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076B -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076B
CN109548076B CN201710653478.8A CN201710653478A CN109548076B CN 109548076 B CN109548076 B CN 109548076B CN 201710653478 A CN201710653478 A CN 201710653478A CN 109548076 B CN109548076 B CN 109548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channel congestion
information
logical channels
resource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34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076A (zh
Inventor
刘航
曹振臻
于映辉
李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34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76B/zh
Priority to EP18841971.7A priority patent/EP365472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845 priority patent/WO20190245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76A/zh
Priority to US16/778,438 priority patent/US1125936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时,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使得终端设备可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联网,例如V2X、LTE‑V、V2V等。

Description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车与基础设施/网络(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是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技术,其中,V2V、V2P以及V2I/N统称为V2X,即车与任何事物相通信。
在第三代移动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订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V2X标准和D2D通信标准中,提供了两种通信方式,第一种通信方式为采用直连链路(sidelink,SL)进行通信,使得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第二种通信方式为采用网络设备中转方式进行通信,终端设备通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将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通过与其它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链路将数据发送给其它终端设备。
然而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只能通过不同的逻辑信道发送不同的数据,但终端设备不能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上发送相同的数据,进而会出现数据有可能不能成功传输到其他终端设备的情况,从而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以提高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CP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所述资源;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为所述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所述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池属于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三资源池属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所述第四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且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所述终端速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所述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所述拥塞条件包括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资源;
所述发送器,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DCP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所述资源;
或者,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处理器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为所述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所述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池属于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三资源池属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所述第四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且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所述终端速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所述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所述拥塞条件包括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器;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任一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五方面的程序。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任一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的任一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六方面的程序。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5G通信***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应用于5G***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实施。
1)终端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主要指但不限于车辆终端、车载终端、车辆设备、移动终端、公共终端等,其中,车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导航仪等,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
2)网络设备,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其包括各种通信制式中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如,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HeNB(Homeevolved NodeB),或HNB(Home Node 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等。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的组网架构,主要包括网络设备01和终端设备02,其中,例如终端设备02可以为车辆终端。如图1所示,V2V通信的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02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其中,终端设备02与终端设备02之间通信的资源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或者预配置的方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的组网架构,主要包括网络设备01和终端设备02,其中,例如终端设备02可以为车辆终端。在图2中的终端设备02之间直接进行通信之前,可以由网络设备01对终端设备02进行配置,进而去配置终端设备02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发送数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终端设备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获取的,或者,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可以是一个数据包。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01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终端设备需要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种。
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一:
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RRC信令,其中,每一个第一RRC信令中包括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多个第一RRC信令,然后终端设备通过该多个第一RRC信令,获取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多个第一RRC信令可以通过一条消息发送过来,也可以通过多条消息发送过来。
在方式一中,具体来说,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是显式的。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配置信令,在每一个第一配置信令中包含PDCP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其中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并且,一般来说,一个PDCP配置信息对应一个PDCP实体,一个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对应一个逻辑信道,则可以得到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配置信令,这多个第一配置信令的命名或者这多个第一配置信令中元素命名等指示出了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得到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里的第一配置信令是RRC信令。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并且,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并且,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的RLC实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相同的,即该L个RLC实体中的第i个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与该L个RLC实体中的第j个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其中,L可以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i为大于0且不大于L的整数,j为大于0且不大于L的整数,i与j不相等。具体来说,逻辑信道可以与RLC实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个逻辑信道与一个RLC实体一一对应;逻辑信道与RLC实体之间也可以是多对一,即多个逻辑信道与一个RLC实体对应;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二配置信令,在每一个第二配置信令中包含N个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和L个RLC配置信息,其中,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过该多个第二配置信令,则可以得到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二配置信令,这多个第二配置信令的命名或者这多个第二配置信令中元素命名等指示出了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得到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里的第二配置信令是RRC信令;可选的,该RRC信令也可以是***广播消息块(systerm information block,SIB);其中,第二配置信令与第一配置信令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二: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RRC信令,该第一RRC信令中包括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RRC信令,然后终端设备通过一个该第一RRC信令,获取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方式二中,具体来说,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是显式的。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三配置信令,该第三配置信令中包含PDCP配置信息和N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其中,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并且,一般来说,一个PDCP配置信息对应一个PDCP实体,一个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对应一个逻辑信道,则可以得到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三配置信令,该第三配置信令的命名或者第三配置信令中元素命名等指示出了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得到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里的第一配置信令是RRC信令。
并且,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并且,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的RLC实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相同的,即L个RLC实体中的第i个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与该L个RLC实体中的第j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其中,L可以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i为大于0且不大于L的整数,j为大于0且不大于L的整数,i与j不相等。具体来说,逻辑信道可以与RLC实体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个逻辑信道与一个RLC实体一一对应;逻辑信道与RLC实体之间也可以是多对一,即多个逻辑信道与一个RLC实体对应;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四配置信令,该第四配置信令中包含N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和L个RLC配置信息,其中,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过该第四配置信令,可以得到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四配置信令,该第四配置信令的命名或者第四配置信令中元素命名等指示出了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得到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第四配置信令与第三配置信令可以相同或者不同,L的值可以与N的值相同或者不同。这里的第四配置信令是RRC信令,可选的,该RRC信令也可以是SIB;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多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三:
终端设备自行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方式三中,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确定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是终端设备自主确定的。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该对应关系,其中预配置信息指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上的信息。
并且,终端设备自主确定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预配置信息指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上的信息。
然后,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并且,在这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这里,由于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是具有对应关系的,在步骤101中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的时候,就是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了N个逻辑信道中。
举例来说,N的取值为2,L的取值为2,逻辑信道1与RLC实体1是对应的,逻辑信道2与RLC实体2是对应的;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数据1,发送给RLC实体1和RLC实体2,即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数据1发送给了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其中,逻辑信道1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再举例来说,N的取值为3,L的取值为2,逻辑信道1与RLC实体1是对应的,逻辑信道2、逻辑信道3与RLC实体2是对应的;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数据1,发送给RLC实体1和RLC实体2,即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数据1发送给了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2和逻辑信道3;其中,逻辑信道1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102、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获取发送数据的资源。
103、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03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利用步骤102中获取到的资源,将N个逻辑信道中数据的数据发送出去。
具体来说,媒体接入控制层需要根据获取到的资源的大小、逻辑信道优先级、数据封装规则中的至少一项,将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的数据封装在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中。MAC PDU包含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对将一个或者多个的逻辑信道的数据封装在MACPDU中的规则,本发明不进行限制。例如,示例性的,由于终端设备可能具有的逻辑信道的个数大于N,终端设备完全可以将N个逻辑信道中的某个逻辑信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之外的某个逻辑信道的数据都封装在一个MAC PDU中;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将N个逻辑信道中的多个逻辑信道封装在一个MAC PDU中;或者,终端设备只封装了N个逻辑信道中一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对于其它可能的形式,本文不在此列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获得频域的分集增益,可以要求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分别装载在N个不同的载波资源上,例如,假定N等于2,要求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中的数据分别装载在载波1上的资源和载波2上的资源,当获取的资源为载波1上的资源时,逻辑信道2中的数据不能装入载波1上的资源对应的MAC PDU中。并且,MAC层可以封装一个或者多个MAC PDU。其中,将某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封装在MAC PDU中是将该某个逻辑信道对应的RLC实体中的数据封装在MAC PDU中。然后,终端设备就可以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封装的一个或者多个MAC PDU,即终端设备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此时就是将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发送出去。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一,用于实现图3的各步骤。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RRC信令,其中,每一个第一RRC信令中包括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S12、终端设备通过该多个第一RRC信令获取上述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S13、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S14、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S15、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这里,在步骤S11和S12中实现的是图3的步骤101中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一。S13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1,S14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2,S15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3。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二,用于实现图3的各步骤。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RRC信令,该一个第一RRC信令中包括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S22、终端设备通过该一个第一RRC信令获取上述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S23、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S24、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S25、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这里,在步骤S21和S22中实现的是图3的步骤101中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二。S23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1,S24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2,S25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3。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三,用于实现图3的各步骤。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31、终端设备确定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S32、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S33、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S34、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这里,在步骤S31实现的是图3的步骤101中终端设备确定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三。S32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1,S33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2,S34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3。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选的,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下,在步骤103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104:
104、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或者,终端设备确定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出了N个逻辑信道各自的传输模式;或者是,终端设备自己确定N个逻辑信道各自的传输模式。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可以是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广播模式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N个逻辑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传输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可以通过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体现,例如,若目的地址是单播地址,则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若目的地址是组播地址,则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组播模式,若目的地址是广播地址,则则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可以通过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来体现,例如,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单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组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组播模式,若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为广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
在一种的可选实施例中,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可以通过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对应的服务质量流(Qos flow)来体现,例如,Qos flow可以与业务的时延需求、可靠性需求、传输模式等存在对应关系。若数据包对应的Qos flow标识代表了单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若数据包对应的Qos flow标识代表了组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组播模式,若数据包对应的Qos flow标识代表了广播传输模式,则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了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步骤202的条件信息。
其中,步骤201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条件信息,包括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一)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一: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大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范围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在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业务优先级为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该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第一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为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业务优先级信息可以为业务优先级门限,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业务优先级大于业务优先级门限的时候,或者当业务优先级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的时候,或者当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的时候,才触发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或者,业务优先级信息可以为业务优先级范围,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业务优先级在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的时候,才触发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
这里,业务优先级为步骤202中的PDCP实体中的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包含步骤202中的PDCP实体中的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由于在RLC层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切分,MAC层可能需要进行逻辑信道复用,所以这里的业务优先级可以是包含切分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数据的业务优先级也可以指PDCP实体中的数据对应的服务质量流标识,该服务质量流标识可以与业务的时延需求、可靠性需求、传输模式等存在对应关系,可以体现出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当服务质量流标识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时,终端设备才进行步骤202。具体来说,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的时候,业务优先级门限为一个服务质量流标识A,例如,第一特定关系表征为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流标识大于该一个服务质量流标识A,然后在确定数据的服务质量流标识是大于该业务优先级门限表征的服务质量流标识A的时候,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或者,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范围的时候,业务优先级范围为服务质量流标识的范围,例如,服务质量流标识的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B],[A,B),(A,B],(A,B){A,B,C}中的任意一种,其中,[A,B]表示大于等于A且小于等于B,(A,B)表示大于A且小于B,{A,B,C}表示只允许标识A,标识B和标识C,然后,在确定数据的服务质量流标识符合该服务质量流标识的范围的要求的时候,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然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资源集合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一资源池,每一个资源池是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这里,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具体来说,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至少一个配置信息隐含的进行描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配置信息的命名或配置信息中元素命名来指示出来。其中,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承载;可选的,该RRC信令可以是SIB。这里的配置信息是泛指的概念,例如,下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其它配置信息都是配置信息。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也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一个资源池信息中包括一个业务优先级信息,则该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该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信息,一个载波信息对应一个载波,每一个载波信息指向至少一个属于载波信息对应的载波的资源池;并且,一个载波信息中包括一个业务优先级信息,则该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该载波信息指示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业务优先级信息和多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且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出了可以使用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在第一配置信息中业务优先级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是在同一层次上,即业务优先级信息并不包括在资源池信息中,则该业务优先级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池。其中,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可以属于不同的载波;例如,第一配置信息{业务优先级信息,资源池信息1,资源池信息2,资源池信息3},其中,资源池信息1表征的资源池是属于载波1的,资源池信息2表征的资源池是属于载波2的,资源池信息3表征的资源池是属于载波3的,从这个示例中可以看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资源池信息在同一层次,则可以理解为当前的业务优先级信息与资源池信息1表征的资源池、资源池信息2表征的资源池、以及资源池信息3表征的资源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业务优先级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配置信息,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含在该其他配置信息中;然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其他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第一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资源池为发送资源池。
(二)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二: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二资源池,其中,第二资源池属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可以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或者当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或者当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才触发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或者,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可以为第一信道拥塞范围,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的时候,触发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
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用来描述该资源池的繁忙程度。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测量而得到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可选的,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为,在一段时间内该资源池中的所有资源块的功率或者资源池中的所有信道上的功率,超过预设的功率门限的百分比;其中,该预设的功率门限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上的。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资源池有5个资源块,其中3个资源块上的功率超过了预设的功率门限,则该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60%。
然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了至少一个上述第二资源池,并且,上述第二资源池属于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这里,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具体来说,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至少一个配置信息隐含的进行描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配置信息的命名或配置信息中元素命名来指示出来。其中,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承载,可选的,该RRC信令可以是SIB。这里的配置信息是泛指的概念,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和其它配置信息都是配置信息。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也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一个资源池信息中包括一个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则该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该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二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信息,一个载波信息对应一个载波,每一个载波信息指向至少一个属于载波信息对应的载波的资源池;并且,一个载波信息中包括一个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则该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该载波信息指示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二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和多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且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出了可以使用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其中,在第一配置信息中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是在同一层次上,即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并不包括在资源池信息中,则该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二资源池。其中,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可以属于不同的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配置信息,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含在该其他配置信息中;然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其他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二资源池。
(三)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三: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第三资源池属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可以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或者当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或者当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才触发终端设备增加N-K个逻辑信道,然后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或者,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可以为分支信道拥塞范围,这时条件信息表征为当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分支信道拥塞范围的时候,才触发终端设备增加N-K个逻辑信道,然后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2。K为小于N的正整数。
这里,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是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或者是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或者是终端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并且,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用来描述该资源池的繁忙程度。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测量而得到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可选的,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为,在一段时间内该资源池中的所有资源块的功率或者资源池中的所有信道上的功率,超过预设的功率门限的百分比;其中,该预设的功率门限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上的。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资源池有5个资源块,其中3个资源块上的功率超过了预设的功率门限,则该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60%。
然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资源集合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三资源池,每一个第三资源池是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这里,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具体来说,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隐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至少一个配置信息隐含的进行描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显式的时候,该对应关系通过配置信息的命名或配置信息中元素命名来指示出来。其中,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或者SIB来承载。这里的配置信息是泛指的概念,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和其它配置信息都是配置信息。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也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一个资源池信息中包括一个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则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该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三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信息,一个载波信息对应一个载波,每一个载波信息指向至少一个属于载波信息对应的载波的资源池;并且,一个载波信息中包括一个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则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该载波信息指示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三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和多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且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出了可以使用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其中,在第一配置信息中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是在同一层次上,即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并不包括在资源池信息中,则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三资源池。其中,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可以属于不同的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配置信息,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含在该其他配置信息中;然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其他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第三资源池。
(四)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四: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且第一指示信息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第四资源池属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为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出了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3时候可使用的资源池。然后在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了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才会进行步骤202。
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了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了至少一个第四资源池,其中,该至少一个第四资源池为该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出的资源池。
这里,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具体来说,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是隐式的时候,该指向关系通过至少一个配置信息隐含的进行描述;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是显式的时候,该指向关系通过配置信息的命名或配置信息中元素命名来指示出来。其中,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承载,可选的,该RRC信令可以是SIB。这里的配置信息是泛指的概念,例如,下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其它配置信息都是配置信息。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也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一个资源池信息中包括一个第一指示信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与该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四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信息,一个载波信息对应一个载波,每一个载波信息指向至少一个属于载波信息对应的载波的资源池;并且,一个载波信息中包括一个第一指示信息,则该第一指示信息与该载波信息指示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四资源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多个资源池信息,每个资源池信息用来表征一个资源池,且第一配置信息指示出了可以使用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中,在第一配置信息中第一指示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是在同一层次上,即第一指示信息并不包括在资源池信息中,则该第一指示信息与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四资源池。其中,多个资源池信息表征的多个资源池,可以属于不同的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配置信息,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含在该其他配置信息中;然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其他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四资源池。
(五)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五: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且每一个载波序列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在每一个载波序列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举例来说,条件信息包括载波序列A和载波序列B,载波序列A包括了载波1和载波2,载波序列B包括了载波3和载波4。
其中,每一个载波对应了至少一个资源池,可选的,资源池和单个载波存在对应关系。举例来说,载波序列A中包括载波1和载波2,资源池1与载波1对应,资源池2与载波1对应,资源池3与载波2对应。
并且,每一个载波序列都指示出了终端设备进行步骤203时候可使用的资源池。然后在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了上述至少一个载波序列之后,终端设备才会进行步骤202。
并且,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了上述至少一个载波序列之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资源池,其中,第五资源池为上述载波序列中的载波所对应的资源池。
这里,载波序列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可以是隐式的,也可以是显式的;具体来说,载波序列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是隐式的时候,该指向关系通过至少一个配置信息隐含的进行描述;载波序列与资源池的指向关系是显式的时候,该指向关系通过配置信息的命名或配置信息中元素命名来指示出来。其中,配置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来承载,可选的,该RRC信令可以是SIB。这里的配置信息是泛指的概念,例如,下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其它配置信息都是配置信息。这里的RRC信令和/或SIB也是泛指的概念,例如,本申请中的第一RRC信令、第二RRC信令都是RRC信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条件信息包括了至少一个载波序列,一个载波序列包含至少一个载波,每一个载波指向至少一个与该载波对应的资源池;则该载波序列与该载波序列中包含的每个载波相对应的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该载波序列对应的第五资源池。
可选的,载波序列中包含的载波可以通过载波标识来指示。
可选的,载波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该资源池属于该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配置信息,与载波序列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含在该其他配置信息中;然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和其他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与每一个载波序列对应的第五资源池。
(六)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包含的与该PDCP层中数据对应的承载标识,当终端设备接收到MAC CE包含的该承载标识时,这个时候表征允许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可选的,承载标识可以通过比特表(bitmap)形式来体现。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可以进行步骤202。
(七)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七: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第一指示信息、至少一个载波序列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组合。
则在步骤201之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池集合中包含第六资源池,其中,第六资源池是满足上述组合的要求的资源池。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以上的信息的组合: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第一指示信息、至少一个载波序列。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的时候,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一的描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的时候,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二的描述;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的时候,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三的描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四的描述;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的时候,可以参见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五的描述。
然后,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资源集合包括了至少一个第六资源池,第六资源池满足条件信息中的信息的组合的要求的资源池。
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以及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则终端设备确定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且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符合第二特定关系时,终端设备才进行步骤202。然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六资源池,第六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和第一信道拥塞信息都对应的资源池。
又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以及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则终端设备在确定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且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的时候,终端设备才进行步骤202。然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六资源池,第六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和分支信道拥塞信息都对应的资源池。
再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包括: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以及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则终端设备确定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且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符合第二特定关系,且确定寻找到至少一个载波序列指示出的资源池时,终端设备才进行步骤202。然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六资源池,第六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和载波序列都对应的资源池。
在以上几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资源集合包括的资源池是属于X个载波的,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从而,第一资源集合包括的所有资源池中,可以是多个资源池对应一个载波,或者可以是一个资源池对应一个载波。
可选的,资源池与载波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资源池属于一个载波。
202、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确定的。
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2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本步骤中,步骤202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1。不再赘述。
203、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3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步骤203的实现方式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资源。
步骤203的实现方式二:终端设备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其中,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该资源配置信令指示出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然后终端设备就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信令,获取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步骤201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条件,可以为步骤201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主要的是包括了(六)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六,即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种方式。终端设备从包括了多个资源池的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步骤201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条件信息,可以为(一)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一,或者可以为(二)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二,或者可以为(三)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三,或者可以为(四)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四,或者可以为(五)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五,或者可以为(七)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七。即第一资源集合为以上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确定出的资源集合。
204、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4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步骤204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103。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用于实现图7的各步骤。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4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与第一RRC信令相同或者不同。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1,不再赘述。
S42、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2,不再赘述。
S43、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3,不再赘述。
S44、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4,不再赘述。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2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45。
S45、终端设备确定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PDCP实体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获取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而根据该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行数据重复传输。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02、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资源池。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和302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一,或者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二,或者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三,或者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四,或者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五,或者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七。进而确定出第一资源集合。
303、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终端速度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拥塞条件包括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从第一资源集合中选出M个资源池,这M个资源池组成第二资源集合,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从第一资源集合中选出M个资源池: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
终端位置信息指示出了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需要符合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资源池对于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有一定约束,例如,处在特定的位置区域的终端设备才能使用当前的资源池,终端设备需要选择满足位置信息约束的资源池来使用。
终端速度信息指示出了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需要符合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资源池对于终端速度信息有一定约束,例如,当终端设备速度信息大于速度门限时,终端设备才能使用当前的资源池,终端设备需要选择满足其位置信息约束的资源池来使用。这里的速度信息要求也可以是一个范围,或者其它约束条件,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载波限制条件指示出了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需要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拥塞条件指示出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需要符合第四特定关系。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的时候,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必须大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者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必须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者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大于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范围的时候,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必须在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同时,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指的是,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或者指的是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或者指的是选择出的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选取M的值等于N的值。举例来说,当逻辑信道的个数N为10的时候,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池的个数为10。
并且,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用来描述该资源池的繁忙程度。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测量而得到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可选的,一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可以为,在一段时间内该资源池中的所有资源块的功率或者资源池中的所有信道上的功率超过预设的功率门限的百分比;其中,该预设的功率门限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可以是预配置在终端上的。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一个资源池有5个资源块,其中3个资源块上的功率超过了预设的功率门限,则该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60%。
304、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确定的。
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04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本步骤中,步骤304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2。不再赘述。
305、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其中,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从步骤303中确定出的第二资源集合的各资源池中,去选择资源。
306、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06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步骤306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4。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用于实现图9的各步骤。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5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1,不再赘述。
S52、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资源池。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2,不再赘述。
S53、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3,不再赘述。
S54、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4,不再赘述。
S55、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5,不再赘述。
S56、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9的步骤306,不再赘述。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4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57。
S57、终端设备确定一个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资源池;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获取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而根据数据重复传输条件,进行数据重复传输。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RRC信令,第二RRC信令包括第三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二RRC信令可以与第一RRC信令相同或者不同。
在本步骤中,网络设备调取了N个资源池,网络设备将调取的N个资源池的信息放到第二RRC信令中,进而将一个第三资源集合放入到第二RRC信令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RRC信令。举例来说,当逻辑信道的个数N为9的时候,第三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池的个数为9。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多个第二RRC信令,每一个第二RRC信令中包括了至少一个资源池;进而终端设备通过多个第二RRC信令获得包括了N个资源池的第三资源集合。例如,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第二RRC信令,每一个第二RRC信令中包括了一个资源池;进而终端设备通过N个第二RRC信令获得包括了N个资源池的第三资源集合。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第二RRC信令,该一个第二RRC信令中包括了N个资源池;进而终端设备通过该一个第二RRC信令获得包括了N个资源池的第三资源集合。
可选的,N个资源池属于不同的载波。
402、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确定的。
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02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2。不再赘述。
403、终端设备从第三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第三资源集合的各资源池中,去选择资源。
404、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04具体包括: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4。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信令图,用于实现图11的各步骤。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S6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RC信令,第二RRC信令包括第三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11的步骤401,不再赘述。
S62、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11的步骤402。不再赘述。
S63、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11的步骤403。不再赘述。
S64、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本步骤中,可以参见图11的步骤404。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RRC信令,第二RRC信令包括第三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从第三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见参见图3的步骤101,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3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一个:
5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本实施例中,可以见参见图7的步骤203,不再赘述。
503、在步骤501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本实施例中,可以见参见图7的步骤201,不再赘述。并且可以参见图7的步骤203的介绍。
5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出了N个逻辑信道各自的传输模式。其中,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可以是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广播模式中的一种。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41、第一获取模块142和第二发送模块143。
第一发送模块141,用于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第一获取模块142,用于获取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143,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141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101,第一获取模块142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102,第二发送模块143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103。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41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RRC信令,并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对应关系;
或者,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41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确定对应关系。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141,具体用于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相应的,第二发送模块143,具体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图14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3-图6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可选的,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可以参见图11-图12提供的方法的各步骤。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4的基础上,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6,用于在第二发送模块143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第二确定模块147,用于在第二发送模块143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之前,确定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146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104,第二确定模块147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的步骤104。
在本实施例中,图14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3-图6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4的基础上,如图16所示,第一获取模块142,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142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资源;
或者,第二获取子模块1422,用于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其中,第一获取子模块1421可以执行图7所示方法的步骤203的实现方式一,第二获取子模块1422可以执行图7所示方法的步骤203的实现方式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51,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41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大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范围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在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业务优先级为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该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则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认模块152a,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第一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则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认模块152b,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二资源池,其中,第二资源池属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确认模块152c,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第三资源池属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且第一指示信息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则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认模块152d,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第四资源池属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且每一个载波序列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则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五确认模块152e,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第一指示信息、至少一个载波序列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组合。
则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六确认模块152f,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142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池集合中包含第六资源池,其中,第六资源池是满足上述组合的要求的资源池。
或者,在第一接收模块151中,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151,可以执行图7所示方法的步骤201。
在本实施例中,图15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7-图8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获取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而根据该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行数据重复传输。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6的基础上,如图17所示,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161,用于在第一确认模块152a、或第一确认模块152b、或第一确认模块152c、或第一确认模块152d、或第一确认模块152e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终端速度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拥塞条件包括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161,可以执行图9所示方法的步骤301。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M等于N。
在本实施例中,图16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9-图10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资源池;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终端设备从第二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获取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条件,进而根据数据重复传输条件,进行数据重复传输。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81。
第一发送模块18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N个逻辑信道与L个RLC实体相对应,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181,可以执行图13所示方法的步骤501。
在本实施例中,图18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图13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由于L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直连链路方式进行通信的时候,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就是将该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发送到N个逻辑信道,进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获取到的资源去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在直连链路中在多个逻辑信道上发送一个相同的数据,进而可以保证直连链路传输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图1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的至少一种: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其中,第二发送模块,可以执行图13所示方法的步骤502。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18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其中,第三发送模块,可以执行图13所示方法的步骤503。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其中,第四发送模块,可以执行图13所示方法的步骤504。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3-图12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或步骤,该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3011、发送器3012、处理器3013、存储器3014。
存储器3014,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3013,用于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处理器3013,还用于获取资源;
发送器3012,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13,具体用于:
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发送器3012,具体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中的数据。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为处理器3013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对应关系为处理器3013确定的。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器3011;接收器301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资源;
或者,处理器3013,具体用于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器3011,还用于:
在处理器3013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处理器3013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大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业务优先级门限,在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范围时,第一特定关系为业务优先级在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业务优先级为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第一资源池属于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一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二资源池,其中,第二资源池属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在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第三特定关系为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第三资源池属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指示信息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第四资源池属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且每一个载波序列指向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或者,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终端速度信息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符合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拥塞条件包括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第四特定关系为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器3011,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处理器3013,还用于在处理器3013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N个逻辑信道中的数据之前,确定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图19所示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用于上述图3-图12中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或者执行图14-图17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和借鉴,相同或相似的步骤以及名词均不再一一赘述。
接收器3011、发送器3012可以与天线连接。在下行方向上,接收器3011、发送器3012通过天线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处理器3013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处理器3013对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发送器3012发送给网络设备。
该存储器3014用于存储实现以上方法实施例,或者图19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处理器3013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以实现图19所示的各个模块。
或者,以上各个模块的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内嵌于该用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上来实现。且它们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即以上这些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或步骤,该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器3111、接收器3112和处理器3113。
发送器311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为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送器3111,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送器3111,还用于:
在发送器3111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条件信息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在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送器3111,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表征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图20所示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用于上述图13中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或者执行图18所示实施例各个模块的程序,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和借鉴,相同或相似的步骤以及名词均不再一一赘述。
处理器3113调用该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的操作,以实现图20所示的各个模块。
其中,处理器311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20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3113”。发送器3111和接收器311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之间收发信息,以及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处理器3113执行各种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功能。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114,存储器3114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此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115。通信接口3115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
处理器3113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存储器3114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Claims (38)

1.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其中,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所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获取的,或者,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所述资源;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为所述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所述数据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的优先级;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池属于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三资源池属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所述第四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且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资源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所述速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所述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所述拥塞条件包括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15.一种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资源;
所述发送器,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L个RLC实体,其中,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每一个RLC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且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不同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是不同的,L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L个RLC实体中的所述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实体与所述N个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一RRC信令获取的,或者,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处理器确定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并获取所述资源;
或者,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从以下的任一资源集合中获取资源:第一资源集合、第二资源集合、第三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所述第三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资源池。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处理器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业务优先级与业务优先级信息符合第一特定关系;
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业务优先级门限或业务优先级范围;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或所述业务优先级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优先级门限;
在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为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时,所述第一特定关系为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优先级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业务优先级为所述数据的优先级,或者为包含所述数据的MAC PDU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一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池属于所述业务优先级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一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二特定关系;
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一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门限;
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二特定关系为第二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一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与分支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三特定关系;
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分支信道拥塞范围;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门限;其中,K为小于N的正整数;
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三特定关系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分支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拥塞程度包括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K个逻辑信道使用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三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三资源池属于所述分支信道拥塞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四资源池,其中,所述第四资源池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池。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序列,其中,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载波;且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指向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时可使用的资源池;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取资源之前,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第五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五资源池属于每一个所述载波序列分别对应的资源池。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第一资源集合中包括的资源池之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载波限制条件、拥塞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获取第二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二资源集合包括M个资源池,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所述终端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要求
所述速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要求;
所述载波限制条件用于指示所述M个资源池分别属于不同的载波;
所述拥塞条件包括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与第二信道拥塞信息符合第四特定关系,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第二信道拥塞范围;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或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信道拥塞门限,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信息为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时,所述第四特定关系为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在所述第二信道拥塞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M个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小值、所述M个资源池中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中的最大值、所述M个资源池的所有资源池的信道拥塞程度的平均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含在第二RRC信令中,所述第三资源集合包括N个资源池。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或者,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利用获取的资源,发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3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程序,控制所述发送器执行发送的动作;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所述第一RRC信令包括PDCP实体与N个逻辑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的一个参考要素,其中,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采用直通链路传输方式,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动态调度或者半动态调度的资源。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RC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条件信息,所述条件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终端设备将PDCP实体中的一个数据,分别发送给N个逻辑信道。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表征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逻辑信道的传输模式。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53478.8A 2017-08-02 2017-08-02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548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3478.8A CN109548076B (zh) 2017-08-02 2017-08-02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EP18841971.7A EP3654726B1 (en) 2017-08-02 2018-05-29 Data repea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8/088845 WO2019024585A1 (zh) 2017-08-02 2018-05-29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6/778,438 US11259362B2 (en) 2017-08-02 2020-01-31 Method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data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3478.8A CN109548076B (zh) 2017-08-02 2017-08-02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076A CN109548076A (zh) 2019-03-29
CN109548076B true CN109548076B (zh) 2020-12-08

Family

ID=6523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3478.8A Active CN109548076B (zh) 2017-08-02 2017-08-02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9362B2 (zh)
EP (1) EP3654726B1 (zh)
CN (1) CN109548076B (zh)
WO (1) WO20190245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175B (zh) * 2017-08-11 2020-10-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映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11818567B (zh) * 2019-04-10 2022-12-06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1898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055938B (zh) * 2019-12-27 2023-03-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设备、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8789B2 (ja) * 2001-02-27 2011-01-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クセス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送受信装置
CN105025593B (zh) * 2014-04-23 2020-07-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释放实体的方法及设备
US9913310B2 (en) * 2014-04-24 2018-03-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ayer-2 entiti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510130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协作通信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5530712B (zh) * 2014-09-30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调度方法、接入点和终端设备
CN106331978B (zh) * 2015-06-19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层2链路标识的选择、通知方法及装置
US10764903B2 (en) * 2015-09-25 2020-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er-packet resource pool selection in LTE V2X system
US10477540B2 (en) * 2016-03-11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nd 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70073A1 (en) 2020-05-28
CN109548076A (zh) 2019-03-29
WO2019024585A1 (zh) 2019-02-07
US11259362B2 (en) 2022-02-22
EP3654726B1 (en) 2021-09-22
EP3654726A1 (en) 2020-05-20
EP3654726A4 (en)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1983B (zh) 在5g***中支持车辆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20228A1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05167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133352A1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259362B2 (en) Method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data and device
US11968565B2 (en) User plan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20230A1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20281527A1 (en) Re-Establish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28140B (zh) 侧链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1029718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7488839B2 (ja) 通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20220183018A1 (en) Side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TW202019205A (zh) 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及裝置、終端
WO202103691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8521518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23529472A (ja) 通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EP38434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534984B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4845405B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18209674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
US202203691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qos flow information
JP6781272B2 (ja) 情報下り送信方法、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11102632B2 (en) Access mechanism for single purpose operation
WO2021155604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0118520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