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7378B -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7378B
CN109517378B CN201811345933.9A CN201811345933A CN109517378B CN 109517378 B CN109517378 B CN 109517378B CN 201811345933 A CN201811345933 A CN 201811345933A CN 109517378 B CN109517378 B CN 109517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polyamide
blend
barrier
nyl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5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7378A (zh
Inventor
陈勋森
叶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ytex Composite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ytex Composit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ytex Composite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ytex Composit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59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7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7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7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7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7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8J24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5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C08K5/053Polyhydroxylic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4Gas barrier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阻隔性共混物的原料包括聚酰胺、聚乙烯醇和塑化剂;所述塑化剂包括小分子多元醇和/或己内酰胺;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60‑95):(5‑40);所述塑化剂的体积与“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2mL/1000g‑16mL/1000g。本发明的共混物具有高阻隔性,由其制成的薄膜成型制件可用于包装食品、日用品等一系列产品,而且所述共混物可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不消耗石油资源,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阻隔材料中,聚酰胺是常用的一种。聚酰胺上的酰胺基团是极性基团,分子链间容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链排列规整,因此具有优异的力学、耐热性而且易于加工,对氧气具有阻隔效果,是用于食品包装的最广泛使用的高阻隔聚合物。但是聚酰胺阻隔材料的阻隔性较差,因此,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提高其阻隔性。
中国专利CN1233535C提出了一种改性聚酰胺和高密度聚乙烯的吹瓶用高汽油渗漏阻隔性组合物,其对汽油的阻隔性能良好,但文中未提及对气体的阻隔性。另外,中国专利申请CN101492552A公开了以MPAPVA为阻膈膜的LDPE/MPAPVA/LDPE多层包装薄膜(以阻隔层25μm膜厚为例),其氧气阻隔性已达到高阻氧(≦2cm3/m2.atm.day)塑料薄膜规格。此外,中国专利申请CN101845185A也公开了聚酰胺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制备高阻隔薄膜,但是发明人发现由该技术方案制备的薄膜,其加工性能变差产品降解变黄,而且不能连续高效的通过挤出吹塑方法制备高阻隔性能的薄膜,只能以涂布或流延加工的方式制膜,而这样的加工方法又效率低下,不具备工业推广价值。再者,上述的聚酰胺阻隔材料不是由可再生材料制备的,制备这样的聚酰胺阻隔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这样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浪费原材料,因此本领域亟需质量可靠的、环保的、具有高阻隔性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本领域目前的阻隔材料对环境污染大且阻隔性不高的缺陷,进而提供了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具有高阻隔性,经吹塑制膜加工的成型制件在 23℃/65%RH条件下,其对氧气的渗透速率(cm3/(m2·day·atm))可低至0.7,由其制成的薄膜成型制件可用于包装食品、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而且所述共混物可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不消耗石油资源,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性共混物,其原料包括聚酰胺、聚乙烯醇和塑化剂;
所述塑化剂包括小分子多元醇和/或己内酰胺;
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比为(60-95):(5-40);
所述塑化剂的体积与“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2mL/1000g-16mL/1000g。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其原料由所述聚酰胺、所述聚乙烯醇和所述塑化剂组成。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小分子多元醇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小分子多元醇,一般是指其主链上碳原子个数小于20个、其羟基取代基的个数不超过10个的多羟基化合物,例如可为甘油和/或乙二醇。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塑化剂的体积与“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和”的比例较佳地为4mL/1000g-15mL/1000g,更佳地为8mL/1000g-11mL/1000g,例如以每50克聚乙烯醇为计,其加入的塑化剂可为2mL,若聚酰胺和聚乙烯醇质量比为80:20,则加入的塑化剂可为 8mL/1000g。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聚酰胺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较佳地为(62.5-95):(5-37.5),更佳地为(80-90):(20-10),例如可为62.5:37.5、80:20 或72.5:27.5。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酰胺可为本领域常规的聚酰胺,较佳地选自尼龙11、尼龙610、尼龙1010、尼龙612和尼龙12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尼龙610、尼龙11和尼龙12中的一种或多种。
较佳地,本发明所述的尼龙610、尼龙612和尼龙1010由美国杜邦公司提供。
较佳地,本发明所述的尼龙11和尼龙12由德国赢创工业公司提供。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酰胺可由石油基材料或生质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生质材料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生质材料,较佳地为蓖麻油。
较佳地,本发明所述的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0和尼龙11可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乙烯醇可由石油基材料或生质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生质材料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生质材料,较佳地为蓖麻油。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乙烯醇根据其水解程度可分为完全水解聚乙烯醇、中间水解聚乙烯醇、部分水解聚乙烯醇或低水解聚乙烯醇。所述完全水解聚乙烯醇的水解度为98~100%(其包括98%和100%),所述中间水解聚乙烯醇的水解度为92~98%(其包括92%,但不包括98%),所述部分水解聚乙烯醇的水解度为86~92%(其包括86%,但不包括92%),所述低水解聚乙烯醇的水解度≤84%。
本发明中,所述的水解度是指聚乙烯醇中,羟基占所有基团的比例。
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醇的水解度由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确定。
本发明中,水解度为84%-86%之间的聚乙烯醇尚未有报道制备过。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当所述的聚乙烯醇为完全水解聚乙烯醇时,所述的完全水解聚乙烯醇较佳地选自以下型号中的一种或多种:BF03、BF04、 BF05、BF08、BF14、BF14W、BF17、BF17W、BF17E、BF17H、BF24、 BF24E和BF26,更佳地为BF03和/或BF05。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当所述的聚乙烯醇为部分水解聚乙烯醇时,所述的部分水解聚乙烯醇较佳地选自以下型号中的一种或多种:BP03、BP04、 BP05、BP08、BP14、BP17、BP20、BP24、BP26、BP28、BP05G和BP17,优选BP03。
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当所述的聚乙烯醇为低水解聚乙烯醇时,所述的低水解聚乙烯醇较佳地选自以下型号中的一种或多种:BC05、TC07、 TC07H、BC20P、BC20、BC24P和BC24。
较佳地,本发明所述的聚乙烯醇由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提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共混成型,即可。
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共混成型可在本领域常规的温度下进行,较佳地在170℃~230℃下进行。其中,所述的170℃为进料区温度,所述的230℃为模头温度。
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共混成型的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共混成型方法,较佳地为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成型可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设备中进行,较佳地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在使用前可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的干燥处理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干燥处理方式,较佳地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较佳地为75-85℃,更佳地为80℃;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时间,较佳地为12-16h。
较佳地,所述的聚酰胺和聚乙烯醇干燥处理后的含水量≤0.1wt%。
较佳地,所述聚乙烯醇在进行干燥处理前还可进行提纯处理,所述提纯处理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提纯处理方式,较佳地为使用所示提取器在甲醇中回流提取,所述提取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回流提取温度,例如为80℃,所述提取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提取时间,例如为12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制件,其由本发明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制件,其中,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形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形状,较佳地为薄膜形状。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制件,其中,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厚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厚度,较佳地为10-18μm,更佳地为15μ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本发明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制造成型即可。
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可在本领域常规的温度下进行,较佳地在170℃~225℃下进行。
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制造成型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制造成型的方法,较佳地为共挤出吹塑成型。所述的共挤出吹塑成型可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区温度可为170℃,模头温度可为225℃。螺杆的转速优选20rpm~60rpm,更优选30rpm~50rpm。
较佳地,所述的共挤出吹塑成型中,所挤出的膜的吹胀比可为2-4,更佳地为3。
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中,其还包括将所述阻隔性共混物进行干燥处理的步骤。所述的干燥处理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干燥处理方式,较佳地为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较佳地为75-85℃,更佳地为80℃;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干燥时间,较佳地为6-10h,更佳地为 8h。
较佳地,所述阻隔性共混物干燥处理后的含水量≤0.1wt%。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成型制件作为包装材料的应用。
较佳地,所述的包装材料为食品包装材料。
较佳地,所述的包装材料为日化用品包装材料。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阻隔性共混物具有高阻隔性,经吹塑制膜加工后得到的成型制件在23℃/65%RH条件下,其对氧气的渗透速率(cm3/(m2·day·atm))可低至0.7,且产品不降解发黄并保持透明。由其制成的薄膜成型制件可用于包装食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而且所述阻隔性共混物可由生质材料制备而成,不消耗石油资源,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wt%是指质量百分含量。
索氏提取器,由天长市华玻实验仪器厂提供;
GT-7100-MIR熔融指数测定仪,由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公司提供;
SHJ-20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由江苏南京杰恩特机电有限公司公司提供。
本发明实施例中,尼龙610单体部分由生物基材料制备而成,尼龙11 单体由生物基材料均聚而成,尼龙12单体由石油基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生物基材料均由蓖麻油制备而得。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a)聚酰胺和聚乙烯醇共混物的制备
将尼龙610和聚乙烯醇树脂在80℃的真空干燥烘箱中分别干燥12和16 小时,使其水含量≤0.1wt%。聚乙烯醇树脂干燥前,使用索氏提取器在80℃的甲醇中回流,提纯12小时。干燥后再使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中将干燥的尼龙610与聚乙烯醇树脂熔融共混,两者的质量比例为80:20。并以 8mL/1000g的比例加入甘油。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以50rpm的螺杆速度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将挤出的共混物经过15℃的水冷切成粒状共混物。其中,尼龙610为美国杜邦公司LC3090型,聚乙烯醇为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BF05型。
(b)成型制件的制备
在吹膜之前,将步骤(a)中所得共混物在80℃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共混物进行吹膜。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
对比实施例1
在吹膜之前,将尼龙610树脂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树脂进行吹膜。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其中,尼龙610为美国杜邦公司LC3090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分为两个步骤:
(a)聚酰胺和聚乙烯醇共混物的制备
将尼龙12和聚乙烯醇树脂在80℃的真空干燥烘箱中分别干燥12和16 小时,使其水含量≤0.1wt%。聚乙烯醇树脂干燥前,使用索氏提取器在80℃甲醇中回流提纯12小时。干燥后使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中将干燥的尼龙12与聚乙烯醇树脂熔融共混,两者质量比例为62.5:37.5,并以15mL/1000g 的比例加入甘油。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以50rpm的螺杆速度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将挤出的共混物经过15℃的水冷切成粒状共混物。其中,尼龙12为德国赢创工业AG型,聚乙烯醇为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BF05型。
(b)成型制件的制备
在吹膜之前,将步骤(a)中所得的共混物在80℃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共混物进行吹膜。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
对比实施例2
在吹膜之前,将尼龙12树脂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树脂进行吹膜。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其中,尼龙12为德国赢创工业AG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分为两个步骤:
(a)聚酰胺和聚乙烯醇共混物的制备
将尼龙11和聚乙烯醇树脂在80℃的真空干燥烘箱中分别干燥12和16 小时,使其水含量≤0.1wt%。聚乙烯醇树脂干燥前,使用索氏提取器在80℃甲醇中回流提纯12小时。干燥后使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中将干燥的尼龙11与聚乙烯醇树脂熔融共混,混合比例为72.5:27.5。并以11mL/1000g的比例加入甘油。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以40rpm的螺杆速度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将挤出的共混物经过15℃的水冷切成粒状共混物。其中,尼龙11为德国赢创工业AG型,聚乙烯醇为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BF03型。
(b)成型制件的制造方法
在吹膜之前,将步骤(a)中所得的共混物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共混物进行吹膜。挤出机的进料区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
对比实施例3
在吹膜之前,将尼龙11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将其含水量降低至≤0.1wt%。使用共挤出吹塑成型机对干燥的树脂进行吹膜。挤出机在进料区中在170℃下操作,并且以40rpm的螺杆转速向挤出模头运行,模头温度225℃。然后将挤出的膜吹到吹胀比为3,所得膜经双向延伸后的厚度为15μm。其中,尼龙11为德国赢创工业AG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聚乙烯醇为BP-03,并以8mL/1000g的比例加入甘油,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尼龙610与聚乙烯醇的比例为90:10,并以4mL/1000g的比例加入甘油,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使用的塑化剂为己内酰胺,其添加比例为8mL/1000g,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4
本对比实施例的尼龙610与聚乙烯醇的比例为50:50,并以20mL/1000g 的比例加入甘油,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5
本对比实施例的尼龙610与聚乙烯醇的比例为98:2,并以0.8mL/1000g 的比例加入甘油,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6
本对比实施例加入甘油的比例为1mL/1000g,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7
本对比实施例加入甘油的比例为18mL/1000g,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8
本对比实施例不加塑化剂,其余操作方法与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对比实施例9
本对比例的实验方法参考中国专利申请CN101845185A中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
效果实施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1-6及对比实施例1-8制得的薄膜成型制件分别进行氧气阻隔性测试,其结果用对氧气的渗透速率(单位为(cm3/(m2·day·atm))) 来表示。结果见表1。
氧气阻隔性测试方法采用GB/T1038-2000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测定氧气阻隔性时,环境温度为24±1℃、环境相对湿度为65%。
对渗透速率就是GB/T1038-2000提及的透氧速率。
改善倍率(1)=对比实施例1的渗透速率÷实施例1的渗透速率。
改善倍率(2)=对比实施例2的渗透速率÷实施例2的渗透速率。
改善倍率(3)=对比实施例3的渗透速率÷实施例3的渗透速率。
atm为大气压力,本实施例采用的大气压力为中国武汉地区的大气压力。 1day=24h(小时)
表1
Figure BDA0001863745880000101
Figure BDA000186374588000011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薄膜成型制件对氧气的渗透速率最小,相对于对比实施例3的渗透速率改善了35.0倍。
此外还可以看出,尼龙610、尼龙11或尼龙12分别与聚乙烯醇的共混物对氧气具有显著的阻隔性,相对于只用尼龙610、尼龙11或尼龙12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都具有显著的改进。
对于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2,由于尼龙12材料本身的特性,其单独使用时透氧速率为349.5cm3/m2·24hr·0.1Mpa,与聚乙烯醇组合使用后其透氧速率改善为50.6cm3/m2·24hr·0.1Mpa,改善倍率达到了6.9,取得了较好的改善效果。
对于对比实施例4,其聚乙烯醇的添加量为50%,虽然测得其氧气透过速率为0.5cm3/m2·24hr·0.1Mpa,但是该产品吹膜加工性能变差,薄膜产品降解变黄,不能连续高效的通过挤出吹塑方法制备高阻隔薄膜,因此不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对于对比实施例8,由于没有添加塑化剂,因此其产品质量不佳,无法进行透氧速率测量。
对于对比实施例9,申请人在制备过程中发现,由该技术方案制备的薄膜成型制件,其氧气透过率为0.9cm3/m2·24hr·0.1Mpa,但是其产品易降解发黄且无法保持透明,因此根本不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效果实施例2
将实施例1-3中步骤(a)制得的共混物、尼龙610、尼龙11、尼龙12和对比例4-6制备的共混物分别进行熔融指数的测定。
熔融指数的测定方法采用GB/T3682-2000所述的方法。熔融指数是表征热塑性塑料流动性的参数。其测试过程为:将热塑性塑料试样加入到熔融指数测定仪的料腔中,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从仪器规定直径和长度的小孔中, 10分钟内挤出的熔体质量克数,即为熔融指数。塑料的熔融指数也称为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指数。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测试样品 熔融指数(g/10min)
实施例1 10
实施例2 6
实施例3 8
实施例4 9
实施例5 7
实施例6 9
尼龙610 6
尼龙12 1
尼龙11 2
对比实施例4 5
对比实施例5 1
对比实施例6 3
从表2可以看出,尼龙610、尼龙12或尼龙11分别与聚乙烯醇共混制得的共混物均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能在实施过程中会有改变之处。因此,本说明书记载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阻隔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聚酰胺、聚乙烯醇和塑化剂组成;所述原料的组成为下述配方之一:
配方一:所述塑化剂为甘油;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72.5:27.5,所述塑化剂的体积与“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1mL/1000g;所述聚酰胺为尼龙11;所述的聚乙烯醇为BF03;
配方二:所述塑化剂为己内酰胺;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80:20;所述塑化剂的体积与“所述聚酰胺和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之和”的比例为8mL/1000g;所述聚酰胺为尼龙610;所述的聚乙烯醇为BF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由中国 台湾长春石化公司提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610由美国杜邦公司提供,所述的尼龙11由德国赢创工业公司提供。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共混成型,即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共混成型在170℃~230℃下进行;其中,所述的170℃为进料区温度,所述的230℃为模头温度;
和/或,所述共混成型的方法为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成型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和/或,所述的共混成型还包括将所述聚酰胺和聚乙烯醇在使用前进行干燥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5-85℃;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12-16h。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80℃。
8.一种成型制件,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制件的形状为薄膜形状;所述成型制件的厚度为10-18μ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制件的厚度为15μm。
11.一种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阻隔性共混物制造成型即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成型的温度为170℃~225℃;
和/或,所述的制造成型为共挤出吹塑成型;所述的共挤出吹塑成型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区温度为170℃,模头温度为225℃;螺杆的转速为20rpm~60rpm;所述共挤出吹塑成型所挤出的膜的吹胀比为2-4;
和/或,所述的制造成型还包括将所述阻隔性共混物进行干燥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转速为30rpm~50rpm;所述共挤出吹塑成型所挤出的膜的吹胀比为3;
和/或,所述的干燥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5-85℃;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6-10h。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型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80℃;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8h。
15.一种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成型制件作为包装材料的应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材料为食品包装材料或日化用品包装材料。
CN201811345933.9A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517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933.9A CN109517378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933.9A CN109517378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7378A CN109517378A (zh) 2019-03-26
CN109517378B true CN109517378B (zh) 2021-09-17

Family

ID=6577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5933.9A Active CN109517378B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7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0042A (zh) * 2022-01-28 2022-04-29 孙琇芳 一种聚乙烯醇/聚酰胺慢水溶型食品包装薄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9095A1 (en) * 1987-08-24 1989-03-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arrier blends based on amorphous polyamide and o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N101492552A (zh) * 2008-01-22 2009-07-29 湖北包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具高渗透阻隔性之改性聚酰胺组成物及该对象之制法
CN101845185A (zh) * 2009-03-25 2010-09-29 刘建林 一种可热塑性加工的聚乙烯醇合金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9095A1 (en) * 1987-08-24 1989-03-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arrier blends based on amorphous polyamide and on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N101492552A (zh) * 2008-01-22 2009-07-29 湖北包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具高渗透阻隔性之改性聚酰胺组成物及该对象之制法
CN101845185A (zh) * 2009-03-25 2010-09-29 刘建林 一种可热塑性加工的聚乙烯醇合金及其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尼龙12/聚乙烯醇共混材料阻隔与活性包装***研究;李刚;《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80615(第06期);B020-43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7378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2514B (zh)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基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9527B (zh) 一种兼具高延展性和高阻隔性能的pbat/改性淀粉全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36430A (zh) 热塑化改性的高流动性聚乙烯醇、流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00A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168B (zh) 一种聚乳酸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7617B (zh) 一种可降解的bopp包装膜及其制法
CN104387732A (zh) 一种透明抗撕裂聚乳酸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1239B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539B (zh) 一种低气味耐热吸管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296B (zh) 一种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4285B (zh) 一种聚酯改性材料及其膜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5542365A (zh) 一种改性pva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655B (zh) 适用于制备薄膜的改性纤维素填充pbat/pla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045881A (zh) 一种热收缩可降解环保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13956630A (zh)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789A (zh) 一种结构可再生聚烯烃基高阻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042A (zh) 一种淀粉基可降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378B (zh) 一种阻隔性共混物、成型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95820A (zh) 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5810B (zh) 一种可再生的高阻隔聚酯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1741B (zh) 聚乳酸熔体在线制备改性聚乳酸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N109401150B (zh) 无酸味聚乙烯醇组合物和流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230B (zh) 具有特殊表面性质的热塑性聚乙烯醇组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2138B (zh) 一种高阻隔性薄膜、片材或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88215A1 (zh) Pha改性的ppc/pbat可生物降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