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217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217B
CN109428217B CN201711441804.5A CN201711441804A CN109428217B CN 109428217 B CN109428217 B CN 109428217B CN 201711441804 A CN201711441804 A CN 201711441804A CN 109428217 B CN109428217 B CN 109428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using
inner conductor
conductor
out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18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8217A (zh
Inventor
土屋博崇
国枝宏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28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8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而不会降低内部导体的强度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在筒状壳体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连接器,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备设置于壳体的一端侧的内部的筒状的第一外部导体、和隔着第一绝缘部件与第一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第一外部导体的内侧的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第二连接器具备设置于壳体的另一端侧的内部并且与第一外部导体电连接的筒状的第二外部导体、和隔着第二绝缘部件与第二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第二外部导体的内侧的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第一内部导体和第二内部导体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连接片通过使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固定在壳体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转换用的电连接器(转换适配器)(以下,也简称为电连接器),其将用于同轴电缆等的连接的同轴连接器转换为不同种类的同轴连接器。
具体而言,在这种电连接器中,两个同轴连接器相互反向地连接设置,在一个同轴连接器上连接连接对象的连接器,在另一个同轴连接器上连接其他的连接对象的连接器。被连接设置的各同轴连接器具有外部导体和内部导体,外部导体和内部导体借助绝缘部件被绝缘。另外,被连接设置的两个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彼此、以及内部导体彼此被电连接。而且,当在同轴连接器上连接有对象连接器时,同轴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外部导体彼此、以及内部导体彼此被电连接。
作为这种电连接器,存在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和另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由相同材料一体形成的电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为圆柱形状而另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为圆筒形状的结构的、连接器转换用的电连接器。这些内部导体是由相同材料形成的一体物,并且在与外部导体绝缘的状态下同轴状地设置于圆筒状的外部导体的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2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电连接器中,存在内部导体的制造成本高这样的问题。
具体而言,以往的内部导体将一个圆柱状部件的一端侧构成为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将另一端侧构成为另一个同轴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而且,为了收纳对象连接器的内部导体,形成为在该圆柱状部件的端部沿轴方向形成有插孔等的构造。这种构造的内部导体其强度比较强,但其是通过切削加工或压铸制造出来的,因此制造成本变得较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而不会降低内部导体的强度的电连接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是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在筒状的壳体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连接器,在该壳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筒状的第一外部导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内部;以及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隔着第一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筒状的第二外部导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电连接;以及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隔着第二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内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内部导体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所述连接片通过使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和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不存在如以往那样实心的圆柱状部分,为简易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金属板材的弯曲加工(冲压加工)等制造,与使用切削加工或压铸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连接片通过使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固定在壳体内。由此,能够提高内部导体中的强度比较弱的连接片的部分的强度。
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如下的技术问题,即提供一种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而不会降低内部导体的强度的电连接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内部导体、所述第二内部导体以及所述连接片可以是整体上由一张金属制板材构成的一体成型品。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不像以往那样通过切削加工或压铸制造,而能够通过一张金属制板材的弯曲加工(冲压加工)等制造,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也可以具备:凸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以及密封部件,收容在以围绕所述壳体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缘的一个面的槽中;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壳体的筒内部的空间气密或液密地分成两个部分。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能够防止气体或液体状态的水在壳体内从一个连接器侧浸入到另一个连接器侧,并且能够防止气体或液体状态的水从凸缘与安装该凸缘的面板之间的间隙浸入。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内部的最小内径。
通过该结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能够从壳体的一个开口侧(另一端侧)组装全部的构成要素。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将壳体颠倒等的作业,因此制造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而不会降低内部导体的强度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的(b)是将图1的(a)的电连接器上下颠倒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的(a)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的(b)是其剖视图。
图5的(a)是图3所示的第一外部导体的立体图,图5的(b)是其剖视图。
图6的(a)是图3所示的第一绝缘部件的立体图,图6的(b)是其剖视图。
图7的(a)是图3所示的第二外部导体的立体图,图7的(b)是其剖视图。
图8的(a)是图3所示的第二绝缘部件的立体图,图8的(b)是其剖视图。
图9的(a)是图3所示的内部导体的立体图,图9的(b)是图9的(a)的A向视俯视图,图9的(c)是图9的(a)的B向视仰视图,图9的(d)是图9的(a)的C向视立体图,图9的(e)是图9的(d)的S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的(a)是图9所示的内部导体的侧视图,图10的(b)是图10的(a)的X-X向视剖视图。
图11的(a)是图3所示的固定部件的立体图,图11的(b)是其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使用例的立体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连接器
2:壳体
3:内部导体
3a:连接片
3b:板状凸片
4:固定部件
6:凸缘
7:O型环(环状密封部件)
8:锁定部
10:第一连接器
11:第一外部导体
12:第一绝缘部件
13:第一内部导体
20:第二连接器
21:第二外部导体
22:第二绝缘部件
23:第二内部导体
30:后壳
31:基板
32:对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在由筒状的导体构成的壳体2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连接器10(SMB连接器),在该壳体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连接器20(FAKRA连接器)。另外,电连接器1在壳体2的外周具备安装用的凸缘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是SMB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是FAKRA连接器,但是连接器的种类不限于此,可采用任意种类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可以是不同种类或者相同种类的连接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是母型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为公型连接器,但是公型和母型的组合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器10为公型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0为母型连接器,还可以是两个连接器均为公型连接器或者母型连接器。
如图12所示,该电连接器1例如通过螺钉33安装在车载摄像机的后壳30上。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器10与设置于后壳30内的基板31上的对象连接器32嵌合。第二连接器20与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端部的对象连接器嵌合。该同轴电缆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的其他设备。这样,电连接器1通过连接器嵌合而将车载摄像机侧的基板31上的配线与连接到其他设备的同轴电缆电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连接器10具备筒状的第一外部导体11、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13、以及介于第一外部导体11与第一内部导体13之间并使二者绝缘的第一绝缘部件12。
具体而言,第一外部导体11在与壳体2接触从而电连接(导通)的状态下设置于壳体2的一端侧(开口2h侧)的内部。第一内部导体13与第一外部导体11同轴状地设置于第一外部导体11的内侧。
另外,第二连接器20具备筒状的第二外部导体21、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23、以及介于第二外部导体21与第二内部导体23之间并使二者绝缘的第二绝缘部件22。
具体而言,第二外部导体21在与壳体2接触从而电连接(导通)的状态下设置于壳体2的另一端侧(开口2i侧)的内部。即,第二外部导体21借助壳体2与第一外部导体11电连接。另外,第二外部导体21与第一外部导体11同轴状地设置。第二内部导体23与第二外部导体21同轴状地设置在第二外部导体21的内侧。
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壳体)
如图4所示,壳体2是由金属等的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的筒状的部件,在筒部的一端具有开口2h,在另一端具有开口2i。壳体2从开口2h侧起依次具有第一筒部2a、第二筒部2b、第三筒部2c以及第四筒部2d。在此,将第一至第四筒部2a、2b、2c、2d的各内径分别设为D1、D2、D3、D4时,满足D1>D2且D2<D3<D4的关系。即,在第二筒部2b与第三筒部2c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f,在第三筒部2c与第四筒部2d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g。另外,在第一筒部2a与第二筒部2b之间形成有向筒内侧突出的环状凸部2e。
在壳体2的筒外周设置有凸缘6。在凸缘6上设置有两个带有锪孔6b的螺纹孔6a。另外,在凸缘6的一个面(开口2h侧的面)上,以围绕壳体2的方式靠近第一筒部2a的外周形成有环状的槽6c。能够在该槽6c内收容作为环状密封部件的一例的O型环7。
另外,壳体2在筒外表面具有锁定部8。锁定部8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侧的锁定承受部卡合,并对对象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20之间的嵌合进行固定。
(第一外部导体)
如图5所示,第一外部导体11具有筒体11a。在筒体11a的上端部的外周面上,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向筒外侧突出的突状部11c。该突状部11c与壳体2的环状凸部2e抵接,从而能够将第一外部导体11配置并固定于壳体2内的合适位置。
另外,在第一外部导体11的筒体11a上,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除上端部以外沿轴方向延伸的切割槽11e。由此,被相邻的两个切割槽11e所夹的部分能够在与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弹性移位。
另外,在第一外部导体11的筒体11a的下端部,在被相邻的两个切割槽11e所夹的部分各设置有一个向筒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1f。由此,筒体11a能够与第一连接器10的对象连接器的外部导体更可靠地接触。
(第一绝缘部件)
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部件12从该图上部起依次具有大外径的圆柱部12a、中外径的圆柱部12b以及小外径的圆柱部12c。即,将圆柱部12a、12b、12c的各外径分别设为L1、L2、L3时,满足L1>L2>L3的关系。另外,第一绝缘部件12在其中央形成有轴方向的贯通孔12d,在其中收容第一内部导体13。
(第二外部导体)
如图7所示,第二外部导体21一体地具有圆筒状部21a、和在该圆筒状部21a的下端向筒外侧伸出的壁厚较厚的环状凸部21b。另外,在第二外部导体21的中央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1c。在环状凸部21b的外周面形成有线状的凸部21d。由此,在第二外部导体21被组装到壳体2内时,环状凸部21b能够与壳体2更可靠地接触。
(第二绝缘部件)
如图8所示,第二绝缘部件22一体地具有圆柱部22a、和在该圆柱部22a的下端向筒外侧伸出的环状凸部22b。另外,在第二绝缘部件22的中央,从该图上部起依次接连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大内径的孔部22c和小内径的孔部22d,并且贯通第二绝缘部件22。在这些孔部22c以及孔部22d中收容第二内部导体23。
(内部导体)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内部导体3具有第一连接器10侧的第一内部导体13和第二连接器20侧的第二内部导体23。这些第一内部导体13和第二内部导体23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3a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一内部导体13、第二内部导体23以及连接片3a是整体上弯曲一张金属制板材而成型出的一体成型品。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一内部导体13在圆筒状部13c的下端形成有母型接触件13a。母型接触件13a在轴方向上形成有两条切割槽13b,母型接触件13a的顶端侧(开口部13e侧)形成为向内侧倾斜的状态。由此,能够在母型接触件13a中弹性地保持对象连接器的公型接触件。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内部导体23具有发挥作为公型接触件的功能的小径圆筒部23b和阻抗调整用的大径圆筒部23d。在小径圆筒部23b的顶端形成有尖头部23a。小径圆筒部23b和大径圆筒部23d借助倾斜台阶部23c连接设置。小径圆筒部23b以及尖头部23a作为公型接触件与对象连接器的母型接触件嵌合。
如图9的(a)以及图10的(a)所示,连接片3a具有板状或带状的形状,连接着第一内部导体13的上端部和第二内部导体23的下端部。具体而言,连接片3a连接着第一内部导体13(圆筒状部13c)的筒壁的上端全周的一部分和第二内部导体23(大径圆筒部23d)的筒壁的下端全周的一部分。即,连接片3a偏离第一以及第二内部导体13、23的轴心设置。
如图10的(a)所示,连接片3a相对于轴心倾斜。这样,通过使偏离轴心设置的连接片3a倾斜,即使在第一内部导体13的直径与第二内部导体23的直径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二者配置成同轴状。
如图9的(e)所示,在第一内部导体13的上部形成有向与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连接点3e侧)延伸的两个板状凸片3b。在组装电连接器1时,通过使该板状凸片3b与第一绝缘部件12的上表面12e抵接并通过固定部件4进行固定,能够将内部导体3可靠地固定于壳体2内的合适位置。
另外,如图9的(e)所示,在第一内部导体13的上部,从圆形的孔3d切割出的盖3c封闭第一内部导体13的圆筒状部13c的上端开口部。由此,在组装电连接器1时,能够防止形成固定部件4的树脂流入圆筒状部13c。
另外,图10的(a)所示,在第一内部导体13的圆筒状部13c的侧壁上形成有切入部13d,切入部13d的上部形成为向外侧略微伸出的状态。由此,在组装时,***到第一绝缘部件12的贯通孔12d中的第一内部导体13难以从贯通孔12d中脱落。
(固定部件)
如图11所示,固定部件4是在壳体2内使绝缘性的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圆柱状部件,其包围内部导体3的连接片3a的周围并将连接片3a固定在壳体2内,并且加强连接片3a。另外,固定部件4在下表面4b侧具有凹部4d,在凹部4d内收容并固定内部导体3的板状凸片3b。另外,固定部件4在上表面4a侧具有环状凹部4c,在环状凹部4c内收容并固定第二内部导体23的下端部。作为构成固定部件4的材料,可使用向壳体2内进行填充时表现出适度的流动性并且在硬化后强度、密封性等优异的树脂(例如环氧类树脂)或各种粘合剂。
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4将壳体2的筒内部的空间气密或液密地分成两个部分。具体而言,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虽然在壳体2内被电连接,但是被固定部件4气密或液密地分离(密封)。
另外,作为第一连接器10的构成要素的第一外部导体11以及第一绝缘部件12构成为,它们的最大外径分别小于等于第二连接器20侧的壳体2的内部的最小内径。具体而言,第一外部导体11的突状部11c处的外径W1(参照图5)和第一绝缘部件12的圆柱部12a处的外径W2(参照图6)比壳体2的第三筒部2c以及第四筒部2d的内径小。总之,只要将第一连接器10的构成要素的外径和壳体2的筒内部的内径设定成能够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并组装第一连接器10的构成要素即可。
接下来,参照图3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组装步骤如下。
(1)首先,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第一外部导体11,使第一外部导体11的突状部11c的下表面11d抵接并固定于壳体2的环状凸部2e的上表面。
(2)接下来,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第一绝缘部件12,将第一绝缘部件12的圆柱部12b以及12c收容在第一外部导体11的内部,并使圆柱部12a的下表面12f抵接并固定于第一外部导体11的上端面11b。
(3)接下来,将内部导体3的第一内部导体13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到第一绝缘部件12的贯通孔12d中,使内部导体3的板状凸片3b的下端面抵接并固定于第一绝缘部件12的上表面12e。
(4)接下来,向第一绝缘部件12的上表面12e上注入所需量的流动性的树脂,使内部导体3的连接片3a、板状凸片3b等浸入树脂中,并在该状态下使树脂硬化。由于第一内部导体13的上端开口部被盖3c堵塞,因此在注入树脂时树脂不会浸入第一内部导体13的中空内部。
(5)接下来,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第二绝缘部件22,使第二绝缘部件22的环状凸部22b的下表面22e抵接并固定于壳体2的台阶部2f的上表面、以及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4的上表面4a。此时,将内部导体3的第二内部导体23插通到第二绝缘部件22的小内径的孔部22d中,第二内部导体23的小径圆筒部23b(公型接触件)设置为从第二绝缘部件22的大内径的孔部22c突出的状态。
(6)最后,从壳体2的第二连接器20侧的开口2i***第二外部导体21,使第二外部导体21的环状凸部21b的下表面21e抵接于第二绝缘部件22的环状凸部22b的上表面22f,并且使第二外部导体21的环状凸部21b的侧面抵接并固定于壳体2的第三筒部2c的内周面。此时,第二绝缘部件22的圆柱部22a嵌入到第二外部导体21的贯通孔21c中。通过以上步骤完成组装。
此外,在将电连接器1安装到外壳等上时,将O型环7预先安装到凸缘6的槽6c中。另外,在上述的组装步骤中,将各构成要素依次组装到了壳体2中,但是也可以将多个构成要素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并组装到壳体2中。例如,可以在将第一绝缘部件12组装到第一外部导体11中的状态下,***并组装到壳体2中。
接下来,对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中,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13和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23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3a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即,不存在如以往那样实心的圆柱状部分,为简易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金属制板材的弯曲加工(冲压加工)等制造,与使用切削加工或压铸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中,连接片3a通过使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4固定在壳体2内。由此,能够提高内部导体3中的强度比较弱的连接片3a的部分的强度。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在形成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3的同时,还不会降低内部导体3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中,第一内部导体13、第二内部导体23以及连接片3a是整体上由一张金属制板材成型出的一体成型品。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不像以往那样通过切削加工或压铸制造,而能够通过一张金属制板材的弯曲加工(冲压加工)等制造,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具备:凸缘6,设置于壳体2的外周;以及O型环7,收容在以围绕壳体2的方式形成于凸缘6的一个面的槽6c中;固定部件4为将壳体2的筒内部的空间气密或液密地分成两个部分的结构。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能够防止气体或液体状态的水在壳体2内从一个连接器侧侵入到另一个连接器侧,并且能够防止气体或液体状态的水从凸缘6与安装该凸缘6的面板(后壳30等)之间的间隙浸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1中,第一外部导体11的最大外径以及第一绝缘部件12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壳体2的另一端侧的内部的最小内径。通过该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能够从壳体2的一个开口2i侧(另一端侧)组装全部的构成要素。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将壳体2颠倒等的作业,因此制造变得容易。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由导体构成的壳体2,但是也可以使用由树脂等构成的绝缘性的壳体。该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电连接第一外部导体11和第二外部导体21的导电性的连接部件,或者将第一外部导体11和第二外部导体21构成为一体物。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具有不会降低内部导体的强度而具备制造成本低廉的简易构造的内部导体的效果,对于电连接器的总体来说是有用的。

Claims (2)

1.一种电连接器,在筒状的壳体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连接器,在该壳体的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筒状的第一外部导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内部;以及中空的第一内部导体,隔着第一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内侧;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筒状的第二外部导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电连接;以及中空的第二内部导体,隔着第二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同轴状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的内侧;
所述第一内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内部导体通过导电性的连接片连接成位于同轴状的位置,所述连接片通过使树脂硬化而得到的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内部导体、所述第二内部导体以及所述连接片为整体上由一张金属制板材构成的一体成型品,
所述电连接器具备:凸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以及密封部件,收容在以围绕所述壳体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缘的一个面的槽中;
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壳体的筒内部的空间气密或液密地分成两个部分,
所述固定部件包围所述连接片的周围并将所述连接片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环状凹部,在所述环状凹部内收容并固定所述第二内部导体的下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最大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内部的最小内径。
CN201711441804.5A 2017-08-29 2017-12-27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9428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4125 2017-08-29
JP2017164125A JP6565990B2 (ja) 2017-08-29 2017-08-29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217A CN109428217A (zh) 2019-03-05
CN109428217B true CN109428217B (zh) 2020-06-09

Family

ID=6551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1804.5A Active CN109428217B (zh) 2017-08-29 2017-12-2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65990B2 (zh)
KR (1) KR102449423B1 (zh)
CN (1) CN109428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7565B (zh) * 2020-03-19 2024-06-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面板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7321861A (zh) 2021-05-19 2023-12-29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相机模块以及组装方法
CN113540880B (zh) * 2021-07-09 2024-03-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组件及摄像机
JP7227546B1 (ja) 2022-03-07 2023-02-2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787U (ja) * 1981-07-28 1983-02-03 昭和無線工業株式会社 接栓アダプタ
CN101867134A (zh) * 2010-03-23 2010-10-20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三同轴转接接触件
CN203660214U (zh) * 2013-12-13 2014-06-18 陕西华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高频射频连接器
CN205376800U (zh) * 2015-12-21 2016-07-06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线缆组件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90133B2 (de) * 1964-02-18 1971-01-14 Omni Spectra Inc , Detroit, Mich (VStA) Koaxial Kupplungsstuck
TWI241757B (en) 2003-05-16 2005-10-11 Parry Chen RF coaxial conductor
JP4943485B2 (ja) * 2009-10-14 2012-05-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
KR101189670B1 (ko) * 2011-04-27 2012-10-11 (주)기가레인 동축 케이블 연결용 커텍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787U (ja) * 1981-07-28 1983-02-03 昭和無線工業株式会社 接栓アダプタ
CN101867134A (zh) * 2010-03-23 2010-10-20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三同轴转接接触件
CN203660214U (zh) * 2013-12-13 2014-06-18 陕西华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高频射频连接器
CN205376800U (zh) * 2015-12-21 2016-07-06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线缆组件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49423B1 (ko) 2022-09-29
JP2019040833A (ja) 2019-03-14
CN109428217A (zh) 2019-03-05
JP6565990B2 (ja) 2019-08-28
KR20190024550A (ko)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8217B (zh) 电连接器
US11569611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ntermediate insulating member and a potting material that fills a portion in an outer conductor more on the front side than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intermediate insulating member
JP5024473B1 (ja) コネクタ
KR101754140B1 (ko) 기밀형 동축 커넥터
US20190165524A1 (en) Rf connector with low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EP3462550A1 (en) Connector module and onboard camera using the same
JP6092237B2 (ja) 遮蔽された差込みコネクタ及び遮蔽された差込みコネクタを製造する方法
KR20170123618A (ko) 변곡 플러그 커넥터의 조립 방법
US104039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ssembly method
JP2013004281A (ja) コネクタ
JPH04286884A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109524826B (zh) 模块用连接器
JP2018006012A (ja)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2002280131A (ja) 機器接続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7042415A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2018006312A (ja)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2022016617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ing element designed as a cast part
CN220857140U (zh) 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组件
JP2013137902A (ja) 嵌合用治具と該嵌合用治具と係合するプラグネクタ及び前記嵌合用治具を用いた嵌合方法
US20240162645A1 (en) Connector
CN113437565B (zh) 线缆连接器、面板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18170177A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8269839A (ja) コネクタ
WO2020085131A1 (ja) 制御装置
JP3073808U (ja) 同軸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