信号。因此,去除叠加在角速度数据上的DC成分。在S517中,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使用增益相位计算器202来对在S516中去除了偏移的角速度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此外,在S518中,手抖动校正控制单元111通过积分器203来对增益相位计算器202的输出进行积分,并将积分输出设置作为手抖动校正控制的目标控制值(手抖动校正量)。
图9是用于说明图7的S506中的快门速度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在S51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获取由拍摄者通过操作开关130的操作所设置的背景平转量的设置值。随后,在S52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从可更换镜头100中的镜头微计算机110获取焦距数据。在S52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判断照相机主体131中是否安装了角速度传感器124。在判断为照相机主体131中安装了角速度传感器124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22的处理。在判断为照相机主体131中未安装角速度传感器124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21的处理。
在S522中,镜头微计算机122获取照相机主体131中的角速度传感器124的角速度数据。此外,处理进入S525的处理。在S52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判断可更换镜头100中是否安装了移位透镜104。在判断为可更换镜头100中安装了移位透镜104的情况下,在可更换镜头100中安装了角速度传感器109。因此,处理进入S524的处理。在判断为可更换镜头100中未安装移位透镜104的情况下,在可更换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131这两者中都没有安装角速度传感器。因此,处理结束。在S524中,镜头微计算机122从镜头微计算机110获取角速度传感器109的角速度数据。
随后,在S52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22中的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获取图7的S525中所计算出的被摄体角速度。在未检测到被摄体矢量的情况下,被摄体角速度被设置为0dps。随后,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基于S519~S525中所获取的各数据、使用表达式(2)来计算摇摄辅助所用的快门速度。
TV=α/f/(ωg-ωs) (2)
TV是快门速度。α是背景平转效果。f是焦距。ωg是照相机角速度。ωs是主被摄体角速度。
应当注意,在S521中在可更换镜头100中未安装移位透镜104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510中所创建的直方图的背景矢量来计算背景角速度,并且可以基于所计算出的背景角速度来计算摇摄辅助所用的快门速度。此外,可以将使用摇摄快门速度计算器127预先编程的值(例如,1/60秒)设置为摇摄辅助所用的快门速度。
从镜头微计算机110接收到的角速度数据与照相机的摇摄速度相对应。因此,在计算出所接收到的角速度数据与根据主被摄体在像面上的移动量和镜头的当前焦距所计算出的角速度数据之间的差的情况下,结果为主被摄体相对于照相机的角速度数据。照相机微计算机122将主被摄体的角速度数据发送至镜头微计算机110,并且由镜头微计算机110根据照相机的设置信息来进行抖动校正控制。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设备,可以在摇摄拍摄中以期望被摄体角度拍摄被摄体。应当注意,各流程图仅仅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示例,并且各流程图中的一些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并且一些步骤可被省略。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还可被更完整地称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以及/或者包括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或设备的计算机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该***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以及/或者控制该一个或多个电路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该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计算机或单独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可以从网络或存储介质将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提供至计算机。该存储介质可以例如包括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机***的存储器、光盘(诸如致密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等)、闪速存储装置和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98305的权益,其通过引用而全文并入于此。

Claims (8)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矢量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拍摄图像来检测运动矢量;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拍摄距离;
计算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摇摄状态下的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拍摄距离来计算角度信息;以及
拍摄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即使没有用户的拍摄指示,也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是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拍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所获取到的被摄体的运动量,来计算所述角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
抖动校正单元,用于校正由施加到所述摄像设备的抖动所引起的与被摄体相关联的图像模糊;以及
抖动校正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所获得的被摄体角速度来控制所述抖动校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被配置为选择所述预定角度的选择单元,
其中,在所述计算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表示所选择的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所述拍摄控制器进行所述自动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选择多个预定角度,以及
每当所述计算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表示所选择的预定角度中的各个预定角度时,所述拍摄控制器进行所述自动拍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单元根据用户的操作来选择所述预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用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根据所述预定角度的构图的显示控制单元。
8.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拍摄图像来检测运动矢量;
获取拍摄距离;
基于摇摄状态下的所述运动矢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拍摄距离来计算角度信息;以及
即使没有用户的拍摄指示,也在所计算出的角度信息表示预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拍摄。
CN201811190326.XA 2017-10-12 2018-10-12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660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8305 2017-10-12
JP2017198305A JP7023663B2 (ja) 2017-10-12 2017-10-12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0713A CN109660713A (zh) 2019-04-19
CN109660713B true CN109660713B (zh) 2021-06-08

Family

ID=6609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0326.XA Active CN109660713B (zh) 2017-10-12 2018-10-12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7640B2 (zh)
JP (1) JP7023663B2 (zh)
CN (1) CN10966071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346A (zh) * 2010-07-21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模糊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4853084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7848A (ja) 2005-05-16 2006-11-24 Canon Inc 静止画撮像装置
JP4961800B2 (ja) * 2006-03-31 2012-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201809B2 (ja) * 2006-11-13 2008-12-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手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JP5065060B2 (ja) * 2008-01-16 201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710624B1 (ko) * 2010-07-27 201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객체의 모션 벡터를 이용하여 자동 촬영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방법,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상기 방법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JP5864938B2 (ja) * 2011-07-25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503645B2 (en) * 2012-05-24 2016-11-22 Mediatek Inc. Preview system for concurrently displaying multiple preview images generated based on input image generated by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related preview method thereof
JP6061715B2 (ja) * 2013-02-13 2017-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38424B2 (ja) * 2014-04-03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
JP6671994B2 (ja) * 2016-02-02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661493B2 (ja) 2016-08-30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ブレ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76062B2 (ja) 2016-08-30 2020-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6346A (zh) * 2010-07-21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模糊校正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4853084A (zh) * 2014-02-19 2015-08-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16308A1 (en) 2019-04-18
JP2019075607A (ja) 2019-05-16
JP7023663B2 (ja) 2022-02-22
US10567640B2 (en) 2020-02-18
CN109660713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5656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00957B (zh) 摄像设备和运动矢量检测方法
US1025080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0230897B2 (en)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998425B (zh) 振动检测设备、振动检测方法和摄像设备
CN109698912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12601B (zh) 图像模糊校正设备、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镜头设备
JP7058945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US9955069B2 (en) Control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control method,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8668074B (zh)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818473B2 (ja) 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CN107920200B (zh)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装置
CN109660713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389942B2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5145901A (ja) 撮像装置
JP6703789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721442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60057350A1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202306288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1085925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1087097A (ja)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