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9597B -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9597B
CN109629597B CN201910030296.4A CN201910030296A CN109629597B CN 109629597 B CN109629597 B CN 109629597B CN 201910030296 A CN201910030296 A CN 201910030296A CN 109629597 B CN109629597 B CN 109629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utility tunnel
pavement
feeding port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02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9597A (zh
Inventor
谢圣纲
韩军
马悦
曲慧明
杨海平
乔为国
龙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02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9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9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9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9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9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04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 E01F9/608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for guiding, warning or controlling traffic, e.g. delineator posts or milest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以及综合管廊本体,在综合管廊本体的上方以一定间隔设有过渡转接室,过渡转接室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大投料口、小投料口以及至少一个管廊逃生出口和综合管廊本体相连通,在综合管廊本体的内壁固定有第一逃生爬梯,过渡转接室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地面的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且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均位于人行道的外侧,在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上均设置有盖板,在过渡转接室的内壁还固定有第二逃生爬梯,在靠近地面投料口或地面出入口的地面上还设置有通风口。其显著效果是:提高了综合管廊安全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使用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一种将电力、给排水、燃气等多种工程管线集中埋设的工程结构。综合管廊工程因为其集中管理和统一规划的特点,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后,一些城市引入了综合管廊工程及相关技术,在旧城改造工程和新建规划区域的建设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道路一侧沿着道路方向建设综合管廊,既节约了用地空间,也减小了后期检修的难度。
然而,在实际预制过程中发现,由于道路选线受到已有路网接入和沿路建筑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综合管廊管线的实际位置位于既有道路或者新建道路的车行道以下。而综合管廊应根据相关要求按照指定间距设置多种功能口,如果直接在车行道上设置相关功能口,则在投放综合管廊维修器材时,需要截断交通。此外,且当烟头等引火物通过车行道上的盖板飞入综合管廊时,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当综合管廊中的人员需要逃生时,如果无预兆的打开逃生口盖板,极有可能与行驶中的车辆发生碰撞,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
因此,现有综合管廊的功能口与车行道的使用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冲突,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综合管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解决现有综合管廊与车行道使用功能冲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以及综合管廊本体,所述综合管廊本体设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下方,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上方以一定间隔设有过渡转接室,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大投料口、小投料口以及至少一个管廊逃生出口和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相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管廊逃生出口相配合的第一逃生爬梯,所述过渡转接室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地面的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且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均位于所述人行道的外侧,在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上均设置有盖板,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内壁还固定有与地面出入口相配合的第二逃生爬梯,在靠近所述地面投料口或地面出入口的地面上还设置有通风口,该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有两组活动路缘石,两组活动路缘石沿车行道方向并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设置,所述活动路缘石的顶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活动路缘石的底面与第一顶升机构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顶升机构驱动活动路缘石下降时,所述活动路缘石顶面的高低两侧能够分别与所述车行道和人行道所在平面相齐平,在所述人行道外侧的地面上还设置有控制箱,该控制箱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行道的上方设置有车速指示牌、状态指示牌与避让指示牌,其中,所述车速指示牌与状态指示牌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前侧,所述避让指示牌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后侧,所述车速指示牌、状态指示牌与避让指示牌根据所述控制箱发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显示当前情况下的车辆限速信息、综合管廊状态信息、避让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在所述人行道内还设置有隐形埋地护栏,该隐形埋地护栏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的两侧设置,所述隐形埋地护栏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和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行道内设置有第一电子地面标识,且该第一电子地面标识靠近所述活动路缘石设置,在所述人行道内设置有第二电子地面标识,且该第二电子地面标识设于所述隐形埋地护栏的外侧,所述第一电子地面标识与第二电子地面标识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
进一步的,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内设置有烟雾传感器与温度探测器,在所述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用于进行火灾隐患排查的巡检机器人,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探测器与巡检机器人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组。
进一步的,在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处均设置有声光报警机构,该声光报警机构与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大投料口与小投料口的周侧均围设有保护栏杆,该保护栏杆由不锈钢固定式栏杆与不锈钢插拔式活动栏杆组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顶部还固定有与所述大投料口、小投料口相配合的投料钓环,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地漏,该排水地漏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防火隔墙,该防火隔墙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防火门,在所述防火门上方的防火隔墙上设置有阻燃包。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1、通过将综合管廊的各功能口进行转接,提高了综合管廊安全性,具有结构简单,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适于批量应用;
2、通过设置的控制箱与综合管廊里面的火灾报警***相关联,当发生紧急情况或投料检修时,活动路缘石受到液压顶升机的控制,下降一定高度,抢险车辆可借助斜面开入人行道区域,并通过各提示报警机构对过往车辆和新人进行提示,然后在投料检修结束或者应急抢险完成后恢复常态,进一步的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了综合管廊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俯视图;
图5是所述过渡转接室的俯视图;
图6是所述综合管廊本体与过渡转接室层叠后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在紧急情况或投料检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8所示,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在现有的综合管廊***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具体的包括综合管廊本体1,该综合管廊本体1设于现有车行道2与人行道3的下方,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内设有用于输送诸如电力、水、燃气等的内部管线4,且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防火隔墙5,该防火隔墙5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防火门6,在所述防火门6上方的防火隔墙5上设置有阻燃包7,所述的防火隔墙5、甲级防火门6、阻燃包7组成了防火分区***,能够防止意外火灾蔓延至综合管廊本体1内部。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内设置有烟雾传感器8与温度探测器9,在综合管廊本体1的通风管道22内设置有用于进行火灾隐患排查的巡检机器人10。
本方案的具体改进有: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的上方以一定间隔设有过渡转接室11,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大投料口12、小投料口13以及至少一个管廊逃生出口14和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相连通,在所述大投料口12与小投料口13的周侧均围设有保护栏杆15,该保护栏杆15由不锈钢固定式栏杆与不锈钢插拔式活动栏杆组成,所述大投料口12与小投料口13的相邻侧设置不同结构形式的栏杆。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管廊逃生出口14相配合的第一逃生爬梯16,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地面的地面投料口17与地面出入口18,且所述地面投料口17与地面出入口18均位于所述人行道3的外侧,在所述地面投料口17与地面出入口18上均设置有盖板19,在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内壁还固定有与地面出入口18相配合的第二逃生爬梯20,在靠近所述地面投料口17或地面出入口18的地面上还设置有通风口21,该通风口21通过通风管道22与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相连通。在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顶部还固定有与所述大投料口12、小投料口13相配合的投料钓环23,在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地漏24,该排水地漏24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的底部,以对灭火用水或渗入的地下水进行排出。
本例中所述的大投料口12、小投料口13、地面投料口17、地面出入口18、投料钓环23组成了地面材料转运***,保证了在综合管廊检修时不影响地面车行道2车辆的畅通性。管廊逃生出口14、第一逃生爬梯16、地面出入口18、第二逃生爬梯20、盖板19等组成了综合管廊转接逃生***,当综合管廊中发生意外事故时,通过该综合管廊转接逃生***使得综合管廊中的人员能够及时逃生,外部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进入。另外,因为人员难以进入通风管道22区域,所以通过带摄像头的巡检机器人10加强火灾隐患排查;而设置的烟雾传感器8与温度探测器9可对综合管廊本体1内进行火灾险情进行检测,当发生火情时进行报警。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与设置,解决了车行道2下综合管廊功能口与车行道2使用功能冲突的问题,保证了车行道2的正常使用,提高了综合管廊运维阶段的安全性,确保了综合管廊内人员逃生通道的畅通。
本例中,所述地面投料口17上的盖板19采用双层结构,其中上层为混凝土承压盖板,下层为镀锌密封钢盖板;所述地面出入口18上的盖板19采用轻质防火盖板。
同时,本方案为了进一步的解决车行道2下综合管廊功能口与车行道2使用功能冲突的问题,保证人员安全和便于抢险,提高在紧急情况下或检修运维阶段综合管廊的使用安全性,在所述车行道2与人行道3之间设置有两组活动路缘石25,两组活动路缘石25沿车行道2方向并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11设置,所述活动路缘石25的顶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活动路缘石25的底面与第一顶升机构26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顶升机构26驱动活动路缘石25下降时,所述活动路缘石25顶面的高低两侧能够分别与所述车行道2和人行道3所在平面相齐平,在所述人行道3外侧的地面上还设置有控制箱27,该控制箱27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顶升机构26的工作状态,所述烟雾传感器8、温度探测器9与巡检机器人10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27的信号输入端组。在所述人行道3内还设置有隐形埋地护栏28,该隐形埋地护栏28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11的两侧设置,所述隐形埋地护栏2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顶升机构29,所述第二顶升机构29和所述控制箱2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顶升机构26与第二顶升机构29均采用液压顶升机。
在烟雾传感器8、温度探测器9或巡检机器人10检测到发生异常时,反馈电信号给控制箱27,本***进入应急抢险状态,为进一步保证人员安全和便于抢险,控制箱27自动按照预设程序,控制活动路缘石25、第一顶升机构26、隐形埋地护栏28、第二顶升机构29等结构的联合动作,自动阻拦人行道3,防止行人误入导致坠落或者影响管廊中的人员逃生,并疏导车流,打开部分路缘石,将人行道3作为应急抢险车辆停泊区域,既不阻碍交通,又能加快应急抢险进程。在此过程中,由于人行道3和路缘石本身高出车行道2一定高度,应急抢险车辆难以停靠,也阻碍交通,甚至造成交通堵塞,让后续应急抢险车辆难以到达现场,而顶部为斜面的活动路缘石25在液压顶升机的控制,下降一定高度,如图8所示,将车行道2与人行道3之间的高度差消除,使得应急抢险车辆能够驶入原人行道3区域停靠在图示位置进行抢险。
另外,当烟雾传感器8、温度探测器9或巡检机器人10未检测到发生异常时,也可由检修人员通过控制箱27的开关人为控制实现上述过程,即为投料检修状态,在投料检修结束或者应急抢险完成后,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
而为了更清楚的进行状态识别以及在夜间对应急抢险状态或投料检修状态进行识别,本例在所述车行道2的上方设置有车速指示牌30、状态指示牌31与避让指示牌32,且所述车速指示牌30、状态指示牌31与避让指示牌32的指示部分采用不同颜色的LED来实现,从而既可节能又便于控制。其中,所述车速指示牌30与状态指示牌31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11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前侧,所述避让指示牌32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11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后侧,所述车速指示牌30、状态指示牌31与避让指示牌32根据所述控制箱27发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显示当前情况下的车辆限速信息、综合管廊状态信息、避让提示信息。
在应急抢险状态或投料检修状态下,在车行道2方面发生显著改变的部分有:所述车速指示牌30上的LED限速标志改变为40,提示车辆减速;所述状态指示牌31上的LED应急抢险灯牌开启,提示最右侧车道仅为应急抢险车辆使用,避免社会车辆误入;所述避让指示牌32上的LED让行标志开启,提示社会车辆避让应急抢险车道出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行道2内设置有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且该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靠近所述活动路缘石25设置,在所述人行道3内设置有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且该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设于所述隐形埋地护栏28的外侧,所述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与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2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
具体的,在应急抢险状态或投料检修状态下,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中的橙色LED车道标识开启,提示右侧车道为应急抢险车道,方便夜间应急抢险车辆识别;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中的LED红色行人禁止通行标识开启,提示此时人行道3处于应急抢险状态或投料检修状态,行人禁止通行。除此之外,在人行道3方面发生显著改变的部分还有:在所述地面投料口17与地面出入口18处均设置有声光报警机构35,该声光报警机构35与所述控制箱2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声光报警机构35中警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信号,作为提示行人停止前进的辅助措施。
本***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本***具有三种运行状态,即正常运营状态、应急抢险状态和投料检修状态;
1、正常运营状态
所述车速指示牌30显示限速80(注:标志牌应为立着的,没有占用车道,图中为道路图的常见表达方法,余同)、状态指示牌31关闭、避让指示牌32关闭、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标识关闭、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关闭、活动路缘石25升起、隐形埋地护栏28落下与人行道3地面齐平,以及大投料口12、小投料口13、地面出入口18、声光报警机构35等均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与图3所示;
2、应急抢险状态
当烟雾传感器8、温度探测器9或中控室通过巡检机器人10检测到发现异常时反馈电信号给控制箱27,***自动进入应急抢险状态,控制箱27自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上述的各电控执行机构执行相应动作,具体包括:驱动两组第一顶升机构26带动活动路缘石25下降一定高度,将车行道2与人行道3之间的高度差消除,使得应急抢险车辆能够驶入人行道3进行抢险且在抢险完成后可从另一侧活动路缘石25处驶离人行道3;同时驱动第二顶升机构29将隐形埋地护栏顶升出地面自动阻拦人行道3,阻止行人前进,防止行人误入导致坠落或者影响管廊中的人员逃生;控制所述车速指示牌30上的LED限速标志改变为40;控制所述状态指示牌31上的LED应急抢险灯牌开启;控制所述避让指示牌32上的LED让行标志开启;控制第一电子地面标识33中的橙色LED车道标识开启;控制第二电子地面标识34中的LED红色行人禁止通行标识开启;控制啊啊声光报警机构35开启并发出声光提示信号,如图7与图8所示;
3、投料检修状态
所述投料检修状态与应急抢险状态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投料检修状态是由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箱27的内管人为启动上述应急抢险状态中的各个应急动作。另外,还通过开启盖板19,将物料通过设于人行道3外侧的地面投料口17以及设于过渡转接室11内的大投料口12、小投料口13、投料钓环23实现检修器材或更换下材料的进出,保证了在综合管廊检修时不影响地面车行道2车辆的畅通性。
最后,在应急抢险状态或投料检修状态结束后,工作人员手动通过控制箱27控制***恢复至所述正常运营状态。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以及综合管廊本体,所述综合管廊本体设于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上方以一定间隔设有过渡转接室,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大投料口、小投料口以及至少一个管廊逃生出口和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相连通,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内壁固定有与所述管廊逃生出口相配合的第一逃生爬梯,所述过渡转接室的顶部开设有延伸至地面的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且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均位于所述人行道的外侧,在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上均设置有盖板,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内壁还固定有与地面出入口相配合的第二逃生爬梯,在靠近所述地面投料口或地面出入口的地面上还设置有通风口,该通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相连通;
在所述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有两组活动路缘石,两组活动路缘石沿车行道方向并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设置,所述活动路缘石的顶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活动路缘石的底面与第一顶升机构相连接,当所述第一顶升机构驱动活动路缘石下降时,所述活动路缘石顶面的高低两侧能够分别与所述车行道和人行道所在平面相齐平,在所述人行道外侧的地面上还设置有控制箱,该控制箱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大投料口与小投料口的周侧均围设有保护栏杆,该保护栏杆由不锈钢固定式栏杆与不锈钢插拔式活动栏杆组成;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顶部还固定有与所述大投料口、小投料口相配合的投料钓环,在所述过渡转接室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地漏,该排水地漏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行道的上方设置有车速指示牌、状态指示牌与避让指示牌,其中,所述车速指示牌与状态指示牌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前侧,所述避让指示牌设置于所述过渡转接室在车流方向上的较后侧,所述车速指示牌、状态指示牌与避让指示牌根据所述控制箱发出的控制信号,分别显示当前情况下的车辆限速信息、综合管廊状态信息、避让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行道内还设置有隐形埋地护栏,该隐形埋地护栏靠近所述过渡转接室的两侧设置,所述隐形埋地护栏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顶升机构,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和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行道内设置有第一电子地面标识,且该第一电子地面标识靠近所述活动路缘石设置,在所述人行道内设置有第二电子地面标识,且该第二电子地面标识设于所述隐形埋地护栏的外侧,所述第一电子地面标识与第二电子地面标识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内设置有烟雾传感器与温度探测器,在所述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用于进行火灾隐患排查的巡检机器人,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探测器与巡检机器人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面投料口与地面出入口处均设置有声光报警机构,该声光报警机构与所述控制箱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组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综合管廊本体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防火隔墙,该防火隔墙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防火门,在所述防火门上方的防火隔墙上设置有阻燃包。
CN201910030296.4A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Active CN109629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0296.4A CN1096295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0296.4A CN1096295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9597A CN109629597A (zh) 2019-04-16
CN109629597B true CN109629597B (zh) 2024-04-05

Family

ID=6606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0296.4A Active CN1096295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9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845A (zh) * 2019-05-20 2019-07-16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车行道与地下车库综合布置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2625A (zh) * 2016-12-12 2017-04-26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道路综合管廊出线接驳结构
CN107059919A (zh) * 2017-03-09 2017-08-18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CN207130778U (zh) * 2017-07-16 2018-03-23 罗广睿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
WO2018076497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容纳多类型管道的竹复合综合管廊
CN208309635U (zh) * 2018-05-21 2019-01-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电气柜入地的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
CN209620100U (zh) * 2019-01-14 2019-11-12 重庆市设计院 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功能口转接***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6497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容纳多类型管道的竹复合综合管廊
CN108005109A (zh) * 2016-10-31 2018-05-08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容纳多类型管道的竹复合综合管廊
CN106592625A (zh) * 2016-12-12 2017-04-26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道路综合管廊出线接驳结构
CN107059919A (zh) * 2017-03-09 2017-08-18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CN207130778U (zh) * 2017-07-16 2018-03-23 罗广睿 一种整合人孔的综合管廊自然通风亭
CN208309635U (zh) * 2018-05-21 2019-01-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电气柜入地的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
CN209620100U (zh) * 2019-01-14 2019-11-12 重庆市设计院 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功能口转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9597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29539A1 (zh) 一种地铁车站智能应急疏散指示***和方法
CN107059919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CN102367135A (zh) 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
CN204457008U (zh) 一种道路上空立体停车***
CN207032095U (zh) 一种智能道闸
CN109629597B (zh) 一种车行道下综合管廊***
JP6670613B2 (ja) トンネル内消火栓設備
CN112184955A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车辆检修库的安全联锁***
CN209620100U (zh) 车行道下综合管廊功能口转接***
CN210793221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出入库列位外声光警示***
CN112083682A (zh) 一种隧道管廊监控***
CN113060182B (zh) 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库内自动化分区防护装置及方法
CN206035524U (zh) 一种隧道现场监控***
CN205788581U (zh) 一种疏散指示***和疏散照明导向装置
CN102758541A (zh) 当火灾发生时男女老幼都能够安全撤离的高层住宅
CN208669042U (zh) 一种多路径高层立体公交综合停车场
CN107142958B (zh) 双盾构型综合管廊节点井
CN207161138U (zh) 一种斜井行人提升机安全闭锁***
CN112687114A (zh) 一种矿山斜坡道车辆管控装置及方法
CN110863834A (zh) 一种用于单轨吊检修硐室的施工方法
CN115417266A (zh) 一种电梯轿厢重力感应的智能报警***
CN202896601U (zh) 铁路道口机动车闯红灯自动监测记录***
CN115212492B (zh) 隧道管理站***
CN110872817A (zh) 一种基于城市桥梁健康监测数据的桥梁应急响应监管限制闸口
KR102450846B1 (ko) 공동주택의 소방용 안전 유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after: No.31 Renhe street,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10 No. 31, Renhe street,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