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088A -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088A
CN109428088A CN201710759095.9A CN201710759095A CN109428088A CN 109428088 A CN109428088 A CN 109428088A CN 201710759095 A CN201710759095 A CN 201710759095A CN 109428088 A CN109428088 A CN 109428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terial
carbon fibre
carbon fiber
fibre fel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90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Two-Dimensio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Two-Dimensio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Two-Dimensio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Two-Dimension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90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80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8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0Selection of cataly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96Carbon-bas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碳纤维毡裁剪后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震荡,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水洗,烘干备用;2)放入高浓度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3小时,取出后进行真空干燥;3)将所得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通入保护气体,以恒定速率升至目标温度,保温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4)取出样品后,使用酸溶液进行酸洗,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然后烘干;5)对所得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本发明以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了碳纤维表面的多孔化,可将其用作全钒液流电池正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规模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电力的需求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方式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将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对电力的需要。因此,各国政府正不断加大对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研发力度,科技界也掀起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的热潮。各国纷纷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例如美国能源信息署推测,到2030年美国约40%的电力供应量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发电。2009年,我国政府在《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将使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15%。然而,受季节、气候、昼夜温差等随机性变量的影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随机性波动而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如果将这些低品位的电能直接并网,将会给电网带来冲击危害,造成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这为其大规模应用带来重大障碍,造成大面积“弃电”、“废电”等资源浪费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数据,仅2012年,我国所浪费的风电资源已超过20TWh。
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案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网”之间引入起规整、平滑作用的储能技术作为中介,以改变传统“即发即用”的电力供应模式。首先将低品位的电能存储起来,经整合后再以平滑、稳定的方式进行并网输出。在诸多储能技术中,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anadiumFlowBattery,VFB)因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能量效率高、运行安全稳定、循环寿命长;2)选址自由,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设计灵活;3)无污染、电解液容易再生、维护简单及运营成本低等,被认为是用来解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非稳态缺陷问题的最有前景的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着重大需求。除此以外,该项技术在电网“削峰填谷”、不间断应急电源、电动车充电站、通讯基站以及军事领域均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在美国2012年制定的储能技术发展规划中,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名列优先发展技术的首位。此项技术最早于1985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riaKacos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他们采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VO2+/VO2 +,V2+/V3+分别作为正、负极活性物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正负极电解质溶液的交叉污染。该技术已有若干个示范项目在不同地域运行,其核心技术主要被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所掌握。我国后来居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开始进行各项技术攻关并积极推行示范运行,主要研究单位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大连融科储能、北京普能等企业。然而,要实现商业化普及应用,全钒液流储能技术电池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提高全钒液流电流的充放电电流密度,减小电池模块的尺寸,进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是近年来该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电极材料是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也是决定电池功率密度的重要因素。目前VFB用的主要电极材料为碳纤维毡或石墨毡。这种电极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孔隙率高,导电性能好、耐酸腐蚀性能优良,但其比表面积较小且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反应活性及可逆性较差,而成为限制电池功率密度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碳纤维材料的性能,通常需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或修饰,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氧化和金属包覆。碳纤维表面氧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空气氧化、热硫酸处理、臭氧氧化、等离子体刻蚀、电化学氧化等,可提高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的数量,可提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浸润性和电极反应活性。然而氧化处理容易降低碳纤维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并且容易造成电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析氧过电位的下降。表面包覆是在电极表面沉积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粒子,以提高电极反应的电化学活性和动力学可逆性。但金属材料在强酸性、强氧化性电解液体系的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问题难以解决,且所用的金属大多数为贵金属或其合金如Ir、Pt、Ru等,高成本也是其大规模应用的障碍。因此,开发一种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循环性能稳定且价格低廉的电极材料仍是该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活性碳纤维(Activatedcarbonfiber,ACF)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兴趣,它是随碳纤维工业发展而开发出新一代纤维状活性碳。相比传统碳纤维材料,ACF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900~2500m2g-1),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和适量的表面官能团如-OH,-COOH,-C=O和内酯基等,此外,它还对流经其内部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快的吸附-脱附动力学速率。因而它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Deng等人将ACF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ACF未负载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使电池的功率密度达到了315mWm-2,明显高于传统的负载了Pt催化剂的碳纤维纸阴极材料(124mWm-2)。然而,活性碳纤维织物-活性碳纤维毡(Activatedcarbonfiberfelt,ACFF)用作VFB电极材料还未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普通碳纤维织毡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催化活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后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震荡,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备用;
2)将碳纤维毡放入高浓度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3小时,取出后进行真空干燥;
3)将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通入保护气体,以恒定速率升至目标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取出样品后,使用酸溶液进行酸洗,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然后烘干;
5)对所得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浓度为为6~12mol/L。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气体;所述恒定速率为5~10℃/min;所述目标温度为600~80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酸溶液为0.5~2.0mol/L的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制得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了碳纤维表面的多孔化,可将其用作全钒液流电池正极材料,一方面提高了作为电极反应发生场所的活性比表面积;另一方面有利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因而明显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同时能够降低VO2+/VO2+氧化还原电对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抗及由此产生的极化过电位,显著提高了电极反应的可逆性。本发明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可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及充放电电流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在完成相同储能任务的同时,能减小电池模块的体积和生产制造成本。有利于促进全钒液流电池的商业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a)与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电极材料(b)在水溶液中的接触角对比结果;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与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在0.05mol/LVO2++0.05mol/LVO2 ++3mol/LH2SO4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该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在钒液流电池中应用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后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震荡,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备用;
2)将碳纤维毡放入高浓度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3小时,取出后进行真空干燥;
3)将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通入保护气体,以恒定速率升至目标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取出样品后,使用酸溶液进行酸洗,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然后烘干;
5)对所得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浓度为为6~
12mol/L。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气体;所述恒定速率为5~10℃/min;所述目标温度为600~8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酸溶液为0.5~2.0mol/L的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表面孔结构发达、催化活性高且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实际应用中,可将本发明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用作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将集流板、本发明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和电池隔膜以压滤机的方式组装全钒液流电池。
本发明以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了碳纤维表面的多孔化,可将其用作全钒液流电池正极材料,一方面提高了作为电极反应发生场所的活性比表面积;另一方面有利于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因而明显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同时能够降低VO2+/VO2+氧化还原电对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抗及由此产生的极化过电位,显著提高了电极反应的可逆性。本发明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可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及充放电电流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在完成相同储能任务的同时,能减小电池模块的体积和生产制造成本。有利于促进全钒液流电池的商业化。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备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时,采用如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成30mm×30mm×5mm尺寸,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洗槽中进行震荡30分钟,以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备用。
2)配置6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将裁剪后的碳纤维毡放入该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小时,取出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小时。
3)将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向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保护,将炉温先以5℃/min恒定速率升至800℃,然后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使用0.5mol/L的盐酸溶液对取出的样品进行酸洗,以除出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钾杂质,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
5)将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活性碳纤维毡,以备组装电池使用。
对制备好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进行形貌表征: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电极材料的表面呈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尺寸处于微纳米级别。这种结构将使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因而便于电极活性物质的传递和吸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a)与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电极材料(b)在水溶液中的接触角。通过对比发现,未经过处理普通碳纤维毡接触角为124°,远大于90°,表明水滴普通碳纤维毡电极材料上面不润湿,疏水性较强,而本实施例中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水滴在其表面完全铺展,接触角为0°,表面材料处理前后由疏水变的亲水,良好的亲水性是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要求之一。
对制备好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首先构造由以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为工作电极、以大面积石墨板为对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然后配制电解质溶液:0.05mol/LVO2++0.05mol/LVO2 ++3mol/LH2SO4,在其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从而得到所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4所示。通过氧化和还原过程的峰电流值的大小及比值、氧化和还原峰的电位差、以及氧化和还原峰电流随扫描速率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氧化还原峰电流值明显高于未经过处理普通碳纤维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应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电池按照端板-集流板-电极-隔膜-电极-集流板-端板的顺序以压滤机的方式组装。其中,隔膜采用全氟磺酸膜。将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完成良好地充放电过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3.5%。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对比,使用相同尺寸的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为电极材料来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其组装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并同样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79.4%。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备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时,采用如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成所50mm×50mm×5mm尺寸,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洗槽中进行震荡30分钟,以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备用。
2)配置8mol/L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将碳纤维毡放入该溶液中室温下浸泡3小时,取出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小时。
3)将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向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保护。将炉温n先以8℃/min恒定速率升至700℃,然后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使用1mol/L的硫酸溶液对取出的样品进行酸洗,以除出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钾杂质。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
5)将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活性碳纤维毡,以备组装电池使用。
对制备好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进行形貌、水溶液中接触角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条件同实施例1。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表面呈多孔结构,孔径尺寸处于微纳米级别;水溶液接触角为0°,亲水性良好;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将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应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电池组装方式同实施例1。将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完成良好地充放电过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0.9%。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对比,使用相同尺寸的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为电极材料来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其组装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并同样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75.2%。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备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时,采用如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成所30mm×30mm×5mm尺寸,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洗槽中进行震荡30分钟,以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备用。
2)配置10mol/L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将碳纤维毡放入该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小时,取出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小时。
3)将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向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保护。将炉温先以10℃/min恒定速率升至750℃,然后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使用2mol/L的硝酸溶液对取出的样品进行酸洗,以除出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钾杂质。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
5)将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活性碳纤维毡,以备组装电池使用。
对制备好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进行形貌、水溶液中接触角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条件同实施例1。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表面呈多孔结构,孔径尺寸处于微纳米级别;水溶液接触角为0°,亲水性良好;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将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应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电池组装方式同实施例1。将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完成良好地充放电过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4.5%。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对比,使用相同尺寸的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为电极材料来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其组装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并同样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79.4%。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备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时,采用如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成所50mm×50mm×5mm尺寸,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洗槽中进行震荡30分钟,以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备用。
2)配置12mol/L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将碳纤维毡放入该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小时,取出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小时。
3)将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向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保护。将炉温先以10℃/min恒定速率升至600℃,然后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使用1.5mol/L的盐酸溶液对取出的样品进行酸洗,以除出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钾杂质。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并放入烘箱中60℃干燥。
5)将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活性碳纤维毡,以备组装电池使用。
对制备好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进行形貌、水溶液中接触角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条件同实施例1。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表面呈多孔结构,孔径尺寸处于微纳米级别;水溶液接触角为0°,亲水性良好;对于VO2+/VO2 +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将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应用于组装全钒液流电池。电池组装方式同实施例1。将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完成良好地充放电过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1.8%。
对比例4
与实施例4相对比,使用相同尺寸的未处理的普通碳纤维毡为电极材料来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其组装方式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并同样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仅为75.4%。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纤维毡裁剪后放入盛有丙酮溶液的容器中,进行超声震荡,除去碳纤维毡表面的油污,取出后反复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备用;
2)将碳纤维毡放入高浓度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3小时,取出后进行真空干燥;
3)将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置入管式炉中,并通入保护气体,以恒定速率升至目标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取出样品后,使用酸溶液进行酸洗,之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水洗,然后烘干;
5)对所得样品进行二次扩孔处理:重复步骤2)~4),制得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浓度为6~12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气体;所述恒定速率为5~10℃/min;所述目标温度为600~8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酸溶液为0.5~2.0mol/L的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液。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201710759095.9A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428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9095.9A CN10942808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9095.9A CN10942808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088A true CN109428088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9095.9A Pending CN109428088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80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2269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基于柔性超电结构的可循环使用的医用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32345A (zh) * 2023-01-09 2023-03-21 南阳汉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堆电解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2269A (zh) * 2020-07-13 2020-10-1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基于柔性超电结构的可循环使用的医用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2269B (zh) * 2020-07-13 2022-06-1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基于柔性超电结构的可循环使用的医用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32345A (zh) * 2023-01-09 2023-03-21 南阳汉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堆电解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CN115832345B (zh) * 2023-01-09 2023-08-22 南阳汉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堆电解制备钒电池电解液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9394A (zh)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67967B (zh) 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用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6549162B (zh) 复合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1785978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0944B (zh) 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碳纤维纸电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WO2017049466A1 (zh) 复合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7863536B (zh) 应用于液流电池的多尺度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29473A (zh) 储能液流电池用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电极材料
CN105789640A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和金属复合电极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KR101341088B1 (ko) 층상구조를 가지는 전해질 막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전해질 막을 구비한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113363510B (zh) 氢气氧化与还原双功能催化电极及制备方法
CN104201396B (zh) 一种铈锆氧化物修饰的碳电极、制备方法及液流电池
CN111740126A (zh) 一种钒电池石墨毡电极材料的化学掺杂改性方法
Zhipeng et al.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toward effective cathode in advanced zinc-cerium redox flow battery
CN104716335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电极及制备和应用
CN109428088A (zh) 一种高活性碳纤维毡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60961A (zh) 一种锌空气液流电池用空气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123A (zh) 一种二氧化锰-膨胀石墨-棉纤维三元复合超电容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203A (zh) 全钒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及改性方法
CN105734831A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毡及其制备和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3054204A (zh) 碱性有机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及改性方法
CN100356619C (zh) 燃料电池碳载铂/稀土氧化物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22194A (zh) 一种多功能负极材料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9326454B (zh) 交叉的金属纳米线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7616A (zh) 一种高效光电转换和光催化性能的Zn‑Cr‑O/TiO2纳米管氧化物的制备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